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福清宣傳片

福清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8-27 05:19:57

❶ 福清特產有哪些

1、光餅

光餅是福清傳統風味小吃之一。主料和輔料是麵粉、酵母、鹼、食鹽、芝麻。製作方法屬於烘烤法。

❷ 福清特色是什麼

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位於福清市沙埔鎮東南部的目嶼島和江陰鎮的球尾沙灘,自然條件優越,是海上旅遊走廊的理想地帶。 目嶼島和球尾沙灘,隔水相望,相距約10公里,位軒優越,外貿海輪可從球尾沙灘與目嶼島之間通行。 目嶼島風光獨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島上象形石爭奇,植被良好,水產品豐富,水源充足,擁有優良沙灘多處,最長的約5百米,是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區。 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

彌勒岩風景區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彌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盤膝而坐,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者可以忘憂。經國家文物局認定,該石佛為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刻彌勒佛像,已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大化山有雙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間,有的象紅軍雕塑,有的象美麗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駝隊,有的象只鴨頭,有的象個蒸籠. 旖旎詭異的風光令人嘆為觀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幾乎是在一整塊石頭上沖刷出來的一樣,好似星星點綴著銀河,鑲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著旋渦,成了極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還有雙絕--瀑布:險峻的山勢,懸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偉,有的優雅,有的如彩練當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盤,向人們展示著不同形態而又同樣極致的美。怪藤--粗壯的老藤順著懸崖攀緣而上,在叢林間盤根錯節,令人恍然以為進入了熱帶雨林。
與本地區其他景觀相比較,大化山的山水風光資源具有較高的獨特性,為開展登山、攀岩、野營、探險、狩獵、溯溪、觀瀑、賞蝶、垂釣等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周邊的客源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是個具有良好開發前景的風景名勝區。

古色古香的黃閣重綸
黃閣重綸距瑞雲塔僅100米。建於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是葉氏家族為紀念其祖葉相高於成歷和天啟兩度入閣,首輔朝政的殊榮而興建。該坊系樓閣工重檐歇山頂建築,全坊用精雕細琢磨黛白色花崗岩構成,石刻兩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藝術精品,全坊分三層高10米,面寬11米,進深2米,八條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壯觀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福建省較早建立的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福清市西部東張鎮鏡內,距福州市63公里,福廈公路16公里。公園總面積2275公頃,森林覆蓋率93.4%。規劃有十大景區,百處景點。靈石山以其茂密的森林,優美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聞名遐邇,自古就是閩中沿海的著名風景勝地。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憑借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絕美的自然山水輔之以悠久的人文古跡,形成了一個功能齊全,恬靜秀美,瑰麗迷人的旅遊、度假、避暑勝地。
靈石山具有"林茂、山雄、水秀、石怪、樹奇、峰險、壑幽"等自然風景特色,八千六百畝連片的原始森林是福建沿海的一顆綠色明珠,林中古木參天,山花爛漫,珍奇動物出沒其間。靈石山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千年古剎晨鍾幕鼓,文物塔墓比比皆是,香石、雌雄石、通天石、石通靈氣,九獅洞充滿神秘色彩,更有許多迷人的傳說,古往今來到靈石遊玩的文人墨客吟詠留題,流傳千古。

黃檗山風景區
黃檗山位於漁溪鎮聯華村,距城區30多公里,因多產黃檗樹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無處不煙霞"之美譽。
山上峰巒競秀,泉流叮咚。黃檗山麓建有一寺--黃檗寺,又名萬福寺。該寺始建於唐,盛於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隱元禪師住持萬福寺,遂成大宗,僧眾數千,一度成為東南沿海名剎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順治十二年,隱元禪師東渡日本,創立黃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黃檗宗現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黃檗寺經過修整,已作為我國重點對外開放寺院,東南沿海的高僧相繼到此拜謁。

福清市一都東方第一漂
福清市東方第一漂全長四公里,漂流時間近三個多小時,途經一都後溪與永泰縣交界外的觀音潭,河道落差達二十八米,無暗礁、漩渦,水流湍急,兩岸碧水丹山,風光旖旎,空氣清新,山高林密,秀木修竹漫山遍野,鬱郁蒼蒼,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是理想的旅遊、休閑好去處。

❸ 福清的風土人情

福清簡稱「融」,地處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樞紐和省會中心城市福州南翼,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公元699年置縣,1990年12月撤縣建市,現轄20鎮1街,市域總面積243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519平方公里,人口121.7萬,是全國首批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村鎮建設試點縣市。

一、福清區域特色

一是山海資源豐富。福清西北多山,東南瀕海。山地面積102萬畝,盛產枇杷、龍眼、荔枝等四時佳果;淺海灘塗92萬畝,放養著蟶、蛤、蠣、魚、蝦等海味珍品;並有儲量較大的礦藏資源。福清海岸線長達348公里,佔全省的13%,建港條件優越,可建5-30萬噸深水優良泊位100多個。現已建成5000噸位融僑集裝箱碼頭、3萬噸級元洪通用碼頭、5萬噸級江陰港區1號泊位集裝箱碼頭,在建中的還有元洪碼頭二期、江陰港區2、3號泊位及火電項目等專業碼頭,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二是區域位置特殊。國道和福泉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把福清與省會福州及廈漳泉等省內經濟最活躍區域連成一片。東臨台灣海峽,最近處與台灣新竹市僅距84海里,是福建省對台、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三是愛鄉賢達眾多。福清人素有愛拼敢贏、重情重義的精神特質。現有海外華僑和新移民78萬多,分布在東南亞、歐美、澳洲、非洲等112個國家和地區,還有近10萬玉融兒女活躍在全國各地經濟建設主戰場上。廣大旅外鄉親致富不忘造福家園,或回鄉捐建公益、投資辦廠,或積極牽線搭橋協助招商引資,對福清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卓著,建功至偉。四是人文勝跡薈萃。境內有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石竹山、日本三大佛教之一黃檗宗祖庭萬福寺、南少林寺遺址、靈石國家森林公園以及國家級重點文物瑞岩山彌勒佛造像等諸多名勝古跡。福清是「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祖籍地,鄭俠、葉向高等一大批傑出歷史人物,為玉融古邑贏得「文獻名邦」的美譽。

二、福清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20多年特別是建市10多年以來,伴隨共和國前進步伐,百萬福清人民領開放風氣之先,借政策驅動之利,揚僑台區位優勢,在改革開放、富民強市的道路上勇立潮頭,闊步向前,構築起了福清新世紀經濟騰飛的堅強基石。2004年福清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延續了近年來不斷增長的上升勢頭,達到了進入新世紀以來的最好水平,福清各項事業又登上了新的更高的發展平台,全市上下呈現出了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氛圍。 一是經濟總量大幅攀升。全面超額完成2004年初市委提出的經濟發展「234」目標任務,其中財政總收入達到20.38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2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470.97億元,分別增長23%、15.56%和45.06%,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量、增幅均位居福州各縣市區前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國民經濟實現了「三個歷史性跨越」:

一是地區生產總值從2001年突破200億到2004年突破300億元大關,僅用了3年時間;二是財政總收入在2001年10.27億元基礎上基本實現了翻一番,也僅用了3年時間,成為全省第二個財政收入過20億元和國稅收入過10億元三個縣市之一;三是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去年接近2.5萬元,摺合3000美元,這意味著福清已經提前16年率先實現了中央提出的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經濟指標。能夠實現這些突破,工業經濟所起的作用最為明顯,工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去年全市實現工業產值624.3億元,增長32.28%,以工業為主體的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58.96%。

二是「三大需求」強勢增長。投資、消費和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都得到快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強勢增長,全年累計完成投資總額66.94億元,增長53.4%;「親情工程」成效逐步顯現,在海外、在國內和在福清的「三支福清人隊伍」已經成為推動福清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去年全年內資實際到資達到21.49億元,增長52.53%,實際利用外資2.03億美元。外貿出口增勢迅猛,全年實現出口總值34.15億美元,增長64.95%。商貿市場日趨繁榮,引進了國美電器、拓福建材超市等大型連鎖商貿企業,福清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28億元,增長10%。

三是工業園區快速推進。融僑開發區「國家級」的品牌優勢進一步凸顯,南部片區開發和顯示器產業園申報、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出口加工區建設已經啟動;以電子信息、汽車玻璃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366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7.7%;冠捷、捷聯顯示器產量突破2000萬台躍居全球第一;福耀汽車玻璃實現了我市「中國名牌產品」零的突破,浮法玻璃第一條生產線順利試產,福耀公司入選第六屆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並名列第7位。元洪投資區鎮街捆綁招商和「飛地」工業發展成效顯著,許多經濟指標實現了倍增式增長,第一期10萬平方米標准廠房已全面竣工並基本招商完畢。江陰工業集中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2、3號泊位碼頭和鋼鐵前期項目、國電一期等重點項目已正式動工,以福抗、福興醫葯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在形成,各類項目正在加速集聚;江陰港對外開放工作通過國家驗收,新辟了美西、歐洲地中海和日本三條國際航線,加上2003年開通的西非航線,目前共開通了四條國際航線。重點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工業集聚、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成為推動鎮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

四是發展格局更加協調。三次產業同步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穩中有升,實現農業總產值60.94億元。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群眾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63元,分別增長9.4%和10.28%,居民本外幣儲蓄余額達到233億元。全面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去年高考上線率和中考優秀率達到近年來的最好水平,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實現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亞通公司設立了福清首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含捷聯)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2.7%。城區面貌進一步改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啟動了清盛大道、福業大道、中環路等城區主幹道建設,完成了元洪路拓寬改造工作,建成了龍山公園等群眾休閑活動場所;城區交通狀況進一步改善,「暢通工程」達到國家二等城市標准。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全國食品工業強市和省級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生活習俗

第一節 服 飾

明、清時代,福清男女分別上著對襟和大襟的粗布衣,袖寬,衣長到膝蓋;下穿至腳面的褲子,褲腳口寬大。富室男子穿長衫、馬褂,頭戴珠帽。冬夏衣著變化鮮明,而春秋只在冬夏裝中減增。布料織工細密,顏色有藍、青、紅、綠、黃、白等。衣褲顏色的搭配,相互交錯,對比色顯明,多為藍衣、青褲。一般未婚女子穿褲子,不穿裙子,已婚婦女均穿紅裙。龍高半島至今,還可見丈夫健在的老年婦女穿紅裙。女人婚後喪偶,則終身不穿紅衣、紅裙,前三年守孝,須著青衣、白裙,後三年改為青衣、青裙,裙子須遮住腳面。沿海多風沙,婦女出門耕種或討海,常用毛巾包頭,圍脖子;男子所穿褲子的褲筒比較寬大,利於討海作業。少女留單辮或雙辮,並插上一二朵花或在辮梢扎紅絨繩,已婚婦女留長發髻,還以金銀首飾點綴。
民國時期,中山裝在城鎮和知識界中開始流行,婦女穿棉布長衫的也不少。大、中學生中,男有穿西裝,女有著旗袍的。
共和國成立初期,崇尚蘇聯生活方式,女理短發,男理「一邊倒」發型。農村中,老年農民多穿布扣對折便衣和不帶褲袋的便褲,顏色以藍、青為主;中、老年婦女多穿大襟衣服,下穿便褲。隨著農民生活的改善,50年代末期起,中山裝、青年服、軍式便服流行全縣。
「文化大革命」期間,草綠、黃、灰軍式便服風靡全縣。
1978年後,特別是進入80年代,時裝不斷更新。福清作為僑鄉,受國外時裝的影響,尤為明顯。春、秋、夏、冬在福清流行的主要時裝有春秋裝、夏季和冬季時裝。女春秋裝外上衣的衣領多為小立領或圓西裝領,直腰、墊肩,衣長至大腿膝部,褲子為直筒長褲。裙服多在夏天流行,80年代後期,有的年輕姑娘,穿連衣裙,外套一件毛背心。男春秋裝上衣多為直領、寬肩、排扣式,或拉鏈式,褲子為直筒褲。
夏季時裝,女的喜穿連衣裙,1985年後出現大對比度,即黑、灰、白互相搭配。裙服中還有西裝裙、背心裙、吊帶裙、牛仔裙和三角裙等。此外各種西裝短褲、牛仔短褲、百慕大褲、毛巾衫、幸子衫等亦甚流行。男性流行服仍為立領襯衫配以西裝短褲。
冬季時裝,女性多喜歡顏色各異的風衣、長短呢大衣、蝙蝠衫和滑雪衫。此外還有花樣繁多的棒針織品。毛衣外衣化是一個新趨勢。男性一般穿西裝、獵裝、騎裝、旅行衫、滑雪衫或運動衣褲,還有長短呢大衣。農民多穿中山服和軍式便服。
時裝易為青年男女所接受,但廣大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服裝變化不大,至80年代有的還保留50年代的服飾。

第二節 飲食

福清人日進三餐,一般早晚為稀,中午為干,有的地區三餐皆稀。主食為大米、番薯(薯片),副食主要是肉類、海產品及蔬菜。佐料為醬、□、味精和少量的糖、酒。
葷素兼食,沿襲於今。除了僧人和信佛教之人禁忌葷腥,只吃素齋之外,福清多數人喜食豬、羊、牛肉和魚、蝦等葷味。1984年後,富裕家庭更講究營養。一部分家庭食物由粗食型逐步轉入以魚、肉,禽、蛋、奶為主的細食型。
風味小吃豐富多彩,主要有扁肉、魚丸、芋粿和蠣餅等。福清餅鬆脆可口,香酥宜人,久負盛名。由福清餅演變的其它風味小吃,有在光餅中間夾上熟肉、熟蟶、熟蛤或海苔等,味道更加鮮美。以燕皮或麵粉為皮,配以瘦肉當餡,製成的扁肉,備受歡迎。福清魚丸,以精魚為皮,瘦肉為餡,優質魚丸富有彈性,香脆可口。1978年後,龍田一帶的魚丸,還遠銷香港等地,為國家創匯。番薯粉拌制的肉粉、魚粉、蠣粉、蟶粉等,也是福清人喜歡的風味小吃。
婚嫁喜慶、辦喪事、歲時節日或其它宴會、酒席的規格,80年代後日趨高檔。油膩過多、製作粗糙的已被淘汰,代之以「高、精、清、尖」的瘦肉、豬肝、豬肚和魚翅、海參、發菜、蟳、蝦、香菇、章魚等山珍海味入宴。出現了搭擋盤菜(即合盤)、形象盤菜,還伴有四果(梨、蘋果、香蕉、柑桔)、四碟(瓜子、糖果、橄欖、蜜餞)。精製的鳳凰冷盤、八寶全雞、鴛鴦魚絲、孔雀開屏等花樣應運而生。酒宴一般為10盤,多則16盤。中間和尾聲分別有兩點心(名糕點)和兩甜湯(花生湯和菠蘿湯、枇杷湯)。在盤菜中,必有黃瓜魚、太平蛋,寓平安長壽和年年有餘之意。
飲料方面,福清人普遍飲用熱茶和開水,嗜茶者幾乎遍及全縣。有人還專營茶館,招徠茶客。客人光臨,主人離不開茶水相請。但福清人飲茶的習慣是大口大口地喝,不善於品嘗。1985年後,各種可樂、咖啡、果汁充斥市場,成為富家飲料。東張、一都山區盛產白梅,加工成酸梅,亦是盛夏季節的一種好飲料。
酒,福清有人三餐離不開酒,有的婦女坐月子也少不了酒。在拜神祭典或宴會上,酒的消耗量更是驚人。一般人以飲米酒、地瓜酒為多,1985年後也有不少人愛飲啤酒、果子酒、白酒或進口酒。

第三節 住宅

福清農家房屋,大多是舊式四扇房,一般中為廳,兩側為房,兩邊相向為耳墜房,廳前有小庭院。多為土、磚木結構。房屋四周為夯實的土牆(內外敷殼灰粉),或砌紅磚牆,多以青石為基,房頂均為瓦片。多數房屋為兩層。龍田、高山地區因海風大,多石木結構,牢固美觀。
富裕人家建有大六扇,其設計基本與四扇房相同,廳的兩側各有兩房,空間更為開闊。有的六扇房三座並列,三進相連,個別多達十五進。縣城的「十五落」,就是這種群體建築的遺跡。它們通常佔地二三千平方米,甚至上萬平方米。屋門前立有牌坊、石獅,如今多已無存。
與莆田交界的新厝、漁溪,受莆田建築風格的影響,大多建造宮殿式的房子,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東張、一都山區就地取材,內屋架、椽、牆,幾乎全用木料。
共和國成立後,特別是進入80年代,四扇、六扇的古建築形式逐漸被淘汰,代之以四面有窗戶、前面有陽台的現代房屋。房屋層數一至五六層不等。80年代後期,城鄉建築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大批出現。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集體宿舍還建有套房。

第四節 行走

古代,福清人行走,主要靠徒步跋涉。歷朝赴京考試的福清舉人,也離不開步履肩挑。只有富豪官宦之家,才能騎馬,坐篼或坐轎。依山臨溪地區,滑竿(篼)、竹轎和擺渡的獨木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平原地區,富貴人家坐兩人或四人抬杠的涼轎或大轎。官府長途傳遞信息、軍情靠「飛馬」,中途設站,稱驛站,亦稱驛館、官驛。縣城官驛巷,即是昔日驛站的舊址。
民國時期,出現板車,後黃包車、自行車、自行車背和四輪車(俗稱「老鼠銜尾」)相繼使用,既可載人,又可運貨。利用畜力和風力的交通工具在福清也很普遍。平坦公路用馬、驢拉車,海上用舢板、篷船和木帆船,客、貨運皆可用。
共和國成立後,機動車漸漸代替民間的古老運輸工具。尤其1978年以後,交通運輸體制實行改革,個體、集體、國營一齊發展,大型拖拉機、手扶拖拉機、大中型貨運汽車日夜賓士在全縣各條公路上,各種客車更是川流不息。
人們外出,隨時可以購票乘車。赴港、澳的可以乘坐豪華的大巴士汽車。不少機關、企事業單位自備吉普車或大小汽車。80年代,私人用車,當以自行車為最多,幾乎遍及每個家庭。國產、進口的摩托車亦漸趨風行。

行業習俗
第一節 農 事

清代,福清婦女多纏足,只能料理家務,或紡紗織布,農活全由男人承擔,有男耕女織之說。民國時期,纏足的女子逐年減少,到田裡幫助男人幹活的婦女隨之逐年增多。窮家女子為了生計,女的也頂男的用,但人數不多。共和國成立後,男女平等。婦女與男人一樣,同工同酬,成為農活主要勞力之一。
福清的水田插秧,不管田大塊與小塊,都由中間開行插起,先下田的人必是幾個人中較為熟練的插秧老手,插幾行後,其他人才下田跟著插。有的插秧裏手不用牽線,可以筆直地往後插,顯示出農事技術的高超。薅草時,雙膝跪於秧苗之間,往前用手拔草根。晚季稻,於白露前要在稻田田埂邊挖水圳(水溝),排去田裡的水。插秧與收割,因較為勞累,每晚都備有豐盛的飯菜。早、晚稻收成結束,也都備幾碗好菜飽餐,以慶賀豐收。

第二節 建房

建房,福清多數人家都選擇吉日破土奠基。鄉村,鄰里鄉親主動出來幫工,俗稱贈工。房屋落成時,親友備燭炮、面蛋或布聯等祝賀。上樑時,房主大放鞭炮慶賀。樑上掛有親戚所送的紅布和籃子(現改為紅燈),梁頭和大門邊繫上紅布香袋,以圖吉利。晚上(有的在完工後)設筵席,俗稱辦上樑酒、完工酒,宴請土木石匠、贈工的鄰里鄉親及賀客,意表酬謝。在農村,房屋一建成,雖未裝修,房主就應有人搬進去居住,說是有人居住,不被鬼神占據,家能興旺。喬遷新居,親朋戚友都送蛋面或其它禮物,表示慶賀。

第三節 行船

福清沿海漁民,每月初二、十六兩天,都要備上豐盛的酒菜,面向大海,在沙灘或海神廟、龍王廟前擺供,一來酬謝海神、龍王以往的恩典,二來祈求海神、龍王保佑他們以後出海行船的安全。根據海龜在漁船遇險時能浮游海面,拯救漁民脫險的傳說,以海龜為圖騰。每當漁民無意中捕到海龜時,總是在海龜的殼上刻上自己的姓名和放生的時間,然後把海龜放回海里,希冀萬一遇險之時,可得海龜相救。在行船時,一旦發現海面有漂浮的屍體,便會想方設法把屍體打撈上岸,並把屍體按習俗安葬好。漁民們還把船隻視為聖潔之物,不允許女性上船,甚至不許女性跨越船的纜繩,認為這樣才會利於行船安全。

禮儀習俗
第一節 婚 嫁

舊時,男女婚姻都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農村還普遍存在童養媳及早婚現象。
1951年,頒布《婚姻法》,實行婚姻自主,父母和他人不得干涉包辦。然而民間青年男、女婚事仍多由媒人先提親。根據婚俗,媒人提親三日內,兩家平安無事,算是吉兆。若是「合婚」,女家就向男方查家當,男方到女家相親。雙方同意後,男方要過「上半禮」(聘金的一半)給女家,算是定下婚事。農村訂婚,男女雙方多由鄰里(或親戚)青年男女陪同,前往城鎮拍訂婚照片,並由男方買日用品給女方,作為訂婚標志。
結婚前,男家要修理房屋,做傢具。婚前一二天,男女兩家換桃符,貼紅聯,男家布置一新。雙方賓客盈門。女方的賓客多以衣物為禮(即添箱),男家的賓客皆以錢為禮。
50年代,福清婚嫁大都比較簡單,其中帶迷信色彩的結婚儀式幾乎革除殆盡。曾出現女方不要男方聘金,男方不要女方嫁妝的新風尚。60年代後期,舊習漸起,不少人套俗行事。女方向男方要聘金,要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等禮品,稱「三轉一響」。至80年代,要求更高,男方要給高聘金,城鎮迎親時雇小汽車。女方配以電視機、電風扇、洗衣機、雙用收錄機、大立櫃、五斗櫥、沙發等十幾杠送往男家。
民間結婚,有以下幾種獨特習俗:

一、攔花轎

新郎到女方家去迎親,福清叫做邀新人。回來的路上,人們可以用條椅等攔住去路,新郎、新娘不得生氣。舊時新娘坐轎,有樂隊伴奏,新郎要向攔轎的人分瓜子、糖果等。現在不坐轎了,樂隊也改作錄音機,攔路的人或要求新郎、新娘唱歌,或者要他們向攔路者分發香煙、糖果。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只有讓攔路者滿意,才讓通過。一路上攔路的人越多,越說明新娘的才貌聞名遠近,新郎也就越光彩。

二、避沖

新郎迎新娘到自己家門口,男家便放鞭炮迎新。此時由男方親族中或鄰居中福貴雙全的年長婦女和喜娘扶新娘進門,男家的其他女眷暫時迴避,等新娘進了大廳後才能見面。這種習俗叫避沖。

三、關新人房

在新娘未到男家前,新郎家挑一個聰明伶俐的男孩候在門口,待接親的隊伍一到,這男孩便上前將嫁妝中的新馬桶接過來,這叫摜(提)馬桶。這男孩還應先進新房,與預先在里頭的男女孩子一起關緊房門要新郎付香煙、糖果,方肯開門。這時,新郎、新娘拜過祖先和父母、翁姑,舉行過婚禮後由喜娘為前導引進新房,於是便要拍房門。舊時拍房門還要由喜娘唱《拍房門歌》,現在多由新郎與關房門的人討價還價。討價還價的時間越長,新郎、新娘越有耐性,則意味著今後夫妻恩恩愛愛的日子越長。最後新郎答應關房門的小孩要求,小孩才打開房門,讓他們進屋。新娘的新馬桶里有不少禮品,這是給摜馬桶男孩的酬勞。

四、鬧房

是晚,兩家都備豐盛宴席招待賓客。賓客中,新郎的舅父最尊貴,招待須至敬盡禮,宴會中應坐首席。是夜,各地大都興鬧房。鬧房多由諸親朋好友參加。鬧房內容是出一些讓新郎、新娘難為情的題目,戲謔一對新人。

五、回門

舊時,新娘出嫁後第三天,娘家就派人請新婚夫婦回娘家。福清各地均有此習俗,舊稱歸寧,也叫請回門,俗稱「請頭行」。50年代後期,不是嫁後第三天請回門,而是第二天即請回娘家。這天由女方派家人請新郎、新娘回娘家。女方家中設宴款待女婿、女兒。席前先進蛋面,讓女婿用湯匙切開煮熟的雞蛋才可開宴。家宴多在下午或晚上進行,陪伴的多是女方親眷,席間由家長向女婿逐一介紹見面,並告訴稱謂。按照舊例,請回門後,新郎回家,新娘要留住娘家一個月。現在則多改成第二天或當日即回。

第二節 生育

婦女分娩坐月子,福清叫做月里。這段時間外人一般不能進入產婦房間,俗稱禁沖。實際上是怕外人帶進病菌,引起產後疾病。
產後14日,福清民間有報喜的風俗,即由產婦家向親友分送紅蛋和一碗面(現改為分糖果)。親戚朋友則要在滿月前給產婦送雞、肉、蛋和面等禮品,民間俗稱送月。滿月時,娘家要送童衣、童帽和搖籃等禮品給新出生的外孫。其他親友也要送禮物給小孩以示祝賀。按舊時習俗,添丁要設宴款待來賀喜的親友,叫辦滿月酒。宴後,給親友回贈紅蛋,表示大家同喜。
報喜、送月、辦滿月酒、分紅蛋等風俗,在重男輕女的封建社會里只限於添男孩。共和國成立後,雖然仍有些偏遠地方沿襲舊習,而多數城鎮則生男育女都一樣操辦。

第三節 做壽

福清有女兒給上壽父母做壽誕的風俗。凡上壽(即年屆50以上)的老人,每年生日,其已出嫁的女兒均應在老人生日這天給父母送蛋、面、豬腳以及衣物等。還有男做九、女過十的習俗,逢十壽誕更是熱鬧。做壽主要由兒女操辦。壽誕前,凡已嫁的女兒都要做壽禮餅,分發給娘家親戚朋友,有幾個已嫁女兒就要分幾份。親友接到壽禮餅後,就備紅包、燭、炮、面等禮品,在做壽的那天前去賀拜。有的還送壽屏、壽軸等物。女婿、孫女婿須送壽桃,取蟠桃延年益壽、長命百歲之意。主人家要掛紅燈、貼壽聯。舊時,還要設置宴席,上壽的老人端坐廳堂接受子孫和親友拜賀。

第四節 喪葬

福清民間把喪事稱作白喜事(與婚事相對而言)。喪事從□喜壽到出殯、入葬、伏山,有許多獨特的風俗,並沿襲至今。

一、喜壽

福清鄉間多為土葬,因此制棺木是一件大事。老人上了壽,就有資格預制棺木,稱為□喜壽(有的□壽板)。□壽時,已出嫁的女兒要買蛋、面祝賀。

二、出廳

上壽的老人在彌留之際要從卧室里移到祖廳上,俗稱出廳。親屬要陪伴守護。在異鄉的親人,也盡可能趕回來與之見上最後一面,聆聽遺言。若老人在外面逝世,來不及趕在死前移到祖廳,一般也不能出廳。未上壽者逝世,則無資格上祖廳,只能在屋外搭一簡棚,置放遺體。
三、入殮

死者臨終時,親屬要為之梳頭、更衣、穿鞋、戴帽。死者穿的衣服叫壽衣,壽衣一般由已出嫁的女兒縫制。民間風俗穿單不穿雙,忌穿毛類。舊時有臉蒙白紙,眼蓋銅錢之俗,現已逐漸廢除。入殮時,長子抱頭,女、媳、孫等抱腰、膝、腳。入殮後,兒女子孫圍繞柩前哭泣,然後男先女後,各執蠟燭,向左繞棺三圈,再向右繞三圈,俗稱環棺。最後親屬再睹死者一面,然後蓋上棺材蓋。環棺是一種向遺體告別的形式,現仍沿襲。入殮後,要把死者生前睡過的草席和用過的東西放在路旁焚燒。

四、出殯

出殯在福清民間是件大事,多在中午舉行。出殯儀式由較有聲望的人主持。出殯前,家人親屬先在靈堂前哭祭,子女兒孫按俗規披麻戴孝,依次在靈柩前跪拜,親友行三鞠躬禮,然後起柩出門。有些地方還由親友中有聲望的人致祭文。親友等靈柩出門後在門前或路上致祭,叫路祭。出殯隊伍一般是白色靈旗為前導,接著是親友送的花圈、輓聯,還有札魂轎(內置遺照);接著是樂隊和親友族人。子女扶棺跟著送葬隊伍而行,靈柩後是死者其他親屬。送葬親友到大路口,接受了死者子女謝孝之禮後,便可散去。死者子女、親屬須送到墳山。路上過溝、圳、橋,死者子女都得哭喚一番,既表哀痛,又可提醒抬棺者注意路障。

五、安葬

子女親屬將靈柩送到墳山,放入已挖好的墓穴。接著由長子引路,率其他子孫親屬繞墓穴向左轉三圈,向右轉三圈,邊轉邊向靈柩上撒少許泥土。這種儀式也叫環棺,意在表示子女對死者的悼念,然後才覆土掩埋。

六、回龍

安葬完畢後,白靈旗換成紅彩旗,孝服換穿吉服,埋葬死者工具都貼一塊紅紙,列隊回返,俗稱回龍。回到廳堂後再祭靈,由長者領全家向死者遺像跪拜或鞠躬。晚上設酒席宴謝參加弔唁和出殯的親友,這餐酒席叫下山飯。

七、伏山

葬後第二天,喪家到墳地燒紙祭奠和培土,叫伏山。喪葬活動到此結束。
是年農歷除夕,喪家門上貼藍紙,寫守制兩字,不參加慶賀活動。
喪屬都要戴孝。兒子及媳婦必須服孝三年。女兒周年脫孝,換穿吉服。妻為夫亦服孝三年,夫為妻一年就可脫孝。兒子待百日後方可剃發,俗稱留百日。
福清還有拾骨之俗,即死人葬後若干年,因基建、水利等用地,或改選好風水的地方,遺族挖出祖宗骸骨,改葬另處。
現提倡喪事從簡和殯葬改革,一些迷信色彩的舊俗已漸廢除,逐步改成以追悼會等形式來悼念死者,火葬也開始取代土葬

第五節 分家

多數家庭或為發家致富,或為處理好妯娌、婆媳關系,到一定階段都行分家。分家由父、母主持,請舅父或族親中有聲望的長輩裁決,長孫按尾仔對待,亦分一份家產。80年代,《繼承法》公布後,城鎮按繼承法分家的漸多,長孫不享受尾仔待遇。分家後,親戚都送線面、蛋等禮品;兒媳娘家送一套廚具給女兒、女婿,俗叫辦壓賀。

歲時節俗
第一節 春 節
一、拜年

正月初一日,又稱元旦,午夜剛交,就有人放鞭炮。有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初一這天的早飯,各家各戶都吃線面,還配上太平蛋一雙,希望一年中福壽綿長,太平如意。這餐第一口多吃面或蛋,不先喝湯,這也成了習慣。因而有出門便逢下雨是因喝面湯的說法。
飯後都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婦留在家中接待客人。拜年時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萬事如意,合家平安。主人也要作揖回賀,然後請客人享用果品、瓜子。這一天,凡在路上遇到熟人,無論友善與否,均應點頭致意,還要互道恭喜,互祝平安、發財。
初一清早的禁忌很多,主要有:
(一)忌掃地。怕掃掉財氣。後來改成從大門口往裡掃,垃圾不往外倒,等初三開假後倒。
(二)忌操刀。恐動刀不吉。這一禁忌是防止初一日不慎傷了手腳,破壞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三)忌說晦氣話。免

❹ 請問福清市是什麼樣的地方

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為全國著名僑鄉。地理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5°18'—25°52', 東經119°03'—119°42'。面積243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5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11平方千米。轄7個街道辦事處、17個鎮: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城頭鎮、南嶺鎮、龍田鎮、江鏡鎮、港頭鎮、高山鎮、沙埔鎮、三山鎮、東瀚鎮、漁溪鎮、上逕鎮、新厝鎮、江陰鎮、東張鎮、鏡洋鎮、一都鎮。人口123萬。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福清市位於省會福州南翼,東臨台灣海峽,是祖國大陸距台灣最近的一個城市,最近處與台灣新竹市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對台、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1990年12月撤縣建市,是全國首批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國農村城市化試點縣市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之一。

福清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長樂——南澳大斷裂帶大致經融城至漁溪斜貫中部。西北部屬戴雲山脈東向支脈,多低山丘陵,山間谷地有洪積——沖積平原,全市最高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東南部以台地、低丘為主,融城——海口,及江鏡、漁溪為沖積——海積平原;南部龍高半島楔入福清灣、興化灣中。海岸為具有沙泥灘的回升侵蝕漏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島嶼100多個,港灣眾多。河流多獨流入海,主要有龍江:幹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獲蘆溪支流風跡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還有漁溪、逕江、大壩溪、沾澤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澤湖;人工湖有東張水庫(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東皋、占壩水庫。年平均氣溫 19.6℃;1月平均氣溫10.8℃,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氣溫38.7℃,極端最低氣溫-1.2℃。平均年降水量1326毫米,無霜期346天。境內耕地3.09萬公頃,有林地6.1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66.8萬立方米,毛竹116.5萬根,森林覆蓋率47%。可利用草場5300公頃。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41萬千瓦,可開發1.42萬千瓦。礦藏有花崗岩、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砂、鐵砂、泥炭、鐵。海岸線348千米,島岸線84.24千米。

唐聖歷二年析長樂縣南鄉置萬安縣,天寶元年改福唐縣,五代梁開平二年至後唐同光元年曾名永昌縣。五代閩龍啟元年更名福清縣。元元貞二年升為福清州,明洪武元年更為縣。歷屬泉州、福州、長樂郡、長樂府、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閩海道。1949年8月16日解放,歷屬閩侯專區、晉江專區、閩侯專區、莆田地區、福州市。

改革開放20多年特別是建市10多年以來,百萬福清人民領開放風氣之先,借政策驅動之利,揚僑台區位優勢,著力鍛造農業和外向型經濟堅強「雙翼」,推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創造了「福清效益」、「福清速度」,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省10強縣市第3位,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呈現迅猛增長的勢頭。

基礎設施情況

福清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交通四通八達,公路密度居全國前列,大真線、海城線橫貫玉融大地,沿海一縱大通道正在規劃中。國道福廈線和福泉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把福清與省會福州及廈漳泉等省內經濟最活躍區域連成一片。正在籌建中的福廈鐵路經過福清的路段40多公里,境內設有多個站點。水電資源較為豐富,建成全國縣級最大的水利工程——閩江調水工程,建成城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城頭——高山110千伏輸電線路、多座22萬伏變電站及一批鄉鎮供電設施,成為全國農村電氣化建設達標縣(市)。

福清建設碼頭和港口的條件優越,海岸線長達348公里,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優良港灣眾多。1993年9月,福州港最大噸位的業主專用碼頭——3萬噸級元洪碼頭,在福清東部松下港落成,二期工程2004年開始動建。1994年9月,國務院批准該港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允許停泊外國籍船舶。

江陰港區位於我省最大海灣——興化灣北岸中部,灣內港區風浪較小,常年不凍不淤。江陰港岸線長達8.37公里,縱深可達1.5公里,可建3-30萬噸泊位30餘個,年吞吐量可達7500萬噸。港區水域寬達9-15公里,10米以上深水區域寬度達1-3公里,最大天然水深達19米,可滿足2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的靠泊和調頭需要。且後方陸域寬闊,多為淺灘、鹽田和低小丘陵旱地;靠海岸側又有40平方公里的平坦旱地,及近百平方公里的淺灘,可供開發工業區用地。

江陰港區對外開放已通過國家級驗收,有交通部批準的5萬級噸集裝箱碼頭13個,3-5萬噸級的化工碼頭4個,以及其他散雜貨碼頭10多個。2002年12月,由新加坡港務局、省港務集團、新加坡太平洋公司及福清港口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江陰港一號深水泊位3萬噸級碼頭、兼靠5萬噸級集裝箱船碼頭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福清口岸貨物吞吐量達152萬噸,集裝箱吞吐量達7.1萬標准箱。目前港區已開通香港、西非、美西、歐洲地中海和日本等國際航線以及內貿內支線,可直達美國西部海岸、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內沿海各主要港口城市。2#、3#泊位5萬噸集裝箱碼頭和玉融海港碼頭已動工建設, 4#、5#、6#、7#集裝箱碼頭、建滔碼頭將於今年陸續動工,國電項目配套煤碼頭也將於今年動工建設。10-13號四個泊位是目前全省唯一獲得交通部批準的化工通用碼頭,其中10#化工碼頭正在積極籌建中。

福清口岸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在開發區、工業集中區設有福清海關、福清檢驗檢疫局、福清邊檢站、福清海事處等查驗單位,形成最完善的快速大通關環境。各查驗單位按照「實施大通關、建設大口岸、構築大平台」的總體要求,不斷深化作業改革,優化工作流程,逐步建立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口岸管理體制。福清海關進一步簡化物流監控手續,在加工貿易合同審批作業上採取「一條龍」服務,改進加工貿易聯網監管制度,性能技術屬國內領先的H986檢測設備已投入使用。福清檢驗檢疫局推行「電子審單」,開辟「綠色通道」,對重點企業實行「直通式」快速通關機制,滿足了大企業快進快出的通關要求。福清邊檢站、福清海事處等單位也積極推行「電子監控」、就近受理等先進管理手段,大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各查驗單位之間建立健全聯檢制度、雙向溝通制度,在江陰口岸園區實行聯合辦公、一個窗口對外,有效提高了口岸整體管理效率,實現了江陰港區與融僑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的港區快速聯動。

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情況

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福清籍華僑率先倡導創辦的全國唯一以「僑」命名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於1987年,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28平方公里,已開發1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累計批准三資企業341家,總投資20.74億美元,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67億元,出口85.6億美元,其中部分經濟指標躍居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前列。全區已形成電子、塑膠、玻璃、食品等支柱產業群,擁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冠捷電子公司電腦顯示器產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福耀玻璃集團產品佔中國全部出口汽車玻璃的75%,占國內高檔轎車玻璃60%以上市場份額,是所有大型汽車廠的定點玻璃配套商。經過十幾年來的高速平穩發展,融僑開發區已成為「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對外開放的窗口」。

新厝出口加工區情況

新厝出口加工區是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江陰港優勢而設立的,2004年11月27日正式開工動建,總體規劃設計17平方公里,詳細規劃為2.86平方公里,正在開發的1平方公里已經納入國家級開發區。該區區位優勢顯著,具有完備的水陸空交通網路,距江陰國際集裝箱碼頭僅1公里,福廈324國道、福泉高速公路自北而南縱貫全境,籌建中的福廈鐵路貨運站位於區內,離福廈高速公路僅1500米,距長樂國際機場58公里。該區水電優勢明顯,首期依託新厝鎮溪頭亭水庫,水資源可滿足工業區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中期規劃由東張水庫江陰供水廠和東方紅水庫建成日供水2萬噸的自來水供水廠。已建成容量為35KV和15KV兩個變電站,為工業生產和生活用電提供充足的電源。

國家出口加工區實行優惠政策,主要是:(1)對區內加工產品不徵收增值稅。(2)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基建物資,予以免稅。(3)區內企業生產所需的機械、設備、模具及其維修用零配件,予以免稅。(4)區內企業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及消耗性材料,予以保稅。(5)區內企業和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予以免稅。(6)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區內企業加工的製成品及其在加工生產過程中的邊角料、余料、殘次品、廢品等銷往境外的,免徵出口關稅。(7)對無商業價值的邊角料和廢品,需運往區外銷毀的,應憑管委會和環保部門的批件,向主管海關辦理出區手續,海關予以免進口許可證、免稅。(8)從區外進入加工區供區內企業使用的國產機器、設施、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料以及建造基礎設施、加工企業和行政管理部門生產、辦公用房所需合理數量的基建物資等,海關按照對出口貨物的有關規定辦理報關手續,並簽發出口退稅報關單。區外企業憑報關單出口退稅聯向稅務部門申請辦理出口退(免)稅手續。

江陰工業集中區情況

江陰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面積158.6平方公里,一期規劃建設67.51平方公里,由江陰港區、江陰工業片區、江陰綜合生活配套區和鋼鐵、電力等重工業項目用地、倉儲及物流區等組成。江陰工業集中區規劃定位是發展成為福州市重要外海深水港口和以臨海基礎型工業為主的現代化濱海城市。

江陰工業集中區緊鄰福廈交通走廊,對接324國道的疏港高速公路(40米)直接進入工業集中區,區內兩縱兩橫主幹道路網構架已基本形成;福廈鐵路江陰支線直通工業集中區,已通過論證准備動建;連接工業集中區與福廈高速公路的兩條快速疏港公路漁溪和新厝支線已規劃。

江陰工業集中區具有臨海近台的獨特區位優勢。距馬尾港113海里、上海532海里、香港360海里,距基隆150海里、台中100海里。江陰工業集中區通過鐵路、高速公路,半徑可輻射到福州、莆田、泉州、廈門等沿海經濟帶,也可以通過福州市實現對寧德、南平、三明等閩東地區及江西和浙江等地的輻射,通過海運可輻射到全國沿海城市及台灣台中和海外,是我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發展區域。

到目前為止,江陰工業集中區已簽約項目60項,入區企業計35家,總投資超過170億元(不計鋼鐵項目)。目前已有福抗葯業、美斯特凱爾醫療器械等投產企業11家,國電、福興醫葯、福興化纖等15家企業正加緊動工建設中,預計年內還將有數家企業建成投產。預計江陰工業集中區將在12年左右時間共投入1000億~1500億元人民幣,建立醫葯原料葯、基礎化工原料、石化倉儲、機械製造、鋼材和金屬加工、紙漿生產等六大重工業基地。

為鼓勵工業項目落地,根據國家土地政策,江陰工業集中區對工業用地實行差別地價。現已是儲備地的,每畝自3萬元至4.2萬元不等。其中,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或8200萬元人民幣(含1000萬美元或8200萬元人民幣)以上項目,每畝地價3萬元;注冊資本500萬美元(含5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的項目,每畝地價3.5萬元;注冊資本500萬美元以下的項目,每畝地價4.2萬元。所有項目均由江陰工業集中區建設辦免費代辦土地證變更手續、繳納相關變更稅費,並負責配備水電設施至項目用地主幹道或次幹道邊緣。

江陰B型物流園情況

福州保稅區江陰物流園位於江陰工業集中區內,總規劃面積3122畝,其中一期規劃建設1016畝,二期規劃建設2106畝。規劃園區西側為港口物流園區,東側緊鄰江陰港區疏港公路——新江公路,南側靠江陰港區集裝箱碼頭區,北面為居民區。園區周邊交通網路發達,現有陸路接入福廈線,擬建的福廈鐵路新厝車站可鋪設專用線至園區。園區緊鄰江陰港區,50米港區大道從其西側通過。整個園區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江陰物流園將建成市場空間廣闊,貨物進出便捷,綜合運輸成本低廉,配套服務完善,管理運作規范,具有專業化、多功能、社會化、現代化,以及具有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和出口加工三大保稅功能的物流園,使其成為區域性、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競爭能力、依託港口與臨港工業相關產業、具有延伸性服務功能的物流園。江陰物流園正在加緊建設中,正在建設的江陰物流園海關保稅物流中心(B型),已進入運作,目前正在上報國家審批,預計近期內可以獲批。

國家對保稅區物流園實行優惠政策,主要是:(1)對保稅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實行出口被動配額管理的外,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2)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基建物資,予以免稅。(3)區內企業自用的生產、管理設備和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維修零配件,生產用燃料,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物資、設備,予以免稅。(4)保稅區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管理設備和辦公用品及其所需的維修零配件,予以免稅。(5)區內企業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裝物件,予以保稅。

福清近年發展概況

近年來,福清市大力實施「以港興市」、「工業強市」戰略,以項目帶動為抓手,以工業園區為載體,積極拓展福廈線、大真線、海城線「三線」,開發建設融僑開發區、元洪投資區、江陰工業集中區「三區」,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工業主體地位日益突出,形成了電子、玻璃、塑膠、食品、醫葯等支柱產業,以冠捷電子、福耀玻璃等骨幹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以「三區」、「三線」為主體的工業發展格局日趨完善,工業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2004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650億元,增長33.46%,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4.6%。2006年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96億元,增長10.4%。財政總收入23.2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62億元,分別增長13.9%和 21.5%,財政總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8.8%。農業總產值66.4億元,增長4.6%。工業總產值576.96億元,增長10.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09.53億元,增長7.1%,電子、塑膠、食品、玻璃、醫葯等五大支柱產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6.5%。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5∶53.7∶31.3。年末戶籍人口121.49萬人。

工業經濟

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家,共增產值 18.03億元。一批重大產業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福耀浮法玻璃三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國電江陰電廠已進入主體安裝階段;捷聯10萬平方米新廠區已開始試投產;溫州汽摩配基地項目已有12家企業動建。融僑、元洪、江陰三大工業區和龍田、鏡洋、漁溪等重點鄉鎮工業集中區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融僑開發區國家級顯示器產業園和出口加工區相繼獲批,元洪投資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工業園區。質量立市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有3家企業獲得福州市產品質量管理獎,3家企業獲評省名牌產品,天馬飼料獲評國家免檢產品。

農業經濟

設立了規劃面積2萬公頃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已動建項目24個,總投資2740萬美元。農村公路建設基本實現「村村通」目標。全面免徵農業稅,減輕農民負擔670萬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高分通過省政府驗收,小型水利設施產權改革加快推進,海域使用權證和水域灘塗養殖使用證制度全面推行,榮獲全國海域使用管理百強示範縣(市)稱號。

招商引資和對外經貿

創新招商模式,出台獎勵措施,全員招商氛圍更加濃厚,招商引資工作再創佳績。新批准設立三資企業54家,增資39家,總投資4.2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3億美元(驗資口徑),增長21.3%,超額完成福州市下達的考核指標。深入開展親情招商,制定出台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鼓勵民間資金投資建設標准廠房等優惠政策,民營經濟發展再掀熱潮,內資實際到資達20.22億元,居福州地區首位。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推動企業出口持續增長,實現出口總值37.36億美元,增長9.4%。

社會事業

科技創新工程深入推進,全年有12個項目列入福州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和福州市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其中國家級和省級各2個,共獲得支持資金359萬元。「雙高普九」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1萬元,增長9.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369元,增長6.8%,截至年底,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242.98億元。
港口建設全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86.9萬噸,增長84.7%;集裝箱吞吐量達14.1萬標箱,實現一年翻番。福州新港1號泊位已開通多條貨運干線和內貿支線,已掛靠法國達飛、地中海航運、萬海航運等10多家國內外知名船公司;2、3號泊位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已於3月正式動建,已完成投資2.8億元;4、5號泊位建設已完成招投標工作;6、7號泊位已進入招投標程序;8、9號泊位於7月簽約,各項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元洪3萬噸級通用碼頭運營良好,全年貨物年吞吐量達到100多萬噸,元載5萬噸級(兼靠3萬噸級集裝箱)散貨碼頭總投資1750萬美元,已完成投資3700萬元人民幣。

重點工程

福廈鐵路正式開工

9月30日,福廈鐵路開工儀式在福清市舉行。福廈鐵路全長273公里,自省會福州市引出,途經福清、莆田、泉州至廈門市,是一條以客為主,客貨兼顧的快速路網性干線鐵路,設計區段旅客列車速度200公里/小時,計劃總投資144.2億元,工期4年,將於2009年建成。福廈鐵路福清段全長約40公里,總投資約30億元,途經陽下鎮、音西鎮、上逕鎮、漁溪鎮、新厝鎮,擬在福清音西、漁溪設火車站。

東壁島圍墾工程海堤全線合龍

1月18日,東壁島圍墾工程北堤合龍,5月28日,東堤合龍。至此,兩條總長達4815米(其中北堤長3247米,東堤長1568米)的圍墾工程海堤順利實現了全線合龍。東壁島圍墾工程是福建省「十五」計劃重點工程之一,也是福清市有史以來工程量最大、投入最多的圍墾工程,總投資4.44億元,圍墾面積2893.33公頃,涉及龍田、港頭、三山3個鎮17個行政村。

❺ 福清的特色小吃

福清小吃--光餅
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不想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干糧,大大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光餅」。
在福州,人們通常把餅面沒有芝麻的叫「光餅」,有芝麻的叫「福清餅」。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們則把餅面有芝麻的叫「光餅」。要論「津津有味」,比較起來,還是福清人做的光餅略勝一籌。
福州人做光餅,從前一向用木炭烘爐,現在為圖省事,多半改用電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餅,至今還保留著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鮮,而且有趣,誇張點說,簡直可稱之為融音樂與舞蹈為一體的勞動藝術。
他們烤光餅用的是一口高近兩米、直徑約有一米的外裹黃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內點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白」,缸底只剩餘燼,然後把做好的餅胚,由兩人合作,伸手入缸,飛快准確地貼在缸壁之上,若是遲緩一點,就怕那光著的手臂要烤出泡來。由於烤光餅時面對著的是一隻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兩人都打著赤膊。他們一個遞胚,一個接胚往缸里貼,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動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貼餅聲,彷彿音樂伴奏,節奏感十分強烈。不消十分鍾,幾百隻光餅便全部貼完,然後再用炭火慢慢把餅烤熟,真是叫人大開眼界。在這種大缸里烤出的光餅,只只金黃,十分香脆。
福州市區賣光餅的小店,都是門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餅卻是由作坊做好分發給小販去賣。所以,在福清,沿街到處都可見賣光餅的小攤。那小攤上的光餅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頭一景。
從前,光餅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風水輪流轉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樓、大酒店,也把光餅切個蛤口,夾上糟肉、粉蒸肉、雪裡紅、苔菜,澆點醋蒜汁,當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點心待客。
誰也不曾想到,光餅還有今日這等的風光。
福清魚丸
福清魚丸的外殼質地細膩而富有彈性,食之爽滑豐潤,配上餡料更加可口。傳說一商人搭船外出經商,因遇台風船避入港灣而觸礁,等待修好再航。船上天天以魚當飯,商人吃膩了,聞腥欲嘔。船家見此,就將船上僅有的一些薯粉拌入切成長條的魚肉入鍋煮來吃,魚比先前好吃多了,但商人仍難下咽。船家便進一步將魚剔去骨,剁成魚糜,調入薯粉,攪勻後入鍋氽熟,果然味道鮮美,入口滑爽,別具風味。後來商人生意失敗,開起「賣魚丸子」店。從此魚丸流傳了下來。製法:將鮮魚(以鰻、鯊為佳)去骨剁(或絞)成泥,加清水、精鹽和適量味精,倒入盤內猛攪15分鍾左右,攪到魚羹能浮在水面止,加入干澱粉用力再攪成粘糊。將豬五花肉剁成肉醬,蝦干切成米,蔥切成細末,均裝入盛具,調入醬油等攪和成餡,將餡捏成大小均勻的小圓粒待用。然後左手取魚羹糊,在掌心上攤開,右手拿小圓勺取餡料放在魚羹中間,左手五指合攏將餡包在中間,再把魚羹從大拇指和食指握成的圓洞中擠出,用小圓勺舀下放入清水盆內。成批後入鍋煮熟,再舀在湯料碗中食用。魚丸雖不起眼,也是雙強取得十佳名廚的一碗菜。
福清扁肉
扁肉的老祖宗就是大家熟悉的「餛飩」。扁肉因其餡料、湯料、吃法、調味上的差異,分為煮扁肉、炸扁肉、熗扁肉、三鮮扁肉、蝦肉扁肉、扁肉面等20多個品種。
南北宋之際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李綱(1083~1140)一度被貶到沙縣負責稅務,他很喜歡沙縣的扁肉,曾用他的生花妙筆寫詩稱贊過沙縣的扁肉:「渾沌乾坤一包中,常存正氣唱大風。七峰疊翠足娛晚,十里平流任西東。」至今傳為佳話。
做法:
一、肉用棒槌敲打,最好是扁平厚實的木棒,也可用擀麵杖,打得像肉泥即可。
二、在肉泥里加入適量鹽、味精或雞精攪拌均勻。
三、像包餛飩一樣包餡料。
四、鍋里的湯水最好是事先用豬骨熬的湯,湯滾後放入扁肉,待那清澈的或微微帶點乳白的湯汁冒出一個個小巧的扁肉,漂浮鍋面片刻,放入少許蔥油就可進食了。

❻ 劉罡的企業專題片和宣傳

《西氣東輸》——國家重點工程「西氣東輸」宣傳片
《節能示範樓》——科技部新能源專題片
《核能源的開發利用》——「2008國際核能源峰會」申報片
《走進雁棲》——懷柔雁棲經濟開發區宣傳片
《文化新都,魅力新城》——北京懷柔區對外形象宣傳片
《中俄友好年》——核工業部中俄合作典範宣傳片
《保護經濟動脈》——中石油管道保護專題片
《現代與輝煌》——現代汽車宣傳片
《福清核電站》——福建福清核電站匯報片
《國之光榮》——核電部形象宣傳片
《印象·綠谷》——北京平谷區宣傳片。

❼ 福清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天寶陂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東張鎮三星村境內,公園總面積227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3.4%,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授予「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更名為福建省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內有天然原始次生林近萬畝,木本植物1000餘種,常見的陸棲脊椎動物71種,有靈石寺、駙馬墓與三塔墓等人文景觀。

❽ 福清市有什麼好玩的

目嶼島-球尾海上風景區
位於福清市沙埔鎮東南部的目嶼島和江陰鎮的球尾沙灘,自然條件優越,是海上旅遊走廊的理想地帶。目嶼島和球尾沙灘,隔水相望,相距約10公里,位軒優越,外貿海輪可從球尾沙灘與目嶼島之間通行。目嶼島風光獨秀,海天一色,四周礁石突兀,島上象形石爭奇,植被良好,水產品豐富,水源充足,擁有優良沙灘多處,最長的約5百米,是個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區。球尾沙灘,天風海濤,碧波萬傾,退潮時沙灘寬度達120米以上,總面積在0.52平方公里以上,可容數千人游泳休憩。從球尾至目嶼島,沿途還有蓮蓬海灘、小麥島、東壁島等天成海景,是福清南部的海上旅遊走廊。

彌勒岩風景區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彌勒岩有嶙峋的岩峰或卧或懸,或離或合,幽姿萬千,令人贊嘆不已。
彌勒岩山麓,有一高大石佛盤膝而坐,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彌勒石雕造像。石佛像始鑿於元至正年(公元1341年),至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竣工,高6.8米,寬8.9米,由整塊花崗岩就地琢成,天然妙相,袒胸露腹,兩耳垂肩,笑態可掬,觀者可以忘憂。經國家文物局認定,該石佛為全國最大的立體石刻彌勒佛像,已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大化山因其山高、林深、路險而鮮為人知,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風貌。這里峰巒疊翠,萬頃林濤,保存了不少珍惜樹種,如紅豆杉、銀杏、楠木、油杉、香樟等隨處可見,密林深處除植物茂盛,更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大化山有雙奇--峰奇:奇峰怪岩,兀立山間,有的象紅軍雕塑,有的象美麗的少女,有的象逶迤的駝隊,有的象只鴨頭,有的象個蒸籠...... 旖旎詭異的風光令人嘆為觀止。河奇:大化山的河,奇在河床,平整得令人咋舌的河床,幾乎是在一整塊石頭上沖刷出來的一樣,好似星星點綴著銀河,鑲嵌在河床之上,引人遐想,水流在其中打著旋渦,成了極好的天然按摩浴缸。大化山還有雙絕--瀑布:險峻的山勢,懸殊的落差,造就了大化山的瀑布群,有的雄偉,有的優雅,有的如彩練當空舞,有的如珍珠落玉盤,向人們展示著不同形態而又同樣極致的美。怪藤--粗壯的老藤順著懸崖攀緣而上,在叢林間盤根錯節,令人恍然以為進入了熱帶雨林。
與本地區其他景觀相比較,大化山的山水風光資源具有較高的獨特性,為開展登山、攀岩、野營、探險、狩獵、溯溪、觀瀑、賞蝶、垂釣等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周邊的客源市場有較強的吸引力,是個具有良好開發前景的風景名勝區。

古色古香的黃閣重綸
黃閣重綸距瑞雲塔僅100米。建於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是葉氏家族為紀念其祖葉相高於成歷和天啟兩度入閣,首輔朝政的殊榮而興建。該坊系樓閣工重檐歇山頂建築,全坊用精雕細琢磨黛白色花崗岩構成,石刻兩面透空,人物栩栩如生,是一件藝術精品,全坊分三層高10米,面寬11米,進深2米,八條主柱挺拔而上,十分壯觀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福建省較早建立的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福清市西部東張鎮鏡內,距福州市63公里,福廈公路16公里。公園總面積2275 公頃,森林覆蓋率93.4%。規劃有十大景區,百處景點。靈石山以其茂密的森林,優美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聞名遐邇,自古就是閩中沿海的著名風景勝地。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憑借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絕美的自然山水輔之以悠久的人文古跡,形成了一個功能齊全,恬靜秀美,瑰麗迷人的旅遊、度假、避暑勝地。
靈石山具有"林茂、山雄、水秀、石怪、樹奇、峰險、壑幽"等自然風景特色,八千六百畝連片的原始森林是福建沿海的一顆綠色明珠,林中古木參天,山花爛漫,珍奇動物出沒其間。靈石山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千年古剎晨鍾幕鼓,文物塔墓比比皆是,香石、雌雄石、通天石、石通靈氣,九獅洞充滿神秘色彩,更有許多迷人的傳說,古往今來到靈石遊玩的文人墨客吟詠留題,流傳千古。

黃檗山風景區
黃檗山位於漁溪鎮聯華村,距城區30多公里,因多產黃檗樹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無處不煙霞"之美譽。
山上峰巒競秀,泉流叮咚。黃檗山麓建有一寺--黃檗寺,又名萬福寺。該寺始建於唐,盛於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隱元禪師住持萬福寺,遂成大宗,僧眾數千,一度成為東南沿海名剎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順治十二年,隱元禪師東渡日本,創立黃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黃檗宗現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黃檗寺經過修整,已作為我國重點對外開放寺院,東南沿海的高僧相繼到此拜謁。

福清市一都東方第一漂
福清市東方第一漂全長四公里,漂流時間近三個多小時,途經一都後溪與永泰縣交

❾ 福清一日游哪裡好玩的地方

生活的時間久了

這里的一切便慢慢在心中紮根

讓人愈發難以忘懷,經常有很多人問小微

福清這個城市太小

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離開呢?

嗯,拋開大城市機會多這類雞湯言論

小微今天用這十大理由來告訴你

為什麼大家都捨不得離開福清~

01

離不開福清的山

誰說福清沒有山?

福清的山雖然不高

但是每一座都有著獨特的味道

↓↓↓

位於福清市東張鎮的嵐湖山

不僅是福清最高的山

還是閩中地區不可多得的高山生態茶葉生產基地

素以石奇竹秀而得名

有「雅勝鼓山」之譽的石竹山

1987年被評為首批省級十大風景區之一

每年遊客逾30萬人

因其山高、林深、路險

而鮮為人知的大化山

可賞楓葉紅的地方

楓樹群規模雖然不大

襯托著那一片草場,意境幽遠

福州轄區最大、最美的草原的大姆山

綿延八百畝的天然高山草場

站在山頂能看到長樂一帶的海岸線

草原遼闊,景色迷人

02

離不開福清的古村鎮

福清的古村鎮是有故事

彷彿一個溫婉靈動的江南女子

讓人忍不住的憐愛~

↓↓↓

始建於北宋的海口鎮,史稱「小杭州」

海口鎮人傑地靈,歷史悠久

雄居福清灣頂部,攬龍江之入海故得名「海口」

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的一都鎮

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來到一都鎮,就可感覺到大自然豐厚的饋贈

連綿的青山、清澈的水源、溫潤的氣候

福清南嶺鎮,徒步的好地方

有山有水庫,可以看海看草原

春天時可以看油菜花

秋天時可以看金黃的稻田梯田

一座自帶古韻氣質的上逕鎮

擁有傳統小鎮的守舊古樸

當你站在上逕的小鎮的土地上

時光彷彿停止了一樣

03

離不開福清的島

福清的島有很多

大多數因為人跡罕至而鮮為人知

但也總有那麼幾個島嶼

讓人去過之後就不遠離開~

↓↓↓

位於沙埔鎮最東端的目嶼島,與牛頭尾隔海相望

從高空俯瞰,整個島嶼

就像一匹駿馬,故稱野馬島

又因該島古代曾為監海哨位,故又稱目嶼島

江陰半島外,有一小島名叫「小麥」

在這里可以聽聽海的呼吸,聞聞海風中的鹽味

也可以在沙灘上運動、拾貝、游泳

獨有一番回歸大自然的情趣

三山鎮的一個海岸也很美

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霞湖洞

大海,沙灘,礁石,海螺

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獲評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的東壁島

登上東壁島的主峰,可以看到全島的風貌

舉目四望,可看碧波萬頃

遠山若隱若現,可聽海浪拍岸和鷗鳥鳴叫

04

離不開福清的園林

福清給人的印象

不只是燈紅酒綠、車水馬龍

但是在這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之中依然有著

精巧典雅的江南園林、綠樹成蔭的郊野公園~

↓↓↓

小橋流水、雕梁畫棟

說不盡的歷史,唱不完的風韻~

豆區園

天生林藝園

江濱三大公園

洪春松濤園

05

離不開福清的古民居

無論什麼時候

福清人永遠都無法忘卻

屬於它特有的古民居

這里有無數的故事和記憶

↓↓↓

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陳氏古民居群

陳氏古民居群卓爾的藝術魅力

在水泥建築物瘋長的今日

愈加凸顯出其獨特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龍田鎮下一村兩座相連的清代古民居

房子採用穿斗式風格

這是清代南方民居的主要建築特色

堪稱是「古城堡式」的東關寨

與閩西的土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境地

06

離不開福清的馬路

福清的馬路體現了福清的氣質

雖然歷經多年

卻依舊藏著這個城市的點點滴滴

讓人流連忘返~

↓↓↓

浪漫甜蜜的萬達金街

短短的幾百米,卻是我一生想對你說的話~

俞老俞香的北環路

彷彿一瓶塵封的紅酒,幽靜而高雅~

文藝厚重的龍江路

彌漫著濃厚的歷史人文氣息~

美麗摩登的鳳凰路

兩旁綠樹林蔭,傍水而生

電影院、酒吧、KTV、酒樓一應俱全

07

離不開福清的橋

福清的橋就如同福清這座城市一般

既有秀氣溫婉的,又有雄偉壯觀的~

↓↓↓

福清現存最長的古橋--龍江橋

1961年5月,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見證抗倭歷史的古橋--躡雲橋

它是莆田經漁溪通往龍田

高山和平潭縣的捷徑

歷經曲折的福清龍首橋

因其是建於龍江上

第一座古橋,故名「龍首橋」

與葉向高有關的波瀾橋

橋面中間最高點比橋的兩端路面高

因此,站在橋的一端看不見橋的另一端

08

離不開福清的建築

福清的建築

處處透著一股傲視全球的霸氣和獨特

有的以高度著稱,有的靠別致吸睛

無論哪一個都美輪美奐~

↓↓↓

融商大廈

萬達廣場

福清市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

裕榮匯購物中心

福清行政服務中心

閱讀全文

與福清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政府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535
業務拓展策劃方案 瀏覽:150
企業捐贈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12
廣電網路市場營銷題庫 瀏覽:406
同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28
培訓方案的設計應包括 瀏覽:111
關於微博成立的策劃方案 瀏覽:328
世界電子商務公司排名 瀏覽:232
小學校本培訓計劃並實施方案 瀏覽:104
電子商務考題單選題 瀏覽:174
上海盈達電子商務 瀏覽:800
微信營銷崗是干什麼的 瀏覽:707
上猶縣電子商務示範縣 瀏覽:181
教職工普通話培訓方案 瀏覽:456
南京喆葆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73
電子商務b2b案例 瀏覽:452
市場營銷最新論文 瀏覽:337
財政局扶貧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995
成功的市場營銷書 瀏覽:441
建設農村電子商務培訓教室 瀏覽: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