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幫我分析一個案例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開拓美國市場
1983年8月,豐田汽車公司召開了一次意義重大的董事會。它是雷克薩斯汽車的起點。這次董事會以一些無關痛癢的討論話題向外界掩飾著豐田汽車的雄心,當媒體和公眾以為這又是豐田例行公事的總結、表態和發表鼓舞人心言論的會議時,會議室的門突然封閉了,因為他們要開始這次董事會真正的也是絕密的話題。這個話題圍繞著字母F進行的(F就是F1計劃,F還暗指英文單詞Flagship旗艦,1暗指第一輛)。會議的氣氛不再像以往那樣平靜沉默,董事會出現了少見的爭論。對於豐田來說這是要麼成功,要麼失敗的項目。董事會主席豐田英二向公司的高層主管、設計師、工程師和企業戰略研究專家們拋出了一個問題:
我們可以創造出一輛豪華汽車去挑戰頂級市場嗎?
沒有想到的是,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樣的——「可以」。「可以」這個詞充滿著疑惑和憂慮。但是豐田必須進行這次賭博,豐田汽車發展到1983年需要再來一次突破,就像二戰和五十年代那兩次一樣。事實上,除了豐田英二之外,沒有什麼人從一開始就認同向豪華車市場進軍的號角。豐田公司創辦者的兒子、後來繼承豐田英二董事會主席和總裁職務的豐田章一郎就是猶豫不決者。他認為豐田應該將他們做的最好的事情變得更好——為每個人生產可以負擔得起的汽車。但是豐田章一郎和其他表面贊許而心中憂慮的人一樣,最終還是改變了腔調。「你們將這個問題推給我,為什麼豐田在美國已經有30年的成功,我們還要投資十億美元、投入上萬小時的研究和設計來投產一款全新的高檔汽車呢?可能,你們知道,我不喜歡乘坐別人牌子的高檔汽車。」豐田章一郎在雷克薩斯在美國上市後不久對美國經銷商開玩笑地說:「從此我不用被迫去坐凱迪拉克或者林肯或者梅賽德斯—賓士了。」
豐田英二也很清楚當時豐田的狀況,他不想登上諾亞方舟進行一次徒勞的思想旅行。他認為,豐田一旦涉足豪華車市場,他必須以這一領域的頂級對手為敵,豐田要面對梅賽德斯—賓士S級,要競爭寶馬的頂級7系轎車。如果豐田自降身份,那麼投資的風險就會成倍增加。要生產頂級的豪華車,豐田必須投入巨資開發新的發動機和底盤,然而豪華車市場的消費者需求取向對於豐田來說又太過陌生。就算豐田將發動機罩下的一切都做到完美,豐田還需要考慮乘坐的舒適性、內飾和外部的美感一一這些都不是豐田的強項。 最讓豐田為難的是雷克薩斯的名氣。豐田沒有銷售過豪華車。你能想像去勸說消費者購買一輛與廉價的花冠(花冠是美國市場入門級汽車)出自同一公司但是價格卻要數萬美元的豪華車,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嗎?豐田在豪華車市場的主要對手憑借他們的品牌名字就可以賣車了。因為它叫梅賽德斯—賓士,所以我買它;因為它叫寶馬,所以我喜歡它。但是,消費者會願意拿出接近一輛梅賽德斯—賓士S級的錢去買豐田汽車,甚至去買一輛豐田生產又不叫豐田的車嗎?這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豐田生產雷克薩斯?豐田是生產千萬輛級汽車的基地,而雷克薩斯與之格格不入。這種做法就如同在麥當勞店裡銷售惠靈頓牛排。」這是《財富》雜志當時對豐田汽車公司的挖苦,不過他們的評價也確有道理。豐田的研究發現,市場正在不露聲色地發生變化。美國的Babyboomer們(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到五十年代初期出生的這批人被稱為Babyboomer,中文的意思就是生育高峰時出生的嬰兒。他們與飽經戰爭風霜的父輩們相比,具有明顯不同的價值觀)正在長大,他們很快將要進入仕年,他們的消費能力也將大幅度提高。年輕時,他們是豐田忠實的消費者,但是現在他們想要購買更高檔的汽車。豐田嗅到了豪華車市場的機遇。當時的豪華車生產品牌正變得更加強大、更加開心、更加自信。因為他們迎來了更新一代的奢侈品消費者。豐田英二的「野心」是巨大的,他不願放過每一個成長中的市場,向豪華車市場進軍的命令也就隨之下達。6年的時間,5億美元的投入,雷克薩斯誕生了。1989年雷克薩斯上市,他們擁有兩個未經市場考核過的型號,旗艦LS和入門級轎車ES,當年銷售了16,302輛。兩年後,它們成為在美國銷量最好的進口豪華品牌,並推出了第三個型號SC古貝。2000年,雷克薩斯篡奪了凱迪拉克北美最暢銷豪華車的寶座。從那一年起,雷克薩斯再也沒有離開這個位置。
2003年,雷克薩斯的銷售量達到25.9萬輛,並擁有8個不同型號,其中3種是運動型豪華車。目前大約有130萬輛掛著雷克薩斯L標志的車在美國的公路上賓士著。然而,雷克薩斯只能說在美國獲得了初步成功,但在豪華車雲集的歐洲,它還較難得到有錢人的認可。由於歐洲豪華車市場在全球市場中更為重要的地位,雷克薩斯在走出北美拓展全球的步伐中,將准備更多地把戰略中心放在對於日系豪華車來說幾乎是噩夢的歐洲市場。 在歐洲這塊豪華車的發源地,賓士依靠斯圖加特的風水寶地已經頑強地生存了100多年,來自巴伐利亞慕尼黑的寶馬汽車在匡特家族的鼎力支持下也已經站立在全球豪華車市場之巔;依靠大眾集團的全線復興,新興的豪華貴族奧迪也向全球發出要進軍豪華車老大的誓言,「德國三劍客」開始聯袂出擊全球豪華車市場。然而,這三大德國汽車豪華品牌在德國本土的銷量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下,這與雷克薩斯85%的北美市場份額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雷克薩斯要證明自己是一個全球性的豪華品牌,因此首先攻下全球豪華車品牌的堡壘——歐洲。
從2002年開始,雷克薩斯就開始試探著幾次進入歐洲市場,雷克薩斯計劃用50億美元輪番轟擊歐洲市場,這個預算是當初雷克薩斯進入北美的2倍多。但是雷克薩斯歐洲之路異常艱辛,2005年雷克薩斯在歐洲的銷量不足2萬輛,2006年雖然增幅不錯,但仍只能徘徊在3萬輛左右的銷量同賓士和寶馬超過50萬輛的銷量相去甚遠。雷克薩斯的歐洲之路任重而道遠。
❷ 豐田第一次進入美國市場受挫的原因是什麼
豐田車本來是以省油,輕量化出名的,美國人手上有錢,身材高大,喜歡大型車,所以豐田剛進入美國市場時,確實不受歡迎,但是後來豐田及時改變了策略,針對北美市場開發了很多款車型。最終在美國市場取得了成功。
❸ 豐田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切入點是什麼他們是怎麼發現的你在將來的工作中會這么做嗎
哪裡的題目啊?大學?
白痴來回來幾句,蹭個分,呵呵
答:切入點是美國汽車消費者消費心理回的變答化和主要競爭對手的缺點;
通過分析對手情況、社會發展,充分調查,藉助時勢(石油危機)以快吃慢;
我會在工作中注意環境的變化,做足夠的調查,提出自己的建議,把握機會,創造效益。
完畢
❹ 豐田的廣告策略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則做到家門口的廣告,對中國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然而,豐田車面前原本是沒有路的,路是靠豐田人一步步走出來的。在1997年的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豐田公司居11位,銷售額達951億美元。豐田的成功可用8個字來概括:管理有道,營銷有方。尤其是在開拓國際市場中,豐田表現出來的戰略上的堅定性和策略上的靈活性,頗值得致力於國際廣場競爭的中國企業借鑒。
常言道:創業容易守業難。這句話對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來說同樣適用,打開市場難,鞏固市場更難。豐田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後受到了多方挑戰:德國大眾與豐田同屬小型車,售後服務也不比豐田差;實力雄厚的通用、福特在政府的支持下也開始了小型車的開發;兩國間的貿易摩擦,或多或少使美國公眾的自尊心受到挫傷。在這種情況下,豐田為鞏固市場,採取了「人優我新」的戰略,以新技術戰勝對手。1970年,美國政府頒布了限制汽車排放廢氣的《馬斯基法》,而豐田在此之前就把竭力開發省油和凈化技術列為自己的發展戰略,從1964年便開始了此項技術的研究。為了研製廢氣再循環裝置和催化劑轉換器,7年間投入了一千億日元的資金和一萬人的力量,僅廢氣處理系統就開發出豐田催化方式、豐田稀薄燃燒方式、豐田觸媒方式三種,並很快在「追擊者」高級轎車中安裝了這種裝置,從而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同時,還與日本其他汽車廠商共同研製開發出了節約燃料25%—30%的省油車,以後又相繼開發出防止事故發生和發生事故後保證駕駛人員安全的裝置。這對受石油危機沖擊後渴望開上既經濟又安全的轎車的美國人來說,無異於久旱逢甘雨。5年間,在其他廠商的汽車銷售直線下滑的情況下,豐田車的銷售量卻增加了兩倍,以新式樣贏得顧客。最近豐田公司又研製成功一種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車———鎳氫電池電動汽車,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電池使用壽命約7年。這種汽車的最大優點就是解決了各種汽油和柴油車不可避免的廢氣污染問題,是克服發展汽車產業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二者矛盾的一種可供選擇的車型。雖然這種汽車價格較高,技術上尚待完善,目前不可能推廣,但是豐田公司態度十分積極,投入很大力量抓緊攻關。他們的目的就是面向21世紀,為開發極有前途的未來市場建立強大的技術儲備,佔領制高點。這種立足長遠的戰略眼光是非常令人稱道的。
幾點啟示
豐田公司開拓國際市場的戰略與策略,無疑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營銷課。這堂課教給我們什麼呢牽首先,任何一個欲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企業,都面臨著一個共同問題:即如何成功地打入預定的目標市場。判定合理的市場進入策略,是市場開拓成功的重要保證。豐田汽車以無足輕重的無名小卒躍居為強大的壟斷性廠商,成功地進入並佔領美國市場,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成功地識別市場機會並制定行之有效的進入策略。其次,要開拓市場,必須先熟悉市場,解決好「生產什麼和為誰生產」的問題。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市場定位不準或不了解目標市場范圍內消費需求和競爭對手情況的盲目出口,只能是自釀苦果。試想,豐田進軍美國市場之初,如果不是在市場調查基礎上將自己與對手比高低,必定會落個頭破血流的下場。再次,要佔領市場,必須先贏得顧客。圍著市場轉,實際上就是圍著顧客轉。讓顧客放心的質量才是最好的質量,被顧客接受的產品才是好產品。豐田的成功就在於把產品的花色、質量、成本都以顧客的需要為尺度,汽車生產技術的革新也是為了生產出讓顧客無可挑剔的產品,而不是為革新而革新。從豐田的經驗可以看出,我國有些企業置顧客的需要於不顧,企圖靠「部優」、「國優」贏得市場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最後,戰略與策略應配套實施。豐田之所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打開國際市場,是成功地運用了戰略管理這件利器,並自始至終堅持了戰略上的堅定性和策略上的靈活性,從生產到銷售有成套的戰略和策略。其中,獨特的「精益生產方式」為營銷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價廉物美的產品,靈活的營銷策略又為豐田在產品與用戶之間架起了橋梁。同時,在正確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上,豐田以長期佔領市場為目標,而不以一時的盈利為目的的做法也是值得稱道的。通過價格戰佔領市場,對發起者來說,損失是暫時的;重要的是,他們以低價格獲得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使其龐大的生產能力得以發揮,並由於成批大量的生產使成本降低成為可能。豐田的成功,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這個是我的個人收藏資料!
❺ 急!市場營銷案例求解答
學營銷的也不能只營銷啊…中國企業再學習先進外企的時候總是會斷章取義的…內單容單一個營銷能解決的么…豐田原來的車有幾個說不好的…高速擴張產品跟不上…危機來了一壓就倒…至於那個營銷不知道…其實最好去圖書館找…大型跨國企業總是有人會出書全面分析的
❻ 豐田的市場營銷策略
給你一個提示:
1、世界級的大公司能隨便透露市場營銷策略嗎?內
2、如果你一定要寫,我給容你的建議是:日本人的嚴謹工作作風是貫穿在任何一個行業中的。我相信像豐田這種大企業,更是視嚴謹為生命的。抓住這條主線,至少能幫你較好地完成論文。
❼ 案例:豐田汽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具體是什麼事件
這個事情嘛~!還是有一定的故事的,我把知道的告訴一些你吧!
1.豐田美國的崛起:在1958年豐田汽車剛剛進入美國的時候,卻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戰,一年豐田汽車在美國的銷量才288輛,20年過去了,豐田在美國的銷量,每年可以達到50萬輛,佔到市場份額的20%,在1985年的時候,這個市場份額又上漲到25%,豐田公司是怎麼實現這一點的呢,原來豐田汽車一進入美國市場,就僱傭了當地一個調查機構,去調查其他型號或者牌子的車的消費者對汽車都有什麼抱怨,然後針對這些抱怨做一些在豐田車上的改進,比如說它加大了車身,然後增大輪間距,讓人放腳的地方更加寬敞,而且加大馬力,但是降低能耗,它還採取了針對競爭對手的非常有效的市場侵略策略,在20年的時間裡面,豐田汽車在美國實現了一個非常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
2.豐田策略分析:從豐田汽車在美國上市之前,就發起市場研究這樣一個行動中,我們可以看到,營銷應該體現一個先行的位置,或者叫營銷先行,在你的產品還沒有上市,甚至還沒有開發出來的時候,就應該開始營銷,而不是等到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再把產品推銷給消費者
3.豐田導向:就是企業對主動掌握對市場的導向!而不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❽ 福特潛伏戰中福特和豐田採用什麼營銷戰略
簡單來說。福特採用的是。產品細分化。營銷網路化。採取授權經銷商的經營模式。但他有一個比較大的劣勢,就是。對產品的質量不太重視。
豐田的戰略是。市場細分化。產品本土化,智能化,科技化。營銷模式除了採用。可靠,環保,責任等理念。
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最大的產業壟斷組織,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跨國企業之一。福特汽車公司全球約有36萬名員工服務於汽車、農業、金融和通信領域。
福特公司多元化經營范圍包括電子、玻璃、塑料、汽車零部件、航天技術、衛星通信、國防工程、基礎開發、設備租賃、汽車租賃。擁有汽車集團、多元化產品集團、金融服務三大戰略業務單元。
❾ 側翼防禦失敗經典案例:日本汽車成功打入美國市場,具體是什麼情況望高人指點!
案例:「豐田」挺進美國市場 第一部分 案例原文: 日本汽車工業早在第二次大戰前已經建立,但產品質量低劣,技術落後,發展緩慢。戰後,由於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加上現代市場營銷觀念的指導,20世紀50年代在世界市場上尚無立足地的日本在80年代初,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年產700萬輛小轎車的國家,1981年,日本出口小轎車是德、法、美三國轎車出口之和。以豐田公司為例,1965年豐田共向美國出田轎車288輛;十年後,超過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德國大眾公司、居美國小轎車進口商的首位;80年代初,年產超過300萬輛,一躍戰為世界第二位的汽車製造商;1985年,它在美國市場銷量,佔美國轎車市場的20%。 在傳統的「生產什麼,就銷售什麼」觀念的影響下,豐田公司向美國出口的第一輛轎車簡上就是一場災難,這輛取名「豐田寶貝兒」的汽車方盒子式的陳舊外型,發動機開起來像載重汽車一樣響,內部裝飾既粗糙又不舒服,燈光暗得難以通過加利福尼州的行車標准,缺陷嚴重自然無人問津。 「豐田寶貝兒」的流產迫使公司的決策者冷靜下來重新考慮進入美國市場的策略。首先,豐田公司利用政府、商業企業和美國市場研究公司搜集信息,了解美國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需要,發現未滿足或滿足不充分的需求。他們發現美國人把汽車作為地位或性別象徵的傳統觀念正在削弱,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更重視其實用性、舒適性、經濟性和便利性,如長途駕駛要求座位舒適和較大的腿部活動空間,易於操控,行車平穩;較低的購置費用、耗油少耐用和維修方便;交通日趨擁擠,要求停靠方便,轉彎靈活的小車型。其次,豐田公司研究競爭對手產品的不足和缺陷,豐田公司在市場調研中發現底特律汽車製造商驕傲自大,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甚至面對競爭者的挑戰、政府的警告信號、消費者拒絕購買和庫存量的直線上升的時機。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豐田公司精確地勾劃出了一個按人口統計和心理因素劃分的目標市場,設計出滿足美國顧客需求的美式日制小汽車。花冠(corona)以其外型小巧、購買經濟、舒適平穩、維修方便的優勢敲開了美國市場大門。 案例分析: 20多年前,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開拓美國市場時,首次推向美國市場的「豐田寶貝」僅售出 228 輛,出師不利,增加了豐田汽車以後進入美國市場的難度。豐田汽車公司面臨的營銷環境變化及其動向是: 1)美國幾家汽車公司名聲顯赫,實力雄厚,在技術、資金方面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2) 美國汽車公司的經營思想是:汽車應該是豪華的。它們忙於比豪華,因而其汽車體積大,耗油多。 3) 日美之間不斷增長的貿易摩擦,使美國消費者對日本產品有一種本能的不信任、排斥和敵意。 4) 美國人的消費觀念正在轉變,他們將汽車作為地位、身份象徵的傳統觀念逐漸減弱,開始轉向實用化。他們喜歡腿部空間大、容易行駛且平穩的美國車,但又希望大幅度減少用於汽車的耗費,如價格低、耗油少、耐用和維修方便等。 5) 消費者已意識到交通擁擠狀況的日益惡化和環境污染問題,乘公共汽車的人和騎自行車的人逐漸增多。 6)在美國,核心家庭大量出現,家庭規模正在變小。 任何企業往往都面臨著若干威脅和市場機會。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環境威脅都有一樣的嚴重性,也不是所有的市場機會都有同樣的吸引力。企業可以利用「環境威脅矩陣圖」和「市場機會矩陣圖」來加以分析、評價。分析環境威脅和市場機會,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和特點來進行。當時豐田汽車公司的顯著特點是:在小型汽車的生產、經營、技術、管理經驗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因此,上述 1,3,5條動向對豐田公司造成環境威脅;2,4,6 條動向則給豐田公司帶來市場機會,使豐田公司可能享有「差別利益」(參見下圖)。 「環境威脅矩陣圖」的橫軸代表出現威脅的可能性,縱軸代表潛在的嚴重性。在豐田公司進入美國時,在「環境威脅矩陣圖」中有 3 個環境威脅(1,3,5條動向), 企業威脅 1,3 是「潛在的嚴重性」大 ,「出現威脅的可能性」也大,所以,這兩個環境威脅是主要威脅。至於威脅 5, 盡管「潛在的嚴重性」大,但「出現威脅的可能性」也大,它不是主要威脅。因為威脅 5 對整個汽車行業都是威脅,人但對運輸工具的傾向轉移,其背後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交通擁擠,而仔細分析,人們不會完全放棄汽車,汽車畢竟比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只不過想得到「理想」的汽車,因而停靠方便,轉向靈活的小汽車仍有較大需求。 「市場機會矩陣圖」的橫軸代表成功的可能性,縱軸代表潛在的吸引力。豐田公司在「市場機會矩陣圖」中有三個「市場機會」(2,4,6 條動向), 其中最好的市場機會是2和6,其「潛在的吸引力」和「成功的可能性」都大。機會 4 其「潛在的吸引力」小、」成功的可能性「大,不是一個很好的市場機會。 這樣,用上述方法來分標和評價,可能會出現四種不同的結果: (1) 理想的企業,即企業處於理想的經營狀態,如高機會低威脅; (2) 冒險的企業,即企業處於高機會和高威脅的狀態; (3) 成熟的企業,企業處於成熟狀態,即低機會和低威脅; (4) 困難的企業,處於困難狀態,即低機會和高威脅。 從上面的分析評價可以看出,豐田公司當時共有兩個主要威脅(1,3)和兩個最佳機會(2,6)。也就是說,豐田公司是一個冒險的企業,即處於高機會和高風險的狀態。 第二部分 案例原文: 強大的日本國內汽車製造基地,不僅為豐田提供了經驗,而且為其海外擴張奠定了物質基礎。1965年,日本在「進攻型戰略」的指導下,發揮一整套策略體系的合力作用,將日本打入美國市場。 產品策略。面對美國和西歐這些強勁對手,豐田汽車的產品策略是避實就虛,生產高質量、小型化、具有便利性可靠性和適用性的小轎車,其目的在於使日本轎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為美國廣大消費者所接受。豐田汽車造型優美,內部裝修精緻典雅,舒適的座椅,柔色的玻璃,發動機的功率和性能比大眾公司汽車提高了一倍,甚至連汽車扶手長度和腿部活動空間都是按美國人的身材設計的。由於適合美國大眾消費者的口味,花冠車一進入美國市場,很快就建立起較高的質量信譽,每銷售100輛中顧客的不滿意率從1969年的4.6%下降到1973年的1.3%。 當豐田汽車在美國站住了腳,他們未鬆懈而是迅速追加投資,建立最先進的工廠,培養一流的工程技術員和一線工人,強化科學管理,為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規模經濟效益奠定了物質基礎。1969年豐田公司人均年產汽車高達39輛,為同期通用汽車公司的3.42倍。 定價策略。日本汽車打入美國市場其目標不在於獲取單位產品的高額利潤,而在於最迅速攻入市場,為了爭取潛在的顧客群,制定大大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花冠車在進入美國市場時售價不到2000美元,而後推出的花冠車售價不到1800美元。在小轎車技術差距已經消除的70年代,同類車型和功能的轎車,豐田車比美國車低400~1000美元。低廉的售價,加上質量穩定,性能好和維修費用低,為豐田車樹立起物美價廉的良好形象,美國生產商無還手之力,大片的市場份額逐漸被豐田蠶食。 分銷渠道策略。在對競爭詳盡分析的基礎上,豐田公司選擇了一整套有效的分銷策略。首先,提供良好的售中和售後服務,在發動每次銷售攻勢前,建立廣泛的服務網點提供充足的零配件,為銷售成功築起牢固的支撐點。如1965年豐田投放花冠車於美國市場前,豐田公司已有384家代理商和價值200萬美元的零配件貯備。其次,選擇重點銷售市場,集中全部力量對目標市場進攻,在對重點市場基本滲透之後,再進攻下了個目標市場。豐田汽車打入美國市場後首要選擇西海岸的四個城市:洛杉磯、舊金山、彼特蘭和西雅圖,當建立起灘頭陣地後,便開始對美國市場全線進攻。第三,嚴格篩選代理商。堅持一流商品必須由一流商號經銷。選擇資金雄厚、聲譽高、具有豐富的營銷經營,其顧客偏好進口商品的當地中間商和零售商。1969年豐田公司盡管只有一種車型,而汽車代理商中的44%為豐田服務。第四,用豐厚的利潤扶植和激勵經銷商。豐田公司進入美國市場時以每輛181美元的利潤讓利於經銷商,與經銷一輛大轎車利潤相等。 促銷策略。豐田公司促銷策略的核心是集中全力直接針對目標市場大量做廣告。為了樹立豐田汽車的形象,在電視中大做廣告使豐田家喻戶曉。豐田公司抓住其它廠商沒在電視媒體作廣告的機會,壟斷了小轎車電視廣告的播映權。這一時期豐田廣告支出大大超過競爭者的水平。豐田汽車廣告的內容由專家精心設計為避免刺激美國的競爭者和引起日美貿矛盾尖銳化,盡量迎合美國人的喜好,在大力宣傳交通工具在美國的重要性同時,提到豐田汽車種種良好的功能和消費者帶來的利益。這種「具有美國精神的先進汽車」廣告戰,終於使豐田轎車在沒有硝煙的商戰中大獲全勝。 案例分析: 當企業面臨最好的市場機會時,應當利用機會。 1. 搶先。市場機會的均等性和時效性決定了企業在利用機會的過程中必須搶先一步,爭取主動。在市場營銷活動中,搶先利用機會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先,二是快。企業在利用市場機會的過程中,誰能「搶先」,誰就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就贏得了主動,贏得了勝利。其他企業要利用同一市場機會,往往要付出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努力。上例中,豐田汽車公司搶先利用了美國汽車公司生產體積大、耗油多的豪華汽車以及美國家庭規模變小和美國人購買汽車轉向實用化帶來的市場機會,成功地將小汽車打進美國市場。 2. 創新。市場機會的均等性決定了企業利用機會的均等,然而自己覺察到的這些機會別人也能覺察到。這就要求企業在利用市場機會時一定要大膽「創新」, 如果說「搶先」利用市場機會是力求做到「人無我有」, 則「創新」就是「人有我優」。 3. 應變。企業不可能一勞永逸地利用同一市場機會,為了在競爭中取得主動,企業必須在利用市場機會之初,就主動考慮市場機會的均等性和可變性,有預見性地提出應變對策,包括:會有哪些競爭者發現同一市場機會 它們會怎樣利用這一市場機會 企業和競爭者先後利用了該市場機會之後, 要考慮競爭者和本企業實力差不多、產品差不多時應該怎麼辦 比本企業實力強,產品好時應該怎麼辦 這一市場機會是否會變成環境威脅 是繼續利用這一市場機會,還是尋求新的市場機會 (二) 化解威脅 1. 反抗。即努力設法限制或扭轉不利因素的發展。例如,豐田汽車公司可以同競爭對手展開直接的正面競爭,同美國的大汽車公司比豪華、比檔次、比實力,這種對抗式競爭相對激烈,一般情況下不宜採用,當初豐田汽車進入美國市場時沒有採用這種方式。 2. 減輕。威脅總是存在的,實在無法對抗的可以設法減輕,減輕環境威脅的嚴重性。例如,豐田公司在當時廣告設計和促銷過程中,極力掩飾汽車的日本來源和特性及風格,強調產品的美國特點和對美國消費者的適應性,從而減輕了美國消費者對豐田企業的抵觸心理。 3. 轉移。即「避實擊虛」,躲開環境威脅,鑽對手的空子和薄弱環節。 例如,豐田公司當時針對美國汽車公司熱衷大型車而消費者的需求已經變化的時機,推出價格低、耗油少、耐用、維修方便的小型車。 在分銷渠道的選擇上,也沒有急於設立自己的分銷機構,而是採用代理制,給代理商以很大的優惠。 4. 改良。即對自身產品進行改良,增強對環境威脅的防禦能力。例如,豐田公司為汽車增加新功能,使其全面適應美國市場,從品質、價格、型號、促銷、分銷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進。 5. 利用。利用可以理解為利用機會,例如,豐田汽車公司利用「美國汽車公司正忙於比豪華」、「美國消費者對汽車的消費觀念正在轉變、開始趨於實用化」、「核心家庭出現,家庭規模變小,因而總收入減少」形成了對小型實用便宜的汽車的需求這些機會,推出的「皇冠」汽車不僅外形美觀,操縱靈活、省油、價低、方便,而且內部裝備了所有美國人都渴望的裝修,如柔軟舒適的座椅、柔色的玻璃,連邊扶手長度和腳部活動空間的大小都按美國人的身材要求來設計,因而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❿ 豐田公司為什麼進行跨國經營
1、擴大市場,有更多消費者,意味著有更多的銷售收入
2、參與國際技術交流與競爭,保持競爭力
3、實施全球戰略,稱霸全球市場
通常來說,經濟發達國家的大型跨國公司,為了以自己的優勢稱霸世界,會採取全球性的發展戰略,將企業的商品貿易、技術貿易、資本進出進行全球統籌。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