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陽山縣宣傳片

陽山縣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8-17 05:33:23

㈠ 舉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學散文家

魯迅[1](1881.9.26—1936.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為豫才。魯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紹興府城內東廠房口,漢族。他幼年喪父,生活寒苦,就靠母親和姐姐幫人洗衣服維持生計。曾有過百來個筆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先生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
作家簡介:冰心(1900~1999)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26年,冰心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回國,執教於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此後著有散文《南歸》、小說《分》、《冬兒姑娘》等,表現了更為深厚的社會內涵。抗日戰爭期間在昆明、重慶等地從事創作和文化救亡活動。1946年赴日本,曾任東京大學教授。1951年回國,先後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作品有散文集《歸來以後》、《再寄小讀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讀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藝術上仍保持著她的獨特風格。她的短篇小說《空巢》獲1980年度優秀短篇小說獎。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小桔燈》於同年在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榮譽獎。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還出版有小說集《超人》、《去國》、《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往事》、《南歸》,散文集《關於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譯選集》等。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著作目錄: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O,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閑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BR>《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翻譯書目:
《先知》(散文詩集)敘利亞凱羅.紀伯倫著,1931,新月
《印度童話集》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詩集)印度泰戈爾著,1955,人文
《印度民間故事》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上海少兒
《泰戈爾選集.詩集》 與石真合譯,1958,人文
《泰戈爾劇作集》(4)1959,戲劇
《馬亨德拉詩抄》(尼泊爾)與孫用合譯,1965,作家
《燃燈者》(詩集)馬爾他安東.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林語堂(1895.10.10-1976.3.26)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十日生於福建龍溪(現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等著名大學任教,1966年定居台灣,一生著述頗豐。

㈡ 陽山是那裡啊~有名人嗎

陽山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因秦朝末年在縣境設陽山關而得名,西漢時期置縣,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公元803年,唐代大文豪韓愈被貶任陽山縣令時,曾以「吾州之山水名天下」贊美陽山。現全縣轄16個鎮1個瑤族鄉,總面積3418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人。

陽山縣山川秀美,物華天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35種,煤炭資源地質儲量達1.7億噸,可開采量8000萬噸;森林資源豐富,生態公益林面積達276萬畝,是全省面積最大的生態公益林縣;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全省生態旅遊的最新「亮點」。主要旅遊景點有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石螺森林溫泉、水口魚水旅遊風景區、連江山水風光、玉龍宮溶洞、縣城賢令山、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等,其中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以其雄、奇、險、秀、曠、奧、幽而著稱;全縣水力資源蘊藏量達31.7萬千瓦,目前全縣已投產的小水電站138座,總裝機容量22萬千瓦,年發電量8億多千瓦時,小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在全國縣級均名列前茅;氣候資源獨特,海拔從1902米至50米不等,高低落差大,形成「盛夏無酷暑,十里不同天」的山區氣候,十分適宜種植各種不同氣候帶的作物及反季節蔬菜。全縣每年種植反季節蔬菜13萬多畝,反季節蔬菜以質優量大品種多在廣東全省獨樹一幟。

陽山水陸交通和通信便利,縣城距廣州170公里,至清遠110公里。清連一級公路、107、323國道和省道206、114線貫穿全縣。縣到鄉鎮通二級水泥路,已實現村村通公路。水運以小北江為主,長年可通航150噸左右貨輪。通信方便快捷,開通了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傳真等業務,還開通了ADSL寬頻網業務,大大提高網路服務質量和信息傳送速度。

改革開放後的陽山縣,農業發展加快,工業迅速壯大,第三產業迅速興起,各行各業均取得顯著成績。近年來,陽山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後開發了石螺、城南、光明、杜步等四個工業園區,目前已有一大批項目進園發展。

今日陽山,環境優越,政策優惠,服務優良,治安穩定,是各方客商投資開發的理想之地。陽山縣本著「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的原則,熱誠歡迎國內外朋友、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投資置業、觀光旅遊和發展經濟項目,攜手共創陽山美好明天!

陽山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區農業縣。轄17鄉個鎮。全縣總面積3420平方公里,總人口52.29萬。2001年農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5.3%,種植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6%。

陽山縣農業資源十分豐富。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0.3℃,年降雨量1850毫米;垂直氣候差異大,達到9℃;河流主要有連江、七拱河、嶺背河、同冠水等,還有眾多的山塘水庫、泉眼和豐富的岩洞水,十分適宜發展綠色食品。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主要名優特稀品種有陽山雞、倒刺䰾(竹八鯉)、同冠梨、淮山、板栗、沙田柚、反季節蔬菜,主要名優農業產品有青蓮豆鼓、陽山酥李、茶籽油、黃坌茶、淮山乾片、青蓮南山竹筍等。

近十年來,陽山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成效,經濟作物年種植面積53萬畝,占作物總面積的53%,蔬菜年種植面積30萬畝,產值近2億元;優質糧食種植面積已佔糧食作物面積的55%;淮山、板栗、陽山雞、白鴿、瘦肉型豬等種養項目有較大發展。目前,陽山縣正在發展的「三高」農業項目有陽山雞繁育飼養、美國皇鴿飼養、倒刺䰾(竹八鯉)人工繁育飼養、澳洲鴯鶓、孔雀飼養、甜玉米、反季節蔬菜種植等,並形成了一定規模。

為促進陽山縣「三高」農業進一步發展,縣委、縣政府和各鄉鎮將提供一切便利和優惠政策。歡迎各界人士前來陽山從事農業開發。

㈢ 作文:我愛家鄉的一片黃

我的家鄉清遠,在廣東省的北部。這里物產豐富,風景優美,是個可愛的地方。這兒有秀麗的筆架山、神奇的太和洞、牛魚嘴。每到春天來臨,百花盛開,小鳥爭鳴。因而吸引了許許多多的遊客來觀賞。清晨美麗的北江河披上了一件經柔的薄紗,碧綠的河水清澈透明。夏天人們坐在小船上,一邊吃著河鮮,一邊吹著清涼的河風,別有一番風味!如果你膽量夠大,還可以到黃騰峽漂流。我的家鄉還有聞名的清遠雞、烏鬃鵝。我的家鄉真美呀!我愛我的家鄉!

我愛家鄉作文(2)

我的家鄉在陽山,陽山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陽山縣山川秀美,主要旅遊景點有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石螺森林溫泉、水口魚水旅遊風景區、連江山水風光、玉龍宮溶洞、縣城賢令山、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等,其中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以其雄、奇、險、秀、曠、奧、幽而著稱;陽山縣最主要的特產——板栗。陽山板栗又叫楓栗、栗子、栗果、大栗。陽山板栗品種分為油栗、香栗、木栗三種,但以油栗為貴。油栗大小適中,殼呈黑褐色,有油質澤。陽山板栗美味可口,生吃熟食皆宜,其肉厚味甜,營養豐富,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每逢中秋時節,板栗上市,吸引眾多商家,陽山「板栗節」更是熱鬧。我愛我的家鄉,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作客。 簡評:真希望能去你的家鄉去游覽一番。
我愛家鄉作文(3)
我愛家鄉 我的家鄉在清遠市三坑鎮里的一個鄉村叫上石村。那裡的山雖然不高,但是,有很多花、草、樹木,讓人們可以吸收到清新的新鮮空氣。那裡的特產有:清遠雞、花生、地瓜……我最喜歡吃地瓜啦!那裡還有清清的小溪。夏天的時候人們就可以在小溪里遊玩。那小溪還有小魚呢!我喜歡小溪里的水,因為,那小溪水喝起來可清甜啦!那溪水好象山泉水一樣。我愛家鄉里的山,家鄉里的水,還有那裡的父老鄉親們!

㈣ 《中國影像方誌》:廣東陽山篇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中國影像方誌:廣東陽山篇》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HzWbKVTgDY2GhE52xH5N_A

?pwd=h56q 提取碼:h56q
簡介: 陽山縣地處南嶺山脈南麓,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是一片船形谷地。唐朝時的陽山被中原視為未開化的蠻荒之地,有著潮濕的氣候,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與中原迥異的風物民情。這里有著一座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總佔地面積10941.4平方米的學發公祠,被稱為「廣東省華僑建築規模之最」。何家營鼓樂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傳統音樂進入了全球的視線。千年傳承形成了今日陽山獨特的精神與人文風貌。

㈤ 渡江戰役資料

渡江戰役又稱京滬杭戰役,是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佔領當時中華民國處於長江中下游流域政治、經濟中心,強渡長江並向中華民國國軍發起大規模戰略進攻的戰役。最終,解放軍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以及全國經濟中心上海,國軍敗局已定。

戰役經過

1949年4月20日18時,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7、9兵團組成的中線集團率先發起渡江作戰,21時,第9兵團第25、第27軍和第七兵團第24、第21軍組成的第一梯隊渡江登陸,標志渡江戰役正式開始。21日,佔領南岸的銅陵、繁昌等地。

1949年4月21日夜,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以木帆船為主要渡江工具,開始強渡長江,實施有重點的多路突擊的方法,一舉越過湖口至江陰間的長江防線,解放軍登上灘頭陣地,突破國軍防禦,國軍的多次反擊被打退。解放軍先後爭取了國軍江陰要塞起義和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倒戈,控制了江面,從灘頭向縱深發展,多路穿插分割國軍防線。

22日解放軍東集團、西集團分別佔領縱深5至10公里的灘頭陣地。國軍長江防線完全崩潰,國軍最早動搖的是第8兵團,於21日開始撤退。4月22日,蔣在杭州召集李宗仁、何應欽等商討「最後一戰」,下令:「把南京城下關火車站、碼頭、水電廠都炸掉。

不能給共軍留下一點東西。我們要在浙贛線以北山地建立第二道防線。」22日下午,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開始實施向浙贛鐵路沿線、杭州、上海方向總退卻,第1綏靖區22日開始撤退;第7綏靖區和首都衛戍總司令部23日開始撤退。企圖在上海、杭州、浙贛鐵路沿線組織新的防禦戰線。

4月23日,解放軍東集團佔領丹陽、常州、無錫等地,切斷(南)京滬線鐵路,並進占鎮江。解放軍中集團佔領蕪湖,展開追擊戰先後捕捉殲滅了國軍第7綏靖區部分守軍。

南京戰役

渡江戰役中第三野戰軍第8兵團所屬第35軍是惟一部署在長江北岸於南京正面的軍,22日對浦口地區發起攻擊。22日晚,第35軍先頭部隊103師偵察連進入南京。此前不久,代總統李宗仁跑回桂林「休息」,中華民國政府要員乘坐飛機離開南京,中華民國政府中下層官員也慌忙撤離,22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撤離首都南京遷往廣州。

23日晚,第35軍開始渡江,未經激烈戰斗就於次日佔領南京。24日凌晨,104師312團3營9連佔領總統府。(亦有2營率先攻佔的說法。)24日晨,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新聞,宣布國民政府「已於昨日宣告滅亡」。南京市人民政府後來將4月23日定為「南京解放紀念日」。

郎溪、廣德圍殲戰

解放軍按預先的戰役計劃,渡過長江後,中集團與東集團統一由粟裕、張震指揮。利用長江在南京—鎮江段向北凸出的有利地形,實施鉗形突破。從24日開始,第三野戰軍司令部命令東集團和中集團展開追擊圍殲作戰。第8兵團、第10兵團主力沿丹陽、常州推進,佔領溧陽、宜興地區切斷了(南)京杭國道,第9兵團、第7兵團由南陵經宣城地區發起追擊,東西對進實施鉗形夾擊,截斷國軍由鎮江、南京、蕪湖等地向南撤往杭州的退路。

27日晚,第9兵團與第10兵團於浙江吳興、長興地區會師封閉合圍圈,沿著(南)京杭道路撤退的國軍五個軍(第4、第28、第45、第66軍及第51軍的一部等)的部隊被合圍於郎溪、廣德、長興地區等地。[10]國軍組織抵抗處於混亂狀態,至29日全部殲滅,俘虜共8萬餘人。

27日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第29軍進占蘇州,向上海方向警戒。28日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由譚震林指揮,向杭州推進,於5月3日佔領杭州。第三野戰軍在郎、廣圍殲戰中以及在長江南岸追擊中殲滅國軍共計13.9萬餘人。1949年4月下旬解放軍渡江以及追擊中,京滬杭地區的國軍有7個軍(第4、第20、第28、第45、第66、第68、第99軍部)被殲滅。

南昌戰役

第二野戰軍組成的西集團為切斷湯恩伯、白崇禧指揮的兩個集團的聯系,堵其退路,在近四百里寬的正面上分多路向浙贛鐵路追擊,5月3日,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佔領浙贛線的上饒—貴溪一線;第5兵團佔領衢縣;第3兵團佔領金華,與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在諸暨會師。國軍在浙贛鐵路沿線建立防禦戰線的計劃落空。5月5日佔領浙贛線上的重鎮鷹潭,40師解放了鐵路南面的金溪縣城。

此後,部隊繼續向南、向西挺進。按照第二野戰軍司令部指示,第15軍向福建省追殲敵人,第14軍南下奔襲臨川、南城,第13軍沿浙贛鐵路向江西省會南昌進擊。5月10日,陳賡部接到野戰軍前委「作接管南昌的准備」的命令。5月16日,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第13軍第37師接到「搶渡撫河,解放南昌」的命令,向南昌進軍。同日,佔領進賢。

5月17日,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渡過長江進入江西後,解放贛西北地區,並配合第二野戰軍向南昌方向挺進。5月21日,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37師開始進攻南昌,在城東謝埠鎮與國軍發生激戰。5月22日拂曉,守衛南昌的國軍夏威兵團撤退,並炸毀贛江上的中正橋,37師佔領南昌。

武漢戰役

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第12兵團)和中原軍區部隊為達到牽制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白崇禧集團;策應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渡江作戰;待第四野戰軍主力南下的目的,4月下旬進至長江北岸,逼進武漢。白崇禧指揮華中軍政長官公署於5月初開始收縮兵力准備南撤,計劃遲滯第四野戰軍渡江,掩護主力分別向湖南、鄂西地區撤退。

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第40、第43軍)完成策應第二、第三野戰軍渡江作戰的任務後,於5月14日在團風至武穴間南渡長江,並在16日佔領漢口,17日佔領武昌地區、漢陽地區。5月15日,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第19兵團司令張軫率(第128軍)2萬餘人在賀勝橋倒戈。

上海戰役

湯恩伯指揮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主力8個軍(第21、第51、第52、第54、第75、第123軍守浦西,第12、第37軍守浦東)退守上海,並以中華民國海軍海防第一艦隊和空軍協助防守。防禦重點在於吳淞、高橋(上海)與上海市區,保障出海通路。解放軍渡江戰役總前委計劃以第三野戰軍第10(第26、第28、第29、第33軍)、第9兵團(第20、第27、第30、第31軍)8個軍發起上海戰役,同時,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繼續向浙江進軍。

第三野戰軍以吳淞作為攻擊重點,目的是封鎖吳淞口,使國軍為保護由海路撤退的通道而集中兵力在吳淞周圍,避免在市區內進行較大規模的戰斗,目的是完整接管城市,為此還特別規定進入市區作戰盡可能的不使用重炮。計劃從浦東、浦西兩翼迂迴,分別取道浦西的嘉定地區,浦東的川沙、高橋,實施鉗形攻勢,進抵寶山、吳淞,後續任務是由松江、青浦進攻上海市區。

5月10日第三野戰軍下達淞滬戰役作戰命令,於5月12日發起上海戰役,開始攻擊上海外圍陣地。在浦西,向寶山、吳淞攻擊的戰斗付出較大的代價但沒有大的進展,16日調整部署,選擇戰線薄弱部打開缺口楔入縱深側背,糾正集團進攻的方式,取得了進展,至19日逼近威脅吳淞口。

在浦東,18日逼近高橋,遇到國軍多次反擊。23日,解放軍向上海市區發起總攻,24日,國軍向吳淞收縮防線,確保從海上撤退的通路。至25日,解放軍快速穿插進占蘇州河以南市區,26日攻佔上海市區,爭取了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劉昌義率部陣前倒戈。解放軍於27日佔領上海。解放軍傷亡3萬多人,國軍除了5萬人乘船從海上撤走外,損失15萬多人(傷亡1.5萬人,9.4萬人被俘,4.4萬人倒戈)。

(5)陽山縣宣傳片擴展閱讀:

戰役結束

6月2日,第三野戰軍第25軍攻佔崇明島,至此,渡江戰役結束。渡江戰役是繼「三大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優勢兵力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戰役行動。此役解放軍攻佔了南京、杭州、武漢、上海等大城市和蘇、浙、贛、皖、閩、鄂廣大地區。

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國軍損失43萬多人。民國政府通過守住長江防線,劃江而治的計劃落空,解放軍在這一戰役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為此後解放軍進軍福建及華南、西南地區創造了有利條件,加速了中國共產黨奪取全中國政權的進程。

意義

渡江戰役,也稱京滬杭戰役,歷時42天,人民解放軍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並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相結合,合圍並殲滅其重兵集團。此役,人民解放軍傷亡6萬餘人,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以及江蘇、安徽兩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為而後解放華東全境和向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創造了重要條件。

㈥ 我有一張1000元的港幣能拿去銀行換人民幣嗎

1000元的港幣可以去銀行兌換人民幣的。外幣兌換需要去開展有外匯兌換業務的銀行,通常中國銀行都有外匯兌換的業務。這種外幣兌換成人民幣的方式叫個人結匯。個人結匯是指居民個人把從境外獲得的、擁有完全所有權、可以自由支配的外匯收入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或者特許貨幣兌換機構,外匯指定銀行或機構根據交易行為發生之日的匯率付給等值人民幣的行為。

在我國可兌換的外幣主要包括:英鎊、港幣、美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瑞典克朗、丹麥克朗、挪威克朗、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歐元、澳門元、菲律賓比索、泰國銖、紐西蘭元、韓國元等。除此以外的外幣在我國是不能進行兌換的。

(6)陽山縣宣傳片擴展閱讀:

居民個人一次性結匯金額在等值1萬美元(含1萬美元)以下的,須憑真實身份證明辦理;一次性結匯金額在等值1萬美元以上,5萬美元(含5萬美元)以下的,由銀行按照相關規定,對居民個人真實身份證明合法外匯來源證明材料進行審核後予以辦理。

一次性結匯金額在等值5萬美元以上的,居民個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外匯管理部門申請,經當地外匯管理部門審核真實性後,憑當地外匯管理部門的核准件到銀行辦理。

㈦ 文言文《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的翻譯

越國的先君無余,是被分封的夏禹的後代。

禹的父親鯀,是帝王顓頊的後代。

鯀娶了有莘部落的女兒,名叫女嬉,到了壯年還沒生育,當她在砥山遊玩的時候,發現一顆薏苡珠而把它吞了,心神好象被人觸動了一樣,因此而懷了孕,結果剖開胸膛而生了高密。

鯀落戶在西羌,地名叫石紐。

石紐在今蜀郡西川縣。

帝堯統治的時候,遇上大水彌漫,天下都沉沒浸泡在水中,九州之間阻塞隔絕,長江、淮河、黃河、濟水四條大河淤塞不通。

於是帝堯便擔憂中國不得安樂,哀憐百姓遭受禍殃,就命令四方諸侯之長,讓他們推薦賢能的人,將任用他來治理洪水。

從首都直到四方邊遠地區,沒有誰推薦人才,帝堯沒有可任用的人,四方諸侯之長就推舉鯀而把他引薦給了堯。

帝堯說:「鯀這個人,違抗命令,殘害善類,不可任用。」四方諸侯之長說:「把他和大臣們相比,還沒有誰及得上鯀。」堯便任用鯀治理洪水,鯀接受任命後九年,治水的工作仍然沒有成效。

帝堯憤怒地說:「我早就知道他沒有能力治水啊。」於是就另外訪求人才,得到了舜,就讓他代理操辦天子的政務。

舜到各地視察臣屬的工作,看到鯀的治水沒有成效,就譴責鯀而把他流放到羽山。

鯀跳到水中自殺,變成了黃色的三腳鱉,因而成為羽淵的神。

舜和四方諸侯之長推舉鯀的兒子高密來治水。

四方諸侯之長對禹說:「舜因為鯀治水沒有成績,所以提拔你繼承先父的事業。」禹說:「是!小子敢盡力於先父的事業來統領天意么?我只是受到委任罷了。」禹傷心父親的使命沒有完成,於是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又在黃河中逆流而上,走遍濟水,考察淮河,象這樣竭盡全力、嘔心嚦血地在外奔波,七年之間,聽見音樂也不去欣賞,經過家門也不進去,帽子被樹枝等掛住了也不回頭看一下,鞋子掉了也不穿上,但治水的工作還是未見成效。

他憂愁地深深思索著,於是就查考《黃帝中經歷》一—這大概是聖人所記錄的,那書上說:「在九嶷山東南的天柱山,號稱宛委山,赤帝就居住在這山上的宮殿里。

在那山崖的頂上有一本書,用有花紋的寶玉托著,用厚厚的大石頭蓋著,這本書用的是黃金制的簡札,簡上是青色的寶玉連綴成的文字,用白銀製成的繩子編聯起來,那書上的文字都凸出在筒片上。」禹於是就到東方巡視,登上了衡山,殺了白馬用它的血來祭祀山神,仍沒有見到他所尋覓的神書。

禹於是登上山峰,仰天長嘯,恍惚之間睡著了,因而夢見一個身穿紅色綉花衣的男子,自稱:「我是玄夷蒼水的使者,聽說皇帝派文命到這里,所以來等候你。

現在還不是那看神書的時候,我將告訴你這日期。

不要認為我是在開玩笑地吟唱,我本來就老在覆釜山依著曲子來歌唱。」這男子向東掉過頭對禹說:「想要得到我山神的書,必須在黃帝峰下齋戒,三月庚子日,再登上山頂揭開石頭,那黃金簡札的書就在那裡了。」禹退下山去,又整潔身心,在三月庚子日,登上宛委山,拿出了黃金簡札的書,查閱了黃金筒札上的玉字,了解了疏通河道的原理。

於是禹又回到了衡山,憑借四種交通工具去巡視河流,從霍山出發,輪流到五嶽停留。

《詩》雲:「逶迤而去那南山,大禹曾經治其間。」於是禹巡視了長江、黃河、濟水、淮河四條入海的河流,與益、夔一起謀劃。

他巡視到大山大湖,就召見那裡的神仙而向他們詢問山河的脈絡條理、金銀寶玉所蘊藏的地方、該處鳥獸昆蟲的種類以及四面八方的民間習俗、不同國家不同地區所擁有的土地里數,讓益分別記錄下來,所以把這些記載取名叫《山海經》。

禹三十歲了還沒有娶妻,巡視到塗山,怕娶妻的時間太晚而違背了婚姻制度,於是就托辭說:「我娶妻,一定得有先兆。」於是有一隻九條尾巴的白色狐狸來到禹的跟前。

禹說:「白色,就是我衣服的顏色;那九條尾巴,是稱王九州島的證驗。

塗山的歌謠唱道:『獨行求偶白狐狸,九條尾巴大又長。

我家幸福又歡樂,所來客人是帝王。

組成家庭結成雙,我去以後他興旺。

上天與人彼此間,遵循此言就通暢。

』這兆征已經很明白的了!」禹於是娶了塗山的女子,把她叫做女嬌。

娶女嬌只過了辛、壬、癸、甲四天,禹又外出巡視了。

十個月後,女嬌生了兒子啟。

啟生下來不見父親,日日夜夜哇哇哇地啼哭。

禹出外巡視,派太章測量東西的長度、豎亥測量南北的長度,充分地測量了八方盡頭的廣度,普遍地掌握了有關天文地理的各種數據。

禹渡過長江到江南視察河道的時候,有條黃龍用背馱起他的船,船里的人非常恐懼,禹卻嘿嘿嘿地笑起來,說:「我從上天那裡接受了命令,竭盡全力來為億萬民眾操勞。

活著,是一種天性;死去,是一種命運。

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害怕呢?」他臉、色一點兒也沒變。

對船上的人說:「這條龍是上天拿來給我使用的工具啊。」那條龍就拖著尾巴、丟下了船隻遊走了。

禹向南來到蒼梧山考核官吏,卻見到被捆綁的人,禹撫摩著他的背哭了。

益說:「這人犯了法,本來就該這樣。

你為他哭泣,為什麼呢?」禹說:「社會政治清明,民眾就不會犯罪;社會政治黑暗,懲處罪過就會涉及到良民。

我聽說:『有一個男子不耕種,就有人因此而挨餓;有一個女子不採桑養蠶,就有人因此而受凍。

』我為皇帝治理水土,調理民眾安頓生活,以使他們各得其所。

現在他們卻象這樣犯了法!這是我德行不厚因而不能感化民眾的證驗啊。

所以我才為他哭得很悲傷。」打這以後,禹便跑遍了國界內的所有地方,向東到了無人涉足的地方,向西延伸到積石山,向南越過了赤岸,向北翻過了寒谷山,來回於昆侖山脈。

考察了玄扈山水,摸清了地形地勢,在山石上刻下了各種文字。

他在西部邊遠地區排除流沙,在北邊沙漠地帶疏通弱水;青色的地下水、紅色的深水潭分別引入洞穴,疏通江河使它們向東流到碣石山入海;在混濁的漩渦中疏通黃河下游的九條分水道,向東北開通了五條河;鑿通了龍門山,打開了伊闞山;平整土地又審察土質,視察地形來劃分州域;不同的地方根據各自的不同物產分別進獻,都有一定的上交給朝廷的貢品;所以民眾離開了崎嶇艱險的山區,投奔到中國來。

堯說:「行啊j竟把中國鞏固得象這樣!」於是就賜封名號,稱禹為伯禹,委任的官職是司空,賜給他的姓氏是姒氏,讓他領導州長,並負責巡視全國十二州。

堯死了,禹守了三年的喪,就象死了父母,日夜痛哭,泣不成聲。

在堯把帝位讓給舜以後,舜推薦大禹,使他改任司徒的官,在朝廷上輔助舜的統治,在外巡視考查九州島的州長。

舜死了,禪讓帝位的時候命令禹繼承他。

禹守喪三年,身體憔悴,臉色黑瘦,把帝位讓給商均,退避而住在陽山的南面,陰丘的北面。

百姓不依附商均,投奔禹的住處,即情況就象受驚的鳥飛上天空、被嚇的魚潛入深淵;他們白天歌唱夜晚吟誦,登上高處喊叫,說:「禹拋棄我們,對我們所愛戴的人該怎麼辦呢?」禹三年服喪完畢,哀憐民眾擁戴自己不肯罷休,就登上了天子的位子。

三年考核功績,五年政局就安定了。

禹走遍了天下,又回到大越,登上了茅山,使四面八方的大臣們前來朝見,讓中國的諸侯前來會晤。

防風遲到了,禹就殺了他來示眾,表示天下已全部屬於禹管轄了。

於是就大規模地匯綜考核治國的辦法,對內贊美釜山之神給自己神書從而使天下各州被安定的功績,對外弘揚聖明的道德來報答天帝的心意,於是就把茅山改名為會稽山。

接著又頒布了國家的政令,使民眾休養生息。

國號叫夏後。

對有功勞的人封給土地,對有德行的人授予爵位;邪惡沒有因為輕微而不受到處罰的,功勞最小也受到獎賞。

天下的人都景仰向慕,象小孩想念母親、兒子歸順父親那樣留在越地。

禹怕群臣不歸順,就宣傳說:「我聽說:『吃那樹上果子的,不會去損傷它的樹枝;喝那河中流水的,不會去搞泥它的源流。

』我獲得了覆釜山的神書,才能夠除掉天下的災難,使民眾回到鄉里,那恩德明顯得象這樣,難道可以忘了么?」於是就採納大臣的建議,聽從大臣的勸說,安頓民眾,營造房屋,隨山砍伐樹木修成城邑,在木料上畫上記號作為進出城邑的印信,設置攔路的橫木當作城門。

又調整了衡器,校正了斗、斛等量器,挖井給民眾看,拿這些作為民眾遵循的法度。

於是鳳凰來到樹上棲息,鸞鳥在旁邊做窩,麒麟在庭院中走動,群鳥在窪地耕耘。

轉眼之間,禹終於已經五六十歲老得快死了,他嘆息說:「我已到了晚年,壽命將要完結了,將要死在這兒了。」他命令群臣說:「等我千年之後,把我葬在會稽山;使用蘆葦做的外棺和桐木做的內棺;挖墓穴挖七尺深,下面不要挖到地下水;墳的高度為三尺,泥土的台階搞三級;埋葬以後,田地不要更改田埂,不要為了使住在這里的死者安樂,而使耕種此田的生者勞苦。」禹死了以後,各種吉祥的徵兆都消失了。

天帝贊美禹的德行而慰勞他的功績,就讓群鳥回來給民眾耕耘,這些鳥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別,進退有一定的行列,一會兒興盛一會兒蕭條,來去也有一定的常規。

禹死了,把帝位傳給益。

益守喪三年,思念禹的話從沒有間斷過。

守喪完畢,益到箕山之南退避禹的兒子啟。

諸侯不去益那裡而去朝拜啟,說:「我們的君主,是帝禹的兒子啊。」啟就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在夏王朝治理國政。

他遵循《禹貢》所制定的計劃,全部開墾了九州島的土地來種植五穀,連年不斷。

啟派遣了使者按照每年的祭禮節日一年四季都到越地去祭祀禹,在南面的會稽i山上建造了祭祀祖宗的廟宇。

禹以下六代便是少康帝。

少康怕對禹的祭祀斷了香火,就把自己的庶出兒子封在越國,號稱無余。

無余最初被分封在這里的時候,民眾都在山上居住,雖然有群鳥耕耘的有利條件,但國家的稅收只夠供給宗廟祭祀的費用。

於是他就又讓民眾利用土山陸地來補,或者追擊禽獸野鹿來滿足食用。

無余質朴,不搞宮殿房屋的裝飾,而是依從民俗,住與老百姓岡樣的房子,一年四季都按時在會稽山上祭祀禹的墳墓。

無余傳了十多代,那最後的君主能力微弱,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有所建樹,反而跟隨百姓當了個編入戶口簿的平民。

禹的祭祀因此就斷絕了。

過了十多年,有個人一生F來就會說話,他的話說:「鳥在喊咽喋咽喋。」又手指上天向著禹的墳墓說:「我是無余國君的後代。

我將要重整先君的祭祀,恢復我們對禹墓的祭祀。

為民眾向上天求福,以暢通通向鬼神的道路。」廣大的民眾很高興,都幫助他供奉對禹的祭祀,一年四季都交納貢品,又—起擁立他來接續越君的後代。

他恢復對夏王禹的祭祀,安定群鳥來耕耘的吉祥徵兆,並為老百姓祈求上天保全生命。

從此以後,越國才漸漸有了君臣之間的道義,他號稱無壬。

無壬生了無暉,無曝一心一意保住自己的國家,沒有錯失上天賦予的壽命。

無暉死,大概是夫譚。

夫譚生了元常。

元常立為越君,相當於吳王壽夢、諸樊、闔闖在位的時期,越國的興起與稱霸就從元常開始了。

㈧ 陽山縣黃坌鎮舞獅有哪些習俗

舞獅,黃坌俗稱舞獅貓、打獅子。獅種有貓頭獅(獅貓)、雞公獅、大頭狗(醒獅)、火獅之分。一般是鄉下人舞獅頭貓,街坊人舞大頭狗。

黃坌舞獅,清代就盛行了。民國間,以馬下、高陂、楊梅沖、塘底、梅田、大坪、水吊、川龍等村比較知名。舞獅道具有獅頭、獅被、大面(唐僧)、小面兩件(孫猴子)、葵扇及雙孖香包(俗稱馬騮春),鑼、鼓、鐃鈸、蘇鑼或京鑼配套。此外,還有拳棍刀具等。舞獅人員有持帖盒一人,是主持人,要求要熟練武藝、懂禮節,還要有對答花紅歌急才;舞獅頭一人,舞獅被一人;「大小面」三人;鑼鼓手四人;挑夫一人;總共十多人。有些獅團另有教打(武術)師傅壓陣,加上武術表演人員,足有20餘人。

舞獅所去之地,不一定是預約的,要有「牛角唔尖唔過嶺」的氣概。起行時,先拜請本祖宗師,「呼」花紅歌一首:「鑼鼓打來鬧青青,今日小弟去出行。請我師傅來保佑,傳我師傅好名聲。」起行的次序是:持帖盒者、舞獅者、鐃鈸、鑼、鼓、蘇鑼,其他隨後。

如路上會獅,獅頭則以最低姿勢行右邊(左為大),持帖盒者先開口:「鑼鼓打來鬧咚咚,今日兩獅來相逢。小弟請師交換帖,有如劉備會關公。」對方也客氣對答:「日出東邊一點紅,今日小弟初出江。少讀詩書禮義淺,還望師傅來幫忙。」

到一個村莊,規矩是:先拜大門、祖祠、法壇,後拜住家。然後,主人邀請入戶,熱情接待,但舞獅道具不能放在左邊,左為大,否則會認為不懂規矩。拜大門樓花紅歌是:「鑼鼓打來鬧連連,瑞獅拜你大門庭。門內家家添百福,五穀豐登享太平。」

舞獅時,如遇放「青」於高處,就取來八仙桌,在桌上疊羅漢,兩層或三層,以舞小獅頭(另備)手段,按規矩「吃青」,取下利是,才可進大門樓。拜祖祠時如有天井、柱,則要按規矩做一套動作。拜主家時,也有「呼」花紅歌。其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常。

在主人的熱情招待和大力支持下,當天下午就要「開棚」表演舞獅技藝。首先,是選定能容納一兩百觀眾的場地。鑼鼓擺在正面,先打鬧「棚鑼」。在鑼鼓聲聲的配合下,獅子、「大面」先出場,繞圈拜四方,吻鑼鼓、鎖獅;「大面」則洗臉、喂獅、抓虱、量獅,之後坐在獅屁股後邊搖扇子。這時「小面」才出來,與「大面」三次猜拳,然後挖耳、剃頭,「小面」在獅肚裡藏了起來,被找到之後,獅子、「大面」、「小面」

互搶香包;最後發現香包在獅子口裡,於是,「大面」拉繩,「小面」趕著獅子繞場一圈,在鑼鼓堂前停下,脫了面具,舞獅結束。

接著拳棍武術開始表演。拳術先由原「小面」表演者表演「獅子張口」,繼而是「金雞啄米」、「利刀削竹」、「獅子滾球」、「南蛇孵蛋」、「翻筋斗」,以及跳桌、跳凳等。刀棍按順序是:長矛、拐耙、單刀、雙刀、齊眉棍、單棍、雙拆、三拆、四拆、六拆。

表演結束,如果主人不留宿,接著托出「花紅」(紅布帶)來「掛紅」。留宿者,第二天早飯後,再開棚表演。不同之處是舞「單獅」,即獅被掖於腰間,一人表演;只出「大面」,不出「小面」。

臨別前,主人要為獅子「掛紅」,叫「呼花紅」。主人手托「花紅利是」,鑼鼓聲聲,互相對拜。然後,主客都要單膝跪下。每「呼」一首,鑼鼓停聲。互相對答,氣氛熱烈而緊張。

如果講起「江湖」來,也要一兩個小時才結束的。舉例如下:

主:「手拿托盤四四方,花紅紙炮托盤裝。人家花紅匹得匹,捱(我)個花紅六尺長。」

客:「那隻托盤圓叮當,花紅紙炮里邊裝。小弟禮義唔(不)懂得,簡多(這么多)花紅唔敢當。」

主:「這條花紅你受領,獅子舞得好生猛。各項拳棍打得好,鑼鼓打得好殺青。」

客:「手接花紅十分靚,傳你主家好名聲。捱地(我的)工夫無練好,鑼鼓打得唔好聽。」

主:「鑼鼓打來鬧連連,請你師傅坐大片。坐轉大片登正位,鐵打江山萬萬年。」

客:「打起鑼鼓響連天,小弟唔敢坐大片。瑞獅唔敢登正位,銅打江山萬萬年。」

主:「鑼鼓響來鬧喳喳,問你獅公系獅嫲?獅公獅嫲話唔出,鑼鼓鐃鈸任捱拿。」

客:「打起鑼鼓鬧花花,話得(他)獅公也獅嫲。獅公出來游世界,留落獅嫲來當家。」

主:「講過一宗又一宗,百般江湖你曉通。百般武藝你也曉,什磨時候出英雄?」

客:「日出東方紅又紅,講起江湖捱唔通。百般世事難通曉,都話亂世出英雄。」

主:「鑼鼓打來鬧哀哀,多得師傅有心來。招呼唔好你原諒,明年正月又再來。」

客:「鑼鼓打來鬧清清,多謝主家好人情。熱情招呼真周到,真系仁義值千金。」

主:「鑼鼓打來鬧連連,粗花簪起鬧新年。謹具菲儀(謙詞,菲薄的禮物)十分少,奉送師傅做茶錢。」

客:「左手領花又領錢,祝兄納福過新年。男女老少都歡喜,滿門福祿萬萬年。」

主:「鑼鼓打來鬧洋洋,今日送行好春光。師傅武藝真系好,過了一鄉又一鄉。」

客:「雲開日出照四方,男女老少喜洋洋。祝你家家添福壽,我打鑼鼓過別鄉。」

持帖盒者,不斷地揮動帖盒禮拜。然後,掉頭速行。獅團漸行漸遠。

兩獅相遇有禮節——2016年9月20日,陽山縣青蓮鎮。拜祠堂唱「花紅歌」——2016年9月20日,陽山縣青蓮鎮。禮盒領獅——2016年9月20日,陽山縣青蓮鎮。

㈨ 農村土地確權過程中到底會遇到哪些問題該怎麼解決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關系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重要舉措。國土資源部、財政部、農業部《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1〕60號,下稱60號文)下發後,廣東省各級政府及國土、財政、農業等部門把握時機、密切配合,迅速掀起了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高潮,將該項工作列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點工作,全力推進。目前,廣東省已經全面完成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夯實了農村土地管理的基礎。 一、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為重點,積極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農村土地確權是新時期加快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開展農村土地確權,是《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等法律法規的法定要求,是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重大部署,是依法維護農民的耕地流轉承包經營權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土地規范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需要,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以及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有效途徑。一年來,廣東省各級黨委政府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分級落實責任,統籌謀劃、高位推進。將確權工作作為深化「三農」改革的重要抓手,認真履行職責,加強調查研究,廣泛宣傳發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力推進試點工作。 (一)出台實施方案,建立兩項工作機制,共同推進的良好工作局面。廣東省出台了《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廣東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實施方案》、《廣東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檔案管理實施辦法》等。此外,還制定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技術操作規范》和《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流程圖》等,為各地確權登記頒證提供政策指引。部分地市、各試點單位也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相應實施方案。建立兩項工作機制。一是建立確權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建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聯席會議制度,由省委、省政府領導擔任召集人,成員單位包括12個省直職能部門,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省農業廳,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作配合、共同推進的良好工作局面。在試點單位中,有18個縣和5個鎮成立了由黨政領導掛帥的確權登記頒證領導小組,1個鎮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二是建立涉地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各地以確權登記頒證為契機,不斷建立健全鄉村調解、縣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體系,通過民主協商、調解仲裁、司法訴訟方式途徑將糾紛解決在當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二)大力開展宣傳、培訓和調研,深入推動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宣傳方面,在廣東電視台製作播放確權公益宣傳片,在南方日報、南方農村報等報紙開設確權專欄,設計製作確權流程圖掛圖,向農民朋友發出確權公開信,印發土地確權工作問題解答60問小冊子,設計確權宣傳系列農民畫。全省各地累計發放確權宣傳資料120多萬份。培訓方面,多次舉辦各地級市分管領導、農業局局長和各縣(市、區)書記(或縣長)參加的全省農村土地確權專題培訓班。全省各級累計培訓3.83萬人次,為確權工作提供了人才隊伍支撐。調研方面,組織了省委農辦、省農業廳、省發展研究中心、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赴珠三角地區開展確權登記專題調研,從不同的角度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確權及監管方法、農村土地確權等重大課題研究。 (三)開展工作督導,建立健全糾紛調處體系。一是全力推進確權工作。建立了幹部掛鉤聯系確權登記頒證24個試點單位制度,加強對聯系點的業務指導,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對聯系點確權工作進行檢查,督促聯系點落實責任措施,確保確權工作順利實施。二是實施進展通報制度。編印《工作簡報》,及時報道工作動態、宣傳先進典型、推介經驗作法,研究探討問題。同時,實行每月通報,通過「看錶管理」,促進工作提速。各地以確權登記頒證為契機,不斷建立健全鄉村調解、縣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體系,通過民主協商、調解仲裁、司法訴訟方式途徑將糾紛解決在當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據統計,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以來,各地成功化解土地權屬糾紛、流轉糾紛、特殊群體要地以及村集體調整承包地等涉地存量糾紛1325宗,其中仲裁委調解及裁決171宗,鄉村調解1154宗,確權過程中沒有產生新的矛盾糾紛或引起群體性上訪信訪。 (四)完善土地承包經營管理,抓緊抓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做好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有利於建立歸屬清晰、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農村產權制度;有利於強化承包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和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地位;有利於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權歸屬,為解決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的各項合法權益提供強有力的原始依據。按照中央部署,廣東省從2011年起先後在河源市源城區、雲浮市雲安縣、梅州市蕉嶺縣、清遠市陽山縣、肇慶市高要縣進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先行試點。2014年4月底,部署18個縣和6個鎮整建制啟動試點工作。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全省各地按照既定時間表和路線圖穩妥有序推進。目前,全省已有77個縣(市、區)326個鄉鎮3500個行政村啟動了土地確權工作,完成實測面積242萬畝,涉及承包地塊331萬塊,頒發承包經營權證書6.79萬份。其中24個省級試點單位有263個鎮2884個行政村啟動了確權工作,完成實測面積213萬畝,涉及承包地塊272萬塊,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5.8萬份。河源東源、梅州蕉嶺、肇慶德慶、清遠陽山、佛山三水等試點縣已基本完成確權外業測量任務。 (五)盤活土地資源,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近年來,廣東省認真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和有關政策法規,不斷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管理和服務,在遵循依法、有償、自願的原則下,積極引導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理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促進了農業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了農用土地產出率和農業生產經營效益。2014年,全省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面積852萬畝,占家庭承包面積的29.2%。主要做法:一是抓好宣傳培訓,推廣工作經驗。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業務培訓,確保各級幹部准確把握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政策,提升業務水平。總結推廣經驗做法,為各地推動工作提供借鑒。二是開展確權登記頒證,夯實流轉基礎。開展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了承包地塊面積不清、四至不清等問題。三是建立健全流轉服務市場,搭建流轉平台。目前,全省已設立各種類型的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763個,為暢通土地流轉渠道、規范土地流轉行為發揮了重要作用。四是完善流轉保障機制,確保流轉規范。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粵委辦〔2015〕28號),積極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統一制定流轉合同,規范流轉行為。五是培育多種經營主體,實現適度規模經營。鼓勵農民組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或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積極承接農戶自願流轉土地,就地吸納農民就業,帶動農民增收。 通過開展試點工作,全省各地在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權屬不明、登記薄不健全等問題,強化對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上邁出堅實步伐,有效化解了部分土地承包遺留問題,夯實了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基礎,為下一步順利鋪開確權登記頒證摸清了底數、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基礎,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二、農村土地確權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廣東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思想認識層面,基層領導幹部仍有思想顧慮,農民群眾對確權工作的認知度較低。當前不少基層領導幹部甚至部分市縣領導幹部,對這項工作的認識還不夠到位。一些地方尤其是黨政主要負責人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怕」,即怕確權工作會引起農村長期積累的矛盾集中發生,怕確權工作會對今後征地工作增加難度,怕確權工作會對原來已經獲得流轉土地經營權的經營者造成影響,因而推進確權工作不主動、不積極、慢作為,成為當前部分試點縣(鎮)開展工作的最大障礙。珠三角地區和粵東片基層幹部求穩怕亂的思想顧慮依然嚴重,對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普遍持謹慎態度,宣傳工作不夠積極主動,試點工作比較被動,群眾對確權的「願望」與政府對確權的「顧慮」形成鮮明的反差。 第二,在政策法規層面,如何堅持好確地為主的原則是珠三角核心區和不少城鎮郊區確權工作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因歷史原因,這些地區沒有嚴格落實土地管理和承包政策,現有土地承包經營關系錯綜復雜,農地非農化用途比重高,農民確權確地到戶意願強烈。這些地方「人地矛盾」也較為突出,早期外出返鄉人員、「外嫁女」、「入贅男」等特殊群體爭相要地,而現實情況則是無地可分。此外,一些地方在承包期內對土地承包關系進行不斷調整,雖然不符合法律政策規定,但群眾認可既成事實。個別地方村集體以維持公共開支為由,超標准長時間預留機動地,與民爭利。這些都增加了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第三,在制度設計層面,亟需用系統的思維、全域的理念予以通盤考慮,需要部門間分工協作、密切配合予以統籌推進。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牽涉面廣,各地情況千差萬別,鎮鎮不同、村村各異,具體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因受歷史和現實因素疊加影響,錯綜復雜,用一個標准、一個模式不可能很好解決。不少問題牽涉到多方面,單靠某一個部門很難協調處理,如對珠三角核心區和部分城市郊區已實際改變用途的耕地如何確權,就可能牽涉到征地制度、「三舊」改造、集體經濟收益分配製度、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等方方面面,必須通過部門聯動,統籌研究解決辦法。此外,農村產權制度、鄉村治理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也必須同時跟進。 第四,在具體工作層面,亟需協調落實市縣財政補助經費和1:2000航拍影像圖。廣東省耕地地形地貌復雜、地塊零星分散,確權成本高,特別是財政相對緊張的粵東西北地區確權的耕地多,所需經費投入大。雖然國家財政每畝給予10元補助,省財政也明確除珠三角地區外,對各縣(市、區)按每畝10元(江門開平、台山按每畝7元)標准給予補助,但粵東西北地區各縣(市、區)確權經費缺口依然較大。此外,按照國家規程標准要求,需要1:2000航拍影像圖為基礎依據,但前期試點工作中不少地區主要採取小飛機拍攝獲取影像圖,拍攝成本高,質量難保障,工作進度慢,亟需盡快組織統一航拍,免費提供使用。經多方協調和努力,全省統一航拍工作已開始啟動。 三、下一步土地確權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確權登記頒證是當前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穩定發展的重中之重。廣東省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認真履職盡責,突出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調動各級幹部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工作合力,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抓細抓實抓徹底,真正做到「確實權、頒鐵證」,讓農民吃下「定心丸」。 (一)健全確權監督檢查制度,加強確權工作督促指導。建立健全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情況報告、監督檢查和成果驗收制度,切實加強對各地確權工作的督促檢查,適時組織對先行完成確權任務的試點單位進行成果驗收。指導各地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組織開展土地承包檔案清查、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建立健全登記薄、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應用平台工業用地建設、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等工作。同時,督促指導各地建立健全糾紛調處機制,依託確權工作化解存量土地糾紛,堅決防止產生新矛盾,確保確權工作穩步快走,讓確權成果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二)繼續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推動各地加快確權工作進度。進一步加強分類指導,推動各地盡快明確確權時間表和路線圖。在遵循保持穩定、尊重民意、依法依規、確地為主、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推動粵東西北地區加快確權進度,2015年50%以上的承包地要開展確權工作;督促珠三角核心區從嚴掌握確權確股不確地的范圍,在條件成熟、基礎較好、農民認可、班子較強的縣(區)選擇若干個街道(村居)探索確股試點,找准突破口,試水珠三角地區確權的深水區。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縣(市、區)、鄉(鎮)、村三級信息暢通、運轉高效、服務規范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鼓勵農民承包地流向農村適度規模經營主體。鼓勵以互換方式解決承包地塊細碎化。引導農民在自願、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行互換並地,促進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四)深入開展政策研究,加強糾紛仲裁體系建設。搜集和梳理試點工作中碰到的重大政策性問題,加強分析研究,謀劃對策措施。進一步健全完善鄉村調解、縣市仲裁、司法保障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體系。

閱讀全文

與陽山縣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道德模範策劃方案 瀏覽:754
網路營銷戰略分析 瀏覽:736
項目創優策劃方案 瀏覽:985
湖州首屆電子商務大賽 瀏覽:604
德龍x3000促銷活動 瀏覽:601
西式草坪婚禮策劃方案 瀏覽:13
市場營銷看什麼書籍 瀏覽:518
茶葉推廣策劃方案書 瀏覽:117
手繪文具促銷活動 瀏覽:921
歡尚電子商務怎麼樣 瀏覽:589
電商網站活動促銷實現 瀏覽:62
技術扶貧培訓方案 瀏覽:143
微博微信營銷九口袋 瀏覽:460
最新年會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8
互聯網微信營銷成功案例 瀏覽:159
農民科學用葯指導培訓方案 瀏覽:729
街道安全生產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113
幼兒教師美術培訓方案 瀏覽:111
湖南海翼電子商務官網 瀏覽:553
中小企業培訓方案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