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曲靖宣傳部長和亞寧

曲靖宣傳部長和亞寧

發布時間:2022-08-12 01:39:35

㈠ 雲南大理籍在全國現任職最大官員是誰

何華,男,1976年10月生,大理州鶴慶縣人,1997年7月參加工作,199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雲南大學信電系通信工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研究生在讀。歷任雲南大學校長辦公室副主任,雲南大學團委副書記、書記,共青團雲南省委常委、共青團中央候補委員,中共曲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等職。現任雲南省大理州委副書記、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長。

㈡ 2016年雲南西雙版納州人事任免情況

2016年大理市人事任免:

楊寧,女,白族,1963年12月生,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1984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共青團曲靖地委副書記、書記,曲靖市麒麟區委副書記、區長,省婦聯副主席,昆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昆明市委常委、盤龍區委書記,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長,楚雄州委副書記,省體育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省體育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現任中共大理州委副書記、州長。
經研究,該同志擬任中共大理州委書記。

楊健,男,白族,1963年10月生,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1985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共青團大理州委副書記,共青團中央統戰部港澳台工作處副處長(掛職),大理州外事辦副主任、接待處副處長,大理州外事辦主任、接待處處長,祥雲縣委書記,大理州委常委、祥雲縣委書記,大理州委常委、大理市委書記,大理州委常委、秘書長,大理州委副書記等職。現任大理州政協主席。
經研究,該同志擬提名為大理州人民政府州長候選人。

李雄,男,白族,1961年5月生,省委黨校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81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洱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雲龍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大理州財政局局長,大理州政府副秘書長、州財政局局長,大理州副州長,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長(掛職),保山市委副書記等職。現任中共大理州委副書記。
經研究,該同志擬提名為大理州政協主席候選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出:
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程雲川、許映蘇(女)
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周武軍(白族)、趙富春(白族)、袁國旺

㈢ 2016年大理市人事任免

2016年大理市人事任免:

李雄,男,白族,1961年5月生,省委黨校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81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洱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雲龍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大理州財政局局長,大理州政府副秘書長、州財政局局長,大理州副州長,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長(掛職),保山市委副書記等職。現任中共大理州委副書記。

經研究,該同志擬提名為大理州政協主席候選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出:

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程雲川、許映蘇(女)

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周武軍(白族)、趙富春(白族)、袁國旺

㈣ 家鄉的名人徐霞客 作文(500字)

在徐霞客的家鄉江陰,有這樣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曾經從事過宣傳、文化、新聞、黨史工作,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致力於徐學研究。20多年來,他以宣傳徐霞客為己任,以品讀《徐霞客游記》為樂事,在徐學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他,就是中國徐霞客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徐霞客研究會特約研究員、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顧問、學術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田柳。

初 聞 霞 客
59年前,田柳第一次聽到徐霞客這個名字。
那是1949年江陰解放不久,20歲的田柳走出校門,參加了革命工作。那年冬天,他在青陽區委宣傳科擔任通訊幹事。有一天,他去北渚鄉南�岐村開會,當晚住宿在該村。晚飯後,村長和村農會會長自豪地向他介紹,村裡出過一位有名的人,叫徐霞客。隨後便陪他去參觀這位名人的故居,裡面住著人家,沒有任何有關徐霞客的資料。當時,年輕的田柳對這位名人一無所知,他把徐霞客聽成了「徐俠客」,以為是一位有武功的人物。
上世紀60年代初,田柳在縣委辦公室擔任新聞秘書。因馬鎮公社湖庄大隊第三生產隊被華東區評為農業先進單位,他為了總結材料,又一次去了同屬湖庄大隊的南�岐村。村裡的徐家祠堂內辦了一所湖庄小學,由於徐霞客故居《晴山堂石刻》已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校內辟了一個徐霞客紀念室,並將天井裡散落的《晴山堂石刻》砌嵌在紀念室的牆壁上。田柳去看了,這才知道徐霞客是明代人,地理學家,但是對他的了解仍然十分膚淺。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思想的解放,學術的開放,對徐霞客及其《游記》的研究,在全國范圍內蓬勃發展,方興未艾。此時,田柳已擔任縣委黨史辦副主任。有一次,他隨縣委領導接待原省委書記處書記包厚昌時,這位老書記興致勃勃地介紹起開發太湖的宏偉藍圖,並講到江陰的徐霞客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要把徐霞客作為名人資源納入太湖發展規劃,為了便於人們參觀徐霞客故居,決定撥款造一條公路,從塘頭橋通到徐霞客的故鄉馬鎮。老書記的一番話,深深地觸動了田柳,原來徐霞客竟是這樣一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名人。
1983年12月,田柳陪同原省紀委書記康迪前往馬鎮,參觀徐霞客故居。在座談中,有人反映徐霞客曾經被視作不務正業的浪盪子,康迪同志說,怎麼能這樣講呢,徐霞客並不是單純的遊山玩水,他是在作科學考察,他在地理學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田柳在一旁聽著,更加深了對徐霞客的了解。當看到江陰的書店裡陳列有《徐霞客游記》時,康迪說,別的地方很難買到,便買了一部。田柳隨即也跟著買了一部,上下兩冊,當時的書價4.90元。回去後,田柳每天晚上都要打開《徐霞客游記》認真閱讀,這是他第一次通讀這部不朽的著作。25年來,他已記不清讀了多少遍。正是這部當年被錢謙益稱之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千古奇書」,引導田柳踏上了徐學研究之路。他寫下的第一篇徐學研究文章《李寄與〈徐霞客游記〉》,發表於《廣州日報》。

情 系 霞 客
1986年1月初,著名地理學家褚紹唐、陳橋驛以及瞿寧淑、周寧霞等來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無錫、雲南、貴州、廣西等地的知名學者、徐學專家雲集江陰,參加徐霞客誕辰四百周年紀念活動。1月5日,紀念大會在江陰長江影劇院舉行。田柳參加了那個盛會,聆聽了全國紀念徐霞客籌委會副主任、江蘇省副省長汪海粟關於徐霞客對祖國科學事業的貢獻和在世界科學史上地位的報告。初涉徐學的田柳第一次看到全國有那麼多知名學者和專家在關注徐學、研究徐學,他為家鄉出了這樣一位千古奇人感到自豪,同時也第一次感受到徐學的博大精深,其內容涉及到地理、地質、文學、歷史、民俗、民族等諸多學科。
不久,他又和江陰的徐學研究者、愛好者去縣文化館聽取了新版《徐霞客游記》責任編輯周寧霞關於整理《游記》的經過以及徐霞客深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考察的學術報告。報告十分精彩,田柳聽後更覺得徐霞客以畢生精力從事地理考察,其刻苦耐勞、百折不撓的精神可敬可佩。他想,作為徐霞客的家鄉人,更應該深入研究徐霞客,宣傳徐霞客,讓徐霞客的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1987年5月29日,江陰縣徐霞客研究會在霞客故里晴山堂正式成立,首批會員29人。時任江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偉成被推選為會長。田柳參加了研究會的籌備工作,並與蔣錫源、李寶根一起被推選為副會長。同年8月,隨著江陰撤縣設市,縣徐研會易名為市徐霞客研究會。不久,經會長王偉成提議,田柳擔任了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在這期間,田柳撰寫的《徐霞客的福建之行》被收入市徐霞客研究會成立後編輯的第一本文集《徐霞客專輯》。
1991年,田柳與江陰博物館館長唐漢章一起赴廣西桂林,參加徐霞客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由中顧委伍修權同志主持,美國著名學者謝覺民,國內徐學專家陳橋驛、吳應壽、朱惠榮等都參加了。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帶去了由田柳主編的第二本文集《徐霞客研究文選》,會議期間,與其他單位提供的學術材料相比較,田柳明顯地感到差距很大。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國際性的徐霞客學術研討會,這個高規格、高水平的研討會讓他大開了眼界。在他前往廣西地質研究所招待所住宿時,看到研究所院子里有一座全國最早豎立的徐霞客塑像,這使他感到特別親切。三年後的秋天,田柳隨無錫的徐學同仁,赴昆明參加雲南省徐霞客研究會成立大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期間,在滇東曲靖市中心看到又一座徐霞客塑像;尤其在徐霞客當年考察過的翠峰山上,他看到在一面兩層樓高的牆上,寫有徐霞客游曲靖翠峰山的一篇文字;山上還有一口古井,據當地人介紹,徐霞客曾經喝過這口井裡的水;那裡的老百姓,不論大小,包括送他們上山的駕駛員,都知道徐霞客到他們那裡去過。而他們在麗江遇到的一些老人,講起徐霞客來更是頭頭是道,當地的人們甚至將徐霞客奉若神明。田柳在大西南的所見所聞,令他感慨萬千,他沒有想到,徐霞客在那裡的影響竟是如此之大。這一切都激勵著田柳更加鍾情於徐霞客這一偉大人物,同時也鼓舞著他更加深入地致力於徐學研究。

尋 覓 霞 客
田柳在徐學研究中不僅重視文獻考證,而且注重實地考察。就像當年從事新聞工作時喜歡深入現場采訪那樣,他常常根據《游記》中的記述,去尋覓霞客的游蹤。
田柳注意到,長期以來,徐學研究者依據數十萬字的《游記》,對徐霞客遍歷我國名山大川,探索大地奧秘,尤其是晚年萬里遐征大西南進行了大量研究,卻忽略了他對家鄉山水的游歷與考察,其原因是《游記》中沒有留下有關家鄉山水的記述。然而,田柳卻從《游記》附編的傳志、詩文以及家鄉流傳的口碑、文字資料中,發現了徐霞客青少年時期游覽家鄉山水的一些線索。為了驗證這一發現,田柳先後登上江陰境內的君山、黃山、花山、砂山、香山等山峰,尋覓霞客當年的蹤跡,並由熟悉當地環境的老文史工作者程以正陪同,前往城內南街實地考察了霞客曾經去過的迎福寺遺址。
2002年,田柳在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徐霞客研究》第9輯發表了《徐霞客的亘古奇游與在家鄉的游蹤遺跡》一文。他在文章中寫道:「徐霞客青少年時期主要游覽本地名山勝跡,他是從家鄉江陰開始游覽,逐步萌發遨遊祖國大好河山、考察地貌、探溯江源的強烈願望的。」「據筆者十餘年查閱史籍、調查走訪和實地踏勘,對徐霞客早年和中年以後游覽家鄉江陰各地名勝,除上述各家(指褚紹唐、呂錫生、蔡伯仁)所言的香山、君山、黃山鵝鼻嘴、花山外,還有毗山、雞籠山和梧塍里(祖居、祖塋)、黃田港、璜溪,還可能到過秦望山、定山、顧山、孤山等名山勝地。」除了這篇文章外,從1987年至2005年,田柳先後撰寫並發表的有關徐霞客江陰游蹤的文章還有《徐霞客探訪迎福寺》、《徐霞客與家鄉的山山水水》、《君山立奇志》、《少年霞客與花山》。
田柳不僅在家鄉尋覓霞客的行蹤,而且踏勘了其他許多霞客到過的地方。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他曾去各地參加徐學研討會,到過北京和薊縣盤山,雲南昆明、曲靖和麗江,貴州盤縣,廣西桂林,福建武夷山,浙江杭州、湖州、紹興、麗水和寧海,江蘇南京、無錫。「每到一個地方,他總十分珍惜會議的機會,去考察徐霞客的游蹤。」(載呂錫生《走近徐霞客》跋)田柳自己也說:「我因參加『徐學』研究活動,曾偕同仁考察霞客游蹤,均以詩記之,題為《名山行吟》。」(載田柳《絕句·名山行吟》)
20世紀80年代初,田柳在閱讀《徐霞客游記》附編的《李介立先生小傳》以及《梧塍徐氏宗譜》時了解到,徐霞客之子李寄(字介立)曾經隱居在由里山之山居庵,潛心編輯整理其父留下的《游記》,他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四處搜尋父親的手稿及遺著,終於編定了較為完整、規范的《游記》抄本,學術界稱李本,為《徐霞客游記》「諸本之祖」。李寄這位曾經為《游記》傳世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引起了田柳的極大關注。尤其是李寄編輯整理《游記》的隱居地山居庵究竟在何處?更是成為田柳探尋的一個目標,久久縈系在他的心頭。20年間,他曾多次沿著花山東南山麓一帶,走訪查詢現存的山庵古寺,踏勘已經毀棄的古剎遺址,然而始終未能找到山居庵舊址。
2003年5月,正值「非典」期間,年逾古稀的田柳根據一位友人提供的線索,約了幾位同仁再次上山,終於在江陰南郊地處雲亭、南閘、峭岐三鎮交界處的花山西南麓楊梅塢,找到了苦苦尋覓了20餘年的山居庵遺址。據此,田柳撰寫了《探覓花山山居庵舊址》一文,並賦詩《七律·覓得山居庵故址志感》一首:
頻年探跡花山上,隱士緣居求靜參。
蔓草波光連佛宇,雲松嶺影映孤庵。
登臨嘯傲華章寫,拄杖吟情入筆端。
有幸遺篇今復得,山人碧血滿書箋。

走 近 霞 客
江陰是徐霞客的故鄉,市徐霞客研究會根據這一特點,提出了「立足江陰,揚長避短,深入研究,敢於突破」的方針。田柳覺得,與那些以地理、歷史、哲學為專業的徐學專家和學者相比,自己在地理、歷史、哲學方面的學養遠不如人家。但是,他認為,我們是在霞客的故鄉從事徐學研究,我們擁有外地學者所不具備的地域優勢,只要發揮這一優勢,就能取得獨特的成效。多年來,田柳按照市徐霞客研究會「立足江陰」的方針,充分發揮江陰這一地域優勢,在徐學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除了對徐霞客家鄉游蹤的考察與研究,對李寄整理游記的地點進行探尋和考證,均填補了徐學研究的空白之外,田柳還通過對《游記》最初成集過程進行深入研究,撰寫了《季會明的承諾和不懈努力》一文;並在廣東中山大學《歷史大觀園》1992年第6期發表《〈徐霞客游記〉的流傳與民間藏書家》,指出:「《徐霞客游記》的編輯整理和流傳,除了徐霞客的塾師季會明、三子李介立做出了很大貢獻外,民間藏書家的珍藏、校訂、增補,也是《游記》得以保存和流傳的一個重要因素」;199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徐霞客與江蘇》,收入了他撰寫的《漫話霞客家鄉的「徐學」研究》,文章指出,千古奇書《徐霞客游記》,在徐霞客「生前就引起了家鄉人民的關注,尤其是蘇州、無錫、常州、江陰等地親朋故友、名公巨卿、文人學子的仰慕和興趣,興起了最早的『徐學』研究活動」;他還通過對徐霞客夫人許氏的研究,搞清楚了徐霞客的岳父為許學閔,而曾經與徐霞客同游太湖並對徐霞客產生很大影響的明代江陰詩壇領袖許學夷,則是許學閔的同父異母弟;在《江南兩大文化世家的人文交往》一文中,田柳探討了江陰徐霞客、蘇州文徵明兩家的世誼之交;而在《徐霞客與陳鼎的滇黔之旅》一文中,他將徐霞客的《滇黔日記》與清初江陰另一位旅遊探險學者陳鼎的《滇黔紀游》進行了剖析比較;他還深入研究徐霞客故居《晴山堂石刻》的形成過程、重要價值以及歷史上的多次劫難與破損情況,並前往馬鎮霞客故鄉,了解《晴山堂石刻》解放後的恢復、「文革」中的保護以及「文革」後的重建過程。在此基礎上,他撰寫了《歷經滄桑的書苑瑰寶〈晴山堂石刻〉》,發表於《江蘇地質》1997年增刊。
1997年,在江陰市徐霞客研究會成立10周年之際,為了展示研究會10年間的研究成果,並紀念徐霞客誕辰410周年,田柳與江桂苞主編的《徐霞客研究文集》,由江蘇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收入了研究會20餘名成員的40多篇文章,共19.1萬字。這一年,田柳還全面總結徐霞客研究會成立10年間的工作和活動情況,寫成《江陰「徐學」研究十年回顧》一文,發表於1998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徐霞客研究》第3輯。
早在20世紀20年代,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在校點《徐霞客游記》時,曾經編寫了第一部徐霞客年譜。到了上世紀80年代,為紀念徐霞客誕辰四百周年,著名學者、上海華東師大教授褚紹唐,在與吳應壽重新整理《游記》之後,又編寫了第二部徐霞客年譜。1997年,江蘇省徐霞客研究會決定編寫出版《徐學概論》時,特地約請田柳編寫徐霞客年譜,以附錄於書末。在接受這一任務之後,「田柳先生認真學習丁、褚兩前輩所作年譜,取其長,揚其優,補其缺,正其誤;同時吸收二十年來徐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使之刪繁就簡,突出重點,以體現江蘇地域特色,反映徐霞客的光輝一生。」(見《徐學概論》按語)經過一年的勤奮耕耘,田柳如期完成了3萬余字的《新訂徐霞客年譜》。對於田柳編寫的這部徐霞客年譜,褚紹唐教授審閱後,致函《徐學概論》主編朱鈞侃,表示滿意。
2003年,田柳在江陰花山找到了李寄整理《徐霞客游記》的場所——山居庵遺址後,激情難抑,並由此觸發了為李寄編一部年表的想法。他認為,「無論研究歷史文化名人徐霞客,還是研究《徐霞客游記》,都需要涉及到李寄生平和他的主要活動、學術成就,以加深對霞客及其《游記》的認識和理解。」(見田柳《李寄生平年表》)於是,他在多年廣泛搜集李寄資料,特別是地方誌書、有關譜牒以及李寄詩文遺著的基礎上,花了近一年時間,編寫了1.5萬字的《李寄生平年表》。這部年表被收入黃山書社出版的《江陰名人年譜》。該書編校者徐華根在按語中指出:「《李寄生平年表》為田柳先生積多年『徐學』研究功力精心編撰而成。」
2005年6月,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田柳25萬字的徐學論文集《走近徐霞客》,該書全面展示了他從事徐學研究以來所取得的成果。他在後記中寫道:「作為對家鄉先賢徐霞客的紀念和敬仰,對自己近20年來研讀、領悟徐霞客及其《游記》的回顧和總結,這一段人生歷程,對我心靈獲得了些許慰藉和安撫。我很欣慰自己做了這么一件有意義的事。」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如今,田柳盡管年事已高,卻依然活躍在徐學研究領域。今年,他參與了江蘇省徐霞客研究會關於《徐學發展史》的研究和編寫工作,並完成了市史志辦的約稿《江陰及全國「徐學」研究紀略》以及《江陰徐學研究大事年表(1987-2007)》的編寫任務。
20多年來,田柳鍥而不舍地跋涉於徐學之路,通過不斷地品讀、研究、領悟,他一步步地走近了徐霞客;同時,也讓閱讀他徐學著作的人們走近了徐霞客。

㈤ 曲靖市農村合作醫療問題

一.市長熱線電話

市長熱線電話:12345

二.市委領導班子成員職務分工情況和聯系電話

仇 和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 主持市委全面工作。工作電話:0871—3197977

張祖林 市委副書記、市長 負責市政府全面工作。工作電話:0871—3166500

楊遠翔 市委副書記 協助書記處理日常事務,受書記委託負責有關工作。聯系市人大、市政協、昆明警備區。兼任市委黨校校長。工作電話:0871—3106506

張紅蘋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負責宣傳、意識形態、對外宣傳工作。分管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社科聯、市文聯、市殘聯。工作電話:0871—3163623

楊 寧 市委常委、副市長 負責發展和改革、農業、林業、水利、扶貧、雙擁、民政、救濟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移民局,糧食局,生物資源開發創新辦公室,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烤煙生產辦公室,掌鳩河引水工程管理局,農墾總公司,自來水集團公司。

協助分管市監察局,審計局。

聯系市政協。

聯系昆明市氣象局,駐昆部隊,武警部隊,郵政局,昆明市煙草公司。工作電話:0871—3135302

張榮明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負責組織工作。分管市級機關工委、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老幹部局。工作電話:0871—3164566

應永生 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負責紀檢、監察工作。工作電話:0871—3162048

高德明 市委常委、東川區委書記 負責東川區委的全面工作。工作電話:0871—2120148

黃雲波 市委常委、秘書長 負責市委辦公廳工作。分管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保密委。工作電話:0871—3168134

金志偉 市委常委、統戰部長 負責統戰工作。分管市委台辦、市工商聯、市僑聯、市台聯。工作電話:0871—3163843

海文達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負責政法工作。分管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電話:0871—3165194

張朝鳳 市委常委、警備區政委 負責軍事(市委人民武裝委員會暨市國防動員委員會和民兵)工作。聯系駐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工作電話:0871—4760066

王曉光 市委常委、副市長 負責商務、外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府自身建設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市商務局,外事僑務辦公室,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市政府研究室。聯系市文明辦,團市委,市婦聯。工作電話:0871—3162568

沈蘇昆 市委副秘書長、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負責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和市級行政中心遷建工作。工作電話:0871—3168298

郭煥波 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目標督查辦公室主任 聯系農業農村工作。分管市委辦公廳綜合二處、綜合四處、行政處。工作電話:0871—3168127

陳全季 市委副秘書長 聯系紀檢監察和政法維穩工作。分管市機要局、市委辦公廳機關黨委、綜合五處、總值班室、人事處。工作電話:0871—3137730

王有祥 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四創」辦主任 聯系組織、宣傳、群團工作。分管市保密局、市委辦公廳常委辦、秘書處、綜合三處、老乾辦。工作電話:0871—3168667

李河流 市委副秘書長 負責市委主要領導文稿起草工作。聯系市委政策研究室。分管市委辦公廳綜合一處和辦公廳業務建設。工作電話:0871—3196231

這些電話在昆明市政網上很容易可以查到的

閱讀全文

與曲靖宣傳部長和亞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屬於電子商務基礎層的是什麼 瀏覽:805
簡述市場營銷中品牌對營銷者的作用 瀏覽:579
2017保安培訓方案 瀏覽:133
促銷活動優化之處 瀏覽:347
策劃新生來校的方案 瀏覽:812
市場營銷和銷售管理創新 瀏覽:795
電子商務選擇題及答案 瀏覽:697
青年教師培訓提升方案 瀏覽:159
百分百網路營銷助手破解版 瀏覽:639
電信全員營銷獎勵方案 瀏覽:741
抵用券策劃方案 瀏覽:38
中國電商企業網路營銷現狀 瀏覽:914
西安交大市場營銷學下載 瀏覽:378
市場營銷復習思考題 瀏覽:83
華為的市場營銷與銷售 瀏覽:678
上海上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75
上海電子商務外包服務 瀏覽:943
英語培訓學校續費方案 瀏覽:167
春季促銷活動動員大會領導發言 瀏覽:51
水吧開店方案策劃書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