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納稅標識是什麼
納稅標識就是納稅的憑證。
納稅人識別號是稅務登記證上的號碼,通常簡稱為「稅號」,每個企業的納稅人識別號都是唯一的。這個屬於每個人自己且終身不變的數字代碼很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張「身份證」。
2015年1月12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本周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未來每個公民可能都將擁有一個由稅務部門編制的唯一且終身不變、用來確認其身份的數字代碼標識。
對於取得技術監督局9位組織機構代碼的納稅人,其納稅人識別號採用6位行政區劃碼加9位技術監督局組織機構代碼。引用6位行政區劃代碼的目的是為了首次賦碼的便捷、防止重碼出現,保證納稅人在全國范圍內被賦予唯一的納稅人識別號,本身不具有任何語義。
任何新開發軟體都不得單獨引用納稅人識別號前六位的區劃代碼,總局統一開發的已有軟體如果使用了納稅人識別號前六位的區劃代碼,總局將統一提出解決辦法。
2. 稅收宣傳手抄報的內容
稅收宣傳標語:
1.生命因工作而美麗,工作因辛勤而快樂。
2. 服務如水至周,執法似鋼至剛。
3. 一站到位服務,一票流程管理。
4. 征為國納為國征納一心,取於民用於民取用一致。
5.誠信納稅把您過渡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6.工作是一種樂趣時,生活是一種享受;工作是一種義務時,生活是一種苦役。
7.選擇了稅收,就選擇了責任。
8. 同在藍天下,同穿藍制服,驕傲國稅人。
9. 基本技能要掌握,專業技能要求精。
10. 辦稅小窗口,滿意大學問。
11. 生活上要知足,學習上要知不足,工作上要不知足。
12. 國家是大廈,稅收是基石。
13. 人人都是辦稅環境,處處代表國稅形象。
14. 會工作的'人是快樂的。
15.公道在心,正派在行。
16.愛才足以聚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
17. 創新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奉獻是人生最美的旋律。
18. 偷逃騙稅,僥幸的結果總是不幸。
19.腐敗會滿足你一時的榮耀,卻篆刻著你一世的恥辱。
20. 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崗位是為人民服務的平台。
21. 兩袖清風 ,心底安然何有敲門之驚;一身正氣,胸懷坦盪自無指脊之慮。
22. 一分錢不少,稅收不拒涓涓細流;百萬元不多,為國聚財任重道遠。
23. 如果不換位思考,那麼就思考換位。
24. 為自己的工作加油,為別人的成功喝彩。
25. 涓涓細流歸大海 點點稅收強國家。
26. 用權好比雙刃劍,為人民則福,圖私利則禍。
27. 每一條稅法都寫滿了國稅人的責任。
28. 服務沒有句號,奉獻沒有止境。
29. 把納稅人的呼聲作為第一選擇,把納稅人的需求作為第一行動,把納稅人的滿意作為第一標准。
30.不要讓“不”輕易出口。
31. 奉獻精神是最好的防腐劑。
32. 工作中蘊藏著真趣味
33. 四懂五會六掌握做到融會貫通,管理評估懂檢查才無漏征漏管。
34.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無我”,領導的最高境界是“無權”。
35. 公正執法是對納稅人最好的服務 。
36.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37. 每個人的素質提高一小步,整個國稅隊伍的素質將提高一大步。
38. 再好的種子,不播種下去,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
3. 稅法宣傳的目的和意義
【法律分析】:稅收宣傳的意義是為進一步方便納稅人辦稅、提高納稅人對稅收法律法規的知曉度和遵從度,對稅務機關的外在形象、業務流程、辦稅措施、稅收政策等內容開展的宣傳告知活動。稅收宣傳應當納入納稅服務的范疇,通過廣泛、全面、針對性、持久性的稅收宣傳,使納稅人熟悉、了解稅法所賦予的權利和義務,自覺提高稅法遵從意識,從而使稅收工作得到順利開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4. 國稅和地稅標志的區別和含義
國稅標志:
國稅和地稅:
中國分稅制改革、國稅地稅機構分設快20年了,國稅地稅合並傳言不斷說明人們至今仍然沒有搞清楚國稅地稅分設的原因及其必要性,說明財稅理論基礎知識宣傳不夠到位。筆者認為,無論從理論上看,還是從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看,不僅國稅地稅不存在合並的可能,而且隨著稅制改革的深化,地稅部門業務會更加繁忙,兩套機構分設會更為徹底。
從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趨向改革大的背景看,分稅制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取向改革的前提和基礎。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分稅制改革,經濟體制市場化取向改革就是一句空話。而分稅制改革的核心是,在劃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權的基礎上,劃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權。通俗地說,按照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在確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該管的事之後,各自去「找錢」完成這些事,各自設立自己的征稅機構按稅法征稅獲取收入去完成各自的事,這就是國稅地稅機構分設的根本原因。國稅地稅機構分設是分稅制內在的構件,必不可少。在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政府要做的事統一由中央政府指揮和分配,財權自然統一由中央政府安排和配置,征稅的事統一由一套直屬中央政府的稅務機構來管。如果國稅地稅機構合並,那麼就變成要麼中央政府承擔了本應由地方政府負擔的征稅成本,要麼地方政府承擔了本應由中央政府承擔的征稅成本,而且背離了分稅制改革的方向,背離了市場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因此,國稅地方機構合並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倒退,中國分稅制改革倒退,重新回到計劃經濟體制,重新回到集中型的財稅體制。
從國際經驗看,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國家,絕大多數都設立國稅地稅兩套稅務機構,尤其是在大國模型中,無一例外地都分設國稅地稅機構。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都分設了國稅地稅機構,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都是分設國稅地稅機構的。盡管世界上實行分稅制的各國都有各自的具體國情,但在分設國稅地稅機構這件事卻是驚人的一致。而且,從歷史上看,沒有一個實行分稅制的國家分設國稅地稅機構後又合並兩套稅務機構的。更為有趣的是,國外在財稅改革方面的「傳言」集中在稅制改革方面,沒有見到過「傳言」國稅地稅機構合並的現象。作為同樣實行分稅制的國家,中國國稅地稅機構並不是獨創,而是借鑒國際經驗,中國分稅制模式更多的是參考了德國分稅制模式。
國內曾有一種觀點,將國稅地稅機構合並且統一納入地方政府管理的框架中。這種觀點不僅忽略基本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而且忽略了基本政治規律。稅權的掌握、稅務機構管理權的隸屬是一個國家權力完整的象徵,是中央政府政權穩固的前提所在。古今中外經驗表明,任何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都不會放棄稅權、不會放棄對稅務機構的管理。即便是像美國這種聯邦制的國家,其中央政府仍牢牢地掌握著對「國稅」機構的管理。
中國正在推動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的試點,由於營業稅是地稅部門征管的重要稅種,有觀點認為隨著稅制改革的深入,地稅部門業務會大幅萎縮,地稅部門無獨立存在的必要。這種觀點沒有認清中國稅制改革的方向。隨著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地稅部門業務不僅不會縮小,而且會有所擴大,地稅部門的作用會更加突出。因為,中國未來分稅制改革的方向是,中央與地方事權與財權更加匹配,地方支配的財政收入會有所增加。隨著房產稅改革的深入,房產稅征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未來地方稅務部門稅收征管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房產稅征管。如果中國將來實行遺產稅制度的話,地方稅務的任務會更加繁重。
5. 2021年稅收宣傳月主題有哪些呢
2021年稅收宣傳月活動主題為稅收惠民辦實事,深化改革開新局。
3月29日,國新辦舉行《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新聞發布會。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韓國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今年以「稅收惠民辦實事 深化改革開新局」為主題開展第30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
一方面將稅收宣傳月活動作為全國稅務系統慶祝建黨100周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抓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
另一方面以開展稅收宣傳月活動為契機,深入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助力開局「十四五」。將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聚焦宣傳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我們將組織開展「深化改革優化執法改進服務」系列宣傳活動,系統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稅收征管改革的發展歷程及成就。
二是聚焦宣傳各項便民辦稅繳費服務措施。今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著重突出「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我們將進一步宣傳好各項便民利民惠民服務措施,著力解決辦稅繳費堵點、難點、痛點問題。
三是聚焦宣傳稅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做法。宣傳稅務部門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十四五」規劃涉稅任務的舉措,解讀好繼續實施和新出台的優惠政策,解讀好稅收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做法和成效。
四是聚焦宣傳稅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成果。開展「講述決勝全面小康的『稅月』故事」活動,展示稅務系統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做法及成效;開展「助力開放國際共贏」宣傳活動,在國際舞台上展示中國稅務的責任與擔當。
五是聚焦稅法宣傳普及教育。稅務總局將組織各級稅務機關開展「稅務人講稅法」活動,利用「青少年稅法學堂」網站開展稅法宣傳,提高公眾對稅法的知曉度和遵從度。
稅收宣傳月簡介
從1992年開始,稅務系統每年定於4月份集中開展稅收宣傳,稱為「稅收宣傳月」,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指導思想、宣傳主題,各地國稅局、地稅局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稅收宣傳活動。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召開第27個全國稅收宣傳月主題座談會國家稅務總局
6. 稅收宣傳的主要內容
稅收宣傳是指為進一步方便納稅人辦稅、提高納稅人對稅收法律法規的知曉度和遵從度,對稅務機關的外在形象、業務流程、辦稅措施、稅收政策等內容開展的宣傳告知活動。利用新聞媒體、報刊雜志、文學作品「炒作」,既加大稅法宣傳力度,又拓展宣傳渠道,使「稅」和「法」深入民心。宣傳內容不只局限於稅收任務數字,突出稅務機關與之配套出台的貼近納稅人的相關政策和後期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第十二條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7. 稅法宣傳的內容包括哪些
包括對外發放宣傳品,業務宣傳資料、展會支出、印有企業標志的禮品、公關設計費、以及上述與產品宣傳相關的食宿費、材料費、人工費,服裝費、場地租賃費,等等。總之,業務宣傳費是企業未通過媒體的廣告性支出。
稅法規定,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憑能夠證明有關支出確已實際發生的合規憑據,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業務宣傳費是指企業開展業務宣傳活動所支付的費用,主要是指未通過媒體傳播的廣告性支出,包括企業發放的印有企業標志的禮品、紀念品等。
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或行業管理規定不得進行廣告宣傳的企業或產品,企業以公益宣傳或者公益廣告的形式發生的費用,應視為業務宣傳費,按規定的比例據實扣除。
來源找法網:http://china.findlaw.cn/
8. 稅法宣傳語 寫一條
1. 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
2. 聚財為國,執法為民�
3. 社會主義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4. 依法誠信納稅,共享祖國繁榮�
5. 依法誠信納稅,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6. 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7.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8. 依法納稅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9. 依法誠信納稅,是最好的信用證明�
10. 稅收連著你我他,富民強國靠大家�
11. 規范稅收執法,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12. 主動索要發票,維護自身權益
13. 發票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憑證�
14. 依法誠信納稅光榮,偷逃騙稅違法
9. 稅收宣傳方式包括
法律分析:利用新聞媒體、報刊雜志、文學作品「炒作」,既加大稅法宣傳力度,又拓展宣傳渠道,使「稅」和「法」深入民心。宣傳內容不要只局限於稅收任務數字,應突出稅務機關與之配套出台的貼近納稅人的相關政策和後期影響,如,下崗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新的消費稅政策給人民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