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蜀文化包括哪些
「蜀道」文化:
(1)四塞之國
巴蜀盆地在地形上為「四塞之國」,古代交通甚為困難,故李白發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嘆。這一封閉地形對巴蜀文化作為農業文明所必然帶來的封閉性肯定會有較大影響。但正是因為如此,又反過來激勵起巴蜀先民向外開拓、努力改善自身環境的決心和勇氣。於是,環境與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閉中有開放、開放中有封閉的歷史個性。隨著時代的推移,開放和兼容終於成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巴蜀文化同秦隴文化的溝通,最大的障礙是北方的高山——秦嶺。但巴蜀先民以驚人的勇氣,創造了高超的棧道技術,打破了盆地地緣的封鎖,克服了狹隘的封閉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開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個美女的神話故事,就是上古時代開山通道進行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棧道是巴蜀人的一大發明。司馬遷認為巴蜀「四塞之國」的封閉性是靠「棧道千里,無所不通」來達到開放的,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光。
逢山必須開道,遇水必須造橋,古蜀先民為了突破封閉,在發明了棧道的同時,又發表了笮橋。笮橋即繩橋,有多種類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區的溜索和編網的藤橋,岷山上的竹索橋,滇西北的編網篾橋,都江堰早期的珠浦橋以及攀枝花早期的鐵索橋,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智慧體現。
(2)南方絲綢之路: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
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雅安)、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1)巴蜀宣傳片擴展閱讀:
巴蜀文化特色:
(1)文化地理區域:
巴蜀是一種特定的稱謂,如今已分為巴和蜀。在戰國以前,巴與蜀是分稱的,涇渭分明。「巴」的古義為「吞食大象的巨蟒」,中心區域為重慶、川東及鄂西地區,涵蓋陝南、漢中、黔中和湘西等地;「蜀」的古義為「葵中之蠶」,主要地理位置涵蓋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區。由是觀之,巴蜀的核心區域即為如今的四川省和重慶市。
(2)形成過程:
濫觴於商代,見名於春秋,主體氣質成於秦漢,巴的進取與蜀的兼容由此合二為一,秦漢以後逐漸融入中原文化,搖曳而生姿,經歷代而飄然不散,是一片可以遮蔽天空的星雲,和而未合,惜乎未能聚攏成星體,過去不能,現在不能,未來亦難能。
(3)文化特點:
總體上,巴蜀文化綿長久遠、神秘而燦爛,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無為逍遙,更因刀劍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釋道,以道,注川人風骨;以儒,舉川人仕進;以釋,去川人彷徨;進退之間,死生契闊。
㈡ 巴蜀文化的風俗百態
在今重慶和四川境內,聚居和雜居著漢族和藏、彝、土家、羌、苗、回、納西、僳僳、布衣、滿、蒙族 等14個少數民族。漢族構成巴蜀地區人群的主體,主要聚居於四川盆地內。而盆地四周的高山、高原區則主要 為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或生活區。西部高原和山地主要是藏、彝、羌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盆地東緣山地主要是 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區。其它人口較多的10多個少數民族則散居於四川和重慶各地,少數民族總人口數有 300萬 。
重慶和四川這種民族分布格局是經過幾千年的交流融合、遷徙定居、相互依存、發展演變的過程而形成的。在長期的民族交流的歷史過程中,巴蜀文化形成了自身的地方特色和巴蜀人的特色。這一過程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與規律是一致的,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生息繁衍過程的一部分。從古及今,凡從外地入蜀的文化人最強烈的直觀感受,就是蜀人、蜀地均與其它地域有所不同。西晉裴秀的《圖經》說巴蜀是「別一世界」,杜甫人蜀稱蜀人為「新人民」,認為蜀地「異俗嗟可怪」。抗戰時期入蜀的學者有感於古蜀國文化遺物的特異 ,提出了「巴蜀文化」的專門概念。這些都說明組成巴人、蜀人的民族成分和它們的習俗確有其特異之處。對巴蜀人而言,這叫做「個性」,對文化習俗而言,這叫做「川渝味」。
今天重慶和四川的漢民族已經過歷史上多次的變易,它的最初來源可追溯到古蜀人和古巴人。古蜀人,特別是古蜀國的主體民族蜀族,很早即與中原地區有文化上的同源關系。《世本》、《史記》和《華陽國志》等史籍 均認為蜀之先源於黃帝,是黃帝族降居若水(雅礱江)和岷江上游的昌意——高陽一系的後裔。岷江上游乃至 雅礱江一帶,從先秦開始便是氐羌系的民族所居,也是氐羌系民族從北向南遷徙,乃至濮越系的民族從南向北 遷徙的走廊地帶。這一帶至今仍是藏、羌、彝、普米等藏緬語系民族的大本營。黃帝之子昌意是同這一帶的蜀 山氏聯姻的。氐羌系的夏禹也是高陽氏之後,「禹興於西羌」,也是興起於這一帶而同巴地的塗山氏聯姻的, 直到夏末,桀還與岷山二女碗和琰保持著部族聯盟關系。蜀的始祖蠶叢氏「始居岷山石室中」,也是在陽山上 游興起的。漢代的蠶陵縣,即今疊溪,就是蠶叢氏的根據地。根據史書的說法,蠶叢氏逐步南遷,到灌口(今 都江堰市)出現了第二個蜀祖柏灌氏。發展到魚鳧氏時代則已進人成都平原,今溫江縣有魚鳧城故址。取代魚 鳧氏的杜宇氏
大概是南方朱提(音si,今雲南昭通)的濮系族北上與江源(今崇州市)土著結合而成的。開明氏則是荊楚人溯江北上到成都平原,因善於治理洪水而以禪讓方式取代了杜宇氏。由此可見,古蜀人族團的形成是岷江上游的氐羌系與南方成都平原的濮越系長期交融的過程。秦滅巴蜀以後至秦漢之際,蜀人又逐步融入到了華夏族即後來的漢族中來。
廣漢三星堆出土文物所反映出的燦爛的青銅文明,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偉大創造的結晶。出土的青銅立像,大眼、直鼻、方頤、大耳,頭上戴冠。據研究,其體質形象與青銅人面像B、C兩型的「棱形鼻樑」 形象,有北蒙古利亞小種族的特徵,屬現今藏緬語族的先民氐羌系的民族。從它在三星堆文化中佔有主導地位看,它應是蜀國境內居於統治地位的民族——蜀族的形象。而以「蒜頭鼻」為體質特徵的青銅人面像A型,則具有南蒙古利亞小種族的體質特徵,應是蜀國境內與蜀族結盟的民族抑或被統治民族的形象,應當是屬於現今壯侗語族的先民濮越系的民族。直到成漢時期,成都出土的成漢墓陶涌,其面像仍與三星堆一致,說明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有機聯系。
巴人中的凜君蠻、板循蠻來源很古,也應屬於百濮系統,後來都逐步融人盆地的漢族中,其中的一大支則成為今土家族的先民。大約在隋唐時期,今天四川地區各民族大體形成。他們與漢民族一樣,都是巴蜀地區歷史文化的創造者。到明清時期,四川盆地內的漢族與盆地周邊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格局逐步突顯出來,成為今日四川和重慶民族分布布局的雛型。
藏族在四川境內有80多萬,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壩和涼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縣。藏族的族源是多元的,主要來源於古代的羌人。今川西北高原上,從漢到唐有越 羌、白馬羌、廣漢羌、參狼羌、武都羌、旄牛羌等大小不 同的羌族部落,是四川藏族的主要族源。四川藏族地區稱為東部康區。「康」是藏語「喀木」(即「邊地」) 的音譯。今四川的康定、甘孜、德格、理塘、巴塘至西藏的昌都一線,歷來是康區傳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 核心地區,是連接我國西南和西北地區的樞紐。
由於康區位於西藏的東南邊緣,使它成為漢藏文化接觸交融和內地與西藏經濟貿易頻繁往來的通道,是甘、青、川、滇通行的民族走廊中眾多民族南下北上遷徙的必經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於康區位於東部巴蜀文化與西部西藏文化交匯的位置,因而又構成了四川藏族在經濟、語言、文化上不同於其它地區藏族的特點。這里,歷史上有過數度繁榮的「茶馬互市」,被譽為第四條絲綢之路——「麝香——絲茶之路」。這里的宗教文化也很有特色,喇嘛教的各種教派並存,有寺廟800多個。既有馳名中外的格魯派三大印經院之一的德格印經院,又有本波(黑教)的最高寺院和學府的土多寺、著名的寧瑪(紅教)寺院噶拖寺、噶舉(白教)寺院八幫寺。這里藏族的民居和服飾,既與西藏藏族有共通性,又帶有 自己的特色。牧區有廣闊的草地,還有鍋庄和氂牛群,農區則有田野中的青棵和酥油茶。舉世聞名的《格薩爾王傳》長篇敘事詩就流傳於四川藏區。鍋庄舞和弦子舞是十分優美的舞蹈,唐卡壁掛是繪畫藝術的精品,藏戲更是獨具特色。這里的康巴人養成了剛悍、粗擴、豪邁、勤勞的性格特徵。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52萬,大多居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樂山市的峨邊與馬邊。彝族的祖先是從西北高原南遷的羌人與本地的古老部落融合而成。漢代的窄都夷、斯榆、冉 、昆明,唐代的白蠻和烏蠻,與後世的彝族有淵源關系。安寧河谷是四川境內彝族長期的活動中心。大小涼山彝族地區在建國前還比較完整地保存著奴隸社會形態,建國後逐步廢除了奴隸制,走上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彝族文化有自身的特色。住房多為土木結構,一般房層低矮無窗,其高樓式民居與瓦板式民居也很有特 色。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右斜襟的上裝和多拓寬腳長褲,頭頂留二三寸頭發一小塊,稱「天菩薩」。頭上裹以數丈長的青蘭布包頭帕,名日「英雄結」。男子以無須為美,左耳帶耳珠穿絲線。女子穿多褶長裙。男女外 出皆穿「擦爾瓦」披風,形如斗蓬。宗教祭祖活動由畢摩主持。彝族有自己的音節文字,稱為文或羅羅文、畢摩文。彝族有自己的歷法和天文學,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彝族有許多重要的文學著作,如《勒俄特依》(創 世紀)、《瑪木特依》(訓世經)、《阿姆尼惹》(哭嫁歌)等均流傳至今。
土家族主要分布於重慶市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縣,人口總數在100萬左右。其族源來源於巴人,主要是巴郡南郡蠻中的廣廩君之後和被稱為長沙武陵蠻的盤瓠之後。由於他們居位在西、辰等五溪上,故古時又稱為五溪蠻。土家族近代的風俗習慣大體與漢族相同,崇拜祖先,信仰多神,特別崇拜土王。土家族有語言,但無文字。土家族能歌善舞,他們傳統的擺手舞、龍燈、獅燈、花燈、跳香、民歌、號子、打鬧等均享有盛名。傳說土家的擺手舞來源於周武王伐紂時巴人軍隊的「前歌後舞」,即漢代著名的巴渝舞。土家族文學上的成就是有名的「竹枝詞」,曾對盛唐以後的中國詩壇產生過重要影響。土家族戲劇也很有特色,在酉水流域,流傳著土家族的儺願戲(又叫儺堂戲);在石柱一帶流行著一種源於儺戲而又不同於儺戲的「土戲」 。
在土家地區,往往土家與苗族、漢族交錯而居,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酉陽、秀山、黔江和彭水則是土家族和苗族聯合組成的自治縣。重慶的苗族源於古代的「五溪蠻」和「黔中蠻」,和土家族、漢族長期和睦相處,創造出了有特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干欄式的「吊腳樓」民居和建於江河上的風雨橋、土花被面、蠟染織品、油茶湯、糯米糍粑、油香粑、極酸的泡菜,以及苗家的「踏月」歌舞,都有獨到的特色,享有盛名。
羌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是河煌地區的牧羊民族,以後向東向南遷徙,是華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主要族源。它們大部分融合到漢族和其它少數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 地區保留了全國唯—一塊羌族聚居區,這包括阿壩州的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縣 。其中以茂縣羌族集中聚居最多,佔全部羌族人口總數的60%。
羌族具有獨特的物質文化成果和民族風情,綿延幾千年而不間斷,被稱為中國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個「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樓、棧道和溜索等建築形式。碉樓在羌語里叫做「邛籠」,「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著名的有茂縣黑虎鄉的群碉、明嘉靖年間修築的桃坪碉。棧道在羌族地區的特色是險峻,茂縣較場一帶的棧道遺跡,傳為是蜀人的祖先蠶叢氏的遺作。溜索古稱「窄」,是用於渡河的竹 索,羌族中心區茂縣古有「繩州」的設置,其名稱即來源於古羌的繩橋。現存的歷史文物中,以橫架於滔滔服江之上、長達100多公尺的茂縣石鼓 「鴛鴦溜」最為著名。羌族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里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有蠶叢和大禹的遺跡。「禹興於西羌」,汶川刳兒坪和茂縣石鼓鄉(原名石紐鄉)以及北川的石紐,都有大禹誕生的紀念地。茂縣縣城名「鳳儀鎮」,也是源於歌頌大禹的「鳳凰來儀」的古語。在茂縣維城鄉有蜀漢大將姜維修築「維城」的遺說。疊溪本為古蠶叢重鎮,因地震而變成今日風光秀麗的地震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著白石崇拜習俗,戶戶羌寨莊房都供奉白石。羌笛傳自遠古,各種歌舞歡快 多情,羌族服飾有獨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節日有羌歷年、祭山會、牛王會,娛樂活動有跳莎朗舞、爬天桿、 射獸饃、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綉、雲雲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獨特風情。羌族地區盛產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調味品。
在川滇交界的高原上,有一片秘境似的地方,叫瀘沽湖。圍繞瀘沽湖生活著古老的摩梭人。十多年前他們還保留著古老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制的習俗。「舅掌禮儀母掌財」,子女不歸父系,而歸母親和舅舅撫養。母親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子女永遠生活在母親身邊,夜晚才接待自己的「阿注」即情人。這種走婚制叫做「阿夏婚」。摩梭人每年最隆重的是朝山節,朝拜湖中最高的神山——格姆女神山。摩梭人的族屬還無定論,可能源於古羌族中的旄牛羌。新舊《唐書》有「東女國」的記載,就是今天摩梭人的祖先。滬沽湖至今是環境未受污染的自然奇景,永遠湛藍的天,永遠碧綠的水,穿梭自如的豬槽船,夜晚山月下走婚的阿注,構成靜秘的「 母系王國」風情畫,被人們稱為「人類母系社會文化的活化石」,是「至少生活在創世之夢中的世外桃源」。
白馬人主要分布於四川省平武縣和南坪縣以及甘肅文縣部分地區,總計1萬餘人,平武縣白馬鄉是最大的聚居區。這一帶也是大熊貓和金絲猴的故鄉,置有王朗、白河等自然保護區。白馬人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男女老少都頭戴白色盤形氈帽,上插白雞毛或錦雞毛,其服飾較羌族絢麗得多。住房大部分是板屋土牆,其喪葬儀式是夏秋土葬,冬季火葬。每逢年節或喜慶日,要跳「十二相」,頭載牛、馬、羊、獅、虎、雞、孔雀、狗等木雕面具,鑼鼓伴奏,載歌載舞,意在祈求平安,這是白馬人最重要的群眾性娛樂活動。白馬人現族屬為藏族。但學術界有不少研究者認為,從其族源看,與古老的氐羌系有淵源關系,很有可能是古老的氐族先民留存在今天的唯一的尚能聚居存俗的後裔。
在古今都是多族共居的巴蜀地區,若干古老的風習一直流傳至今,各種古風余韻成為了如今巴蜀風情的組成部 分。
傳說蜀國望帝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所以在巴蜀地區長期有 「農時先祀杜主」的風俗,不少農村建有 「杜主廟」。根據《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杜宇失國後,隱居西山,其魂魄化為杜鵑鳥,常因思念故國而啼叫出血來,以至灑滿了山野的杜鵑花。這個「杜鵑啼血」的故事一直在蜀人中流傳,李商隱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名句歌吟這個故事,而蜀人拜杜鵑的習俗至少在西漢以前就已經存在。唐代杜甫在四川也記載了對於杜鵑「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的習俗。至今仍完整保存在郫縣近郊的望叢詞,是蜀人祭禮望帝杜宇和叢帝鱉靈的場所。
崇拜白虎是巴人稟君蠻遺留下來的習俗。《後漢書》說:「稟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食人血,遂以人飼焉。」《蠻書》說:「巴氏祭其祖,擊鼓而歌,白虎之後也。」這種以人來祭祀白虎,把白虎當做祖神的習俗可能是一種原始的圖騰崇拜,相沿甚久,從漢代以來就已流傳了。源於巴人的土家族長期保留著白虎崇拜之俗,稱為「坐堂白虎」,是土家族不可戰勝的保護神。至今四兒童愛戴虎頭帽,就是這種崇拜的流風遺韻。考古發掘也有印證。三星堆遺址出土有金虎飾和銅虎飾,巴蜀銅兵器上的巴蜀圖語符號常常有虎形和虎紋,著名的傳世銅器虎紐於,其紐為虎形。由此看來,不僅巴人視白虎為主神,連蜀人也有虎崇拜之習。
川西地區還普遍流行著石崇拜,石崇拜分為兩種:一種是羌人的白石崇拜。據傳羌戈大戰時,羌人先祖受到 天神的指點,以白石打敗了彪悍的戈基人,使羌族得以有生息繁衍的環境,故把白石視為天神加以崇拜。這種 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另一種是古蜀人的大石崇拜。從蠶叢居於限山石室起,石頭就與蜀人有不解之緣。「石室」乃壘石而成,至今眼山地區仍有石壘碉房和高大石碉,因而古蜀先民對服山之石有一種大石崇拜。成都平原上不產巨石,多從服山運來作為蜀王墓前的墓誌石表,杜甫有《石筍行》專門說明石筍的來歷和用途。至今成都平原上尚有支機石、天涯石留存,還有五塊石、五丁擔、石鏡、飛來石等遺跡,均是大石崇拜的遺物。今天在重新修飾過的成都府河和南河岸邊,亦特地從岷山運來幾噸重的巨石 100個,上攜吟詠錦江詩詞百首,置於片片綠地之中,就是為再現古蜀大石文化,承襲其傳統特色而有意識設置的,現已成為引人注目的景觀。
巴蜀盆地內的最流行的年節古俗是漢族的習俗,它與中原地區的民俗在內涵上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它的不同 之處。由於巴蜀從來是四方移民移人之地,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移民,特別是「湖廣填四川」,使巴蜀盆地內 的民俗帶有兼容南北,並蓄東西的復合型特點。所謂「一方之會,風俗分雜」(《周書·辛慶之傳》),正是 巴蜀民俗特色的生動說明。 歲時節令有春節過年、清明上墳、燈會、花會、端午食棕子、劃龍舟、中元祭祖、 中秋吃月餅等等,均與中原地區相似。但其中也有巴蜀自己的特色。例如,春節貼春聯之習就起源於巴蜀。後 蜀時,孟超自吟「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一聯貼在宮門上,代替過去貼桃符、郁壘,這是我國春聯之始。 大年初一到成都武侯祠游喜神方,燒第一柱香,稱為「頭香」,即以為吉利,這也是成都特有之俗。正月初七 人日游草堂是從晚唐興起的巴蜀特有習俗,其俗源於杜甫與高適之間的人日詩話。上元二年(761 年)高適寄 詩杜甫說:「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為紀念杜甫,人 們便選擇人日這一天游覽杜甫草堂。清代四川學政何紹基為草堂撰有一聯:「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 來」,就是記人日游草堂的習俗。
元宵燈會起於唐時。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現燈,有青羊宮的道燈,昭覺寺的佛燈,大蔥寺的水燈,從此形 成極富特色的成都燈會。宋陸游曾有詩寫成都燈會盛況:「鼓吹連天沸五門,燈山萬炬動黃昏。」作為古俗,成都的燈會與燈市都在元霄前後,燈市的繁華不亞於燈會的璀燦。清人有竹枝詞寫燈市:「城隍廟前燈市開,人物花枝巧扎來。高掛竹竿求主顧,玲戲機巧斗新裁。」又有竹枝詞寫燈會:「看燈大放鬧喧天,獅子龍燈 竹馬全。看過錦城春不夜,愛人惟有彩蓮船。」燈會與燈市相結合是成都 獨有的特色。除了成都之外,四川各地幾乎都有燈會,發展到今天,已經 以其多姿多彩馳名海內外。四川燈會以成都燈會歷史最悠久,以銅梁燈會的紙扎龍燈工藝最精湛,而自貢市的「國際恐龍燈會」則以其規模大、門類多、花樣新而為四川之冠,已在海內外多次展出,為四川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成都花會源於唐代的花市,以後歷代相沿。趙祥《成都古今集記》說:「成都二月花市,各地花農辟圃賣花,陳列百卉,蔚為香國。」到明清時,花農逐漸集中於青羊宮,每年二月十五日定期開市,至今猶然。
端午節龍舟之習,巴蜀與中原相同。但在唐宋時期,蜀地的劃龍船是在三月三日,後來才改為五月五日。
清明上墳之俗起於西漢,巴蜀一直流行至今。過去西蜀地區在這一天要賣歡喜團,小商販以各色炒米作團,用線貫串,叫「歡喜團」,這是巴蜀不同於中原之處。
巴蜀節令習俗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俗好眾人參加的游樂,「西蜀游賞之盛甲於天下」,並且其游賞習俗常常同各種藝術表演相結合,「倡優歌舞,娥瞄靡曼」,體現了蜀人重文學儒雅之風的特色。例如每年四月十九日院花夫人誕日舉辦「浣花大游江」,這就是自唐代以來成都獨有的習俗。這一天傾城出動,錦江舟接檣銜,兩岸彩棚連座,十里不斷。地方官帶頭出遊,叫做「邀頭」,百姓人家則自帶座具「邀床」,因此這一活動又叫「邀游」。
巴蜀地區從來就是多族共居,故而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葬俗,而且至今可見。
中國境內為巴蜀所獨有的船棺葬是戰國至西漢時期古巴蜀人所實行的特殊葬俗,都是以實用的或仿製的獨木舟為棺,在盆地內從東的重慶市到四川省西部的蒲江、川北的廣元和成都市內,都有發現。在這些船棺葬中所發現的豐富遺物是研究巴蜀先民社會生活和文化觀念的重要資料。 石棺葬是指豎穴土坑中用石板或石塊砌成的棺狀墓葬,分布於四川省西部岷江上游、青衣江、大渡河、雅等江、金沙江流域,滇西和西藏東部也有發現。其時代大約相當戰國秦漢時期。其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都有獨特的內涵。根據文獻記述加以對照,石棺葬應是以窄都夷和冉 夷為主的西南夷系各族的墓葬。
在川西南安寧河河谷盆地一帶分布著一種用巨大石塊修築的墓葬,稱為大石墓。其時代相當於戰國到漢初,應 是邛都夷的墓葬。
在山崖或者岩層中開鑿洞穴為墓室的崖墓曾經十分廣泛地流行於巴蜀地區,是巴蜀文化的一個特色。俗稱「蠻洞」,往往是幾十座聚集在一起,分布密集,錯落有致,有多重墓室。墓門、墓壁、墓棺上往往雕刻畫像和圖案。其時代從東漢至明清歷代都有,主要在漢代。最著名的是樂山市凌雲山的麻浩崖墓,其畫像石反映漢代蜀地生活習俗,有極高價值。
懸棺葬是利用岩壁裂縫或在岩壁上鑿孔架設棺木,離地面懸空放置,臨崖望之,危乎殆哉,十分險峻。懸棺葬從我國東南江浙到西南重慶、四川、貴州的廣大區域內都有分布。但無論從分布面積之廣、時代延續之長、類型之豐富復雜、保存之好這幾個方面來看,四川的懸棺葬在我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四川懸棺葬早的從戰國時期開始,晚的一直到明代,主要分布在兩個地區,一個是三峽區域,其族屬與古代的巴人和僚人有關。另一片分布於珙縣、興文一帶,系古代的 人墓葬,屬 人系統。珙縣懸棺至今保存完整,蔚為奇觀,已經成為巴蜀旅遊文化中的一個著名景區。
㈢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的搖籃 金山麗水 蘊寶含英 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巴蜀文化區,是指以四川盆地為中心,兼及周邊地區而風俗略同的地區,它的腹心地區大致與今日四川省和重慶市的區域相當。不過,在古代,巴蜀文化區的地域范圍還包括漢中盆地、黔涪高原。鄂西南和湘西山地等「與巴蜀同俗」的區域。巴蜀地區東部是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山地和高原,屬於長江上游流域地區,只有西北部的若爾蓋草地一小部分屬於黃河上源。它的西北與青海相接,北部與甘肅、陝西為鄰,東連湖北、湖南,南臨貴州、雲南,西倚西藏,面積達57萬平方公里。 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巴蜀位於東亞大陸腹地的「兩 河流域」——黃河與長江之間,而與巴蜀同緯度的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則位於西亞「兩河流域」之間的肥沃新月地帶,還有同緯度的北非尼羅河谷,它們都有相似的地理條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產豐富,都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生長區。 巴蜀地形復雜多樣,含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高山諸種類型,大致可劃分為東西兩部分。 巴蜀東部地形為典型的發育完整、周延無缺的盆狀,四周為崇山所環繞,一般在海拔 1000一2000米之間,少數可達海拔3000—4000米。中部盆底低下平坦,地質上乃古代一內陸湖盆,盆底大致可以廣元、雅安、敘永和奉節四地的連線為界,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形狀象個菱形的大盆。 在盆地地貌圖上,以華鎣山、龍泉山為界,我們可以用筆劃出盆地內部西、中、東三個部分: 西為川西沖積平原,居於龍泉山以西,面積為90OO平方公里,是四川全省僅有的大平原。其中以岷江、沱江沖積成的成都平原為最大,為盆地中農產最盛、人日最密區域,古稱「華陽之地」,是巴蜀古文明興起的一個重要區域。 中為龍泉山與華鎣山之間的川中方山丘陵,已辟為梯田、台地,是全省最大的農業區。 東為華鎣山以東的川東平行嶺谷,由西山(華鎣山)、中山(銅鑼山)、東山(明月山)等大小20餘條條狀山嶺和丘陵台地相間排列而成。這里的川江兩岸是古代巴人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也是巴蜀古文明興起的另一個重要區域。 盆地內山地約佔40%,丘陵佔51.9%,平原佔7.2%。因地形多樣,物產豐盈,資源豐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自古以來即為農業富庶之區。 「天府之國」的美譽,主要就是指的四川盆地。 盆地四周高山連綿,為盆地與鄰接地區間的自然界線。盆地北緣為米倉山和大巴山,山外為漢水河谷盆地。盆地東緣為川鄂界上的巫山山脈,乃長江三峽所從出,其外為湖廣盆地,古稱雲夢澤。盆地東南緣為武陵山脈,山間為施南盆地,屬於湖北,以七曜山為川鄂分界線。正南緣為大婁山山脈,橫亘其外為雲貴高原。西南緣為大小涼山,山外為寧南高原。西緣為龍門山、邛崍山、夾金山和大相嶺,山外為青藏高原東麓和橫斷山脈南端。 盆地的特殊地理環境,對巴蜀文明的發生、發展和演變帶來強烈影 響:一方面,盆地四周有高山屏障,自成一個地理單元,古稱「四塞之 國」,使它的文化面貌具有顯著的地方性,即古人所謂「人情物態,別是 一方」。另一方面,由於盆地的地理位置正處於我國西部高原和東部平原 的過渡地帶,處於北方的黃河流域和南方的長江流域的交匯地帶,這種東 與西、南與北的交匯位置,又促成了巴蜀先民很早以來就致力於突破群山 封鎖、開拓對外交流的奮斗,使得巴蜀文化雖不可避免地具有農業文明的 封閉性和靜態性,但它又明顯地具有對外努力開拓的開放性。在巴蜀地 區,不僅由於環境的多樣化和兼容性帶來山林竹木、瓜果葯材、北粟南稻、 桑蠶漆蠟等應有盡有,更重要的是促成了巴蜀人巧思勤作、不畏艱險、勇於開拓、兼收並蓄等傳統的形成。只要跨出盆地,東出三峽,便與楚文化的孕育地江漢平原山水相通;北越秦嶺、大巴山,便與秦隴文化的中心關中之地嶺谷相連;走近西北,則與橫斷山脈的「藏彝走廊」路途相接。所以,司馬遷說:「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先民們以世世代代的努力突破了四周山地的阻隔,打通了若干條對外通道,促成了與四方的交通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形成巴蜀文化善於兼容和開放的明顯特點。 巴蜀西部包括盆地西緣山地以西的高原和高山峽谷地區。西北為甘孜——阿壩高原,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南一隅。發源於岷山高原上的岷江上游地區,古稱「江源」,是氐羌高原文化較早發展起來的地方,也是蜀文化的來源地之一。再往西則為我國西南橫斷山脈的北翼,山脊海拔均在4000一5000米以上。其中大雪山之巔的貢嘎山高達7556米,是四川第一高峰,白雪皚皚,冰川峰峽,被稱為「蜀山之王」。這里山高谷深,嶺谷高差往往在2000—3000米以上,是全國地表起伏最懸殊的地區之一。從北到南的大雪山、邛崍山和大涼山等南北向山脈是四川東部和西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和農業分界線,東部和西部不同特徵的地貌、氣候、植被。農業和民族,均在這里分界,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今天的重慶市和四川省境內大小河流約有1300餘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30多條,主要有長江(又稱「川江」)、岷江(包括大渡河、青衣江)、沱江、嘉陵江(包括涪江、渠江)、金沙江(包括雅礱江)、烏江、赤水河等,都屬於長江水系,只有極西北的白河和黑河(墨曲)注人黃河。東部盆地所有水系都由南北兩方匯人長江,呈樹枝狀水網,流聚於盆底的最低部,全盆地的河流皆匯聚於長江,這是巴蜀文化具有強烈向心力的地理原因之一。 盆地內清河流的中下游與指曲山脈相關處,多成峽谷地形,這是巴蜀地理的又一個特色。如岷江婉蜒於龍門山脈褶曲的南端形成岷江小三峽;沱江中流橫渡龍泉山而成金堂峽;嘉陵江下流截斷瀝鼻、溫塘、觀音諸山而成嘉陵小三峽;長江重慶以下,有銅鑼、明月、黃草和剪刀四峽;奉節至宜昌,長江截斷巫山有著名的長江三峽:雄偉險峻的瞿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灘多水急的西陵峽;在峽江最大的支流大寧河上,又有出峽復入峽、大峽套小峽的上游四峽和下游三峽,人們一般稱之為"小三峽」。巴蜀的眾多三峽,構成天府旅遊的突出特色和奇觀,這是大自然的恩賜。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巴蜀文化生長、繁衍的溫床,它不但造福於歷史,而且造福於今天,還將繼續造福於未來,直至永遠。 巴蜀境域位於北緯30''上下,而世界同緯度地區的其他地區,如阿拉伯、伊朗、非洲北部及北美南部,正當北半球回歸高壓帶,氣流下沉,溫熱乾燥,莫不為沙漠橫亘區域。這些地方的古文明發生區域有如沙漠中星星點點的綠洲。而巴蜀境域則不問,這里沒有同緯度其他地區的沙漠現象,而內部地形差異性極大,受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表現為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等諸種氣候和動植物的多種生長類型,大致可劃分為東部亞熱帶濕潤氣候和西部高原冬干夏雨氣候兩大類型。 東部盆地四面環山,冬季寒潮不易人侵,夏季焚風現象顯著,具有冬暖、夏熱、春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秋季多綿雨的特點。雅安一帶是全省雨量最多的區域,有「雨城」之稱,「西蜀天漏」就是形容盆地多雨的特徵。重慶市則因雲霧多而被稱為「霧城」。成都平原,古稱「廣都之野」,適宜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長,這里自古即是山青水秀,蔥荔綠郁,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適於農耕的美麗富饒之地,故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西部高原地形復雜,海拔懸殊,因而氣候變化很大,有多種類型,具有干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氣溫年較差小而日較差大的季風高原型特點。高原南端的金沙江、安寧河谷地區緯度較低,海拔較高,加以北部群山阻隔,氣候獨具一做既有干雨季分明的季風高原型特徵,又有冬暖夏涼、四季不鮮明的低緯度亞熱帶型特徵。 巴蜀東部和西部不同的地形和氣候,帶來這里生物圈內的兼容性和多樣性,其植物種類比整個歐洲還多,是珍稀動植物的寶庫。資源植物約有4000多種,其中珍貴的有古老的珙桐、連香樹和水青樹,有水杉、銀杉、冷杉、雲杉、銀杏等高大喬木,有古老的鐵樹——蘇鐵,有各種杜鵑和花楸,不同時令開不同顏色的山花,爛漫幽香。還有箭竹、水竹、方竹、筇竹等 4 0多種竹類灌木層,是珍貴動物大熊貓食用的「糧倉」。遍布盆地中的楠竹、慈竹、白夾竹等則是幾千年來用作建築、農具、日用器物、工藝品、食品和燃料的取之不盡的寶庫。在今天,以已開發的佔地6萬余畝的蜀南竹海和正待開發的佔地超過10萬畝的巴山竹海為代表的巴蜀竹海洋,又成為遠近馳名的旅遊勝地。 不同門類的野生植物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經濟資源,其中單是各種中草葯就有約4000種,川貝、蟲草、川連、川芎、天麻、巴豆、巴戟天、蜀椒等葯材,多年來馳譽中外,至今在全世界的中葯市場上,仍以「川廣葯材」為其美稱。 巴蜀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有脊椎動物1100多種,佔全國總數的40%以上,列人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55種。舉世聞名的大熊貓,今天主要生息在四川境內西北部的幾處自然保護區內。金絲猴是棲於樹上的「金發女郎」,它的法國名稱叫做洛克塞爾安娜猴,是用一個俄國金發女郎的名字命名的。扭角羚是森林、灌叢和草甸之間的遊民,角似羚羊但扭曲似牛,頭似馬但嘴有羊胡須,肩似駝但尾似鹿,被美國著名動物學家夏勒命名為 「六不像」。還有小熊貓則是大熊貓的親密夥伴。從歷史淵源上看,它們都是一百萬年到幾百萬年以前的古老動物,曾共同經受過第四紀冰川的嚴峻考驗。《華陽國志》記載古代巴蜀貢獻的珍稀動物有犀象、氂牛,還有山雞、白雉,其毛皮羽絨很早已被開發。至於大熊貓,因它只吃竹子,不傷生命,不獵食其它動物,故古代即作為和平使者的「義獸」,命名為 「騶虞」,被人們視為神物加以保護。 優越獨特的生態環境為巴蜀農業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興起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晉人左思《蜀都賦》曾生動地描繪巴蜀古代生態是「原墳衍,通望彌博,演以潛沫,浸以綿雒,溝洫脈散,疆里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邑居隱賑,夾江傍山,棟宇相望,桑梓接連,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桔柚之園」的理想的「農業國」。在巴蜀封域內,平原、丘陵主要為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是省內主要農耕土壤,是孕育巴蜀竹籬茅舍、流水潺潺繞屋的「林盤文化」的生長地。山地為紅壤、黃壤、棕壤,是主要的森林土壤,也是巴蜀「梯田文化」特色的孕育地。高山、高原廣泛分布的高山草甸土,適宜生長各種牧草和灌叢。最早的牧羊人——氐羌在遠古時代就已選擇岷山作為生息地,這里也就成了巴蜀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華陽國志》記載巴地和蜀地不僅「土植五穀,牲具六畜」,而且是「桑蠶麻芒」等經濟作物的優良產地,是「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綉、罽、氂、犀、象、氈、踴、丹黃、空青、桑、漆、麻、薴」等土特產品的優良產地,還是荔枝、芳蒻、香茗、給客橙等奇珍異果的生產地和巴戟天、蜀椒等名貴葯物的出產地。至今,巴蜀還受著這樣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的恩惠。 今天的重慶市和四川省古稱巴蜀。大致說來,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區稱為蜀,盆地東部(即習稱的川東)地區稱為巴,而整個盆地連同周邊地區則又通稱為蜀。不過,巴蜀的地域范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這個過程是與巴蜀文化區以及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大體上相適應的。 在戰國以前的歷史文獻里,巴與蜀是分稱的,不論在地域范圍、人類群體,還是在古國、古族等方面,巴、蜀之間都有著清楚的分野。到戰國時代的文獻中,才開始出現巴蜀合稱的記載,從地域相連的角度反映了巴與蜀文化和人類群體的交流融匯。 巴字的本義,按照東漢學者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原為「食象它(蛇)」,是一種吞食大象的巨蛇。此外還有一些關於巴字含義的不同解釋,但多無確據,沒有取得公認。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巴作為地域名稱,它的涵蓋面相當廣闊,其中心區是川東、鄂西地區,還北達陝南、漢中之地,包有嘉陵江和漢水上游地區,又南極黔涪之地,包有黔中和湘西地區。由於這一大片地域通稱為巴,所以世代居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的各個古族也被通稱為巴,並由此派生出巴人、巴國、巴文化等概念。從這個意義上看,巴這個名稱包含有地、族、人、國、文化等多層次的復雜的內涵,是一個復合性概念。 巴作為地域、民族和古國的名稱,早在夏商時代就已著稱於世。在《山海經》這部「古之巫書」里,記載有夏代開國君主夏啟的臣子孟塗在長江三峽巴地主管神抵的事,又記載有「西南有巴國」的事。在其它古書里,還記載有鄂西南清江流域的廩君之巴,和川東嘉陵江流域的賨人之巴(板楯蠻)。 巴國最初立國在漢水上源一帶,西周春秋時沿大巴山北緣向東發展,戰國時代南移長江流域,溯江而上進人川東今重慶地區,從此重慶地區便成為了巴國大本營的所在。以重慶市為中心的川東地區歷代通稱為巴,顯然是同巴國大有關系的。 至於蜀字的本義,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為「葵中蠶」,再從其它古代文獻綜合考察,蜀就是桑蠶,它是現代家蠶的直接前身。 古代文獻中記載川西北陽江上游地區有蜀山,居住其地的蜀山氏曾與黃帝族通婚,表明最早的蜀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蜀也是一個包含著地、人、族、國、文化等多層次內涵的復合性概念。在夏商之際,除岷江上游的蜀山氏而外,在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和漢中平原等地,還有並存於世而相互爭雄的蠶叢、柏灌、魚鳧等三代蜀王,他們族群不同,活動地域有異,卻都通稱為蜀,意味著蜀的地域范圍也是相當廣闊的。殷墟甲骨文中和西周甲骨文中多次出現有關「蜀」的記載,殷周甲骨文中的蜀,指的是以成都平原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邊包括漢中盆地在內的古蜀國。正是這個古代蜀國,曾在商代創造過高度發達和輝煌的三星堆文明。從商周時代直到春秋戰國,古蜀國曾經幾次發生王權更迭。公元前316年巴、蜀統一於秦後,秦在巴、蜀故地分置了若干個郡,而分別以巴郡和蜀郡為中心。這樣,以巴和蜀分別作為川東、川西的政治經濟中心的這個格局連同巴和蜀的名稱,便一同保存了下來。隋唐以後,巴和蜀雖然不再是郡、州、道的行政區劃名稱,但一直作為地區的代稱在各種場合被廣泛地加以使用,以致成為地域、人群和文化最重要的標志,直到今天。 重慶有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是古巴國的國都。在歷史上,它的名稱變化甚多,有過江州、巴州、楚州等名稱。隋初改為渝州,取意於古渝水(嘉陵江),重慶位於嘉陵江之濱,故名渝州,所以重慶至今仍簡稱為「渝」。北宋徽宗時改名恭州。南宋孝宗時,其第三子恭王趙悍封於恭州,後來孝宗禪位,恭王繼位為帝,是為光宗。光宗即位時,照例要將封地升州為府,遂取名為重慶府。從此以後,重慶一名沿用至今,今則為直轄市名稱。 初源於距今4500— 3700年前的「寶墩文化」,標志著成都平原城市文明的興起。在距今3000年左右出現了今成都市區內以十二橋木結構建築遺址為代表的城邑,在距今2000多年前蜀王開明尚在成都建立了蜀國都城。公元前311年秦國建成都城,是成都城市定型化的界標。從此,作為全蜀以至中國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成都的城名和城址所在地一直沒有發生過變動。 從現有的各種資料看,作為城市的名稱,成都早在戰國時代就已見於記載,四川青川戰國船棺葬內出土的銅矛上鑄有「成都」銘文,稍晚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有「成都」的記載。歷史文獻記載中,《史記》和《山海經》都提到成都的名稱,這表明成都城名的來源是十分久遠的。 「四川」這個名稱,始見於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設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別為今成都、三台、漢中和奉節。這四路,一般稱為川峽四路,簡稱為「四川」。在宋徽宗大觀三年 (1109年)的詔書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詞,這是目前所見到的將「四川」作為行政區劃略稱的開始。這以後,宋代設有「四川宣撫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職,就是中央派駐川峽四路的官員,都將川峽四路簡稱「四川」。到元代就正式以「四川」為名,建立了四川行省。 元代的中央行政機構叫中書省,各地直轄於中央的地方行政機構叫 「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峽四路基礎上設四川行省,簡稱四川省,省治成都。從此「四川」一名沿用下來。 1998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將四川分為今重慶直轄市和四川省。
㈣ 重慶影視廣告公司
成都締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成都的最好的之一
㈤ 左航在哪所高中
左航在巴蜀中學的生活豐富多彩,可謂是校園風雲人物,拍攝了校園宣傳片成學校「形象代言人」,如今還入職學生會。
左航作為TF家族成員,雖然還未正式出道,在三代練習生的人氣中十分高,唱跳實力不容小覷,絕對是三代一匹黑馬。
㈥ 左航多少分考上巴蜀
左航的分數沒有公布,但是藝術生上巴蜀要620。
左航作為TF家族成員,雖然還未正式出道,在三代練習生的人氣中十分高,唱跳實力不容小覷,絕對是三代一匹黑馬。
因為喜歡張傑,左航想要練好說唱,正確的追星真的會有很大的動力。
15歲的左航,剛進入高一,憑實力考上巴蜀中學。
在巴蜀高一開學典禮,左航也出席了,據悉他還拍攝了新生宣傳片,果然時代峰峻旗下藝人和練習生,只要就讀巴蜀,就是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在學校,左航就是一名學生,不是練習生,與別的同學一樣素顏,因是練習生還留著鍋蓋頭,素顏在同學鏡頭下依舊很帥。
㈦ 嚴浩翔中考考了多少分
具體分值: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其中聽力測試30分),思想品德與歷史合卷共150分,物理與化學合卷共150分。另外,體育考試分值30分。 還有(理科)實驗10分,總分790分.
今年合肥中考由省統一命題的考試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和思想品德、物理和化學.
㈧ 有什麼和李逍遙有關的詩詞
仙劍詩詞,逍遙相關【宿命】仙劍一詩詞
DOS版
不識情愁枉少年,檐下賜酒結仙緣。
情難消受美人恩,仗劍江湖為紅顏。
95/98/新仙劍版 仙劍OL天下絕戀
翩翩瀟灑美少年,靈島求葯結仙緣。
千里崎嶇不辭苦,仗劍江湖為紅顏。
夢中大俠
小李子、志氣高,想學劍仙登雲霄。
日上三竿不覺醒,天天夢里樂陶陶。
不識情愁枉少年,檐下賜酒結仙緣。
情難消受美人恩,仗劍江湖為紅顏。
算命仙所吟
魔非魔、道非道,善惡在人心。
欲非欲、情非情,姻緣由天定。
趙靈兒隱藏結局(李逍遙與趙靈兒對詩)
昨是今非望無盡,生死相隔兩茫茫。
解愁腸,度思量,人間如夢,倚笑乘風涼。
月如之夢魘於羅剎洞所吟(新仙劍)
紅顏如月,陰晴圓缺,既名逍遙,為何悲切
昨日種種,我心深種,期盼夢里,再現芳蹤
趙靈兒——吟於鎖妖塔
(dos/95/98版)
仙靈仙島藏仙蹤,翩翩少年把仙求。
仙宮仙女不相識,錯把牛郎當情郎。
(新仙劍版)
仙靈神島水月宮,蓮池仙女藏仙蹤。 長相守-仙劍OL
巧識少年情深種,錯付痴心一場空。 主題配樂詩情 願
繁星點點,跨越銀河能否與你相見?
不怕遙遠,只盼此刻飛奔到你身邊。
往事如煙,魂縈夢牽,增添我心中思念;
縱然追尋萬年,今生的情緣不變!
雲谷鶴峰
青山幽谷笛聲揚,白鶴振羽任翱翔;
往事前塵隨風逝, 攜手雲峰隱仙鄉。
比武招親
逍遙仗義管閑事,歡喜冤家相敵視;
為解前仇泯舊怨, 招親擂台來比試。
君莫悲 望君遠走-仙劍OL
紅顏如月有圓缺,君名逍遙莫悲切;
昨日總總心深種, 他夜夢里現芳蹤。
再續未了緣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紅顏惹人憐;
今生情盡空悲切, 來世再續未了緣。
【寬恕】仙劍二詩詞
仙劍奇俠傳二 --- 宣傳片詩·之一
輕嘆,誰撩牡丹苦煩憂
風定,煙水兩望各西東
靈散紅塵渺無跡,月迷巴蜀似木人
狐媚情仇有還無,神魔旋舞亂煙塵
雲煙繚繞別有天,仙霞隱隱紅塵遠
揮不去,忘難卻
總惹珠淚夢魂牽
仙劍奇俠傳二 --- 宣傳片詩·之二
多少相思,換來,再次相逢。
有多少險阻,將會一波波襲來。
要經過何等的艱難,才能夠霧散雲開。
是情痴,痴情苦 父女情深
苦難險阻,再不能將我倆相隔。
定風波
平靜江湖波瀾生,舞劍霜飛刀光
風定,煙水雨雲各西東
神魔相鬥蒼生惱,飄
天蛇杖泣甥女渺,風雲色變雲黑罩
祈禱,何年相守永桃夭。
憶年少
悠悠笛韻
望君遠走
空留遺憾
靈山送君後
拒婚絕情怨
聖女離塵香魂散
嘆而今
啟心扉
難相思寄何處
望天邊輕嘆
阿奴
笛音送客情依依,萬般痴心葬雪堆。 嬸嬸侄兒
如花苗女自梳髻,斬斷姻緣為了誰。
【知味】仙劍客棧詩詞
調寄 浣溪紗
數年尤記仙劍情
客棧如昔人不同
舊雨新知 萍水總相逢
紅顏當爐財源進
青衫磊落江湖行
夢醒情歸 流年愛匆匆
無題
以廚會友斗羹湯,鹽來醬去刀鏟忙。
劍法仙術全無忌,名餚無雙論短長。
無題
新朋老友聚一堂,
仙劍舊識重登場。
武林名俠論劍處,
塵埃落定舉箸嘗。
仙靈島石壁刻詩
飛龍探雲初相見,珠聯璧合叄生緣;
南天妙手空空技,北地情思脈脈牽;
靈珠流轉行千里,死生永隨兩心堅;
逍遙人間常相伴,甘為比翼不羨仙。
逍遙客棧對聯
仙傳神技,入江湖天涯仗劍。
酒潤柔情,伴紅顏且自逍遙。
【情纏】仙劍仙劍OL詩詞
李逍遙人物詩
靈島天女塵世緣,
鎖妖塔底,金石倍為堅。
風往殘約無時踐,
天涯何處寄悲雁?
宣傳詩之一
情劫千重痴心鎖,烽煙未斷接天末
韶華散盡春已老,待得後人續今朝
宣傳詩之二
仙有緣,天上人間終聚首
劍有情,傳世經典啟新章
宣傳詩之三
人生如夢 浮生若是
㈨ 四川古時候稱為巴蜀,四川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
巴蜀資源豐富,地勢優越,是自古以來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秦國在戰國時期一舉統一了天下,而我們可以推測,當時秦國之所以能一統天下,與它所處的位置不無關系。秦國正是因為在蜀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地勢優勢,所以它才能夠在戰國時期漸漸變得強盛起來。歷史上同樣還有一人,也是因為巴蜀的地理位置而取得了成功,那就是劉邦。
總的來說,四川這塊地方從古至今都是我們國家極其看重的一片土地,有世界矚目的都江堰,還有可愛的大熊貓基地,到了四川便會被這里的人文和歷史吸引,所以它是我們國家的一塊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