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穆柯寨在哪裡《穆桂英掛帥》里的穆柯寨在哪裡
在大運河南岸,位於台兒庄西南27公里,主峰海拔290米,山勢險峻,山上林木茂密,山下清泉潺潺,有篩子泉、馬刨泉、母豬泉等。寨山上至今還存有很多殘牆斷垣,一道數米高的青石寨牆環山聳立,望樓箭垛依稀可辨。寨牆裡面殘存著片片斷牆廢墟,巨大的岩石上保留著許多臼窩和插旗桿孔洞。寨山由南北兩個相對的山樑相連,當地人稱作「馬脖梗」。沿著「馬脖梗」殘留著兩條石築長牆,高四、五米,寬三、四米,顯然這是古代一道防禦工事,上可跑馬,又可布兵。長牆下是一片比較開闊的坡地,這是操兵演武的場所。順長牆南去三、四里,可達南山頭,上面建築和北山頭相似,這里也是屯兵安營之地。傳說是宋朝巾幗英雄穆桂英佔山為王時所築。
寨山西北不遠處有一村落,名曰:「侯孟」,傳說是焦贊等候孟良之所,故得名。山北側一村,名曰:「官莊」,具說此處系風水寶地,被多位高官選作死後安身之所,因而得名。穆柯寨西南麓葫蘆套村,有一古樹,高7米多,樹干中心已空,可是仍然枝壯葉青。每到春天,紅花遍樹,如彤雲點點,當地人稱作「降龍木」。相傳原有兩棵,金國南下犯宋擺下天門陣,天門陣布滿毒氣,非降龍木不能破陣。楊六郎派楊宗保到穆柯寨借降龍木,才與穆桂英刀兵相見,陣前招親。穆桂英鋸了大棵降龍木隨楊宗保去破天門陣,於是留下這棵小的長到現在。據林業部門考證,此樹年齡在500年以上,學名紫薇,又名「百日紅」,此樹在本地偶有種植,均成灌木,能長成如此高大者實不多見。有關穆桂英在此佔山為王的傳說史料無從考證,但是清咸豐年間劉平的幅軍在此安營紮寨卻有籍可查。劉平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生於嶧縣侯孟村(今屬台兒庄區張山子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與一些窮苦人家的子弟在運河沿岸當纖夫,他們通常用一幅布包裹著頭額,時間長了,這種裝束便成為運河苦力的一種標志。清咸豐九年(1859年)捻軍興起,張樂行、劉天福率大軍一陷台兒庄,再攻嶧縣城。「劉平望風響應,揭竿而起。方圓幾十里一呼百應,一時聚眾十多萬人。因他們頭裹幅巾,便號稱幅軍,劉平被太平天國封為「北漢王」。當時劉平的中軍帳就設在北山頭,杏黃大旗上書「替天行道殺富濟貧北漢王劉平」醒目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