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特朗普宣傳畫

特朗普宣傳畫

發布時間:2022-08-18 17:34:33

『壹』 伊萬卡·特朗普的海報

的海報都已經隆重地貼在各大城市的車站街巷等。據悉,雖然《雪花秘扇》齊聚自己與世界名模伊萬卡·特朗普合作為其珠寶系列特別設計了一款友誼手鏈,將於,

『貳』 駱駝香煙那裡有賣

我有免灬税正品,低灬价,可以陶宝 Ω灬 Ω:519灬230灬375
.
.
.
.
.
.
.
.
.
.
.
.
壘著土灶台。灶台和土炕相連,圖的冬天燒炕取暖。所以那時候盤炕師傅特別搶手,蓋了新房要盤炕,舊炕睡久了塌了也要盤炕。那時候誰買得起磚呢?關鍵地方用點磚,主要建築材料自己和泥,用模具辛苦製作土坯。一排排整齊光滑的土坯躺在地上,趁著天氣晴好曬幹了,抱起來,一摞摞排在牆根下備用。土坯很重,如果濕著搬就會碎掉。生活艱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小小年齡就幫著製作搬運土坯,似乎當時還很開心,很努力。
生產隊大集體,隊長還是很有權威的,天天在大槐樹下敲起鍾來喊人上工,分配任務什麼的。那時候上地用自己積的肥,捉莊稼上的蟲子用人工,割麥子用鐮刀,拉糧食肥料都用牲口車,看見一輛手扶拖拉機人們都會很驚喜。小孩子們都跟著拖拉機後面跑,說那汽油味真好聞。
那時候生產隊的場院里養著很多牲口,它們甩著尾巴驅趕嗡嗡叫的蒼蠅,慢條斯理地吃著乾草。院子里一股子牲口糞便的濃郁的味道。飼養員精心地伺候著這些牲口,給它們吃豆餅。豆餅真好吃,沒有什麼零食的小孩子去看牲口的時候,往往會得到飼養員幾塊豆餅的饋贈。一塊硬硬的香香的豆餅,足夠我們磨半天牙的。
後來包產到戶,單幹了,彷彿小仙女手中的魔法棒一揮,很快吃的先有了改善,玉米面餅子當家的日子漸行漸遠,白面饅頭平常日子也捨得吃了。還有肉蛋奶,市場供應漸漸充足,服裝鞋襪等日用品,也不用糧票就能買到了。
79年恢復高考,幹了十年農活的我的父母,通過不懈努力考上了公立醫院,跳出了農門,從此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歲月,也把孩子們的戶口都帶了出去。
轉眼又過了20年,這是飛速發展的20年,我們家翻蓋了三座房子,都是磚瓦房,明亮通透高大寬敞。吊頂,裝了燈池,牆面颳了仿瓷,地面鋪著瓷磚,家裡裝了暖氣。土炕是早就拆了,做飯用液化氣。吃的是雞鴨魚肉,穿的是綾羅綢緞,按我媽的說法:你們現在過的是地主的日子啊!
不但是我們家,整個村子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人家都翻蓋了磚瓦房,紅磚到頂,還有講究人家跟城裡一樣,安裝了整體廚房的。除了種地還搞副業,外出打工,手頭都富裕了,村裡幾乎沒有土坯房了。以前下雨就泥濘不堪的街巷也多硬化了。村裡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到處牆面上都繪制了宣傳敬老愛幼杜絕黃賭毒的宣傳畫,村裡衛生也搞得很好,到處令人耳目一新。
現在農業機械化是逐步推進了,人們種地沒那麼苦累了。收麥收秋,以前最勞累的日子現在也很輕鬆了。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很多村裡人都進城買了樓房,冬天住進了有地暖的屋子,一件薄被,就安度了嚴酷的冬天,幸福指數蹭蹭上升啊!
新農合實施以來,人們再也不害怕得大病了,因病致貧的現象逐漸減少。每年都有免費查體,尤其是老人們都很踴躍,日子這么好,都想多活兩年呢。
我們家也買了商品房,每次家庭聚餐,我的父親面對著一桌子雞鴨魚肉,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以前住在小破房子的時候,做夢都沒想到會有今天啊!感謝共產黨,感謝鄧小平!
四十年彈指一揮,日月換新顏。再過四十年,我們一定還會有超乎想像的變化吧,我期待著.......
【篇二】
鄉下大姑來電話了,話語充滿了喜悅之情,她說她搬家了,搬進了樓里,而且是全村整體搬遷,也像城裡人一樣做飯用上了天燃氣,冬天屋裡有地暖,讓我抽時間回家看看去。
說實在話,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回老家了,不是我不熱愛故鄉,只是因為家鄉的貧瘠落後給我留下過很深的烙印,在我的腦海里,家鄉就是泥濘的土路、揚起的塵土和垃圾滿地蒼蠅亂飛。
十幾年前曾經回老家糜鎮參加過表哥的婚禮,那次婚禮讓我觸目驚心,鄉下結婚必須找人看日子,找個黃道吉日,大姑找了一個據說很準的道人,他給選了6月19,好日子,關老爺生日,不想那一天從早上五點就大雨滂沱,一整天雨水就沒斷個流,可苦了我們這些迎親的隊伍,大姑家是緊鄰馬頰河的一個小村董家河,到村有十幾里的土路,迎親的轎車慘不忍睹,大都陷在了泥潭中,不得已,請了村裡的拖拉機一輛一輛拽出了泥潭,嫁妝車上的嫁妝早就淋得濕透,更慘的是新娘子,成了落湯雞,那情景狼狽不堪。
有了那次難忘的記憶,以後很少回老家了,直到接了大姑的電話才突然想起,自己已經10年沒有回老家了。
老母親也回家心切,第二天就嚷著回去,拗不過母親,我告了假開車送一家人去大姑家,路上母親絮絮叨叨沒完,說她離開家也好幾年了,在城裡就是趕不上家舒服,我知道,母親那是難忘家鄉的故土。
五個小時候,終於到了老家,可是眼前的一切讓我恍惚感覺走錯了路,這怎麼是大姑的家呢?
來到大姑說她居住的糜鎮吉祥社區前,只見道路寬闊平坦,兩側樓房成排,車來車往,人流不斷,新建的吉祥社區內樓房林立,廣場、綠地、路燈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人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吉祥社區大門朝西,最引人矚目的是吉祥社區牌坊。它是三門四柱、柱下有八隻大象,朝西的一面,中間四個字是「吉祥糜鎮」,對聯是「千年平昌故郡廣覺天下、萬家安寧新居福澤人間」,東面中間是「糜鎮吉祥」,上聯是「壯哉沐黨恩聚民心此處今為吉祥城」、下聯是「美夕傳漢律興唐韻斯地原是麋鹿鎮」。
正在詫異間,大姑、姑父一路小跑著過來了,大姑相當興奮,邊跑邊對一旁的鄰居說,俺城裡的侄子來看我了!
姑父招呼我把車直接開到了樓下的車庫里,然後一家人喜洋洋把我們領進了她的新家。
大姑的家是2樓120平米的大房子,進門是一個大客廳,迎面是造型別致的影視牆。屋裡窗明幾凈,空調、電視、沙發、飲水機應有盡有,牆上掛著鮮花,桌子上的花瓶里插著絹花,還有一個碩大的魚缸,幾條金魚在魚缸里瀟灑地游來游去。
走進廚房,一點都不比城裡人的整體廚房遜色。牆壁是白色瓷磚,檯面是黑色大理石,抽油煙機、燃氣灶配置齊全。廚房裡日光燈做頂燈,一個玻璃罩里放著做好的飯菜,收拾得一塵不染。姑姑:「以前,村裡燒柴禾做飯,家家冒煙,一頓飯嗆得流淚,現在好了,做飯用上了天燃氣。」
愛人贊不絕口,笑著對大姑說,大姑,我們不走了,在這里住幾天行嗎?大姑笑了,侄媳婦,你看看俺這里三室一廳,別說住幾天,住上半年也沒問題!
大姑陪著愛人和母親聊天,姑父領著我出去轉轉。
進入到社區內,最養眼的就是佔地8.3畝的中心廣場和中心公園了。
廣場、公園呈東西排列,有花草,有樹木,有水面,有涼亭,這里是人們娛樂、休閑、鍛煉的場所。
走在寬闊的廣場上,周邊的朵朵花兒把廣場裝點得格外美麗,24平的電子屏播放著雲水憚心的《晨光》曲,讓你步入仙景一般;信步公園,那美麗的池塘荷花,被縷縷清風驚醒,向你露出了粉紅的笑臉,池邊楊柳的葉子隨風飄動,像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少女的長發,讓你心曠神怡。
今天是周末,孩子們都從家裡出來玩了,有的滑著滑板車,有的騎著擺擺樂,有的飛著閃光球,還有的打著羽毛球。廣場上全是孩子歡快的喧鬧聲,慢慢的,暮色模糊起來了,廣場上的燈火明亮了,草地上的燈,樹上的燈,柱子上的燈,整個廣場成了燈的海洋。夜晚的廣場,像展翅騰飛的火鳳凰,照亮了千家萬戶。
大姑打電話說晚飯已經做好了,我才明白,不知不覺和姑父在社區轉悠了兩個小時了,走到樓道口,看看剛才擺放的電動三輪,我說推進車庫去吧,姑父搖搖手,說不用,你看看,順著姑父的手,在樓前的牆壁上我看到了一個個監控,姑父說,樓前樓後都安裝了電子眼,敞著門睡覺都沒事,安全著呢!
才幾年,那個時候家家戶戶一到夜裡就膽戰心驚,那個時候偷盜成風,不是東家的羊大白天讓人抱走了,就是夜裡某某的家被掏了個洞,一對大黃牛被牽走了……
姑父看出了我的疑惑,說那都是老黃歷了,過去窮,越窮越招賊,現在人們日子好了,那些小偷小摸的陋習也沒了市場,現在我們都把土地流轉了,就在社區不遠的工業園打工,一年有五六萬的收入,我們的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啊!
【篇三】
「康姐,快點走啊,我們去趕大集了。」
「好咧。」我收拾好東西,背上包,趕緊跟萌萌下樓去了。
單位北面不遠有個小市場,是黎明紡織的集市,每天下午商販都會如約而至。於是,隔三差五,夥伴們便呼朋引伴的去趕個大集,買點新鮮的果蔬,生活用品。那裡,儼然已經成了大家幸福的菜籃子。而我,內心對此卻是不屑一顧的,一個角落的小集市,能有多大的魅力與能量?但經不住小盟友的纏磨,只好答應陪她走一遭,正好一探它的「廬山真面目」。
過了紅綠燈,兩三分鍾的車程便到了。拐過了十字路口,遠遠的大集便映入了眼簾。夏天悄然而至,下午五點鍾的太陽依舊亮亮的照著大地,照著人們開心祥和的臉龐。天空瓦藍瓦藍的,像水洗過一般潔凈,幾朵白雲悠閑的飄著,寬闊的馬路兩旁綠樹如雲似蓋,綠蔭下擺滿了賣各種貨物的案板,從東至西,一眼望不到頭。大爺大媽們悠閑地搖著蒲扇踱著方步,顯然是邊溜達邊淘寶的;爺爺奶奶領著剛放學的小孫子孫女,孩子們穿梭在人群中,尋找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奶奶,我要冰激凌。」「爺爺,買個大西瓜吧。」;穿著工作制服的小夥子瀟灑地把大摩托一支,要來半斤「醬牛肉」;俊俏的大姑娘小媳婦則一邊挑選著心儀的貨物,一邊交流著打扮美妝的心得......商販們熱情地招待著顧客,討價還價、寒暄說笑聲此起彼伏,熱騰騰地就像一鍋煮沸的開水......
我的心不禁被這美妙的集市震顫到了。想想真是感慨萬千,這是開發區,除了十字路口南邊這條街是幾所學校,周圍都是工廠。前幾年這里還是煙囪林立,空氣渾濁,隔不多久就會霧霾一次。如今城區創衛效果顯著,咕嘟咕嘟冒黑煙的煙囪早已不知去向,工廠環保治理要達到硬性指標,不然就會勒令停工。慢慢的,天藍了,水清了,空氣清新了,人們摘掉了口罩,笑容露出來了,這不,熱鬧的集市也趕起來了!
大集上的貨物琳琅滿目,我們的眼睛快要瞅不過來了,看這邊,茄子豆角芸豆黃瓜橄欖西紅柿;看那邊,荔枝葡萄西瓜甜瓜哈密瓜水蜜桃,綠的水嫩,紅的耀眼,黃的剔透,五光十色色彩斑斕誘惑著你的眼。我們的味蕾也遭到了空前的襲擊,炸雞炸肉串,烤鴨烤蛋撻,蔥花餅、醬香餅、五香餅,炸油條、炸糖餅、炸麻花,還有各種各樣小點心、小餅干、糖果、桃酥......一串串的香味帶著誘人的光澤直往鼻孔里鑽,勾起了肚裡的饞蟲咕嚕咕嚕的叫!藍天碧樹,陽光清風,斑斕的服飾,多彩的果蔬貨物,愜意的步伐,燦爛的臉龐,飄香的空氣......我的心都要融化在這流動著的、彩色的集市裡......
「我昨天買了一塊南瓜,可真甜呀,今天咱再去買個整個的吧。」萌萌說著便拉著被深深陶醉的我,穿過人叢徑直來到南瓜攤邊。挑好了南瓜遞給賣南瓜的大叔,大叔嫻熟的給我們稱好,我們打開手機,大叔一看趕緊拿來印著二維碼的小卡片說:「掃微信啊。」我們笑了,現在賣菜的大叔大媽都也會用二維碼收款了。我說:「大叔,您挺趕時髦啊,也能用微信收款了。」大叔笑了:「必須跟上新時代啊,不然就落伍了。」
掃完微信,順便掃了一眼朋友群,一個小夥伴有一套住房,一套門市樓,單位挪到了這邊,又想在這里買座小居室,以備孩子上學用。我輕聲對萌萌說:「霞想買的那個二居室66平。」還未等萌萌搭話,大叔便說:「66平太小了,老人住還可以,年輕人三口人住,孩子玩不開,怎麼也得弄座大居室的,120平以上的。」我們都笑了,大叔說的是這么個理啊。大叔接著說:「今年我那裡棚戶區改造,我能分到兩套120平的大房子呢。」「哇,大叔您是暴發戶啊!」我們都對大叔豎起來大拇哥,大叔自豪的笑了。
買完南瓜,我們繼續往前逛著。「小康,你也來趕集了。」迎面走來了我的初中同學現在是高中老師。他笑語盈盈,懷里還抱著個虎頭虎腦的小娃娃呢!我驚喜地說:「哎呀,這是你家二公子嗎?都長這么大了!」同學裂開嘴笑了:「是啊。」放開二胎政策後,我們這些70後總算搭上了末班車,紛紛要上了二寶,又當起了奶爸奶媽。這時,小傢伙手指向了對面的烤肉串,同學趕緊抱著孩子走了過去。多幸福啊,我看著大集上的這些孩子,爺爺奶奶領著,爸爸媽媽抱著,穿戴整潔,花枝招展的,要什麼大人都會毫不猶豫的掏腰包。
我不禁想起了兒時跟父母趕集的情景。小時候,父親特別喜歡帶我去趕集,倒不是為了讓我去看熱鬧長世面,而是因為我可以幫他老人家看車子,能省兩毛錢的看車費呢!想想那個物資還不豐富的年代,不怕孩子被偷怕車子被偷,孩子倒不如車子金貴了!每次到了集上,父親放好車子,囑咐我站在車子旁邊哪裡也不要去,然後就匆匆的鑽入人流不見了。我守著我家的「大金鹿」,百無聊賴,望著大街上的塵土和人群並不稠密的集頭,追尋著父親的身影,熱切的盼著他快點回來,感覺時間過的那麼漫長!好容易盼到父親回來了,但手裡的購物袋子並沒有鼓脹多少,裡面都是家裡的必需品,我所盼望的一根冰棍或者一個肉包子也總是落空。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小小的我從不會因此而跟父親哭鬧,只乖乖地跟父親回家。記憶中父親只給我買了一次冰棍,回家的路上,我坐在我家「大金鹿」的橫樑上,父親騎的飛快,兜起一陣陣涼風,我美美地吮吸著涼涼甜甜的冰棍,不時遞給父親吮一下,內心感到無比的愉快,連那大大的日頭也不覺得火熱了!想想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最難忘的冰棍了吧。
跟著母親去趕集,似乎情景會好些,因為母親會在花花綠綠的糖果攤旁或者熱氣騰騰散發著香味的肉包子鋪前問我:「妮兒,你吃嗎?」我眼巴巴的望著那些誘人的美食,暗暗地咽著口水,頭卻搖的像撥浪鼓,說什麼也不讓母親給買,因為潛意識里覺得買那些東西是亂花錢,不過日子!其實內心深處是多麼渴望吃到它們啊!
只有一樣是母親不用通過我就直接拍板給我買的,那就是在大集上最高大上的建築物供銷社裡給我扯一塊好看的布頭,回到家母親便忙活起來,為我量身定做新衣服。家裡的縫紉機咔嚓咔嚓唱起了快樂的歌,不幾日,新衣服便上身了,母親心靈手巧,時興的新款式看幾眼就會了,做工細致精巧,款式新穎,所以我的新衣服總能引來小夥伴艷羨的目光,我的心裡也美滋滋的!
「怎麼了康姐,拔不動腿了呀!快走吧,買完咱還趕緊回家呢。」萌萌的說笑把我從回憶中拉回來,這才想起萌萌孩子的爺爺給孫孫買了一大包雞翅,回到家萌萌還要跟姐姐手機視頻,學習做可樂雞翅呢!
我們挑選足夠了,依依不捨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夕陽的余暉照著我們,行駛在寬闊平坦的林蔭大道上,我的心裡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像這樣的集市,在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上應該是普遍存在著的吧。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切身感受到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錢袋子鼓了,菜籃子豐富了,居家環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隨之煥然一新,幸福寫在臉上,融在笑聲里,化在心坎上......
難忘,這熱鬧祥和的集市,這彩色流動的喧囂,下次我還會來......
【篇四】
「青山在,人未老,共祝願,祖國好……」近日,筆者周末閑暇在家,觀看央視春晚節目集錦。《難忘今宵》的旋律又一次唱響,不僅回盪在房間,更激盪在心田。再次情不自禁地回憶起往年看春晚的情景,歷歷在目,感慨萬千。看春晚,風霜雨雪幾十年,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第一次看春晚,是34年前,那是1984年的春晚——雖是央視第二屆,但對我來講卻是第一屆。當時,改革開放春風勁吹,經濟復甦,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旋律悠揚、膾炙人口的歌曲已然流行,精神生活日漸豐富,但和現在還是沒法相比的。
那時,我在遠離家鄉近千里的萊陽農學院讀大三。臨近寒假,考慮再三,決定「效仿」往年「貧困同學」做法,和菏澤、濰坊的兩位同學留下「護校」。當時我們住平房,被褥自帶,不像現在的學生公寓,設施一應俱全。所謂「護校」,就是將同學們的被褥、課本等生活學慣用品集中到一間大房子里。由留校同學看護。我仨負責看管的是所在牧醫系81級兩個班60位同學的物品,其全部集中於正對學校南大門的綜合樓二樓東首大合堂教室。物品整齊地放置於東西兩側並排碼齊的課桌上,南面留出一排窗戶,可盡覽校園風景。北牆門東講台上,赫然擺置一台當時全系唯一的黑白電視機。這樣,一來可以省卻往返路費20餘元,二來可以得到每天1元共計20餘元的「護校費」,兩者相加近50元,這對偏遠農村的7口之家無疑幫助很大!當時免費上學,根據家庭情況及師生評議,我每月享受最高生活費14.50元,已基本保障吃飽「吃好」。鑒於此,無法與親人團聚過節的惆悵慢慢淡化,而接下來的事更是備感溫馨。那年農歷大年三十是1984年2月1日,傍晚,院保衛科領導在大夥房「設宴」慰問護校同學,飯後與大家一起動手包次日早晨聚餐的水餃。之後,來到綜合樓前噴泉假山旁,與老師們共同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
回到大合堂教室,電視里正在直播春晚。舞台雖不像現在這樣絢麗多彩,但歡騰的噴泉、盛開的荷花、飛躍的鯉魚以及不斷變換的各種節目,對沒看過幾次電視節目的我們來說,絕對是嘆為觀止!趙忠祥、盧靜、黃阿原、姜昆、姜黎黎等聯袂主持。馬季詼諧幽默的單口相聲《宇宙牌香煙》,朱時茂、陳佩斯惟妙惟肖的小品《吃面條》,姜昆、李文華充滿正氣的相聲《誇家鄉》,博得滿堂喝彩。殷秀梅字正腔圓的《幸福在哪裡》、沈小岑甜美動聽的《請到天涯海角來》、朱明瑛聲情並茂的《大海啊故鄉》、於淑珍悠揚舒暢的《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蔣大為激情滿懷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至今耳熟能詳、無比親切。那年還開啟了邀請香港歌手參加春晚的先河:奚秀蘭的《阿里山的姑娘》《我的祖國》、張明敏的《壟上行》《外婆的澎湖灣》《鄉間小路》,無不使人春風拂面。張明敏深情演唱的《我的中國心》更是膾炙人口,迅即唱響大江南北。猶值一提,李谷一演唱的主題歌曲《難忘今宵》一鳴驚人、刻骨銘心,幾乎成為之後歷屆春晚結束時的必唱曲目。相伴歌聲笑聲,迎來了六十甲子開局之年——甲子鼠年。
之後,每年看春晚便成了我的牽掛。現在看來極容易的小事,當時卻很難實現。1985年春節,我在老家度過。當時村裡剛通上高壓電。人們很新奇,感覺就像黑暗的屋子裡突然打開一道門,燦爛陽光噴涌而入。聽父母講,彌留之際的祖母臨睡前,總要指著電燈囑咐「快吹滅了省點油」(之前靠點煤油燈照明)。因怕影響期末考試,祖母去世時家裡沒有拍電報告訴我,留下很大遺憾!這一年村裡還沒有一台電視機,自然也就與春晚無緣了;即使有,那種情況下也是不能去看的。
1987年,畢業返鄉到陵縣職業中專工作近兩年的這年春天,我在同時入校工作的「六兄弟」中第一個結婚,在「臭老九」餘音猶存的年輕教師里成了很多人稱道的對象。更令人羨慕的是,岳父陪送女兒一台18吋「牡丹」牌彩電!那時老家還沒有電視機,於是,從1988年春節開始,我每年臨近春節都用那輛「白山」牌28自行車,馱著用切菜板墊底固定的這台電視機,搖搖晃晃與妻子一起奔波20餘里路回老家過年。全家擠在當時還算比較「時髦」的「四角硬(牆體為土坯壘砌,四個牆角外圍砌磚)」瓦房裡同觀春晚。1989年春節開始,女兒也加入了這一行列,直到1992年春節老家添置了電視機為止。不過,那時父親已去世,大妹已出嫁,看春晚者已不是以往的「全家」了......
2014年春節前,老家搬進了本村及相鄰5村整體拆遷所建的新社區。150餘平方米二層別墅樓鱗次櫛比,真正實現了幾代人「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夢想。春節時,室外紅燈高掛、春聯盈門,室內溫暖如春、春晚正酣......
今年觀春晚,107厘米高清液晶彩電格外給力,春晚節目更是豐富多彩、美輪美奐,真可謂:新時代、新征程、新作品,賞心悅目;大場景、大手筆、大視野,盪氣回腸;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珠聯璧合。五地聯動,四海歡騰,亮出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不僅是中國的春晚,同時也是世界的春晚。除了主會場壘著土灶台。灶台和土炕相連,圖的冬天燒炕取暖。所以那時候盤炕師傅特別搶手,蓋了新房要盤炕,舊炕睡久了塌了也要盤炕。那時候誰買得起磚呢?關鍵地方用點磚,主要建築材料自己和泥,用模具辛苦製作土坯。一排排整齊光滑的土坯躺在地上,趁著天氣晴好曬幹了,抱起來,一摞摞排在牆根下備用。土坯很重,如果濕著搬就會碎掉。生活艱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小小年齡就幫著製作搬運土坯,似乎當時還很開心,很努力。
生產隊大集體,隊長還是很有權威的,天天在大槐樹下敲起鍾來喊人上工,分配任務什麼的。那時候上地用自己積的肥,捉莊稼上的蟲子用人工,割麥子用鐮刀,拉糧食肥料都用牲口車,看見一輛手扶拖拉機人們都會很驚喜。小孩子們都跟著拖拉機後面跑,說那汽油味真好聞。
那時候生產隊的場院里養著很多牲口,它們甩著尾巴驅趕嗡嗡叫的蒼蠅,慢條斯理地吃著乾草。院子里一股子牲口糞便的濃郁的味道。飼養員精心地伺候著這些牲口,給它們吃豆餅。豆餅真好吃,沒有什麼零食的小孩子去看牲口的時候,往往會得到飼養員幾塊豆餅的饋贈。一塊硬硬的香香的豆餅,足夠我們磨半天牙的。
後來包產到戶,單幹了,彷彿小仙女手中的魔法棒一揮,很快吃的先有了改善,玉米面餅子當家的日子漸行漸遠,白面饅頭平常日子也捨得吃了。還有肉蛋奶,市場供應漸漸充足,服裝鞋襪等日用品,也不用糧票就能買到了。
79年恢復高考,幹了十年農活的我的父母,通過不懈努力考上了公立醫院,跳出了農門,從此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歲月,也把孩子們的戶口都帶了出去。
轉眼又過了20年,這是飛速發展的20年,我們家翻蓋了三座房子,都是磚瓦房,明亮通透高大寬敞。吊頂,裝了燈池,牆面颳了仿瓷,地面鋪著瓷磚,家裡裝了暖氣。土炕是早就拆了,做飯用液化氣。吃的是雞鴨魚肉,穿的是綾羅綢緞,按我媽的說法:你們現在過的是地主的日子啊!
不但是我們家,整個村子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人家都翻蓋了磚瓦房,紅磚到頂,還有講究人家跟城裡一樣,安裝了整體廚房的。除了種地還搞副業,外出打工,手頭都富裕了,村裡幾乎沒有土坯房了。以前下雨就泥濘不堪的街巷也多硬化了。村裡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到處牆面上都繪制了宣傳敬老愛幼杜絕黃賭毒的宣傳畫,村裡衛生也搞得很好,到處令人耳目一新。
現在農業機械化是逐步推進了,人們種地沒那麼苦累了。收麥收秋,以前最勞累的日子現在也很輕鬆了。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很多村裡人都進城買了樓房,冬天住進了有地暖的屋子,一件薄被,就安度了嚴酷的冬天,幸福指數蹭蹭上升啊!
新農合實施以來,人們再也不害怕得大病了,因病致貧的現象逐漸減少。每年都有免費查體,尤其是老人們都很踴躍,日子這么好,都想多活兩年呢。
我們家也買了商品房,每次家庭聚餐,我的父親面對著一桌子雞鴨魚肉,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以前住在小破房子的時候,做夢都沒想到會有今天啊!感謝共產黨,感謝鄧小平!
四十年彈指一揮,日月換新顏。再過四十年,我們一定還會有超乎想像的變化吧,我期待著.......
【篇二】
鄉下大姑來電話了,話語充滿了喜悅之情,她說她搬家了,搬進了樓里,而且是全村整體搬遷,也像城裡人一樣做飯用上了天燃氣,冬天屋裡有地暖,讓我抽時間回家看看去。
說實在話,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回老家了,不是我不熱愛故鄉,只是因為家鄉的貧瘠落後給我留下過很深的烙印,在我的腦海里,家鄉就是泥濘的土路、揚起的塵土和垃圾滿地蒼蠅亂飛。
十幾年前曾經回老家糜鎮參加過表哥的婚禮,那次婚禮讓我觸目驚心,鄉下結婚必須找人看日子,找個黃道吉日,大姑找了一個據說很準的道人,他給選了6月19,好日子,關老爺生日,不想那一天從早上五點就大雨滂沱,一整天雨水就沒斷個流,可苦了我們這些迎親的隊伍,大姑家是緊鄰馬頰河的一個小村董家河,到村有十幾里的土路,迎親的轎車慘不忍睹,大都陷在了泥潭中,不得已,請了村裡的拖拉機一輛一輛拽出了泥潭,嫁妝車上的嫁妝早就淋得濕透,更慘的是新娘子,成了落湯雞,那情景狼狽不堪。
有了那次難忘的記憶,以後很少回老家了,直到接了大姑的電話才突然想起,自己已經10年沒有回老家了。
老母親也回家心切,第二天就嚷著回去,拗不過母親,我告了假開車送一家人去大姑家,路上母親絮絮叨叨沒完,說她離開家也好幾年了,在城裡就是趕不上家舒服,我知道,母親那是難忘家鄉的故土。
五個小時候,終於到了老家,可是眼前的一切讓我恍惚感覺走錯了路,這怎麼是大姑的家呢?
來到大姑說她居住的糜鎮吉祥社區前,只見道路寬闊平坦,兩側樓房成排,車來車往,人流不斷,新建的吉祥社區內樓房林立,廣場、綠地、路燈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人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吉祥社區大門朝西,最引人矚目的是吉祥社區牌坊。它是三門四柱、柱下有八隻大象,朝西的一面,中間四個字是「吉祥糜鎮」,對聯是「千年平昌故郡廣覺天下、萬家安寧新居福澤人間」,東面中間是「糜鎮吉祥」,上聯是「壯哉沐黨恩聚民心此處今為吉祥城」、下聯是「美夕傳漢律興唐韻斯地原是麋鹿鎮」。

『叄』 你見過哪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廣告

1、zhong華轎車。
當人們沉浸在慶祝新中國建立六十周年的歡樂氣氛之中的時候,電視里突然出現一個當紅歌星***演唱五十六個民族同唱一首歌的鏡頭,人們都以為是對新中國的贊譽,沒想到,歌詞最後竟然成了「愛我zhong華轎車」!我們先不論這種車叫「zhong華」是否合適,但肯定的是,它擔不起zhong華轎車品牌的重任,更不會出現「五十六個民族同唱愛我zhong華轎車」的盛況。
2、宜春市旅遊宣傳。
宜春是個很美的地方,這應該是很多人的共識;前往宜春旅遊,也是很多人的假日出行選擇。然而,在人們剛開始計劃2010年的旅遊目的地的時候,宜春旅遊網竟然打出了這樣的歡迎標語:「宜春——一個叫春的城市」。學過中文的人都知道,這顯然是一個打黃色擦邊球的創意;然而,把國人的旅遊往低俗方向導引,必定引起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民族的強烈反感。如果宜春真的成了「叫春的城市」,最起碼,我會將它從我的旅遊計劃里永久刪除。
3、三精口服液。
哈葯集團的廣告一直在走低俗路子,這是他們的既定戰略,從鞏俐、濮存昕賣假葯開始,對他們的廣告創意批評之聲一直不絕於耳,然而,他們並沒有改變自己的策略,以至於出現了更加令人惡心的創意,這就是「 請認准藍瓶的」。作為葯品,它本身關注的應該是療效和副作用,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價格優勢來吸引人,沒想到,它卻找了一個無聊的切入點「藍瓶的」,瓶子的藍色或綠色,與療效何干!
4、柒牌男裝。
說實在的,柒牌男裝也有過很不錯的廣告創意,比如李連傑版的廣告,服裝使得他更加瀟灑英俊。但最近的創意,卻打起了一個早已被中國人摒棄的「只認衣衫不認人」理念,「他
——為愛永往直前;他——迎風而立灑脫從涌;令女人心動的男人——柒牌男裝」。在那個嗲聲嗲氣的女聲中,柒牌男裝成了令女人心動的東西。這種顛覆傳統文明理念的創意,實在是社會道德淪喪的產物。
5、一汽大眾CC轎車。廣告從美女開始,然後主角變成一個光頭的外國男人,然後出現一群捧場的托兒,從整個情節來看,整個一個hei社會老大的朋友聚會,而與轎車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
6、御生堂減肥茶。「這半個月你可千萬別買新衣服」——御生堂在省級電視台狂轟濫炸的廣告,里邊存在至少三個疑問:第一,像演員那麼清瘦的體形,需要喝減肥茶嗎?第二,半個月就產生那麼神奇的療效,對身體副作用多大?第三,這種明顯的創意情節,能說明確實有療效嗎?
7、黃金酒。廣告創意突出了一個「送」字,不用說,送長輩只是借口,這種酒專為送禮而生產則是毋庸置疑。在這個腐敗遭到國人痛恨的時候,突出「送禮」,只能讓人惡心。
8、格力空調。4月中旬,格力在全國很多二線三線城市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促銷活動,叫「萬人空巷搶空調」。誰都知道,在普通家電已經平民化的今天,任何一種電器都不可能出現哄搶的局面,更何況是「萬人空巷」!這種自吹自擂,只能引起人們反感;還有那個「格里掌握核心科技」,更是扯淡!你在空調行業里的自有技術到底能佔多大比例?更別提什麼核心科技!
9、農業銀行。「大行德廣,伴你成長」——這句廣告詞應該很多人耳熟能詳,然而,從農行在社會的口碑來說,這句廣告詞實在是吹大氣了,只能引起反感。
10、恆源祥。恆源祥的廣告多次引起爭議,多次受到批評,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仍然不改變廣告創意的承擔單位?那個引起很大批評聲音的十二生肖拜年創意先不必說,就說現在在央視天氣預報時段的廣告,重點突出的那隻綿羊,一點美感沒有,只有一種懶散的、醜陋的形象。能夠在一種很美的動物能夠找出很醜的地方並成為企業形象,也真難為恆源祥的負責人怎麼想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特朗普宣傳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街道安全生產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113
幼兒教師美術培訓方案 瀏覽:111
湖南海翼電子商務官網 瀏覽:553
中小企業培訓方案 瀏覽:846
公司舉辦籃球策劃方案 瀏覽:666
學校食堂培訓方案 瀏覽:394
農村法律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214
愛奇藝會員促銷活動 瀏覽:107
電子商務社會效益分析 瀏覽:759
手機報推廣方案 瀏覽:240
濟南專業網路營銷培訓 瀏覽:739
團隊燒烤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5
未來品牌營銷策略的變化 瀏覽:603
教育系統保安員培訓方案 瀏覽:241
跆拳道考試策劃方案 瀏覽:744
藝術照方案策劃 瀏覽:550
培訓班消防安工作方案 瀏覽:992
銀行年終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24
香奈兒網路營銷案例分析文檔 瀏覽:52
森林防火撲火培訓方案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