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呂良的簡介
呂良,廣東大埔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綏德專署教育科科長,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廳長。建國後,歷任江西省文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西省文教部部長、教育廳廳長,全國教育學會理事,江西省教育學會理事長、省第五屆政協副主席。
呂良1916年出生在廣東省大埔縣高陂鎮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大埔縣地處粵東北,境內群山環抱,溪流眾多,是客家聚居地。呂良在淳厚的客家文化氛圍中度過了他的童年。在高陂讀完小學後考入大埔縣中,1934年考入百侯中學藝友師范就讀。
百侯中學在20世紀30年代,以推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運動而著名,當時在全國享有「北有曉庄,南有百侯」的美譽。百侯中學下設藝友師范。陶行知認為,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學做教師,便是藝友制師范教育,藝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學做合一。在藝友師范的學習經歷,使呂良養成了勤於動手的習慣。陶行知先生的教誨「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青年呂良的頭腦中深深地紮下了根。從此他和教育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百侯中學期間,在一批進步教師的引導下,呂良開始接觸到一些進步的書刊,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逐步認識到,中國人民苦難的根源在於國民黨統治的腐敗,惟有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中國才有希望,人民才能翻身。於是他毅然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1935年春,呂良和幾位進步同學一起來到廣西南寧,進入南寧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南寧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是著名教育家雷沛鴻先生為推廣「鄉村教育」、「平民教育」而創辦的。在這里,呂良過著半工半讀的艱苦生活,他一邊在南寧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讀書,一邊在當地的國民基礎學校教書,同時積極參加黨的地下革命活動。他於1935年秋加入共青團,1936年轉為中共黨員。當時黨的地下組織辦了一份名為《新動向》的刊物,呂良負責刻鋼版、油印。後來,他奉組織之命來到上海,在陶行知先生創辦的「生活教育社」工作。「七·七」事變前夕,黨組織派呂良等四位同志前往延安。
原名:李良史,在登上火車去延安之前,黨組織給呂老改名呂良。
㈡ 歷史上有莫循這號人嗎
歷史上是有莫循這個人的,是一位愛國人士,下面是莫循的一些簡介:
莫循,男,原名張昭訓,山東夏津縣人。北京大學肄業。讀書期間,追求進步思想,投身革命活動。終生從事黨的新聞和宣傳工作,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為新聞、宣傳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是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江西省第一、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
1914年10月生於夏津縣城東蘇留庄鎮前籽粒屯村。1928年考入夏津縣立第一高等小學讀書,1930年考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中學。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同濟南學生赴南京請願,卧軌抗議韓復榘政府的阻撓,終於到達南京。1935年12月,在「一二九」運動中,參加了濟南學生聲援平津學生的愛國運動。1936同年冬,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任民先北京大學執委會執行委員,帶領學生不屈不撓同敵人作斗爭。
1937年」七七」事變後,隨平津流亡學生到濟南、徐州、南京、武漢等地,從事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2月,被民先總部派往聊城開展抗日活動,在齊燕銘主編的《抗戰日報》任國際版編輯兼魯西北政治幹部學校教員。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聊城淪陷。帶領幾十名印刷工人搬運印刷器械,轉移到莘縣、堂邑、冠縣一帶堅持對敵斗爭。不久,黨組織派去冀南區,任黨刊《燎原》編輯、冀南文化界救國會執行委員。1939年6月,參與創辦《冀南日報》,任總編輯,後任社長兼總編輯、冀南區黨委宣傳部宣傳科長,《冀魯豫日報》社長兼總編輯。在艱苦的條件下,利用報紙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將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傳達到人民群眾,喚起民眾同敵人作堅決的斗爭,並大量報道了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敵後抗戰的事跡,為冀魯豫邊區的抗戰勝利、為黨的新聞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南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1948年秋,奉命南下到武漢,創辦中共中央中原局機關報《中原日報》,任副總編輯,為中原地區的解放斗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49年5月,創辦《江西日報》,任社長兼總編輯。其後,歷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同林彪、「四人幫」反黨集團進行不屈的斗爭。1972年恢復工作,先後任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文教辦公室黨委書記、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部長等職。
1979年1月19日,病逝於南昌,終年65歲。
㈢ 江西省宣傳部副部長是什麼級別
部長一般是常委,達到副省級,副部長一般是正廳級。
㈣ 俞林的介紹
河北河間人。原名趙鳳章,筆名俞林、任文、趙北、燕南等。1938年入燕京大學。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後在華北聯大及其他單位從事宣傳、教育和黨的工作。解放後加入中國作協,歷任中南文藝學院副院長,中南作協副主席,《長江文藝》副主編,《人民文學》專職作者,《江西文藝》編輯。1979年後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文聯主席、作協江西分會主席。著有《老趙下鄉》、《家和日子旺》、《一把火》、《韓營半月》、《和平保衛者》、《人民在戰斗》等小說。
㈤ 陳東有的個人簡介
曾作為知青在農村下放勞動五年。
1980年考入原江西大學,先後獲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學位。
1994年考入廈門大學,獲史學博士學位。
在南昌大學先後破格評聘為副教授、教授,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社會經濟史、人力資源與科技管理等專業的研究與教學。
曾任南昌大學黨委副書記。
2003年5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2007年9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2012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機關委員會書記
2009年11月23日,先後在中國江西網(江西博客網)、江西文明網(文明博客、大江網(大江社區)、今視網(今視社區)開設個人博客 ,並推動江南都市報、信息日報、江西晨報等傳統媒體開設了博客專版。
後任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㈥ 朱民安的任免信息
2015年11月,經江西省委決定:朱民安任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免去其上饒市委常委、委員職務。
㈦ 呂良的個人生平
呂良同志生於1916年3月,廣東大埔人。1935年參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9月轉中國共產黨。1937年7月起,歷任陝甘寧邊區教育部編輯股長、教育廳社教科副科長,陝甘寧邊區中學、邊區師范教務主任,綏德分區專署教育科長兼綏德縣教育局局長,陝甘寧邊區教育廳督學,延安分區專署教育科科長。1945年11月起,歷任中共吉林省委訓練班負責人,吉林省教育廳秘書主任、長春市教育局局長。1947年9月先後任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廳長。1949年6月起,歷任南昌軍管會文教接管部副部長、江西省文教廳副廳長、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教委主任。1956年2月,任中共江西省委文教部部長。1958年8月至1968年11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並先後兼任省教育廳廳長、江西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校長。1980年1月任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1983年5月,任省政協第五屆副主席、黨組成員。2002年2月起,享受省長級醫療待遇。
㈧ 虞國慶簡歷
男,漢族,浙江省慈溪人(上海生),1955年10月10日生,在職研究生學歷,1974年3月10日參加工作。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西省委副秘書長;2004年7月任中共景德鎮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代市長。2005年1月當選景德鎮市市長。2006.11江西省委副秘書長(正廳級)。
5月29日,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任命虞國慶同志為江西省教育廳廳長。
㈨ 吳清明的個人履歷
1940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8月至1941年2月,任八路軍第五縱隊一支隊辦事處民運隊班長;
1941年2月至1942年4月,任中共江蘇省阜寧縣委機關油印股負責人,阜寧縣八區青救會主任,組長指導員;
1942年4月至1944年4月,任江蘇省阜寧縣十一區和江蘇省射陽縣二區區委副書記、書記;
1944年4月至1945年3月,任江蘇省射陽縣二區區委書記;
1945年3月至1946年4月,任江蘇省射陽縣清明大隊大隊長,新四軍三師特務團三營副教導員、團民運股長;
1946年4月至1947年9月,任遼北省長安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
1947年9月至1949年4月,先後任遼北省大賚縣、長農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
1949年4月至1949年5月,任遼北省南下幹部大隊二中隊黨總支組織委員;
1949年5月至1949年10月,任江西省新干縣委書記兼縣長;
1949年10月至1950年4月,任中共江西省青委委員兼南昌市青委書記;
1950年4月至1953年1月,任青年團江西省工委青工部部長,兼學校工作部、少年兒童工作部、軍事體育部部長;
1953年1月至1955年5月,任青年團江西省委副書記、團省委書記、團中央委員,兼省體委副主任、省青聯主席;
1955年5月至1956年6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1956年6月至1957年7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副秘書長、省委候補委員;
1957年7月至1966年8月,任國營320廠黨委書記、省委候補委員;
1966年8月至1970年4月「文革」期間,受到沖擊,恢復工作後,任國營320廠革委會副主任;
1970年10月至1972年12月,任江西省石油大會戰指揮部總指揮、清江工業區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
1972年12月至1975年8月,任中共贛州地委副書記;
1975年8月至1977年8月,任中共贛州地委書記兼地區革委會主任。
1983年7月,經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批准離休。
1988年6月,中共江西省委批准按正地(市)級待遇。醫療待遇享受副省級待遇。
㈩ 鍾健華的工作簡歷
少時從軍,繼而執教,1978年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已過而立之年,1982年入黨政機關就職。
1984.08——1986.08,中共江西省宜春地委組織部副部長兼幹部科科長;
1986.08——1988.12,中共江西省靖安縣委副書記、縣長;
1988.12——1992.11,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調研室主任;
1992.11——1993.05,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副廳級組織員兼調研室主任;
1993.06——1994.11,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副廳級組織員兼辦公室主任;
1994.11——1998.02,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文明辦主任(其間:1994.09—1996.09華東理工大學在職研究生班畢業,1996.09—1997.07在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
1998.02——1998.12,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文化廳廳長、黨組書記;
1998.12——2000.06,江西省文化廳廳長、黨組書記(其間:1996.09—1999.07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班畢業);
2000.06——2002.01,江西省民政廳廳長、黨組書記;
2002.01——2006.01,中共江西省撫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06.01——,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省出版總社)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
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一屆中共江西省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