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大學出過哪些名人
1、魏可鎂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業催化劑工程技術專家。福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吳新濤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家,1966年福州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
3、林惠民
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家,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
4、洪茂椿
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1978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5、盧嘉錫
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州大學名譽校長。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福州大學副校長,是福大的創始人。
6、付賢智
中國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學校長。
7、林金明
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8、何志毅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助理,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理事長兼執行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福州大學客座教授,福大77級校友。
9、黃明東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
10、陳文哲
廈門理工學院院長,82級校友,2012年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11、王欽敏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畢業於福州大學地礦工程專業,曾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州大學副校長等職務。
12、陳希
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曾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歷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副部長、遼寧省委副書記。
13、梁綺萍
福建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中共十五大、十六大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四屆中共福建省委委員,第八屆福建省人大常委。
14、雷春美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委統戰部部長。
15、郭振家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局長。
16、葉雙瑜
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機關工委書記。曾任福州大學黨委書記、福建省副省長。
17、李祖可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18、何明華
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
19、陳濤
共青團福建省委副書記。
20、郭廷標
遼寧省原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遼寧省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
21、梁建勇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22、黃維禮
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23、謝蘭捷
福建省交通廳廳長,1975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土建系工民建專業。
24、鄭松岩
曾任中共福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現任福建省省長助理。
25、陳為民
中共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6、饒南湖
雲南省玉溪市市長。
27、陳景河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地質采礦工程系。
28、羅映南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29、陳新楚
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軟體百強企業第24名)董事長,福大最慷慨的校友。
30、胡鋼
新大陸集團董事長兼總裁,1982年畢業於福州大學電氣系。
31、洪志銘
廣州石油化工總廠廠長。
32、王昆東
廈工集團董事長。
33、林雲
拓福集團董事長。
34、鄭振欣
福建紫金建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35、黃其森
泰禾集團董事長。
36、李躍民
福建中煙工業公司副總經理,歷任龍岩卷煙廠廠長。
37、塗揚舉
國電新疆黨組書記、副總經理。
38、陳聰聰
香港綠洲行董事長。
39、周振鶴
中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1963畢業於福州大學礦治系。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讀研究生,師從譚其驤院士。1983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為中國首批兩名文科博士之一。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② 王助的生平經歷
王助在馬尾福州海軍藝術學校讀書時,因參加罷課斗爭,被勒令退學,翌年,入福州英華中學,加入中共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民國20年夏,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反帝大同盟遠東大會。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1年秋,考入北平(現北京)燕京大學。因領導學生運動,組織示威遊行,引起學校當局注意,黨組織調王助回福建工作。民國22年秋,王助轉入廈門大學經濟系學習,發展校內「反帝大同盟」組織,成立黨的外圍組織「現代文化社」,吸收進步學生二百餘人參加,出版《現代文化》刊物。民國23年1月,王助參加在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8月,任閩北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翌年1月,任閩東北軍區政治委員,率領閩北獨立師第二、三團約一千餘人,堅持游擊戰爭。民國25年1月,任閩東北抗日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安事變」後,到建甌、松溪、政和一帶宣傳抗日救亡政策,在邵武、建陽等地三戰三捷,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挑釁。民國27年2月,任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主任,加強前後方聯系,恢復和發展中共組織,搞好統一戰線工作。3月間,國民黨頑固派將閩中紅軍游擊隊包圍繳械,製造「泉州事件」。王助與範式人即向國民黨省政府主席陳儀交涉,據理力爭,獲得勝利。同年夏,組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福州總隊。冬,到連江建立工農武裝,辦合作人員訓練班,先後為新四軍輸送幹部60餘名。民國28年5月,新四軍福州辦事處遷到南平,王助組織失去聯系的中共黨員,在各縣重建黨組織。7月,中共福建省委在崇安召開第一次黨員代表會議,王助當選為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9月,兼任武夷幹校副校長。民國30年1月,省委機關撤離崇安,王助率領隊伍在建甌一帶開展游擊戰爭。5月間,重病,到邵武中心縣委駐地療養。8月,為溝通閩北與閩南聯系,大病初癒就帶領部隊日夜兼程,向南挺進,9月21日,途經建陽茶 東坑頭遭遇一股土匪,在帶領隊伍突圍時中彈犧牲。
③ 建甌陳力華簡介
摘要 陳力華:
④ 荊福生的荊福生受賄案
2007年9月14日,福建省委原常委、宣傳部長荊福生受賄案一審宣判,浙江省溫州市中級法院依法以受賄罪判處荊福生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經審理查明,荊福生在先後擔任福建省體委主任、寧德地(市)委書記、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職務晉升、土地使用、承攬工程、企業改制、工作調動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766萬余元。
⑤ 王逸群的介紹
王逸群,又名王世祥,(1908~1986)今四川廣漢雒城鎮人,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參與創建我黨第一部無線電台,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參加了「西安事變」,晉東北中共特委書記,參加了「百團大戰」,冀中軍區政治部民運部長,參與領導了「回民支隊」,抗戰後任熱河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晉察熱遼軍區政治部主任,東北第四野戰軍45軍副政委,解放後任重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局局長,國家地質部南方總局局長,領導了原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副主任兼全國地質資料局局長,副部長級幹部。
⑥ 李明光的人物生平
1924年,在高坡中學讀書的李光明,因 家庭困難而輟學,到州瑞、烏槎教書謀生。翌年春,被選送如農民運動講習所汕頭分所學習,這期間,李光明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參加北伐,攻打軍閥吳佩孚、孫傳芳。之後,回到家鄉,積極從事革命工作,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饒(平)和(平和)埔(大浦)縣地下組織,成為縣委領導人之一。
1927年秋,周恩來等率領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廣東,途經長汀進駐上杭時,李明光與丘宗海受中國共產黨大埔縣委的委派,前來上杭聯系大軍進駐大埔事宜,並向周恩來報告大埔縣委已經秘密組織了一支大寧自衛軍。9月18日,李明光率大寧自衛軍前來上杭迎接起義軍進大埔縣城——茶陽。摧毀國民黨大埔縣政府,鎮壓縣長謝鉅生,建立大埔縣革命委員會,並組建工農革命軍獨立十五團,李明光被任命為團長。
1928年3月12日,李明光率領獨立十五團向百侯進攻,擊潰當地民團,焚毀區署,繳獲30餘支長槍和4支短槍,殺死楊竹史,沒收土豪劣紳的財產,分給貧苦百姓。這時平和縣黨組織准備長樂暴動,李明光化名洪高雷,奔赴高陂組織暴動,與長樂相呼應,接著又率獨立十五團攻打岩上、漳溪,開創了饒和埔革命根據地。後又轉戰到豐順與李堅貞配合,開創了豐(順)梅(縣)埔(大埔)新游擊區,成立埔東區革命委員會。
1929年春,毛澤東率領紅四軍開辟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李明光率領的獨立十五團,改編為工農紅軍十一軍四十七團,與改編為四十八團的原饒和埔地區的獨立支隊,緊密配合,把豐、梅、埔革命根據地和饒、和、埔老蘇區連成一片,形成粵東北革命武裝割據的局面。
1930年6月28日,李明光率領四十七團從豐順來到中央蘇區的閩西革命根據地。1931年春,任閩粵贛邊區特委宣傳部長。第三次反「圍剿」時,率閩西地方武裝從當時特委機關駐地上杭的白砂出發,隨主力紅軍攻佔長汀。11月又帶領閩西地方武裝打下連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時,閩粵贛邊區特委改為閩粵贛邊區臨時省委,李明光被任為臨時省委組織部長。1932年春,成立福建省委時改任為省委宣傳部長,兼省軍區政治部主任。為了開辟新蘇區,福建省委決定李明光兼任連城縣委書記。
在粉碎國民黨第三次「圍剿」後,連城曾於1931年9月和11月兩度由閩西新十二軍和閩西地方武裝佔領,建立蘇維埃政權,但不很鞏固。1932年2月,省委派李明光到連城開展蘇區建設、鞏固紅色政權工作。李明光在連城期間,即使戰火紛飛,亦沒有放鬆文化、經濟建設,從十分困難的革命經費中撥出一筆錢,交由小學教師吳季福主持籌辦貧民小學,讓貧苦孩子免費上學。同時亦善於體察民情,發現水源奇缺,便與縣蘇維埃政府主席沈邦翰商量,發動群眾,親率民工在文川溪上游鄧光陂增築第二道陂壩,解決了城區居民的飲用水困難。
1932年9月上旬,蔡廷鍇的十九路軍2000餘人在民團的配合下,進逼連城。李明光果斷地避開敵人的鋒芒。暫時撤出連城,轉入地下斗爭。但當時王明路線把持下的省委,指示李明光必須堅持在城斗爭,批評撤離縣城是逃跑主義。在接到省委指示後,星夜即從農村遷回連城。身邊只有游擊隊100餘人,連同赤衛隊、少先隊,也不過200餘人,而十九路軍不僅兵力超過10倍以上,且裝備精良,力量對比懸殊。李明光在分析形勢後,決定派團縣委書記戴鏡元帶領20餘人的工作隊到附近農村做好鞏固後方工作。自己則率黨、團委幹部和游擊隊人員駐守在縣城山頭上的碉堡內,與十九路軍開展激烈戰斗。經過一整天的爭奪,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最後在彈盡無援的困境中,決定趁黃昏暮色,掩護同志突圍。當與敵人短兵相接,開展肉搏戰時,他一連撂倒3個逼近的敵人。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時年僅26歲。
1933年10月為紀念李明光犧牲一周年,經中共蘇區福建省委批准,連城縣改名明光縣。
⑦ 請問誰知道福建省統戰部、宣傳部最新的領導名單
福建省宣傳部部長唐國忠,副部長朱清、蔡小偉、張宗雲、馬照南
福建省統戰部部長張燮飛,副部長張劍珍、李韌、陳大明,翁卡
⑧ 荊福生的犯罪事實
法院經審理查明,1989年至2005年,荊福生先後擔任福建省體委主任、中共寧德地(市)委書記、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期間,其利用職務便利,在職務晉升、土地使用、承攬工程、企業改制、工作調動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後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766.75萬元。
法院認為,荊福生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摺合人民幣766.75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且受賄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依法應予嚴懲。鑒於荊福生在被審查期間檢舉他人的違法違紀問題,有立功表現;此外,其能主動坦白有關部門尚未掌握的大部分受賄犯罪事實,認罪悔罪,並退繳全部贓款贓物,故對荊福生依法減輕處罰,遂作出前述判決。
按照中國《刑法》規定,荊福生如果對判決不服,可以在宣判後的十日內提起上訴。9月24日,即上訴期限屆滿之日,祝志清特意趕到溫州會見了羈押中的荊福生,征詢了其是否上訴的意見。荊最終明確表示不提起上訴。據《財經》記者了解,現年55歲的荊福生原籍河南,生於福建,曾任莆田地區五七知青農場場長,莆田地區柴油機廠團委書記,共青團莆田地委副書記。
1984年出任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之後歷任莆田地委副書記、福建省體委主任,自1995年起任寧德地委書記。2000年末,寧德撤地設市,荊福生改任寧德市委書記。後於2002年升任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2005年10月,荊福生被中央紀委「雙規」。而就在荊福生「雙規」前,福建寧德官場頻頻出事,多名官員腐敗行徑曝光。因此,在福建當地,多數人對曾主政寧德七年的荊福生的「落馬」並不感到意外。 荊福生案進入司法程序後,經最高法院指定異地管轄,由浙江省溫州市中級法院進行一審。不過,溫州中院在整個案件審理期間,並未對外詳細披露荊福生受賄的詳情。2005年9月25日,該案判決已經生效後,法院有關人士仍以「案情需要保密」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⑨ 唐國忠是誰
演員唐國忠
簡介
姓名:唐國忠 職業:演員
作
2008年:《青花瓷》MV 飾演 搶走夏如芝的老大 2009年:《痞子英雄》 飾演:三聯會北區堂主 車進 2010年:《艋胛》 飾演:外省掛幫派灰狼保鏢 刀疤 2011年:《旋風管家真人版》飾演:季神 2011年:出演周筆暢《黑蘋果》MV
編輯本段福建省唐國忠
個人履歷
唐國忠,男,漢族,1952年1月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7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中理工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經濟師。 現任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社科聯主席。
人物生平
1968.09——1983.03,遼寧省昌圖縣雙井子公社插隊知青,沈陽起重運輸機械廠工人、宣傳幹事、保衛幹事、團委書記、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沈陽市機電工業局黨委宣傳部幹事、辦公室秘書(其間:1980.03—1984.03 在遼寧大學哲學系夜大大專學習)。 1983.03——1985.11,沈陽市機電工業局、市機械工業管理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副處長)(其間:1985.07—1988.07 在沈陽師范大學政教系大專起點函授本科學習)。 1985.11——1988.08,沈陽市機械工業管理局黨委宣傳部部長(處長)、局黨委委員。 1988.08——1989.00,沈陽市機械工業管理局調研處處長、局黨委委員. 1989.00——1990.07,遼寧省政府辦公廳正處級秘書。 1990.07——1992.12,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正處級秘書。 1992.12——1994.10,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廳級研究員。 1994.10——1998.03,河南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其間:1997.07—1999.07 參加華中理工大學新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1999.06 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8.03——1998.06,河南省委副秘書長。 1998.06——2003.08,廣東省委副秘書長(正廳級)。 2003.08——2005.05,廣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正廳級)。 2005.05——2005.12,福建省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 2005.12——2006.11,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教育工委書記。 2006.11——2007.12,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7.12——,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兼[1])。 中共十七大代表[2],廣東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福建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
當選福建省社科聯主席
福建省社科聯第六次代表大會26日在福州閉幕。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唐國忠出席大會閉幕式。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意見》;學習討論唐國忠代表省委、省政府所作的講話;審議並通過陳必滔代表省社科聯第五屆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並通過新的《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省社科聯第六屆委員會。 在省社科聯第六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和秘書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唐國忠當選為主席,陳必滔、馮潮華、王碧秀、鄧本元、李建平、吳玉輝、吳世農、張志南、陳俊傑、陳篤彬、鄭傳芳、蔡德奇、潘征、鞠維強當選為副主席,同時聘請了省社科聯第六屆委員會名譽委員。 唐國忠在省社科聯第六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結束時強調,新一屆社科聯領導班子要不負重託,認真履職,盡職盡責,盡心盡力,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更好地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服務。要當好後勤,搞好服務,營造更加寬松和諧的環境和氛圍,把社科聯建成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之家,為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本段老紅軍戰士-唐國忠
唐國忠,1920年3月生,四川南江縣紅五鄉人。曾用名唐貴忠。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革命法庭傳令兵、通信員、總供給部警衛員。參加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紅四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交通紡織廠工務股長。解放戰爭時期,任第359旅東北幹部隊參謀、吉林軍區辦事處主任、吉東軍分區經建處長、軍需科長、獨立第6師後勤副部長。參加了遼沈、平津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43軍156師後勤部政治委員、測繪學院院務部政治委員,總後351倉庫政治委員、3403廠黨委書記、總後駐296廠總軍代表。1955年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1988年獲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