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西藏宣傳部長

西藏宣傳部長

發布時間:2022-08-24 10:18:53

① 孟曉林的介紹

孟曉林,男,漢族,1964年1月生,四川安縣人,199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高級編輯。曾任西藏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1。2011年當選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2。現任西藏自治區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② 肖懷遠的個人履歷

1972.09——1976.01,西藏民族學院語文系語文專業學習(其間:1974.03—1975.03 參加西藏社會主義改造工作隊);
1976.01——1983.04,西藏農牧學院教師(1978.10—1980.07 北京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進修);
1983.04——1984.05,西藏農牧學院政治教研組副組長;
1984.05——1986.04,西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秘書二處副處長(主持工作);
1986.04——1992.12,西藏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期間:兼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調研處處長、自治區黨委落實政策辦公室主任)(1992.03—1992.07 中央黨校進修二班學習);
1992.12——1993.09,西藏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兼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自治區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黨組副書記;
1993.09——1995.07,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自治區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1994.09—1995.07 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1995.07——1998.05,西藏自治區科委主任、黨組書記、自治區科協主席(1994.09—1997.01 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政治經濟學專業在職學習);
1998.05——2001.07,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
2001.07——2011.01,天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2011.01——,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天津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2011年1月20日舉行閉幕大會,經投票表決,會議選舉肖懷遠為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決定,確認天津市人大常委會補選肖懷遠為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的代表資格有效。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教授。
2013年1月31日,天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肖懷遠為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③ 苟天林的個人履歷

1968.03——1970.02,海軍1205部隊勤務連戰士、團政治處新聞幹事
1970.02——1970.08,海軍政治部宣傳部幹事
1970.08——1974.01,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
1974.01——1984.02,海軍政治部宣傳部幹事
1984.02——1988.09,海軍政治部宣傳部幹部教育處副處長、院校教育處處長
1988.09——1990.10,華夏出版社幹部、綜合編輯室負責人
1990.10——1993.12,中宣部《黨建》雜志社辦公室主任、二編室主任
1993.12——1995.08,中宣部《黨建》雜志社副社長(副局級)
1995.08——1998.05,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掛職)
1998.05——2001.08,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正地級)兼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對外宣傳局局長
2001.08——2005.05,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
2005.05——2010.03,《光明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胡占凡接任)。

④ 央金卓嘎的個人履歷

1972.12—1978.08西藏民族學院醫務系學習
1978.08—1985.09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醫院工作
1985.09—1987.07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醫院副院長
1987.07—1990.09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衛生局副局長兼縣醫院院長
1990.09—1995.04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衛生局工作,先後任衛生科副科長、科長
1995.04—1997.10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997.10—2000.10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2000.10—2004.05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衛生局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局長(其間:2002.03—2003.01在中央黨校第28期西藏民族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4.05—2009.12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市綜合執法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其間:2003.03—2005.01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09.12—2010.01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政府副秘書長,市信訪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2010.01—2012.07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市信訪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2012.07—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⑤ 白炎的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政治工作者、進軍西藏的老戰士、軍事教育記錄片的開拓者、軍旅詩人、原西藏軍區副政委、西藏軍區黨委常委、副軍職離休幹部夏川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5年8月25日13時4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夏川,原名盧鎮華,又名盧向晨,曾用名白炎,1918年7月出生,河北平山縣人。1932年考入河北省立正定中學,1935年考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1936年5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革命隊伍——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8月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38年5月參加八路軍,在八路軍野戰政治部民運部工作,改名夏川。9月到延安抗大學習,12月編入抗大—分校,1939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1940年調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部,歷任宣傳股長,隨軍記者團主任,宣傳科副科長、科長,宣傳部副部長、部長,旅、師政治部主任,軍宣傳部長。1950年2月奉調二野五兵團十八軍任政治部宣傳部長,執行進軍西藏任務。1952年西藏軍區成立後任宣傳部長兼文化部長。1955年8月調任總政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被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26年後,1981年再次奉調進藏,任西藏軍區副政委、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西藏文聯名譽主席。1983年離休,為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顧問、西藏文聯名譽委員。
1988年8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夏川少年時代就很喜歡進步文藝,特別是新詩。在上高小時,他曾在天津《益世報》小朋友周刊上發表過習作,受到老師的贊揚。上初中時,在天津《大公報》小公園副刊發表過散文《驕陽下的人們》,受到學校的獎勵。中學時就開始閱讀進步書籍,16歲時發表了第一首歌頌社會最底層勞動人民的新詩《挑水夫》。17歲在北平上新聞專科學校時就積極參加北平學聯的秘密活動,參加了北平進步青年的文藝活動,成為當時平津詩歌運動中產生過積極影響的刊物《詩歌雜志》同仁中的熱心成員。1935年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參加了北平的—二·九學生遊行示威活動,一二·九運動以後便參加了由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革命隊伍一—一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6年,因組織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同學參加要求國民黨政府對日絕交,討伐冀東偽政府的—二·—二學生遊行示威活動,被學校開除。
1937年,夏川到山西太原參加了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在太原國民師范的軍政訓練班第九連學習,後編為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總隊三大隊七中隊。參軍後,夏川積極從事宣傳文化工作,他編寫了《決死隊隊歌》,還以筆名白炎寫了《武裝保衛山西》歌詞。這首氣勢磅礴的戰斗歌曲,曾經響徹整個華北戰場,極大地鼓舞了廣大群眾和青少年的抗日熱情。2005年又被選為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歌曲作品在北京演出。經歷過當年抗戰生活的老年人,幾乎都唱過或聽過這首歌曲。著名劇作家陸柱國在為《夏雨集》寫的序言中不無感慨地說:「我和夏川同志相處三十多個年頭,其中大半時間是直接在他的領導之下工作,竟然不知道我在兒童時代最愛唱的這首歌詞,原來是出自他的筆下。」
1938年9月,夏川沖破國民黨的百般刁難、盤查,順利地到達了革命聖地延安,並在抗日軍政大學五大隊報到,唱起了「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的抗大校歌,1938年12月22日,抗大總校副校長羅瑞卿同志在甘泉召開動員大會,宣布中央決定要成立抗大一分校挺進敵後,並說明了建立分校的目的和意義。夏川和戰友隨即進軍延長,於25日正式成立抗大一分校,1939年1月東渡黃河,1月21日到達晉東南,2月23日舉行抗大一分校第一期開學典禮,開始了正規的學習生活。5月份,分校政治部調夏川任宣傳科長,後到文工團擔任支部書記,從此,他一手拿槍,一手拿筆,一邊戰斗,一邊寫作。在文工團他寫了《文工團團歌》,在抗大一分校他寫了《學習歌》他寫的《把鬼子趕出鴨綠江邊》(久鳴曲)這首歌,也曾經鼓舞過千千萬萬的革命青年投入了抗日隊伍,和《大刀進行曲》、《流亡三部曲》、《義勇軍進行曲》一起成為當時學唱最為廣泛的抗日歌曲代表作。1940年夏川奉調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部,做部隊的政治工作。1941年縱隊政治部成立了隨軍記者團,夏川擔任了隨軍記者團主任,後又歷任宣傳股、科、部的正副領導,旅、師政治部主任,軍宣傳部長。他在這個期間寫的詩歌和報道《血戰蘇村》、《沙區劫後》等,熱情地謳歌了八路軍那些寧死不屈,頑強奮戰,前仆後繼的英雄戰土,控訴了日本強盜實施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在解放區文學史冊上留下了永放光芒的篇章。
1950年2月,在二野五兵團十七軍任宣傳部長的夏川遇到十八軍軍長張國華,張國華希望夏川到十八軍來,進軍西藏。當時,夏川32歲,經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十幾年的戰爭生活,備嘗艱辛,歷經險阻,剛剛進入貴陽,有了一個可以過上安定生活的機會。但是夏川卻絲毫沒有考慮個人的得失,立刻答應張國華軍長的邀請,調十八軍任軍政治部宣傳部長執行進軍西藏任務,體現了共產黨員的本色。正由於這種革命軍人所具有的忠誠和責任感、使命感,使他無論在艱苦卓絕的進軍途中,還是在到達拉薩之後開展復雜、細致的統戰工作,都作出了突出成績,得到上級和廣大指戰員的贊許。進藏路上,他和戰友們一起爬雪山趟冰河,為了能和沿途的藏族人民交流,他帶頭學習藏語,吃糌粑,喝酥油茶。昌都戰役時,他率軍工作組與五十二師參謀長李明、副政委陰法唐一起帶154團執行穿插任務,參加了北線千里大迂迴的作戰,很好地達成了作戰預期目的。1952年西藏軍區成立後任宣傳部長兼文化部長。在統戰和宣傳工作中,他不但和當地群眾打成一片,也和許多上層愛國人士交了朋友。1954年他帶領一個小分隊執行總政下達的電影拍攝任務,克服高原反應,上到六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峰北麓,把五星紅旗第一次插到喜瑪拉雅山上。
1955年8月調京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協助廠長分管全廠各片種的創作。 1958年5月八一廠實行分片和管理後,夏川主要負責組建並領導軍教片室和科教片室全面工作。1960年春,遵照總政指示,將科教片人員與設備順利移交中央文化部新建的北京科影廠後,又負責領導八一廠紀錄片的全面工作,直到1966年「文革」開始。「文革」後恢復職務及分管八一廠軍教片、紀錄片的工作。在他領導的各種影片的創作拍攝過程中,他虛心學習,認真摸索,很快成了電影創作的內行,特別在他主管軍教片、紀錄片的創作、拍攝中,成績突出。他組織選題的軍教片《奇襲武陵橋》、《越海捕俘》、《叢林戰》、《步兵打坦克》對推動部隊軍事訓練和全面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廣大官兵的熱烈歡迎。特別是他提議並主抓的生動體現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思想的民兵傳統教育片《地雷戰》(1962攝制)、《地道戰》(1965攝制)等影片在社會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幾十年久映不衰,家喻戶曉,成為中國電影的經典。他組織拍攝的新聞紀錄片《將軍當兵》、《英雄戰勝北大荒》、《向毛主席匯報》、《偉大的戰士—雷鋒》、《綠色的原野》、《軍墾戰歌》等都真實反映了軍隊的面貌,激勵了部隊的士氣,展現了感人肺腑的軍民魚水情。他還親自給紀錄片《硬骨頭六連》和《我們都是神槍手》寫歌詞,並為廠內外的故事片寫了很多影評文章,發表於各大報刊,是八一廠寫影評最多的一位廠領導。
夏川調到北京工作後,他那一顆心卻並沒有離開西藏,凡是有關西藏的任何一條新聞、一部作品,他都極為關注。當他離開西藏已經26年之後的1981年,已進入62歲花甲之年的時候,卻懷著異乎常人的勇氣和熱情重返西藏,「願在邊卡度余年」,決心要把他的畢生精力獻給西藏人民。
第二次進藏任軍區副政委期間,他兼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仍主抓全區軍內外的宣傳、文化工作。他多次下部隊,深入基層,到邊防哨所……他曾經兩次到海拔5300公尺的高山哨所查果拉,在極度缺氧的情況下,去看望鼓舞了那些「立足雪山,放眼天下」,「長期建藏,邊疆為家」的英雄戰土,並為他們寫下了贊頌的詩文。
在他的組織、主持下,西藏籌備成立了文聯,他任西藏文聯名譽主席;召開了西藏首次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創辦了《西藏歌舞》雜志,出版了《藏族作者小說專輯》,並親為作序;舉辦了五省區藏族文學座談會;為推動西藏文學藝術的繁榮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83年9月,65歲的夏川從西藏軍區副政委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回到首都北京。他是一個心情開朗而且具有高度熱情的人,更沒有忘掉姚雪垠、魏傳統等摯友們的叮嚀:「耐得寂寞耐得寒,不憂身殘憂志殘。春光總是年年好,揮筆走龍灑江天。」寂寞正好盡情地燃燒,冷清自有哲思的歡暢,他心裡升起的是「放盡余熱」,再做一番事業的強烈願望。
1984年4月,他為《新文學史料》撰寫了《(詩歌雜志)和(海風詩歌小品)》的文章之後,接到戰爭年代冀魯豫軍區老領導趙健民的約請,全身心地投入了編寫《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大事記》的任務。並且又和志同道合的戰友一起成立了文藝組,負責組織編寫《冀魯豫解放區文藝叢書》,執著地讓自己的晚年在文苑中盡情放射出光和熱。
多年來,他和戰友們一起對一個一個的選題進行反反復復的研究,有時還要跑圖書館、檔案館、資料室,從那堆積如山的書報中查閱資料,經常每天伏案六七個小時,對自己負責編審的書稿一詞一句地斟酌和做必要的修改。他的書房,成了一個編輯部。
為了趕時間完成編撰計劃,夏川有時比在職還忙、還緊張。1987年,他已年近古稀,去貴州商談落實一本叢書的出版事宜時,突發心肌梗塞,經醫院緊急搶救,才度過一劫,愈後仍堅持繼續工作。他經常因心絞痛發作而住院。親屬和戰友們都勸說他:「你已是一個年老體弱的人,過去該乾的事都幹了,千萬不要再當『拚命三郎』了!」但是樂觀精神和責任心仍然支撐著他做完了一件又一件事。對於編輯出版計劃內的事,他做起來就放不下,甚至把病房當成了工作室。在組織編輯冀魯豫解放區文藝叢書的時候,有一次,夏川因病住在解放軍總醫院治療,還時刻想著編寫和出版方面的事情。在二十多天住院的日子裡,他寫給編輯和作者的信件就有三四十封之多。
夏川特別贊賞老戰友馬冰山在重訪冀魯豫戰地時寫的一首詩:「平原百戰八春秋,壯壓倭奴肯叩頭。遲死吾儕天有意,老人惟愛不閑牛。」並以此自勉。他對親友說:「拚命三郎我是不會當的,就當一頭離而不休的『不閑牛』吧。」
離休以後,夏川在文苑辛勤耕耘,成績斐然。他參與編輯出版的書籍有《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大事記》、《冀魯豫解放區文藝叢書》、《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文學研究資料叢書》、《一二·九詩選》等達1 8本之多,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或史料價值。在此期間,他還整理出版了自己的詩文集《夏雨集》、《戰地草》、《雪域放歌》。
他經常關注普通群眾的生活狀況和所思所想,惦記著家鄉的父老鄉親。在老家平山縣發起扶貧助學活動時,他一人就負責了十個孩子的學費並和十個兒童及其家長建立了書信聯系,經常寄去孩子們需要的書籍。他還時常懷念抗戰時期山東的老房東。在編寫《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期間,特地抽時間專程去尋訪看望。
夏川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多次受批判,被揪斗,但他始終對黨忠貞不渝,堅信黨和人民群眾,無論逆境順境,始終義無反顧地全身心地投入黨、軍隊和人民的事業,為黨和軍隊的文化宣傳事業貢獻了自己的畢生力量。

⑥ 崔玉英的任免信息

2006年11月27日,當選為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
2006年11月30日,西藏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決定免去崔玉英的西藏自治區副主席職務。
據國務院新聞辦網站顯示,崔玉英已於2015年01月升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⑦ 張再旺的生平

張再旺同志,1918年8月出生於江蘇南京,1938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按照地下黨組織的安排,滿懷抗日救國熱情,毅然奔赴延安,因途中生病,1938年9月參加了陝西安吳堡青年訓練班,參加了抗日救亡運動,學習後編入西北青年戰地服務團,後擔任河南孟縣吳朝翰游擊隊政工隊隊員兼總幹事。轉年進入晉東南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學習,先後擔任抗大總校、太岳分校宣傳幹事、民運幹事、宣傳隊長、政治指導員兼政文教員等職務。抗日戰爭時期,在敵人封鎖、物質生活十分艱苦的情況下,一手拿鋤、一手拿槍,一面學習、一面生產,很快成為能文能武的幹部,為培養一批又一批抗日骨幹作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張再旺同志主要從事部隊政治工作,歷任晉冀魯豫軍政大學軍官大隊、特科大隊政治指導員兼政治教員,文藝工作隊隊長,學生大隊、政治工作隊政治指導員兼政治教員等職務,因表現優異獲全校幹部甲等模範獎。1948年起,先後任解放軍十八兵團文工團政治協理員、兵團政治部宣教科科長。在此期間,他充分發揮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通過宣傳教育工作喚起民眾、揭露黑暗,激勵鬥志、鼓舞士氣,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張再旺同志歷任川北區黨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川北行署土改委員會委員,川北區黨委辦公廳主任,1952年起任中共中央西南局農村工作部副秘書長、中央地區工作部西南農村組、華東組副組長,1955年起歷任中央書記處第二辦公室三組副組長、中央辦公廳文教組組長,並參加了中央高級黨校普通班的學習。在這期間,無論是在地方黨委工作,還是到中央局、中央機關工作,都能夠堅決貫徹執行上級的指示精神,堅持深入基層、蹲點調研,為西南等地區土地改革、農業發展以及建國初期我國文教事業發展做了大量工作。1957年任福建農學院黨委書記,三年困難時期,他和廣大教職員工同甘共苦、艱苦奮斗,努力發展生產、辦好學校。1962年任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為發展福建省的宣傳文化事業做了大量工作。
1964年,張再旺同志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服從組織的安排調西藏工作,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文化大革命」中,張再旺同志受到迫害。在逆境中,他剛正不阿,堅持真理,對黨的信念毫不動搖,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氣節。恢復工作後,歷任自治區革委會政工組副組長兼西藏日報社革委會副主任、黨的核心組組長,西藏日報社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1976年當選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並兼任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他深入揭批「四人幫」,積極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抓好宣傳系統的撥亂反正,使西藏自治區的宣傳工作逐步走向正軌,得到了幹部群眾的廣泛擁護。張再旺同志在西藏工作近15年,他克服高寒缺氧的惡劣環境,艱苦奮斗、紮根邊疆,嘔心瀝血、努力工作,大力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發展西藏的宣傳文化事業,為搞好民族團結、反對分裂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作出了突出貢獻。
1978年12月張再旺同志調任南開大學黨委書記,他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新時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主持開展了學校撥亂反正和平反冤假錯案工作,調動廣大教師和知識分子的積極性,使學校的各項工作較快步入正軌。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遵循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發展南開大學的辦學特色,全面加快學校建設;注重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積極支持行政領導班子開展工作,重視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帶領有關部門做好選拔中青年幹部的工作。注重搞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疏導的方法妥善處理各種思潮對學校工作的影響,經常利用節假日深入學生宿舍、教職工家庭,體察群眾的思想情緒和生活,從政治上和生活上關心青年一代的成長,受到廣大師生員工的愛戴和尊敬。
1982年7月至1985年9月間,張再旺同志先後擔任天津市委常務書記、書記、副書記,其間曾兼任市委紀檢委書記,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組織在全市范圍內大規模地平反糾正冤假錯案,解決了「文革」及其以前的大量歷史遺留問題;認真貫徹幹部隊伍「四化」方針,大力整頓、調整各級領導班子,組織選拔了一大批優秀中青年幹部充實進區縣和委辦局領導班子,全市幹部隊伍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年齡結構和文化結構;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機構改革,理順了各方面的關系,創新了幹部管理體制;認真組織開展整黨工作,加強紀檢機關建設,為端正黨風、維護黨紀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對於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加強黨的組織性紀律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發揮了重要作用。1983年4月張再旺同志擔任天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在市委的領導下,他重視並積極探索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建設,健全常委會工作機構設置,有效保證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行職能,為我市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付出了大量心血。領導制定了28項地方性法規和13項法規性決議,規范了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促進了我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注意密切聯系代表,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並組織實施了代表持證檢查、代表接待日制度,建立了代表與市長座談會制度,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充分肯定。1988年3月,當選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積極參加代表活動,認真審議議案,依法履行職能,為發揮人民代表大會的作用、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盡心竭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張再旺同志離開工作崗位後,仍然努力學習黨的理論和中央精神,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體現了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他心系黨的事業,心繫人民群眾,心繫天津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心和支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工作。他堅持和弘揚優良革命傳統,非常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從1994年起擔任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16年來,帶領和凝聚一大批老幹部、老戰士、老教師、老專家、老模範,以關心下一代成長為己任,在青少年中大力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傳播文化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法治意識,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奉獻了全部愛心,三次獲得中國關工委、國家文明辦授予的「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貢獻獎、功勛獎」等榮譽稱號。
張再旺同志是黨的十二屆中央委員,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六大代表,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代表,六屆、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⑧ 西藏自治區為什麼目前沒有宣傳部長

因為原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董雲虎已於今年8月調任上海,擔任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目前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空缺,馬上就應該補上了。

⑨ 吳英傑的人物履歷

1974.10—1977.10西藏自治區林芝種畜場知青
1977.10—1979.09西藏自治區拉薩西郊電廠職工
1979.09—1983.08西藏民族學院語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3.08—1986.01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普教處幹部
1986.01—1987.04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普教處副主任科員
1987.04—1990.06西藏自治區教科委中小學教育處副處長
1990.06—1993.03西藏自治區教科委接受援助辦公室副主任
1993.03—1994.10西藏自治區教委接受援助辦公室主任
1994.10—1998.05西藏自治區教工委委員、教委副主任
1998.05—2000.03西藏自治區教工委副書記、教委副主任
2000.03—2000.05西藏自治區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2000.05—2003.01西藏自治區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廳長(2000.03—2001.01在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2000.03--2003.01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中共黨史專業學習)
2003.01—2005.06西藏自治區副主席
2005.06—2005.07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區黨委宣傳部部長
2005.07—2006.10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自治區副主席
2006.10—2006.11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自治區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
2006.11—2011.11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自治區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
2011.11—2013.04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自治區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自治區行政學院院長(2012.12兼)
2013.04—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兼任區黨委黨校校長

⑩ 李文珊的生平事跡

1949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8月參加工作,曾任武安縣午汲鎮小學、店頭村小學教員,同年夏季被評為武安模範抗日小學教員。
1947年3月起,歷任豫北前線《參戰快報》記者、武安縣政府教育科科員、督學。同年,在豫北前線榮立三等功。
1949年5月,任太行《新華日報》社科員。
1949年9月起,任《山西日報》社記者、編輯、晉中記者站站長。他工作積極熱情,上進心強,認真負責,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勤於思考,敏而好學,筆耕不輟,創作了多篇小說、通訊、典型報道、特寫等大量優秀的文學和新聞作品,成為一名優秀的、多產的新聞工作骨幹,是山西省多位農業勞動模範的知心朋友。
1959年9月,奉命支援西藏,歷任《西藏日報》社編輯部副主任、主任、記者部主任、副總編輯。
「文化大革命」期間,李文珊同志受到不公正待遇,被抄家、停職,勞動改造,但他始終理想信念堅定,堅持真理,維護正義,表現出一名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
恢復工作後,1975年11月,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兼《西藏日報》社總編輯。
1979年11月,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長。
1983年1月,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
1984年12月,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李文珊同志在高寒缺氧的西藏高原27年,長期從事黨的宣傳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創新精神。他注重聯系群眾,團結各族同志,善於做協調工作,與廣大作家、藝術家、文化藝術工作者交朋友,在西藏文化藝術界享有很高威望。他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獲得大量第一手材料,掌握了不少先進典型,為制定黨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宣傳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據,對藏民族文化的建設和繁榮作出了特殊貢獻。
1986年2月,任河北省委副書記。
1988年4月,任河北省委副書記兼省政協主席。李文珊同志在密切聯系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中央作出《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的決議》後,他向省委建議並組織起草了貫徹落實的「十項措施」,推動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在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斗爭中,他旗幟鮮明,注意從河北省的實際出發,工作部署扎實、穩妥,有力度、有建樹,取得了顯著成效。黨的十三大召開後,主持制定了河北省《關於深入開展黨的基本路線教育的決定》,對全省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三大精神提出了指導性很強的意見,有力地推動了學習貫徹活動。為繁榮河北的文化藝術,提出了「人才抓尖子、產品抓拳頭」的指導思想,促進了全省文化藝術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對新聞工作,倡導開展「爭創第一流」活動,使全省的新聞工作呈現出活躍、向上的嶄新局面。他倡辦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為弘揚河北傳統文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90年7月,任政協河北省第六屆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
1993年5月,任政協河北省第七屆委員會主席、黨組書記。李文珊同志在大局意識強,密切關注國內外形勢變化和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善於學習和運用馬列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工作。深入學習和貫徹執行黨的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高舉團結和民主兩大旗幟,廣泛團結全省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緊緊把握政協自身特點和優勢,強化協商監督職能,全面提高政協履行職能的能力和水平。他注重抓大事議大事,重視抓好政協提案工作,針對關系國計民生的熱點問題參政議政,先後圍繞治理整頓、調整產業結構、落實大中型企業自主權、培育城鄉市場、廉政建設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建議,為人民政協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004年4月離休後,李文珊同志仍然關心和支持全省改革發展的各項事業;仍然關心河北的傳統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現了一名老黨員、老幹部的高尚情操和高貴品質。

閱讀全文

與西藏宣傳部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湖南電子商務政策 瀏覽:622
餐飲網路營銷軟體 瀏覽:340
深圳餐飲做微信營銷 瀏覽:788
春節專題新聞報道策劃方案 瀏覽:855
市場營銷蒙牛奶片企劃書 瀏覽:16
今日頭條市場營銷干什麼 瀏覽:308
市場營銷沒好就業么 瀏覽:14
facebook電子商務問題 瀏覽:463
關於電子商務安全的最近案例 瀏覽:894
品牌營銷觸覺 瀏覽:30
南京行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02
母嬰店舉行促銷活動主持稿 瀏覽:401
未來電子商務的網路營銷方法 瀏覽:702
網路營銷是電子商務的一種產物對嗎 瀏覽:508
音樂培訓機構培訓方案 瀏覽:286
酒店餐飲部營銷方案 瀏覽:386
項目合作新聞發布會策劃方案 瀏覽:149
通用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960
網路營銷騙局 瀏覽:836
安徽搜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