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紅色革命電影展播的策劃書怎麼寫
2007年9月1日井崗山紅色革命之旅策劃書
2007-08-10 16:08:08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頻道玩樂·飲食分類 8月18日革命聖地井崗山紅色之旅活動策劃書【活動發起人】 Richard【活動時間】 2007年9月1日始共3天.【活動宗旨】 本活動根據各親友的意願而自發組織的旨在增進友誼,加強交流,共享親情友情及山水美景之樂的非盈利性質的活動.【景點介紹】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連江西泰和、遂 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解放前,井岡山沒有獨立的縣級行政建制。從1927年紅色的鐵流融匯在井岡山之後,井岡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煥發,「星星之火」不僅燃遍了神州,同時,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岡山革命精神。井岡山山勢雄偉,境內平均海拔381.5米,市內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市。井岡山特產:紅米、井岡竹筍、香菇、石耳、木耳、香菇、玉蘭片、紅薯片。【集合時間和地點】 2007年8月18日早晨7:00左右在同樂高速路口集合,7:30前准時出發.必要用品:換洗衣褲3套、秋冬衣服1套(山上夜間氣溫較低),洗嗽用品(毛巾/牙膏/牙刷/香皂/洗發水等).可選用品:止血貼以及個人特殊葯品,數碼相機,電腦等。【准備工作】預計兩部車,並提前對車輛進行保養,預備換胎工具.【行程計劃】線路計劃A:(三天) D1: 早餐後於7:30從同樂上高速,經惠鹽-64KM--惠河-140KM--粵贛-130KM--贛州-129KM-泰和-100KM井崗山,宿井崗山.(酒店待定) D2: 早餐後赴革命搖籃——井岡山,途中欣賞井岡山如詩如畫的井岡村落、梯田、欣賞竹的海洋。抵達後,參觀革命奇觀紀念地——黃洋界(哨口、觀雲海險峰、大荷樹、朱德挑糧歇腳處);途中可欣賞井岡山如詩如畫的井岡村落、層層梯田;完後還可看天下奇竹——百竹園,欣賞竹的海洋;參觀紅軍第一個造幣廠;後前往天然氧吧——五龍潭瀑布群欣賞;在陡然跌落絕壁之下,又連續飛下四級斷崖,形成梯狀的五個氣勢磅礴的瀑布和深潭,這就是碧玉、鎖龍、珍珠、擊鼓、仙女等五潭五瀑,沿途觀賞美麗的杜鵑花;參觀小井紅軍醫院、品井岡山名茶,學茶藝表演;參觀井岡山博物館。 晚上可漫步於挹翠湖公園、(園內綠蔭如蓋、湖平如境、亭台樓閣相映成趣)並品嘗當地井岡山豐富綠色晚餐),之後逛土特產一條街,自由購買井岡山土特產。 D3: 早餐後往大井朱毛舊居、毛主席銅像收藏館參觀。山水口彩虹瀑布(觀水口河谷、金牛戲水);繼往北山烈士陵園(碑林、雕塑園、紀念碑,此處可遠眺井岡山主峰——五指峰),下午啟程,返回深圳溫暖的家.【費用預算】 待定.惠深高速 惠州深圳 64
惠河高速 惠州—河源 81
粵贛高速 上陵(贛界)—河源 136
贛州—定南(粵界) 127
泰贛高速 泰和—贛州 129
在泰和上泰井高速到井崗山(茨坪),約100公里
注意,井崗山市和井崗山是兩個地方,井崗山旅遊區實際是指茨坪,不是井崗山市
2. 紀錄片策劃案
一、選題
1. 來源復:網路、媒制體、其他
2. 打動你的地方、興奮點
3. 核心內容、事、人、現象
4. 思維程度、啟迪、訴求
5. 背景(社會、人文、歷史)
6. 把握度
7. 題材基本定位(邊緣、平民)
二、人物
1. 主角背景、材料(經歷、家庭、外表、細小動作、價值觀)
2. 人物——困難——呈現真相
3. 配角——戲分配、傳遞、推動
4. 配角——隱喻什麼?主角挖掘、空間
三、拍攝中可行性
1. 場景表、發生事件
2. 發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3. 發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4. 意外——象徵性意義
四、情節考慮
1. 情節轉折
2. 主要抗爭點、矛盾
3. 如何平衡關系?態度?
4. 拍攝可行性
這個是提綱
一、市場環境/活動背景/活動目的
二、活動目標群體
三、活動介紹(時間、地點)
四、活動主題
五、活動所需道具/物料
六、活動宣傳媒體資源
七、活動執行計劃(時間/內容/負責人)
八、活動費用預算
3. 紀錄片策劃案怎麼寫
紀錄片策劃書(一)
一、片名:《紀錄片》
二、時間:5——8分鍾
三、主題思想:通過記錄某個攝像小組拍攝紀錄片的過程,將紀錄片創作中的友誼,歡笑,沮喪,矛盾,團結反映出來。突出團結就是力量和友情無價這一主題思想。
四、拍攝對象:柏天暘紀錄片拍攝小組,宋兵兵紀錄片拍攝小組(預備)
五、小組成員:譚凱 吳沖 潘恆煜 徐煜棟 萬佳 王新茹 張海燕
六、人員調度暫行如下:
後期:
策劃:
拍攝:
解說員:
錄音:
場記:不與攝像沖突
注、以上人員安排只是主要負責這一塊的,並不是說只干這一塊
七、形式及風格:電視詩歌散文(優雅,活力,積極向上)
八、紀錄片結構:由以前的時空順序形式向時空交錯形式轉變;由閉封結構向開放式結構轉變; 由單一視點向復合視點轉變,將故事分為幾個板塊,用小標題將各個板塊連在一起,不同的板塊之間形成內在的聯系,如煩惱,矛盾,友誼等,以便共同表達主題。 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如果一味地記錄和呈現, 則如同流水賬, 讓人乏味。電視紀錄片應該根據創作者的表達思想,靈活地運用疏密詳略等繁簡之法, 使敘事結構獲得活潑多姿、波瀾起伏的審美意義。內容的詳略、情意的疏密、細節的使用等, 都會使電視紀錄片形成疏密相間、疏中有密、密中帶疏的結構格局, 獲得難以言表的感染力。電視紀錄片不能一味地一種步調, 比如, 如果電視紀錄片總是鬆鬆垮垮, 平平淡淡, 則會讓人厭煩感到沉悶; 如果電視紀錄片一味地緊鑼密鼓、劍拔弩張, 則讓人心理緊張負荷過重。因此, 電視紀錄片應該有張有弛, 疏密相間, 使受眾在緊湊、在變化中尋找到電視紀錄片的美感和意義。
九、拍攝准備:
(一)前期准備:
1、查看相關資料,集思廣益,弄懂拍攝什麼,怎樣拍攝。
2、寫出不可缺少的鏡頭,將所需的效果註明。
場景一:柏天暘小組討論的鏡頭(後期不超過一分鍾)
拍攝時間不限制,但鏡頭語言要到位,要客觀的揭示問題所在,這要求攝像人員必需有思想。
例如:白天楊小組正在開會,他們要確立主題,那麼小組成員肯定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組員發表的看法就必需記錄下來,當他們沉思時可以用特寫或大特寫(面部,手腕,眼睛)甚至可以拍一些意象鏡頭,空鏡頭輔助表達人物心情等等。
場景二:柏天暘小組前期策劃的鏡頭(後期不超過30秒)
他們些策劃的鏡頭,些策劃會花很長時間,但我們只要將開始寫和最後成稿拍攝就可以了,拍攝時間不確定,隨機應變。要將寫稿人思考問題的時刻刻畫出來。
場景三:老師宣布可以開始開拍的鏡頭(10秒)
場景四: 拍攝小組拿攝像機,安裝電池和裝帶得過程(快節奏)(10秒左右)
場景五:柏天暘小組拍攝過程(3分鍾左右)
場景六:在日常生活中柏天暘小組對拍紀錄片的態度,如吃飯時討論當天的拍設情況,討論遇到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場景七:成片展示的鏡頭(20秒以內)
因為時間原因,成品展示可以拍攝別的班的人上紀錄片實驗課時成品展示的鏡頭。但只要不影響整個片子的真實性,是可以這樣做的。 如沒有找到合適的班級,我們也可以不要成品展示的鏡頭,在柏天暘小組做成品做出後,可以採用一些精彩的鏡頭,然後用等待「交作業」一語雙關,告訴觀眾人生就如作業,人生的作業要想成功完成需要友誼,團結,能否得到完美的分數, 就看自己怎樣去對待人生,怎樣去演繹人生。
3、將在拍攝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出來,並做好相應的准備。如攝像機電池是否充足,磁帶是否足夠,攝像機設置是否設置到位,如何做場記。
4、小組成員分工,確定編導,攝像,配音,策劃,解說詞,場記,剪輯人員
5、全體會議。要說明的是,策劃定稿之後,不允許隨意更改,即便是感覺有問題也要嚴格執行,即「一條道走到黑」,不要想七想八。在會議中統一思想,為紀錄片服務;不能使小性子,隨意發脾氣;不得亂說話,打擊隊員積極性,有話好好說;保持良好的心情來拍攝作品,不得因為個人問題而破壞小組的計劃。嚴格按照分工進行。
6、拍攝原則。持之以恆,無怨無悔。服從命令,積極認真。不僅是作業,更是作品。
(二)中期拍攝 (拍攝流程)
1、拍攝要注意抓住人人物的表情,細節。
2、拍攝時間暫定四個星期(4-7周)
(三)後期剪輯、配音
1、先配音,再根據配音剪輯組合畫面,明確目的,不要運用太多的特效,保持作品的真實性。
2、剪輯要使得片子錯落有致(可設置懸念),安排層次,細節敘事。
3、剪輯時間暫定一個星期(8周)
十、補充部分:
1、如果感覺柏天暘小組拍攝過程比較單一,我們可以再多拍一組,形成對比或互相補充,以便充實內容。暫定宋兵兵那一組為預備組
2、空鏡頭預備:桂花 星光 月夜 驕陽 柳枝 百鳥 建築 車水馬龍(快節奏)。
3、學會搶拍,抓住拍攝小組的亮點,看點。如:討論時的分歧,拍攝時的認真,過程的艱辛。
4、有什麼問題要及時提出來。
4. 紅色紀錄片有哪些
1、《紅之里》
這些紅色里弄見證著革命領袖的理想信念、精神生活和個人魅力。從寶興里到寶山裡,上海的工人運動在這里風起雲涌,它們見證著中國階級不屈不撓的斗爭。
而從恆吉里開始,上海的里弄見證了大革命失敗後,中央機關和隱蔽戰線的斗爭,一代代革命先烈前赴後繼,在里弄中迎接新時代的來臨。從上海石庫門到北京天安門,是黨的紅色基因、汩汩血脈。
5. 觀看以紅色為主題的電影意義
通過觀看紅色影片,讓我們記住幸福生活來的不易,是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給我們換來的,特別是,抗美援朝紀錄片讓我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不容易。
紅色影片有:
1、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運動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益、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6. 紀錄片拍攝方案、策劃怎麼寫
ClassID=30 說一下格式吧策劃抄選題緣由目的意義思路風格===========================紀錄片策劃文案一、選題1. 來源:網路、媒體、其他 2. 打動你的地方、興奮點 3. 核心內容、事、人、現象 4. 思維程度、啟迪、訴求 5. 背景(社會、人文、歷史)6. 把握度7. 題材基本定位(邊緣、平民)二、人物1. 主角背景、材料(經歷、家庭、外表、細小動作、價值觀) 2. 人物——困難——呈現真相 3. 配角——戲分配、傳遞、推動 三、拍攝中可行性 1. 場景表、發生事件 2. 發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3. 發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4. 意外——象徵性意義 四、情節考慮 1. 情節轉折 2. 主要抗爭點、矛盾 4. 拍攝可行性
7. 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策劃書怎麼寫
一、活動主題:
唱讀講傳路在何方——看紅色文化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活動目的:
通過組織此次調研活動,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發展現狀與大眾對於它未來走向的態度,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吸取好的意見與建議,確定紅色文化創作傳播中心未來的工作重心;同時在校園內打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引起大家對紅色文化未來發展的關注,增強同學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三、組織機構:
1、主辦:中共西南政法大學委員會宣傳部、共青團西南政法大學委員會。
2、承辦:紅色文化創作傳播中心。
四、活動時間:
2011年12月5日—2011年12月11日。
五、活動地點:
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
六、活動對象:
西南政法大學渝北校區全體師生以及相關網友。
8. 紅色微電影拍攝活動策劃書注意事項
摘要 所以,攝影工作者需要重視活動拍攝,在拍攝准備、拍攝過程、後期處理掌握一些技巧與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