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郴州地區歷史出過最大的官是誰
郴州地區歷史上出過最大的官應該是黃克誠,永興縣人,曾經擔任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一職,大將。
㈡ 樊甲生的原宣傳部長樊甲生被雙規
據2006年9月3日大公報報道 繼原湖南郴州市委書記李大倫被拘押後,日前又傳出郴州市委原宣傳部長樊甲生因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和涉嫌買官賣官,受賄金額至少八百萬元,受到嚴肅查處。據悉,2006年8月中旬,湖南省紀委發出內部通報:因樊甲生情節十分嚴重,正式對其實施「雙規」。樊甲生被「雙規」後,使郴州政治腐敗案件更加錯綜復雜。
收人錢財替人「消災」
據香港《大公報》2006年9月3日報道,郴州政府某知情人士透露:8月9日,湖南省委以開會為由,將郴州市委宣傳部長樊甲生召至長沙,隨後對其實施控制,僅兩天時間,樊甲生向湖南省紀委供述的涉案資金即超過四百萬元。事實上,樊甲生受賄金額遠不只此數。據參與樊甲生案件調查的湖南省紀委某知情人士透露,根據有關舉報者所反映的情況,初步調查顯示,樊甲生受賄金額至少達到八百萬元。據稱,樊甲生在擔任郴州安仁縣委書記、郴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期間,涉嫌買官和利用職權收受賄賂,金額巨大。有消息稱,自去年(2005年)5月至案發,樊甲生擔任郴州市委宣傳部長一年期間,每當本地一些非法開採的小煤礦發生嚴重礦難事件後,樊甲生就利用宣傳部長的權利要求在第一時間對消息進行封鎖,然後獲得礦山的乾股或現金回報,樊甲生也由此被當地百姓稱為「礦難新聞滅火隊隊長」。
除此之外,樊甲生還四處撈取好處費,據當地一位知情人士反映,樊甲生在郴州五嶺廣場一塊電子屏上就賺了四百八十萬元。據其介紹,五嶺廣場的電子屏真實造價為一百八十萬,而在結算時樊甲生卻安排以六百六十萬元的價格支付給深圳某公司,從中獲取好處費四百八十萬元。
官官相護封壓新聞
有關消息稱,樊甲生案系郴州市委書記李大倫案的「窩案」之一,樊甲生通過向李大倫行賄買官,經其提拔進入郴州市委常委班子。李大倫案發後不久,樊甲生即以郴州市委宣傳部名義給郴州市直單位、新聞機構及各縣區機關下發「三不準」文件:即不準給外來媒體提供新聞線索、不準接待外來媒體記者、不準與外來媒體記者串聯、合作等。
數據顯示,現年52歲的樊甲生,系湖南郴州資興市興寧鎮光明村人,學歷不高,早年任村民兵營長,歷任安仁縣副縣長、縣長、縣委書記,2003年經李大倫提拔進入郴州市委常委,2005年5月擔任市委宣傳部長。
李大倫被凍結3155萬
另據可靠消息稱,通過湖南省紀委聯合調查組對李大倫家庭人員及李大倫本人的審查結果顯示,李大倫夫婦交代,他們共收受賄賂1325萬元,其中李大倫直接收受895萬元。另查證李大倫家庭存款達3200萬元,目前已凍結3155萬元,其中包括李大倫名下單獨控制的2300萬元。
此前,李大倫被紀檢機關「雙規」,湖南省委免去了其郴州市委委員、常委、書記職務。7月4日,李大倫案正式移交湖南省檢察院。7月30日,經湖南省人大通報,正式罷免李大倫的湖南省人大代表職務。
據了解,現年56歲的李大倫,系湖南桃源縣人,桃源縣現屬常德。李大倫於1999年開始擔任郴州市委書記,此前曾任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部部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等職。報道稱,李大倫落馬的原因與官煤勾結和住房公積金有關。據稱,該案共涉及從上到下158名黨政幹部。
㈢ 郴州市常委為什麼是10個
摘要 一個地級市的市委常委一般有:市委書記、市長、常務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市委組織部長、市委宣傳部長、市委統戰部長、市委秘書長、市警備區司令員等等。
㈣ 蔣鋒郴州市
湘潭市委常委蔣鋒調任郴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時刻新聞獲悉,湘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鋒調任郴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根據《郴州日報》消息,10月22日,郴州市委書記易鵬飛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受省委委託,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處長王武在會上宣布了省委人事任免決定:蔣鋒任郴州市委委員、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龔鳳祥不再擔任市委組織部部長職務。
㈤ 關於雪災的歌曲英雄事跡。
唐山13位農民自費來湘抗冰救災 僅為「幫一點」
河北唐山13位農民千里迢迢自費來湘抗冰救災,他們說,三十多年前,唐山大地震全國各族人民支援了我們,現在南方遭了災,我們也應該來支援你們,不為別的——
僅僅為了「幫一點」
「我們幹不了技術活,但可以抬工具、運材料。」宋志永(右)就是懷著這樣樸素的想法,帶著10多位農民兄弟一道來湖南災區參加抗冰救災。小劉軍攝
去年除夕,河北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的13位農民,顧不上和家人團聚,千里迢迢自費租車來到湖南受雪災最嚴重的郴州市,幫助當地民眾搶險救災。他們為什麼要來這里「自討苦吃」?他們在郴州市幹了些什麼?隨著他們返鄉日期的臨近,記者昨日趕赴郴州,走近這群可親可敬的農民兄弟。
「看見溫總理在災區慰問,我流淚了」
昨日下午,記者趕到郴州,費盡周折才在桂陽的一處山頭找到了宋志永和他的這幫農民兄弟。此時,他們正在高壓電架下來回忙碌著,將從高壓電架上拆下來的廢料運下山。從山上到山下,來回一趟約需半小時。記者空手來回跑了兩趟,就累得氣喘吁吁。而他們扛在肩上的材料,少說也有四五十公斤。
這支來自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的抗災小分隊,自2月8日(正月初二)來到這里,已和郴州軍民並肩戰鬥了9個日夜。
宋志永是這支抗災小分隊的發起者。說起此次來湖南抗災的初衷,這位心直口快的北方漢子打開了話匣子。
宋志永說,2008年1月中旬開始,南方發生的罕見雪災牽動著全國眾多老百姓的心,他從電視中了解到南方不少地區斷水斷電的消息後,在家也是坐立不安。後來,他從電視中看到了溫家寶總理在湖南慰問受災民眾的消息,一幅幅感人的場景,令他激動不已,眼淚也忍不住流了出來,「得為災區人民做點什麼。」
剛開始,宋志永打算向湖南災區捐2萬元錢。後來,他看到湖南不少地方山上全是雪,電力施工難度很大,急需人力、物力支持。於是,經過反復考慮,他萌發了去災區一線支援的想法。
「現在湖南遭了災,我們也應該去支持他們」
租車的問題首先將宋志永難住了。由於馬上就要過年了,沒人願意將車租給他。況且,要將車開到數千公里外、冰天雪地的湖南,車主也擔心路上的安全。直到去年臘月二十九,經朋友擔保,宋志永才以每天650元的價格租到一輛小型客車。
有了車,宋志永開始動員村民們一起前往。剛開始,有人不太理解。「各位父老鄉親,1976年唐山發生大地震的時候,如果不是全國各族人民無私地支援我們,能有唐山翻天覆地的變化嗎?湖南是毛主席的故鄉,如果不是在毛主席的帶領下解放了中國,我們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嗎?現在湖南遭了災,我們也應該去支援他們!」宋志永一番動情的話語,說得大家熱血沸騰。
不到半個小時,就有16位農民踴躍報名,考慮到部分農民家裡的特殊情況,且車子也容不下,宋志永最後確定了13人。這13人中,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才19歲,其中有3對是兄弟,2對是父子。宋志永本來打算拿點錢補償一下,「你這是幹啥?要賺錢,我們也不跟你出來了。」大夥兒異口同聲地說。
大年三十下午4時許,宋志永駕車帶領大家出發。當天中午,宋志永甚至沒顧得上和家人吃上一頓團年飯。妻子張寧流淚說道:「我們娘倆在家過年確實很孤單,但你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你就放心地去吧。」除夕晚上,車窗外不斷傳來喜慶的鞭炮聲,宋志永和他的夥伴們,在車內就著礦泉水吃了點麵包。
「幹不了技術活,我們可以抬工具運材料」
大年初一下午5時,驅車20多個小時後,宋志永一行終於到達長沙。但當時長沙搶險救災工作基本結束。為此,大家又決定轉戰湖南受災最嚴重的郴州市。
正月初二上午,宋志永一行趕至郴州。但當地沒人對口聯系這個外地來的抗災小分隊。為了找到最需要人力的地方,宋志永跑到一搶險救災協調會會場,躲在後排「偷」聽,得知湖南省電力公司承擔的一個項目正急需1000多名工作人員。一散會,宋志永直撲到想要人力的省電力安裝工程公司一位負責人面前:我們是從唐山來的,願意義務救災。幹不了技術活,我們可以抬工具,運材料,讓我們參加吧!這位負責人聞訊,又高興又激動。
當天中午,宋志永一行經過郴州一座大橋時,看到兩旁人行道都是積雪,行人都在行車道上行走,大家馬上從車上拿出鍬、鎬等工具,清理人行道上的積雪。部分過往行人見到他們車上的標語,問明究竟後,也抓起工具,和他們一道鏟雪除冰……經過4個多小時的奮戰,才基本搞完。快收工時,省電力安裝工程公司負責人打來電話,要他們馬上趕到材料庫卸材料。待大家幹完時,已是晚上9時。這時,大家吃了點麵包、礦泉水,算是晚飯。
自此以後,這支抗災小分隊幾乎一刻也沒閑著,在省電力安裝工程公司的安排下,轉戰郴州各地電力搶險現場。他們每天凌晨5時准時起床,一般要到晚上12時才能休息。初來乍到時,他們缺乏准備,只備了兩雙塑料套靴。結果幹完活回到旅店,沒穿套靴的人襪子一擰一把水。他們第二天就在襪子外邊套塑料袋,照樣干。住慣了北方暖炕農舍,宋志永和兄弟們很長時間都沒有適應南方的冷冬。13個人中,有人因為受寒胃痛難忍。沒轍兒,只好睡前用塑料壺盛點熱水,晚上雙手抱著放在肚子上暖暖胃。
正是因為有了成千上萬名像宋志永等人一樣日夜奮戰的搶險人員,郴州的電力搶險工程進展順利,至2月13日,郴州供電已基本恢復正常。此次來湘抗災的所有費用,都是宋志永一個人承擔。目前,他已花掉了近3萬元。「估計全部開支要4萬元左右,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花這點錢很值得。」宋志永表示。據了解,宋志永的家境很一般,前幾年才和朋友搞旅遊掙了一點錢。他和妻子一直想在縣城購房,「但現在房價太貴買不起。」
「他們的出現,是巨大的精神支持和鼓勵」
活躍在郴州城鄉的這支抗災小分隊,感動了郴州和唐山千千萬萬的民眾。
郴州電業局局長易澤茂說,他們的出現,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精神支持和鼓勵!省電力安裝工程公司黨委辦主任胡震營告訴記者,自正月初二開始,這群農民兄弟一直通宵達旦地參與到了他們的施工行列,他們雖然不能決定整個工程的進度,但他們的這種精神大大地鼓舞了全體施工人員的士氣,確實令人深受感動。
2月15日上午,郴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薦國受市委書記葛洪元、市長戴道晉的委託,看望慰問了宋志永和他的夥伴們,代表全市人民向他們表示感謝,並給他們每人送上1000元慰問金。但他們馬上將這筆錢捐給了郴州的慈善部門。李薦國感到過意不去,准備請他們吃一頓飯。結果,宋志永一行沒一人願去,李薦國只好陪著這幫農民兄弟吃了個簡單的盒飯。
同日,唐山市慈善總會給他們發來了慰問信,並慰問了他們的家人。唐山市慈善總會對他們大年三十毅然南下,自發組織赴湖南災區支援電網重建的義舉給予高度評價,稱贊他們向災區人民奉獻愛心的感人事跡,彰顯了唐山人民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的抗震精神和「幫一點」精神。昨日下午,這幫農民兄弟的家屬,又將唐山市慈善總會送來的6000多元慰問金全部捐給了災區。「看到災區人民生活那麼困難,俺們也不能去災區幫上一把手,就把這些錢捐給災區吧。志永他們的做法令俺們感動,俺為有這樣的丈夫感到光榮。」宋志永的妻子張寧說。
讓我們記住這13個名字
宋志永36歲 宋志先48歲 曹秀軍46歲 楊國平54歲 楊國明44歲 楊東21歲 王寶國47歲 王寶忠44歲 王德良47歲 王金龍19歲 尹福60 歲 宋久富39歲 王加祥62歲
「幫一點」精神作用大
一言
河北唐山13位農民的義舉感動湖湘,感動每個聽說了這個故事的人。大年三十那天,這13位唐山兄弟,開著租來的車,匯入到全國支援湖南抗災的隊伍中。在多支救援隊伍里,這支自發組建的抗災小分隊行動特別,風采撩人。
他們主要在郴州參與恢復電網建設。他們只是農民,不能從事技術活,他們做的,真就是鏟雪、搬運物資等一些平常人都能做的小事。但這絲毫不意味著,他們南下災區「幫一點」就作用不大,相反,他們的作用大得很!放棄年關家人團聚,自掏腰包幾萬元,冒著風險南下幫助災區救災,是一份濃濃的兄弟情。千萬別小看這微薄之力,其實,人在自然面前顯示的強大能量,就是人間每一點力量的大集合。
「幫一點」精神,讓我們感動。這是一種中華民族美德的傳承。他們是來實實在在地幫忙的,每天都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出現在那麼不起眼的位置,用他們的雙手,用他們的肢體和智慧,為災區的家園早日溫暖、亮堂起來而戰。這個不尋常之年的除夕到現在,他們用自己真誠的奉獻,幫助他鄉建設,同湖南人民一道,期盼著這春節過後的第一個月兒圓。他們說,他們是來報恩的,因為他們牢記著三十多年前,全國人民幫助他們的那段歷史。中國人就是這樣,對待恩惠,對待義舉,是一報還一報的,生生不息,永無止境。
「幫一點」精神,尤其讓我們振奮。那麼多的人,相識的和不相識的,有單位的或沒有單位的,留姓名和不留姓名的,都來幫助我們了。我們更應該振作起來,發奮起來,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靚麗美好。
㈥ 官場地震的郴州官震
郴州市需要重建的,不僅僅是被洪水毀掉的家園,原市委書記李大倫的落馬牽出腐敗窩案,在郴州官場引發一場不小的地震,湖南省紀委最新調查稱,李大倫夫婦共受賄1325萬元。另有黨政幹部以拜節、賀壽、出國、兒子留學等名義所送的600多萬元,未計入賄賂總額當中。李大倫家庭存款3200萬元,目前已凍結其中的3155萬元。
除市委宣傳部長樊甲生外,郴州市國土礦管局黨組書記楊秀善,以及20多位民營企業家相繼被查,該案波及當地黨政幹部、商界人士158人。在湖南省紀委、檢察院聯合調查組看來,這不過是李大倫案中的一個序曲,更大的網剛剛撒開。近年來,因「肖鵬金被殺事件」、「嘉禾拆遷案」、「全國第一公積金案」,郴州官場屢出大案,重建郴州政治生態環境已成首要之舉。
一個讖語是:2005年6月,在原郴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樹彪挪用1.2億元公積金案案發後,落馬的郴州市副市長雷淵利在長沙被審訊時感嘆,「在郴州要數貪官,我算小的,只能排在第12位」。 此案歷時兩個多月,共偵查105人,涉案到位29人,其中「雙規」3人,即李大倫、樊甲生、楊秀善,法律強制措施18人。
㈦ 樊甲生的樊甲生案開庭審理
2007年7月12日,湖南省郴州市委宣傳部原部長樊甲生涉嫌受賄、行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在湖南省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與樊甲生同時受審的,還有樊甲生的妻子、郴州市人事局軍轉調配科原主任科員盤麗藝。
株洲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0年至2006年,被告人樊甲生在任郴州市市長助理、郴州市人民政府助理巡視員、郴州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單獨或與其妻盤麗藝共同收受他人巨額現金。其收受賄賂形式主要是受行賄人的請托,為開礦辦廠等事項向有關部門「打招呼」。
同時,被告人樊甲生為達到自己職務升遷的目的,從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先後多次向郴州市委原書記李大倫行賄。此外,被告人樊甲生還被指控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此案庭審進行了一天,控辯雙方對樊甲生主要犯罪事實均無異議。據悉,本案將擇期宣判 。
㈧ 地市級宣傳部長是啥級別
地級市的宣傳部長是正處級(正縣級、正團級),由市委常委(副廳級、副市級、副師級回)兼任的,答所以按照高一級別確定,因此地級市的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是副市級,或者說是副廳級、副師級。
地級市市委常委:書記、市長、副書記、常務副市長、組織部長、宣傳部長、統戰部長、市委秘書長、紀委書記、政法委書記、軍分區政委。若書記由市委常委兼任,則書記是副部級,否則為正廳級。市長為正廳級、副書記為正廳級或副廳級、軍分區政委為正師級,其餘常委均為副廳級。
(8)郴州市宣傳部長擴展閱讀:
主要職能是:負責指導全國理論研究、學習與宣傳工作;負責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中央各新聞單位的工作;負責從宏觀上指導精神產品的生產;負責規劃、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配合中央組織部做好黨員教育工作,負責編寫黨員教育教材。
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和改進群眾思想教育工作;負責提出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指導宣傳文化系統制定政策、法規,按照黨中央的統一工作部署,協調宣傳文化系統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㈨ 彭生智的生平經歷
1986.09-1990.06 湘潭大學學習
1990.06-1992.05 湘潭大學計算機系團委書記
1992.05-1993.02 湘潭大學計算機系團委書記(副科級)
1993.02-1994.08 郴州團地委副科級幹部1994.08-1995.10 郴州團地委組織部副部長
1995.10-2000.01 郴州團市委辦公室主任
2000.01-2001.04 郴州團市委副書記、黨組成(其間:1996.5-2001.5市委建整辦綜合組長、常務副主任)
2001.04-2001.05 郴州市團委書記候選人
2001.05-2004.12 郴州團市委書記、黨組書記
2004.12-2007.12 郴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2007.12-2010.05 郴州市廣電局(廣電中心)黨組副書記、局長,郴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
2010.05-2011.05 郴州市廣播電影電視局(中心)黨組副書記、局長(主任)
2011.05-2011.06 蘇仙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副區長候選人
2011.06-2011.12 蘇仙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副區長(主持區政府工作)
2011.12- 現任蘇仙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㈩ 周迎春的畢業院校
畢業院校:湘潭大學
周迎春,1969年1月出生,湖南安仁人,1990年7月參加工作,199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文化(國防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專業)。
現任湖南省邵陽市委常委。
1986.07——1990.07,湘潭大學黨史專業學生
1990.07——1991.01,湖南省郴州地區行署辦信息綜合科科員
1991.01——1991.08,湖南省郴州地委駐臨武縣麥市鄉社教工作隊隊員
1991.08——1993.02,湖南省臨武縣武水鄉團委書記
1993.02——1994.01,湖南省臨武縣武水鄉黨委委員,鄉長助理
1994.01——1996.05,湖南省郴州地區行署辦信息綜合科副主任科員,郴州市政府辦信息綜合科副主任科員
1996.05——2000.09,湖南省郴州市政府辦秘書三科科長
2000.09——2002.02,湖南省嘉禾縣副縣長
2002.02——2002.08,湖南省嘉禾縣委常委
2002.08——2004.01,湖南省嘉禾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4.01——2010.04,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委副書記、區長
2010.04——2011.09,湖南省郴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察局局長
2011.09——2014.12,湖南省郴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2014.12——2016,09,湖南省婦聯副主席
2016.09——湖南省邵陽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