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甘肅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科學技術普及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以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第三條科普是公益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應當遵循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原則,社會各界都應當支持和參與科普活動。第四條科普工作的對象是全體公民。
科普工作應當注重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對象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採取多種方式進行。第五條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科學精神,反對和抵制偽科學。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科普為名實施違反法律法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第二章組織管理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科普工作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有效措施,促進科普事業發展。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由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其他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組成的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科普工作聯席會議負責審議本行政區域科普工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的科普工作,研究解決科普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宣傳貫徹有關科普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督促檢查本行政區域內的科普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有關的科普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結合實際,組織開展轄區內的科普活動。第九條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應當發揮有關學會、協會、研究會的優勢,組織開展科普活動;支持有關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科技人員進行科普研究、科普創作和科普推廣;協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年度計劃,為政府科普工作決策提供建議。第三章社會責任第十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及其他社會組織,都有開展科普工作的責任。
每年五月的第三周為本省科技活動周。活動周期間社會各界應當根據活動主題,結合實際開展科普活動。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科普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指導學校開展科普活動。
中小學校應當配備科普輔導教師,組織學生參加科普興趣小組,開展科技發明、科技製作、科技考察等科普活動。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牧、科技、文化、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和科學技術協會,應當支持農村科普組織、科普隊伍和科普活動基地建設,健全科普工作網路;組織經常性的科技下鄉、進村入戶活動,開展面向農牧民的科技知識和技能培訓,為農牧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務。第十三條鄉鎮人民政府和農村基層組織應當提高科普服務能力,建立健全農村科普組織,加強農村科普隊伍、科普活動站和科普宣傳欄的建設。
農業技術推廣培訓機構、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村科普示範基地應當利用自身優勢,向農牧民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第十四條城市基層組織應當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旅遊等資源,開展環境保護、醫療衛生、防災減災、食品安全、健康養生、節約資源等方面的科普宣傳活動。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單位,加強對城鎮勞動人口科技教育培訓的協調和管理,開展科普教育,普及職業病防治、安全生產等知識。第十六條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特點,開展科普宣傳,普及與生產經營、職業衛生、環境保護、安全防護等有關的科學技術知識。
鼓勵企業建立科普組織、製作公益性科普廣告,設立和開放科普場館。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務員管理機構應當將科普納入國家公務員繼續教育的內容,根據培訓對象的需要,開設現代科技知識課程或者舉辦科技知識講座。第十八條新聞出版部門應當加強科普作品的出版宣傳工作,影視單位應當加強科普影視作品的製作、發行和放映;出版、發行機構應當對科普作品的出版發行予以扶持和優惠。
B. 社區可以開展哪些科普宣傳活動
1.內容包括科普知識宣傳資料分發、免費咨詢和電腦維修服務、科普問答知識有獎競猜等。 社會實踐的隊員們來到社區活動中心,帶著所需的科普宣傳用品設立了科普宣傳站,投入到當天的宣傳活動中來。
2.其中科普問答知識有獎競猜吸引了社區居民尤其是小朋友們的踴躍參與,一些題目難倒了不少小朋友,但通過互相幫助、求助家長等方式學到了新知識、答對了題目,為自己贏得了綠色植物、滑鼠墊、耳機等小禮品。
3.活動還准備了多本科普書籍免費贈送給社區居民,並在社區醒目位置擺設安全小知識展板,分發安全知識宣傳手冊,進一步幫助社區居民們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推進社區科普工作社區充分利用科普條幅、科普展板、發放宣傳材料,宣傳低碳生活、精彩妙招等日常生活科普知識,極大地豐富了轄區群眾的科技文化生活。
C. 怎樣開展有特色的社區活動
建立科普協會,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科學知識水平。建立老年回體協支會,開展以答拳操為主的健身活動。建立社區文化機制,建立各街道社區文化協調機構,形成國家、集體、群眾、社會多渠道興辦群眾文化事業的新格局。各街道結合各自特點,開展「新村文化」、「庭院文化」、「文化科技沙龍」、「京劇茶室」、老年俱樂部活動等各種特色文化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開展「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活動,開展各項社區服務活動。建立社區教育委員會,組織社區內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居民開展尊師重教,青少年德育教育活動,參與、支持中小學教育改革,對學校進行監督評估和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等,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教育的好形式,得到國家教委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肯定。建立以居委會治保會為主體的群防群治體系,成立街道治安聯防大隊,落實社區內企業和居委會治安承包責任制,開展創立「安全小區」活動,增強居民安全感。各街道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居委會建立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便民利民服務網點。建立街道文化中心站,形成覆蓋全區的群眾文化網路。建立德育教育基地,教育青少年。
D. 亳州市局開展「世界環境日」科普宣傳活動,在這個日子我們該呼籲什麼
說到世界無煙日,首先想到的就是無煙。無論是日常香煙,工業排煙,還是各種香煙,都需要禁止。這樣才算真正的無煙日。當然,在國外很多國家,在世界無煙日,是不允許看到人們在公共場所吸煙和工業煙塵排放的。所以,世界無煙日說無煙,也不能只說無煙。這需要大家的共同呼籲。“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於提醒全世界的人們注意全球環境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而且吸煙帶來的危害遠不止對健康的威脅,消防安全也存在一定隱患。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那些被丟棄的煙頭中,哪些是沒有完全熄滅的。在世界無煙日,為了人們的健康,呼籲無煙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在這一天,我們應該比平時更加註意自己的健康。這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不管是日常吸的煙還是其他的煙,比如一手煙和二手煙,工業排放的工業煙霧。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呼籲和關注的。因此,在世界無煙日,我們也需要呼籲人們的健康。
E. 社區組織普法教育活動可以有哪些
內容包括科普知識宣傳資料分發、咨詢和電腦維修服務、科普問答知識有獎競猜等。社會實踐的隊員們來到社區活動中心,帶著所需的科普宣傳用品設立了科普宣傳站,投入到當天的宣傳活動中來。其中科普問答知識有獎競猜吸引了社區居民尤其是小朋友們的踴躍參與,一些題目難倒了不少小朋友,但通過互相幫助、求助家長等方式學到了新知識、答對了題目,為自己贏得了綠色植物、滑鼠墊、耳機等小禮品。活動還准備了多本科普書籍贈送給社區居民,並在社區醒目位置擺設安全小知識展板,分發安全知識宣傳手冊,進一步幫助社區居民們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推進社區科普工作
社區充分利用科普條幅、科普展板、發放宣傳材料,宣傳低碳生活、精彩妙招等日常生活科普知識,極大地豐富了轄區群眾的科技文化生活。同時為保證居民隨時隨地都能學到科普知識,還組織轄區居民到社區觀看遠程教育養生知識講座,通過觀看學習,增強了居民們的科普養生知識,同時也倡導了科學、環保、文明的生活理念,深受轄區居民歡迎。
社區通過開辟《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宣傳欄、「社會公德教育櫥窗」、「精神文明長廊」等科普教育陣地,開設了居民普法課,普及法律常識,在社區內廣泛向青少年進行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的教育,努力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氛圍。其次活動得到了駐街單位和三家個體經營戶的大力支持,也為科普日的宣傳活動擴大了更廣泛的參與范圍。這次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加強了對青少年群體的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進一步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提高科普意識。營造了良好的「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
F. 社區健康教育工作採用哪些宣傳形式
健康教育是提高居民健康知識和促進居民健康的有效措施,在區衛生局和疾控中心的指導下,在街道辦事處領導的帶領下,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各項工作,健全組織機構,開展社區健康活動,為社區居民的健康事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現將2014年的健康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 領導重視,組織機構健全
成立了以社區黨支部書記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的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議,進一步完善了健教工作網路,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社區工作計劃,進一步建立健全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為一體的社區衛生體系,切實做到健康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由於領導重視,人員落實到位,從而保證了我社區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處。
二、 創建衛生城市,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1、社區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廣泛宣傳滅鼠、滅蟑、滅蚊蠅知識,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除「四害」的重要性,讓居民自覺投入除「四害」活動中來,對轄區居民住宅區,公共場所,水溝,廁所用葯消殺和鼠葯的投放,有效地控制蚊蠅、老鼠生長和滋生地,有效地防止了各種傳染病的發生,確保居民群眾的健康。
2、社區設置了健康教育宣傳欄,向居民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宣傳。並定期更換健康教育宣傳欄及黑板報內容,半年共出黑板報6期,張貼健康宣傳畫及「創模」宣傳海報60餘張。把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普及科學健康知識
一是向居民群眾發放遵義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管理辦法、山洪災害防禦常識、創模宣傳(環保小知識)等手冊及文明養犬倡議書多種宣傳資料,二是利用遠程教育平台,開展中老年健康知識講座、婦女保健等講座,內容通俗易懂,大家受益匪淺,提高居民防病滅病意識,三是安排網格人員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到居民家中為居民義診,如量血壓、測血糖等免費體檢,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雖然開展一些工作,但與健康教育工作的需求還有差距;經費不足,不能滿足健康教育活動的需要;健康教育的方法形式有限等。
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提高社區內居民健康素質的一件大事,我們要認真對待,今後將加強培訓,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增加經費投入,把健康教育工作做的更好,努力開創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2014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健康教育是提高公民健康和健康生活水平的有效措施,為幫助居民群眾增強健康意識、技能,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改善環境,降低危險因素,促進人們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現將鼓樓區河東社區一年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採取豐富多彩形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
1、利用宣傳欄、宣傳活動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服務活動,在社區內進行計劃生育、保健科普知識展板進行衛生知識教育宣傳,廣泛開展禁煙宣傳,健教小組成員上門發放有關資料進行禁煙、禁毒宣傳。
2、針對老年人、婦女、青少年及外來人口等不同對象舉辦健康知識講座6次,參加人數150餘人,健康教育專刊4期,開展大型宣傳活動12場。
3、開展老年活動室、文化室。開展讀報活動,增加居民衛生健康知識,向廣大群眾宣傳衛生防病和個人衛生,使其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圍繞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強除「四害」工作力度。結合春秋季滅鼠、夏季滅蚊、滅蟑活動。充分發揮社區文明督導的作用,全面開展清理新村樓院衛生和除害防病工作。在此同時,還開展對居民抵制邪教、破除迷信等身心健康教育宣傳,使得居民提高自我防範意識。
2、針對轄區新村樓院存在亂堆放、亂張貼等現象,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整治「臟亂差」活動,使得小區衛生面貌煥然一新。
三、人人參與,使得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廣泛開展
1、以社區服務點為載體,全面提供健康服務。依託衛生服務站開展社區醫療服務、助困服務、紅十字募捐等工作,以社區健康咨詢服務點為陣地,免費為老年人測量血壓、青少年心理咨詢等優質服務。
2、開展群眾性活動,1月份舉辦大型「社區樂」文藝活動;6月份舉辦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7月份舉辦「低碳生活」宣傳活動。充分展現了居民群眾精神風貌。(面試網 www.mian4.net)
今後,我們將繼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落實長效管理,提高有益居民健康的生存環境質量;對照健康教育工作標准,加大宣傳力度,促進社區健康教育工作更上新台階。
第三篇:2014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根據《常州市新北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社區領導高度重視,制定完善的工作計劃,投入部分經費,成立領導小組,專人分管負責,布置任務,分工明確,對轄區內的各種人群開展針對性健康宣教活動。在今年的活動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為改善轄區居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增強防病意識,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作出努力。
一、加強健康宣教隊伍的建設
社區組建了以社區黨支部書記顧堅為組長、張亞慶主任為分管領導的健康教育領導小組,20餘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慢性病健康咨詢和健康干預隊伍,深入社區開展面對面的健康宣教。
二、加強人員培訓
社區健康教育項目負責人參加了醫療機構健康教育工作培訓,8月20日,社區對工作人員開展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培訓會議,傳達今年健康教育重點工作內容。次日,社區對全體村民組長、樓道長開展了健康教育工作培訓。
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一)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每月至少開展1次健康知識講座,引導居民學習和掌握健康知識和必要的健康技能,促進轄區內居民的身心健康。社區上半年開展的健康知識講座有「冬季老年保健知識講座」、「 春季常見傳染病防治知識講座」、「 婦女兒童保健知識講座」、「手足口病防治知識講座」以及中醫類健康教育講座等,每次聽講人數都達50人以上。
(二)開展公眾健康咨詢宣傳活動
利用各種健康主題日,針對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並發放宣傳資料。今年,針對「世界衛生日」、「計劃免疫日」、「瘧疾防治日」、「母乳喂養日」、「世界無煙日」等衛生主題宣傳日開展宣傳義診活動等。通過宣傳展板,分發健康宣傳資料,面對面健康干預等多種形式開展健康宣教活動。
四、社區健康宣教成效顯著
分發健康宣教處方更各種宣傳資料,開展健康講座,室外主題健康宣教。社區健康檔案建檔率、管理率和社區居民主要慢病知識曉率也在逐步提高。
謝謝
G. 如何有效地開展社區文化活動
1、建立科普協會,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科學知識水平。
2、建立老年體協支會,開展以拳操為主的健身活動。
3、建立社區文化機制,建立各街道社區文化協調機構,形成國家、集體、群眾、社會多渠道興辦群眾文化事業的新格局。
4、各街道結合各自特點,開展各種特色文化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開展「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活動,開展各項社區服務活動。
5、建立以居委會治保會為主體的群防群治體系,成立街道治安聯防大隊,落實社區內企業和居委會治安承包責任制,開展創立「安全小區」活動,增強居民安全感。
6、各街道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居委會建立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便民利民服務網點。建立街道文化中心站,形成覆蓋全區的群眾文化網路。
7、建立德育教育基地,教育青少年。
H. 貴陽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採用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推廣科學技術應用的活動。第三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科普活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科普工作應當堅持政府推動、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原則,針對不同對象,因地制宜,採取多種形式進行。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科普為名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第二章組織管理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劃,制定促進科普工作發展的措施,為開展科普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促進科普事業發展。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科普工作協調制度,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的科普工作,負責審定科普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解決科普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科普工作的宏觀管理,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實行政策引導,進行督促檢查,推動科普工作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行政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的科普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應當結合實際,組織開展轄區內的科普活動。第九條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科學技術協會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支持有關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科技人員進行科普研究、科普創作和科普推廣;協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年度計劃,推動有關政策、措施的落實,為政府科普工作決策提供建議,定期組織開展全民科學素質水平監測評估。第三章社會責任第十條科普是公益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村(居)民委員會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應當結合工作、生產和社會生活實際,開展經常性科普工作。
科技活動周、科普日期間,社會各界應當根據活動主題開展科普活動。第十一條公務員主管部門應當將科學素質教育納入公務員教育培訓計劃;公務員培訓機構應當開設現代科技知識課程,舉辦科技知識專題講座。
國家機關應當組織公務員參加科普活動,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質和公共服務能力。第十二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未成年人科普計劃,將科普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指導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中小學校應當配備專(兼)職科普輔導員,制定科普活動方案,組織學生開展科技製作、科技發明、科技創新競賽,參加科普體驗實踐、科普夏(冬)令營和參觀博物館、科技館以及其他科普教育基地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科學精神。
學前教育機構應當把科學啟蒙教育納入幼兒教育的內容。第十三條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應當開展以增強就業能力為導向、提高職業技能為重點的科普活動。第十四條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科學類社會團體應當建立科普組織,負責組織和推動教師、學生、科研人員以及其他科普工作者深入社區、鄉村開展科普活動、科普研究。
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向公眾開放實驗基地、實驗室、陳列室和其他具有科普功能的設施。
鼓勵教師、科技工作者、大學生、科普志願者發揮專長,參加科普志願服務活動。第十五條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應當開設科普宣傳專版、專欄和專題節目,製作、發布公益性科普廣告,弘揚科學精神。
鼓勵單位和個人利用互聯網站等現代傳播媒體開展科普活動,綜合性互聯網站應當開設科普網頁。第十六條圖書館、文化館、科技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科普場館應當利用各自優勢開展科普宣傳活動。
科普場館應當免費或者優惠開放,並將服務項目、開放時間在場館顯著位置公告。第十七條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科聯等社會團體應當結合各自工作對象的特點,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