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泉州古代名人,全面點的大人物
古代在不同領域里獨領風騷的泉州人物;歐陽詹、曾公亮、呂惠卿、呂夏卿、黃宗旦、梁克家、義存、蔡清、李廷機、洪承疇、張瑞圖、何喬遠、王慎中、李光縉、何朝宗、黃克晦、李贄、李光地、李五、施世綸、丁拱辰、黃宗漢、留從效、鄭成功、施琅、俞大猷、
❷ 泉州比較有名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泉州著名的古代思想家李贄為延續和創新漢文明矢志不渝;明後時期民族英雄鄭成功為保全漢文明和抵禦外侮南征北戰。
泉州還是多名傑出海外華人的祖籍地,非常著名的有:菲律賓國父荷西·黎薩,印尼前總統瓦希德。
❸ 泉州地區的人物傳記
1.鄭成功(1624-1662年),座駕:閃電追風馬,兵器:龍泉劍,經典之戰:收復台灣 。
http://ke..com/view/15271.htm
2.辜振甫(1917、1~2005、1),台灣彰化縣人,祖籍福建省惠安縣,曾擔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http://ke..com/view/152404.htm
❹ 泉州有什麼燦爛的歷史和典型的人物事跡...............徵文急需..............
宋元時期是中國第一大港,南宋時人口過百萬,擁有25w戶人家,位居全國第五,
後來還是鄭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泉州開元寺目前僅存十之一二,仍為福建第一大寺院,在古代眾多開元寺中也是級別極高的
泉州老君岩是道教最大的石雕。
泉州擁有世界唯一是摩尼教遺址。
泉州擁有我國最古老的伊斯蘭教遺址之一的聖墓。
在泉州塗門街,更可看到宗教和睦的情景,府文廟,關帝廟,清凈寺並立
人物:李贄,施琅,李光前,鄭成功,歐陽詹
泉州目前是中國人均收入第24,經濟總量第23,地級市知名商標第一多,地級市上市企業第二多,商會全國第二,千強富豪全國第一,港口全國第19的城市
擁有百強縣鞋服城晉江,服裝城石獅,水暖城南安,石雕城惠安,茶葉城安溪
❺ 泉州有哪些名人
泉州著名人物有:
一、歐陽詹
歐陽詹,字行周,福建晉江潘湖歐厝人,歐陽詹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一生沒有離開國子監四門助教這個官職。歐陽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遷到晉江,傳至歐陽詹為六世孫。
歐陽詹著有《歐陽行周文集》8卷。歐陽詹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一生沒有離開國子監四門助教這個官職。歐陽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遷到晉江,傳至歐陽詹為六世孫。歐陽詹的祖父、父親、兩個大哥都是唐代閩越的地方官吏。
二、俞大猷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武術家、詩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掃平了為患多年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彈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
三、李贄
李贄(1527~1602),漢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李贄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舉人,應會試。歷共城教諭、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
旋棄官,寄寓黃安(今湖北省紅安縣)、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間還有不少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最後被誣下獄,自刎死於獄中。
四、鄭成功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五、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年),福建省泉州南安人,儒商的楷模、東南亞橡膠大王、教育家、慈善家。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縣芙蓉鄉(今南安市梅山鎮競豐村)。原名李玉昆。
李光前熱心社會公益的一生,深受其岳父陳嘉庚先生的影響,對新馬地區和故國桑梓的社會公益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❻ 泉州的歷史名人
1、歐陽詹
歐陽詹,字行周,福建晉江潘湖歐厝人,歐陽詹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中唐,一生沒有離開國子監四門助教這個官職。歐陽詹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遷到晉江,傳至歐陽詹為六世孫。
❼ 泉州革命人物
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瀕臨浩瀚的東海,綿亘的戴雲山在這里崛起,蜿蜒的晉江從這里穿過,風光旖旎,山水鍾靈。唐至五代,泉州早以刺桐港馳名於世,宋元之際,更成為世界最大貿易港口之一,迄於明清,大港地位雖然有所減弱,但文明昌盛,仍然經久不衰。秀麗的河山,歷史的風雲,哺育出爛若星雲的英才,他們中有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俞大猷;有政績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有著名的思想家李贄;有經術湛深的理學家蔡清、李光地;有雄才大略的改革家呂惠卿;有智勇雙全的軍事家施琅;有學識淵博的史學家呂夏卿、何喬遠;有才華橫溢的文學家歐陽詹、王慎中、黃吾野;有勵志篤學的科學家丁拱辰……他們以自已畢生的精力,專注於人類社會的事業,用自已的聰明才智作出了無愧於時代的貢獻。他們那磊落光明的英雄行為是為後代樹立了風范。他們點燃著生命的火花,閃耀著不滅的光輝,名震宇內。可以說,泉州歷史人物的精神和業績,是留給我們今天的一份豐厚而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❽ 泉州有哪些有名的名人
泉州極具代表性十大人物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積淀濃厚,歷代名人輩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泉州十大名人。
留正
權兵部侍郎
留正,謚忠宣,南宋永春昭善里留灣(今永春縣桃城鎮留安村)人,乃五代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六世孫。生於宋高宗建炎三年,卒於寧宗開禧二年,年七十八歲。歷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是名符其實的「三朝元老」。六世祖從效,事太祖,為清遠軍節度使,封鄂國公。紹興十三年,第進士,授南恩州陽江尉、清海軍節度判官。
曾公亮
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號樂正,漢族,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軍火家、思想家。出身晉江曾氏。仁宗天聖二年進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歷官知縣、知州,知府、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封兗國公,魯國公,卒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謚宣靖。
施琅
善戰的得力驍將
施琅,字尊候,號琢公,清初著名將領。施琅降清後被任命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先後率師駐守同安,海澄,廈門,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由於「施琅背鄭降清」,施琅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人們對他的認識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存在分歧。
洪承疇
明末清初將領
洪承疇(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別名洪彥演、洪亨九,曾任兵部尚書、太傅、少師等職位。洪承疇曾經圍剿明末農民起義軍有功、建議清朝採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穩定南方;降清後順治帝對洪承疇十分器重,清軍佔領江南後,洪承疇採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策略;建議統治集團也須「習漢文,曉漢語」,倡導儒家學說,舉薦明朝官吏。
鄭成功
封為忠孝伯
鄭成功,原名森、幼名福松,字大木,號明儼,南安石井人,明天啟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生於日本平戶市千里濱。父鄭芝龍,母日本長崎平戶市田川氏女。明崇禎三年(1603),成功7歲,自日本回安平(今晉江安海鎮)求學,取名森。成功11歲時曾依塾師「灑掃應對進退」為題作文,寫下「湯武之徵一灑掃也;堯舜之揖讓,一進退也」的驚人之句作應對。
留從效
雲屋萬家,樓雉數里
留從效(906?962年),字元范,昭善里留灣(今桃城鎮留安村)人,生於唐哀帝天?三年(906)。幼年喪父,以孝順母親、尊敬兄長名聞鄉里。好讀書,尤其好讀兵書。少年時為泉州衙兵,後升為散員指揮使。後晉天福九年(944),閩王王延曦為部將朱文進所殺。文進自立為閩王,派他的黨羽黃紹頗為泉州刺史。
李光地
讀書最怕是無疑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晉卿,號厚庵,別號榕村,泉州安溪湖頭人。開漳先鋒,輔勝將軍李伯瑤之後。其祖系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渡東村人。後其祖經風水大師黃妙應指點,將李伯瑤墓遷到渡東,並按黃妙應之說定居在湖頭(其中還有段故事)。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進士,進翰林,累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梁克家
為文渾厚明白
梁克家,字叔子,福建晉江人,宋建炎二年(1128年)生。自幼聰敏過人,博聞強記;少懷大志。未第時游學廣東,在揭陽縣東壩賞梅,詠詩有句雲:「九鼎燮調端有待,百花羞澀敢言芳。」抒發參與治理國家大政的雄心壯志。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回福建參加鄉試,名列第一。次年入京會試、廷試,又名列第一,以狀元及第,授職平江簽判。
黃鳳翔
禮部右侍郎
黃鳳翔(1538?1614年),字鳴周,號儀庭,晚年更號止庵,泉州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生。隆慶二年(1568年),中進士第二名,初授編修,奉命教習小內使讀書。萬曆初,參與編修《明世宗實錄》,後調升為修撰,纂修會典,管理誥敕,充經筵講官(在皇宮內進講《四書》、《五經》之官)。
楊道賓
詩文溫粹典雅
楊道賓曾科舉落第,聽說兄弟欠人家的錢,流落於南京,急忙前往,為兄償還所有債務,偕兄而歸。科舉中第授職編修後,妻子卻又去世了。有一位正得寵的太監,他的弟弟官錦衣衛,想把女兒送給楊道賓做妾,且以十萬金為嫁妝。楊道賓說,我乃一貧寒之士,剛剛登第,怎麼敢收你的金子和女子做側室呢。遂態度堅決地辭掉了這門婚事。
作者:水瓶blank998
❾ 泉州的歷史人物故事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晉江(今福建泉州)人。
明代抗倭將領、武術家。曾參與和部分領導了明代沿海抗倭戰爭,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
主要成就是消滅倭寇
李贄(1527~1602),明代官員、思想家、禪師、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代表作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
我國古代一共有三次思想活躍時期,第三次便是明清專制時期,李贄是反對封建思想的先聲,反對八股文,歌頌秦始皇。提倡經世致用,男女平等。
鄭成功(1624年-1662年),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民族英雄。
鄭成功主要事跡是收復台灣,領導抗清,以及驅逐荷蘭殖民者。
鄭成功抗清的同時,收復了被荷蘭佔領38年之久的台灣,鄭成功收復台灣以後,鼓勵墾荒種田,大力發展生產,興辦學校,促進了台灣的發展。
施琅(1621-1696),字尊候,號琢公,明末清初軍事家。
原為鄭芝龍和鄭成功的部將,由於「背鄭降清」,被人們認為是漢奸。
主要事跡:收復台灣,懂得為官之道,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