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禽流感防治知識宣傳單

禽流感防治知識宣傳單

發布時間:2022-08-31 03:41:46

A. 有關禽流感的知識和預防

一、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之間引起流行,過去在民間稱作雞瘟。禽類感染後死亡率很高。
什麼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亞毒株(以H5N1和H7N7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類中傳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斷進化的,其寄生的動物(又叫宿主)范圍會不斷擴大,可感染虎、家貓等哺乳動物,正常家鴨攜帶並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豬體內更常被檢出。
二、h7n9禽流感防治常識
對於如何預防H7N9禽流感,專家建議,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於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由於醫務人員比普通公眾接觸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機會更多,建議醫務人員在診治病人過程中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在接診疑似或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時,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即標准預防、飛沫傳播預防和接觸傳播預防措施。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
2、盡可能減少與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勤洗手,遠離家禽的分泌 物,接觸過禽鳥或禽鳥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3、應盡量在正規的銷售禽流感疫情場所購買經過檢疫的禽類產品。
4、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每天1~2次開窗換氣半小時。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預防措施雞蛋時蛋殼應用流水清洗,應烹調加熱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飲食,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學校及幼兒園應採取措施,教導兒童不要喂飼野鴿或其他雀鳥,如接觸禽鳥或禽鳥糞便後,要立刻徹底清洗雙手。外出在旅途中,盡量避免接觸禽鳥,例如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街市或到公園活動;不要喂飼白鴿或野鳥等。
6、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並發症,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
三、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B. 禽流感的防治知識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識》。全文如下:

一、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性疾病,容易在鳥類(尤其是雞)之間引起流行,過去在民間稱作雞瘟。禽類感染後死亡率很高。

二、什麼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亞毒株(以H5N1和H7N7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類中傳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斷進化的,其寄生的動物(又叫宿主)范圍會不斷擴大,可感染虎、家貓等哺乳動物,正常家鴨攜帶並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豬體內更常被檢出。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類。1997年,在我國的香港地區,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導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證實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截止到2005年11月為止,發現H5N1病毒的流行地區有:柬埔寨、中國內地、台灣、香港、印尼、日本、寮國、馬來西亞、韓國、泰國、越南、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土耳其、羅馬尼亞、希臘等國。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按甲類傳染病採取預防、控制措施的乙類傳染病。

三、人是怎樣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現?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五、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是什麼?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 「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六、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該病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2、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4、發現疫情時,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公眾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1分鍾即可滅活。對乾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葯都很敏感。

6、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應戴上口罩,盡快就診,並切記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外游或與禽類接觸史。

7、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C. 預防禽流感宣傳標語橫幅

導語:進入春季,又是禽流感的高發期,相關安全事項必須跟進到位,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預防禽流感的宣傳標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預防禽流感宣傳標語:

1、 人人動手,清潔環境,預控禽流感流感流行

2、 增強全民衛生意識,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3、 防控禽流感,安全你我他

4、 病禽死畜焚燒深埋

5、 防控禽流感,人人有職責

6、 預防禽流感,免疫是關鍵

7、 圈舍毒常消,雞鴨病減少

8、 病死鵝鴨雞,千萬不能吃

9、 大力搞好環境衛生,切實增強防病能力

10、 選擇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自我保健能力

11、 整治城鄉環境,共創清潔家園。

12、 禽流感流感,可防可控不可怕

13、 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14、 勤洗手、常通風,吃熟食、喝開水,曬衣被、不扎堆。

15、 搞好環境衛生,增強防病能力

16、 不吃未熟禽、蛋加工、保存食物要生熟分開

17、 主意飲食衛生,把住“病從口入”

18、 宰殺禽畜後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19、 勤通風、勤洗手、喝開水

20、 病禽死畜焚燒深埋的預防人禽流感專題宣傳活動

21、 維護公共衛生、構建健康環境 。

22、 關注食品衛生,確保人民健康。

23、 開展除四害活動,預防傳染病發生

24、 飯前便後勤洗手,傳染病毒難入口

25、 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全民健康素質

26、 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27、 勤洗手、常通風,吃熟食、喝開水,曬衣被、不扎堆。

28、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整治城鄉環境衛生

29、 自覺維護良好環境衛生,防控禽流感流感傳播

30、 人人參與,凈化環境,美化家園,預防傳染性疾病

31、 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群眾健康水平、

32、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33、 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樹立健康生活方式

34、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5、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防控禽流感流感

預防禽流感的相關知識: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3月31日通報,上海市和安徽省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家禽和野禽)傳染病。人類對禽流感的研究歷史悠久,第一次禽流感發現於1878年。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已經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學調查證明禽流感為水平傳播,切斷它的傳播途徑,就可控制該病的流行蔓延。我市以前未發現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市民不必恐慌。

一、什麼是禽流感?

答: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這是一種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綜合征,被國際獸疫局定為A類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不僅是雞,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鳥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體的類型,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

二、什麼是人禽流感?

答: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稱“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盡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區出現,但是,考慮到人類對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類感染H5N1 、H7N9等型禽流感病毒後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現的病毒變異等,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該疾病可能是對人類存在潛在威脅最大的疾病之一。

三、人是怎樣感染上禽流感的?

答: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目前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四、人類患禽流感後會有哪些症狀?

答:人類患上禽流感後,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早期症狀與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線還會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大多數患者治癒後良好,且不留後遺症,但少數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過遲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展成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症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並發症而死亡。專家建議,病人一旦出現以上症狀應該及時就醫。

五、疫區回來後發熱怎麼辦?

答:到過禽流感疫區,尤其是接觸過病禽、死禽後,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且在短時間內加重,並伴有骨痛、肌肉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用於治療傳統流感的葯物酸金剛乙胺和鹽酸金剛烷胺對治療禽流感同樣有效,但需在發病的頭48小時內用葯才有效,超出48小時用葯療效下降,甚至無效。

六、人禽流感有沒有特效治療方法?

答:目前沒有特效葯物治療,但經及時的支持性治療和對症治療後,絕大多數病人可以痊癒康復。

七、是否有疫苗預防人禽流感?

答:目前沒有疫苗預防人禽流感。

八、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關鍵是什麼?

答: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 “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

九、穿羽絨服、蓋鴨絨被會傳染嗎?

答:穿羽絨服、蓋鴨絨被及相關製品,是肯定不會傳染禽流感的。因為羽絨製品通常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化學環節處理,病毒存活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太可能對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十、市民食用的雞蛋應該怎樣處理才安全衛生?

答、患有禽流感的雞所產下的雞蛋表面確實有可能沾染上含病毒的糞便,但雞蛋裡面是否會帶有病毒,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我們提醒大家要注意食用雞蛋的衛生,買來雞蛋後一定要清洗干凈,烹飪時一定要煮熟煮透,像荷包蛋、水撲蛋這樣較易形成“流黃”的烹飪方式在近期內應盡量避免。此外,摸了生雞蛋後還要及時洗手。

十一、吃雞鴨鵝肉會被傳染嗎?

答:禽肉煮熟煮透後,病毒傳播的可能性較小。但如果是病禽或攜帶病毒又未經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進入人體。目前,我國檢疫部門已經採取緊急防範措施,正規市場的家禽基本可放心食用,關鍵是要煮熟煮透。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爆發區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風險。

十二、買活雞回家吃是否會被傳染?

答:如果是健康的.活雞基本是安全的,但如果是病雞就有危險。WHO警告說,人不管接觸什麼樣的病雞都同樣有危險。少量染病的家禽能倖存下來,但它們至少在10天之內還會排泄含病毒的糞便。另外,雞的翅膀有可能藏有禽流感病毒,所以,雞翅膀撲打時可能會造成病毒釋放。

十三、如何預防人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該病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2.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1分鍾即可滅活。對乾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劑都很敏感。

4.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燒熟煮透,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不宰食病死的禽類和動物。

5.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禽類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特別是病死的家禽和鳥類。接觸禽、蛋及糞便後用肥皂洗手。

6.飼養員、屠宰工人等與活禽密切接觸的人做好防護工作。

7.禽類飼養場、銷售市場需加強通風和衛生消毒。

8.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應戴上口罩,盡快就診,並切記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外游或與禽類接觸史。

9.盡量不到醫院探視高燒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視時必須戴醫用口罩,出現症狀要及時就醫。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10.兒童和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更應注意飲食起居,適時增減衣被,防止過度疲勞,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到“疫區”活動。

十四、如與病禽有過接觸應該怎麼辦?

答:首先不要恐慌,因為畢竟家禽將病傳染給人的幾率很低,在我國疫情發生地,衛生部門已經對與病禽密切接觸的人員進行了醫學檢查和觀察,尚未發現人員感染。但若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過接觸,如果出現感冒樣症狀,應當馬上去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診斷與治療。

十五、如有家人或朋友感染人禽流感後應採取什麼預防措施?

答:患者應戴上口罩,防止傳染給其他人。家人或朋友到醫院看望呼吸道病人時要戴口罩;接觸人禽流感患者時應戴口罩、戴手套、穿隔離衣,接觸後應洗手;減少受感染的機會,同時留意自己身體狀況,如有病症請盡早就醫。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如果與人禽流感患者接觸後,應自覺減少外出和到公共場所活動(至少在2周內),要注意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並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的變化,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接受有關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的指導。

D. 禽流感的有關知識

禽流感(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人感染後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
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約為33%。此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區域間的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途徑。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一種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種亞型(也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按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類。非致病性禽流感不會引起明顯症狀,僅使染病的禽鳥體內產生病毒抗體。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類出現輕度呼吸道症狀,食量減少,產蛋量下降,出現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為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約是60%,家禽雞感染的死亡率幾乎是100%,無一倖免。
禽流感的症狀依感染禽類的品種、年齡、性別、並發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環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或神經系統的異常。
常見症狀有:病雞精神沉鬱,飼料消耗量減少,消瘦;母雞的就巢性增強,產蛋量下降;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
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單獨或以不同的組合出現。有時疾病暴發很迅速,在沒有明顯症狀時就已發現雞死亡。
另外,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很大,取決於禽類種別和毒株以及年齡、環境和並發感染等,通常情況為高發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禽流感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其長短與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劑量、感染途徑和被感染禽的品種有關。
禽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很大,取決於禽類種別和毒株以及年齡、環境和並發感染等,通常情況為
高發病率和低死亡率。在高致病力病毒感染時,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
最早的人禽流感病例出現在1997年的香港。那次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導致12人發病,其中6人死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國從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
禽流感潛伏期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其長短與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劑量、感染途徑和被感染禽的品種有關。
羽絨製品是否傳播禽流感?
羽絨製品通常會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程,傳播病毒的幾率應當很小。
它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
流感病毒有三個抗原性不同的型,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是A型。A型流感病毒也見於人、馬、豬,偶可見於水貂、海豹和鯨等其他哺乳動物及多種禽類。
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是由於三個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對人類的
侵襲。首先,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體細胞識別並結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傳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組必須含有幾個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而禽流感病毒沒有;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於含鹼性氨基酸數目較多,使其在人體內的復制比較困難。
禽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對去污劑等脂溶劑比較敏感。福爾馬林、β丙內酯、氧化劑、稀酸、乙醚、脫氧膽酸鈉、羥胺、十二烷基硫酸鈉和銨離子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禽流感病毒沒有超常的穩定性,因此對病毒本身的滅活並不困難。病毒可在加熱、極端的pH、非等滲和乾燥的條件下失活。
在野外條件下,禽流感病毒常從病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糞便中排出,病毒受到這些有機物的保護極大地增加了抗滅活能力。此外,禽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環境中,特別是涼爽和潮濕的條件下存活很長時間。糞便中病毒的傳染性在4℃條件下可以保持長達30~50天,20℃時為7天。
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存活較長時間。有研究提示,它在糞便中能夠存活105天,在羽毛中能存活18天。
(一)加強禽類疾病的監測,一旦發現禽流感疫情,動物防疫部門立即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養殖和處理的所有相關人員做好防護工作。
(二)加強對密切接觸禽類人員的監測。當這些人員中出現流感樣症狀時,應立即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集病人標本並送至指定實驗室檢測,以進一步明確病原,同時應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三)接觸人禽流感患者應戴口罩、戴手套、穿隔離衣。接觸後應洗手。
(四)要加強檢測標本和實驗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嚴格執行操作規范,防止醫院感染和實驗室的感染及傳播。
(五)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類及蛋類等食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六)養成早晚洗鼻的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呼吸道健康,增強呼吸道抵抗力。
(七)葯物預防對密切接觸者必要時可試用抗流感病毒葯物或按中醫葯辨證施防。
(八)別去疫區旅遊。
(九) 重視高溫殺毒。
禽類防治: 1免疫接種 嚴格認真地做好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特別是在禽流感的高發季節每隔3~4個月要進行一次H5N1RE-5+RE-4和H9的免疫,這兩種禽流感疫苗的防疫要間隔10天進行。
2切實搞好飼養管理
採取封閉式飼養,嚴防野鳥從門、窗進入禽舍;防止水源和飼料被野禽糞便污染;定期對禽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加強帶雞消毒,定期消滅養禽場內的有害昆蟲及鼠類;死亡禽類必須焚燒或深埋。
作好禽類飼養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盡量減少應激因素的發生,注意秋冬、冬春之交季節的變化,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及時清理糞便,還可定期在雞舍使用中葯蒼術、丁香酚、艾葉、茵陳、青蒿、紅花等,熏蒸雞舍,減少不良氣體的刺激,從而達到減少呼吸道病和腸道病的發病率。
3對於出現死亡和產蛋率下降的雞群可及時使用提高免疫力的中草葯配合敏感的抗菌葯物用於治療腸炎和輸卵管炎,如並發呼吸道症狀,再配合多西環素或泰樂菌素等,出現產蛋率下降時飼料中添加維生素B12、亞硒酸鈉維生素E等。
人禽流感的預後與感染的病毒亞型有關,感染H9N2、H7N7者,大多預後良好;而感染H5N1者預後較差,據目前醫學資料報告,病死率約為30%。
影響預後的因素除與感染的病毒亞型有關外,還與患者年齡,是否有基礎性疾病,治療是否及時,以及是否發生並發症等有關。

E. 禽流感知識常識

禽流感主要是鳥類之間傳播.對於人類的預防,只要不直接接觸病雞或者其排泄物就不會被感染.對於雞肉雞蛋只要煮熟食用就絕對不會感染,因為該病毒在超過70度的環境中就會全部死亡.因此只要不是飼養戶這類高危人群,吃熟的禽類食品絕對不會感染,放心吧 . 另外要首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特別是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不論天有多冷,每天最好都要定時開窗通風兩次,每次30分鍾。通風時間最好定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因為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即可滅活該病毒,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壞其感染性。而且新鮮空氣有稀釋病毒、清潔室內空氣的作用;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飯時一定堅持生熟分開,如切生雞肉的案板和刀就不能再去切熟食,否則直接入口的熟食就容易沾上病菌,如果這只生雞正好是一隻病雞,那麼人就很可能被傳染上禽流感; 不要喝生水,雞肉、雞蛋一定要煮熟了吃。姜教授說,特別是一些吃火鍋貪「鮮」的人,常常是雞肉在鍋里還沒變顏色就往嘴裡送。姜教授說,禽流感病毒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22度水中可存活4天,在0度水中可存活30天以上,在糞便中可存活3個月。而禽流感病毒對熱比較敏感,100度以上的沸水裡煮2分鍾即可滅活。 人類患上禽流感的症狀: 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早期症狀與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線還會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 家禽患上禽流感的症狀: 禽流感的症狀依感染禽類的品種、年齡、性別、並發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環境因素等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統或神經系統的異常。 常見症狀有,病雞精神沉鬱,飼料消耗量減少,消瘦;母雞的就巢性增強,產蛋量下降;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

F. 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識宣傳單

人感染H7N9禽流感科普性知識問答

1、什麼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最常見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戰,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無並發症,多於發病3~4天後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2周。輕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狀輕,2~3天可恢復。
2、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無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發現H5和H7兩種亞型。由於種屬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況可以感染人,既往確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症狀表現各不相同,可以表現為呼吸道症狀、結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後常表現為高熱等呼吸道症狀,往往很快發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什麼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為1-16種亞型,根據病毒神經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為1-9種亞型,HA不同亞型可以與NA的不同亞型相互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類特別是水禽是所有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種。H7N9亞型流感病毒既往僅在禽間發現,在荷蘭、日本及美國等地曾發生過禽間暴發疫情,但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
4、我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現況?
截止目前我市未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確診病例。
5、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臨床表現?
主要臨床表現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熱(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起病5-7天出現呼吸困難,重症肺炎並進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並死亡。
目前對該疾病臨床特徵的認識還很有限,該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輕型病例或其他臨床表現尚不清楚。隨著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積累,對該疾病的認識將會發生變化。
6、全球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毒情況?
1996年~2009年間,荷蘭、義大利、加拿大、美國和英國曾報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亞型分別為H7N2、H7N3和H7N7,臨床表現主要為結膜炎與輕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此前,我國從未發現過H7亞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7、H7N9病毒與既往H1N1、H5N1和其他季節性流感病例相比其毒力和傳染性如何?
由於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確診病例較少,對該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尚無法對該病毒的毒力和人際傳播的能力做出准確判斷。
8、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來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從病毒生物學上屬於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國際上所發現的人感染H7亞型的流感病毒也多來自於禽類,但截至目前,確診病例的具體感染來源尚不清楚。
9、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目前尚未證實該病毒具有人傳人的能力。
10、如何預防H7N9流感?
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有利於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目前尚無針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11、目前的治療方法?
基因序列分析顯示,該病毒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葯物敏感。根據其他型別流感抗病毒治療的經驗,發病後早期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對人類新發現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異性治療手段仍需觀察研究。
12、公眾如何保護自己?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等個人衛生習慣,能夠有效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疾病。同時還應避免接觸病死禽、畜。
13、公眾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風險大嗎?
目前,僅在局部地區發現少數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經醫學觀察未發現續發病例。根據目前有限證據推測,公眾感染該病毒的風險較低。
14、醫務人員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風險大嗎?
目前尚無H7N9人傳人的確切證據,確診病例接診的醫務人員中均未發現感染病例,但由於醫務人員比普通公眾接觸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機會更多,建議醫務人員在診治病人過程中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在接診疑似或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時,應採取標准預防加飛沫傳播預防和接觸預防。
15、目前我國有關部門已採取的行動?
病例出現後,當地衛生部門高度重視,及時採取了病人救治、流行病學調查、標本採集與送檢、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並加強了對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監測工作。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此次疫情高度重視,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報告後,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蘇派出專家工作組,指導當地開展患者的救治和調查工作,召開多部門會商會,對疫情性質進行分析研判,並安排部署了相關調查、防控和應對准備工作。
國家疾控中心接到病例報告和送檢標本後,及時開展了疫情風險研判和實驗室檢測研究,在短時間內做出了病例的病原學診斷,在全球首次發現和確認了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導致的人類感染病例,並對新病毒的特徵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16.如何預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普通市民
1、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禽類及製品,並注意觀察其外觀、質量。在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間,盡量不買活禽,尤其是不要將活禽買回家後繼續飼養。
2、烹調禽類製品,應加熱至沸騰,蒸熟煮透後再食用。
3、禽類食物製作過程中,要做到生熟分開,容器分開,刀、案分開。
4、避免讓孩子接觸鳥類、禽類。
與禽類密切接觸的職業人群
1、不要將禽類放在自己居住的房屋裡。
2、在飼養、運輸、銷售和宰殺禽類的過程中,要穿戴好工作服裝,口罩,在接觸禽類後,要清洗手部。
3、定期清掃雞舍、禽舍及外環境,清掃時應穿好工作服,帶上帽子和口罩。
4、禽類的糞便和污物應統一消毒後處理。
5、一旦發現自己或者周圍人出現發熱、咳嗽、頭痛等流感症狀,要及時就診,並向醫生說明自己與禽類的接觸史。

H7N9禽流感防控知識

一、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為16個H亞型(H1~H16)和9個N亞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還可感染人、豬、馬、水貂和海洋哺乳動物。此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報道的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該病毒為新型重配病毒,其內部基因來自於H9N2禽流感病毒。從家禽、鴿子中分離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與人體中分離到的病毒高度同源,此前在國內從未分離到。
禽流感病毒普遍對熱敏感,對低溫抵抗力較強,65℃加熱30分鍾或煮沸(100℃)2分鍾以上可滅活。病毒在較低溫度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個月,對酸性環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條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H7N9禽流感的流行、傳播與臨床症狀
H7N9禽流感病毒來源不明、傳播途徑不清,不排除通過候鳥遷徙傳入國內的可能;該病毒可以感染雞、鴿子等禽鳥,對家禽呈低致病力,感染後沒有臨床症狀,目前尚未發現豬感染該病毒。
對人的傳染源目前尚不明確。現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人的臨床表現: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症表現為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症、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三、H7N9禽流感的防控
(一)禽類的H7N9禽流感的預防
對H7N9禽流感的預防必須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不從疫區引進種蛋和種禽;對過往車輛以及場區周圍的環境、孵化廳、孵化器、禽舍籠具、工作人員的衣帽和鞋等進行嚴格的消毒;採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杜絕鳥類與家禽的接觸;在養殖場中應專門設置供給工作人員出入的通道,對工作人員及其常規防護物品應進行可靠地清洗及消毒;嚴禁一切外來人員進入或參觀動物養殖區。按要求做好免疫接種,定期進行血清學監測以保證疫苗的免疫預防效果確實可靠。
(二)人的H7N9禽流感的防治
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對主要是從事禽類養殖、銷售、宰殺、加工業者,烹飪的人員,以及在發病前1周內接觸過禽類者等高危人群,應注意保護自己,要採取勤洗手、室內勤通風換氣、注意營養、保持良好體質等措施,有利於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若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直接接觸病死禽、畜。
4月6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是我國首個靜脈給葯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適用於治療甲型流行性感冒。
(註:以上信息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ww.moh.gov.cn 和農業部網站官方信息)

G. 禽流感的小知識

禽流感防治小知識

人流感與禽流感的異同

人流感病毒A型病毒:它是在野馬以及家禽、豬、鯨、馬和海豹體內發現的最危險和最普遍的病毒。

A型病毒的子型根據病毒表面的H和N兩種蛋白質確定。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經氨酸苷酶。現在有15種不同的H子型病毒和9種N子型病毒。

這些病毒每隔兩三年出現一次小突變。這個過程稱為「抗原飄移」。同時,這些病毒也可能與其它病毒交換基因,這個過程稱為「抗原移型」。這種情況一般通過血凝素氨基酸的小變化出現,典型的途徑是豬,它身上可能有禽類病毒和人類病毒。

抗原移型十分罕見,但是它可能產生一種致命的新子型病毒,任何人對此都沒有免疫力。

B型病毒:這些病毒也可能引起流行病,但是只在人中間傳播。

C型病毒:這是最無害的病毒,會引起輕微的呼吸道疾病,但是不會引起流行病。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是傳染性禽類疾病,於100多年前在義大利首次發現。據認為,所有禽類都容易感染這種病毒,但是一些物種的抵抗力大於另一些物種。

禽流感病毒有15個子型,其中兩個子型(H5和H7)對家禽最有致命性。這兩個子型也傳染給人。

目前在亞洲部分地區流行的H5N1病毒於1997年在香港第一次跨越物種障礙傳染到人身上,18名患者中有6名死亡。

2003年,荷蘭發生H7N7禽流感,造成一名獸醫死亡,83人染上結膜炎和其他輕度疾病。

第三個子型H9N2病毒是1999年至2003年在香港3名幼童身上發現的,但是所有3名幼童都是輕微病例。

高致病性禽流感為何多發生於冬春季節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無特定臨床症狀,在短時間內可見食慾廢絕、體溫驟升、精神高度沉鬱,伴隨著大批死亡。雞新城疫病毒感染與禽流感有明顯的區別。它們的病毒種類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見典型臨床症狀:潛伏期較長,有呼吸道症狀,下痢,食慾減退,精神萎頓,後期出現神經症狀。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發。主要原因是:

第一,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第二,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良好的通風可以大大減少雞舍環境中病毒的數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雞體內的機會和數量就明顯減少,感染幾率下降。同時良好的通風也減少了不良氣體對雞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對維持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禽流感我們怎樣防護

【重點防護人群】

家禽飼養者:為了預防禽流感,飼養禽類動物的專職人員在與禽類接觸時,最好戴口罩、穿工作服。工作服要勤清洗、勤消毒。處理禽類糞便時應戴手套,接觸污物後應洗手。禽流感病毒對乾燥、紫外線照射及汞、氯等常用消毒液很敏感。常用消毒葯,如福爾馬林、漂白粉、碘制劑等都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在疫區及周邊地區,可選擇上述1~2種消毒葯對禽類籠舍進行消毒。

12歲以下兒童: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和泰國衛生部根據泰國出現的禽流感患者的情況進行分析後認為,12歲以下兒童為重點防護人群,家長應提醒孩子不要觸摸或摟抱禽類動物。

【一般人群】
在發現疫情的地區,人們應盡量避免接觸、觸摸活的雞、鴨、鵝等家禽和鳥類;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有空調設備,應經常清洗隔塵網;保持室內清潔,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

注意個人衛生,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加強體育鍛煉,避免過度勞累,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下述情形不會患禽流感】

穿用羽絨製品這是因為羽絨製品通常經過消毒、高溫等多個物理、化學環節處理,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穿羽絨服、蓋鴨絨被以及接觸相關製品,不會感染禽流感病毒。

吃煮熟煮透的禽類肉蛋由於禽流感病毒不耐熱,被加熱到100℃時,1分鍾即可滅活;加熱到56℃、持續30分鍾或加熱到60℃、持續10分鍾時,也會喪失活性。因此,吃禽肉和蛋類時只要完全煮熟煎透,就不會感染禽流感病毒。

目前,我國各地檢疫部門已採取緊急防範措施,所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正規市場上經過檢疫的家禽。但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暴發區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的可能。

高致病性禽流感潛伏期從數小時到數天最長21天

據全國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辦公室介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伏期從數小時到數天,最長時間可達21天。禽流感的傳播途徑有病禽與健康禽直接接觸和病毒污染物間接接觸兩種。

潛伏期的長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數量、禽體的抵抗力、日齡大小和品種,飼養管理情況、營養狀況、環境衛生及有否應激條件的影響,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潛伏期短,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潛伏期內有傳染的可能。

禽流感病毒存在於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體臟器組織中。因此病毒可隨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糞便排出體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糞便、死禽屍體污染的任何物體,如飼料、飲水、雞舍、空氣、籠具、飼養管理用具,運輸車輛、昆蟲以及各種攜帶病毒的鳥類等均可機械性傳播。健康禽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發病。

H. 預防禽流感的小知識

近日,中國內地已發現7例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這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目前上海已有兩人死亡;安徽的1例病人病情危重,仍在救治中;最新通報的4個病例全部來自於江蘇,也正在救治中。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這是國內外首次發現人感染病例,目前未發現7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衛生應急辦公室提醒公眾,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尤其是出現高熱、呼吸困難者,應及時就醫。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等個人衛生習慣。同時應避免接觸和食用病(死)禽、畜。
3月30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專家,根據病例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診斷上海和安徽3名患者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其中2人搶救無效死亡,1人病情危重,這是國內外首次發現人感染病例。4月2日,江蘇又最新通報了4個病例,都是病情危重,正在救治中。目前,上海、安徽、江蘇三省市衛生部門正落實患者臨床救治、密切接觸者追蹤和醫學觀察、疫情監測等應急處置措施。北京、廣東、湖南、重慶、海南等地對外發布消息稱,尚未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已發現7例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專家表示,上海、安徽確診的3個病例中,兩人曾有禽類接觸史,一人沒有。因此H7N9病毒具體的感染來源還不清楚。目前,未發現3例病例之間有流行病學關聯。中國疾控中心稱,根據目前有限證據推測,公眾感染該病毒的風險較低。
衛生應急辦公室表示,目前國內外尚無針對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由於目前只發現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確診病例,對該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專家正在對該病毒的毒力和人際傳播的能力作進一步判斷,該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輕型病例或其他臨床表現尚不清楚。
未發現全國流感異常升高
專家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特徵可分為HxNx共135種亞型,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一種,既往僅在禽間發現,未發現過人的感染情況。
據中國疾控中心報告,未發現近期全國流感活動水平異常升高。專家認為,根據目前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結果,未提示該病毒具有較強的人傳人能力。
什麼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少見情況會感染豬。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自從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也會感染禽流感之後,此病症引起全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關注。
既往確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狀表現各不相同,可以表現為呼吸道症狀、結膜炎、甚至死亡。
H5N1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傳染給人,其中H5為高致病性,H5N1為衛生部新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報告的法定傳染病,又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如何傳播?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人類直接接觸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糞便或直接接觸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過飛沫及接觸呼吸道分泌物也是傳播途徑。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目前還沒有發現人感染的隱性帶毒者,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一般認為任何年齡對人禽流感均具有易感性,但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禽流感患者有哪些症狀?
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後,起病很急,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常用消毒劑、高溫、陽光均可將禽流感病毒滅活
禽流感病毒對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均敏感,常用消毒劑容易將其滅活,如氧化劑、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鈉、鹵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劑)等都能迅速破壞其傳染性。
禽流感病毒對熱也比較敏感,禽流感病毒在65°C加熱30分鍾或煮沸狀態下2分鍾以上可滅活。但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有甘油保護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糞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個月。
禽流感病毒在陽光直射下也會失去活性。病毒在直射陽光下40~48小時即可滅活,如果用紫外線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壞其傳染性。平時衣物多曬太陽,也是預防禽流感的最簡單有效方法。
人感染禽流感及時就醫是否可得到有效治療?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關鍵要做到「四早」,指對疾病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早發現: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抗病毒葯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症療法,絕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復出院。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
基因序列分析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葯物敏感。根據其他型別流感抗病毒治療的經驗,發病後早期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抗流感病毒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對人類新發現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異性治療手段仍需觀察研究。
日常生活中怎樣預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專家提醒,預防人禽流感應做到「六項注意」:
1、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要有均衡的飲食,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2、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傢具及牆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應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或使用抽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煮透,食用雞蛋時蛋殼應用流水清洗,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廚房衛生,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製品後要徹底洗手。
4、應盡量避免與禽類接觸,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應盡量在正規的市場購買經過檢疫的禽類產品;勤洗手,遠離家禽的分泌物,接觸過禽鳥或禽鳥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學校及幼兒園應採取措施,教導兒童不要喂飼野鴿或其他雀鳥;外出旅途中,盡量避免接觸禽鳥,如不要前往觀鳥園、農場、街市或公園活動,不要喂飼白鴿或野鳥等。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下2分鍾即可滅活。對乾燥、紫外線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葯都很敏感。
6、不要輕視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並發症,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打噴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要用紙巾、手帕掩蓋口鼻,預防感染他人;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葯。

I. 養殖戶如何預防禽流感

養殖場(戶)按照家禽養殖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疫制度,嚴格執行獸醫衛生防疫的有關法規,定期對場區實施消毒工作,進出禽舍的人員和車輛都要更衣和消毒;在一個場區內不能同時飼養雞、鴨,只能飼養一種家禽;除按免疫程序注射禽流感疫苗外,還要對抗體水平進行檢測,抗體水平低時,要再次注射疫苗;不得到疫區采購家禽產品;要注意周邊的環境保護,要加強飼養管理,保證家禽的體況處於最佳狀態,提高家禽抵抗疾病的能力。

J.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世界衛生日2022宣傳主題活動總結(通用11篇)

一個熱烈的活動已經結束,我們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閱歷,不如讓我們總結經驗,展望未來。但是活動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世界衛生日2022宣傳主題活動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1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醫務人員合理用葯的能力,我院緊緊圍繞 抵禦耐葯性:今天不採取行動,明天就無葯可用 這一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宣傳主題

為使此項活動順利開展,我院加強了組織領導,由院辦公室牽頭落實此項工作。

1、及時轉發了衛生部辦公廳、省衛生廳、市衛生局、縣衛生局關於組織開展世界衛生日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我院各臨床科室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2、加強與各臨床科室的溝通聯系,做好指導工作,確保宣傳活動真正達到目的。

二、採取多種形式,營造宣傳氛圍

世界衛生日 主題活動重在宣傳,全院各科室明確要求,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一)開展專題學習。我院各科室結合實際,通過召開全院職工會議、中層幹部會議、科室會議等形式,組織進行了專題學習,並要求每位醫生切實抓好落實,加強我院醫務人員合理用葯的能力。

(二)加強陣地宣傳。我院利用電子顯示屏、宣傳欄等形式開展了相關宣傳,充分營造了宣傳氛圍。

(三)組織講座培訓。我院召開了全院職工大會,進行抗生素的合理應用等臨床合理用葯知識的培訓,使醫生受益;對來咨詢的群眾進行現場解答世界衛生日知識,得到了廣大居民群眾的贊揚與好評。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2

一、 高度重視,積極部署。

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並制定了《世界衛生日活動方案》,在公共衛生工作例會上召開了愛國衛生月及世界衛生日活動會議,明確了各部門責任及活動時限,確保了活動的穩步開展與實施。

二、 精心組織,合理安排

自4月份始,我院組織3個街道辦、25個村衛生室開展以「xxxx」為主題的xx年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

①在主幹道、人流密集區域扎設宣傳點發放宣傳冊、宣傳單;

②懸掛宣傳橫幅,出動宣傳車,對過往群眾進行以「健康相伴,活力常在」為內容的愛國衛生月和衛生日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普及健康知識,號召廣大群眾積極投身到愛國衛生運動的洪流之中;

③於4月7日開始聯系鎮委鎮政府機關幹部、沿街商戶、駐地單位、社區、村組群眾開展大擦洗、大掃除、大清理活動,對城鎮主要道路、建築工地、農貿市場、臨街建築物立面、各類公用設施等進行擦洗和沖洗,對視野內的垃圾進行撿拾,以實際行動帶動廣大群眾自覺維護清潔,共創文明、健康、宜居美好家園。

據統計,此次活動全鎮共設立宣傳點28個,懸掛宣傳橫幅1條,出動巡迴宣傳車1輛,發放衛生健康知識讀本和折頁800餘份,發放宣傳單1500餘張,發動群眾約3000人,清掃道路及人行道8條,擦洗公共設施3個,擦洗沿街立面1000餘平方米。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全鎮掀起了整治環境衛生的熱潮,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進一步提升了全鎮的環境衛生質量和水平。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3

4月7日,湖南安仁縣衛生計生局和城關衛生院在縣城啟動全縣「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向群眾宣傳「應對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識,為群眾免費進行健康檢查。

為組織開展好「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全縣將4月7日至13日定為「世界衛生日」宣傳周,要求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均要在工作陣地、鄉村圩場組織開展宣傳服務活動,提高廣大群眾對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

活動現場,縣衛生計生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向群眾踴躍參與的群眾免費發放《糖尿病防治知識手冊》等慢性病防治知識資料、新修訂的《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宣傳品,講解糖尿病防治注意事項和分級診療的好處,解答《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關於實施「全面兩孩」和獎勵扶助等相關法規規定和如何辦理生育服務登記。同時,義診醫師認真地為群眾免費測量血壓和血糖檢驗等身體健康檢查。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4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由湖南省攸縣衛計局牽頭,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第二人民醫院等單位在湘東大市場舉行主題為「應對糖尿病」的宣傳活動。

本次活動圍繞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各單位結合自身特色,在糖尿病防治、慢性病防治、中醫膏方、健康體檢等方面展開宣傳。在活動現場,醫務人員向前來咨詢的市民耐心解答有關疾病的預防知識,發放健康宣傳手冊,為市民測量血壓、血糖,免費贈送健康香包,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好評。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高,治癒率低。糖尿病的引發與許多因素相關,如遺傳、肥胖、年齡、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葯物、其他因素等。怎麼防治糖尿病呢?專家建議,做到「三五防糖法」。

第一個五是預防糖尿病的五個要點,預防糖尿病應從全民做起,多走、少吃、勤動、放鬆、必要的時候服葯。

第二個五是治療糖尿病的「五架馬車」,教育與心理治療、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葯物治療、定期檢測。

第三個五是實現檢測糖尿病的五項達標,體重要達標、血糖要達標、血脂要達標、血黏要達標、血壓要達標。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5

4月7日,由張家界市永定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主辦,區疾控中心、崇文街道辦事處承辦,以「糖尿病要早預防,分級診療幫您忙」為主題的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在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廣場進行。

活動現場,通過向群眾發放糖尿病防治資料、解答疑難問題和免費測量血壓,提醒現場咨詢群眾平時多測量血壓,注意血壓變化,要養成科學控制飲食,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科學運動鍛煉,加強日常自我監測的生活習慣。本次活動,免費為群眾測量血壓320餘人次,發放糖尿病防治知識5000餘份,為群眾解答疑難咨詢120餘人次,有效提高群眾對糖尿病防治意識和知曉率。

當天,xx區各鄉鎮、街道衛生計生辦,區直醫療衛生計生單位均採取不同形式,開展了世界衛生日宣傳活動。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6

每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用以紀念1948年成立世衛組織。每年選定一個主題,強調某個公共衛生重點領域。世界衛生日為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增進健康活動提供了機會。4月8日,蘇仙區健康教育所聯合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5家醫療單位及16名醫務人員,在八一路生源時代廣場開展世界衛生日的宣傳與咨詢活動。

此次街頭宣傳活動重點關注向人類或動物傳播大量寄生蟲和病原體的一些最常見病媒(蚊子、白蛉、臭蟲、蜱和蝸牛等)。例如,蚊子不僅傳播瘧疾和登革熱,還傳播淋巴絲蟲病、基孔肯亞熱、日本腦炎和黃熱病。今年衛生日主題目標:更好地防範病媒傳播的疾病。現場張貼宣傳條幅、健康生活方式展板,並設立健康咨詢台,免費為廣大群眾測量血壓。

通過此次宣傳使人民群眾認識到病媒傳播的疾病的危害性,加強了對各種病媒的防護意識,營造社會共同關注,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圍。本次活動咨詢群眾人數1000餘人,發放《病媒體防治知識》宣傳彩頁、口袋書等11種宣傳材料,共2100餘份。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4月8日的郴州新聞聯播節目,此次宣傳活動進行了報道。

此次世界衛生日街頭宣傳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現場宣傳效果,還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宣傳效果,讓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深入人心,讓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在廣大群眾中得到了更好的展現。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7

每年4月7日為世界衛生日,新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領導高度重視此次活動,為了在現有基礎上鞏固和提高防控水平,需要開展持續的監測工作,掌握流行趨勢;同時根據流行現狀,制定新的病媒傳播疾病控制策略,加大以家庭為目標的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普及相關的防病知識,提高人群衛生意識和防病意識。

4月8日,新民市健康教育中心聯合精防科,在疾控中心樓前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今年世界衛生日宣傳的主題是「病媒傳播的疾病」,現場懸掛宣傳條幅、擺放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展板、並設立健康咨詢台、自製並發放宣傳材料、免費為廣大群眾測量血壓、在疾控中心一樓大廳利用DVD進行宣傳播放相關疾病的防治措施、並且在新民市疾控中心網站發布「世界衛生日核心信息」。

通過此次宣傳活動,使人民群眾認識到病媒傳播的疾病的危害性,加強了對各種病媒的防護意識,營造社會共同關注,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圍。本次活動咨詢群眾人數2000餘人,發放《病媒體防治知識》宣傳單800份、家庭急救知識手冊100本、艾滋病防治知多少50本、衛生應急知識宣傳手冊100本、防病指導手冊100本、沈陽公民健康素養66條50本、艾滋病防病知識手冊100本、居民健康素養66條80本、布病防病知識手冊80本、禽流感防治知識宣傳單500份、控煙知識手冊200本、精神衛生知識宣傳報300份。此次世界衛生日街頭宣傳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現場宣傳效果,還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宣傳效果,普及了健康知識,增強了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了全市廣大居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8

4月9日,在院學生會生活部地組織下,全院學生以自己的方式響應了今年的世界衛生日。今年衛生日的主題是"通力合作,增進健康"。在全院學生地共同努力下,使我們學習的環境煥然一新,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給悶熱的天氣增加了幾分涼快。

通過廣播站和其它兩個宣傳途徑,使全院的學生對世界衛生日有了更多的了解,這也使得同學們積極地加入到清洗工作中來。從課桌椅到講台、從窗戶到風扇、從走廊到樓,同學們都認真耐心地清洗。這一切充分體現了同學們攜手為世界衛生日增添一份光彩、共創美好的生活環境的決心。

與此同時,我們也組織了人員對各個教室進行了評比,最後選出了當中12個完成得較好的班級。具體如下:

第一團總支:應電042 應電05級

第二團總支:旅遊042 文秘044 旅遊051 物流051

第三團總支:商英043 商英051

第四團總支:計應041 網路042

第五團總支:社體051 社體052

為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需要我們全院師生共同攜手來創造和上級領導地頂力相助。同樣,在偌大的世界環境中,更需要我們全人類共同攜起手來,營造出一個更安全、更穩定、更和諧的生活環境。

街道開展世界「衛生日」義診及宣傳活動總結

為廣泛動員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優化生產、生活環境。xx街道於4月7日世界「衛生日」當天在雨花亭路口萬眾大葯房前坪,組織了以「通力協作、增進健康」為活動主題的大型義診宣傳活動。活動邀請到長沙現代女子醫院、砂子塘衛生服務中心、桔園衛生院等單位教授4名、醫師5名,為廣大居民群眾義診,宣傳健康教育知識;社區組織了義工服務隊,進行了不文明行為的勸阻,散發了愛國衛生、健康教育和呵護女性健康的宣傳資料,利用電視、cd、板報傳播健康知識。此活動得到了萬眾大葯房和長沙現代女子醫院的大力支持,他們免費給部分老黨員、特困戶、低保戶發放了消炎葯、涼茶、感冒葯、女性保健葯等等,合計金額達4000多元。凝聚了一片溫暖、獻出了一份愛心,得到了廣大居民群眾的贊揚與好評。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9

今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xxxx」,隨著慢性病防控知識的開展,加強慢性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開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成為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重點,平原縣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確保世界衛生日主題宣傳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衛生局召開全縣各基層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科科長會議,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制定宣傳方案,認真組織實施,把活動落到實處。

二、採取多種形式,營造宣傳氛圍

高血壓防治是公共衛生科工作的重點,全縣各醫療機構以世界衛生日宣傳為切入點,從中醫、西醫、日常保健、用葯原則、防治措施等各個層面宣傳高血壓的知識,從控鹽限油、控制體重,促進血壓血糖達標。

呼籲公眾培養健康生活方式。全縣共出動醫務人員200餘名,開展「xxxx」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講座義診活動23場次,免費為35歲以上的群眾測量血壓、免費發放降壓葯品及解答自我保健等知識;在集市、村莊、廣場懸掛橫幅16處,擺放宣傳板25塊,發放宣傳材料30000餘份;利用電子屏滾動播出高血壓相關知識。

印製的宣傳材料有《4月7日世界衛生日》、《高血壓的防治保健》、《高血壓的中醫防治與保健》、《高血壓規范用葯原則》、《低鹽飲食有利於高血壓患者》。通過這種活動,強化了群眾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了群眾對健康知識的知效率。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10

為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切實改善居民生活環境,10月15日,南塔街道紮上街社區組織開展「周末衛生日」活動。全體社區幹部職工、社區巡邏隊員以及周邊居民積極參與,保證了參加勞動的人員數量和勞動質量。

活動中,參與志願者明確各自分工,深入轄區大街小巷,重點對小區衛生死角和路面垃圾進行清掃和集中整治,眾人不怕臟、不怕累,人人干勁十足,領導幹部們也用實際行動真正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踏踏實實地將衛生清理工作落到實處。在清掃過程中,社區還開展了垃圾分類相關活動,清掃志願者們對過往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並分發放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頁、垃圾分類倡議書等,引導居民正確認識垃圾分類站點和垃圾分類的處理方式。

通過周末衛生日活動,讓群眾更加了解創建文明衛生城市的不易,更讓群眾珍惜健康溫馨的生活環境,同時也提高了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今後,紮上街社區將一如既往地做好衛生治理,推進創文鞏衛工作常態化。

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活動總結 篇11

為普及精神衛生知識,提高群眾自我精神保健意識,我鄉緊緊圍繞「發展事業、規范服務、維護權益」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的宣傳教育,走訪慰問活動,提高了廣大市民的精神衛生知識,增進了全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理解和幫助。現將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使此項活動順利開展,我們加強了組織領導,成立了以主管副院長xx組長,公共衛生辦公室主任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開展此次活動。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開展走訪活動,由副組長安排通知各個村的鄉醫對患有精神病的村民進行走訪。通過這樣的形式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療資料,做到讓鄉醫對每個病人合理用葯、按時吃葯,減輕病人的痛苦,讓病人盡早得到康復。開展知識講座,提高公眾精神衛生健康水平。

我院通過精心的組織領導,在「世界精神衛生日」這天,圍繞主題,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宣傳教育,走訪慰問普及精神衛生知識,提高了廣大群眾的自我精神保健意識,促進了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及早期干預。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長期普及精神衛生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閱讀全文

與禽流感防治知識宣傳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職業只能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01
婚慶公司開業策劃方案 瀏覽:71
4月8號電子商務稅收調整解讀 瀏覽:150
三態電子商務上市 瀏覽:147
博物館戰略與市場營銷 瀏覽:213
眼鏡品牌營銷 瀏覽:858
鄉鎮電子商務培訓議程 瀏覽:958
班主任培訓方案計劃實施 瀏覽:521
網路創業網路營銷 瀏覽:393
服裝促銷活動廣告詞 瀏覽:937
市場營銷論文結語範本 瀏覽:70
蓋澆飯策劃方案 瀏覽:345
媒體意識形態專題培訓方案 瀏覽:141
電子商務平網站 瀏覽:870
番禺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985
電子商務與娛樂業 瀏覽:336
策劃方案包括那幾個方面 瀏覽:272
河南元萌電子商務 瀏覽:330
市場是什麼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539
熱力公司部門職工培訓方案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