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有哪些著名的大草原,它們的現狀如何
中國最美七大草原
呼倫貝爾東部草原
呼倫貝爾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地處東經115°31′—126°04′,北緯47°05′—53°20′,轄世界著名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富有森林自然寶庫之稱的大興安嶺於一體,北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同蒙古國交界。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1723公里。如果把祖國的版圖比作啼晨報曉的雄雞,那麼呼倫貝爾就是雄雞冠上的一顆明珠。
呼倫貝爾總人口269.6998萬人,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區。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漢等35個民族在這里和睦聚居,這里的許多少數民族仍繼承和保留著各自的文化遺風和生活習俗。浩瀚森林覆蓋著的大興安嶺由北向南,縱貫於中部,成為呼倫貝爾東西部的天然分界線。東側是黑土平原—松嫩平原,西側是著名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廣袤無垠,未受污染,被稱之為「綠色凈土」,也被人譽之為「北國碧玉」。以牧草為主的植物多達1300餘種,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觀。大興安嶺林海無邊無際,風姿雋秀。地面擁有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棲息著400多種獸類和禽類。地下則蘊藏著40餘種礦產。新世紀的呼倫貝爾,無論無垠綠土,還是碧水藍天;無論胡馬長嘶,還是雪漫河山。它都渾然天成,到這里旅遊度假,您會發出「天上人間」的感嘆,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伊犁草原
無論是聲名在外的那拉提,還是後起之秀的唐不拉,抑或是傳統的牧場鞏乃斯,伊犁草原均展現出超然絕美的氣質與外表。伊犁河谷是如此的卓爾不群,逶迤千里,生機無限。
那拉提草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東部,即新源縣那拉提鎮鏡內。那拉提意為「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
那拉提草原地處楚魯特山北坡,發育於第3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場,東南接那拉提高嶺,勢如屏障。西北沿鞏乃斯河上游谷地斷落,地勢大面積傾斜,山泉密布,溪流縱橫。
緣山腳沖溝深切,河道交錯,森林茂密。那拉提年降水量可達800毫米,有利於牧草的生長,載畜量很高。在歷史上,那拉提草原就有「鹿苑」之稱。這里也是鞏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場。
那拉提草原系亞高山草甸植物。中生雜草與禾草構成植株高達50-60厘米,覆蓋度可達75-90%。仲春時節,草高花旺,碧茵似錦,極為美麗。這里還生長著茂盛的細莖鳶尾群系山地草甸。
錫林郭勒草原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境內,面積107.86萬公頃,198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濕地生態系統。
錫林郭勒草原是我國境內最有代表性的叢生禾草棗根莖禾草(針茅、羊草)溫性真草原,也是歐亞大陸草原區亞洲東部草原亞區保存比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保護區內生態環境類型獨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並能全面反映內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生態過程。目前,區內已發現有種子植物74科、299屬、658種,苔蘚植物73種,大型真菌46種,其中葯用植物426種,優良牧草116種。保護區內分布的野生動物反映了蒙古高原區系特點,哺乳動物有黃羊、狼、狐等33種,鳥類有7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丹頂鶴、白鸛、大鴇、玉帶海雕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大天鵝、草原雕、黃羊等21種。本區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在草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面佔有重要的空間位置和明顯的國際影響。
鄂爾多斯大草原
鄂爾多斯草原最吸引人的當屬獨特的自然風光,同時並存有大面積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個大小湖泊。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襯下,天空純凈明亮、草地遼闊壯麗、空氣清新、牛羊成群,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那麼遙遠而親切。鄂爾多斯草原,正是鑲嵌在這片廣闊而神奇的土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2003年,內蒙古宏勝達建築公司著手調研、策劃、論證,准備興建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經杭錦旗及錫尼鎮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3月開始正式興建,同年8月初正式交付運營,短短兩年,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不僅已經成為響譽中外的特色旅遊景區,並且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無限福音。到目前為止,該景區用於牧民補貼、征地、修路、大本營建設及配套設施、廣告宣傳、旅遊促銷、員工培訓等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資金來源全部為企業自籌。鄂爾多斯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神奇的傳說和一句「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的廣告語譽滿全球。鄂爾多斯草原以其寬闊的胸懷、一望無際的自然屬性和藍天。綠草、白雲、羊群的優美意境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鄂爾多斯草原的真實寫照。
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地處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距杭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錫尼鎮9公里。東距世珍日旅遊區70公里,北距夜鳴沙旅遊區80公里,自然形成黃金旅遊一條線。這里被銀川市、烏海市、臨河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榆林市和鄂爾多斯市所擁抱。控制面積30平方公里,核心區由一個蒙古大營和100多個蒙古包組成的蒙古包群:設計獨特,別具一格。按功能區劃分為歌舞表演、餐飲娛樂區,住宿休息區、騎馬射箭動動區、洽談會務區、廟宇、敖包祭祀區、體驗蒙古民族風俗休閑區等;景區日接待能力上千人,過夜留宿接待力300餘人。天時的特色加上人性的管理和優質服務,使鄂爾多斯的發展象翱翔的雄鷹、騰飛的駿馬!美麗的鄂爾多斯草原永遠張開熱情豪放的臂膀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川西高寒草原
這里所說的川西包括了雅安及西邊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條民族遷徙的走廊,也是自古以來漢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也是世人尋找的香格里拉核心區。筆者在2002年出版的《香格里拉之旅》中曾為康定取了一個名字叫香格里拉之門,進了康定,香格里拉就不再遙遠。
自漢朝起,茶葉和馬匹就是漢藏地區重要的交易商品,其路線是:成都→臨邛(今邛崍) →雅安→嚴道(今滎經) →翻過大相嶺至旄牛縣(今漢源縣)渡過大渡河到達磨西和木雅草原(今塔公、新都橋一帶),然後從川藏南路或北路去到西藏青海或者尼泊爾,這就是世所聞名的茶馬互市,其所經道路被史家和學者命名為茶馬古道,為這一道路命名的是雲南學者李旭先生,他曾花了5年的時間重走了茶馬古道。
沿古道行進是一件頗有歷史意義的旅程,除少部份路藏於山中被棄用,大部份路段便是今天公路所在。
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便是今雅安的邛崍山脈,山脈以西便是川西高原,二郎山兩邊雖相隔數十千米卻有著大相徑庭的氣候,很多時候東面陰雨綿綿而二郎山以西卻是麗日晴天。如果要深入體驗康藏文化與風情,那最好是去到關外,所謂關外是康巴人對於自然地理的一個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過高高的折多山便是到了關外。關外是更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遼闊,雪山高聳,牧歌悠揚,藍天下是盛開的喜悅的心靈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體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漢族外,其餘大部份居民是康巴藏族。藏族在形成過程中歷經數百年的歲月,至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藏族人們也就是在那時成為一個有共同文字與信仰的民族。這個偉大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繁衍,創造了燦爛的藏族文化,但由於山高路險加上當時各部族與種姓間有一些土著語言,因而在藏語發音上有很大區別,故而依據方言的不同,藏族分為拉薩方言區、安多方言區和康方言區,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份便屬於康方言區。康方言區的人自稱康巴,巴中康方言里的意思與漢語的人大致相同。民間流傳著一句著名的話:「康巴人能走路就會跳舞,能說話就會唱歌。」走進川西高原將會是一次歌舞之旅。
川西高原上群山爭雄、江河奔流,長江的源頭及主要支流在這里孕育古老與神秘的文明,大渡河、雅礱江和金沙江帶著雪山草地的氣息由北向南流淌。由青藏高原山脈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我們一般將這一地帶稱作橫斷山區。關於橫斷山區我會在地理一節中會作專門講述。地理與氣候原因促成了這一方土地獨特的景觀和復雜的高原氣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真實寫照。
那曲高寒草原
那曲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地區,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這片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整個地形呈西高東低傾斜,西高,中平,東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遼闊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羅棋布,河流縱橫其間。東部屬河谷地帶,多高山峽谷,是藏北僅有的農作物產區,並有少量的森林資源和灌木草場,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間,氣候好於中西部。
那曲地區屬亞寒帶氣候區,高寒缺氧,氣候乾燥,多大風天氣,年平均氣溫為-0.9℃至-3.3℃,年相對濕度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852.6-2881.7小時,全年無絕對無霜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間,是乾旱的刮風期,這期間氣候乾燥,溫度低下,缺氧風沙大,延續時間又長,5至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期間氣候溫和,風平日麗,降雨量佔全年的80%,綠色植物生長期全年約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這個季節,這時的草原一片青綠,萬物茂盛,人歡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鎮是青藏公路的必經之路,又是西藏對外開放的旅遊區之一,每年8月(藏歷6月)舉辦的賽馬節是藏北草原的盛會,屆時,旅遊觀光的遊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販等雲集此處。旅遊者可以領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風光、節日氣氛和民族風情,還可以參觀游覽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區境內,遼闊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無人區,都會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無際的無人區,棲息著野氂牛、藏羚、野驢等許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給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納木錯位於拉薩市的當雄與那曲地區的班戈縣之間,每年都有許多前來轉湖的遊客和信徒。
那曲鎮是被西藏列為開放的旅遊區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黃金季節,一年一度的賽馬節在此舉行,觀光群眾、各業商販、嘉賓遊客紛紛雲集而來。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藍天、白雲、彩虹、牛羊和綠色織就的錦緞畫,旅遊者都會在這里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祁連山草原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起烏鞘嶺的松山,西到當金山口,北臨河西走廊,南靠柴達木盆地。祁連山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嶺和谷地組成,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海拔5547米。愛受高原寒冷氣候的影響,祁連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形成的冰川達2859條,總面積1972.5平方公里。冰雪融化成為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流的源頭。年徑流量72.6億立方米,是河西人民賴以自下而上的命脈,是這里經濟文化繁榮的基本保證。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威、張掖兩地區和金昌市部分地區,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120公里,總面積26530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草原植被。區內有高等植物1044種,水源涵養林主要樹種是青海雲杉、祁連圓柏,以及零星的山楊和樺木;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葉錦雞兒、吉拉柳等。林地面積約111000公頃,森林覆蓋率較低,但是在整個乾旱區域內,卻顯得異常重要和珍貴。正是由於祁連山森林的存在,才使得冰川融水及降雨蓄存下來,緩慢地補給江河,起了調節徑流、削減山洪、保證年徑流量相對穩定的作用。對水源林的重要作用,古人早有清楚的認識,把它概括為"雪山千仞,松杉萬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有獸類58種,鳥類140多種,兩棲、爬行類13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白唇鹿、野驢、野氂牛、盤羊、雪豹、斑尾榛雞等幾十種。這里還是我國珍貴葯用動植物麝的重要產地之一。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具有獨特而典型的自然生境和動植物區系,有極為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傑欣 2009-07-17 18:29:10 我國草原概況 我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108 hm2,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為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如果從我國的東北到西南劃一條斜線,也就是從東北的完達山開始,越過長城,沿呂梁山,經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東麓為止,可以把我國分為兩大地理區:東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區,離海洋較近,氣候溫濕,大部分為農業區;西北部分多為高山峻嶺,離海洋遠,氣候乾旱,風沙較多,是主要的草原區。
我國草原一般可以劃為五個大區:東北草原區、蒙寧甘草原區、新疆草原區、青藏草原區和南方草山草坡區。
東北草原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的東北部,面積約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2%。
蒙寧甘草原區包括內蒙古、甘肅兩省區的大部和寧夏的全部,以及冀北、晉北和陝北的草原地區,面積約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30%。本區大多為高原地帶,如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等。本區氣候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濕多雨,春秋氣候多變。其中的牧草種類豐富,優良牧草有200多種,如羊草、披鹼草、雀麥草、狐茅、針茅、早熟禾、野苜蓿、冷蒿等。牲畜主要有牛、馬、綿羊、山羊和駱駝等。內蒙古草原是本區的主體,包括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烏蘭察布草原和鄂爾多斯草原等。
新疆草原區北起阿爾泰山和准噶爾界山,南至昆侖山與阿爾金山之間,面積約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22%。本區距海洋十分遙遠,周圍高山環聳,海洋氣流難以到達,因而乾燥少雨。牧草種類有羊茅、狐茅、鴨茅、苔草、光雀麥、車軸草等。主要牲畜有新疆細毛羊、三北羔皮羊、伊犁馬等。
青藏草原區位於我國西南部,北至昆侖山和祁連山,南至喜馬拉雅山,西接帕米爾高原,包括青海、西藏兩省區的全部和甘肅的西南部,以及四川和雲南兩省的西北部等,面積約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32%,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原草原區,也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盛產氂牛、藏羊、黃牛等
2. yqnp什麼意思
沒有yqnp這個字,只有yurt這個字,意思是蒙古包。
蒙古包(Mongolian 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獨特的製作技藝,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審美觀與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著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同時具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
母音字母u在單字里發短母音/ʊ/的音,發音時,舌後部抬高,舌位中高,牙床半合,雙唇呈圓形,小而突出,這個音多數出現在字中位置,有時出現在非重讀的字末,但很少出現在字首位置。如:
put 放置
pull 拉
push 推
full 滿的
bull 公牛
bush 灌木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3. 為什麼蒙古的游牧人會住在蒙古包里
遊客在內蒙古草原上總能看到潔白的蒙古包,它們與草原一起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有人說蒙古包是草原上最沒有違和感的建築,放到哪裡都有渾然天成的感覺,其實牧民在蒙古包選址的問題上還有非常嚴格的講究,除了春夏秋冬位置不同、高矮也會根據季節做出調整,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標准,一般的遊客聽後會非常奇怪,表示不理解。
草原上真正的蒙古包非常少見了
牧民的聰明之處就在於,等到他們搬到下一個駐地去的時候,這里只需一場雨,生態就能恢復到原狀,他們能把對生態的破壞降到了最低,這一點是否值得我們學習呢?歡迎留言討論,謝謝閱讀。
4. 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1.
多彩的服飾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件袍子,
一雙靴子而已。
其實,
蒙古族的服飾是非常復雜而豐富多彩的。
不僅各地形制
有別,而且有年齡、婚否及盛裝與常服之別。
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如下:
頭飾
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
如"顧古冠"
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
行的高冠,
高約
1尺,
頂部為四邊形,
上麵包裹著五顏六色的綢緞,
綴有各種
寶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雞尾毛等裝飾物,製作精美,絢麗多
姿。
蒙古袍
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其式樣和
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
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
高領、
右衽,
多數
地區下端不開衩。
袍子的邊沿、
袖口、
領口多以綢緞花邊"
雲卷
"
圖案或虎、
豹、
水獺、
貂鼠等皮毛裝飾。
既美觀大方,
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
冬天防寒護膝,
夏天防蚊蟲叮咬、
遮暴曬。
行可當衣,
卧可作被。
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
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腰帶
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韁時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
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
男子扎腰帶時,
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
騎乘
方便,
又顯得精悍瀟灑。
腰帶上還要掛上
"
三不離身
"
的蒙古刀、
火鐮和煙荷包。
女子則相反,
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
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
鄂爾多斯等
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
未婚女子扎腰帶,
並在身後留出穗頭,
一
旦出嫁,便是
"
布斯貴渾
"
(蒙古語,意為
"不扎腰帶的人")
,代替腰帶的是緊身的坎肩,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蒙古靴子
蒙古人愛穿靴子,
蒙古靴分分布靴、
皮靴和氈靴三種,
根據季節
選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製成,結
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種,
分別適宜在沙漠、
乾旱草原和濕潤草原上行走。
氈靴用羊毛模壓而成。
蒙古靴
做工精細考究,
靴幫、
靴靿上多綉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
靴是蒙古族人
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來的,
非常適應自然環境。
騎馬時能
護踝壯膽,勾踏馬鐙;行路時能防沙防害,減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蒙古禮帽
一般用精緻呢料製作,
是一種橢圓形的、
四周有一圈寬邊檐
的帽子,多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後低,帽頂中央稍凹陷,帽筒與帽
檐相接處,綴以花紋鑲邊。穿蒙古袍或西服,佩帶禮帽,顯得文雅美觀。
蒙古坎肩
蒙古民族服裝的配套服飾之一,是蒙古長袍的一種外套。蒙古
坎肩始於元代。蒙古婦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帶。坎肩無領無袖,前面無衽,
後身較長,正胸橫列兩排紐扣或綴以帶子,四周鑲邊,對襟上綉花。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
產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
"
氈包
"
或
"
氈帳
"
。
據
《黑韃事略》
記載:
"
穹隆有二樣:
燕京之制,
用柳木為骨,
正如南方罘罳,
可以卷舒,
面前開門,
上如傘骨,頂開一竅,謂之天窗,皆以氈為衣,馬上可載。草地之制,以柳
木組定成硬圈,徑用氈撻定,不可卷舒,車上載行。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
小,
但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
由網狀編壁
"
哈那
"
、
條木楞子
"
烏尼
"
、
圓形天
窗和門等構成,外面蒙上氈子,再用鬃毛繩子勒緊即可。蒙古包規格的大小,
是由每頂包所用編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長
2米多)的數量來決定的,如4
扇、6
扇、8
扇、
10
扇、
12
扇、
18
扇、
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
6至8扇編壁的。
蒙古包的門一般朝向東南方向。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很小,
但包內使用面積
卻很大。
而且室內空氣流通
(除天窗外,
編壁牆底部還有一層圍氈,
夏天可掀
開通風,冬天放下保暖)
,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
現在游牧生活逐漸被定居所代替,
草原上富裕起來的牧民建起磚瓦房,
蒙古包越來越少了。
為紀念和顯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
現在內蒙古的好多城鎮用
水泥和磚建造蒙古包用做開飯店或酒店。
2.
禁忌禮節
火忌
,
蒙古族崇拜火,
認為火神或灶神是驅妖辟邪的聖潔物,
所以人們進
入蒙古包後,
禁忌在火爐上烤腳,
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
不得跨越
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
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忌蹬門檻
,
是蒙古族禁忌之一。
到牧民家做客,
出入蒙古包時,
絕不許踩
蹬門檻。
農區、
半農半牧區的蒙古族也有此禁忌。
在古代,
如果有人誤踏蒙古
可汗宮帳的門檻,即被處死。這種禁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水忌
,
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
蒙古人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
忌諱在河流中
洗臟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臟物。
這由於草原乾旱缺水,
牧民逐水草放牧,
無水則
無法生存。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並視水為生命之源。
白節,
蒙古語稱查干薩日(白月、正月)
,意為新年、春節。古代蒙古人
以白色為純潔、
吉祥之色,
故稱春節為白節。
白節在正月初一。
過白節是從古
代沿襲下來的習俗。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
就非常重視過白節。
臘月三十晚上,
全家即穿上節日盛裝,
歡聚一堂,
拜賀新年,
徹夜不眠。
通常全家老少先燒香
拜佛,然後晚輩向長輩獻哈達或磕頭、敬酒、禮拜。初一清晨,家族親友開始
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結束。
祭火,
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
也就是祭火神、
祭灶神。
普通農
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農歷臘月二十三;
貴族和台吉則在臘月二十四。
有個別的
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禮上還要祭火。
蒙古族傳統節日
1.
馬奶節
蒙古族傳統節日。
以贊頌駿馬和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
故名。
主要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和鄂爾多斯牧區。
通常在農歷八月下旬舉行,
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兩天。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准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全
羊席等款待賓客,
並舉行賽馬、
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
向老懞醫獻禮和烏蘭牧
騎文藝演出或放電影等活動。據傳,那達慕盛會即源於此。
蒙古族習俗談
蒙古族自稱「蒙古」
。
「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
志》
,其意為「永恆之火」
。別稱:
「馬背民族」
。
蒙古族歷史悠久,
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落,建
立了統一的蒙古貴族政權。
1219年西征,版圖擴大到中亞地區和南俄。
1271年,改蒙古國號為元。
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
1368年元朝滅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
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
蒙古族群眾崇尚禮儀,講究禮貌,熱情好客,待人誠懇。
當有來客
拜訪時,首先為其看狗,微躬身施禮,互相問好,再引入蒙古包。來客一般由
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遞煙。遇有就餐時間,主人要熱
蒙古族風俗習慣
情勸留客人,客人越隨便自在,主人就高興滿意。
獻哈達
是蒙古族迎送、
饋贈、
交際、
獎賞,
定親時使用的重要禮品之
一,表示敬意和祝賀。哈達一般用絲織品製成,長度在
1.2-1.5m
之間,顏色
有白、銀灰、淺蘭、黃、紅等,所獻哈達的長度、質地、色澤要依據接受者的
身份和與自己的關系而定,每種顏色代表一種禮俗。
敬酒
是蒙古族群眾招待賓客禮節的主要一環。
酒具一般為銀碗或銀
盅。敬酒時,男主人必須頭戴帽子,衣著整齊,斟好酒後,雙手托起哈達捧銀
碗、唱敬酒歌,以輩數或年齡大小依次敬酒。
舊時,
等級制度非常嚴格。
一般諾顏去貝勒家時,
先把騎馬拴好,
經貝勒
允許後,方能進家拜見。貝勒去部下家時,待部下或家人出迎後才進屋。
過去,
官方往來,
則以本地土特產品或地方風味物品做見面禮和回贈
禮。
平常人家往來,
一方如給一方贈送哈達或點心糖果等物,
接受方還其盛具
時,必須盛放些物品,絕不能空空返回。
牧區牧民的主食還有蒙古包子(純羊肉餡)
、酸奶面條、奶油卷兒配
羊肉湯等。
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飲品兩種。
奶食品有奶油
(黃油)
、
白油、
奶皮子、
奶豆腐、乳酪等。牧民一般喜歡在白油內參入「樹木勒」
(奶蛋子)灌進羊肚
內存放。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
奶飲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發酵馬奶)和奶酒。
奶茶是磚茶、鹽、鮮奶相兌而成。
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鄉,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的蒙古族
人民和漢、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兄弟民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
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智慧共同創造了物質文明,同時又創造了深厚的音樂文
化傳統。無論是在遼闊廣袤的草原,浩瀚無垠的大漠,還是在富饒的農區鄉
間,到處都飄揚著優美動聽的音樂之聲。這些豐富多採的音樂成了人們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一直伴隨著勤勞勇敢的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建設
自己的家園,創造美好的新生活。
「那達慕」在蒙古族語中是「娛樂」或「游戲」的意思。是內蒙古地
區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集會,多在夏、秋季節祭敖包時舉行,一般一年一次大會。主要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歌舞以及貿易活動。規模大小不一,
是時正是草原上氣候怡人、綠草如茵、百花盛開、牛羊肥壯的黃金季節,節
日期間,牧民們身穿節日新衣,乘馬驅車,從四面八方匯聚一處。一時草原
上五彩旗幟如霞雲飄揚,蒙古包如點點珍珠,一片節日氣氛。近年增加了馬
上射擊、文藝體育表演、圖片展覽、電影放映、文教衛生宣傳,以及慶豐收、
交流生產經驗、選舉模範和進行物資交流等新的活動內容。
5. 如何開好一家小吃加盟店
如何經營好一家小吃點,有下面幾個要點
餐飲業快速發展,隨之而發展起來的營銷觀念也從原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產品觀念、生產觀念和推銷觀念,逐步發展成為以食客需求為依據的市場營銷觀念。餐飲企業不僅選擇眼前利益,同時也更加註重社會效益,注重樹立企業自身的整體形象以及長遠利益。
餐飲營銷,不僅是指單純的餐飲推銷、廣告、宣傳、公關等,它同時還包含有餐飲經營者為使食客滿意並為實現餐飲經營目標而展開的一系列有計劃、有組織的廣泛的餐飲產品以及服務活動。如廣告營銷、宣傳營銷、菜單營銷、人員營銷、餐飲店形象營銷、電話營銷、公關;營銷以及特殊營銷活動等都屬於餐飲企業營銷手段之列。
大的餐廳傳統的營銷手段主要是依靠宣傳媒介來實現,比如說通過電視、電台、互聯網、報紙雜志等刊登開業或者促銷廣告,或者利用餐廳內部宣傳單;郵寄廣告、戶外廣告以及餐廳門口的告示牌、店內電梯等傳遞餐飲信息。此外,最近又興起了一些更為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法。
1、新服務營銷——向老客戶推出專門服務
目前餐飲業又有針對性推出了服務營銷,即專門針對餐廳老客戶推出的營銷手段——會員制服務。只要顧客出示有效身份證,並到開通會員卡存入一定的消費金額,便可以獲得會員賬戶。在會員區,服務員配有類似於對講機的伺服器,就餐客人如果有事情的話隨時可以按桌子上的按鈕「呼喊」服務員,享受「無聲服務」。此外,餐廳還為會員設置了專門定餐電話,並且有專人負責接聽。此電話和存有會員檔案的電腦相連,會員定餐電話響起時,電腦屏幕便直接顯示該會員的檔案內容,姓名、性別、愛好、喜歡的菜品等等一覽無余,方便餐廳為顧客提供完美的服務。
2、餐廳形象營銷——對餐廳形象設計和策劃
餐廳可以在店徽的設計、餐廳主題的選擇、餐廳的裝飾格調、傢具、布局、色彩燈飾等方面下功夫,使之起到促銷的功用。如可營造出三十年代舊上海情調的上海餐小越南風情的芭蕉別墅;傣族風格的竹樓餐廳;富有浪漫、高雅藝術氣息的西餐扒房:以紅木(或仿紅木)傢具出現的太師椅、清宮服飾等面貌出現的高檔中餐廳;以蒙古包、小方桌、花地毯作為主題形象,散發著粗曠、野味氣息的蒙古餐廳;在餐廳門口的小黑板上以手寫菜單以示古韻的方式招徠顧客,這些都屬於餐廳形象營銷成功的例子。
3、媒休營銷對餐廳加以宣傳
餐飲業營銷人員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利用媒體進行營銷。第一種直接邀請媒休人員參加餐廳活動。,活動時,營銷人員都應該邀請媒休代表參加。可以事先提供餐廳活動的有關信息,也可以書面通報的形式、或自擬新聞稿件的方式告知媒體,爭取利用媒體對餐廳加以宣傳。第二種,和媒體合作。餐廳可以與電視台、電台、報紙、雜志等媒介聯合舉辦「美容食譜」、「節曰美食」、「七彩生活」、「飲食與健康」等小欄目,既可以擴大餐廳在社會上的正面影響,提高部門或餐廳的聲譽,又可以為自己的經營特色、各種銷售活動進行宣傳。
4、合理利用餐內部人員推銷
人員推銷一般又可以分為兩種情形,專人推銷和全員推銷。一般餐飲業可設專門的推銷人員
來進行餐飲產品的營銷工作,也可以利用餐廳里所有員工的力量為餐廳營銷。對於專人營銷員,則要求他們必須精通餐飲業務,了解市場行情,熟悉各餐飲設施設備的運轉情況。全員營銷員又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由專職人員如營銷總監、餐飲銷售代理、銷售部經理、銷售人員等組成的;第二層次由兼職的推銷人員構成,如餐飲總監(或餐飲部經理)、餐廳經理、預訂員、迎賓員以及各服務人員等等。經理們可在每餐前至餐廳門口迎候食客;餐中巡視,現場解決各種投訴疑難問題;餐經理向食客們誠懇道謝,並征詢食客對菜點、飲品以及服務的看法不口意見;服務人員則通過他們熱情禮貌的態度、嫻熟高超的服務技巧、恰當得體的語言藝術,向食客進行有聲或無聲的推銷。
5、利用各種形式的菜單向就餐食客推銷
餐飲企業選用此種方式時,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注意。其一,菜單的種類盡量做到豐富多彩。
可以設計固定式菜單、循環式菜單、特選菜單、今曰特選、廚師特選、每周特選,本月新菜、兒童菜單、中老年人菜單、情侶菜單、雙休曰菜單、美食節菜單等來進行宣傳和營銷。其二,格式、大小靈活變化。各種菜單可以根據情況來選擇不同質地,設計出意境不同、情趣各異的封面,格式、大小,可靈活變化,並可以分別製作成紙墊式、台卡式、招貼式、懸掛式、帳篷式等等。其三,考慮色彩。菜單的色彩或艷麗、或淡雅,式樣或豪華氣派,或玲瓏秀氣。
希望能夠幫到你
6. 解說詞的格式是什麼開頭和結尾有什麼講究嗎
解說詞的結構分標題、開頭、主體、結尾四個部分,其結構原則與一般文章的結構原則大致一樣。
解說詞的格式:
第一行居中寫題目,另起一行頂格寫解說對象,在另起一行空兩行寫解說詞。結束後在正文下面右下角空兩行寫你的姓名,班級,或學校等信息,並且語言應盡量顯得禮貌。
主要的幾種寫作形式有:
1、描述型以時間的先後作解說的順序,對說明對象進行內在或外部的描述。人物、產品介紹、生產流程等解說多採用這種方法。
2、說明介紹型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後.或從整體到局部,把事物的名稱、功用、類型、特點、關系等依次解釋明白,使觀眾、聽眾了解、熟悉。
3、分析型按照事物體的內在邏輯關系安排順序。這種內在的邏輯關系或為因果,或為遞進,或為主次,或為總分,或為並列等。其基本方法是從一般原理到特點結論,或從一系列事實抽提出一般原理。所遵循的寫作思維方式是演繹、歸納或對比。
4、一般認識型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和習慣,一般總是由淺人深、由近及遠、由抽象到具體對事物體進行解釋說明。
解說詞是口頭解釋、說明事物的文體。往往事先擬好文稿,通過對事物的准確描述、渲染,感染觀眾或聽眾,使其了解事物的實情、狀態和意義,力爭收到宣傳效果。
解說詞有電影、電視解說詞、文物古跡解說詞、專題展覽解說詞、幻燈解說詞、導游解說詞等,幫助觀眾在觀看實物和形象的過程中加深感受,發揮視覺作用的同時發揮聽覺作用。解說詞是視覺感受的補充。
解說詞這種文體有如下特徵:
(一)、通過口頭語言宣傳教育群眾,讀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
(二)、對實物和形象的解說,以實物和形象為表達的依據,結構不苛求嚴謹,段落之間不苛求緊扣,但敘述形象要完整、逼真。
(三)、通過生動的語言對實物和形象進行描繪,文藝性強,是說明和詩句的結合,兼有文藝作品的特性。好的解說詞是一首感人的詩篇。
7. 內蒙古一景區內有蒙古包版本的肯德基,你如何評價這家肯德基的造型
最近有網友在網路上發布了自己在內蒙古看到的肯德基店面,這張圖片一經發布到網上的時候,就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肯德基在內蒙古開的門店,這也算是當地本土特色和文化結合,肯德基經典的紅加白色系搭配,再加上內蒙獨有的蒙古包造型,使得路過的遊客紛紛的駐足觀看。
據了解,這家肯德基還配上了當地特有的草原風情,給人了一種非常刺激沖突的感受,據了解,這個蒙古包肯德基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響沙灣,現在這個店裡只是開設了甜品這些東西,但是對當地人來說,這依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蒙古包肯德基。
一個外來品牌必須要遵循國內的一些傳統文化,這樣才能夠獲得國人的認可,我認為他們這樣的融入方式其實是非常好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傳了當地文化,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入鄉隨俗。
8.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1、祝壽習俗
祝壽是蒙古族人民為老人舉行的一個禮儀慶典。蒙古民族的祝壽禮和過本歷年都是在年紀大時才舉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時才祝壽。
2、婚宴禮節
舉行婚禮的前一天,男方要舉行「祝福新房儀式」,而女方要舉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舉行的宴席,主要是設宴招待聘來的迎親這代表和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並舉行祝福新房儀式。
3、葬禮習俗
喇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後出現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採用。普通人死後,多數不實行火葬,只有患傳染病或產婦死後,才進行火葬。火葬法是:人死後,脫去舊衣,換上新裝,或用白綢緞裹其身,將屍體盤坐裝入3尺方形木製小轎里,封好轎蓋。
(8)蒙古包宣傳擴展閱讀:
蒙古族的文化活動:
1、蒙古族一向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河套地區流傳有這樣一句話:「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內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為長短調兩種體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質朴﹑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聽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2、馬頭琴是蒙古人民最喜愛的民族樂器,因琴桿上端雕一個精緻的馬頭而得名。最早的馬頭琴稱為「奚琴」或「胡琴」,起源於東胡的「奚」(即庫莫奚),清末稱作「潮爾」。演奏形式多半是獨奏,或是自拉自唱。馬頭琴拉出來的聲音遼闊低沉,悠揚動聽,彷彿把人們帶進茫茫無邊的草原。
3、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傳統舞蹈有馬刀舞﹑筷子﹑安代﹑馴馬手、小青馬等。通過草原馬上生活提煉而成的馬舞,造型挺拔豪邁,步伐灑脫輕盈,在一揮手、一揚鞭、一騰跳之間,都使人感到駿馬的縱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9. 蒙古包廣告語怎麼寫有哪位大神幫個忙
廣告語:不能領略呼倫貝爾的曠野,卻能感受牧民的豪情;看不到馳騁的駿馬,卻能傾聽馬頭琴的低吟;沒有遠游的勞頓,卻擁有遠游的心境;蒙古包,不一樣的風情!
10. 想開一家蒙古包形式的農家樂,想宣傳一下,求高人給寫篇廣告詞。
不能領略呼倫貝爾的曠野,卻能感受牧民的豪情;看不到馳騁的駿馬,卻能傾聽馬頭琴的低吟;沒有遠游的勞頓,卻擁有遠游的心境;蒙古包,不一樣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