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清市龍翔國防教育基地的基地歷史
2012年8月17日福建省政府命名龍翔國防教育基地為第二批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20家),9月13日省政府、省軍區聯合在龍翔舉行第二批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授牌儀式。
2012年8月29日龍翔國防教育基地被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福建省委宣傳部聯合授予「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
龍翔做為民辦國防教育基地被列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在福州市乃至福建省尚屬首家,為福州市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和中小學生軍事科普活動提供了新平台,為福建的國防文化建設增添了新內容。
❷ 2014年閩候縣縣長是誰
嚴金官.男,漢族,福建福清人,196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歷任福清團市委副書記、書記,福清市東瀚鎮黨委書記,福清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福清市委常委,福清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福州市委農辦室務會議召集人、主任,市政府農辦主任,閩侯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代縣長,閩侯縣委副書記、縣政府黨組書記、縣長。
責任分工
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編制、人事、財政、監察、審計工作。
❸ 福清一日游哪裡好玩的地方
生活的時間久了
這里的一切便慢慢在心中紮根
讓人愈發難以忘懷,經常有很多人問小微
福清這個城市太小
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離開呢?
嗯,拋開大城市機會多這類雞湯言論
小微今天用這十大理由來告訴你
為什麼大家都捨不得離開福清~
01
離不開福清的山
誰說福清沒有山?
福清的山雖然不高
但是每一座都有著獨特的味道
↓↓↓
位於福清市東張鎮的嵐湖山
不僅是福清最高的山
還是閩中地區不可多得的高山生態茶葉生產基地
素以石奇竹秀而得名
有「雅勝鼓山」之譽的石竹山
1987年被評為首批省級十大風景區之一
每年遊客逾30萬人
因其山高、林深、路險
而鮮為人知的大化山
可賞楓葉紅的地方
楓樹群規模雖然不大
襯托著那一片草場,意境幽遠
福州轄區最大、最美的草原的大姆山
綿延八百畝的天然高山草場
站在山頂能看到長樂一帶的海岸線
草原遼闊,景色迷人
02
離不開福清的古村鎮
福清的古村鎮是有故事
彷彿一個溫婉靈動的江南女子
讓人忍不住的憐愛~
↓↓↓
始建於北宋的海口鎮,史稱「小杭州」
海口鎮人傑地靈,歷史悠久
雄居福清灣頂部,攬龍江之入海故得名「海口」
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的一都鎮
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來到一都鎮,就可感覺到大自然豐厚的饋贈
連綿的青山、清澈的水源、溫潤的氣候
福清南嶺鎮,徒步的好地方
有山有水庫,可以看海看草原
春天時可以看油菜花
秋天時可以看金黃的稻田梯田
一座自帶古韻氣質的上逕鎮
擁有傳統小鎮的守舊古樸
當你站在上逕的小鎮的土地上
時光彷彿停止了一樣
03
離不開福清的島
福清的島有很多
大多數因為人跡罕至而鮮為人知
但也總有那麼幾個島嶼
讓人去過之後就不遠離開~
↓↓↓
位於沙埔鎮最東端的目嶼島,與牛頭尾隔海相望
從高空俯瞰,整個島嶼
就像一匹駿馬,故稱野馬島
又因該島古代曾為監海哨位,故又稱目嶼島
江陰半島外,有一小島名叫「小麥」
在這里可以聽聽海的呼吸,聞聞海風中的鹽味
也可以在沙灘上運動、拾貝、游泳
獨有一番回歸大自然的情趣
三山鎮的一個海岸也很美
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霞湖洞
大海,沙灘,礁石,海螺
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獲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的東壁島
登上東壁島的主峰,可以看到全島的風貌
舉目四望,可看碧波萬頃
遠山若隱若現,可聽海浪拍岸和鷗鳥鳴叫
04
離不開福清的園林
福清給人的印象
不只是燈紅酒綠、車水馬龍
但是在這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之中依然有著
精巧典雅的江南園林、綠樹成蔭的郊野公園~
↓↓↓
小橋流水、雕梁畫棟
說不盡的歷史,唱不完的風韻~
豆區園
天生林藝園
江濱三大公園
洪春松濤園
05
離不開福清的古民居
無論什麼時候
福清人永遠都無法忘卻
屬於它特有的古民居
這里有無數的故事和記憶
↓↓↓
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陳氏古民居群
陳氏古民居群卓爾的藝術魅力
在水泥建築物瘋長的今日
愈加凸顯出其獨特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龍田鎮下一村兩座相連的清代古民居
房子採用穿斗式風格
這是清代南方民居的主要建築特色
堪稱是「古城堡式」的東關寨
與閩西的土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境地
06
離不開福清的馬路
福清的馬路體現了福清的氣質
雖然歷經多年
卻依舊藏著這個城市的點點滴滴
讓人流連忘返~
↓↓↓
浪漫甜蜜的萬達金街
短短的幾百米,卻是我一生想對你說的話~
俞老俞香的北環路
彷彿一瓶塵封的紅酒,幽靜而高雅~
文藝厚重的龍江路
彌漫著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
美麗摩登的鳳凰路
兩旁綠樹林蔭,傍水而生
電影院、酒吧、KTV、酒樓一應俱全
07
離不開福清的橋
福清的橋就如同福清這座城市一般
既有秀氣溫婉的,又有雄偉壯觀的~
↓↓↓
福清現存最長的古橋--龍江橋
1961年5月,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見證抗倭歷史的古橋--躡雲橋
它是莆田經漁溪通往龍田
高山和平潭縣的捷徑
歷經曲折的福清龍首橋
因其是建於龍江上
第一座古橋,故名「龍首橋」
與葉向高有關的波瀾橋
橋面中間最高點比橋的兩端路面高
因此,站在橋的一端看不見橋的另一端
08
離不開福清的建築
福清的建築
處處透著一股傲視全球的霸氣和獨特
有的以高度著稱,有的靠別致吸睛
無論哪一個都美輪美奐~
↓↓↓
融商大廈
萬達廣場
福清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裕榮匯購物中心
福清行政服務中心
❹ 2022福清一中薛天輝什麼職務
校長。根據2022年8月17日下午,福清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彤到會並宣布了市委對福清一中人事調整名單,由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薛天輝兼任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學校長,建設和工作實際的需要。
❺ 在福建福清上哪所初學好
福州一中
福州第一中學的前身是清朝嘉慶(公元1817年)年代的聖功書院,可以說是全國少有的超過200年歷史的百年名校。曾經因為辦學成績優異受到國務院通令嘉獎,是原國家教委確認的中國名校。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73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40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
學校在高考中一直保持優異成績,高考文理科總平均分連年位居全省第一,在人才培養方面,擁有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兩院院士十多人。
學校高考升學率、高中會考優秀率、進入重點大學人數多年來均穩居省、市前列。學校為社會各界培育眾多優秀人才,以侯德榜、陳景潤等16 位院士為代表的大批著名專家學者、有以辛亥革命元老、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原福建省宣傳部部長王助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
❻ 地級市的市委書記是什麼行政級別
普通地級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正廳(局)級。一些市(州),其市委書記兼職所在省(自治區)黨委的常委,政級別為副省(部)級。
市委書記級別:
直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四個直轄市,即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直轄市市委書記一般兼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為副國級幹部。
副省級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副省級市 現有的15個副省級城市,包括了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這5個計劃單列市,以及10個省會城市 ,副省級城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省部級副職。
一般地級市
一般地級市的市委書記的行政級別有兩種:正廳(局)級和副省(部)級,前者為普通地級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正廳(局)級。一些 市(州),其市委書記兼職所在省(自治區)黨委的常委,因此其行政級別不是廳級而是為副省(部)級。
縣級市
縣級市的市委書記行政級別為(正局長級),縣的縣委書記(正處長級)。
(6)福清市宣傳部部長擴展閱讀
(一)、廳局級
廳局級是我國公務員的一個行政級別(正職為行政五級,副職為行政六級),國家各部委的廳級官員,(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組成部門的主要領導,廳長,委員會主任,省局局長,市局長、地級市(自治州、地區行署)的書記、市長(州長、專員),人大主任,政協主席。也就是和司局級、地廳級一個級別。
(二)、省部級副職
省部級副職是指一個公務員級別。省部級副職(四級幹部)。省部級副職:中共中央,國務院 ,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的副部級領導,國家正部級各人民團體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院長書記, 人民檢查院檢察長書記 ,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特殊規定的副職)。
❼ 長樂區武裝部長劉超哪裡人
11月5日上午,長樂區委常委、武裝部長劉超和區委副調研員鄭成峰帶領長樂區城建監察大隊一行7人蒞臨福清市城管局考察福清市城市管理工作及相關建設情況。福清市政府副市長曾以平、福清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庄瑞華、黨組副書記陳海平、福清市環衛處主任俞宏武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座談會上,福清市城管局全面介紹了福清市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渣土運輸管理、生活垃圾處理、流動攤販便民疏導點、「牛皮癬」治理及信息宣傳工作等方面的經驗做法。並就福清市城管工作在機構設置、人員組成、隊伍管理、執法工作開展及社會公眾參與機制等方面的具體做法和經驗與長樂區考察團進行了交流。
考察團對福清市城市管理工作的管理經驗和顯著成效表示贊賞,長樂區委常委、武裝部長劉超表示,福清市在信息宣傳工作、城管志願服務等方面的好經驗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學習和借鑒,希望雙方今後繼續加強交流,不斷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隨後,考察團來到我局的渣土車數字監控平台中心,考察了福清市在建築工地及渣土拉運車輛規劃管理方面的具體做法和成功經驗。並在龍山中隊隊長許可春熱忱介紹下,參觀了龍山中隊服務大廳、文化走廊、學習會議室、文體樓、機關食堂等工作生活環境。
❽ 第一座列入國家級文物的土樓
1996年的文物、博物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指導思想。首先,加強了文物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全省9個地、市及46個文物重點縣建立了文物管理委員會,福州市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市文物局。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成員也進行了調整充實,副省長王良漙任主任委員,省政協副主席盧浩然、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葉雙瑜、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黃啟章、省文化廳廳長吳鳳章、副廳長庄晏成任副主任委員,吳鳳章為常務副主任。省文物鑒定組也確定為副處級事業單位。其次加強了文物保護立法和執法檢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頒行了《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省人大、省政協組織了多次文物保護視察活動。洛陽橋等一批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得到維修。省人民政府審核公布了第4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所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開展了普及「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知識的宣傳,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嚴厲打擊文物犯罪的專項斗爭,取得了初步成果。再次,博物館建設得到重視。省博物館新館建設佔地90畝,投資約2億多,已完成選址、立項,將於1997年動工,作為國慶50周年·獻禮工程。泉州海交館二期工程及漳州、三明、南平等市博物館也在積極籌建中。博物館館藏文物數量、質量都有明顯提高,經國家文物局確認的一級文物達488件(套)。陳列展覽也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省委、省政府公布的首批14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佔9個,文物保護單位佔4個。
但是,文物工作也面臨新挑戰:基本建設與文物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物犯罪活動屢禁不止,盜竊、走私、非法經營文物的犯罪活動仍十分猖撅;一些地方的領導對文物工作不夠重視,管理力量比較薄弱;政府對文物的投入不足,經費短缺。
【《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頒布】
《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於11月29日經省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審議通過,頒布施行。這一條例是由省文化廳、省法制局、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根據1987年頒發的《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執行9年來的情況和出現的新問題,作了大量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後,進行修改制訂的。新「條例」增加了發揮文物作用、加強宣傳教育的內容;對文物保護管理機構、經費也根據有關法規和福建省實際作了規定:突出了建設工程和土地使用權出讓過程中加強文物保護的內容;增加了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保護的內容;並就文物監管品市場進行規范,把「獎勵與懲罰」章改為「法律責任」;加大了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權。
【福建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的單位又增10處】
11月20日,國務院以國發(1996)47號文件,核定公布了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有10處文物保護單位名列其中。這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具特色,華安縣的二宜樓,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全省現存最大的土樓之一,布局獨具特色,防衛系統構思獨創,裝飾精巧華麗,是福建土樓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晉江市的草庵石刻,雕工精巧,是我國僅存的摩尼教石佛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認為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好的摩尼教遺址。莆田市的元妙觀三清殿保存宋代建築形式,有唐建遺風,與福州華林寺、寧波保國寺並稱江南3大古建築,是研究我國南方古代木構建築的珍貴實物資料。福州的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昭忠祠,廈門的胡里山炮台,均是我國近代反侵略歷史的重點史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於明洪武五年的東山銅陵關帝廟,廈門、龍海的青礁、白礁慈濟宮,是台灣眾多的關帝廟、慈濟宮的祖廟,都是兩岸同根、血脈相承的見證,台灣同胞謁祖尋根的重要所在。還有武夷山市城村漢城遺址,福清市的瑞岩彌勒造像,漳州市的石牌坊等,也都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至此,福建省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已達29處。
【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1996年9月2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單位49處。其中有林覺民、鄧拓故居,張高謙陵園等紀念建築物3處;長汀古城牆,福州、汀州、仙游文廟等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33處;南安官橋清代蔡資深民居,福州古田會館,衛理公會莆田總堂,福州泛船浦天主教堂等近現代重要建築、史跡4處;漳州南宗南山寺彌陀佛石造像,建甌東峰北宋北苑鑿字岩石刻,龍海九湖木棉亭碑刻等6處石刻及造像;曇石山文化遺址、王潮墓、義存祖師墓等古遺址、古墓葬3處。至此,全省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4處。與此同時,省政府還核定公布了第二批境內全國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69處。現在福建省所有的全國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均已依法劃定公布。
【洛陽橋修復工程通過國家文物局驗收】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北宋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建造,1053年興建,1059年竣工,全長1200多米,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海港梁式石橋。900多年來由於遭受自然的侵蝕、地震災害及長期超強度利用,損壞嚴重。1993年開始,由國家文物局、省市財政累計投資685萬元,進行全面維修,是建國以來全省最大的文物維修工程。經3年奮戰,終於1996年秋勝利竣工,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驗收,被評為優質工程。1996年10月20日在洛陽橋舉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禮,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張柏,省文化廳廳長吳鳳章、副廳長庄晏成及泉州市領導為竣工典禮剪綵。
【開展嚴厲打擊文物犯罪專項斗爭】
近年來,全省文物犯罪活動猖獗,盜竊、盜掘、走私、販賣文物犯罪案件頻發。1996年,各地文化文物部門與公安等政法部門緊密配合,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斗爭,取得一定成效。羅源縣公安局採取掛牌督辦,破獲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聖水寺18羅漢石雕被盜案,大部嫌疑人已緝捕歸案,4名已判刑,在逃的也已成立追捕組繼續緝捕中;惠安明代戴一俊墓石虎被盜、泉州雙陽明代墓葬石雕文物被盜等一批案件,也為我公安機關迅速偵破。5月間建甌公安局在嚴打中破獲了1起特大盜竊文物案,抓獲5名團伙成員,繳獲被盜國家三級文物古鍾1座。省文物鑒定組,1年中為公安、工商等執法部門進行涉案文物鑒定42起1500餘件。為了進一步打擊文物犯罪活動,省人民政府批轉了省公安廳、文化廳關於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嚴厲打擊文物犯罪專項斗爭方案,列入冬季嚴打戰役,戰役從12月份開始,集中優勢警力,攻破重點案件,形成一定聲勢。各地市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門亦加強文物安全防範和檢查監督,取得明顯效果。
【國家文物局授予廖國華「文物衛士」光榮稱號】
廖國華同志是將樂縣博物館副館長,1995年7月6日凌晨,為保衛國家文物,與入館盜竊文物的歹徒進行殊死搏鬥,被刺31刀,終因失血過多壯烈犧牲。1996年4月4日國家文物局在廣西桂林召開的全國文物安全保衛工作表彰大會上,隆重表彰了廖國華的英雄事跡,授予廖國華同志「文物衛士」的光榮稱號,頒發了證書和獎金5萬元,號召全國文物工作者學習廖國華同志為保衛文物高度負責、無私無畏、英勇獻身的精神。省文化廳黨組也在5月間作出決定,在全省文化系統開展學習廖國華同志事跡活動,號召全省文化文物工作者學習廖國華同志熱愛文化事業,艱苦創業,不畏強暴,勇於犧牲,堅決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的精神。省見義勇為基金會也在7月23日追授廖國華同志為「福建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並給獎勵金3萬元。
【一批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獲可喜進展】
曇石山遺址是50年代就已發現的新石器至商周時期古人類活動遺址,1954~1974年曾先後進行了7次考古發掘。為弄清尚存的一些難點、疑點。1996年11月開始,文物考古部門又進行了第8次考古發掘。通過這次發掘,較全面地了解了曇石山遺址總體的文化內涵,填補了以往歷次發掘的空白,對重新認識曇石山文化內涵提供了重要資料。鑒於曇石山遺址的重要價值,有關部門正著手進行遺址就地保護工作,籌辦全省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曇石山文化博物館。
武夷山漢城遺址的發掘累計面積已達2萬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器物和建築構件,是我國南方地區發掘面積最大的考古項目之一,為研究福建地方史、福建與中原文化關系等提供了豐富考古資料。
福州新店古城的發掘,已清理出東、西、北城垣基址,出土了秦漢時期的陶瓮、陶缽、龜紋板瓦等,為研究秦漢閩越族和冶城地望探討,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建陽水吉窟遺址發掘,清理出長135.6米的全國最長的古龍窟,發現了一批青白黑釉瓷和延續5個朝代的窯址,是我國古陶瓷考古研究的一次大豐收。
福清少林院遺址的考古發掘,揭示了宋代少林院遺址的概貌,出土了一批有「少林」文字的器皿,對福建南少林的探討提供了新的資料。
❾ 福建省文化廳的領導信息
宋閩旺,男,漢族,1953年9月出生,山西省黎城縣人。在職本科學歷。曾任福建省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掛職);1996年6月任福建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主任;2000年3月任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外宣辦主任;2005年2月任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2005年7月任福建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中共福建省委第八屆委員。
黨組書記、廳長。領導省文化廳全面工作。主管黨建與監察、人教與老乾、計財、文化遺產、改革與發展。
陳 朱,男,漢族,1954年10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大學學歷。曾任省委辦公廳信息處副處長、督查處副處長;邵武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掛職);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2002年8月,任省委文明辦副主任(副廳級);2006年3月,任省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省委文明辦副主任。2007年8月,任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黨組成員、副廳長。分管社會文化事業、對外對港澳台文化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基建、人教與老乾工作。
張 遠,男,漢族,1964年8月出生,福建省福清市人,在職研究生學歷。曾任共青團福建省委經濟部副部長、省青企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省企業家和企業聯合會副會長;共青團福建省委常委、青工部部長;2005年6月任共青團福建省委副書記;2006年12月任共青團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青聯副主席。2008年1月任福建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2009年4月任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
黨組成員、副廳長、紀檢組長。分管紀檢監察、黨務、文化產業、文化市場管理、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基建、省圖書館基建及省少兒圖書館籌建和基建工作。
陳立華,男,漢族,1965年10月出生,福建省詔安縣人。在職研究生學歷。曾任福建省審計廳基建審計處副處長、行政事業審計處副處長;福建省文化廳計財處兼文化經濟處副處長;福建省文化廳計財處處長;福建省文化廳辦公室主任。2005年12月任福建省文化廳黨組成員;2006年1月任福建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黨組成員、副廳長。分管藝術事業、體制改革、計財後勤事務工作。
鄭國珍,男,漢族,1953年3月出生,福建省仙游縣人。大學普通班學歷,文博副研究館員。曾任福建省文化廳文物處副處長;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長、局長。2008年8月任福建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
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分管文物工作。
盧鴻筠,女,漢族,1953年11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在職本科學歷,圖書副研究館員。曾任福建省圖書館副館長,福建省文化廳對外處處長兼福建省閩台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福建省文化廳人事教育處處長。2010年9月任福建省文化廳副巡視員。
協助分管人教與老乾、社會文化事業工作。
❿ 柴冠景的個人履歷
1973.06——1976.12,河北省棗強縣馮村中學民辦教師;
1976.12——1979.08,河北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文專業學習;
1979.08——1982.12,河北省冀縣師范學校教師兼團總支書記;
1982.12——1983.10,河北省衡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科級秘書兼外事辦公室主任;
1983.10——1985.11,共青團河北省衡水市委副書記、書記;
1985.11——1989.10,河北省衡水市城市經濟工作部副部長(正科級);
1989.10——1991.12,河北省衡水市糧食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正科級);
1991.12——1992.11,河北省衡水市糧食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1992.11——1992.12,中共河北省衡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兼糧食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1992.12——1995.09,中共河北省衡水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其間:1995.04——1995.09任福建省福清市市長助理、副市長);
1995.09——1996.05,中共衡水市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
1996.05——1996.07,衡水地區廣電局局長、黨組書記兼地區電台、電視台台長、總編輯;
1996.07——1998.04,衡水市廣播電視局局長、黨組書記兼市電台、電視台台長、總編輯(其間:1997.09——1998.01中共河北省委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1998.04——2001.06,衡水市廣播電視局局長、黨組書記兼市電台、電視台台長、總編輯兼記協副主席(其間:1997.09——2000.07河北工業大學函授經管專業學習);
2001.06——2006.06,中共河北省衡水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兼民營經濟辦公室主任(1999.09——2001.12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管專業學習);
2006.06——2006.07,中共河北省邢台市委常委;
2006.07——2008.05,中共河北省邢台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
2008.05——2009.05,中共河北省邢台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2006.06——2006.07 邢台市委常委
2006.07——2008.05 邢台市委常委、統戰部長
2008.05——2009.05 邢台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2009.05——2013.04 邢台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13.04—— 邢台市政協主席
省十一屆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