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佔領威海衛時人們的社會生活
(五)宗教傳播
在英國租占威海衛的過程中,外國教會充當了重要的角色。早在1898年英國決定租占威海衛時,英國教會就曾積極支持。1898年後曾遭到威海人民反洋教斗爭沉重打擊的外國教會卷土重來,勢力迅速膨脹。
1898年後,外國教會在殖民政府支持下,紛紛佔地建教堂,在威海形成了以鯨園為中心的教堂區,並將勢力擴展到文登、榮成、牟平等地。基督教會先後在商埠區、劉公島、觀里村、鹽灘村等地建教堂、傳道所4處,並設有教會印書局,每年出版福音年歷,承印殖民政府印刷品,同時向當地居民散發佈道傳單以及其他宗教讀物。天主教會在租借地內外建天主教堂、禮拜堂、聖母院等17處,並在內部附設接生院、方濟醫院、養老院、幼稚院、綉花廠、園藝園等機構。為培養本地傳教士和為殖民統治服務的知識分子,教會還在殖民政府的支持下開設學校6處。在教會學校里,傳教士們積極向學生灌輸宗教思想和西方價值觀,學生一般被要求信仰宗教。同時,外國傳教士還四處活動,傳經佈道,發展教徒,把宗教教規散布到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威海教徒最多時曾達到4000多人。當國內反洋教浪潮持續高漲時,威海的中國教徒竟然聯名上書殖民政府要求將中國寺廟改建為教堂,所受影響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六)公共事業
教育事業英租威海時期的學校主要是由中國人和教會開辦的。其中威海民眾開辦的學校占該時期學校總數的70%多。據檔案記載,1930年威海2656名在讀生中,華人教育機構的學生有2033人,佔77%以上。因此,這一時期為威海人民提供教育機會最多的是威海人民創辦的華人學校。而由殖民政府投資開設的學校僅有一處皇仁小學。最早成立的華人學校是威海反纏足運動組織天足會於1909年創辦的淑德女校。該校初期招收婦女20名,教授國文、縫紉和家政知識。此後,劉公島和陸地租占區又相繼建起了15所學校。農村學生就學主要依靠私塾,到1905年全區私塾發展到287處,有塾生3276名。為掃除成年人文盲,1923年威海開明紳商又組成平民教育會,開設窮人夜校,到1924年就發展到26處。在威海民眾創辦的學校中,較為突出的是威海中學。1926年畢業於南開高中的孫啟昌、戚道純等人,為提高威海教育水平,四處籌資創辦了威海首家中學——齊東中學。後在商會支持下,投資15980元,於1929年8月14日擴建為威海中學。該校教師主要由大學畢業生擔任,教學內容新穎、方法先進。設施也比較完備,成為威海當時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和進步思想的重要基地。這一時期,華人學校雖然屬威海教育主體,但其投資主要靠民間捐助。殖民政府直到1928年才把教育支出列入財政預算。當年支出為3000元,第二年達到11000元,主要投入到教會學校中。但為控制華人學校,殖民政府也用少量經費對其進行補貼。辦學經費的嚴重短缺極大地阻礙了威海教育事業的發展。1921年,全區識字率僅為9%,婦女則僅有227人識字,約占萬分之十四。即便到1930年,全區識字率也不過10%。
回復 收起回復 5樓2006-10-17 10:42舉報 |我也說一句
雅掰子
深海黑魚8體育活動英國租占威海衛後,隨著來威外國人的增多,一些產生於外國的體育運動項目逐漸興起,並帶動了其他體育活動的開展。到20世紀初,足球、網球、高爾夫球等體育活動在威海已經開始流行。足球普及面較寬。殖民當局先後在劉公島設足球場4個,1910年又在東門外大操場上設立足球場1處。安立甘堂學校等教會學校 和皇仁小學及威海中學都有足球隊組織,經常與英國水兵和外籍人士舉行比賽。當時,威海足球隊就已經聞名於煙台、青島、濟南等地。國內較為罕見的高爾夫球在威海也風行一時。全區共建有高爾夫球場4處。1901年殖民政府在劉公島上設立一處佔地面積216100平方米的專用球場。1914年又在東門外大操場上種植草坪,設立高爾夫球場,該場佔地幾百畝,並配有休息室等配套設施,由英國人組織的高爾夫球俱樂部管理。另外兩處位於西、南兩鄉。網球活動,場所更多,僅劉公島就有網球場6個。凡是英國人辦公處和住所旁幾乎都建有網球場供外國人使用,有時也對青年學生開放。體育競賽活動也較多,學校、鄉村每年都要開一兩次運動會。1929年6月9日區內又舉行了第一屆全區運動會。群眾性體育活動項目以武術、游泳、登山、象棋等為主,開展得也比較活躍。為普及體育活動,1907年張福來、李華鍔等人還專門組織體育會,在北大營原中國軍團訓練場西段開辟體育操場,組織開展體操運動。
傳統文化當時的文藝設施僅有戲樓、茶社,劇場很少。1918年阮長升在迪華街(今延安街)路南興建的同樂戲院(建國後改為大眾劇場,1982年拆除)是威海最早的營業性新式劇場。1921年以後,威海相繼出現兩家無聲電影院。民間文藝活動主要是戲劇和雜耍。戲劇演出多在露天戲台或戲樓進行,當時的寺廟都建有戲樓或戲台。雜耍項目主要有耍獅子、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舞龍、跑驢等,多在節日或趕廟會時表演。過春節時,較大的村落還要組織鬧新春的「光景會」逐日輪流到各寺廟、祠堂和市區演出。為壓制輿論,殖民政府對報刊業嚴加限制。1923年威海創辦了第一家報紙,但沒過多久就被當局查封。1927年12月孫漢川等人創辦了《威海午報》,殖民政府又以不允許登載抨擊殖民統治的文章對其進行牽制。1930年由於英國在威海的統治行將結束,對文化事業的管制有所放鬆,當年1月許震江創辦了《威海日報》。該報在宣傳民族主義、抨擊劣紳賣國言行等方面發揮過積極作用。當時,威海商人還開設4家書局,經營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和世界書局出版的各種書刊。早期的圖書業也開始出現。據1907年9月25日《東方雜志》第9期記載;威海衛商界松江沈某、江寧朱某、登州柳某創設閱報社一所,名為「威海閱報社」,以天後宮為社址,並在每星期日開會演說,以通風氣。
醫療衛生殖民政府先後在威海設立醫院4處。其中設施最完善、醫護人員最齊全的是位於劉公島上的海軍醫院,但只為英軍和外僑服務,拒收華人。1902年當局在碼頭區和劉公島設立醫院兩處。1926年又在溫泉湯設立了一處醫院,這三處醫院均對華人開放,總床位72張,全區人均床位佔有率約為萬分之四。其中,碼頭區的稱做「大英民醫院」,設備較為先進,可容納病人五、六十人。其餘兩處屬分院性質,規模小,設備也比較落後。除醫院外,公共衛生所幾乎沒有。但每兩星期舉行公開診治一次。針對區內流行病症,則由醫官長率人每星期赴各地施診。每年還要前往鄉村產婦家施行接生。到春季醫官長還要分赴各地施種牛痘以防天花。為防治傳染病,由醫官長定期對公共建築物進行檢查,並在公共場所修建公廁。此外還製做一些衛生宣傳冊發放到學校或農村。在殖民當局修建的醫院里,中外病人是有別的。如大英民醫院,英國人病房設備完善,而中國人的病房則相當簡陋。普通病房裡僅設三、四座土炕。病人住院一切用具都要自備,燒炕煮飯均在屋內進行。由於醫護人員少、素質不一,誤診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其設立的醫院,名義上對中外病人一視同仁,實際上主要為在威海的英國人和外僑服務。
② 求哪位大俠知道全江蘇省內所有的連鎖茶社如:藍灣,悠仙美地之內的跪求!~
我是這個行業過來的人,看到很多都做到了A級別,也有少部分真的掙到錢了。比我晚的就基本上沒有幾個掙到錢的!所謂的「住賓館,萬元打底的工資」,更離譜的穿金帶銀和奢華的手錶,…買車買房是吹給你們聽的,提高你們的激情的,A級別的車就好像B級別的一些裝扮和行頭是一樣的性質——欺騙別人的道具!釣魚沒有誘餌,魚能上鉤嗎?是不是上老總了就可以大把賺錢了呢?
錯!根本沒有什麼六位數的保底收入也沒有第二平台,你的傘下沒有發展就沒有新的資金注入。請問你的收入從何而來?但是99%的老總上去都不會把實情告訴傘下的,考察的時候,很多人會和你講;誰誰上總之後都感覺變了一個人。那到底這件事其中有什麼樣的隱情呢?按理說,如果第二平台確實好,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透露些消息出來完全可以鼓勵傘下的士氣,但為什麼沒有一個人透露半句!當知道實情後這個時候你的情緒從天上,馬上就掉到了地獄,老總腦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做什麼樣的決定??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60、、2288、、、交流、、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21、、9988、、、交流、、
一、如實相告:但試想一下,每個人上總以後,牽涉到自己下面體系所有人的利益,多少人會因為你的一句實話:弄得債務纏身,家庭破裂,親戚會和你翻臉,朋友會和你絕交,還會找你退錢,你有這么多錢退給他們嗎?拿刀砍你也說不定。到時將會天下大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出局的老總,人都找不到了,據說是去國外做項目了——你們覺得呢?
二、繼續隱瞞,那情況還是可以維持下去的,當下面有人發展,老總們收入照樣拿,45%分下來還是會有些錢的,傘下每個人都有投資,只要沒退出來,上總之後多少會有些賺頭,這也是對他們負責任,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高級動物的人,在這個十字路口上時,誰會說出真相,上級的每個老總都是這樣過來的!
假如你能看到這篇帖子,請你認真的閱讀下面的段落字句,因為它和其它的帖子內容不是如出一轍,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只是在迷茫的黑暗中點了一盞微不足道的竹燈,為你帶來一絲的亮意,是照亮你前行的路石。傳銷當然違法,但是69800是傳銷嗎?行業的出局證只是一個宣傳而已!! 「如果你上去就知道」行業說的,其實冷靜想想就知道,世事飄渺,飄渺是緣。這個行業一句「一個級別知道一個級別的事」躲藏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你們都知道,我們來到地吃苦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有今天,就是來掙錢的,所以我就要告訴你們,我們上面的錢是怎麼分的,怎麼拿的,這也是你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人想加入這個行業 ?
1.每個平凡的人都有一種想走捷徑發財的|思想。
2.每個平凡的人都有一種對金錢巨大的貪丨婪慾望
3.社會的現實,殘酷,金錢的誘惑,社會的變態導致人心的扭曲。
4.這個行業就是利用一種比傳統行業人情味濃,大家每天都開開心心,人無私的去幫助別人,還有一種是在傳統行業從來就沒有感受到的氛圍把新人的心裡籠絡住了。當你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你眼巴巴的看到下面的親戚還有之心朋友,一個個都不能發展,但是還有支付外地每天的生活開銷,甚至連一個新朋友來考察的路費都付不起的時候,那時候,你的內心是什麼滋味?你如何面對他們!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60、、2288、、、交流、、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21、、9988、、、交流、、
這就是大多數人走向失敗的根源.對此,我深有感觸行業人對在行業的成功有一種渴求,這種渴求的程度遠遠超出了大眾的想像,用大家的話說,這是一種忍辱負重的渴求,他們相信只要自己成功賺到錢了,就能夠得到親朋好友的原諒和理解,成功就是最好的解釋。請認真閱讀,分析,投資並不只是錢的事,還意味著你今後的發展,和將來的為人處事,失去錢沒關系,不要失去親情、並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上平台,再到後來又知道上了平台也不一定能拿到幾百萬
更別說一千多萬,也 許到時候下面還有-你好朋友簡單點說,行業好比一輛行駛的汽車,你是輪胎,氣弱了就給你打打氣,
繼續前進,爆胎了就換下。這爆不爆胎,也不完全取決於你的質量,還有更多的外在因素。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自 從 我 接觸到這個行業開始,從剛開始 認為它是害人害已的傳銷,-到後來堅信它是國家暗中支持的利國、利民、利 己、窮人翻身的千載難逢的良機,
再到 後來明白這條路並不平坦,-並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上平台,再到後來又知道上了平台也不一定能拿到幾百萬 更別說一千多萬,也 許到時候下面還有-幸能繼續發展的話,也許能分個百八十萬,但是與付出的時間和青春,失去的親情、友情,以及一生背負著慌言的負擔,甚至擔心上面有人脅迫下 面有人報復的巨大心理壓力等等這些付出相比,-區區這點錢又算得了什麼呢? 行業里有句話說得非常好:
「面對新生事物時,不要輕易的接受,也不要斷然的拒絕!」,我做到了!我經過對這個行業的全面分析和思考,雖然還是沒 有把這個行業看透。但是 我也悟出
了點道道,願與我一樣 曾經迷茫過的朋友們分享。。。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60、、2288、、、交流、、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21、、9988、、、交流、、
同樣的行業,很多人都會問:什麼這個行業是不是真的啊?什麼這個行業好不好做啊?什麼這個行業賺不賺錢啊?等等一些問題......我相信你會上網查這些,
想必你是在從事!或者是在考察中?你也是被最親最要好的朋友用謊言邀約你去的吧!我也是這個行業過來的人,不存在違法合法,看到很多都做到了A級別,也有少部分真的掙到錢了。比我晚的就基本上沒有幾個掙到錢的!所謂的「住賓館,萬元打底的工資」,更離譜的穿金帶銀和奢華的手錶,…
買車買房是吹給你們聽的,提高你們的激情的,A級別的車就好像B級別的一些裝扮和行頭是一樣的性質——欺騙別人的道具!釣魚沒有誘餌,魚能上鉤嗎?
一個機會,一個電話,一個謊言,一個想法,一時沖動,一心夢想,一生難忘,一塌糊塗,一言難盡,一生後悔,一個級別知道一個級別的事。你知道嗎,當你考察的時候問到一些尖銳問題的時候。他們會避開你這個問題,而用另一種現象塞給你,然後再『踢你』。很多人一直問,這個行業到底是不是國家乾的,怎麼回事?我說句心裡話,我到現在都不知道是不是。你認可行業,可以當它就是國家搞的。你不認可,那你可以認為它就是傳銷。但首先,不管行業是不是國家搞的,行業客觀存在這是一個原因。你說國家為什麼打擊,而且越打擊越多人?這是一個事實。行業現在確實是沒有什麼立法出來,所以肯定不犯法!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60、、2288、、、交流、、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21、、9988、、、交流、、
行業確實是一個好行業,能夠利國利民,能夠在裡面學到很多東西,也很鍛煉人,但是你一旦做失敗了後果將不堪設想。可能是眾叛親離的下場。首先你看看你是否具備做行業的條件
第一:要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後面的運作資金,吃喝的錢,房租還有接新朋友的吃住都要自己掏還有新朋友的來去車費錢也就是說你做上平台老總六百單,至少要花費十萬左右
第二:你是否有強大的人際關系:行業靠發展才有錢拿說什麼做上經理是萬元工資打底沒有發展誰給你發萬元工資呢這個很簡單的道路一分析就知道啊老總說什麼幾十萬一個月的工資發展好或許有,發展不好誰給你幾十萬的工資。
第三:你能否承受得住親人朋友的不理解擔心只 身在外在你加入之前想想看看你身邊的朋友跟你的情況如何應該你所處的交際圈裡的人跟你都差不 多是個月光族或許有比自己強的但是交情不是很深真的要他們拿出幾千幾萬來做這個他們是會猶豫的也許你敢來異地考察你的朋友敢嗎?``、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60、、2288、、、交流、、
資深分析師期待著你交丨流 ?:104、、021、、9988、、、交流、、
在考慮准備做的朋友,不要被他們的氣氛所感染,他們告訴你是多麼多麼簡單,不就是幾個人嗎,其實太難了,國家的宏.觀.調控讓你根本叫不到人,發展不動,再說行業運作15年,還是商機嗎,還輪到我們這些普通人去做嗎?
③ 60萬如何在中小城市開家飯店!
1.5萬元開飯店的經歷
我來自江蘇常州,學歷不高,只是中專業畢業。從小受家裡的影響,對做生意一直是很有興趣。中專第三年一般學習都要外出實習的,當時我學的專業是美容美發,其實我不喜歡這個專業,那時候總覺得一個小姑娘家做這個別人會瞧不起,但專業成績到不錯。所以我在要實習前向老師保證以後畢業考試絕對通過的情況下,獨自跑到山東淮坊的姐姐那裡。當時淮坊市中心的和平路上有一家門面是關著的,我就跑去問一下,房租是1.8萬/年,我覺得市口不錯。但畢竟是我第一次創業,所以我讓我媽來了一趟淮坊,幫我實地考察一下。決定下來就開個女孩飾品店(女孩子的錢好賺嘛,再說我也很喜歡那些小東東)!那時因為媽媽在常州有家飯店,所以幫不上我的忙,告訴我應該注意幾點問題後,第二天就回家了(我想她是讓我一個人磨練磨練吧)。
當時自已有1.5萬元,
是壓歲錢累積下來,又跟媽媽借了3萬元,然後跟房東訂了三年的合同,半年一付。再讓姐姐幫我找了幾個木匠,給我打了15節櫃台,上面全是用玻璃做的,打了一星期,連木匠的工資和木頭、木板、玻璃等等一共花了3000左右。說得太細了吧?我還是大概說一下吧,畢竟同志是關心如何創業的。反正裝修費包括門面、牆面、吊頂一共花了差不多2萬吧(做女孩飾口門面一定要裝修的好一點)!多餘下來的錢我都用在進貨上了。為了提高店的檔次,我還請了三名服務員,統一著裝。生意剛開始一般,然後我採用了會員制,就是第一次來的客人無論消費多少,我都會送一張會員卡,然後把以後每次的消費都記錄在卡上,到一定數額時就可以在店裡任選一些規定價格的東東,送給客戶。當然這樣的方法當時在我們江蘇已經風行多時了,可在濰坊卻不多。平時我也不太和客人斤斤計較,對待每個客人都客氣:老客人來了,有時我會送點新進的小玩意,比如口紅,眼影類的——其實這些小東東不值多少錢的,但人情卻有了,她下回買東東時還會想到你,並且還能幫你帶來客人!
店裡每次進貨一般我都不進很多,少才精嘛,少太有賣貴嘛。每兩星期我都會去一趟廣州,去一趟浙江義烏。去廣州主要是為了看一些新款式,現在最新流行的,一般不是進很多貨。大批量的貨還是在浙江拿的,那是自產自銷的模式,少了一道中間商,所以進貨價一般不是太高。而浙江人最拿手是就是仿製,只要是廣州有的新貨不用過多久,浙江也會有。當然對客人說,我一般總是店裡的貨是廣州貨。
差不多半年內吧,我已經陸續把借我媽媽的錢還給了她,並且交了下半年的房租。當時手裡確實也沒什麼錢了,錢都在貨上面了,我大概做了一年半吧。那時生意已經很好了,每天的平均營業額都在1500左右,利潤是比較可觀了。
那時我媽媽打電話給說在汽車站旁有一家兩間並排的飯店要轉讓,讓我回來看看。我知道媽媽的意思,希望我在她身邊。我是個獨女,而且我媽的飯店也開著對面,她認為這樣不太遠可以相互照應。其實我當時也有想回來的意思,我一個女孩子在外面做生意確實也很累。因為我的生意慢慢好起來了我附近也有幾家飾品店,也許是眼紅了,那一陣子居然在一星期內被人砸了兩次店。我平時為人都很客氣的,一般情況下不和別人爭吵,基本沒跟別人結過怨。那次砸店的高個子一邊砸我的櫃台,嘴裡還說著,南方蠻子別到我們北方來賺錢!我認為除了是別人眼紅應該沒別的了吧,可我心裡當時真是委屈埃江蘇常州好象也稱不上南方吧,心裡還特害怕,我一直是一個人住在店裡的,這萬一人家半夜三更的來把我殺了就不好玩了。因為當時店裡生意確實不錯,隔壁賣服裝的老闆聽說我想回家了,主動來跟我說想要我的店。大家商量下來轉讓費一共是12萬房租不在內(有6萬左右是貨,還有裝修費、執照、櫃台、貨架,反正店裡所有的東東都給她了,包括我住店後面的床桌子等等)。
那年我19歲,也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除去還給媽媽的錢和我本來的1.5萬本錢,手上還有27.3萬。臨走前我給了姐姐3000元,也算是我的心意。回來後我盤下了媽媽對面的一家飯店,當時在汽車站附近都是些小小的香煙店,沒什麼超市,而且附近也有很多小旅館那裡的客人總要買些毛巾、襪子、牙膏、牙刷吧,所以我決定開一家超市!我當時還有個小腦筋,開超市不煩人呀,主要進點貨回來就可以了,坐著收錢就行了呀,其實後來才發現超市其實也蠻麻煩的。
我在這家超市的經營方式是:要求店內的服務員對待客人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保持微笑,店內絕無假貨,特別是香煙,絕對是真的!生意也不錯,特別是夏天時生意是最旺的時候。利潤雖然沒開飾品店裡高,但薄利多銷嘛。這家算是開的比較長了,一直到去年的6月中旬,當時非典正是最猖狂的時候,從2月開始生意就一落千丈,店裡最少的一次營業額才350元。光付水電人員工資房租都不夠。我當時心裡實在是急啊,而且我在年前已經訂了火車站旁邊的一幢四開間門面二層樓的店面房,本來是想租過來後一半租過別人一半留著自已開店。到時候兩邊同時虧本,我就完了!對於我這個沒見過什麼大世面的人來說已經是擔心死了,說實話當時我真沒想過這非典就這么快會過去。當時我想這要拖個一年半載的我就虧大了,唉,眼界不高埃當時我可以說是低價轉給別人的,轉讓費一分錢都沒賺。
那年我23歲手裡,除了原來的本錢外一共凈掙了30萬,其實安賬面反應是應該有48萬多。那幾年我開銷也蠻大的,做做美容啦,買了台電腦,換了個彩屏手機,買了輛摩托車,過年過節都會給長輩紅包等……火車站旁邊的店8月交工時,租金倒不貴,20萬/年房租是一年一付,訂了三年的合同,還付了年租金的20%,4萬元做訂金。店裡完全是毛坯,所以我請了裝修工人地上鋪了地磚,牆上只是用乳膠漆刷白。當時很節約一共才花了3萬多元的裝修費。我當時不想自已開了,形勢不好呀,我足足關了三個月才陸續有人來租。從租金和裝修費用上來看我差不多虧了9萬元。不過也有了個意外之喜!我發現我當時的店後面有個辦公樓要搬了,我就去找了一下有關人員,把後面的辦公樓改為旅館,去年12月時就訂下了合同。差不多在一月中旬我就開張了。現在生意還不錯,第二店旅館也准備在今年的11月底開始裝修,但我想沖在所底就開張。
如今我24歲了,雖然現在我手裡沒什麼資產,沒房沒車,也沒有大量的現金,但我有兩家店。它們會在我的培育下慢慢長大,雖然我是個女人,但我相信男人能做好的事業,我也行!
④ 可以推薦茶主題餐廳、商務會所經營策略嗎
茶 餐 廳
開業指導手冊
上海市開業指導中心
2008年6月
前 言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鼓勵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歷史從來沒有給予我們今天這樣良好的創業環境,通過創業來展示自我能力,實現自我價值,新一代創業者正在茁壯成長。
自主創業,既充滿著艱辛與歡樂,也伴隨著求索與成就!
為了幫助創業者了解相關創業政策,獲得創業行業信息,提高發現和應對創業問題的能力,並幫助創業者認識不同創業行業的特點,理順經營管理的思路,我們精心組織編寫了開業指導系列手冊。
指導手冊立足於向您提供進入各創業行業所要關注的關鍵環節,並提供盡可能詳盡的介紹和指導。如果你已經選定您的創業投資項目,並且該投資項目屬於系列指導手冊范疇,那麼,我們相信,指導手冊將成為您在創業路上不可多得的參考讀本。
指導手冊所羅列的事實和具體數據采自一些創業者的個案,僅供參考。
系列指導手冊由上海市開業指導服務中心組織編寫,讀者可通過登錄上海市開業指導服務網(http://kaiye.12333sh.gov.cn)查詢。開業指導服務網也可查詢本市有關鼓勵支持創業的政策信息。
我們十分感謝在百忙之中對本手冊編寫提供建議和意見的各位專家、老師和同仁。
我們也期待讀者提出寶貴建議和案例,以幫助我們不斷的完善指導手冊。
在此,呈上我們真誠的祝願,祝您成功創業!
上海市開業指導服務中心
二○○八年六月
茶餐廳項目導引圖
目 錄
第一篇 項目簡介…………………………………………………………………………….......
第二篇 項目認知…………………………………………………………………………….......
1. 基本概況…………………………………………………………………………….......
2. 設備設施…………………………………………………………………………….......
3. 專業培訓…………………………………………………………………………….......
4. 行業特徵…………………………………………………………………………….......
5. 投資規模…………………………………………………………………………….......
6. 價格策略…………………………………………………………………………….......
7. 市場描述…............………………………………………………………………….......
第三篇 開業籌備…………………………………………………………………………….......
1. 選定經營場所……………………………………………………………………………
2. 籌措投資資金……………………………………………………………………………
3. 場地裝潢裝飾……………………………………………………………………………
4. 招聘員工……........………………………………………………………………………
5. 申請和注冊……....………………………………………………………………………
6. 辦理工商、稅務登記………………………………………………………………………
7. 辦理銀行開戶手續………………………………………………………………………
第四篇 經營管理…………………………………………………………………………………
1. 餐飲業卓越現場管理(六T實務)……………...……………………………………
2. 茶餐廳的營銷戰略………………………………………………………………………
3. 茶餐廳的評價要素………………………………………………………………………
4. 茶餐廳的消費定位………………………………………………………………………
5. 茶餐廳的衛生保潔………………………………………………………………………
6. 茶餐廳的服務程序和要點………………………………………………………………
7. 茶餐廳服務員管理………………………………………………………………………
8. 茶餐廳的特色現象………………………………………………………………………
9. 茶餐廳經營管理亟待突破的問題………………………………………………………
第五篇 相關資訊…………………………………………………………………………………
1. 上海餐飲行業協會………………………………………………………………………
2. 茶餐廳資訊媒體…………………………………………………………………………
3. 消費群體心理分析………………………………………………………………………
4. 案例:香港茶餐廳簡介…………………………………………………………………
第六篇 附則………………………………………………………………………………………
1. 附錄一:《中國八大菜系》………………………….…………………………………
2. 附錄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3. 附錄三:《上海市規范餐飲業經營行為的辦法》….…………………………………
4. 附錄四:《上海市餐飲業衛生管理辦法》………………………………………………
5. 附錄五:《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
第一篇 項目簡介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地區的快餐飲食文化,是西式餐飲的中國化。二次大戰後,香港社會深受西式生活習慣影響,西方人喝咖啡的方式,逐漸為華人喜愛。茶餐廳作為大眾飲食的代號,見證了香港大半個世紀的變遷,它充滿著平民氣氛,承載著本土文化,給人一種「街坊」的親切感。
香港回歸祖國後,港式茶餐廳開始在內地的大城市悄然興起,然而在香港這種如同「街坊」一樣親切的茶餐廳最早落腳上海卻被賦予了小資情調的文化氣息。十年前,港式茶餐廳菜單上的「鴛鴦」、「菠蘿油」、「車仔面」等生僻詞,對上海人來說還是新生事物,讓人摸不著頭腦。為什麼叫茶餐廳,味道怎麼樣,價錢一定不菲,去請客之前還要花些時間把菜單都弄清楚。那時候的上海人,對茶餐廳還是陌生而充滿審視的。
如今,靠在港式茶餐廳特有的火車椅上享受一個悠閑午後,這已經是上海白領忙裡偷閑的好去處;喚上三五好友,點上乳鴿、燒臘、白灼生菜、老火例湯和雲吞面,就是一桌地道的香港菜,可以讓親朋好友饕餮一晚;就算是囊中羞澀的學生,也不必擔心到這里來會破費,港式的小點心和花樣飲品既實惠又美味。香港的茶餐廳已經在上海贏得了男女老少、各個階層人士的心;而上海人也越來越愛上了港式茶餐廳,方便、快捷,在家門口就能嘗到香港的味道和風情。
那些十年前大家都叫不出名字的食物和飲料,十年後,已經開始風靡。而今,起源於港式但又融合了上海風味的茶餐廳可以說已經遍布了上海的各個角落,成為情侶幽會、商務洽談、娛樂休閑、同學聚會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休閑場所。
社會各界普遍感慨道:
茶餐廳,是城市人們每日都會光顧的地方;
茶餐廳,是城市中的祠堂,供人討論時事;
茶餐廳,是甜蜜回憶的地方,令人難以忘懷;
茶餐廳,是無情人間的加油站,給人點點暖意;
茶餐廳,是流離生活的支點,讓人有所歸屬;
茶餐廳,是人生百態的好地方……
第二篇 項目認知
茶餐廳屬於餐飲業經營范疇,但又與文化娛樂業息息相關。茶餐廳不同於純酒店類餐飲業,而是注重文化信息的交融和休閑放鬆的氛圍,茶飲和餐食作為休閑的輔助功能,用以向消費者提供一個營造和諧氣氛的手段和保證。
茶餐廳主要以港式茶餐廳為主,但各地經營者並未全盤仿照,而是在吸收並舉的基礎上,參照屬地的生活方式和休閑習慣,融合當地人文需求,形成當地獨特的茶餐廳文化飲食場所。
如圖所示,這是茶餐廳的一般布置格局。
一般而言,茶餐廳是基於西式餐廳布局,以提供快餐為主,同時兼容中式傳統點心。從茶餐廳的起源和發展來看,茶餐廳屬於中西結合秉承傳統文化,突出交融、和諧、溫馨的寬松環境,讓消費者在心情放鬆的氛圍下,陶怡心情、享受生活、溝通信息,比較符合現代人文的生活理念和需求。
茶餐廳格局
茶餐廳定位於三位合體,引入了西式餐飲的簡潔、休閑,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吸收了中式餐飲的大眾化、年輕化特點,同時,秉承中國傳統茶室文化的精髓,蘊含茶道的理念,突出文化訊息的時效性、溝通性、互動性。如圖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茶餐廳不但面臨同行的競爭,還有面臨諸如酒吧、咖啡店的類行競爭。
一、 基本概況
1. 項目歸類:餐飲服務業
2. 行政主管:工商行政管理局
3. 行業協會:上海餐飲行業協會,目前成立的專業工作委員會主要有:
3.1 盒飯專業工作委員會
3.2 供應商專業委員會
3.3 日本料理專業委會會
3.4 總廚俱樂部
4. 服務對象:社會各界
5. 經營模式
茶餐廳的經營模式因經營性質不同而有所差異。作為自主經營者,一般均為前店後場,後場一般用以物品加工,前店視經營場地大小不同,設置不同氛圍的消費環境;作為連鎖經營者,一般並不設置後場,而由加盟商提供配送,加盟商通過設置物品配送中心,統一、規范處理餐飲供應。茶餐廳的經營模式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服務快捷方便:體現現代人的生活節奏;
消費定價大眾:面向普通百姓的消費需求;
品種款式多樣:中西餐結合,既有西式餐點,又有中式排擋;
營業時間靈活:全天候服務,包括早茶、午餐、午茶、晚餐、夜宵等。
6. 市場准入: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上海市食品經營衛生許可證發放管理辦法》,由於茶餐廳屬於餐飲服務業,開辦茶餐廳必須申請食品衛生許可證,辦理程序為:
6.1 申請人填寫相應的申請表,到市食品葯品監管局或各區縣分局受理窗口遞交下列有關材料和說明:
上海市食品衛生許可證申請書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業主)相關證明、委託代理人資格證明等資料
食品經營活動的場所和設備布局、生產工藝流程、衛生設施等示意圖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預防性衛生審核材料
承諾書
經營場所場地合法使用的有關證明
6.2 市食品葯品監管局或各區縣分局進行形式審查,對合格的出具受理通知書;
6.3 受理後,市食品葯品監管局或各區縣分局指派人員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等的要求進行資料和現場審核;
6.4 市食品葯品監管局或各區縣分局依據審核結果作出准予(或不予)行政許可的審批決定。作出准予決定並應發放衛生許可證的,向申請人發放衛生許可證。
7. 行業品牌:
2007年9月中旬,上海餐飲行業協會基於推動品牌企業的發展和品牌戰略的深入與實施,促進上海餐飲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對外頒布了《上海餐飲著名品牌、著名傳統品牌、優秀品牌、特色品牌企業的條件和評審(復審)辦法》,評選范圍涵蓋茶餐廳。截止目前,餐飲協會和官方機構的茶餐廳評比活動仍在進行中。在此,根據社會大眾對茶餐廳的綜合評價,從飲食口味、消費環境、服務質量和人均消費等四個方面,篩選出上海10家熱門茶餐廳,它們分別為:
新旺粥麵茶餐廳
廣蓮香茶餐廳
新發記港式茶餐廳
香港仔運利茶餐廳
避風塘(茶餐廳)
葡京茶餐廳
港麗茶餐廳
優客休閑餐廳
九龍冰室(茶餐廳)
基斯食坊(茶餐廳)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品牌可能有一定的波動,包括新的茶餐廳的沖擊,諸如新近開業的「一茶一笙」,以其獨特的經營策略,迅速在上海茶餐廳行業走紅。
8. 從業企業和從業人員
根據業內人士2007年的統計,我國各式茶餐廳、茶藝館、茶樓、茶坊、茶社超過6萬家以上,產值約100多個億。我國的茶樓(含茶餐廳)主要集中在像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等大中型城市,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
茶餐廳隸屬於餐飲行業,無論是從業企業還是從業人員,因受制於市場環境,變化和變動較大,每年都有一大批新的茶餐廳出現,但與此同時,又有許多茶餐廳停業或歇業。上海餐飲行業協會現有1700多家協會會員,包括部分茶餐廳和茶樓。據不完全統計,上海目前茶餐廳(樓)的經營店家,包括連鎖機構,大約在2000家左右,平均經營場地90平米,每家餐廳提供就業崗位近20個,全市各類茶餐廳合計提供就業崗位近40,000個。
9. 營業時間
由於茶餐廳的服務對象包含社會各界,不同階層消費時間不同,茶餐廳基於顧客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通常都會將對外營業時間從早上6:30延長至深夜2點,當然,部分茶餐廳因服務對象和市場定位不同,可能不供應早餐,此時,一般對外營業時間延伸至10點30分。通常情況下,茶餐廳對外營業時間分為5個階段,具體時間配置如下:
早 餐: 7:00 至 9:00(並非所有茶餐廳均設置早餐服務)
午 餐:11:00 至 14:00
下午茶:14:00 至 17:00
晚 餐:17:00 至 21:00
夜 宵:21:00 至 2:00
10. 服務項目
茶餐廳的服務項目以中式傳統快餐為主,根據對現有茶餐廳的服務項目市場調研結果,茶餐廳比較突出休閑餐飲、浪漫餐飲、沙龍餐飲、娛樂餐飲、網路餐飲,當然部分茶餐廳還包括旅遊餐飲、會展餐飲、郵遞餐飲,這是根據特定服務對象配置的特殊服務項目。不過,目前的發展方向除了注重口味之外,正在逐步邁向營養餐飲。就茶餐廳服務項目性質而言,主要包含四個方面,其中,報刊和氛圍屬於軟實力范疇。
餐食供應:甜餅小吃、中西快餐
飲料供應:咖啡、奶茶、冰沙等不含酒精類飲料(酒精類飲料需要行業審批)
報刊閱覽:新聞報紙、期刊雜志、網路媒體
氛圍營造:創造具有一定底蘊的消費環境
二、 設備設施
餐飲設備或設施因不同的需求和功能配置差異很大,作為茶餐廳經營者,可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選擇不同的設備或設施。茶餐廳可選擇設備或設施主要有:
一. 廚房設備及用品
爐具設備
加熱保溫設備
冷藏設備
排風設備
火鍋設備
煮鍋、蒸鍋、煎炒鍋
勺具、刀
廚房不銹鋼器皿
食物儲存容器
麵包烘焙設備
廚房雜件
二. 餐飲設備及用品
飲水機
飲料機
陶瓷器皿
塑料器皿
榨汁機
咖啡機、咖啡壺、咖啡爐
玻璃器皿
餐飲不銹鋼器皿
三. 清潔設備及用品
拖把、掃帚、刷子
清潔工具
清潔護具
清潔劑
四. 大堂及戶外用品
保管箱
圍欄桿
大堂燈箱
花園桌椅
宣傳冊架
五. 衛生用品
干手機
空氣凈化器
給皂機
衛生紙箱/架
化妝鏡
六. 餐廳傢具:基於環境營造需要,配置或定製相關傢具,但要注意傢具污染問題
七. 洗滌機械
洗碗機
餐具消毒櫃
洗滌筐
洗滌劑
三、 專業培訓
茶餐廳培訓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廚房管理;二是前廳服務;三是店長職責,由於廚房管理和店長職責屬於專業范疇,需要專門敘述,在此,我們將餐飲培訓限定為前廳服務員的培訓,以幫助和規范茶餐廳的經營服務,這些培訓內容主要包括:
一. 基本用語
1. 禮貌用語
2. 工作術語
二. 基本行為
1. 姿態訓練:站姿、行姿、坐姿
2. 著裝訓練:職業著裝、搭配要求
三. 儀容儀表
1. 發型:干凈、整齊
2. 面容:淡妝,切忌濃妝艷抹
3. 飾物:原則上禁止佩帶任何飾品,不包括工號牌
四. 工作技能和操作流程
茶餐廳的工作技能培訓可結合崗位設置要求進行專業培訓,一般而言,服務員的專業技能要求並非很高,但是,需要注意衛生護理和精神狀態,這是直接影響茶餐廳對外服務形象的重要參考標志。
關於培訓的方式,我們主張實踐培訓,以體現成本概念和培訓效用。在此,建議在每天的班前班後會上進行培訓,一天兩次,被抽查到的員工如果回答不上來或者回答錯誤都會被扣分,累積到平時表現中,這種培訓迫使員工認真聽講,而且每天都會溫習一遍所學到的知識,效果比較明顯。
四、 行業特徵
雅緻的環境,豐富的小食,好吃的水果,時尚的雜志……,這一切都是茶餐廳所具有的明顯特徵。綜合比較上海茶餐廳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比較符合現代潮流的超現代派茶餐廳還屬港式茶餐廳。茶餐廳的行業特徵主要表現為:
1. 環境幽雅,鬧中取靜;
2. 悠閑自然,愜意放鬆;
3. 品種豐富,口味獨特;
4. 引領時尚,文化相伴;
5. 三五知己,歡聚暢談;
6. 普通價格,來去自如。
附加(下棋打牌以及其他娛樂項目等)
五、 投資規模
單位:元
序列 投資項目 小型店 中型店 大型店 說 明
一 經營場地
1 面積 50㎡ 100㎡ 150㎡ 包括後場廚房、衛生間
2 同餐規模 20人 50人 80人 可同時容納就餐的人數
3 就業崗位 8人 12人 16人 職工規模,包含廚房人數
二 營業設備設施 21,200 38,000 57,800
1 廚房設備用品 12,000 15,000 20,000 功能配置不同,差異較大
2 餐飲設備用品 3,000 7,200 12,000
3 清潔衛生用品 200 1,800 5,000
4 洗滌設備用品 2,000 4,800 6,000
5 參椅餐桌櫃架 3,000 7,200 12,000
6 其他設備用品 1,000 2,000 2,800
三 裝潢裝飾 20,000 35,000 60,000
四 場地租金 4,000 8,000 12,000 按照月租費用測評
五 物料儲備 3,000 7,000 11,000 按照3天的儲備周期
六 工資等經營費用 20,000 32,000 40,000 包括經營者工資費用
*** 投資預算 68,200 120,000 180,800
六、 價格策略
茶餐廳在經營的過程中,價格對於消費者和經營者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因素,成功的價格定位,是主客雙方多次認可、雙方受益的過程。
一般而言,茶餐廳在開始營業前,就要對主要產品價位進行規劃和設計,一旦主體價位確定,則不能輕易變動。如果隨意改變,就會使經營產生大起大落的現象,甚至會導致茶餐廳毀於一旦。
伴隨市場的不斷變化以及經營材料的上漲,作為茶餐廳經營者而言,不可能虧本經營,但必須注意理性和技巧,切忌隨意性和非理性,價位調整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 產品的價格調整不應沖擊主體價位,應該在一至二個菜品中先行嘗試,或者進行特價處理,待取得市場認可後再逐漸滲透;
2. 產品價格的調整應該與其內在價值保持一定的比例,過低則不利於企業盈利,過高則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
3. 產品價格一旦獲得市場的認可,尤其是成為茶餐廳的招牌情況下,切忌進行調整,因為,顧客慕名而來的就是為了品嘗你的知名菜餚,顧客心理已經有了預算;若因材料等因素需要逼迫調整,建議通過其他菜品獲得補償。
七、 市場描述
一.茶餐廳競爭的特點
⑤ 急需要一份茶樓員工獎懲制度
第一章 團支部的任務、建設標准與組織發展
一、團支部的基本任務
團支部是團的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團的最基層一級組織,他同廣大團員青年有著最直接最廣泛的聯系,是團的各項工作的顯示終端,在團結和教育青年中起核心作用。根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第二十五條對團的基層組織任務的規定,團支部工作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加強對團員和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共青團是一個培養青年的教育性組織,因此,加強對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團支部的首要任務。團支部要從團員、青年的思想實際出發,經常對團員青年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教育,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產主義道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充分調動廣大青年4的積極性,動員和組織他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經受鍛煉,增長才幹,積極奉獻。
(二)動員和組織團員青年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履歷學習,全面成材,建功立業。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應當充分發揮先鋒和突擊隊作用。團的支部要從本單位的實際出發,動員和組織青年在學習中奮發向上,刻苦鑽研,掌握過硬的科學技術本領,並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身心等綜合素質,把自己培養成二十一世紀的高素質人才在本職位崗位上艱苦奮斗,爭創一流成績。要根據本單位學習或工作的需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地開展各種學習、科技競賽和文體活動,發揮團組織的突擊隊作用。
(三)關心青年利益,密切聯系青年群眾。共青團是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關心青年的全面成長,反映青年的要求,維護青年的正當權益,努力為青年提供具體有效的服務,是團支部不容推卸的責任。要圍繞黨的中心任務,經常開展各種適合青年特點的活動,幫助青年建功立業、成長成材。要指導青年過好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體育等業餘生活,要關心青年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問題。團支部要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傾聽青年呼聲,了解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對於青年的合理意見,要主動向上級反映,並創造條件,努力幫助解決。要維護青年的正當權益,同危害青年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為青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加強對團員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團支部的經常性工作。共青團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有著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團支部應當做到「團要管團」,對於本支部的所有團員,都要做到有教育、有管理、有要求、有監督。要健全團的組織生活,是廣大團員真正了解團的性質和任務,了解團員的義務和權利,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要及時地表彰優秀團員,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對犯有錯誤的團員進行嚴肅的批評,給以必要的紀律處分。要向所有願意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奮斗的青年敞開團的大門,積極的有計劃地做好團員發展工作。要經常協助黨組織對團員進行黨的基礎知識教育,及時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團員作黨的發展對象。要認真做好團費收繳工作。
二、團支部的建設標准
(一)團支部的領導班子
1、領導班子健全。支部委員會要求由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和若干個團小組長組成。
A.領導班子按期換屆,每學期都有完整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
B.支部書記稱職,委員分工明確,團結、協作、樂於進取。模範作用好,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在團員青年中有較高的威信。
C.團支委會能與班委會密切合作開展工作。
2、部的組織制度
A.各項制度健全。支部委員會應建立「三會一課」制度、民主選舉制度、團員證制度、民主評議制度、推優制度、有團員參加活動考勤制度。
B.落實和推行各項制度,使團支部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
3、團支部的組織生活
A.展「三會一課」制度,支部大會每學期至少兩次,支委會每兩周一次,團小組會(民主生活會)每月一次,團課每學期一至兩次,組織團員青年學習馬列主義的基礎理論,堅定對黨和社會主義的信念
B.傳達、執行黨和上級團組織指示和決議,團結、帶領團員青年努力完成黨和上級團組織提出的任務
C.每學年或學期按照民主選舉制度產生支部委員會。
4、積極地、有計劃地發展團員,向一切先進青年敞開團的大門。
A.認真按程序協助系團總支進行年度團籍注冊工作,按時收繳團費,增強團員的組織觀念。
B.開展民主生活,進行團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嚴格執行學校《團員違紀處分條例》,做好團內獎懲工作。
C.貫徹執行學校《「推優」制度》,向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
5、團支部的文體建設和社會實踐
A.配合班委會搞好本班學風建設,調動團員青年的學習積極性,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
B.關心團員青年利益,積極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文化活動(每學期不少於兩次),增強團支部的省略和凝聚力。
C.組織廣大團員青年參加學校倡導的青年志願者活動、大學生社區援助活動及利用假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完成上級團組織安排的實踐任務,依時上交工作總結或社會調查報告。
三、優秀團支部的建設標准
1、團支部的領導理論聯系實際
2、符合合格團支部關於本項的標准。
3、工作計劃做到全面、切合實際、具體可行,並能按照計劃進行工作;定期做工作總結,每學期未作學期總結,做到真實、坦率、總結經驗和教訓,並有長遠計劃。
4、領導班子能經經常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虛心求教,並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站在支部的前列。
5、團支部的組織制度
(1)符合合格團支部關於本項的標准。
(2)針對本支部的實際情況,合理修訂已制訂的制度,或創造性地制訂新的制度。
6、團支部的組織生活
(1)符合合格團支部關於本項的標准。
(2)在開展組織生活過程中,做到切實有效,使團支部的各項工作都有一定的進步,在系團總支起、模範作用並得到學校團委的表揚或推廣。
(3)團支部在一學期內沒有團員受到行政處分或團紀處分。
7、團支部的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
(1)符合合格團支部關於本項的標准。
(2)本支部的同學能認真學習。獲獎學金的人數佔全班總人數的15%以上;參加學校、系組織的學術比賽有良好成績;一學期內補考人數少於5人次。
(3)開展的文體活動有良好成績;參加學校、系組織的各種比賽有良好成績。
(4)團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良好社會效應,社會調查報告有良好成績。
四、考核辦法
1、由各系團總支對團支部每學年考核兩次。具體由團支委組成支部評議小組,負責本支部的自我考核工作,每學期定期向各系團總支上報有關資料,由系團總支初步考核定級。
2、學校團委於每學年「五·四」表彰評選期間對優秀團支部考核一次,並予以表彰。具體由各系團總支上報有關資料。
3、不符合合格團支部標準的團支部 為不合格團支部。
五、新時期發展團員的工作方針和原則
1993年團中央《關於加強發展團員工作的意見》再一次明確了新時期團員發展工作方針,即要「積極地、有計劃地發展團員,向一切先進青年敞開團的大門」。貫徹這一方針,要求團的組織在發展團員工作中遵循「支持標准,保證質量,加強培養,積極發展」的原則。「堅持標准,保證質量」,養分是要堅持團員的政治標准,保證團員的政治素養,不能盲目降低團員標准,在團員發展中「送人情」,造成團員隊伍素質下降;也不能隨意拔高團員標准,對積極要求加入團的青年提出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造成團員隊伍萎縮。對凡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願意為共產主義奮斗,努力學習、工作,自覺遵守法律和各項紀律,主動申請加入團的青年,都應及時吸收到團內來,真正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使更多的先進青年在團內參加學習,經受鍛煉。「加強培養」,就是要注重青年積極分子隊伍建設,對要求入團的青年,認真進行教育、培養和考察,並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未經團組織培養、考察的青年,一般不得發展入團。「積極發展」,就是要經常做好發展團員工作,保證團員隊伍健康穩定發展。
(一)新團員發展計劃
為了及時、有計劃地做好團員發展工作,每個團支部都要制訂團員發展計劃。團員發展計劃可分為年度計劃和季度計劃兩種。制訂計劃應當切合實際。
1、要根據本單位青年積極分子隊伍和團員與青年的比例確定發展新團員的數量。
2、要統籌安排工作,把握好發展新團員工作的節奏,團支部要將發展新團員計劃與整個團的工作計劃通盤考察,合理安排,確定發展新團員的時間,並保證高質量地做好發展新團員的各項具體工作。
(二)青年入團的標准
根據《團章》第一條和第二條規定,對申請入團的青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1、思想先進。自學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擁護、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響應黨的各項號召;認真學習政策、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加團組織的各項活動,接受並努力完成團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
2、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積極參加各種文體和集
體活動。
3、具有良好的共發主義品德。遵守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法規及團的紀律;熱
集體,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熱情支持好人好事,勇於同壞人作斗爭。
4、能聯系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主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團結周圍的青年一道進步。
六、發展團員的程序
根據《團章》和團內的有關規定,青年入團應履行以下手續:
1、要求入團的青年,必須向團支部委員會提出書面或口頭申請。
2、凡申請入團的青年,必須有本支部兩名團員做介紹人。介紹人可由申請人自己選擇,也可由團支部指定。介紹人應負責地向團組織說明被介紹人的經歷、表現以及培養、考察情況,向被介紹人說明《團章》。
3、申請人必須認真如實地填寫入團志願書。介紹人應在入團志願書上填寫自己的意見。
4、經支部委員會審查,提交支部大會討論通過。
5、報上級團委批准。經上級團委的委員會批准後,申請人才能成為團員。
6、在團旗下進行入團宣誓。
7、向新團員頒發團員證。
七、團支部工作制度
正常的團支部工作,必須以制度作保證。團支部的工作制度是支部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行動准則。它由團章規定的基本准則、團的領導機關做出的各項規定和團支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具體行為規范三部分組成。
八、團支部工作制度的建立
團支部在制定工作制度時,應考慮到實際可行性既要弄清團章的基本精神,領會上級團委對工作的要求,又要照顧到本單位的學習和工作的實際情況。要充分調動支部全體團員的積極性,全面討論應該建立哪些制度和如何執行制度,切實保證工作制度的建立與黨組織的要求、團領導機關的工作安排與自身的實際安排一致辭起來。
團員隊伍的管理與教育是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一般包括團籍管理、團員獎勵、團費的收繳與活動的開展,為團員管理教育和其他方面工作。
九、團支部工作制度的內容
(一)團員證制度
團員證制度是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環境下,共青團組織以團員證為媒介,進行團員管理的一項組織工作制度,它由團員證和《團員管理條例》構成。團員證內容包括:團員自然情況,團籍注冊,團的組織關系接轉,團員榮譽記載,超齡離團,備注等欄目,並附有團費收繳卡。
1、團員證的功能:
(1)證明團員政治身份;
(2)轉接團員組織關系;
(3)進行團員年度團籍注冊;
(4)作為團員參加團內民主選舉的資格證明;
(5)記載團員獲得的團內獎勵;
(6)方便團員參加團內活動。
(7)作為團員超齡離團的永久紀念。
(8)《團員證管理條例》是團員使用團員證和團組織實施團員證的原則規定。
2、團員證的日常管理包括:
(1)團員證頒發。新團員被上級團委批准入團後,團支部應及時通過鄭重方式向其頒發團員證。團員證須經上級團委統一編號,貼有本人照片並由上級團委加蓋騎縫鉛印方有效。
(2)建立《團員花名冊》團的支部必須與本支部團員證相對應的《團員花名冊》並根據團員組織變更、團籍注銷等情況及時修訂,以掌握團員的基本情況。
團員持證參加活動。團員證是團員政治身份的證明,團員在組織規定的范圍內持團員證可優先參加團內的活動。臨時外出的團員可憑團員證與所到 地區或單位的團組織取得聯系,經同意後可到指定的團組織參加活動。外出流動團員在一個地區或單位連續工作達半年上的,在其所生活的團組織中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並向該組織繳納團費。
(3)團員獎勵記載。團員記載的團內獎勵為「優秀共青團班幹部」榮譽稱號。此榮譽稱號為全國、省、地(地)和基層團委四個級別。團員獲獎後,由團委直接在團員證「團員榮譽記載」欄內註明。
十、團員教育評議制度
團員教育評議制度是團組織對團員進行思想教育一項基本工作制度,是對團員證制度的有效補充。每年的第四季到次年的第一季我校都要通過一活動來完成團員年度團籍注冊工作和優秀團員的評比表彰工作。團員教育評議活動一般分為以下四個階段進行:
1、思想教育階段。
這一階段要通過組織團員學習文件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團員加深對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自學地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信社會主義制度,樹立起與黨和國家同舟共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共青團員的光榮感和責任感,明確做一名合格共青團員的基本要求。
2、總結評議階段
本階段,每個團員要根據自己平時的表現和思想善對照團章寫個人局面總結,在此基礎上,以團支部或團小組為單位,召開民主評議會,開展批語與自我批評。通過民主評議,把團員分為四個層次:
(1) 在各方面表現突出,模範作用顯著的為優秀團員;
(2) 基本達到團組織要求的,為合格團員;
(3) 與團組織要求有較大差距,經過民主評議,有決心克服缺點迎頭趕上的,為經過幫助能夠合格的團員;
(4) 放棄共產主義信仰,嚴重違法亂紀,喪失團員條件的為不合格團員。
3. 團籍注冊及組織處理階段
4. 在民主評議工作完成並經上級團組織審定批准後,開始進入團籍注冊及組織處理階段。團籍注冊是對團員團籍的連續認定,此項工作以團支部或團總支為單位進行,具體操作如下:
(1)凡經評議定為合格團員,由團組織在其團員證「團籍注冊」欄內寫注冊時間,加蓋注冊印章,同時發給下年度團費收繳卡;定為經幫助能夠合格的團員暫組成注冊三個月至少年;對極少數不合格團員,經教育仍無改進的,團組織應予以除名,不再為其輸注冊,並將有關情況寫成書面材料報學校團委審批。
(2)受團內警告、嚴重警告、撤銷團內職務處分的團員,如果積極參加團員教育評議活動,在活動中認識並改正了自己的錯誤,經民主評議合格的可按時注冊;團員受留團察看處分,察看期間,其團員證由團組織收回。本人應照常參加團員教育評議活動,察看期滿,恢復團員權利後,將團員證明發還本人並及時注冊。
(3)流動團員,外出時間不滿半年的,應回原單位參加「團籍注冊」,團組織可將其注冊期限適當處長,末參加團員教育評議活動的須補課後再注冊。團員外出工作時間超過半年的,可持團員證在所在單位參加團員教育評議活動和團籍注冊。
(4)除組織上的原因外,團員沒有按時參加教育評議活動,輸團籍注冊手續,團的組織應即及時提醒。超過規定注冊時間一年未注冊的團員證,既為失效。
5、表彰階段
在此階段,各單位要對評選出的各層次的優秀團員進行表彰,並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
十一、團內民主選舉制度
1、什麼是團內民主選舉制度
團內民主選舉制度是共青團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產生的各級代表大會的代表和委員會的組織規程,是團內民主選舉的原則、方法、組織程序等規定的總和。其中《團章》中關於團內民主選舉的條文是團內民主選舉制度的原則規定,團內有關選舉工作的條例、規則、辦法、意見等教師依據團章確定的原則制定的。團內民主選舉制度是團的一項重要法規。
2、實施團內民主選舉的重要意義
共青團組織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團內民主選舉是團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在團的生活中的集中體現。實施團內民主選舉,對於充分發揚團內民主,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調動團員和團幹部的積極性,密切團組織與團員青年的聯系,提高團員青年的民主素質,創造一個使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推進團內民主建設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團內民主選舉制度的基本內容
團內民主選舉制度的基本內容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組織選舉規則(暫行)》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基層組織選舉規則(暫行)》中。這兩個選舉規則於1992年1月由團中央制定並公布施行。它是關於團的地方各級組織和團的基層組織民主選舉的法規性文件。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地方各級代表大會組織選舉規則(暫行)》共九章六十二條,主要內容包括:總則;團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代表的構成與產生;團的地方各級委員會的組成與產生;選舉的組織領導;選舉辦法,報批手續;團的地方各級委員會委員、修補委員的卸職和遞補。
十二、團籍管理制度
團籍即團員資格。團籍管理是一項政策性比較強的工作、認真、嚴肅、慎重地做好團籍管理工作,是團支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團籍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超齡離團團員的團籍處理
根據有關規定,團員離團的年齡一般按28周歲執行。對年滿28周歲超齡離團的團員,應在其《入團志願書》的備注欄和《團員證》的超齡離團欄內註明,「XXX同志於X年X月X日超齡離團」團委蓋章,並將其《入團志願書》遞交從事部門或原保管機關保存,個別團員因確有實際困難,而提出局面申請者,經團的支部委員會講座同意,可以提前離團。年滿28周歲提前離團的團員應在其《入團志願書》和《團員證》的備注欄註明:「XX同志,於X年X月X日提前離團」,團委蓋章,並將其《入團志願書》及個人書面離團申請一並遞交從事部門或原保管機關保存。
2. 團員入黨後的團籍處理
團員入黨後,在預備期間仍然保留團籍,在轉為正式黨員後,如果沒有擔任團內職務,團籍自然取消,此時,相互信任應向所在團委交回團員證,團委在「備注」欄內註明「X年X月X日轉為中共正式黨員」並蓋章,發還相互信任,人微言輕永久紀念。團支部則在團員大會上宣布其入黨離團即可。如果在團內擔任工作,雖轉為正式黨員後,仍然保留團籍。
團員入黨後,如果是因為不具備黨員條件而被取消預備黨員資格,其團籍不應取消。如果是因為犯錯誤被取消預備黨員資格,則應根據其所犯錯誤的情節。性質及相互信任承認錯誤的態度和所犯錯誤造成的影響,考慮是否給予團紀處分。
3. 出國團員的團籍處理
團員出國或去港澳定居者,相互信任出境,即停止團籍。在此期間,相互信任如果要求退團,也可以按團章規定,辦理退團手續。團支部可將其團員組織關系和檔案材料轉移到其個人檔案中保存備查。出國探親的團員,出境後即停止團籍,如期回國並經審查無問題者,團支部應及時恢復其組織生活。
團員出境超過限期一年以上者,按自行脫團處理,如發現此間本人有嚴重問題,可以給予開除團籍的處分。
團員在國外學習。工作期間,年滿28周歲時,由國內原單位團支部對其做出超齡離團處理。
4. 自行脫團的團籍處理
團章規定:「團員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繳納團費、不過團的組織生活,或連續六個月不做團組織分配的工作,均被認為是自行脫團。」
對自行脫團團員的團籍處理,一定要持慎重態度,應注意查明是否「沒有正當理由」和是否「連續六個月」這兩個前提條件,經核實確定後提交支部大會討論決定除名後,報上級團的委員會批准。批准後應通知本人。
團員自行脫團後,團組織應在其入團志願書和團員登記表和備注欄中註明情況,寫明自行脫團日期
5. 主動要求退團的團籍處理
團支部對於提出退團要求的團員,要深入了解提出退團的原因,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區別情況,妥善處理。經教育幫助後,提出退團要求的團員如果願意繼續留在團內,應當得到允許和鼓勵;如果堅持要求退團,則應由本人向所在支部委員會提交局面報告,由支部大會宣布除名(不需要通過),報上級團的委員會備案。團員退團後,團組織應在其入團志願書或團員登記表備注欄中說明情況,並寫明退團日期。
十三、團員獎懲制度
團員的獎勵與處分是團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加強團員教育的必要手段。
1、團員的獎勵及操作
團員的獎勵主要有通報表揚和授予「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兩種形式。對於做出突出成績的團員,可授予「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團員獲得榮譽稱號後,由團委將「優秀共青團員」記載在團員證內,並記入本人檔案。對團員的獎勵,都必須經團員所在團支部討論通過,由授獎的該級團組織批准決定。
對團幹部的獎勵主要有通報表揚和授予「優秀團幹部」榮譽稱號兩種形式。對團幹部的獎勵,要經團幹部所在的團支部討論通過-,黨組織審查同意,由團委批准決定。
2、團員的處分及其操作
團員的處分可以分為警告、嚴重警告、撤消團內職務、留團察看、開除團籍五種形式。
給團員以警告、嚴重警告、撤消團內職務、留團察看處分,必須經團支部大會討論決定,報團的基層委員會批准。給予團員開除團籍的處分,由團支部大會討論決定,系團總支審核並上報學校級團委批准。如果受到處分的團員是上一級黨委管理的幹部,應將處分決定報主管的黨委組織部門備案。團支部上報處分團員的審批材料包括:團支部委員會對違紀團員所犯錯誤的結論報告;受處分者本人的檢查材料;有關錯誤事實的主要材料;團支部大會通知的處分決定及本人對所受處分的意見等。
對團員執行團紀處分的時間,應從上級團委批准之日算起。在上級團委批准之前,團支部不能剝奪其團員權利。處分決定批准生效後,由團支部委員會通過受處分者本人。
留團察看的時間為六個月或一年。團員在留團察看期間沒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不得做青年的入團介紹人,其他權利和義務與一般團員相同。團員留團察看期滿,確已改正錯誤的,應及時恢復團員權利。如果在察看期間堅持錯誤,已喪失團員條件,應開除團籍。如果認為有必要處長察看期,再組其一個改正的機會,只可以延長一次,時間不得超過一年。如恢復受留團查看處分的團員權利,或延長察看期,都必須經團支部大會討論決定,並報上一級團委審批。受到警告、嚴重警告、撤消團內職務處分的團員。享有和一般團員相同的權利。團支部受到留團察看處分,應同時免去其團內職務。受到撤消團內職務的處分,就不再同時組以其他團紀處分。撤消團內職務,不包括團小組長,團小組長犯錯誤,應給以其他團紀處分。
團員違犯國家法律,受到行政處分的,一般應開除團籍,其中嚴重觸犯法律的,必須開除團籍。對於某些、犯罪情節較輕,或過失犯罪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宣告緩刑、或判處刑期較短的有期徒刑收監執行,不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如過去一貫表現良好,可以考慮不開除團籍,但必須給予團紀處分。在監禁期間,停止團的組織活動。
3、團員獎勵與處分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對團員進行獎勵與處分是十分嚴肅的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團章規定的組織程序履行審批手續,任何個人都不能決定對團員的獎勵與處分。
(2)獎勵是為了獎勵先進,督促後進。各級團組織在團員,團幹部獎勵工作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搞好調查研究,認真聽取群眾意見,防止偏聽偏信,杜絕弄虛作假。
(3)團支部在討論和決定給團員紀委處分時,除特殊情況外,應當通知當事人到會,並允許本人申辯,也允許其他團員作證、辯護,要認真聽取本人和群眾意見,但本人意見不作為能否生效的條件。
(4)團員對團紀處分不服,有權向團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委員會申訴,並要求有關組織能以負責的答復。各級團的組織對於團員的申訴書必須迅速處理或傳遞,不得扣壓。
十四、團費的收繳與管理制度
團費收繳工作是團支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不公是團組織管理教育團員的一項制度,也是團員組織保持經常聯系,在經濟上支持團的工作,履行團員義務,不斷增強組織觀念的一種必要形式。因此,團章規定,每一個團員都必須按時向團組織交納團費。青年入團後,應從上級團委批准其為共青團員的
⑥ 茶社納新宣傳文字
人淡如菊,茶香四溢。
品茗中華文化。
⑦ 傳播他人照片違反的是什麼法律
肖像權。
肖像權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權利。法律規定,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
1、未經本人同意;
2、以營利為目的。
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於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
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7)茶社宣傳冊擴展閱讀:
我國版權與肖像權沖突的案例:
我國司法實踐中也存在肖像權和版權的沖突,較多地體現於演員劇照中的肖像權問題。
2002年,話劇《茶館》中「秦二爺」的扮演者藍天野發現其在《茶館》中的劇照被北京天倫王朝飯店使用在廣告展示架和燈箱上,且該劇照是由《茶館》著作權人北京電影製片廠許可給飯店使用,因此藍天野將該飯店和製片廠訴至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
法院認為,肖像作品上存在著肖像權與肖像作品著作權的雙重權利,但兩權利僅僅是聚合,不是吸收,肖像作品著作權的行使不能湮滅肖像權。鑒於飯店使用的是集體劇照,且不具有直接的營利目的,二被告的行為沒有侵犯肖像權,最終判決二被告因使用《茶館》集體肖像向原告支付肖像使用費6000元及其他合理支出。
2014年,知名演員吳奇隆發現,羽西化妝品專櫃未經其本人授權,在產品包裝、宣傳冊等處使用了他在電視劇《步步驚情》中的劇照,認為羽西侵犯其肖像權,遂將羽西化妝品生產商尚美公司等訴至法院。
尚美公司等則抗辯稱,羽西化妝品已與《步步驚情》電視劇著作權人唐人公司簽署協議,涉案五組劇照均獲得著作權人的授權。本案最終以調解結案。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肖像權
人民網-如何化解版權和肖像權的沖突?
⑧ 【高分懸賞】尋求資料:古今中外關於描寫咖啡館或者茶館的文學作品,最好是英文。
「Coffee House Cotill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Space in a Public Place」
1993
Coffee houses have a standing pattern of behavior characterized by the existence of private space. Patrons negotia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space through involvement in one or both of two processes. The 「process of not bothering」 and the 「process of engagement」 prevent routine, everyday encounters at the coffee house from becoming too intimate; interactions remain at a 「stranger」 level.
The process of not bothering is characterized by indivial actors, Singles, who are by themselves at the coffee house. The process of engagement involves multiple actors, Withs , who are together at the coffee house. Patrons involved in one or both of these processes are signaling to others a desire to be alone.
No interactional order, however, is immune to interference by way of 「inappropriate」 behaviors. I examine four incidents where the processes of not bothering and engagement, and the private space they maintain, are disrupted in the coffee house: intentional and momentary, intentional and prolonged, coincidental, and accidental. In the event of disruption patrons are faced with the perception that 「something unusual is happening (Emerson 1970) and must act to bring the situation back to normal.
Community and Public Life
Sociologists have long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in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upon peoples』 ability to construct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hared identity with others in their lives; indivial anomie 社會失范and alienation have taken the place of organic community (Hewitt 1991) and mechanical solidarity. There seems to be agreement that a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urban life is the lack of, and corresponding search for, community.
Coffee houses fill a niche in modern urban society as a public place where people are 「uniquely accessible, available, and subject to one another」 (Goffman 1963, p. 22). Regular attend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ivate space in a coffee house establishes a community of strangers where only the mor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regulars』 identities are known (Simmel 1971).
Modern day coffee houses are similar to what Ray Oldenburg, in The Great Good Place (1989), describes as 「third places」 where regulars gather for the purpose of informal interaction. Yet the fact that interactions remain at a 「stranger」 level makes coffee houses importantly and informatively distinct from third places in the formation of community.
Third Places
Oldenburg argues that the core of people』s activity occurs in two 「places.」 The 「first place」 is the home; people』s private family life occurs here. The 「second place」 is work; this place 「reces the indivial to a single, proctive role」 (p. 16).
Modern U.S. society, writes Oldenburg, lacks places where people can simply 「hang-out.」 In fact, to hang-out with nothing in particular to do is looked upon negatively; those who are not at home or work are seen as up to no good. What U.S. society lacks, argues Oldenburg, is an acceptable intersection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place where informal public interaction can occur – U.S. society lacks 「third places.」
Historically, third places are the pubs and coffee houses of European cities where indivials go and 「on any given visit some of the gang will be there」 (p. 32). Talk is plentiful and good here, and takes place on neutral ground where people 「do not get uncomfortably tangled in one another』s lives.」 (p. 22). Furthermore, third places are 「levelers」 open to all and emphasize 「qualities not confined to status distinctions current in the society」 (p. 24).
Third places provide a place to interact outside the boundaries of first and second places that foster a sense of community among members. Informal participation in third places gives regulars an opportunity to be public; an opportunity that connects the lives of members with each other. In confining activities to home, a completely private place, and work, a completely and explicitly proctive place, people lose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community – this is the case, argues Oldenburg, in modern urban society.
Coffee Houses as Public Places
The type of coffee houses I』m describing are like third places in that membership simply requires routine attendance. Coffee houses differ from third places, however, because patrons do not go expecting to meet with other regulars for purposes of informal conversation. Instead, patrons go to the coffee house and construct private spaces in the midst of strangers who have constructed private spaces of their own. Coffee houses are public places for private activities.
The interior of a typical coffee house is made up of numerous small tables occupied by indivials, couples, or groups of nor more than three or four people. There is very little conversation between tables, and the general rule is for conversations among groups to be kept at a level which does not bother other costumers.
Many activies occurring at the coffee house have the quality of 「time killing.」 Killed time is inconsequential time that does not impinge upon the more 「serious」 aspects of one』s life (Goffman, 1963; Cavan 1966). Reading, game playing, and idle conversation within one』s own private space are common time killing activities in the coffee house. Though inconsequential, these activities do not resemble the informal interactions of third places. Time killing activities pursued by coffee house patrons are kept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constructed private space and do not unnecessarily involve other patrons.
The coffee house is furnished with a multitude of 「tools」 that offer something to do for indivials with time to kill. The most common tools are reading materials such as magazines, newspapers, and used books. These items are strewn throughout the coffee house and are readily accessible to all patrons. It is also common for patrons to bring along their own books and magazines as time killing tools.
Coffee houses also provide games such as chess and backgammon as time killing tools. Third place games, according to Oldenburg, are games which 「move along in lively fashion」 (p. 30) and allow for vociferous involvement among players and spectators – Oldenburg gives Gin Rummy and the French game Boules as examples of third place games. The overwhelming favorite game of coffee house patrons is Chess; it isn』t uncommon to see two or three chess matches going on at one time in the coffee house. Chess is not a game like Gin Rummy where lively conversation is the rule. Instead, chess involves intense concentration among players and spectators alike; interactional privacy is afforded chess players so they can make the best possible moves.
Though most coffee house activity involves killing time, there are patrons involved in more 「serious」 activities. I observed people at the coffee house involve in such consequential activities as writing books, writing wills, paying bills, tutoring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cting data for research projects. As with time killing activities, however,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more serious activities is interactional isolation, not third place conversation.
Like third places, patronage at the coffee hose is regular and one often recognizes other regulars. But regulars here rarely do more than make eye contact and nod to one another. Regularity of patronage at the coffee house does not lead to lasting third place interactions. One the contrary, as my paper makes clear, the overwhelming interactional activity taking place at the coffee house revolves around how not to become friendly with other regul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