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35-1945年間張聞天的職務是什麼
張聞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原名「應皋」(也作「蔭皋」),字「聞天」,取《詩經》中「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之意。又名洛甫,江蘇南匯縣(今上海浦東新區)人,第五位中國共產黨總書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前往蘇聯,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紅色教授學院學習、任教。1930年回國。
一、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2月,在中華蘇維埃二大上當選為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二、1935年遵義會議前夕,擁護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在遵義會議上,根據毛澤東的意見作了批判「左」傾軍事路線的報告,為會議的成功召開作出了貢獻。會後,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代替博古負總責。遵義會議後三年多存在著「洛(張聞天當時筆名為洛甫)毛合作」的領導體制。
三、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5月,兼任延安馬列學院院長。
四、1942年,到陝北和晉西北農村作了一年多的農村調查。曾長期兼任黨中央宣傳部長(1931年初,即任中宣部部長)、西北工作委員會主任、《解放》周刊主要負責人、《共產黨人》編輯,作了大量宣傳教育工作。
五、1945年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六、抗戰勝利後,到東北工作,1946年春任合江省(今在黑龍江省內)省委書記;1948年春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長,並任東北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次年調任遼東省(今在遼寧省和吉林省內)省委書記,為東北根據地的開辟和建設作出了貢獻。
❷ 1935-1945年間張聞天擔任的職務是什麼
1935年1月~1937年11月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1937年11月~1938年中央政治局實行集體領導,撤銷總書記,任政治局書記。
1938年後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央宣傳部長、馬列學院院長。
1943年3月,在延安整風運動中,中共中央取消書記處總書記設置,改為主席,由毛澤東擔任。
1945年6月,在延安舉行的中共七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46年5月任中共合江省(今黑龍江省東部)省委書記。
(2)遵義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張聞天(原名:應皋,化名:洛甫,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江蘇省南匯縣(今屬上海市)人。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
其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並出席遵義會議,對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起了重要作用,遵義會議後三年多存在著「洛毛合作」的領導體制。文化大革命中遭極「左」勢力迫害,1976年7月1日在江蘇無錫含冤病逝。1979年8月中共中央對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
❸ 陸定一 簡介
陸定一,江蘇人,1927年任團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同志為建設和發展我軍的政治宣傳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
代表作品: 《金色的魚鉤》,《老山界》
1925年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冬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6年任共青團南洋大學支部書記及上海法南區團委書記。同年秋調團團中央宣傳部工作,編輯《中國青年》。1927年5月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團中央候補委員,任團中央宣傳部部長。 他寫的文章《金色的魚鉤》被選進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六單元「英雄」第二課。《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老山界》編入蘇教版八年級上冊3課。《老山界》編入上海版七年級上冊第十九課。 在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汪精衛即將叛變革命的危急關頭,陸定一根據任弼時同志主持召開的團中央緊急會議精神,參與起草了團中央《致黨中央政治意見書》,請求黨迅速行動起來,組織武裝,開展對國民黨右派的堅決斗爭。隨後,陸定一以共青團代表身份參加了在中國革命緊急關頭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八七會議。這期間,他以犀利的文筆撰寫了大量文章,鞭撻黑暗勢力,鼓舞青年投身革命。大革命失敗後,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下,他堅韌不拔 陸定一
地進行斗爭。1928年初,陸定一根據團中央的指示,到廣東幫助廣東團省委工作,協助組織了1000多名青年參加紅軍。1928年秋,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陸定一被選為團中央委員,仍擔任宣傳部部長,主編《中國青年》。他撰寫了《中國革命的前途》等文章,闡述中國革命的發展道路,批判各種錯誤思想,在理論和宣傳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1928年底,根據黨的決定,陸定一赴蘇聯莫斯科,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駐少共國際代表、少共國際執委、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在 文革:批鬥陸定一
此期間,陸定一與瞿秋白、鄧中夏等同志一起同王明等人的錯誤進行了斗爭。1930年陸定一回國後,繼續擔任團中央宣傳部部長。1931年,王明「左」傾路線在黨內占據統治地位後,陸定一被錯誤地撤銷了團中央委員、團中央宣傳部部長職務。1934年10月,陸定一隨中央第二縱隊幹部隊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當年28歲,在北師大版3年級下冊數學書有介紹。遵義會議後,他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主編《紅星》報。紅軍到達陝北後,他參加了東征、西征,後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宣傳部部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陸定一歷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八路軍前方總部野戰政治部副主任,領導《新華日報》華北版的工作。1940年底,陸定一奉命回延安。延安整風運動期間,1942年4月,他負責編輯《解放日報》的《學習》副刊,撰寫了《從實際出發》等比較有影響的文章。同年8月,擔任《解放日報》總編輯。他撰寫的《我們對於新聞學的基本觀點》一文,強調新聞要堅持唯物論的反映論,堅持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提出新聞的定義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在新聞界產生了重要影響。1945年,陸定一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部長。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央委員。 1946年1月11日《新華日報》發表了陸定一的文章《報紙應革除專制主義者不許人民說話和造謠欺騙人民的歪風》。文章指出:"戈培爾的原則, 陸定一
就是把所有報紙、雜志、廣播、電影等完全統制起來,一致造謠,使人民目中所見,耳中所聞,全是法西斯的謠言,毫無例外。到了戈培爾手裡,報紙發生了與其原意相反的變化,謠言代替了真實的消息,人民看了這種報紙,不但不會聰明起來,而且反會越來越糊塗。看德國,不是有成千成萬人替希特勒去當炮灰么。"文章指出報紙有兩種:"一種是人民大眾的報紙,告訴人民以真實的消息,啟發人民民主的思想,叫人民聰明起來。另一種是新專制主義者的報紙,告訴人民以謠言,閉塞人民的思想,使人民變得愚蠢。前者,對於社會,對於國家民族,是有好處的,沒有它,所謂文明,是不能設想的。後者,則與此相反,它對於社會,對於人類,對於國家民族,是一種毒葯,是殺人不見血的鋼刀。" 1947年1月,他發表了《對於戰後國際形勢中幾個基本問題的解釋》一文,透徹地闡述了毛澤東同志關於當時世界政治中的主要矛盾、關於美國反蘇戰爭口號的實際意義是侵略美蘇之間的中間地帶、關於世界規模的統一戰線等戰略思想,在全國和世界上引起廣泛注意。1947年3月胡宗南進攻陝北時,陸定一兼任中央直屬隊政委,隨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同志轉戰陝北,做出了出色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陸定一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員會副主任。在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他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 陸定一故居
候補委員。1957年,他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團員,隨毛澤東同志赴莫斯科參加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1958年倡導創辦新中國第一所農村職業中學。1959年,陸定一任國務院副總理。1960年,他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團員,隨劉少奇、鄧小平同志參加了在莫斯科召開的81國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1962年,他任中央書記處書記。1965年,他兼任文化部部長。 陸定一長期負責黨的宣傳文教工作,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建設和發展黨的宣傳文化教育事業,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傾注了畢生的精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文化大革命」中,陸定一遭受林彪、「四人幫」的嚴重迫害,被關押近13年之久。 1979年6月,陸定一在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被增選為副主席。同年9月,在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委員。1980年3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顧問。1983年6月,在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副主席。在黨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❹ 貴州省綏陽縣現任縣長劉兆武是哪裡人
劉兆武:男,漢族,1972年2月出生,貴州遵義人,1994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貴州大學歷史學學士、貴州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
1990.09 — 1994.07 貴州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學習
1994.07 — 1994.09 在家待業
1994.09 — 1996.12 貴州經濟報社工作員
1996.12 — 1998.04 貴州省遵義市新聞圖片社工作員
1998.04 — 2001.02 貴州省遵義市新聞圖片社副社長、遵義圖片新聞報副總編輯(其間:2000.03-2001.01掛任遵義市紅花崗區中華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
2001.02 — 2003.04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忠庄鎮黨委副書記(1999.09-2001.09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2003.04 — 2005.08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其間:2003.09-2003.12掛任北京市宣武區文明辦主任助理)
2005.08 — 2006.09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局長(其間:2005.09-2005.11在遵義市委黨校第30期中青班學習)
2006.09 — 2011.05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2011.05 — 2014.08 貴州省余慶縣委常委、副縣長(分管常務工作)(2008.09-2011.06在貴州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公共管理專業學習)
2014.08 — 2017.06 貴州省遵義市民政局局長、黨組書記
2017.06 —2017.07 貴州省綏陽縣委副書記、綏陽縣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副縣長、代理縣長、貴州綏陽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
2017.07 - 貴州省綏陽縣委副書記、綏陽縣人民政府黨組書記、縣長、貴州綏陽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
❺ 武開章的簡歷
1924年春,武開章以優異成績考入陝西省立第六中學即榆林中學。1924年12月,榆林中學成立了馬列主義研究會,有李子洲等教師及學生劉志丹、武開章等參加。由於思想覺悟高,表現積極,李子洲「推薦劉志丹、王子宜、曹立如、武開章」等20多名學生第一批加入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共進社」。1925年5月,在李子洲的指導下,由北京區委李大釗派遣來榆林地區工作的耿丙光介紹,榆林中學黨組織吸收劉志丹、武開章等11名同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武開章成為大革命時期榆林地區最早的黨員之一。
1925年冬,武開章擔任了榆林中學黨支部書記。當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為了便於開展和領導學生運動,按組織的決定,武開章以個人名義加入了國民黨,並任國民黨分部委員。他利用合法身份,積極組織領導了一系列呼應全國革命斗爭形勢的學生罷課、遊行示威、募捐等活動。還組織領導了榆中的第三次學潮,將斗爭矛頭直指陝北的土皇帝一一陝北地方軍閥井岳秀,迫使其派員與學生進行談判,基本滿足了學生的要求。他還和高光祖在佳縣組建了「振佳會」,創辦了《振佳》會刊。他協助黨組織幫助組建了國民黨榆林縣黨部、榆林縣總工會、榆林縣商民協會等民主進步團體。他還多次組織學生遊行團,分赴榆林地區各縣,下農村、進工廠,一面向工人、農民宣講革命道理,喚醒民眾;一面幫助組建各地的工會、農協會、商協會,鼓動勞苦大眾參加革命。據《榆林黨史資料通訊》載:大革命時期,郭洪濤、武開章等都是在榆林中學「紅得出了名的人」。 1935年春,武開章擔任了新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北獨立師第三團的政治處處長兼黨總支書記的職務,他和團里其他領導一起,帶領紅軍戰士在神木、府谷和佳縣北部一帶的廣大地區展開游擊戰爭,到處打擊敵人,不斷取得勝利。1935年10月,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為了加強對西北革命根據地的領導,成立了陝北、陝甘兩個省委和關中、三邊、神府三個特委。12月10日,中央在瓦窯堡祁家灣召開會議,會上毛澤東同志闡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問題,並對神府特區的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毛澤東說,神府雖然不大,但這個地方很重要,是抗日前線。那裡形勢很緊張,斗爭很艱苦。去神府的同志一定要把黨員組織起來,群眾組織起來,動員一切力量建立統一戰線;不要被困難所嚇倒,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勝利。神府特區的軍民聽了黨中央、毛澤東的指示後。群情振奮,革命熱情空前高漲,極大地鼓舞了他們扭轉危局的信心和力量。
1936年3月,劉志丹、宋任窮和唐延傑率領紅二十八軍東征,同時幫助恢復、擴大神府根據地,開辟東征部隊後方基地。3月20日,紅二十八軍進入神木邊界,大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神府根據地得到迅速地恢復和擴大。劉志丹在神木見到武開章後,兩位老同學久別重逢,格外親切。武開章把自己離開榆中後近十年的工作情況向劉志丹作了詳細的匯報。匯報過程中,劉志丹不住地點頭贊嘆,同時,劉志丹就神府蘇區的政權建設、黨的建設、武裝斗爭、土地分配等談了自己的意見。最後,劉志丹又對武開章說:「現在神府蘇區正在迅速恢復和擴大,根據地有許多重要工作要抓緊做,我知道你的筆桿子比槍桿子還硬,搞黨政工作能進一步發揮你的作用。」武開章表示服從組織的決定。根據劉志丹提議,1936年3月,神府特委擴大會議決定武開章調離二十一支隊,擔任神府特委常委兼宣傳部長。神府軍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創建了神府革命根據地和紅三團,後發展成獨立師與地方游擊隊共計4000多人的革命武裝力量。由於國民黨反動政權的嚴密封鎖,神府根據地遠離黨中央,長期失去直接聯系,幾乎與外界隔絕,一直獨立存在於敵人的層層包圍之中,遭到國民黨軍隊的一次次「圍剿」。根據地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糾正了黨內的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將這塊孤懸於陝西省最北端的根據地堅持下來,成為陝北革命根據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37年5月,黨中央向神府特區派來了以張邦英同志為團長的工作團,工作團對神府蘇區的工作給以高度的評價。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精闢地指出:「神府特區是陝甘寧邊區的前哨陣地,它保衛了陝甘寧邊區,保衛了黨中央。」毛澤東主席也曾感嘆道:神府根據地很艱苦,堅持下來很不容易。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擴大會議後,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為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主觀唯心論佔了上風。武開章一貫堅持實事求是,他怎麼也不相信農業生產產量一夜之問就會「成倍、幾倍、十幾倍、幾十倍的增長」,怎麼也不相信「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這些荒唐話會是真的。1958年,新疆有些地方為了哄騙上級領導,把老百姓的鍋、鐵鎖和農具收回來煉成鐵向上級報功。武開章當時正在南疆考察,基層的同志反映說,學校停了課,農民也煉鋼鐵,成熟的莊稼無人收,大家都吃不飽,盡管晝夜奮戰,但成效不大。武開章說:「煉鋼鐵是應該的,但不能這么干,幾百人圍著一個坑,能煉出鋼鐵嗎?農業搞不好,群眾吃什麼!」當時已是深秋季節,有好些地方的糧食、棉花還未組織搶收,成熟的莊稼爛在地里,十分可惜,可另一方面老百姓還在受餓。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針對這種情況,他和區黨委的同志商量後,發表了《在抓緊大煉鋼鐵的同時,不要放鬆農業生產》的講話,強調各地黨政領導要合理安排生產,抓好秋收秋播和農牧業方面的其他工作。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竟然成為後來把他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一條罪狀。隨著「大躍進」和大煉鋼鐵運動的不斷升溫,自治區黨委的個別領導,不顧新疆的實際,片面地作出了「一切要為大辦工業,大煉鋼鐵讓路」的決定。於是,中央撥給新疆的農用汽車、拖拉機及鋼材、水泥、汽油等都被挪用了。在武開章辦公室,各地電報、電話接連不斷,紛紛反映農場開荒完不成計劃,水利工程停工待料,小農具無法維修等等問題。武開章作為分管農業的書記,面對如此嚴峻的農業生產形勢心急如焚,在自治區黨委會議上,武開章強調:「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只有糧食獲得豐收,其它經濟工作才好做,工農業生產應統籌兼顧,合理安排,不能搞『單打一』。」這個觀點本沒有什麼錯誤,它體現了一個黨員領導幹部對黨和人民負責的精神。但後來這也成為武開章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又一條罪狀。1958年11月,武開章按自治區黨委的統一安排和部署,在南疆傳達貫徹中央1958年在呼和浩特召開的西北五省區農業書記會議精神,這次會議提出了「少種、高產、多收」的方針。他結合新疆的實際指出:「農業生產不能一味擴大耕種面積,要把擴大耕地與提高單產結合起來,要改變傳統的粗放經營的方式,改變廣種薄收的低產狀況。」現在看來,這個觀點根本沒有錯,就是在那個「躍進」年代也應該說是正確的。更何況這是自治區黨委的集體意見。可是武開章去南疆不久,自治區黨委個別領導就指責武開章不服從自治區黨斷章取義地說武開章反對擴大耕地面積,反對「大躍進」。武開章為新疆的建設做了很多過很多好的建議。如新疆地區原來都是廣種薄收,產量很低,糧食不能自給,他就提出要以增加糧食的總產量,以滿足當地的糧食供應。區黨委討論農業生產計劃指標時,武開章以及分管農村工作的同志,認為糧食生產指標過高,要從實際出發,提出根據以往的經驗,計劃指標定為10%,就是高指標了,超過10%是不現實。全國各地「浮誇」成風,中央在北戴河會議上也認為,農業生產已經出現了產量成倍、幾倍、十幾倍、幾十倍增長的形勢。而武開章實事求是,頂風建議,提出新疆農業生產指標不超過10%,這種建議雖然是比較切合實際的,是正確的,但這是不合時宜的。自治區黨委的個別領導,明知武開章講的是有道理的,卻仍對武開章橫加指責,說他保守右傾。1959年8月廬山會議後,新疆自治區黨委於8月25日召開了三級幹部會議,自治區黨委的個別領導指責武開章散布「大煉鋼鐵,勞民傷財,得不償失」,「鋼鐵擠了農業」等反黨反社會主義言論;指責武開章「反對大煉鋼鐵」、「攻擊大躍進」、「攻擊自治區經濟建設方針」以及「反對自治區黨委領導」。會議以反對「大躍進」、反對總路線、反對社會主義和反對自治區黨委領導的罪名,把以武開章為首的7名領導同志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和反黨宗派。1959年9月27日,在自治區黨委擴大會議上通過了《關於武開章、辛蘭亭等同志右傾機會主義和反黨宗派的錯誤的決議》,撤銷了武開章自治區黨委書記處常務書記和監委書記的職務,只保留了區黨委常委職務。1960年,西北局在打擊所謂「彭(德懷)、高(崗)、習(仲勛)」黑線漏網分子時,在新疆自治區批的就是武開章為首的反黨集團。武開章無端蒙冤,在「反右傾」和「文化大革命」中長期被殘酷斗爭和無情打擊。
1960年,武開章被下放到新疆塔城地區的沙灣縣,他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積極工作,在下放期問,他跑遍了沙灣縣的每一個農村。他說:「既然我來到沙灣,我就一定要把沙灣的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搞上去,一定要做到自給有餘,老百姓的生活一定要得到改善。」原新疆自治區黨委呂建人書記回憶說:「開章同志志無端蒙垢,撤銷了他的區黨委書記職務,下放到農牧區勞動鍛煉。對於黨組織的決定,他從來不打折扣地服從。在狂飆颶風面前,開章同志堅強灑脫,他深入農業區和新疆的牧區,勞動的十分認真,並和農牧民交上了朋友,他同農牧民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深入考察農牧業生產的發展情況,詳細地做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將他調查的情況和意見隨時報告區黨委。」與武開章同去農村的李白超、李志學兩同志回憶說:「武老在沙灣勞動鍛煉時,和老鄉同吃同住同勞動,在酷熱的夏天,他頭戴草帽,頸圍毛巾,揮鋤和農民一起勞動,那一招一式完全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農民的姿態。」塔城地委的一位副書記感動地說:「武開章同志真是我黨的一個好黨員、好乾部,是我們的好領導。」1960年11月,武開章到塔城專區的裕民、塔城、額敏、托里等縣考察。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要詳細地了解那裡的農牧業生產情況和群眾的生活情況,當他得知人民公社食堂為過冬作了較充分的准備,群眾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時,他臉上就露出滿意的笑容。考察結束後,他把各縣的情況綜合起來,為塔城專區農牧業的發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並將調查情況寫成綜合報告上報自治區黨委。1962年,中央指示為「反右傾」中搞錯了的同志甄別平反。在1962年10月召開的自治區黨委擴大會議(三干會)上,武開章直陳己見,做了長達兩萬字的發言。他把自己在下放勞動期間所調查的結果客觀如實地向區黨委進行了匯報。這些調查結果,足以證明他在「大躍進」期間所提意見的正確性,他用客觀事實否定了1958年到1959年期間,新疆自治區違反客觀經濟規律的一些錯誤做法。對武開章客觀公正的陳述,區黨委的個別領導不僅不予採納,反而對武開章橫加指責,並給武開章又扣上「企圖翻案」的罪名。在會上,又一次揭露和批判了武開章、辛蘭亭、楊和亭所謂的新的反黨活動。武開章再次受到無情批鬥。1963年10月,武開章到中共中央黨校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學習。1964年11月,武開章被派往貴州省遵義地區搞「四清」運動。1965年11月,武開章由新疆調往山東,任省農林辦公室副主任。他不計個人恩怨,不圖升遷,不圖功名,心中只有一個宗旨,那就是努力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979年7月,武開章擔任了山東省委書記兼組織部長,同年12月,又兼任省委黨校校長、黨委書記。此時他已74歲高齡,但工作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十分繁忙。他的夫人勸他休息一下,他就說:「我已時日不多,要加倍努力,為黨和人民多做點事。」1980年9月,他因積勞成疾,突發大面積心肌梗塞,住院搶救,但他未等完全康復,就又返回工作崗位。1983年3月,武開章因年事已高,主動辭去省委書記的職務,同年7月,他被選為省顧問委員會委員,並當選為省顧問委員會常委、副主任。1986年1月離休,同年病逝。
❻ 洛甫的真名叫什麼
洛甫
原名張聞天
張聞天,1900年8月生,上海浦東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紅色教授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1931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33年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1934年參加長征。
在長征中,張聞天堅決支持毛澤東正確的軍事主張。遵義會議上,他根據會前與毛澤東、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見,作了反對「左」傾軍事錯誤的報告,為挽救黨和紅軍,實現黨的軍事路線的根本轉變,做出了重要貢獻。延安時期,張聞天長期主管全黨的理論宣傳和幹部教育工作。1938年後,他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並兼任黨中央宣傳部長、馬列學院院長等職,為推動全民抗戰做了大量宣傳和教育工作,並為黨培養了一大批幹部。他所作的《論青年修養》《論待人接物問題》等講演,在廣大幹部和青年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41年延安整風開始後,張聞天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到陝北、晉西北進行農村社會調查,寫成了多篇調查研究報告。
抗戰勝利後,張聞天到東北做地方工作,先後擔任中共合江省委書記、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長等職。這期間,他寫了《關於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對於新中國經濟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1950年以後,張聞天轉到外交戰線,先後擔任駐蘇大使和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參加了當時我國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動,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做出了顯著的成績。1976年7月1日,張聞天病逝於江蘇無錫。
❼ 袁仁慶的工作履歷
1973.08-1974.04 貴州省仁懷縣國營農場知青
1974.04-1975.11 貴州省仁懷縣中樞公社柏楊樹生產隊知青
1975.11-1977.11 貴州茅台酒廠工人
1977.11-1978.11 貴州茅台酒廠保衛科內勤人員
1978.11-1982.07 貴州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2.07-1984.10 遵義醫學院院刊編輯室編輯
1984.10-1987.11 遵義醫學院院辦公室秘書
1987.11-1993.05 遵義醫學院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其間:1989.12評為講師;1990.09-1990.12在貴州省委黨校學習;1992.01-1992.06參加省委赴農村社教隊威寧縣隊任副隊長)
1993.05-1999.04 遵義醫學院宣傳部部長、院團委書記(1998.09評為副教授)
1999.04-2000.03 遵義醫學院宣傳部部長
2000.03-2003.02 遵義醫學院宣傳部部長兼院黨校副校長(其間:2000.04-2000.07任省委派駐貴陽醫學院「三講」巡視組副組長;2001.05-2001.07在國家高級教育行政學院高校黨政領導幹部進修班學習)(1998.04-2000.04掛職任息烽縣縣委副書記)
2003.02-2005.07 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2004.11評為教授)
2005.07-2006.01 貴州省六盤水市委宣傳部部長,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2006.01-2006.07 貴州省六盤水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
2006.07- 貴州省六盤水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兼)
2011.07-2014.5貴州省六盤水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六盤水師范學院黨委書記
2014.05—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❽ 袁古潔是遵義哪裡人
貴州遵義人
1988年7月參加工作,199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4.09-1988.07中山大學法律系法學專業本科學_
1988.07-1990.08廣東省新技術進出口公司法律顧問
1990.08-1993.07中山大學法律系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_
1993.07-1994.08廣東對外經濟律師事務所律師
1994.08-1997.07北京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專業博士研究生學習(其間:1996.05-1997.05韓國高麗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97.07-2000.06華南師范大學政法系講師、副教授(2000.02)
2000.06-2004.12華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教授(2004.04)
2004.12-2006.12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6.12-2011.10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其間:2008.11-2008.12廣東省委黨校廳級幹部培訓班學習)
2011.10-2015.12陽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其間:2013.02-2013.05掛職江蘇省鹽城市政府黨組成員;2014.03-2015.01中央黨校第14期青年幹部培訓二班學習)
2015.12-2016.03陽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政府黨組成員
2016.03-2018.03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成員、檢委會委員
2018.03-2018.10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2018.10-2019.04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2019.04-2019.05茂名市委副書記
2019.05-2019.06茂名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副市長、代理市長
2019.06-2021.04茂名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2021.04-2022.05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22年5月26日至今廣東省委常委、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❾ 周權茂的個人履歷
1984年9月--1988年6月 就讀於貴州大學哲學系專業學習;
1988年8月至1992年11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紀委監察局股長;
1992年11月--1993年12月 任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隆興鎮副鎮長、黨委委員;
1993年12月--1995年12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隆興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1995年12月--1996年6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縣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6年6月--1997年9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工商局局長、黨組書記、縣物價局局長兼縣技術監督局局長;
1997年9月--2001年10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期間: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兼任遵義市道真報社主編;1998年5月--1998年11月,赴派到大連市沙河區掛職沙河區區長助理);
2001年10月--2003年2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黨組成員;
2003年2月--2004年9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黨組副書記;
2004年9月--2006年9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
2006年9月--2010年6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2010年6月--2010年8月 任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委副書記、代縣長;
2010年月28日,中共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選舉周權茂為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縣長;
2010年8月--至今 任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