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江西省宣傳部羅勇兵

江西省宣傳部羅勇兵

發布時間:2022-09-05 21:32:54

『壹』 韜奮出版獎的歷屆獲獎

首屆「中國韜奮出版獎」獲獎者名單
(1987年4月,共10人,按得票多少為序,票數相同者按姓氏筆劃為序)

姓 名工作單位職稱王仰晨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周振甫中華書局編審戴文葆三聯書店編審許仲長春市新華書店范志民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陳元直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總編輯姚佩文(女)四川省什邡縣新華書店魯兵少年兒童出版社編審沈肇熙人民郵電出版社編審皇甫束玉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第二屆中國韜奮出版獎獲獎者名單
(1990年11月,共9人) 姓名年齡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趙家璧82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蔣 路70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副主任紡審林穗芳61人民出版社國際編輯室主任編審索特納穆(蒙)74內蒙古自治區出版局副局長編審張業漢6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出版局副局長編審黃濤70戰士出版社副社長編審許旭56煙台新華書店經理高級經濟師黃臘榮(女)51北京科技書店副經理申非70農業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編審第三屆中國韜奮出版獎獲獎者名單
(1993年5月,共8人)
姓 名 工作單位 職務 職稱
吳瑩 上海譯文出版社 副總編輯
姚歲寒 科學出版社 編輯室外副主任
曹辛之 人民美術出版社 編審
余德槐 四川省眉山縣新華書店 經理
鍾叔何 湖南省新聞出版局 編審
徐 誠 青島出版社 副編審
何承紀 四川民族出版社 社長
吳道弘 人民出版社 副總編輯 編審
第四屆「中國韜奮出版獎」獲獎者名單
(1995年10月26日,共12人)
姓名 工作單位 職 務 職稱
孫繩武 人民文學出版社 原副總編輯 編審
莎阿達提 伊敏(女)
(維吾爾族) 新疆教育出版社 編審
黎章民 人民音樂出版社 原社長兼總編輯 編審
馬守良 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協會 主席
王為珍(女) 山東省出版總社(集團)
山東科技出版社 副總編輯兼社長 編審
王秀清 大慶市新華書店 經理 高級經濟師
鮑克怡(女) 上海辭書出版社 總編輯 編審
劉 強 德州市新華書店 總經理 高級經濟師
沈世鳴(女) 重慶出版社 原總編輯 編審
蔡盛林 農業出版社 社長兼總編輯 編審
楊 堅 嶽麓書社 編審
徐柏容 百花文藝出版社 原副社長 編審
第五屆中國韜奮出版獎獲獎者名單
(1997年11月,共13人)
姓 名 工作單位 職 務
巢 峰 上海辭書出版社 原總編輯、黨委書記
朱譜萱 商務印書館 原副總編輯
梅 益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顧問
丁乃剛 中國科學雜志社 社長
蔣迪安 江蘇省新聞出版局 原局長
丁光生 上海葯物雜志社 主編
汪順安 深圳市新華書店 總經理
歐陽蓮(女) 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社長
章桂征 時代文藝出版社 美術編審
彭聖浩 建築技術雜志社 社長
劉新明 金盾出版社 社長
王洪信 山東教育出版社 社長
曾 鐸 國防工業出版社
第六屆「中國韜奮出版獎」獲獎者名單
(1997年11月,共13人)
姓 名 工作單位 職 務 職稱
江曾培 上海文藝出版社 社長 編審
周 誼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原社長、總編輯 編審
遇衍濱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原社長、總編輯 編審
於國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長 編審
鄭士德 新華書店總店 原副總經理 編審
徐春蓮(女) 家庭雜志社 社長、總編輯 編審
沙地克 木沙 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 社長 副編審
王亞民 河北教育出版社 社長、總編輯 編審
單基夫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社長
李元君(女 接力出版社 社長 編審
何學惠(女) 雲南教育出版社 社長 編審
第七屆「中國韜奮出版獎」獲獎者名單
徐慰曾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主任
額敦桑布(蒙古族)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
王久安中國青年出版社書刊經營中心經理
尤開元人民出版社東方出版服務公司總經理
王世鈞(女,滿族) 雲南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曉芳(女) 寧夏人民出版社編輯室主任
葉華明 深圳市先科企業集團董事長
何承偉 上海文藝出版總社《故事會》主編
王建輝 湖北省出版(集團)總社副社長
馬世超 吉林省新華書店集團樺甸市有限責任公司經理
吳智仁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
第八屆「中國韜奮出版獎」獲獎者名單
(2003年12月12日,共14人)
姓名 工作單位 職務
姚磊 人民軍醫出版社 主編
楊瀟(女)《科幻世界》雜志社 社長
周立偉 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經理
李保平 河北人民出版社 社長兼總編
阿不都尼衣木(維吾爾族) 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 總編輯
宋原放 原上海市出版局 局長
陳羽綸 商務印書館 編審
陳瑞藻(女) 機械工業出版社 社長顧問
劉碩良 廣西出版雜志社《出版廣角》 原主編
《人與自然》主編
魯傑民 北京市新華書店總經理、中國書店 總經理
姜衍波 山東美術出版社 社長兼總編
李偉國 上海辭書出版社 社長兼總編
周常林 大象出版社 名譽社長
吳希曾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原副總編輯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社長兼黨委書記
第十屆「韜奮出版獎」獲獎名單揭曉
(以姓氏筆畫為序):
王宇鴻山西出版集團副總經理
王曉丹(女)人民郵電出版社副社長兼總編輯
鄧子平河北教育出版社調研員
吳力田(回族)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公司董事長、 總經理
吳培華蘇州大學出版社總編輯
張偉民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代總經理
張叔言廈門對外圖書交流中心總經理
蘇士澍(滿族)文物出版社社長
陳錦濤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公司總經理
周殿富吉林出版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周蔚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總編輯
林鵬科學出版社總經理
羅韻希(女、回族)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
賀聖遂復旦大學出版社社長
徐華(女)長城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聶震寧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
曾少雄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謝壽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
韓作榮《人民文學》雜志社主編
薛炎文百花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第十一屆韜奮出版獎獲獎者: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
北京大學出版社社長王明舟
化學工業出版社總編輯潘正安
軍事科學出版社編輯室主任潘宏
新世界出版社社長楊雨前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沈元勤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黨組書記向安全
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總編輯胡守文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副總編輯馬靜
中國社會新聞出版總社總編輯米有錄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張晨光
長春出版社社長楊德宏
上海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郟宗培
青島出版集團總經理吳寶安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科普·生活圖書事業部主任孫桂均
新華文軒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羅勇
婦女生活雜志社總編輯孟祥琴
湖南省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秦玉蓮
人民軍醫出版社顧問楊磊石
廣東省出版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憲志

『貳』 回家的路

      聽老同學林麗文的建議,離開武夷山之後,下榻在井岡山腳下的泰和縣,第二天從泰和縣登井岡山。

      對於一個去過龍虎山三回的我來說,武夷山泛善可陳,二者都是丹霞地貌,而且旅遊項目也幾乎雷同。九曲漂流時恍惚就在龍虎山,更何況龍虎山還有懸棺表演項目,所以武夷山之行實在是覺得多餘,失望至極。建議龍虎山、武夷山兩個景點,擇一即可。

      在泰和縣,林麗文還找了井岡山大學的白素英同學、泰和四中的肖艷萍同學一起坐了坐。想了想,我和肖艷萍畢業後就沒有見過,一晃就是23年了。沒有想到白素英甚是開朗、愛笑,或許白同學一直這樣,只是我們那個年代上個大學,同學間走動得少,不了解罷了。飯桌上,林麗文和白素英又喜歡互相調侃,笑聲不斷。感謝林麗文的安排,讓我和同學相見、聊天,拾起了多年的記憶。後來,林麗文臨時要處理一起危機事件,匆忙中竟忘了留個合影,遺憾!

      第二天上井岡山,這也是我第二次上井岡山。考慮到今年春晚分會場設在那,而且愛人和孩子也沒有去過,於是出發前臨時決定上一趟井岡山。

      開車到了茨坪鎮,或許是年關來了,飯店旅館好多都關門了。最後在導游的建議下,只是在茨坪鎮轉了轉,觀看了井岡山全景聲光電表演,仔細看看,還是江西省省委宣傳部製作的,讓我想起了方健同學。網路一下,發現方健還是新聞發言人,同時還發現宣傳部發言人是我們曾經的老師羅勇兵。表演值得一看,驚嘆現代科技的鬼斧神工,搞得太逼真了,也不知道是怎麼實現的?尤其是真實場景和油畫的無縫隙銜接,讓你看不出真假來。

      隨後在導游的陪同下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這個時候還是需要導游的,經過導游的講解,我對這段革命史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收獲頗豐。

      吃過中飯,本來計劃去一趟瑞金,沒有想到兒子堅持要回家。或許也是因為近鄉情切,我也特別想回家,於是立馬改變計劃起身回家,現在的交通就是方便,七點就趕到了老家。兩天之間,從武夷山到泰和,泰和到井岡山,又從井岡山回到家,頗有點穿越的感覺,搞得我有點恍惚。不管怎麼說,一回到家,心裡就特別踏實。

     

 

『叄』 客家民系的形成階段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歷史過程。客家民系的形成區域是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但是自孕育到定型有個發展過程,在不同的時期中各自均發揮了不同作用,從而興起了客家民系形成階段論。《客家學概論·客家民系的形成》中說:「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個歷史的過程,它起於客家先民南遷的西晉末,歷經六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至北宋末南宋中完顏亮南侵結束而最後完成。大體言之概括為孕育於贛南,成熟於閩西,發展於粵東。」《寧化石壁與客家在閩西形成、發展的若乾的問題》中說:「客家人和其他民族民系的形成和發展一樣是一個歷史過程。贛、汀、惠三州及這三江流域在客家形成發展中各自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贛州和贛江流域是客家人形成的搖籃;汀州與汀江流域是客家先民初步轉變為客家人之地;惠州及東江流域是客家人最終形成、完善與興旺發達之地」。《客家風華·客家源流》中說:「客家民系的形成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在贛南開始,在閩西進一步發展,在粵東完成。」
綜全,客家民系即是肇始發祥在贛南,發展形成在閩西,定型成熟在粵東。 客家民系的肇始發祥在贛南(約在唐朝前)
贛州市,位於江西南部、贛江上游,通常稱為贛南。贛州有18個縣市區,總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1/4,為江西省最大行政區域。贛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客家民系的肇始發祥地。但客家民系在贛南的起步不一定是並駕齊驅的,其中於都、興國、寧都、石城這些東部縣尤為重要,特別是石城。
(1)從行政建置與人口情況看,贛州處於客家民系的肇始發祥期。
先從行政建置看。某些史書載,秦統一中國以前,南國並無漢人居住,而生活在閩、粵、贛客家聚集地的土著民族為畲瑤(古代又稱山越)。在閩粵客家大本營中行政建置最早要數贛州,秦代便設南懋縣。秦始皇「南定百越」時曾派10萬軍駐扎在章江流域。贛州市歷史上曾稱花州、虔州。又據《贛州地區志》:「吳嘉禾五年(236年)析廬陵郡置南部都尉,治於都,領7縣,為贛州地區之雛形。」明、清以贛縣為府治,1949年設贛州市,為贛州地區所在地;20世紀90年代成為市管縣之市,轄17縣,贛州市改為章貢區。贛州所轄各縣建置時間是:
於都縣漢高帝六年(前201),原名贛都縣
贛縣漢朝(前206~前220)
興國縣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原名平陽縣
南康縣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原名南安縣
寧都縣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原名陽都縣
安遠縣南北朝大同十年(544)
信豐縣唐永淳元年(682),原名南安縣
大余縣唐神龍元年(705),原名大庾縣
上猶縣南唐保大十年(952)
龍南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
瑞金縣南唐保大十二年(954)
石城縣南唐保大十二年(954)
會昌縣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
崇義縣明正德十四年(1519)
定南縣明隆慶三年(1569)
尋烏縣明萬曆四年(1576),原名長寧縣
全南縣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原名虔南縣
上述17縣建置時間分別為唐以前8縣、五代4縣、北宋1縣、明3縣、清1縣。這說明該地區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就非常漢化,是客家民系的肇始發祥地,在客家先民南遷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東部。 再從人口情況看。據新編《贛州地區志·人口》載:唐天寶年間(742~755)約37647戶、275410人,宋崇寧年間(1102~1106)約310159戶、827709人。崇寧年間比元豐年間人口增長2倍。說明這一時期贛州人口密度遠遠高於汀州、梅州,尤其是東部的寧都、石城。羅勇在《略論明末清初閩粵客家的倒遷入贛》文中說:「寧都,南北朝至宋末遷入的姓氏40多個,後來發展分布到全縣80%的村莊,成為寧都的基本居民。石城這時期遷入的姓氏60個,其後代也散布到全縣各地,成為全縣的主要姓氏,而其他地方則較為稀疏……」這說明東部是最早的客家發祥地。
(2)從歷史記載與民俗風情看,它是客家最早發祥地。
先從歷史字記載看。其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修阿房宮,把原六國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後定居於上洛山區,這就是世稱的「木客」。其二,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領的鎮守嶺南的50萬大軍(謫徙),任囂、趙佗率領的增援秦軍的四、五萬樓船水師都是最早進入嶺南國的中原漢人,他們大部分留籍贛南。其三,漢時朝廷曾兩次派官兵出守梅嶺築寨修城。秦漢兩代的官兵成了開發和留籍贛南石城最早中原漢人。
再看贛南東部的民俗風情。興國素有「將軍縣」之稱。在20世紀上半葉為國、共兩黨輸送60多位將軍,即是否秦時將士的(秦始皇派往江西興國伐木建阿房宮的士卒)的軍人血統遺傳。另,興國山歌為贛南客家之最,似與陝北信天游同出一轍,尤其是歌里的「里格」兩字,在兩地歌中均能找到,而在全國其它地方則找不到。又,石城燈彩:手擎彩燈身穿對襟衫、頭纏白羊肚手巾的小青年與陝西小伙宛如異地同胞。再看於都嗩吶:那身穿對襟大褂、頭裹毛巾的老頭彷彿是陝北、晉北老漢的現場表演。還有井岡山上客家風情展里的吹辣葉(用威靈仙葉夾在舌上吹奏樂曲,其音高亢清亮),與陝北的吹辣葉同出一轍。
上述皆可旁證秦漢時官兵與徙民早已抵達贛南東部。
(3)從石城在客家民系肇始發祥階段的重要地位看。
首先從地理環境看,它是南遷漢民的天然棲息地。新民系的產生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石城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東北部,地處閩贛交界處武夷山脈中段西麓,與閩省長汀、寧化兩縣毗鄰。四周崇山峻嶺往來不便,宛如世外桃源。石城不僅地處偏僻,且近乎閉塞,距寧都州治140里,距贛州府治450里,山路崎嶇逶迤難行,對於統治者來說是鞭長莫及「望洋興嘆」,對於移民們來說則是避亂之佳地。石城境內3/4是土地,1/10是耕地,1/30是水域,四周高山境內河流交錯,貫穿著許許多多的谷底小盆地、低矮丘陵地、緩坡地,適於墾殖,且土地肥沃,又有水利條件,從自然條件來說是宜於農耕之地。由於四周崇山峻嶺往來不便,歷史上未曾有兵馬大道,從地理環境來說是屬於封閉型農耕地區,有如「世外桃源」宜於棲息。先秦以前石城居著古山越人或稱古車瑤民。故石城許多古地名中都帶有畲字,如溫家畲、楊畲、下畲、大畲等,這些帶「畲」字的地點有一共同之處即是一律毗連著高山大嶺,並有畲民居住。自秦末至晉末,有少量的南遷漢民於邑境居住。至隋唐五代,成批的中原漢人遷入,辟山造田聚族而居,他們大都以同姓宗族為核心聚族而居,數姓混居的少,有些數百上千人的大村莊幾無雜姓。至宋代,南下移民又大量遷入。在石城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南遷開發者們,經過幾個世紀前赴後繼的團結奮斗、開拓創新,培養不畏任何艱難險阻、對新環境具有很強適應力的精神氣質,形成了客家人的特有的精神秉性。
其次,從其交通環境說它又是移民的優越中轉站。石城為贛江之源,琴江貫穿南北支流遍布,經水路乘舟楫可達贛州、南昌、九江等地;陸路有數十條古道與閩省長汀、寧化,本省廣昌、瑞金、寧都相通,雖閉塞但還能流通。又,石城地處閩贛交界,在邑境長達百里的邊界線上有數十條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從九江南下至撫州經南豐、廣昌進入福建必經石城,從吉安往東經興國、寧都去福建也必經石城,自古以來石城就是進入閩西北直至粵東的主道,堪稱咽喉之地。明萬曆年間石邑郭北鎮武樓門額勒石「閩粵通衢」四個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見。歷代避亂南遷的中原漢人千里跋涉是為了尋求更理想的棲生之處,遇到合適之地就住下,不合適就繼續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須停靠一下再作最後的抉擇,石城自然成為移民的天然中轉站。石城既為理想的停靠中轉之地,因此每臨亂世移民高峰期則蜂擁而進,亂平世治則外遷新址。據不完全統計,唐末前進入石城居住過的移民姓氏當在50姓上下,但真正留下的定居至今的只有13姓;宋代遷入的有70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30多姓,進者多留者少,來石城多是中轉而已。從石城遷出主要遷往何處,從地理位置上說,翻過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到寧化石壁。從學者的調查看,從石城遷出後,多數經往寧化石壁,復遷廣東。如《溫氏族譜》載:「五胡亂華之際,溫氏族人隨中原土族南遷,部分後裔遷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時,溫鋼寶避黃巢亂,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寧化縣石壁鄉。」還有廣東族譜遷徙記載。興寧黃陂《曾氏族譜》載:「宋末政和二年(112),由江西南豐,初遷寧化石壁,後徙廣東梅州五華,經廣昌、石城、至寧化、長汀、上杭、廣東梅州平遠、興寧而達五華。」陳氏《崇正同人系譜》載:「宋末,由安徽阜陽出發,上潁川渡長江至江西湖口,溯贛江,折東於寧都、石城,入福建寧化,經長汀、上杭至廣東梅州市梅縣區、大埔、興寧、五華、龍川。」由於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成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發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漢人南遷途中最大的中轉站之一。
石城在整個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它特有的歷史作用,在客家民系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再次,從客家文化的發祥來看,它是客家文化之源(含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先從語言看,石城方言保留了古代語音特點。石城人使用的確良獨特的贛南客家方言——石城方言。石城方言與鄰縣寧都、瑞金比更接近梅州口音。石城方言聲母23個,中古全濁塞音,塞擦音不論平仄一般都變為送氣清音,濁擦音變為清擦音;普通話中的不少「輕唇音」字(古非敷奉),在石城方言中念為「重唇音」(古幫滂並),保留了「古無輕唇音」這一上古語音特點。石城方言有61個韻母,其中舒聲韻38個、促聲韻19個、自成章節2個、無母音章節1個。韻母中只有開口、合口、齊齒三呼,無撮口呼;方言中收——m、——n、——η尾及收——p、——t、——k尾的字,與中古音樂系大致相同,陽音韻與入聲韻的配合十分整齊。石城方言有五個聲調,即陰平y53、陽平y24、上聲y31、去聲y32、入聲y21。中古平聲依聲母清濁分為陰平、陽平;入聲不分陰陽。在詞語方面石城方言中的單音詞比普通話更多(古代單音詞多);喜歡在外國傳生入的物品名稱前加「番」或「洋」等字樣;忌諱語較多。石城方面還保留了較多的古漢語詞彙。如稱太陽為「日頭」,白天為「日晝辰」,「睡」為「歇」,「砍柴」為「斫樵」,「吃」為「食」,「黑」為「烏」,「站立」為「企」,「臉」為「面」,「稻子」為「禾」,「嚼」為「噍」等。總之,由於地理環境上的封閉性,使石城方言受外來語言的沖擊比較少,形成了比較純正的客家方言。
再看石城的建築。石城的建築藝術頗具客家風格,古典高雅又樸素大方,房舍廟宇、寺院祠堂莫不如此。742年—756年(唐天寶年間),境內已建白玉現與西華山仙殿。珠坑集賢寺與秋溪羅雲祥寺亦傳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興,遠近聞名的內宮禪院、永福寺、海藏寺、寶福院、清禪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所肇建。而最精美的建築莫過於寶福院塔,為宋高僧應可、道符主持募資合建。1102年(崇寧元年)始建,1110年(大觀四年)落成,高57.68米,七級六面,竹節鋼鞭形。結構精巧造型獨特,既保存了盛唐遺風又有典型的宋代風格,是客家先民中原文化與閩粵特色融合的結晶,屬我國珍貴古典建築。石城居民肇閩西土樓之端。為自衛安全起見,石城鄉間多有山寨和土樓建築,外形不一大小不拘,大都可容納數百上千人。外端設垛口為望孔,還有射擊孔。邑內至今保存較好的土樓有木羊城土樓,大由河背土樓及小姑高嶺土樓。
上述表明了石城在客家民系的形成的初始階段的特殊的地位與作用。 客家民系形成在汀州(約在宋朝)
汀州(尤寧化及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完成中處於中間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1)從歷史建置與人口情況看。
先從歷史建置看,汀州整體建置晚於贛州、早於梅州。據載:唐元開二十一年(733),福州長史唐循忠於潮州北、虔州東、福州西檢責得避役百姓三千餘戶,奏置州。後,唐開元二十四年設置汀州,轄長汀、黃連(寧化)、新羅等邑,縱橫近400公里。舊時汀州共8縣,即寧化、清流、歸化(明溪)、長汀、連城、上杭、永定、武平。8縣建置時間是:
寧化唐開元十三年(725)
長汀唐開元二十四年(736)
上杭北宋淳化五年(994)
武平北宋淳化五年(994)
清流北宋元符三年(1100)
連城南宋紹興三年(1133)
歸化明成化七年(1471)
永定明成化十四年(1478)
上述8縣:唐代建2縣,宋代建4縣,明代建2縣。可見其歷史建置總體要比贛南晚,比粵東早。
再從人口狀況看。無論從人口規模還是增長速度看,宋代江汀流域的人口發展都是清代以前最高的,成為贛閩粵邊三角地區之冠。宋中葉後,閩西汀江流域的人口密度已超過贛江流域,與粵東比,閩西與粵東的實際面積相近,都約為贛南的1/3強,但同期汀州人口卻是梅州的6倍多。自南宋後一直到明末汀州人口的總趨勢是下降,尤其是南宋,寶祜至宋亡的22年間,人口發展出現負增長,平均人口負增長率為7.1%,22年間人口劇減了百萬。《客家民系形成探源》中說:「宋代入汀之中原南遷客家先民,100餘姓,為歷代最多者。」從五代末至北宋末年(1127年),前後發展近400年,這時汀州的客家先民早已佔絕對優勢,客家先民和畲客已基本演變成客家人。
上述可見,汀州在客家歷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從寧化及其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形成發展階段的地理位置看。
《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一文中說:「石壁具備有構成客家民系的諸如地域、語言、經濟生活、心理素質等諸多要素。寧化石壁是形成客家民系的早期中心地域,是孕育客家的搖籃。」寧化及石壁作為客家民系誕生的中心地域,可從以下幾點來看。
首先從寧化及石壁的特殊地理交通生存環璋看。從地區里位置看,寧化地處閩贛兩省結合部,與江西於都、瑞金和福建長汀、明溪等地相接。四周是崇山峻嶺荒山野林,特別是西北邊境有高峻的東北西南走向的武夷山脈作為屏障,防阻著大規模的北方南來的兵禍之亂。從交通環境看,陸路上,江西省石城縣與福建省寧化縣相距只50公里,兩地往來有四條重要通道,其中站嶺隘是閩西西北與贛東南交界線上最為低矮的隘口,距石壁不到10公里,自古至今都是兩省重要通道之一。從水路交通看,寧化位於三江之源,有通往「四水」之便。寧化是福建最大河流閩江源頭之一,是通往廣東韓江的汀江源頭之一,是通往江西省大江贛江的貢水源頭之一。它距江西盱江主流也不遠,在無公路之時利用航道,自贛北溯贛江而來,自贛東北溯盱江而至,都很方便。「四水」之便是:自寧化往東有閩江航道,往南有汀江航道,往西有貢江至贛江航道,往北有盱江航道。歷代漢人南下進入閩西,特別是進入寧化石壁的,其最主要的路線有兩條:一是自贛北溯贛江至寧都經石城過站嶺進入寧化石壁;二是自贛東北溯圩江,經南城、南豐、廣昌至石城過站嶺進入寧化石壁。從生存環境看,寧化有相當廣闊的地域,是一方土地肥美、林木繁茂初有開發的處女地。這里既有開發的熱土又有未開發的腴壤,自然是移民定居的理想環境。且寧化在靖康之前,千百年兵革未及。而其間由江西入閩處又恰恰有一條較為平坦的狹長地帶作為通道。這就不僅為南遷的中原移民提供了遷徙的方便,而且居於其中也相對安全,不失為逃難者理想的「世外桃源」。因此,中原南遷移民都樂於在此避難和喘息,就是安定時期而憂畏動亂的人也願意選擇此地以保平安。寧化石壁特殊的地理交通及生存環境,決定了在客家民系形成發展時期的重要地位。
其次從客民遷徙情況看由於寧化及石壁具有上述優越的條件,促使進入其地的中原移民不僅南遷閩西、廣東極為方便,而且東遷閩中、閩北和北遷江西南部也還輕松。而由贛南而東經寧化石壁遷徙它處的,在客家第五徙的回遷過程中,大都又經過寧化及其石壁。因此,凡是客家人,其先世幾乎都有人流居寧化甚至石壁。從民族遷移史來看,目前可確定為客家人的各氏族譜都提到祖先曾流居寧化及其石壁。從氏族認始祖來看,現今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入閩特別是寧化入閩那代視為始祖;從客家各氏族本身的意識中,也在認為自己流居寧化之後就是「客家人」了。從今日客家分布的地域看,以廣東東北部、江西東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帶最為集中,這與歷史上中原移民經寧化及其石壁播遷的區域吻合。又據《客家與寧化石壁》所述客家姓氏遷移情況:唐至南宋遷入101姓,占清以前可統計遷入姓氏119姓(支)的85%;遷出情況是:以80姓(支)統計;晉1、唐末2、五代6、北宋11、南宋32、元12、明14、清2,唐末至南宋49姓(支)佔63%。尤其在南宋時期,遷入寧化的客家先民37姓以上,占統計數119姓的32%;遷出的有32姓以上,占統計數80姓的40%,是寧化歷史上進出量最大的時期,也是客家大本營中進出量最大的地區。人口的流動情況是:742年(唐天寶元年)5000人,1253~1259年(南宋寶祐年間)11萬多人。此後人口急驟下降,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人口下降至44930人。人口的增減同姓氏流遷相吻合。這樣高度的人口集散在閩粵贛大本營區30多個純客家縣中只有寧化,這充分說明從唐末到南宋,寧化及石壁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
再次從民俗文化看其中間過渡性。從客家話看其過渡性。汀州、長汀以南的客家方言,與石城等閩贛交界地區和梅州地區比較,有明顯的過渡形態,尤其石壁。中國社會科學院羅美珍教授說:「客家方言形成時期,寧化石壁佔了重要歷史地位。石壁是北人從贛南進入閩西的主要通道。不少客家姓氏的祖先都在這片寬闊的平壩上生息過一段時間。從語言上看,石壁處在贛、客語的交界處,因而至今寧化石壁話還有一些和贛語同而和大多數地區客語不同的語言和詞彙……但是寧化石壁以及贛南的瑞金、石城、於都、寧都等地的語言,大多數特點和閩西、粵東北的客家話是一致的。」「寧化石壁是客家方言形成時期最早的聚散中心,後來由於長汀是汀州首府,中心逐漸轉移到長汀。」
從客家民居的發展看其中介性。俗雲:「福佬好食粥,客家好起居。」作為一種文化積淀,居民建築是客家文化事象中最能反映民系文化內涵的一類事象。從客家大本營區的居民看,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都由閩西西北地區的方樓或圓樓發展而來。一般的客家土樓有三種典型樣式,即五鳳樓、方樓與圓寨。所謂五鳳樓,實際上只是在寧化方樓的原格局中將正屋和橫屋順進深方向由前面而後遞加樓層至五,其立面形象宛如一把交椅,只不過以『鳳』蓖美而已。而方樓與圓樓實質上是照搬了寧化、長汀方樓、圓樓格局,只不過加強了它的防禦性能而已。而圍龍屋是梅州典型的客家民居,它是根據梅地地勢較為平坦而造的,它更突出聚族而居而不在於防禦。

『肆』 陳端的生平經歷

陳端,學名陳景世,廣東省普寧市流沙鎮鬥文村人。出生於泰國羅勇府北欖一個華僑工人家庭。他的祖父、父親、叔父在國內戰亂飢荒年代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父親陳記春同泰籍華裔劉亞花結婚,生5男1女。陳端為長子。為了不忘祖籍,1934年陳端被祖父帶回故鄉,翌年在本村讀小學。當時正值抗日戰爭年代,學校不斷有抗日救亡活動。教師中許多人是愛國進步青年,如李雪光、盧禮愛(均為中共地下黨員)、羅志清等,經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各種救亡運動。陳端在小學二年級時,聽語文教師李雪光在課堂上講《西遊漫記》後,寫了一篇《二萬五千里長征故事》的作文,經李雪光修改後張貼在作文欄上,受到全校師生矚目。
在小學6年期間,日本侵略軍的鐵蹄從沿海踏進內陸山區,轟炸、槍殺、掠奪,無惡不作;國民黨統治者只知橫征暴斂,貪污腐化;人民群眾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由於海外僑匯中斷,祖父母相繼逝世,家庭經濟處於最困難階段,少年陳端只得協助嬸母耕田種地、拾柴、撿糞、當臨時工人,維持生計。
1943年,陳端高小畢業後,考進普寧縣立簡易師范學校。1944年年底,日寇入侵內地,批擰淪陷,學校停課。潮汕人民成立了抗日游擊隊。1945年5月,經中共地下黨員李惠賢、李雪光介紹,陳端加入潮汕人民抗日游擊隊韓江縱隊,先後任戰士、副班長、班長,參加過西隴、鯉湖、棉湖、隴頭、跳坑、大洋等戰斗。8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勝利後,1946年春,韓江縱隊主要骨幹奉命北撤到山東煙台,組織上決定陳端留在當地,安排到惠來縣梅林中學(今屬普寧市)讀書,秘書從事學生工作。內地擴大後,潮汕形勢惡化,白色恐怖嚴重,陳端奉命疏散到泰國。1948年春,他奉調回國並進入大北山區,參加由中共領導建立的武裝部隊——潮汕人民抗征隊,歷任長林武裝連隊副中隊長、北山區第8大隊第2中隊隊長。1948年12月,在揭西坎頭村戰斗中,陳端同國民黨保安隊激戰時英勇負傷,子彈從左臂部貫穿右腿股骨,戰斗勝利後被送到野戰醫院搶救,到1949年春傷愈出院,調任閩粵贛邊縱隊第2支隊司令部人事參謀、軍政訓練班政治指導員、2支隊3團營營長。同年6月,陳率部在圍攻普寧洪陽鎮時,不幸再次受傷,子彈從右胛骨骨穿至肺部鎖骨下,險些喪命。傷愈後歸隊,參加同國民黨軍胡璉兵團潰退普寧塗洋之站,解放揭陽、潮安、汕頭等城市。陳端兩次光榮負傷,被評為二等甲級殘廢軍人,不得不離開戰斗第一線。
1950年3月,陳端轉業到潮汕專員公署領導的潮汕農林幹部學校,任人事科長、學院政治指導員、校秘書長。1953年春到粵東第一師范農場任場長。1955年到國營葵潭農場,任副場長、場長兼黨書記。1960年夏調任中共普寧縣委副書記。1962年春任廣東省人民政府農林水辦公室生產處副處長。1964年夏調到北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僑事務委員會國外司專員。同年10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柬埔寨大使館一等秘書兼領事部主任。1968年回國後,到江西省進賢縣中僑委五七幹校任生產組長。1970年調外交部五七幹校辦公室工作。1971年調任外交部總務司行政處長、行政司副司長。1975年冬調任駐上沃爾特(現改稱布基那法索)大使館政務參贊。1982年春奉調回國任外交部行政司副司長。1983年3月又被派任駐緬甸大使館政務參贊。1985年5月,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模里西斯特命全權大使。1988年5月任期滿回國。1990年12月在北京辦理離休。應聘為汕頭經濟特區顧問。1993年被選為北京潮人海外聯誼會副理事長,被聘為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總公司高級顧問。

閱讀全文

與江西省宣傳部羅勇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市場營銷學心得體會 瀏覽:525
市場營銷研究哪些內容 瀏覽:904
市場營銷學吳健安業務戰略 瀏覽:9
學校食品安全宣傳培訓的方案 瀏覽:167
雙11購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6
農產品網路營銷量 瀏覽:119
書店網路營銷策劃活動 瀏覽:177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
縣師德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地區差異 瀏覽:499
學校食堂工人培訓方案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