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富裕縣宣傳

富裕縣宣傳

發布時間:2022-09-05 18:48:34

㈠ 有沒有一個叫「富裕網」「www.187fy.con"的游戲交易平台啊我怎麼在百度上搜索不到它安全嗎

富裕縣、富裕論壇、富裕網站、富裕網全力打造富裕縣最大網路宣傳媒體、富裕供求信息、富裕二手商品、富裕招聘求職、富裕房屋租售、富裕商家商品宣傳。
安全可靠。

㈡ 知青下鄉時你在農村那裡待了多少年回城的

我是六九年下鄉插隊,年僅十五歲。在一個偏壁荒涼僅六戶人家的小山村。在那裡幹了六年,七五年招工回城!!!

當時一個勞動日幾分錢,干一年連自已也無法養活,沒水沒電,春荒時曾和老鄉們出門乞討渡日。六年的時間里地里埸里的農活都會干,吃水要到山下挑。插隊的苐三年在知青的幫助下給山村通了電,解決了吃水的問題,記得通電合閘那天鄉親們跟過年一樣特別高興!!!

六年的知青生活永遠難忘,回城後只要有時間總會抽空回山村看看,忘不了那裡的父老鄉親!!!

知青一代人一生不易,年少時上山下鄉,年過半百又趕上減員下崗。如今都已步入老年,兄弟姐妹們切行切珍惜。

謹此祝福倖存的兄弟姐妹們晚年幸福安康!!!

六九屆插隊知青

我是68年11月5號下的鄉,說是高中一斗,但也是有其名無其實,中學畢業考高中,文革開始,直到結束,復課鬧革命,上課才兩個月號召知識青年下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在教育,這是我青春的轉拆點,作為在校生,當然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到農村去,到邊彊去,到一切能大有作為的地方去,由此,告別了父母,告別了學校,安排到了離縣城四公里的公社,在安插在各大隊各生產隊插隊落戶,當了一名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當時同分一個生產隊的有八個同學,四男四女,也不感寂莫,甚至還有點新鮮,集體住宿,集體勞作,白天還好過,最害怕的是晚上,那鼠大哥就來和你湊熱鬧,樑上地下,上竄下跳,駭得你膽戰心驚,生怕它不知哪時一不留意踩虛爪爪落到你頭上身上,搗得你一夜無眠,好在冬天公社組織宣傳隊各大隊,各小隊宣傳毛澤東思想,在加又和兄弟公社聯盟,初下鄉的那二月基本是在公社度過,變相躲避了鼠傢伙的騷擾,誰都對那可惡可恨的東西敬而遠之,我們女生最後是談鼠色變,怕死了,七零年招工,通過我姨父一番運作,我老母親把壓箱底的二床真絲被面作代價,幫助他女兒出了農村,進了工礦,參加了工作,我人生又迎來了青春的笫二個轉拆,當初告別父母,這次告別的是鄉鄰好友,把下鄉用的鋪籠悵被,生活用具,鋤頭鐮刀一律通通送給了鄉鄰,帶走的是二年中和隊上好姐妹們的合影留念,那畢競是我二年知青的記念,也告別了那片山山水水,最後揮淚踏上了新的征程,直至成家生子,直至養兒育女成人,直至退休至今,幾十年過去了,閑下來也憶憶舊,人生不易,走過了多少山頭,唱過了多少歌,現在再也回不去那過去激情燃燒的年代,回不去那青春激昂的歲月,時代巨變,歲月變遷,老了愛念舊,空閑時和當年的同隊知友們回訪當年下鄉的老隊,尋覓故人,己物是人非,山川未變人已變,知青點一打聽故友,逝的逝,搬遷的搬遷,留下的一群小青年麻將桌前態度好,笑問客從何處來,莫非你們是避暑客,歡迎來到小山村,風景多多,照顧多多,保證讓你流連忘返,老阿姨們,這里就是您們的第二故鄉,小青年們客氣招覽話說了一蘿筐,只有這句說對了,這里本就是我們的笫二故鄉,不是嗎?

我們北京日壇中學、朝陽中學、雅寶路中學和呼家樓中學共計20名同學是69屆初中畢業後,遠赴黑龍江富裕縣富路公社富路大隊插隊落戶的。

在「文革」期間上山下鄉的知青群體中,有一個入不了「老三屆」主流、被邊緣化的一屆,也是文革中最特殊的知青群體,這就是69屆初中畢業生。當66年「文革」爆發時,我們還是小學6年級的學生。67年復課後,我們進了中學,不到2年的時間,就開始了大規模的上山下鄉。

1969年8月,當上山下鄉的大潮再次席捲北京每個家庭的時候,我們20人與北京13萬應屆畢業生一樣,即將奔赴黑龍江、內蒙或雲南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經歷了北京知青在山西、陝西插隊窘況的1969年,去兵團屯墾戍邊與到農村插隊落戶,成了當時學生和家長們心中天壤之別的選擇。

然而,當時只有16歲的我們,卻出乎家人、學校和同學的意料,逆勢而動,做出了去富裕縣插隊落戶的決定。於是,當年黑龍江省嫩江地區在京計劃接收2萬名插隊知青的任務,以千分之一的比例,最終在我們20個「69」屆初中畢業生的身上劃上了句號。

「上山下鄉,插隊落戶」,這段「運動」現在飽受非議,眾說紛紜,甚至今天的人們也已懶得再去關注發生在「文革」期間的這個「副產品」。但對我們來說,這段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真實經歷其實早就在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中劃上了句號,盡管它很苦很苦,很難很難,當然,也並不是那麼的完美。以至於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這些親身參與過的人仍會情不自禁地唏噓和嘆息,甚至不願再投入到回憶的漩渦中。好在,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至今還在,還可以見證那段 歷史 ,還可以並不驕傲地向我們的孩子說:我,曾經當過知青。

偶爾靜夜輾轉反側時,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還多少會回憶起這段雖不值得誇耀、但也並非不堪回首的歲月。它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痕跡,更可能是一道已經癒合的傷疤。但不管如何,它都將永遠深藏在我們心底的深處。

當烙痕慢慢銷蝕、傷口漸漸撫平的時候,便會發現我們也曾經有過的美好。我們的年輕、我們的天真、我們的芳華,我們對美好的追求,我們對初心的秉持,我們也有辛勤付出和收獲成果的喜悅;有過羞澀傻傻的感情,有過真摯熱忱的友情;有過對第二故鄉山山水水的眷戀,也有過對那裡父老鄉親的牽掛……總之,這些美好的東西,都不會因對上山下鄉運動的否定而泯滅,它將永存於我們的心中。因為,它畢竟是我們這些曾經當過知青的人的一段 歷史 !

我是老三屆的下鄉知青,六八年十二月響應毛主席上山下鄉的號召下鄉到本縣的農村。八個人一組,三男五女。七0年七月我們組就有三個人被貧下中農推薦參加工作。



在農村生活近二年,對我一生有意義。讓我懂得糧食來之不易,要節約糧食。當時我們下鄉的生產隊,日工分十分。工資是二角三分錢。到我們離開時還有餘糧錢六十餘元。

短短的知青生活對我一生都發生了重要影響。他使我懂得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努力奮斗。不靠天,不靠地,關鍵時刻靠自己?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自信,一直到退休,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感恩知青生活的磨煉,感恩時代的發展。感謝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

我是個老三屆,一九六六年初中畢業,已經做好了考高中的准備,由於六月份文化革命運動席捲全國,學校完全處於停課停召狀態。只好又在學校蹲了兩年,直到一九六八年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再教育」的偉大號召。才於十月六日和全國知青一樣滿懷熱望,滿懷理想來燕山長城腳下一個叫小堡子的小山村插隊落戶。

後來我們家響應政府號召「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裡吃閑飯!「也下鄉了。我轉點到了我們家下鄉所在地。

在廣闊天地里,一干就是十年。一九七八年七月份,我以特困老青年的身份抽調回城,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十年在 歷史 長河中,像流星一樣瞬間而過,但留給我的卻是終生不滅的印跡,它有成為我不舍的寶貴財富!

祝願所有的知青朋友們安康長壽,幸福每一天!

我是1975年7月17日響應號召,上山下鄉當知青。那一年我剛18歲,高中畢業。其實兩天前即15號,戶口就轉入我下鄉的人民公社了,並寫了《上山下鄉申請書》,由住校「工宣隊」親自把我送到插隊落戶的大隊,從此開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知青歲月。

剛下鄉時借住在農戶家,心裡不禁一陣竊喜:不用做飯啦,不說衣來伸手,起碼飯來張口吧。但第二天一早醒來麻煩事就來了,所謂廁所就是在豬舍旁放兩個木板,用破爛的麻布口袋圍上,如廁前後應發出聲響暗示,以避免尷尬。

農戶家共6個女兒,最大16歲最小2歲,如廁太難太難了。慢慢我起早到附近解決,數月後生產隊在曬壩旁,新建了我的獨門獨戶小草屋,「一室一廳」方便極了。小草屋旁有一條小溪,溪水隨著後山變化時而清澈時而渾濁,但對我淘米洗衣十分方便。

在這黃鶴村共勞動生活了1132天,歷練也好蹉跎也罷都得忍。1977年那年運氣真好,居然被評上了先進知青,並出席縣革委會和縣知青辦先進知青表彰大會,1978年8月被一國企相中,那一年21歲。

其實在農戶家裡與6個小姐妹相處融觸,一聲聲「知青哥哥」親切自然,6姐妹的天真純朴至今印象很深,大叔大媽的處事哲學也讓我受益匪淺,值得尊敬和回憶紀念。

沒想到12年後又一個早春二月,我居然帶著另一種使命,奇跡般地重返了我當年上山下鄉的人民公社(已改為鄉人民政府,掛職下派),曾經村莊里的裊裊炊煙、屋前流趟的小溪和鄉親們純朴,以及那片黑土地的芳香依然原汁原味,曾經的自留地田坎上開著無數不知名的小草小花,似在歡迎它昔日的主人,此刻值得珍惜回憶的實在太多太多,但留在我腦海里並深深打上烙印的,依然是歲月里那些寒冷夜晚呼呼而來的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

我是1968年11月下鄉,由於出身的原因,一干就是十年,中間沒有一次選調的機會1978年病退回城

五十年多前的那場「知識青年下鄉」運動,是一場亘古未有的人類空前的大遷移。五十多年前,我們老三屆的學生背井離鄉,到農村插隊落戶。現在回憶起來,正是五十多年前的那段殘酷的人生經歷,奠定了我們一生道路的基礎。

人到老年最容易回憶往事,許多的往事如過眼煙雲,在記憶中消逝。唯獨那段知青經歷總在我們的腦海中縈繞,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五十多年前我們曾沖動過,興奮過,失望過,詛咒過。五十多年來我們曾試圖將那段心酸的 歷史 從我們的記憶中抹去,但心中始終無法抹掉那一絲雋永的眷念。它是一段酷虐而誠摯的歲月。那是一段人生的無味,艱辛,失落與沮喪。但真正留在記憶中的卻是劫難過後的成熟穩重。知青的故事有可能會隨著我們的離去而被人們淡忘。但對於那一代帶著「知青」烙印的人,卻是一個伴隨一生的記憶。五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已生華發,兒孫繞膝,容顏滄桑。但我們內心被時代定格為「知青」的情結卻永遠無法改變,那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部分也就是知青情結。知青情結讓我們那一代人骨子裡滲透著一份獨特的閱歷。

從苦難中走過的人,心中難免有些連歲月都難以撫平的創傷,一些老知青至今不願動筆,就因為實在不願意揭開心裡那已痊癒的傷口。許多知青經過思考再三,才坐下來記述那些苦澀的日子。在這些記述中許多文字伴隨著當年的風和雨,情和思,血和淚。發自多年深藏在心底的悲傷和悔恨。

知青的 歷史 只能由知青自己來寫,正是知青這一代人的青春磨礪,一代人的年少輕狂,一代人的悲哀與喜悅,一代人沖動與激情,一代人的失落與思索,一代人的堅定與沉著。經過多年的沉澱與過濾,才釀成了一部部經典的知青 歷史 文學。讓我們把這段經永久的收藏。

我73年下鄉插隊知青,整整在農村下地幹了五年農活,好多農活都會幹了而且乾的很好。77年高考回城的。現在回想起那五年的農村生活,有痛苦、有心酸、更多是無耐。但那五年的艱苦生活,又磨煉了我吃苦耐勞、堅韌不撥、奮勇擔當的精神毅力,這種精神將陪伴我終生。

我是74年下鄉的,鋤地,薅草,趕大車都干過,最累不過插稻秧,一天下來累斷腰,真心感慨農村百姓的不易。76年從下鄉的知青點參軍入伍。農村生活造就了能吃苦耐勞,盡管有各種的不適應,但農村老鄉們質朴的關心照顧還是很暖心的,感謝兩年的插隊生活。要特別說明的是,所謂知青不過是一些名不符實的初高中畢業生(老三屆除外),這是特殊年代的無奈產物,對知青來說,是一段不可磨滅的經歷。

我知青下鄉在農村勞動了三年半四年頭,當年是個新建知青青年點共有一百知青,五十五個男生四十五名女生。父親公司投資十萬元錢,後來又追加三十萬元成立一個制磚廠,由公社出讓一座黃土高坡。

我們到達目的地時荒無人煙,一片狼藉連棵樹都沒有。只有十幾位老貧農在一位書記帶領下歡迎我們的到來。由於當年知青都有購買木材指標,買回圓木開始建板加泥的房子。經過一個月的堅苦勞動有了一個擋風遮雨的地方,過去下雨時就讓大雨沖刷著我們的身體,書記說這是緞練我們的思想觀念,紮根農村的考驗。由於制磚機器沒有購買到來,就自己動手製成磚坯建個土磚窖燒成紅磚。自己建築房子和賣給公司掙錢,累的知青們苦不堪言。

第二年在公司的幫助下設備安裝調試成功,又建成了一座四十多米高的煙囪和轉窖已經可以成批的生產紅磚。由於生產的需要又補充了百名知青,這樣就有了一定程度的生產能力。我本人被選到基建工程隊學習瓦工活計,基本就在基建隊幹活。

轉眼之間幾十年已經過去了,回想起來那些曾經的往事也算一種人生的經歷。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精神終生難忘。

㈢ 黑龍江省嫩江富裕縣段發生翻船事故,警方對此有何說明

目前黑龍江警方對這件事還沒有表達自己的觀點,不過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縣委宣傳部表示:5月22日上午九點,閆某某等11人結伴乘漁船,從富裕縣友誼鄉前往對岸遊玩,不幸突然遇到風浪,意外翻船。這件事完全就是一件意外,這也時刻提醒我們外出遊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遇見天氣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乘坐船隻去水面上遊玩,安全是最終的要。


當時本來天氣預報就已經預報了有很強烈的風暴將會席捲,為了減少傷亡,當地政府也是禁止一切漁船下水。面對政府的警告這些人充耳不聞,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希望有關部門能及時排查出原因。

㈣ 馬志軍的人物履歷

1975.07--1979.01 黑龍江富裕牧場宣傳幹事
1979.01--1982.01 81587部隊文書
1982.01--1985.02 富裕縣林業局秘書、縣委辦公室秘書(1980.04--1984.05 遼寧大學中文專業專科班學習)
1985.02--1986.03 共青團富裕縣委書記
1986.03--1987.08 富裕縣富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1987.08--1989.01 富裕縣忠厚鄉黨委書記
1989.01--1994.01 富裕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其間:1989.03--1992.02在黑龍江省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班學習)
1994.01--1996.01 富裕縣縣長助理、鄉企委主任
1996.01--1996.05 富裕縣縣長助理、計委主任
1996.05--1997.08 拜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97.08--2000.11 拜泉縣委常委、副縣長
2000.11--2001.04 克東縣委常委、副縣長
2001.04--2002.11 克東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2.11--2006.11 泰來縣委副書記、縣長 (2001.09--2003.09 哈爾濱商業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班學習)
2006.11--2011.01 泰來縣委書記
2011.01--2015.01 訥河市委書記
2015.01--2015.02 齊齊哈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候選人
2015.02-- 齊齊哈爾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㈤ 黑龍江富裕縣11人乘漁船遊玩翻船,4死5失蹤,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5月22日上午,嫩江富裕縣段發生翻船事故。記者從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委宣傳部獲悉,22日上午嫩江富裕縣段翻船事故目前已確認4人遇難,5人下落不明 據介紹,5月22日9時左右,富裕縣閆某某等11人結伴乘漁船,從富裕縣友誼鄉東極村嫩江岸邊,前往對岸遊玩。漁船行至嫩江雞心灘處,突遇風浪,意外沉船。事件發生後,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組織應急、公安、消防、交通等有關部門以及相關專業搜救力量開展搜救。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4人遇難,5人下落不明,其餘2人獲救生還,目前生命體征平穩。搜救工作仍在晝夜進行,相關調查工作已全面展開 那麼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呢?

㈥ 女生醉倒遭碾肇事司機都到案了嗎

事發路段為齊齊哈爾富裕縣第一中學附近的寧年街,身亡女生姓張,15歲,是富裕一中學生。

從事發路段監控看到,女子倒地後,遭到2輛貨車碾軋。

目前,王某龍、李某厚、梁某軍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㈦ 檢察機關如何推進依法治市工作

一是以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為抓手,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注重抓住影響穩定的突出環節,以「息訴罷訪」為總目標,全力做好涉檢信訪工作。積極開展排查化解重信重訪、案件評查等活動,重點抓好「平安大運」涉檢信訪維穩工作。努力促進社會管理創新,積極參與全省鎮街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強化刑罰執行監督和社區矯正監督,依法從寬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堅持法制副校長制度,堅持送法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有計劃地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舉辦「檢察開放日」活動,進一步加強陽光檢務的保障機制建設。
二是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為目標,依法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
以源頭防治為目標,加強職務犯罪預防工作。
三是以促進司法公正為目的,加大訴訟監督工作力度。
加強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對全市監管場所呈報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進行了監督,,較好地預防了超期羈押案件的發生。
檢察機關要緊緊圍繞「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主題和「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陽江」的主線,更加自覺地服從、服務於市委的中心工作,找准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以執法辦案為中心,以開展「三打兩建」和派駐鎮街檢察室兩項工作為重點,夯實基層基礎、隊伍建設、規范管理三大支撐。

㈧ 齊齊哈爾一列車被窗外大火逼停,後來怎麼樣了

列車被逼停46分鍾後開出,已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對於經常乘坐火車的人來說,列車晚點是常有之事。但乘客在等待時,或許很難想像到列車晚點的原因。日前, K382次列車就因突遇鐵路旁大火被逼停,導致車輛延誤46分鍾。

在現實生活當中,用火安全關系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在該起火情事件中,最幸運的是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但相關責任人依舊需要為此付出代價。

安全用火,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盡到的責任。

㈨ 隆冬時節,「第一書記」們在忙啥

隆冬時節,「第一書記」們在忙啥?
今年9月,我省集中選派了116名中省直機關優秀幹部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要求以抓黨建、促扶貧為工作核心,幫助解決農村突出困難和問題,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盡快改變貧困地區落後面貌,推動龍江農村發展。
如今,時節已至隆冬,「第一書記」們進駐到村中開展工作已有近四個月的時間。他們的駐村幫扶工作開展的怎麼樣?近日,記者走進鄉村,對多名「第一書記」進行了采訪,聽他們講述了各自的履職故事,以及當下正在忙碌的事兒。
人物:「第一書記」張文宏,41歲
時間:12月20日
進駐:齊齊哈爾市依安縣雙陽鎮雙陽村 單位:省教育廳
民生關懷溫暖落地
「第一書記」張文宏所進駐的雙陽村,有農戶1263戶4570人,貧困戶達427戶1185人,含60歲以上650人。
「貧困」是這個村最大的標簽,但與其他貧困村不同的是,該村是雙陽鎮鎮址所在地,也就是說,村在鎮里,鎮在村上,二者毗鄰難分界限。張文宏開展工作,很多時候幫鎮就是幫村。
經過先期調研摸底,張文宏給自己制訂了這樣的工作目標:建強一個班子、完善一所學校、亮化一條街路、發展一個產業項目、搭建一個醫療平台。
完善一所學校,指的是對鎮中小學的改造、重建。張文宏依託派出單位省教育廳的幫助,加大對雙陽鎮的教育支持力度,把基礎條件較差的雙陽鎮中小學列入薄弱學校改造項目(村裡孩子在鎮中小學上學),已初步形成對雙陽鎮中學的幫扶意向。
搭建一個醫療平台,利用高校資源,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他協調齊齊哈爾醫學院,組織成立醫療組,深入到雙陽村為村民義診,此外,齊齊哈爾醫學院還與雙陽鎮簽署了衛生服務協議,將該鎮衛生院醫生納入全省全科醫生培訓計劃,並考慮納入醫聯體雲醫院成員單位,建立遠程會診系統。
入冬以來,張文宏一直在考慮農業結構調整,也就是「發展一個產業項目」的事兒。全村3萬畝土地,2萬畝種植的都是玉米,相對收益較低,調整農業結構迫在眉睫。
今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張文宏與依安縣畜牧局、雙陽鎮主管農業副縣長、雙陽村黨支部書記等人,先後兩次到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考察學習。在第二次考察結束後,他即與村兩委商定:來年春天要在大棚里試種草莓。
目前,張文宏正在同進駐村村支部書記劉艷輝商定試種面積、村民名單等事宜,只等待冰雪消融後,將綠油油的秧苗栽種在棚室。
人物:「第一書記」王彬,41歲
時間:12月19日
進駐: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紹文鄉民樂村 單位:省婦聯
來自革命老村的問候
「第一書記」王彬進駐到民樂村第一天,就來了討債的。
村級欠債幾百萬元,這對人均年收入不足3800元的貧困村來說,目前,實在是無力償還。要債人奔著「第一書記」而來,可王彬暫時也沒有辦法。但是,欠債總是要還的,要還錢,就得改變現狀,就得找出路,就得找活兒干。
「窮,灰突突的,都不吱聲,精神萎靡。」憶及初次進村的景象,令王彬印象深刻。第一次進村,剛下完一場秋雨,他蹭鄉黨委書記的車,通村路泥濘不堪,半路車拋錨了,村民開了拖拉機來拖車,拖了幾米,拖拉機也拋錨了。王彬一行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路上。還沒見到村莊,卻已預料到了它的模樣。
村路給了他一個「下馬威」,可要想脫貧,就要走到群眾身邊,了解他們的想法和需求。「最初,村民們不接受你,觀察你,不馬上接觸你。」王彬接連做了幾件小事兒,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一開始得知村裡有一些人喜歡跳廣場舞,可是沒有統一服裝,缺少音響設備,王彬通過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從一個服裝廠家募集了50件羽絨服提供給她們,又購買了音響設備,贏得了她們的點贊。他喜歡孩子,主動與該村在鄉小學上學的孩子們接觸,得知孩子們都沒有去過公園,他與孩子們拉鉤約定,只要孩子們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明年春暖花開之時,就帶著全班42名學生去公園春遊。
與村民在心理上的距離拉近了,他開始了走訪、調研和考察。最終摸清了村裡的底數,面對著「全村農戶652戶、2277人,其中貧困戶501戶、貧困人口1245人,留村的多是老人、婦女、孩子」這個現實,他從人口結構特點入手,為村民制定了兩條賺錢的路。
一個是成立編織協會,組織以村內黨員為代表的、有創業熱望的婦女,到離村較近的依安縣宏博編織廠學習,學成後在家中從事編織作業,零成本、不受場地限制、一年至少能掙6000元,這條實打實賺錢的路,目前正在小范圍試點,並有望通過黨員引帶作用,讓更多的村內富餘勞動力投身其中。
第二,也是王彬正在組織謀劃的「土法養殖小笨雞」。受到一入冬很多城裡人爭相通過親朋好友介紹等不同渠道到農村購買小笨雞、土豬肉的啟示,在民樂村以家庭為單位,搞小規模養殖,每家每戶限養殖小笨雞50隻,雞苗由村集體提供,養殖過程要求完全「綠色」,並逐步做到全程可追溯,最終形成自有品牌。
「2007年,民樂村被省政府命名為『革命老區村』。老區村雖然經濟暫時落後,但它民風淳樸,村民養殖的東西也值得信賴。我們都想好了,村裡養成的小笨雞走向市場後,我們的宣傳語就是『來自革命老村的問候』。」王彬說。
在極力促成這些事之前,王彬已經幫助村級農業合作社解決了資金斷裂的危機,促成了村民土地流轉和部分農田「旱改水」的意願,王彬所在單位省婦聯的大力支持以及富裕縣委書記劉海城的傾力幫助,讓村莊的改變從最初的設想,一步步成為可以想見的現實。
人物:「第一書記」王強,46歲
時間:12月22日
進駐:綏化市青岡縣青岡鎮新民村 單位:省審計廳
五月來品蘑菇香
入冬後的幾場雪,將青岡鎮新民村裝扮得一片銀白。
與銀白的世界交相輝映的,是在新民村村民心中引起強大「沖擊波」的,村邊11月份建成的86棟佔地400或700平方米的大棚。
「剪頭啦?這幾天進度怎麼樣?」駐村「第一書記」王強與新民村村支部書記耿立彬拉開溫室大棚的門,一邊抖落身上的雪,一邊與正在鉚裝掛菌架的村民畢清河熟絡地聊天。
「王書記,你得讓我包三棟大棚!」老畢一邊幹活,一邊「主動請纓」,他的話引得兩位書記一起大笑。要知道,對於建設這個食用菌生產基地,村民們起初的態度多是懷疑和觀望。
新民村共有村民513戶2098人,其中貧困戶313戶1252人,占總人口數的近60%,含特困戶31戶116人,村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人均純收入僅為3350元,貧困程度較深。
「土地產出低下,村內中重度鹽鹼地太多;增收渠道狹窄,多依靠種地及外出務工;基礎設施薄弱,村內路面條件差;因病因學因婚致貧較多。」對該村致貧的原因,王強在走村入戶後有了掌握。
地不好,沒產業,貧困人口又多,這個局怎麼破?挨家挨戶走完了村子,王強不止一次地陷入沉思。
「依託發展食用菌產業,改變新民村落後面貌。」盡管擔任「第一書記」僅有數月時間,但審慎做出這個決定,王強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在擔任「第一書記」之前,王強作為省駐村工作隊隊員已經在新民村工作了近一年時間,對種植食用菌,從技術支撐、生產繁育、包裝銷售等方面均做過全面細致的考察和分析,他與鎮上、市裡有關專家、領導及行家裡手溝通,都認為這事兒「可行」。
然而,說來易,做來難。種植食用菌,村民腦子里沒這個認識。於是,他帶著村支部書記、黨員和村民代表,先後到河北平泉縣全國蘑菇生產基地、黑龍江嘉峰菌業集團有限公司取經、學習,又請來外省及青岡縣職教中心農技師為村民作輔導,讓村民眼界大開,動了心思。資金方面,他努力爭取省市縣各級支持,先後協調到省扶貧開發項目資金200萬元、農業開發項目資金310萬元、省審計廳幫扶資金200萬元、合作社自籌資金450萬元……如今,除一期86棟大棚已經建成外,菌包生產車間、養菌溫室、保鮮庫的配套建設正在緊張掃尾階段,預計5天後,菌包生產即將啟動,這也宣告著食用菌基地正式投產。
「過幾天菌包製作完畢後,放在蒸鍋蒸定,然後移至溫室大棚培養,明年四月份移栽到普通大棚,一切順利的話,來年五月,就可以採摘下第一茬新鮮蘑菇了!」談起產業園區的遠景,王強神采奕奕。
「食用菌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建成後將有效解決村內勞動力剩餘問題,按園區現有生產規模和預估效益計算,可帶動115戶貧困戶脫貧。」王強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家門口的好營生,怎能不讓村民眼羨?其實,早在建設大棚之前,村民們就已經感受到了「第一書記」帶來的改變:他幫助村裡趙希武屯鋪了4.4公里通村路,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他從省審計廳拉來了廳里幫扶的桌椅、辦公用品,讓村裡有了個像樣的支部;等春來雪化後,他還打算為村裡安上260盞路燈。
王強的一舉一動,越來越承載起更多村民的期許。王強也一樣,期待著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從這個冬天開始,插上騰飛的翅膀。
人物:「第一書記」鄭方明,35歲
時間:12月17日
進駐: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心鄉前進村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把「滿天星光」聚成一團火
「今天心情很差,貧困戶太多了,讓我這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心酸。有能出手相助的朋友別客氣啊,謝謝了,來者不拒!」9月16日,剛剛入駐一心鄉前進村一個星期的35歲「第一書記」鄭方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布了這樣一條信息。接連幾日的走訪,讓他發現,這個小村的發展步伐,並不像村名所代表的含義那樣。
因病致貧,基礎落後,產業薄弱……這些問題,原原本本地,不加修飾地,一股腦兒地擺在鄭方明面前。四個月之後的今天,通過對村裡發展情況的具體摸底,他正通過一系列舉措,為改變村級現狀做出不懈努力。
這其中,對他觸動最大的,是那次募捐。他依託所在單位、藉助微信、通過網路,發起了公益募捐活動。協調哈爾濱師范大學青年志願者學會,攜手哈爾濱紅博廣場開展了情暖杜蒙為一心鄉前進村愛心捐贈活動,為前進村貧困戶募集了130餘件新衣;聯系東北農業大學與哈爾濱師范大學,開展高校「愛心聯動」活動,為貧困戶募集160餘件新衣;通過網路,利用第一書記微博、微信公眾平台,向社會各界為前進村民募集衣物500餘件。收到捐贈物品後,他在前進村設立了陽光愛心超市,貧困戶憑愛心領取卡免費到超市領取所需衣物。
扶貧,要「輸血」,更要「造血」。前進村並不是典型意義上的貧困村,甚至在一些屯裡,某些產業做得還不錯。在撰寫調研報告的時候,鄭方明就已經意識到,村裡存在的問題是:全村大田農業種植都以家庭為生產主體,沒有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生產;養殖業規模化程度低,技術參差不齊,抵禦市場價格風險能力弱;蔬菜種植、銷售方式粗放,銷售渠道以低端市場為主,市場參與度、契合度差。為此,他計劃籌建農業生產合作社、蔬菜種植合作社、狐貉養殖合作社,力求起到抱團取暖、呼應市場的作用,讓好產品真正收獲好效益。也就是說,他要做的,是把前進村這些「滿天星光」般零散的收入方式,聚合起來,形成一團有力的「火」。
12月17日,鄭方明為前進村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一方面是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村,另一方面也想通過宣傳和推介,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與村莊建立合作,為村莊帶來發展良機。

㈩ 黑龍江富裕縣沉船事故,救援的最新進展如何

五月二十三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委宣傳部發出通報,通報內容顯示五月二十二日上午九時富裕縣發生了一起意外沉船的安全事故,沉船發生時船上共有十一名乘客,事故發生之後當地政府部門緊急組織協調了公安、消防和交通等相關部門進行搜救,在經過了初步的搜救後在事發地救起了二人,另外打撈了四名遇難者的遺體,另外還有五人的下落不明,目前搜救工作正在進一步的進行中,而當地政府已經向臨近周邊縣市求助,意圖多方位的展開搜救。

這起慘劇除了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的粗心大意所導致的,希望當地能夠吸取教訓,對漁民進行安全教育,以徹底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閱讀全文

與富裕縣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研究哪些內容 瀏覽:904
市場營銷學吳健安業務戰略 瀏覽:9
學校食品安全宣傳培訓的方案 瀏覽:167
雙11購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436
農產品網路營銷量 瀏覽:119
書店網路營銷策劃活動 瀏覽:177
2016電子商務政策法規 瀏覽:11
北京方圓品牌營銷機構概況 瀏覽:695
慈善促銷方案 瀏覽:406
德芙的品牌營銷策略 瀏覽:813
網路營銷調查問卷實訓報告 瀏覽:669
市場營銷需要的素質 瀏覽:365
濟南網路營銷培訓哪裡好 瀏覽:183
火鍋店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8
銀行活動策劃方案總結 瀏覽:842
應急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80
縣師德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
電子商務地區差異 瀏覽:499
學校食堂工人培訓方案 瀏覽:766
訥河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