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紅豆的詩詞
豆科 紅豆。喬木。春季開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紅色,圓錐花序。莢果木質,長橢圓形,種子鮮紅色,光亮。產於中國中部和華東地區,供觀賞;木材堅重,紅色,花紋美麗,為優良的雕刻和細木工用材。亦稱「相思格」、「相思樹」、「孔雀豆」
《文選·左思〈吳都賦〉》:「楠榴之木,相思之樹。」劉逵註:「相思,大樹也。材理堅,斜(邪)斫之則文可做器。其實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
古代傳說,戰國時宋康王舍人韓憑之妻何氏美,康王奪之。韓憑自殺。何氏也投台而死,遺書願合葬。康王怒,使里人分埋之,兩冢相望。宿昔之間,有大梓木生於兩冢之端,旬日而合抱,根枝交錯,又有雌雄鴛鴦棲宿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宋人哀之,因稱其木為相思樹。見干寶《搜神記》卷十一。
詩句: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現代·萬寬
相思數紅豆,一粒一偷笑。
可恨明月君,卻將赬顏照。
1.韓憑夫妻死,作梓,號曰相思樹。(三國魏·曹丕《列異傳》)
2.戰國宋國韓憑夫妻殉情而死,兩冢相望,「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晉·干寶《搜神記》)
3.戰國時,衛國苦秦之難,有民從征,戍秦不返,其妻思之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傾,因謂之相思木。(梁·任昉《述異記》)
4.楠榴之木,相思之樹。(晉·左太沖《吳都賦》)
5.相思,大樹也,其材理堅強,邪斫之則有文,亦可作器。其實赤如珊瑚,歷年不變。東冶有之。(東漢·劉熙)
6.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歿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北宋·李頎《古今詩話》)
7.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其木,斜斫之則有文,可為彈博局及琵琶槽。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其花與皂莢花無殊。其子若扁豆,處於甲中,通身皆紅。李善雲:「其實赤如珊瑚」,是也。(唐·李匡乂《資暇集》)
8.紅豆本名相思子,其葉如槐,莢如豆。子夏熟,珊瑚色,大若芡實,微扁。其可以飼鸚鵡者,乃蔬屬藤蔓子,細如綠豆,而朱裳黑啄,結實甚繁,乃籬落間物,無足貴也。其木本者,樹大數圍。結子肥碩可玩。(清·屈大均《廣東新語》)
9.按古今詩話雲,相思子圓而紅。故老言:昔有人沒於邊,其妻思之,哭於樹下而卒,因以名之。此與韓馮冢上相思樹不同,彼乃連梓木也。或雲即海紅豆之類,未審確否。」(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10.海紅豆樹高二三丈,宋祁益部方物略雲:結莢枝間,其子累累珠綴。若大紅豆而扁,皮紅肉白以得名,蜀人用為果飣。(《九通通志》)
11.相思豆樹高三四丈,有莢如皂莢而細,每枝四五莢,如攢一處,長一寸而大僅如指。子三四粒綴莢中,冬間莢老裂為兩片,盤縮如花朵,子猶不落。其子如豆之細者而扁,色如點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余索的合許。(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記·粵西遊日記四》)
傳說
顧山,位於無錫、常熟、江陰、張家港四縣(市)交界處,屬江陰,它是在南宋時就形成的古鎮。顧山高50餘米,狀如蹲貓回顧,故名。山上有古烽火台16處,山麓原有梁代古寺——香山寺,還有天香閣。顧山東北六七里,有紅豆樹。
顧山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昭明太子蕭統(501—503),是梁琥帝蕭衍的兒子,愛好文學,曾在顧山香山寺觀音院內文選樓編修《昭明文選》。現在天香閣遺址尚留有元、明、清殘碑斷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顧山文選樓碑記》和《重修昭明太子讀書樓碑記》。又說紅豆樹址所在地原為庵堂,北宋時有一僧人從外地移來這棵紅豆樹,從此人們把庵堂稱為紅豆庵,所在村莊叫紅豆村。《江陰縣志》載:此樹在元時曾一度枯槁,至清乾隆時復蔭,咸豐六年大旱,此樹結果累累。1918年,徐九鏞寫有《顧山訪紅豆樹記》,1934年吳宜生寫有《顧山紅豆記》。
紅豆樹原老樹主幹已腐朽,尚能看到直徑1米左右的樹干。現存綠葉繁茂開花結子的樹,可能就是清乾隆以後再生的兩析分枝。樹高10米,冠蔭周圍50米,南分枝腰圍1.23米,北分枝根部連枝腰圍2.90米,上生三分枝,腰圍分別為1.17.1.85.1.50米。大樹南2米處,1982年生一新枝,高0.7米。南牆北,1983年又生一新枝,高0.45米。這兩株新枝,均為大樹的連枝。據查,紅豆樹曾在1937年結子一次,1956年也開花結子一次,1975年至1985年先後開花結子4次,其中1983年最盛,採得紅豆子1600顆,1985年只採得7顆。這棵紅豆樹,每年5月1日左右發芽,13-20日開花。秋子熟,10月採摘。其葉如槐,其莢如豆子,大若芡肉,形如心房,顏色殷紅微紫。古人以為相思的象徵,故名「相思子」。1982年,江陰縣政府在紅豆樹四周築圍牆,建成紅豆院,庭院南北長18.16米,東西闊15.66米,面積270平方米。院內圓洞門向北,內置一條東西向走廊,廊壁置4個玻璃櫥,陳列紅豆子和名人為紅豆樹寫的詩文。
江蘇省江陰市顧山鎮有座紅豆村,紅豆村有座紅豆院,紅豆院里有棵千年紅豆樹。
顧山紅豆院內的這棵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進入紅豆院,我們見到這棵稀珍古樹高大挺拔,枝幹支撐到數十米外,形同巨傘,雖歷盡千年滄桑,但仍生機盎然,枝繁葉茂。據管理人員介紹,此株紅豆樹每三至五年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春夏之交開花,其色潔白。秋末結果,豆莢為茶色,狀若雞心。剝開豆莢,便是一粒心臟形的紅豆,燦若雲霞。
紅豆樹在江浙一帶十分稀少,千年古樹,更屬罕見。顧山紅豆有一個特點,就是顆粒特別碩大,這是別處的紅豆難以比擬的。紅豆樹在我國為三級保護植物,又由於數年才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所以種子便顯得格外珍貴。
唐代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現代詩人劉大白在獲得一莢雙粒的「雙紅豆」後,曾激動地寫下《雙紅豆》一詩:「豆一粒,人一囊,紅豆雙貯錦囊,故人天一方。似心房,當心房,偎著心房密密藏,莫教離恨長。」所以,紅豆又被稱為「相思子」,自古以來便被當做愛情的信物。紅豆,又被人們「吉祥壓邪」之物。人們將殷紅似火、光鑒玲瓏的紅豆,嵌在戒指、手鐲、項鏈等貴重飾物上隨身佩戴,祈求幸福。
在今天,紅豆不僅僅被當作愛情的信物,許多人還借紅豆寄託對祖國、對故鄉和親朋的眷念之情。1949年初期,顧山紅豆村人民,曾精選8粒大紅豆寄給毛澤東主席,以表達對人民領袖的感激與眷念之情。毛主席特意讓中央辦公廳回信,對顧山人民表示感謝。近年來,許多海外遊子和港台同胞,特意來顧山紅豆院觀光,並帶回幾粒紅豆珍藏,以寄託對祖國和故土的眷念之情。
紅豆七夕節來源於我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由這一傳說形成的七夕節,在我國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貴在一個情字,重在一個思字。宋朝著名詞人秦觀曾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作《鵲橋仙》來歌頌牛郎、織女愛情的真摯。《鵲橋仙》詞中寫到「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相思》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一詞一詩雖然內容不同,但意境相通。我們可以想像牛郎、織女分居兩地,但以紅豆寄相思。今天,紅豆集團投入巨資,把傳統的民俗節日七夕和紅豆融為一體,舉辦「七夕紅豆相思節」,是十分貼切的。周耀庭說,舉行「七夕紅豆·相思節」不是紅豆人一時心血來潮,更不是紅豆借機炒作,紅豆要把「七夕紅豆·相思節」作為一項長期工程,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文化事業來做,他們准備用五個五年計劃來推廣「七夕紅豆相思節」,以期喚醒國人弘揚自己的民族文化,重視自己的傳統民族節日。時至今日,七夕紅豆相思節已過完了自己的第一個五歲生日,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巨大反響。詩人餘光中稱贊紅豆此舉是「以紅豆抵抗玫瑰」;賀敬之興之所至,揮毫寫下「七月初七日,紅豆相思節」;著名畫家、作家馮驥才對紅豆弘揚民族文化,拯救傳統節日所作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現在全國各地許多城市都在歡慶相思節,如江蘇無錫千里馬電動車舉辦唱響紅豆相思節活動,南京和遼寧等地一些企業和商家也在紅豆相思節當天舉辦各種慶祝活動,紅豆集團的首倡之功不可抹殺。
紅豆
詞曲:毛慧
演唱:江凱文
電視劇《浪漫的西街》主題歌
河水見清幽
桑樹見消瘦
南來又南去的燕子帶走相思愁。
人約黃昏後,是種懶散的自由
想起紅豆,放下思愁,面容會依舊?
誰到鵲橋東,望眼越重樓?
幾步徘徊是種情願的等候,
誰在鵲橋東,望眼看不夠?
四步一停,三步一走,兩步一抬頭…
背起行裝,忘記重量,挽起了衣袖,
相思紅豆依舊,能否再住一宿…
放下竹簍,端起水酒,醉了的溫柔,
別把紅豆帶走,怕你遠走遲遲不願回首
誰到鵲橋東,望眼越重樓?
幾步徘徊是種情願的等候,
誰在鵲橋東,望眼看不夠?
四步一停,三步一走,兩步一抬頭…
背起行裝,忘記重量,挽起了衣袖,
紅豆相思依舊,能否再住一宿…
放下竹簍,端起水酒,醉了的溫柔,
別把紅豆帶走,怕你遠走遲遲不願回首
娟秀的雲鬢,舊澀的長裙,
物是人遷,不過幾年,誰在此留名。
修葺的屋頂,是片閉日的白雲。
可以忘我,不能忘情,夢寐的風景。
紅豆
歌手:鄧麗君 演唱
鄧麗君演唱
相思豆相思豆
生在南國
是你把它送給我
小紅豆小紅豆
每天陪我
訴說你想我
你的心我的心
長相思情交流
雖然相聚少離別多
我要你再愛我
豆一顆心一顆
真情相守
相思常在兩心頭
你一顆我一顆
相逢時侯
愛情真成熟
還沒好好的感受與
雪花綻放的氣候
我們一起顫抖
會更明白什麼是溫柔
還沒跟你牽著手
走過荒蕪的沙丘
可能從此以後
學會珍惜天長和地久
有時候有時候
我會相 文章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還沒為你把紅豆
熬成纏綿的傷口
然後一起分享
會更明白相思的哀愁
還沒好 方大同好地感受
醒著親吻的溫柔
可能在我左右
你才追求孤獨的自由
有時候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有時候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㈡ 紅豆居家廣告語
家的思戀,她的思戀--紅豆居家
㈢ 歌曲紅豆詞主持詞
紅豆串詞主持人開場白: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一顆紅豆寄予多少的情誼,才會被人們稱為相思的代名詞, 捧一把紅豆,熬成纏綿的傷口,讓我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哀愁。下面請欣賞。。。《紅豆》。
㈣ 描寫紅豆的詩句有哪些
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相思》
白話文釋義:鮮紅渾圓的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不知又生出多少?
2、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出自唐代溫庭筠的《南歌子詞二首》
白話文釋義:那種製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顆顆紅點,有如最為相思的紅豆,而且深入骨中,表達著我對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嗎?
3、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出自五代牛希濟的《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白話文釋義:不忍看粒粒紅豆,相思人淚眼迷離。
4、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出自五代歐陽炯的《南鄉子·路入南中》
白話文釋義:一場微雨之後,家家把紅豆採集,樹下翻揚纖纖細手,一雙雙雪白如玉。
5、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南鄉子·煙暖雨初收》
白話文釋義:伸手輕輕摘下一雙紅豆,低下頭,想起了我們生死相隔,不由淚流滿面。
紅豆,中葯材名。本品為豆科植物紅豆樹的種子。秋末冬初采種子,備用。功能主治為:理氣,通經。治疝氣,腹痛,血滯經閉。種子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3-1.8cm,表面鮮紅色或暗紅色,有光澤,側面有條狀種臍,長約8mm。種皮堅脆。子葉發達,2枚富油性。氣微。
㈤ 關於「紅豆」的詩或詞........
天仙子·和凝 柳色披衫金縷鳳, 纖手輕捻紅豆弄。 翠娥雙斂正含情, 桃花洞,瑤台夢, 一片春愁誰與共。 酒泉子·溫庭筠 羅帶惹香, 猶系別時紅豆。 淚痕新, 金縷舊, 斷離腸。 一雙嬌燕語雕梁, 還是去年時節。 綠陰濃, 芳草歇, 柳花狂。 楊柳枝·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 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浣溪沙·納蘭性德 蓮漏三聲燭半條, 杏花微魚濕輕綃, 那將紅豆寄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 歸期安得信如潮, 離魂入夜倩誰招? 悼亡詩 王士禎 陌上鶯啼細草薰, 魚鱗風皺水成紋。 江南紅豆相思苦, 歲歲花開一憶君。 翠樓怨·秋瑾 寂寞庭寮,喜飛來畫軸,破我無聊。 試展朝雲遺態,費維摩幾許清宵? 紫玉煙沉,驚鴻影在,歷劫紅羊跡未消。 賴有故人高誼,贖得生綃。 環佩聲遙,縱歸來月下,魂已難招。 故劍珠還無恙,黃衫客風韻偏豪。 自敘烏闌,遍征紅豆,替傳哀怨譜《離騷》。 但恐玉蕭難再,愁煞韋皋。 紅豆詞·王國維 一 南國秋深可奈何,手持紅豆幾摩挲。 累累本是無情物,誰把閑愁付與他。 二 門外青驄郭外舟,人生無奈是離愁。 不辭苦向東風祝,到處人間作石尤。 三 別浦盈盈水又波,憑欄渺渺思如何? 縱教踏破江南種,只恐春來茁更多。 四 勻圓萬顆爭相似,暗數千回不厭痴。 留取他年銀燭下,拈來細與話相思。 生查子·牛希濟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圓意。 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穰,人年心幾里。 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 南鄉子·歐陽炯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 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 樹底纖纖抬素手。 河滿子·晏幾道 對鏡偷勻玉箸,背人學寫銀鉤。 系誰紅豆羅帶角,心情正著春遊。 那日楊花陌上,多時杏子牆頭。 眼底關山無奈,夢中雲雨空休。 問看幾許憐才意,兩蛾藏盡離愁。 難拚此回腸斷,終須鎖定紅樓。
㈥ 紅豆集團的廣告語啥時候有個結果啊!
您說的是紅豆杉的廣告語吧
紅豆杉 健康傘
農歷7月初7就出來了
是個南京的女士獲得的
㈦ 我想要紅豆涼糕的宣傳語,望文採好的帥哥美女幫幫忙
欲把相思寄紅豆,涼糕綴點佐豆紅~
㈧ 紅豆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
在紅豆,文化與品牌,文化與企業已經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它們形成強大的文化張力,使紅豆裂變式發展。紅豆的文化張力對外表現為品牌文化,對內表現為企業文化。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一個產品要想暢銷,除了好的質量款式外,還要有好的名字。正是源於這個樸素的想法——紅豆這個頗具詩意的文化品牌誕生了。
而且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紅豆對品牌的認識不斷提升。他們認為:「大市場大老闆,小市場小老闆,沒有市場要破產,代表市場佔有的,就是品牌。」正是對品牌的執著追求,使紅豆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那塊詩意的文化商標上,而是不斷提升品牌的文化含量。
為了使紅豆真正成為國際名牌,並且賦予品牌文化和個性,2005以來,紅豆一方面加強產品的設計力量,提升產品的品位,另一方面,專門請來著名品牌策劃公司對紅豆的品牌進行全新的包裝,導入新的企業形象。紅豆新的CIS企業識別系統對原有的不適應國際化的方面作了全面改動。
紅豆還加強對品牌商標的保護,擴大對品牌的宣傳。他們先後在34大類和8大類服務性產品上進行商標注冊,又在54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商標注冊,截至目前,紅豆共注冊商標,包括保護性商標300多件,並在全國最早設立了商標科,專門進行商標的管理和維護。「紅豆」先後被評為中國最早的一批馳名商標,中國青年最喜愛的消費品牌,中國十大文化品牌等等。
企業的凝聚力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如何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靠的就是企業文化。多年來,「情」文化一直是作為紅豆企業文化的主基調,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在此基礎上,使之升華為「誠信、創新、奉獻、卓越」的「紅豆」精神。
紅豆還把企業文化升華為民族傳統文化。針對外來文化沖擊的負面影響,紅豆把企業品牌文化和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七夕節相聯系,打造中國味的情人節。從2001年開始,紅豆集團舉起紅豆相思節大旗,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2001年6月,由江蘇省作家協會和紅豆集團共同籌辦的首屆紅豆·七夕節筆會在無錫舉行,著名詩人賀敬之說:紅豆打造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紅豆·七夕節」,這件事很有希望,我贊成!因為它不僅是牛郎織女的相思,還包括了親情、友情等。
第二屆七夕節,情文化聯結了海峽兩岸。台灣詩人餘光中一句充滿詩意的話讓「七夕」、「紅豆」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他說七夕紅豆·七夕節是「用紅豆抵抗玫瑰」。當西方情人節成為年輕人關注、追崇的主流節日時,博大精神的中華文化,拿什麼來寄託和弘揚忠貞的愛情,和諧的大愛。那一年七夕,來自台灣的七對情侶相會無錫,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夫婦,先生77歲,太太65歲。台灣的情侶與無錫的情侶們一起學習製作河燈,坐在「古運河」號遊船上,一起邊放河燈,邊交談,共敘同宗同族的相思之情。[ ]
14年來,紅豆集團通過詩歌朗誦會、七夕節民俗論壇、20萬大獎尋找當代王維、感動中國的愛情故事徵集、晚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通過中央電視台、江蘇衛視等主流媒體的傳播,結合時代的發展,給這個原屬於農耕文明的七夕節注入了現代的、時尚的因素。對此,紅豆·七夕節首倡者、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耀庭表示,紅豆用人十餘年的堅持,換來了一個民族傳統節日的回歸,這個結果比什麼都值得欣喜。今後紅豆還將一如既往地舉辦紅豆七夕情人節活動,把它辦成一個品牌,繼續弘揚紅豆企業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
㈨ 椰奶紅豆西米露宣傳文案
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作用。紅豆和西米煮軟了,非常營養又好吃哦!牙口不好的爺爺奶奶都可以吃!材料主料:紅豆100g,西米100g,椰汁500ml。輔料:白砂糖適量。步驟先煮紅豆,煮的時候放點糖,紅豆更好吃;大火煮開,中小火煮到慢慢收干沒有水。紅豆撈出來,晾涼,剩下一點水就是紅豆沙。西米煮到中間沒有白芯。西米煮好撈出來,反復沖涼水多次,西米越來越大越來越透明,晾涼。原先晾涼的紅豆加入到西米里邊。倒入椰汁,混合攪拌即可,冷藏風味更佳。
㈩ 有關於紅豆的詩詞及典故有哪些
典故:
紅豆,即海紅豆,又稱孔雀樹、相思樹,樹高可達20餘米,夏日滿樹銀花,秋季果熟,其種子自然躍出果殼,呈朱紅色,形似跳動的心臟,堅不可摧。青年男女在確定終身大事時,以紅豆飾品作為情物相贈情人。從此,紅豆成了純潔愛情的象徵。愛情無價,紅豆無價。相思紅豆的寓意,不僅包括男女之情,還包括親情,友情,師生情,患難與共分離後的情,民族國家之情,人類相依相愛之情。此情博大,相思無限……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的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的愛人,哭於樹下。淚水流干後,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大樹的果實,伴著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變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
南梁著名大文學家昭明太子蕭統,不僅是個才子,還是個多情種子。他好讀書,經常愛尋覓風景幽美的地方作為他讀書的去處。據說一次他到江陰頤山編修他的《昭明文選》,遇到了一位秀麗的名叫慧如的尼姑,兩人一見鍾情,可是他們身份懸殊,一個是皇太子,一個是尼姑,這在森嚴的封建禮制的束縛下是不可能成為眷屬的。慧如因此相思成疾而死,太子含淚種下了一顆紅豆,並把慧如住過的草堂庵題名為「紅豆庵」以為紀念。後來紅豆生長成樹,紅豆樹因此又稱為「相思樹」。
相關詩詞:
1、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生查子
(五代)牛希濟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穰,人在心兒里。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
3、天仙子
(五代)和凝
柳色披衫金縷鳳,纖手輕拈紅豆弄,翠蛾雙斂正含情。桃花洞,瑤台夢,一片春愁誰與共?
4、賀明朝
(五代)歐陽炯
憶昔花間相見後,只憑纖手,暗拋紅豆。人前不解,巧傳心事,別來依舊,辜負春晝。
碧羅衣上蹙金綉,睹對對鴛鴦,空裛淚痕透。想韶顏非久,終是為伊,只恁偷瘦。
5、河滿子
(北宋)晏幾道
對鏡偷勻玉箸,背人學寫銀鉤。系誰紅豆羅帶角,心情正著春遊。那日楊花陌上,多時杏子牆頭。
眼底關山無奈,夢中雲雨空休。問看幾許憐才意,兩蛾藏盡離愁。難拚此回腸斷,終須鎖定紅樓。
6、清平樂·再次前韻
(南宋)周密
晚鶯嬌咽,庭戶溶溶月。一樹桃花飛茜雪,紅豆相思暗結。
看看芳草平沙,游韉猶未歸家。自是蕭郎飄盪,錯教人恨楊花。
7、紅豆詞
(清)曹雪芹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咽不下玉粒金蒓噎滿喉,
照不見菱花鏡里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
捱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
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8、歲暮雜感十首
(清)曾國藩
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斗物華。
老柏有情還憶我,天桃無語自開花。
幾回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院碧紗。
最是故園難忘處,待等亭畔路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