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苗族女孩漂亮嗎
很漂亮的。
好山好水孕美人。自然美的。黔東南苗族聚居,那裡號稱人類靈魂最後的歇息地。山水之間出美女是常事。
⑵ 最深入農村的節目——《鄉土》,如何評價這類節目
《鄉土》由中央電視台CCTV-7農業頻道播出,是一檔農業記錄片類題材節目。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鄉土》欄目所呈現的是「鄉而不俗,土而不粗」的氣質樣貌,以「弘揚鄉土文化,展民間風采,看日新月異,溯源遠流長」為宗旨,通過親身體驗,走近尋常百姓中,體驗世界各地文化風情,飲食建築等文化,展示各位民間藝術人的文化底蘊和鮮有民間絕藝。
總之《鄉土》之一檔節目很接地氣,有營養,不僅在為各地文化塑造新名片,起到的民族文化融合作用至關重要,拉近人們之間關系,促進和諧發展。祖國的絢麗多彩、博大精深、濃郁的文化氣質,充斥著整個鏡頭,尤為難得,非常值得一看。
⑶ 中國有哪些少數民族歌手
按期查詢 壯鄉飛歌 牡丹 蘭花 黃河風韻·陝西篇 黃河風韻·河南篇 宋都風采 黃河風韻--寧夏篇 黃河入海流 黃河風韻 阿壩藏族 黃河風韻·內蒙古 黃河風韻·內蒙古 黃河風韻·山西篇 黃河風韻·青海篇 黃河風韻·甘肅篇 黃河風韻·青海篇 說門 老北京的門樓 供春壺藝 蟈蟈趣談 菊 中國紫檀 熱貢藝術 灼灼其華話桃花 滿族風情 滿韻旗風舞芳菲 平遙漫步 東巴東巴 苗嶺風采 苗族蘆笙 泥玩具 揚州印象 玉壁金川 狂草人物畫家 苗族蘆笙
壯鄉飛歌
當你走進廣西,不論是在山野里、田地上,你都能聽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甜美的歌聲。
相傳中國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在一次幹活的時候,一不留神把他劃線用的墨斗,丟在了雲南劍川,當地人撿起了墨斗,也學會了木匠手藝,從此,這里的人們世世代代以木匠手藝闖天下。下期請同我們一起到雲南的劍川去看一看。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 過偉:廣西有十二個民族,漢族和十一個少數民族,各個民族都有他們的歌,我覺得侗族有一句話叫做「飯養身,歌養心」,這六個字就說明了民歌在少數民族和漢族生活裡面的作用,滋養著人的心,從語言來說呢,歌主要有兩種,一種漢語民歌,漢語民歌是漢族廣西各個少數民族共同使用的語言各個民族、各個當數民族都唱漢語歌,同時各個少數民族又用本民族的語言唱歌,壯族用壯語,瑤族用瑤語,苗族有苗語,侗族用侗語,別的當數民族都用自己的語言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文化交流,又各具民族特色的廣西的歌的海洋。
在壯鄉廣西每年都有許多定期歌會,其中尤其以三月三歌圩最為著名。
由於這種活動是以相互酬歌、彼此對歌為主,並且「每場聚眾不下千人」,「唱和竟日」,儼如唱歌的圩市,因此古代文人稱之為「歌圩」。
它是壯族民間傳統的文化活動形式,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活動的場所。
每到農歷三月三,壯族人民喜氣洋洋,他們穿上節日的服裝,相邀雲集歌圩,坡前嶺後,人流如潮,小的歌會有一、二千人,大的可達數萬人之多,歌聲此起彼伏,一連幾天,日夜歡騰不止。
在素有「歌海」之稱的壯鄉,「歌王」、「歌匠」、「歌手」到處都有。作為壯家姑娘的代表——劉三姐,美麗聰穎、勤勞勇敢,是壯族人民心目中的歌仙,六十年代妝《劉三姐》被搬上銀草帽,立即轟動全國,甚至享譽東南亞各國。
歷史上是否真有劉三姐其人,我們已無從查考,但她已成了壯族人民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 過偉:關於劉三姐這個傳說中的歌星,學術界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真有其人,是唐朝人,越傳越神;另外一種意見,是民間傳說中的人物,不是真有其人,可是越傳越零點;不管是越傳越神也好,越傳越真也好,已經成為各族人民心目中的歌星,劉三姐這個傳說分布在廣西、廣東、雲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香港等很多省,而且都說她是自己這個地方的人,她是自己這個民族的人,為什麼呢,考慮主要是她的歌唱出了人民的心聲。
拋綉球
對歌是多數少數民族青年男女互訴愛慕之情的一種特有的表達方式,而在壯族青年中,他們除了對歌外,還要互拋綉球,以傳達羞澀而又熱烈的情意。
每逢春節、三月三或中秋等傳統佳節舉行的歌圩中,壯族青年就會相邀村邊、地頭、河畔,分成男女雙方,互相引亢呼喚。對歌有問有答,歌聲此起彼伏。
唱至酣暢,姑娘們便會運轉手中的綉球,向中意的小秋子拋去。
拋綉球原是廣西壯族人民的一項傳統體育游戲,它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出現在兩千年前繪制的花山壁畫上,但當時是用青銅鑄制的兵器,用於甩投,稱為「飛龍」,多在作戰和狩獵中應用。後來人們將飛砣改製成綉花囊,互相拋接娛樂。到了宋代,逐漸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互相愛慕的贈品面逐漸在民間流傳。
現在的鄉球一般都是用彩布或絲綢縫制、如拳狀大小的一種小圓球,上面綉著五彩花鳥,還聯結著幾條綵帶。
在我國古代小說和戲劇中,曾有不少關於拋綉球、擇佳婿的描述,可見拋球定情的習俗在其他地方也有,但廣西壯家男女定情的綉球更具有其民族特點。就其外形來看,是以象徵一年十二個月的十二片花瓣式布片連接在一起,每片「花瓣」又綉上象徵每個月的花哉或鳥蟲,表示年年月月不離分,年年月月都是幸福美滿的。
在描寫壯族人民反封建、反壓迫斗爭的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與阿牛在大榕樹下也是互拋綉球,緣定終身,因此人們又把它叫做「劉三姐綉球」。
綉球一般以圓形為主,直徑約六厘米,另外還有菱形、方形以及游魚、鴨子等形狀,有大有小,內裝豆類或沙子,重約一百五十克,底部綴有十多條穗帶,球頂連著一根和約六十厘米的飄帶。
綉球的製作過去都是由姑娘親手綉制送給小夥子的,而如今綉球已不僅僅是壯族姑娘的專利了,它也不單單是青年男女對歌互訴愛情的媒介,它已發展成為壯族人民吉祥、幸福的象徵。
壯鄉飛歌(二)
壯族以能歌善唱而著稱,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廣西其他少數民族也和壯族一樣人人酷愛山歌、喜唱山歌,因此廣西民歌在演唱風格和內容上也是多姿多彩的。
紅土地養育了勤勞、善良的廣西各族兒女,青山綠水則賦予他們智慧和靈氣。各民族的山歌充滿了生活氣息,大凡敘事傳言、喜慶祝福、交朋結友、擇偶婚配等,幾乎都離不開山歌,形成了「以歌代言」的共同風尚。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 過偉:拿內容來說,那是非常豐富多彩,有神話歌,有儀式歌,勞動歌,生活歌,情歌,哭歌,兒童歌,謎語歌等等,幾乎說人的每一個生活的方面都有歌。
仫佬族 問候歌
細細來,細細說輕輕唱來,
你呀請客來,留下大名永不忘,
讓歌海洗去你的風塵來,
你讓歌海給你帶來歡唱,
讓我們歡聚,
歡聚在壯鄉
侗族 同樂歌
走進侗鄉腳莫停,
難得相逢鼓樓坪,
入鄉隨俗莫推卻,
跳起多耶連友情。
壯族 酒歌
上了酒請你嘗
高舉酒杯請你嘗
喝去一口
回去三年口還香
瑤族 哭嫁歌
換了衣服,姐姐妹妹來送她
廣西民歌的音調,或高亢嘹亮,或婉轉明快,或如吟或嘆,或載歌載舞,或伴隨民俗儀式,形成了山歌、小調、風俗歌等不同的體裁類型。各種體裁在音樂表現上的差異,形成了腔,調、謠、歌等不同的旋律類型。各種旋律由於方言土語的差異,造成民歌音調色彩的變異,形成了南路、北路、中路等不同風格。這些不同的特點,經過千錘百煉,約定俗成,從不同角度共同體現著廣西民歌獨特的風采。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 過偉:從形式上說,漢族民歌普遍的是七言四句,每一句七個字,四句一首,它的變體,第一句是三個字,民間稱之為三字頭,這是普遍的形式,拿壯族的壯語民歌來說呢,它有它的特色,它一般的是五言,就是一句五個字,四句一首。
[壯族情歌]
趕擺路上走
我們相遇了
喜鵲叫喳喳
大家真高興
廣西民歌在演唱上很多採用了和聲的處理,這樣使人聽起來更加委婉動聽。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 過偉:從音樂上面來說,廣西民歌有多聲部民歌,有單聲部,有多聲部,個別地方還發現四聲部,侗族的大歌是多聲部的,開頭外國學者認為中國民歌沒有多聲部,可是後來貴州的侗族大歌歌隊去參加巴黎的國際藝術節,在巴黎一唱,外國音樂家佩服了,中國有自然和聲的多聲部民歌,後來一調查,不僅侗族有、壯族有、敘佬族有、毛南族有,外省的有好多的少數民族有,中國的少數民族有好多有多聲部的民歌。
廣西銅鼓
壯族人民除了能歌善唱以外,還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文化藝術歷史悠久而且豐富多彩。早在兩千多年前,壯族人民就製造出了精緻的銅鼓。如今廣西出土和收藏的銅鼓有五百多面,被譽為「銅鼓之鄉」。
現陳列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內的一個面徑達165厘米的特大銅鼓是全世界現存的一千多個銅鼓中最大的一個,堪稱「銅鼓之王」。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陳列部 副研究員 農學堅:銅鼓是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古代民族特有的一種青銅禮樂器,它大約產生於春秋早期,也就是公元前八世紀左右,最早起源於我國去南中部滇西地區楚雄縣萬家壩這個地方,漢代逐漸向南向樂傳播,向南經過紅河傳到越南北部,向東傳到我國的廣西地區。
廣西銅鼓按照出土地點大致可分為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等八種類型,各類型之間即相互影響又各具特色,但基本形態大致相同:體如圓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遍體花紋,兩旁附耳。銅鼓分鼓面和鼓身兩部分,鼓身又分鼓胸、鼓腰、鼓足。鼓面和鼓身由平行弦線形成暈層,暈間施以不同內容和風格的花紋。無論是銅鼓的形態還是紋飾,都表現出莊重、典雅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陳列部 副研究員 農學堅:銅鼓最初沒有什麼花紋,然後逐漸鼓面的中心有個太陽紋,開始沒有那個光芒,只是有個圓餅似的一個圖案,後來就逐漸有個太陽,最後演化到有個暈圈,而且鼓裡面它也有點簡單的動物值物的花紋,是抽明的,在銅鼓裡面有花紋,證明它的原始性,因為它從銅釜里邊演化過來,它當初它既是銅釜,又是銅鼓,它倒過來使用是銅釜,反過來使用它是銅鼓。
到了銅鼓的繁榮期以後,銅鼓花紋就有劃船紋,況渡紋,有翔鷺紋,還有羽人舞蹈紋,就是戴著羽冠,穿著羽服的古代民族人物,羽人舞蹈紋,後了後面,銅鼓逐漸地演化為各種各樣的類型,隨著傳播到各地以後,跟當地的本地的文化結合。
銅鼓上有青蛙的徒刑主要是在廣西地區比較多一些,廣西的北流型、靈山型、冷水沖型這個類型的銅鼓基本上都有青蛙徒刑它鑄上青蛙造型,它鑄上青蛙造型,這個是跟他的民族宗教信仰有關系,因為農業民族比較崇尚青蛙,他認為青蛙是雷王的獨生子可以給人帶來雨水,所以他崇尚青蛙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
銅鼓一般是用銅和少量的錫、鉛等金屬鑄造成成的,作為一種打擊樂器,鑄造完成以後還要經過復雜調音過程。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孟列部 農學堅 副研究員:根據歷史記載,鑄造完以後,專門由銅鼓師來調音,它的調音方法是在鼓面上放點葯水,再錘多少下,完了以後再做定音,這是一種方法:另外一種方法像北流型,靈山型,這類型銅鼓它調音主要是在鼓面的背部啊,按那個譜色線,按環狀一層層的刮掉,刮掉它的厚度,刮到厚度以後,他根據它的要求來確音,去定音。
銅鼓曾被廣泛用於祭祀、盟會、賞賜以至貯藏財物、作陪葬品和娛樂等等。早期的銅鼓從本質上來說,它不是一般的樂器,而是掌握在少數貴族手中的重器,是統治權力的象徵。明清以後,銅鼓逐漸成為南方民族的一般娛樂樂器凡宴請、婚嫁、喪葬、鬥牛等場合都要擊銅鼓為樂,這種習俗直到現在仍在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如壯、瑤、苗、彝、水、佤等民族中流行。
古代銅鼓發展變化的歷史,表現了壯族人民勤勞勇敢、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抒發了壯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
壯鄉飛歌(三)
從一九九三年起,以壯族歌節為基礎,廣西開始舉辦國際民歌節,每屆歌節,都吸引了不少中外著名民歌演唱家和歌手來這里獻歌獻藝。通過歌節,中國民歌藝術的發展正在不斷受到世界的矚目。
民歌藝術讓人們領略到了廣西乃至中國民歌魅力,通過民歌藝術節,人們不但欣賞到了各種不同風格的傳統民歌,而且也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傳統民歌正在不斷地向前發展。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 過 偉:從民歌的發展來看呢,總是在變,從中國古代民歌算起,從詩經,楚辭,漢魏樂府到宋詞元曲,明清時調,始終在變,隨著我們的國家從傳統的農業國要成為現代化的工業國和農業國,這個民歌必然會變,這個作曲家,歌唱家也在變,其中有一個契合點,就說作曲家吸收民歌的營養,來做出民歌風味的歌曲,這里頭就有一個怎麼樣子在自己的基礎上向前發展的問題,我不反對民歌包裝,不過就是為有些包裝不太成功表示遺憾,而對包裝成功的表示贊賞。
在近兩年舉辦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上,我們更多地感受到了傳統民歌正在不斷地被一些現代演唱方法所代替。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 何紅一 副教授:當然這個民歌還是做為一種活的民間文化,它需要發展,那麼在這個新的時代呢,我們這個音樂界也好,文化界也好,都做了些嘗試,把這個民歌進行一種全新的演繹和包裝吧,然後推出去,那麼這作為宣傳民歌,擴大民歌的影響,弦揚我們民族文化,我覺得這種做法還是可行的。
傳統民歌逐步被一些作曲家和歌唱家進行一種全新的包裝,就是在老的曲調和詞的基礎上加了一些和聲的處理,還有一些電聲音樂的伴奏,把民歌的節奏感更突出了,這種變化,使傳統民歌更適應了現代人的審美情趣。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廣西民俗學會會長 過 偉:我是希望作曲家和歌唱家和導演大膽探索,積極穩步前進,饈也是百花齊放,不會一個模式,也不需要一個模式,也不可能一個模式,在競賽中間看哪個最受群眾歡迎,這樣子就必然在這方面發展就會發展的更好,當這個發展的更好的時候,會異軍突起,另外一種風格又起來了,那就是說百花齊謝謝 ,比一花獨放好,這是我的觀點,這個當然民歌也不需要通通都來包裝,原汁原味的它應該也是一隻花,而且是根子扎的很深的一朵花,不要因為有時候包裝而否定了原汁原味的民歌,也不要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歌而否定包裝,這個百花齊簇,百花共存,百花都發展,這樣子我們的民歌也會發展
http://blog.sina.com.cn/u/1248261697
⑷ 端午節請問這樣做宣傳
端午節的資料大全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歷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溫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端午祭正式被韓國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已獲得成功,這對我們中國人本國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研究認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概念。
袁學駿說,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歷來就有數字重疊的概念,如正月正(陰歷一月初一)春節,二月二日龍頭節,三月三日相傳是王 母娘娘的蟠桃會,此外還有七月七日七夕節、九月九日重陽節等,這些節日都有其自身內涵,它們都和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文明緊密相連。五月五日被當作節日來過和上述這些節日形成早晚相當,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泛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等,以驅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學駿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可能有意在端午節,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忠心。
袁學駿認為,現在流傳下來的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是兩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後,後人在打撈屈原遺體時逐漸演變的紀念方式。人們在江中撒米是為了讓魚吃飽後避免吃屈原遺體,打撈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競爭,於是比賽逐漸展開,至於龍舟,則更晚一些。
【端午節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蒙蒙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相傳鍾馗為唐代人,到長安應試考中狀元,因其貌不揚被廢,憤而觸殿階而亡。後來托夢給唐明皇,決心殲除天下魔鬼。當時皇宮內正鬧鬼邪,唐明皇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鍾馗捉鬼圖》。並將此畫懸掛後宰門用以驅妖鎮邪,宮中遂得安寧。唐明皇加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鍾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後神話傳說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7、躲五
農歷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周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時
中原地區端陽節到來之際,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節前或節日里要給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涼席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故端陽節又稱做"送時節"。
9、驅五毒
五毒是指蠍子、蜈蚣、毒蛇、蝦螈壁虎五種毒蟲。"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到端陽節這天人們便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圖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還要把五毒圖的頭上再紮上一根針,表示要把它們釘死除掉。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10、滾吃雞鴨鵝蛋
全國各地均為流行。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說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游戲。其它地區均以煮食為主,據說原為投入河水中飼喂魚蝦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屍骨被魚蝦所害,後演化為煮食紀念。
11、煮大蒜
大蒜是一種中葯,味辛甘,能殺毒滅菌,熟食能清腸胃毒素,疏通血脈。端陽節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以疏通血脈,消毒滅菌。
12、破火眼
江蘇南京一帶端午節習俗。是日,在一碗清水裡放適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據說可以防治眼玻雄黃有殺菌滅毒的功效,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
13、游百病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游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14、剪綵葫蘆
用彩色紙剪成葫蘆狀,於端陽節倒貼於門首,取將毒氣倒出之意。
15、飲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中葯材,中醫葯書籍說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發明年代,我國人民就是用白酒調配雄黃和白礬水來塗抹毒蟲蜇傷和蚊叮蟲咬的。人們熟悉的《白蛇傳》曾描繪:端陽節,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現在不少地方在端陽節還要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並在兒童的耳、鼻、額頭上塗抹雄黃。不過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⑸ 貴州有那些民族歌曲
1.《多彩貴州》,由清風作詞,徐沛東作曲,阿幼朵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專輯《醉苗鄉》當中。
2.《貴州戀歌》,由清風作詞、孟慶雲作曲,著名歌唱家張也演唱的一首描寫貴州風俗人情的民族歌曲。
3.《貴陽背篼》,2005年09月19日發行的一首民歌,所屬專輯是《經典貴陽話說唱(背篼SHOW)》,演唱者是俊毅 、凌飛。
4.《山水貴客》,著名音樂人陳濤作詞、王備作曲,韓紅演唱的歌曲,在貴州省第十一屆旅發大會「唱響多彩貴州」旅遊文化展示活動上作為主題歌曲推出。
5.《爽爽的貴陽》,由孫楠演唱,清風作詞,浮克作曲,作為貴陽城市宣傳曲。
(5)宣傳畫苗族擴展閱讀:
民歌特徵
1、民歌是人民群眾的詩與歌結合的創作,通常是口頭創作,口頭流傳;又是廣大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
2、民歌多是即興演唱,在演唱過程中,隨著語言、勞動、情緒及演唱者條件的不同,在曲調、速度、力度、繁簡各方面都可能有所變化,所以它又具有變異性;
3、民歌是人民群眾自發口頭創作,所以大多數民歌情感真摯;音樂形式簡明樸素,曲式結構比較短小,表現內容的方法比較直接、朴實;
4、善於運用少量音樂材料,洗煉的藝術手法和音樂語言,創造出准確而生動的音樂形象,既短小易記又便於流傳;
5、民歌還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因為他的創作與人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緊密關聯,所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歌在音樂方面又具有不同的民族風格。
參考資料:網路.貴州民歌
參考資料:網路-《多彩貴州》
參考資料:網路-《貴州戀歌》
參考資料:網路-《貴陽背篼》
⑹ 民國時期的」五族共和「指的哪五族
但是僅僅憑這五個民族根本就不能代表整個中國,為此在五四運動後,孫中山先生總結思考後,認為由於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里,漢族總是由於自己的血統而自大,最終導致中國各民族之間矛盾重重,漢族應該拿出誠意,與其他幾族融合統稱為中華民族才對,後來中華民族的概念逐漸被人們接納,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全民抗戰,使得中國各個民族對於中國民族的認同感急劇上升,可以說中國現在各民族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民國的努力,使得中國度過了清政府滅亡後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時期
⑺ 女孩耗時247天拍攝了56個民族的服飾,她鏡頭下的民族服飾有哪些特色
近日,一個關於“湖北女孩247天拍攝56個民族服飾”的話題登上抖音的熱榜,她就是費青。
想當初她完全沒想到自己的今天,雖說當初學表演專業的她,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憧憬。然而三年的社會現實讓她認清楚了現實的殘酷。北京不能再成為她的容身之所,於是她便動身前往老家湖北,那時她得知抖音等自媒體,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平台去繼續她的夢想,起初是准備拍攝漢服,但當時漢服已是非常火熱,流量熱度完全不能把她支撐起來,後來無意間接觸到民族文化,她便專攻這方面,通過學習和了解,她發布了自己第一部關於苗族服飾的視頻,鏡頭中的她熱情活潑的靈動美打動了很多人,為她贏得流量的同時也贏得了自信,如今轉眼已過了247天,她結束了56個民族的拍攝,成長了很多,也讓很多人記住了她。
短視頻的創作完美收官,但鏡頭中她帶給我們的精彩演繹更是讓我們意猶未盡!
⑻ 苗族人的民居建築有什麼風格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
苗家人分布很廣,在廣西、廣東、貴州、雲南、湖南、海南、四川等省份都有主要分布,而且東南亞也有很多苗家人,如越南、寮國、泰國、緬甸等地都有苗家人居住,所以很難講苗家人的傳統建築,只能說我們印象中苗家人的建築,畢竟建築更取決於自然環境,生活方式,而不是民族。這一點很容理解,東北地區,無論是任何民族的建築,都不以「高」為主,都是以平方為主,哪怕是為了宣傳自家實力,也僅是兩三層樓高而已,這主要是因為東北地區冬夏溫差較大,如果房屋過高,冬天取暖無法解決,而且古代多以木頭建房為主,冬天外面寒冷,屋裡溫暖,溫差較大,一旦房屋建高,房梁更容易變形,從而導致坍塌,所以東北地區多以平房為主。
苗家人重點分布省份是貴州、湖南、雲南,所以這三家苗寨可以去看看,相對更符合苗家人的特點。近些年,苗寨相對比較有名的是卡拉苗寨,主要是是以鳥籠為特色的旅遊區,什麼樣的鳥籠都有,千奇百怪,應有盡有;西江苗寨,位於貴州凱里,素有「千戶苗寨」之說,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苗族建築都堪稱一絕;格多苗寨、南花苗寨、麻鳥苗寨等,也值得一游,也都有苗家人特有建築風俗。
⑼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通用20篇)⑽ 白族,苗族,和瑤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是什麼啊
有個火把節之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