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卓婭是哪個
籍貫:青島
民族:漢族
身高:168cm
體重:52kg
語言:國語,英語,簡用日語和法語
特長:芭蕾舞,民族舞,鋼琴,唱歌,書法
學校:北京電影學院
電影
《72小時》飾演女三號
電視劇
《東方》飾演蔣介石女翻譯 《無量天》 《國球》 《半路兄弟》
話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飾演女一號 朱麗葉 《成長》飾演女一號 冬梅
《今夜有暴風雨》飾演女一號 江靈兒
2009年河北衛視全球環保日大型文藝晚會,在電視小品<<夢醒時分>> 中飾演女一號小麗(小品中飾演三種人物形象,分別是上海嬌矯女,農家朴實女孩和一個男孩的媽媽,代表解放軍藝術學院)。 2010年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百名影人賀新春」晚會中現場演唱電影主題曲《星語心願》。
孚德皮鞋電視廣告 新視界太陽鏡平面廣告(與古天樂合作) 花兒開了服飾廣告 康師傅方便麵廣告 2008北京迎奧運宣傳片公益廣告 2009台灣旅遊宣傳片廣告 2010華數視頻電視廣告
『貳』 李建武的作品-執導
美式機艙情景喜劇《一號箭弦》
大型舞台情境劇《紅門紀事》
影視策劃《海兵一哨》、《戰斗歸來》
舞劇《話梅》、小品《看海》、相聲《牛年吉祥》、《我是一個兵》
話劇《你早晚是我的》《和氏璧》、《打虎上山》
數字電影《聲》副導演
膠片電影《喋血梟雄》
中意合資數字電影《威尼斯城裡的中國人》
中德合資膠片電影《月光之夜》
數字公路電影《走與不走》
中意膠片電影《愛華的男人》
中國首部消防情景劇《紅門紀事》
電影《幸福往事》
中法合資膠片電影《界線》
中意合資數字電影《億萬分之一》 中國北京城市奧運行宣傳片
奧運會文化宣傳片《功夫》 紀念改革開放30年專宣傳片《紅星照我心》
上海世博會北京文化形象宣傳片
中國青島形象宣傳片
廣州亞運會城市形象宣傳片
中國漢陰-濟南-南通-長沙-西安城市形象片《魅力城市》 悉尼風雲宣傳片《從悉尼到北京》
香港電視台《南海之光》
台灣旅遊形象片《願景之邀》
澳門旅遊宣傳片
中國銀行奧運篇大眾汽車得力文具(國外版)
中建機械宣傳片神化集團宣傳片
雞西市宣傳片浦東旅遊宣傳片
北京冬奧會外宣片
國科產品三維動畫及宣傳片
紀錄片(部分執導作品)
建國60年„中華60人‟大型紀錄片
紀錄片國家電網《國電》
生態中國‟大型記錄片
德國黑協作片《阿爾卑斯山》《雪人》
尋找„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之「京劇臉譜」「飛天」「絲綢之路」「熊貓之鄉」
義大利華人電視台《地球之母親》(中意合拍)
幕尼黑紀錄片協作片《色彩》
慕尼黑紀錄片協作片《色彩2》
台灣紀實片《台灣風景篇》《生態篇》
NHK紀錄片《中國功夫》
國家地理《鳥的天堂》
世界地理《牡丹之江》《行遍中國》
中國國家地理《自然之光》
威尼斯協作片《最後的馬道》
澳大利亞華人電視台《心願》
中國氣功專題片
紀錄片《面道》《走在藏青》《茶園之緣》(籌拍中)
藝海視覺影視
電視MV(部分執導)
殘奧會閉幕式MV《北京歡頌你》
中華環保行之低碳公益歌曲《愛的呼喚》
悉尼風雲環保歌曲《FOR FORRSTEP》
軍旅歌曲《堅持到底》《我是一個兵》《選擇》《青春女兵》《當兵就是這樣的人》《當兵的故事》
軍旗歌曲《嚮往軍營》,徵兵歌曲《勇士》
廣告片(部分執導)
中國銀行廣告片中國大運會形象片匯豐銀行廣告形象
中國雲南形象電影廣告片
上海大眾汽車奧運廣告形象片三星手機廣告片NIKE中國奧運行廣告片
全球環保廣告片《水源》
中國消防公益廣告中國武術國外版廣告
中國禁煙公益廣告中國關愛空巢老人公益廣告
央視團圓公益廣告
貢酒廣告法國Chateau Ch Blanc 廣告中國酒之鄉 晚會類(部分作品執導)[1]
2007.8 慶祝八一建軍節80周年「我是一個兵」情景晚會
2007.8 北京奧運倒計時「世界大家庭」大型晚會
2007.11「紅色勁旅英雄贊」公安消防大型公益演出 (鳥巢[2])
2007.12中國經濟十大新聞暨經濟人物頒獎盛典
2007.12 中法情景舞劇(北京) 2008.3 第十二屆亞洲新秀模特頒獎晚會(曼谷)
2008. 宋祖英鳥巢演唱會
2008 香港百星慈善演唱會
2008 端午節詩歌朗誦會
2008 奧運會帆船賽「魅力青島」文藝晚會 (青島)
2008.11 「平安綻放」中國消防「平安」之夜音樂會(深圳)
2008.12 「經濟之星」改革開放30人暨十大新聞人物頒獎盛典
2009.北京市第七屆全民體育節暨千台萬人乒乓球活動文藝表演
2009.1 「為祖國喝彩」紀念建國60周年民族藝術精品集萃展演
2009.8『精彩軍營 慶·八一』軍民文藝晚會
2010.3 中國漢陰第五屆油菜花節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
2010.8『博彩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民族文化文藝晚會
2010.10 世界音樂百年金杯情景音樂會
2010 亞洲話劇藝術節開幕式
2011.深圳世界大運會「走進深圳」之夜
2012. 江蘇銀行春節聯歡晚會
2012 廣州銀行聯歡會晚會
2012. 世界環球春節聯歡晚會(天津-德國)
2012. 亞洲汽車博覽會開幕式(昆明)
2012. 世界武術大會開幕式
2012. 舞劇《花勝梅》
2012. 歐洲孔文化節開幕式
2012 音樂劇《文成公主》(北京保利劇院)
2013. 中國民生銀行北京管理部春節聯歡晚會
2013. 中央電視台環保春晚
2014. 大型海上情景表演《海南之風》
2014. 中國民生銀行春節聯歡晚會
2014. 歐洲華人春節聯歡晚會
2014.張紅英獨唱音樂會
2014.中法元旦音樂會
2015.歐洲華人春晚
2015. 中國華人情景音樂會
2015. 新年交響音樂會
2016. 新年多媒體交響音樂會
2016. 中歐春晚直播
2016. 中國民生銀行20周年行慶暨表彰典禮
『叄』 為什麼很少日本人來中國旅行
日本,中國一海相隔的鄰居。說起日本,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中國人,對這個國家有很多的情愫,說不清,理還亂。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人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的日本人均GDP就高達39287美元,反觀中國的人均GDP,則相對要弱小許多,僅為9462美元。
評價
總而言之,雖然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國家,但是兩個國家的國情、社會習俗和思想觀念等都不太一樣。日本人來華旅遊人數的減少,這和很多方面的因素有關。當然,現在的旅遊人數減少,並不代表著今後也依舊如此。
『肆』 求台灣視頻素材
都不給點分
『伍』 我想多了解一下台灣,風俗,風景,人文等.哪裡有這方面的視頻介紹呢希望哪位朋友助小弟一臂之力,有點急
一、 地理與居民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里。
台灣位於中國東南海面,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全省共劃7市16縣。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暴雨。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和樟油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
台灣除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外,其它自然資源有限,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產也較少,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
台灣六十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現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工業有紡織、電子、製糖、塑膠、電力等,開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區。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電氣化鐵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
據台灣有關方面統計,截止1998年8月,台灣省人口為2181萬多人,加金門、馬祖人口,總數為2186萬多人;人口年增長率約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佔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為568.83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里1萬人。
台灣居民中,漢族約占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佔2%,約38萬人。根據語言、風俗的不同,台灣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在行政區劃上,台灣省轄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5個省轄市,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澎湖16個縣。台灣當局於1967年將台北市、於1979年將高雄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寶島名勝有日月潭、阿里山、陽明山、北投溫泉、台南赤嵌樓、北港媽祖廟等。
廈門與台灣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優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灣,自古有「扼台灣之要,為東南門戶」之稱。自宋代以來廈門與台灣同屬一個行政單位,大陸移民始從廈門移往台灣。相似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與生活習性溝通了廈門與台灣人民密切關系與往來,正如《台灣府志》所載:「台郡與廈門如鳥之兩翼,土俗謂廈即台,台即廈」。台灣人民70%的祖籍地源於閩南地區,兩地人民情同手足故鄉情。這種特定的地理與歷史淵源關系使廈門成為與台灣各項交流交往的中轉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經貿交往的集中地。
二、 歷史概況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台灣島。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佔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斗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系者,一律廢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沒有找到視頻哦
『陸』 台灣風景旅遊光碟哪裡有
一般的大型音像店應該有的,你可以詢問一下,有的專門介紹台灣風光旅遊的書籍也會有配套的光碟的!
『柒』 名偵探柯南劇場版哪一部最好看
據我所見,每一部都十分精彩,各有所好,如果實在要排我會按我自己喜歡給你排一下
1.沉默的15分鍾
《沉默的15分鍾》是《名偵探柯南》的第15部動畫電影,也是《柯南》劇場版問世15周年的紀念作品。這部電影的舞台轉到了「雪國」新潟。在覆蓋積雪的大壩上,這部劇場版最新力作一定能帶給觀眾未曾有過的新鮮體驗。
排得好糾結啊,~~樓主全看了吧~~~
參考平分排名http://tieba..com/p/2793711467
『捌』 沙縣小吃的台北亮相
2010年5月4日下午,海峽兩岸小吃文化交流座談會、沙縣小吃旅遊文化圖片展、沙縣小吃精品展、沙縣小吃旅遊文化宣傳片展播等沙縣小吃台灣行活動,在台北圓山飯店登場。台灣餐飲、商貿、旅遊等社會各界人士200多人共赴沙縣小吃盛宴。
中共福建沙縣縣委書記陳瑞喜表示,希望通過「沙縣小吃台灣行」系列活動,一方面展示沙縣小吃食文化,讓台灣各界人士了解沙縣小吃,加深兩岸同胞情誼;另一方面加強兩岸飲食文化和技術交流,尋求兩岸更加廣泛交流與合作的途徑,推進兩岸餐飲和旅遊業共同發展與繁榮。
海霸王國際企業集團總裁庄榮德在座談會上說,這次沙縣小吃來台,相信對台灣的小吃會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兩岸的食材、做法都有相通之處,希望台灣的師傅能與沙縣小吃師傅交流學習好的經驗,帶動兩岸小吃文化的共同繁榮 。
此次「沙縣小吃台灣行」以「弘揚中華飲食文化,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為主題,將重點商議沙縣與台灣互辦小吃旅遊節、沙縣小吃在台灣經營、台灣餐飲企業入駐沙縣小吃文化城經營以及兩地旅遊合作等事項。
『玖』 百度搜索一個叫做台灣旅遊宣傳片的視頻中的歌曲叫什麼
用安卓版酷狗音樂的聽歌識曲功能就可以知道。
用法:
首先,注意一定回要連接網路,建答議是在Wifi環境下。打開酷狗音樂軟體應用。
接下來,在打開的頁面中選擇「更多」選項卡,進入下一個功能頁面。
接下來,就會看到「聽歌識曲」功能了,好了,點擊該功能。
然後點擊「開始識別」,需要注意一下的是所要識別的音樂聲音必須足夠大,然後注意自己的手指不要遮擋住手機的麥克風孔,接下來就是耐心的等待啦。
當軟體已經可以自動識別到當前播放的歌曲的時候,會自動停止識別,然後展現識別到的歌曲名稱和下載頁面,如果大家感覺識別的准確率不高的話,可以多試試幾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