『壹』 誰看懂了戴爾的經營模式
戴爾公司實施以客戶為中心的市場戰略,竭誠的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並擁有專業的銷售及技術隊伍。在不同的領域為客戶提供服務,如:企業,政府,金融,教育科研等。擁有準確的市場定位。 戴爾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直銷模式。
戴爾公司根據顧客的訂單裝配產品,然後直接將產品寄送到顧客手中。這個模式的要義就是拋開傳統商業銷售鏈的中間商和零售商環節,節省了成本,降低了產品價格。低成本一直是戴爾的生存法則,也是「戴爾模式」的核心,而低成本必須通過高效率來實現。戴爾的生產和銷售流程,以其精確管理、流水般順暢和超高效率而著稱,有效地將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該公司另一個取勝之道就是:能精確地找到高技術產品市場的切入點,迅速搶奪對手的市場份額。
戴爾通常會在市場開始成熟、行業標准已經形成和配件供應比較充分的情況下介入某一市場,並以低價格迅速搶佔地盤。
戴爾(DELL)跨國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就讓許多國內企業大為心儀。在廈門設廠的戴爾,自身並沒有零部件倉庫和成品倉庫。零部件實行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成品則完全是訂單式的,用戶下單,戴爾就組織送貨。而實行VMI的,並不僅僅限於戴爾等國際廠商和台灣IT企業。
戴爾高效的管理使之一直提出「笑傲江湖」的架勢靈活到價格幅度調整也造就了「熱戴爾」。
一、存在的問題
1.戴爾直銷模式在四、五級城市及中小企業等新興市場銷售乏力
2.直銷模式不適應於新興市場、中小企業市場、消費市場
3.戴爾中國內部:一直希望渠道變革;戴爾總部:一直猶豫未決;第四任總裁麥大偉:堅決否認將改變戴爾中國的直接模式。
4.人才流失嚴重,戴爾在中國PC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
5.網站的頁面過於單一,產品簡介不夠詳細不夠系統化,明了化。
『貳』 Dell的直銷模式的特點
您好,
推薦您關注戴爾筆記本產品,戴爾一直以來都以優秀的產品質量和專業的客戶服務要求自己,在戴爾的努力下,靈越inspiron、成就vostro、xps。其中xps是專為游戲愛好者設計的游戲本,配置高價格貴。成就是商用型電腦採用中低端配置,價格相對便宜。靈越是家庭(個人)本,性價比較高,適用范圍廣。更有外星人系類的超級類型電腦,完全滿足了大家的需要。
服務方面,戴爾會一如既往的以客戶為本,以專業、誠信、貼心的服務對待每一位用戶。
目前戴爾提供多種客戶服務支持方式:
最基本的電話熱線,網路互動支持,戴爾論壇,企業微薄,以及最新的企業粉絲智囊團等多方位的技術支持,從各個方面來滿足用戶的要求。
戴爾官方直銷地址:
http://www1.ap.dell.com/content/topics/reftopic.aspx/gen/misc/rep/setrepcode?c=cn&l=zh&s=dhs&rep_id=291394&rep_type=CHAT&redirect_url=http%3A//china.dell.com/cn/p%3F%7Eck%3Dmn
『叄』 DELL營銷模式是怎樣的
DELL之前,在雜志上看到很多關於DELL零庫存的情況,DELL的直銷模式,DELL的按單模式,但是到底如何實現的,DELL的競爭力在哪裡,這幾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關系,都不清楚,在這次與DELL的各層次的運作人員接觸了之後,我們同行的一致感受到自己巨大的差距,與DELL相比,我們的管理太粗放,我們人員的素質與國際化水平差距太大,回來後,在我們的印象中,DELL不再是神秘的,而是「可怕」的,因為按照DELL的這種速度發展下去,DELL將勢不可擋。
一、DELL的產業模式
DELL的定位非常的清晰,就是DELL是一個銷售的公司,所以整個公司以銷售為主導,在中國DELL共1500人左右,銷售人員佔600人,主要是電話直銷,DELL一直認為強大的銷售能力與銷售的速度是其開展供應鏈各項工作的基礎,比如按單生產,比如零庫存,比如低成本,失去快速銷售的基礎,也談不上其他的供應鏈的模式。
產業鏈上,一切圍繞如何贏利,所以DELL只做計算機與計算機相關聯的產業,目的是做精做細,同時至於DELL自己親自做什麼,取決於這一部分的增值程度,沒有價值的工作DELL不去做,比如物流,DELL全部是外包為主,製造的大部分環節也已經外包,使其在製造時零部件的種類非常少,管理成本很低。
DELL的競爭優勢在於其成本,DELL之所以能夠在高科技行業穩步的發展,主要還是低價的策略,這種低價策略決定:DELL的研發人員非常少,DELL在供應鏈各環節深入持續挖潛,不浪費每一分錢,下面一組數據可以說明:2003年中國DELL全年的銷售收入為265億人民幣,但這些產值的固定資產的投資僅為5000萬(廠房、設備等)。
二、DELL的按單製造的模式
DELL按定單生產的模式實際上是按定單裝配與按定單發運,其采購的環節不是按定單,而是按預測組織,按庫存補貨的形式,使物料的保障非常的平滑,這一點我們有很多改進的地方。
1、采購定單的下達,根據DELL6個月的預測,下達備料計劃給供應商,這份定單上只有數量,但沒有價格,6個月的預測是到天的。
2、供應商准備2周的庫存放到DELL的第三方物流商BACK的倉庫,每天根據用量與預測向BACK補貨,訂單不是合同,只是可收貨的一個依據。
3、生產線根據已排到生產線的定單,每2小時向BACK發出補貨的指令,BACK根據指令向生產線配送,但是配送的原則是最小隻到小包裝,DELL在考慮補料需求的時候就考慮定單與最小包裝,原則上BACK不分揀到件。部分的包裝物由供應商根據信息直接配送到DELL。
4、BACK出庫掃描檢查裝箱的正確性,同時出庫,減BACK的庫存,DELL到貨掃描再次檢查,同時增加生產線工位的庫存,也同時觸發信息,將每件物資送到什麼分揀的工位上。
5、物料每2小時補充到揀配的工位上,中國DELL有三條線,伺服器、PC與筆記本,每條生產線的前端是條分揀線,配備月5人專門按單分揀,分揀完後,由一個掃描點統一逐件掃描,一台一個周轉容器,容器很簡單,都是DELL自己用泡沫做了隔斷,不容易混淆。DELL不是流水線的模式,而是一個工人對一台機器從頭到尾的安裝完成,在分揀完成後,生產線裝配工人再掃一遍校驗,目前正在試點兩人一邊一個安裝,但還有爭議,因為這種模式好處是減少每個員工的動作,不好的地方是兩人永遠無法同步,會有一些等待的時間浪費在裡面。這是DELL的一個正在做的項目,所有的項目都是為如何降費,如何提高效率而設計的。
6、物料基本是免檢,入廠100%是合格的,目前只有下線一個質量控制點。
7、成品是外包給各物流公司,按國際,按公司分類存放暫存區,在這個區域再匹配一些特殊的定單,如追加音箱,要兩塊硬碟等的客戶。
8、成品是人工裝箱,因為DELL認為中國人力的成本低。
物料自到廠到成品出庫,平均為2.7天,即從原材料―在製品―成品只佔用DELL2.7天的現金佔用。在其工廠收貨後供應商根據收貨的信息開具發票,DELL統一在收到發票後50天對供應商付款;而DELL是收到客戶的貨款後,定單才能在系統下達,這樣DELL有巨大而良好的現金流,目前中國有10億銀行存款,全球有400億銀行存款。
三、DELL的訂單系統
1、DELL有強大的訂單管理系統,自客戶的意向開始在系統就有跟蹤,同時DELL只有在收到貨款後才能確認定單,所以訂單的准確率非常高,其6個月預測的物料准確率為70%,型號的准確率為90%,使其後端的供應鏈比較穩定。
2、DELL沒有ERP系統,基本是以自己設計為主,加一部分成熟的軟體,每天平衡T+14的定單的物料保障的情況,必須所有的物料齊全後才能排產(系統自動),排產是到小時的。
3、每天DELL生產7500個定單,最大的定單不超過50台,如大於50台則系統自動拆單,目的是讓一個單的物料最少的時間呆在生產線上,加快物流的速度。
四、DELL的標准化
DELL對標准化的要求很高,其標准化有個KPI的考核指標,是同類產品不重復的物料數/產品的型號,每年這個數據必須比上年降低20%,而且DELL也幫助廈華整合零部件的種類(彩電),將4萬種減少為2萬種。
五、DELL的組織、管理與人員的競爭力
DELL的組織非常扁平,上下級的關系已被流程的關系所替代,基本分為銷售、市場、運作、工程等。
其市場部非常重要,是根據公司的目標制訂具體到型號的目標,比如,中國DELL的目標是比行業水平增長再提高30%,市場部根據這個目標與產品的規劃制訂每個型號的銷售目標與定價,在這個基礎上,財務制訂保守的目標(一般低於市場預測),而生產指定其產能目標(一般高於市場預測),每個季度滾動調整,全公司每個員工圍繞其目標開展工作,所以根本不會發生訂單大於產能的情況。
采購部門根據生產部門制訂的產能計劃向供應商發布采購的預測,要求必須在BACK備兩周的原材料的庫存,如果因DELL的原因發生新品的更改或其他使原材料不能使用的情況,DELL承諾承擔兩周庫存的損失(雖然這部分的物料的物權不是屬於DELL的)。
DELL的新品推出的過程非常的規范,在新品推出的前4個月,開始在全球的5個工廠內推介,一方面排查目前的工藝是否滿足新品的高效率製造,另一方面則由采購部門排查原有供應商庫存的信息,總部會統籌考慮決定切換的時間,但切換指令一旦下達,則全部一刀切。
銷售部門是一個執行的部門,執行的是市場部的目標,對產品不會挑來挑去,唯一的任務是將目標不擇手段的去完成。
訂單管理部是一個中樞的環節,他是連接生產、采購、銷售、市場的中樞,基本的工作由系統完成,但是其主要處理異常的信息。
DELL是個全球的企業,每周至少開一次全球的電話會議,其員工描述「在黑暗中聽著英語」暈頭轉向,壓力很大,但信息量也很大,如發生缺貨的現象,經常由人員提著包在全球調料,目標是零停線。
中國DELL的工資不是很高,4000-5000元之間,但員工壓力大,前幾年因DELL的股票價值持續增長,成為穩定員工隊伍的主要辦法;隨著競爭的激烈,DELL每年人員的流失率在20%左右,但為了員工隊伍的穩定,其想了很多的辦法直得我們的借鑒。
1、員工的滿意度調查。每年DELL總部會請第三方咨詢公司做一個不記名的問卷調查,目的是調查員工最關心的是什麼,員工最想要什麼,根據調查結果,DELL會針對競爭對手的薪酬、福利、加班等影響員工穩定的因素制訂一個改進的方案。
2、為加強與員工的溝通,DELL對管理人員與幹部的考核分為3部分,40%為目標的完成,40%為員工對你的評價,20%是領導對你的評價(主要看模式與創新),這樣造成的氛圍是只要員工提出的問題,均會很快的得到反饋與答復,增加員工的滿意度。否則會與這個幹部年末的加薪等直接掛鉤。
我們是DELL的競爭對手,所以通過其他渠道請了DELL的幾個人做了講解,分別為銷售、營運與訂單、製造,在DELL的時間為3年,6年,2年。但是員工的素質都比較高,他們體會最深的是DELL做企業的方法,會讓每個管理人員受益終身。在所有的部門,優化流程與改進均來自與個人發起,會組成很多跨部門的團隊(也就是6個δ小組),立項時說明現狀與改進後的效益,年末拿出取得效益的見證性資料。這些均是員工自發來做的,每個項目都會加分,如果沒有項目,年終考評不會合格,多做項目多加分,年終獎勵兌現及影響明年的薪水的水平。
最後感覺比較深的是在DELL一切以數據說話,離開數據,任何工作與項目免談。
六、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1、其訂單的模式可以借鑒,即在采購是補貨的方式,100%推進寄售,立體庫全部為供應商的物了,按小時向工廠補貨;
2、大的關鍵的物資必須逐件推進貼或印刷條碼,分揀掃描,防錯;螺釘等低值易耗品向工位補貨,不在按單揀,但建立周盤點制度;
3、對於出口的定單多的,應通過不同的定單不同的包裝容器來解決防錯化;
4、可借用DELL的標准化的指標體系來逐步減少零部件的數量;
5、借鑒KPI指標體系的設計;
6、借鑒6個δ項目的方式,由專家與員工結合在一起推進;
7、借鑒與員工溝通的模式,穩定員工的隊伍。
『肆』 聯想與戴爾的營銷模式有那些不同
聯想與戴爾營銷模式不同,聯想對渠道的偏好,戴爾對直銷的偏好;
一、聯想企業:
(1)逐步建立和完善聯想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如近年來正在實施的ERP和SCM項目;
(2)逐步建立和完善聯想企業,客戶,供應商的產業鏈價值及其信息化建設;
(3)逐步建立和完善;
(4)聯想的核心競爭能力是它對分銷系統增值能力的把握,也就是通過分銷渠道的管理將生產商,大經銷商與零售店、消費者之間關系變成"三贏",實現分銷增值;
二、戴爾企業:
(1)企業的業務流程已重組並信息化,並有效地與網路運作相結合;
(2)客戶,供應商的產業鏈價值及其信息化建設;
(3)基於電子商務的信息系統的體系架構;
(4)網站特點是直銷型企業網站,改變傳統的分銷渠道,減少中間環節流通環節,從而降低總成本,增強競爭力。
『伍』 我想問一下"戴爾"的0銷售模式是什麼
指DELL零庫存的直銷方式,下一張訂單生產一台電腦。
『陸』 戴爾公司的營銷策略是什麼
一.戴爾採用網路直銷,大大降低成本,並能很好的掌握消費者的需求,產品的客戶化。
二.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公司網業向客戶提供大量信息,使了解起動向及新產品,起到十分好的推銷作用。
在促銷策略方面Dell網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是廣告。廣告在Dell的網頁中無處不見。Dell的網頁中有各種各樣的多媒體圖片和許多性能比較圖表,有的廣告甚至做成了幻燈片的形式。這些都能充分地激發顧客的購買慾望。
第二是公共關系。在DELL公司的主頁中,也有不少地方體現了公司的公共關系策略。例如,在其頁面中有公司的宗旨等信息的介紹,還有對最新電腦世界的新聞信息發布等等。
最後是銷售渠道策略。在DELL的網頁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其銷售渠道的策略,但是可以看出,其採用的銷售渠道策略是一種直接銷售形式,即沒有中間商。這是因為Dell在提供用戶自定義設計時曾經提出了這種服務的一項優勢:正是由於採用了這種服務,才減少了二次安裝和二次搬運,減少了中間商的介入,這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使計算機可以賣得很便宜,同時,也使得計算機發生故障的可能性減到最小。Dell公司以這種直接生產、快速交貨的直銷模式震撼著計算機行業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利用網路提供服務和技術支持,完善售後服務,提高顧客忠誠度。
作為一個電腦業這樣的高新技術產業,其服務環節是相當重要的,可以說,是決定公司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因為對一個用戶來說,購買的不僅僅是機器本身,更重要的是其相關的服務。
Dell公司的總裁在談到今後如何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時說:「我們這個行業對客戶總是漠然置之,今後我想把客戶服務提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這並不是一句泛泛的 推銷口號,公司已經認識到客戶服務是今後爭奪市場的關鍵,並提出了一系列衡量服務質量的標准,如交貨准時率、首次修機成功率、24小時內維修人員到場率等等。事實證明,對於DELL公司的許多客戶來說,首先是被Dell的價格所吸引,但後來價格並不成為主要因素,公司的客戶支持和服務才使他們之間建立了供求關系。
首先,Dell提供完善的網上技術服務和技術支持。Dell公司提供的網上服務和技術支持十分廣泛,有用戶問題解答、Windows98的升級問題說明、2000年問題的解決方案、軟體升級的通知等等。廣泛的服務不但能夠提高其產品的內在價值,也能夠獲得用戶的滿意度,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
第二,開設網上在線論壇。不僅是大客戶,那些小型企業、大批的居家辦公者也被吸引在Dell品牌的周圍。從1998年秋季開始,DELL設立的高層主管與客戶的在線論壇「與Dell共進早餐」,擴大到小型的商業用戶,這種現場聊天的話題不僅包括2000年問題、伺服器市場走勢等大題目,而且還設法讓一般用戶有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通過Dell的在線知識庫在人工智慧軟體幫助下給予自動回答。
第三,提供搜索服務。Dell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搜索服務。設置搜索服務可以方便用戶查找自己所想要的產品和技術支持。搜索的范圍很寬,既有對硬體的搜索,也有對軟體的搜索;既有對各種組裝好的整機的搜索,也有對各種零配件的搜索等等。
第四,訂單查詢。客戶只需在網上輸入六位數字的客戶編號或者購貨訂單編號,幾分鍾內,將得到一份有關訂單進展的詳細報告。
今天的互聯網讓營銷力量得到了極大的釋放,網路營銷如此深刻地融入企業的運營模式之中。Dell公司的網路營銷策略迎合了時代的潮流,利用了先進科技發展其網路銷售,可謂是開直銷之先河,抓住了商機。
『柒』 戴爾直銷模式具體怎麼經營的
直銷就是廠家來直接銷售到自客戶,無中間商,成本低,性價比就高,不然DELL怎麼成為老大!
DELL還有個是為大客戶定製機器,一般是默認機器,一次訂購百台以上,屬於團購型的,價錢自然比單買便宜的多了,實體店都是這種渠道的貨,當然了,保修是以出廠時間計算,而不是從你在實體店買的時間計算,機器在實體店放的時候越長,價錢越便宜,因為保修時間變短了!保修憑序列號的,當然了,現在DELL也有辦法對付,turelife技術,在這些渠道貨的機器是沒有這個技術的,漏光很明顯,但是自己訂單可以免費選擇turelife技術,幾乎看不到漏光!
相比團購,不妨看看聯想的thinkpad,團購thinkpad最少可以省2000元,當然是萬元產品!
不過DELL的直銷模式在中國也在變,在全球也在變,畢竟中國的互聯網不發達,銷售受限制,現在已經和國美蘇寧簽約允許銷售了,下一步就是卓越亞馬遜,因為國外的亞馬遜可以銷售DELL!
『捌』 戴爾的直銷模式與傳統的分銷模式區別在哪裡
直銷簡單的說就是無店鋪銷售
傳統的就不用說了
『玖』 關於戴爾電腦的銷售模式
Dell在中國應該和外國有點不一樣,畢竟要入鄉隨俗嘛。筆記本應該是渠道,台式機直銷。
『拾』 關於dell的獨特直銷模式
戴爾公司直銷模式的精華在於「按需定製」,在明確客戶需求後迅速做出回應,並向客戶直接發貨。由於消除中間商環節,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和時間,使得戴爾公司能夠騰出更多的精力來理解客戶需要。戴爾公司的直銷模式能以富有競爭力的價位,為每一位消費者定製並提供具有豐富配置的強大系統。通過平均四天一次的庫存更新,戴爾公司及時把最新相關技術帶給消費者,並通過網路的快速傳播性和電子商務的便利,為用戶搭起溝通橋梁。
在國內,直銷方式也越來越受歡迎,戴爾公司為用戶提供電話定購一對一咨詢服務,幫助用戶明確用途,選者最適合機型,並為用戶設立詳細檔案,價格完全公開化,用戶購買可通過網站或免費電話下單,產品直接出廠,質量能夠得到完全保證。戴爾公司的「客戶中心」擁有精通多種語言的技術支持工程師,通過電話解決客戶技術問題成功率達75%以上,為直銷的快捷與便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洋品牌戴爾「大鬧」羊年2003年1月24日,世界權威調查機構IDC公布的2002年第四季度亞太區初步統計數據表明,戴爾在亞太地區PC銷量排名第四,與中國本土企業差距進一步縮小,市場佔有率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洋品牌在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在逐步回升。
業界人士一致認為2002年全球PC業看似熱鬧,但市場銷售量增長趨於緩慢,生產商和經銷商的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在這樣的形勢下,戴爾公司能取得這樣的業績,自然令人歡欣鼓舞。
戴爾公司自1998年8月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短短五年時間,便確立成為中國市場上領先的國際廠商,並為中國用戶帶來全新的購買體驗。通過優秀的產品質量、熱忱服務和個性化定製贏得越來越多的中國用戶認同,2003年春節前,戴爾商用電腦和全配置型筆記本電腦還因此獲得中國發行量最大的計算報--《電腦報》2002至2003年度編輯選擇獎。
經歷過兩次計算機普及浪潮的中國市場還遠沒有到飽和狀態,不僅新的電腦用戶層出不窮,更新換代和購置第二台電腦的用戶數量也不在少數。2001年中國市場900萬台(套)的電腦銷量中,據IDC統計,消費型的個人PC有390萬台,預計到2004年,個人消費電腦將增加到550萬台。照此速度增長,與中國PC市場預計成熟容量為3000萬台的數字相比,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由此可見,中國PC市場前景廣闊。
看2002年的銷售排行榜,前四名中有三個是洋品牌,除了聯想電腦保持第一的位置,戴爾公司與惠普和IBM的市場份額相距甚微,在羊年自然免不了一番龍爭虎鬥,究竟誰會更受用戶青睞,我們還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