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打算做一個策劃書,是關於廢舊物品回收的,大家幫忙想一個好聽的名字唄
用回收的廢品製作手工藝術品比賽系由 XXX 發起,XXX 承辦的 (跨學院)比賽。旨在(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 激發創作靈感)
● 活動主題:化腐朽為神奇
● 活動目的:本活動旨在……
● 主辦 / 承辦 / 協辦 / 工作安排
● 比賽時間:(待定 / 截稿/截止提交作品日期,審核日期,復賽日期,頒獎日期)
● 比賽地點 (作品如何提交,交給誰,交到哪兒 )
● 參賽者 (團隊形式 / 個人形式 / 班級形式…… ) - 或 參賽人數要求以及時間限制:每……
● 晉級及獎勵
● 聯系人
B. 公司組織用廢舊物品製作工藝品的比賽,目的低碳節約,需策劃書一份,急求!!!!
本人是大學生,在學校組織過幾次活動,有班上的也有社團的。你提供的信息太少沒辦法打一份完整的策劃書給你。不過大綱可以給你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第一步 策劃書名稱 XX公司低碳節約創新工藝品大賽 策劃書
二 活動背景 寫一下你的公司基本情況、公司近況、組織部門、活動開展的原因、社會影響以及相關的目的和動機 主題什麼的。
三 活動開展:
(1)時間地點先寫好
(2)具體活動步驟
1最好是先請領導講下話,說下基本情況、公司近況、組織部門、活動開展的原因、社會影響以及相關的目的和動機。(主要是讓領導吹吹牛爽一下子,要是同學你能寫的一份好的演講稿的話。領導一定會記住你的 呵呵)
2活動實施 (我想了一個具體就是,先找一大推廢舊物品什麼的,記得要適合做工藝品,在比賽當天讓參賽隊員分組,可以是一個部門也可以自由 看情況定。讓他們一起開始 規定時間 讓他們自己去找廢物去,這下子場面就很好玩了,記得做的最好的要有獎勵,最差的要有懲罰—可以現場唱個歌跳個舞什麼的)呵呵 這個開放一點 要是你的領導很古板,
我還有(就是在比賽前先讓他們做好工藝品,然後活動時候讓他們講製作這個工藝品的意義 什麼的 然後評出最好的,獎勵要豐厚這樣他們才會用心做,才會好看。懲罰就不要了,重在參與嘛)
記得評委一定要是領導,這是對領導的尊重嘛。
四 活動的預算和資源需要以及准備工作(其實也沒什麼預算,要的就是廢物利用嘛)會場布置啊 嘉賓和評委座次
活動的各項經費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精密的計算後,清晰的一一列出
五 活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細節,就是環境天氣變化影響的應變措施啊,和會場的應急措施什麼的
六 活動的負責人和主要參與者
註明組織者或部門單位、參與者名字部門單位職位、嘉賓和評委名字單位部門職位
這樣我覺得應該基本上可以了,樓主可以看情況加,最好是自己寫。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哦。 要是寫的好領導會記得你的哦,機會啊同學,加油哦
C. 我們是一家收購廢舊電池加工處理的企業,請問有什麼稅收優惠政策嗎
可以享受增值稅退稅優惠政策
D. 我要寫一份學校廢電池回收的策劃書,格式應該怎樣寫
一、策劃書名稱
盡可能具體的寫出策劃名稱,如「×年×月××大學××活動策劃書」,置於頁面中央,當然可以寫出正標題後將此作為副標題寫在下面。
二、 活動背景 :
這部分內容應根據策劃書的特點在以下項目中選取內容重點闡述;具體項目有:基本情況簡介、主要執行對象、近期狀況、組織部門、活動開展原因、社會影響、以及相關目的動機。其次應說明問題的環境特徵,主要考慮環境的內在優勢、弱點、機會及威脅等因素,對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將內容重點放在環境分析的各項因素上,對過去現在的情況進行詳細的描述,並通過對情況的預測制定計劃。如環境不明,則應該通過調查研究等方式進行分析加以補充。
三、 活動目的、意義和目標:
活動的目的、意義應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將目的要點表述清楚;在陳述目的要點時,該活動的核心構成或策劃的獨到之處及由此產生的意義(經濟效益、社會利益、媒體效應等)都應該明確寫出。活動目標要具體化,並需要滿足重要性、可行性、時效性
四、資源需要:
列出所需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包括使用的地方,如教室或使用活動中心都詳細列出。可以列為已有資源和需要資源兩部分。
五、活動開展:
作為策劃的正文部分,表現方式要簡潔明了,使人容易理解,但表述方面要力求詳盡,寫出每一點能設想到的東西,沒有遺漏。在此部分中,不僅僅局限於用文字表述,也可適當加入統計圖表等;對策劃的各工作項目,應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繪制實施時間表有助於方案核查。人員的組織配置、活動對象、相應權責及時間地點也應在這部分加以說明,執行的應變程序也應該在這部分加以考慮。
E. 廢舊電池的回收與利用的研究報告
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論文
2010年6月20日
摘要: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2001年生產電池180億只,主要有干電池、鹼性鋅錳電池、鋅汞電池、鎳鎘電池、氧化銀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等,佔世界總產量的30%。2001年消耗電池80億只,摺合約40萬噸。可想而知,其污染程度是多麼巨大。這么多電池排放到環境中,直接影響環境而且間接通過各種途徑對人身體產生有害影響。所以,廢舊電池的回收勢在必行。
主題詞:概況,回收,調查
一、電池概述
隨著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電池的使用量越來越大,相應世界電池的產量也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據統計,2001年我國各類電池的生產總量達180億只,2003年就猛增到262億只,其中除少量出口發達國家的為高檔無汞電池以外,大部分為低檔有汞電池。電池的品種結構也已發展到目前的14個系列250多個品種,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電池工業體系。但與此同時,大量的廢舊電池也正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到環境中,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也必然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渠道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在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計劃中,特別提到要建立廢舊電池回收體系。2003年五部委發布了《廢舊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都表明了我國對廢舊電池問題進行治理的迫切性。
電池的品種繁多,按其用途可分為民用電池和工業電池兩大類。目前工業電池以鉛蓄電池為主,其主要污染物為鉛和硫酸。民用電池按其是否可以充電又可分為一次性電池和可充電電池,一次性電池主要包括鋅錳電池、鋅汞電池、鋅銀電池及鋰電池等,其中最主要的一次性電池為鋅錳電池,2003年我國鋅錳電池產量高大246億只,占電池總產量的90%以上,其廢棄物中除了汞以外,還含有鋅、錳、銅等重金屬。可充電電池使用較多的有鎳鎘電池、氫鎳電池、鋰電池等,鎳鎘電池中的鎘是環保部門嚴格控制的重金屬元素,鋰電池中的有機電解質,鎳鎘電池、氫鎳電池中的鹼和製造電池的輔助材料銅等重金屬,都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一)國內外電池的發展動態
聯想集團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強強聯合,正在共同組建蘇州星恆電源有限公司,該公司採用了中科院物理所的鋰離子動力電源技術成果,在蘇州組建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此外,中南大學在湖南晶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資助下已將其研究出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中試技術產業化。另外,為推動我國光伏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科技部制定出未來5年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計劃,國家「光明工程」將籌資百億元用於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應用。熱光伏系統的主要優點有效率較高、雜訊低、可便攜、可靠性高、高體積比功率、可將熱能利用與發電結合在一起等。
近日,美國能源部與日本經貿部官員簽署了合作研製氫燃料電池的協議。氫燃料電池不經過熱功轉化過程,按電化學方式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它具有清潔、高效、靈活等優點。氫燃料電池若能研製成功將使人類不再依賴石油和煤炭,因此可以減少污染。目前,歐洲和美日等國家已有多家研究單位和企業在從事小型燃料電池的研究,為手機、筆記本電腦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另外還有很多廠家和科研單位正在開發電動車用燃料電池,也有一些科研單位正在從事鎂燃料電池的研究。
(二)廢舊電池的污染與危害
隨著電池的生產、使用量越來越大,電池的應用遍及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方面。據調查,僅2001年,我國電池消費量就高達80億節。每年產生如此多的廢舊電池,如果處理不當將使之對環境的污染和人類的危害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從電池的化學組成可以看到,電池中含有多種重金屬,酸,鹼等物質。電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所含的少量重金屬上,如鉛,汞,鎘等,這些有毒物質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長期積累難以排出體外,就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廢電池經過長期機械磨損和腐蝕,使得內部的重金屬和酸、鹼等物質泄露出來,進入土壤和水源,就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的食物鏈,當進入水體的重金屬被水生生物攝取並經過食物鏈的放大作用而在生物中成千上萬倍的富積後經過食物進入人體,在某些器官中積累造成慢性中毒。如40年前在日本發生的「村莊集體發瘋事件」就是由於電池的污染造成的。因為廢舊電池中的鋅、鎘、二氧化錳等成分長期埋在地下會與土壤中的化學物質發生作用,生成鋅錳酸式鹽等並滲入地下,污染該地區的飲用水,造成周圍居民蓄積性中毒。據專家測試,一節小小的鈕扣電池就能污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它的溶出物能使出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而我國每年要消耗鈕扣電池400000粒;2002年全國干電池的產量達到了近160億節,我們有多少水源、土地供其污染呢!因此,對廢舊電池無污染的處理刻不容緩。
二、廢舊電池的回收
(一)國內外電池的回收狀況。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2001年生產電池180億只,主要有干電池、鹼性鋅錳電池、鋅汞電池、鎳鎘電池、氧化銀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等,佔世界總產量的30%。2001年消耗電池80億只,摺合約40萬噸。可想而知,其污染程度是多麼巨大。這么多電池排放到環境中,直接影響環境而且間接通過各種途徑對人身體產生有害影響。所以,廢舊電池的回收勢在必行。
而現在收還是不收——電池行業的激烈交鋒
針對電池回收,我國電池行業有兩派觀點正在激烈爭論。
一派認為集中回收一次性電池意義不大,在沒有條件處理的情況下,集中回收會造成集中污染。一些專家認為,目前回收量最大的干電池,其主要成分是鐵、鋅、錳,還有微量的汞。這種電池汞含量不高,沒有必要集中回收。鉛酸蓄電池和對人體健康危害非常大的鎳鎘電池應該回收。高汞電池中的汞含量只有電池總量的千分之一,隨垃圾填埋後,電池裡的重金屬進入填埋場滲液數量非常小,並不構成污染。而回收處理廢舊電池成本過高,從經濟角度看無利可圖,何況在回收過程中還可能產生二次污染。
中國電池協會有關負責人說,目前我國的一次性干電池已經基本做到低汞化,正在邁向無汞化,隨垃圾分散處理不會對環境產生威脅。更應該做的是從生產龍頭上消滅污染,即實現無汞化。由於回收一性電池的費用很高,沒有經濟杠桿刺激企業來回收利用一次性電池,事情很難辦。需要回收的是那些對環境污染大的充電電池及鉛酸電池。一些專家還舉例說目前一些發達國家也不集中回收一次性電池。
環保部門有關負責人認為,既然要達到無汞化,那麼對一次性電池的回收不支持也不反對。這種觀點,似乎是對目前我國民間回收電池巨大熱情頗有意味的嘲諷。
另一種觀點認為,無論哪類電池,都必須堅持回收。
這派觀點的專家認為,雖然1997年我國輕工總會、國家經貿委等九部委聯合發出《關於限制電池汞含量的規定》,要求電池製造企業逐步做到降低電池汞含量,2002年達到低汞水平,2005年達到無汞化。但我國的現狀是,絕大部分民用電池是一次性電池,而且電池的無汞化進程並不樂觀。據調查,目前我國1000多家電池生產企業中,在中國電池協會注冊的僅300多家。雖然大電池企業生產的電池目前都做到了低汞化或無汞化,但大量小企業生產的電池還存在高汞現象。河北省干電池檢驗站高級工程師張虎說,目前我國電池含汞量參差不齊,有的質量非常好,小於百萬分之一;有的極差,高於低汞電池標準的20倍,高於無汞電池標准一萬倍。
我們了解到,我國目前能批量生產低汞無汞的大電池廠家還不到15%。不久前國家工商局對電池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市場上的電池有20%達不到標准。所以,用已實現電池無汞化的發達國家不回收一次性電池的經驗來套我國現實,還不合國情。有關專家認為電池中不僅汞會造成污染,鋅、錳、鎘、鉛等隨生活垃圾腐爛滲入地下,超過一定的限值,也會造成污染。這些有害物質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體,極大威脅著人的健康。
目前我國垃圾處理方式水平較低,九五期間,我國垃圾年產生量為1.4萬噸,處理率為63%,但真正做到無害化處理的不到10%。我國大中城市的近千座垃圾填埋場中,90%仍是簡易堆放,這種原始的處理方式極容易造成大面積污染。把廢舊電池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理後患無窮。專家認為,大量舊電池都隨著垃圾到垃圾場,也是一種集中,怎麼就不可能產生污染?北京市政管委會有關負責人鄭先生說,把廢舊電池集中起來,等有了條件再處理,這樣比分散更安全。
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上,電池回收也得到許多專家的肯定。北京科技大學的曾平榮教授說,目前國內生產的電池中90%以上是干電池,不可能對環境無污染。而且,對這些電池不回收利用也是巨大的資源浪費。3000噸廢舊電池可以回收雜鋅錠141噸、冶金二氧化錳300噸、鐵皮260噸、電解鋅181噸、電解二氧化錳340噸、鐵皮500噸,價值相當於國家開發兩個中型礦山的費用,更何況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資源。
我國目前年消費電池80億只左右,平均回收效率還不到2%,99%都隨生活垃圾一起進入了垃圾填埋廠。就是這2%,已經讓管理部門處於尷尬處境。 企業不願干處理廢舊電池的賠本事
既然許多環保部門都認為應該誰污染誰治理,那麼,從法理上應該承擔廢舊電池處理的企業怎麼想呢?
北京金普電池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曾經說,回收處理廢舊電池,是賠本的事兒,因為技術設備都不配套,收回來不及時處理,也都爛了。而且,國家對回收處理電池也沒有補貼,回收成本太高,現在是市場經濟,企業怎麼能幹無效益的事兒?天津力神電池企業有關負責人說:「我們只賣電池,收電池不是我們的事。」大電池企業大都持以上觀點,有的人甚至不知電池回收之事。
當大電池企業都對處理廢舊電池不感興趣時,民營的北京東華鑫馨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卻建立起了我國第一個,目前也是惟一的一個廢舊電池處理廠。
其董事長王自新有「環保狂人」之稱。之所以「狂」,就是敢做別人不做之事。王自新在北京建立起了幾百個廢舊電池回收點,建立了廢舊電池回收電話,以至於我們把電話一打到北京市環保局,人家立即就把王自新的電池回收熱線電話告訴我們。王自新對我們說,為了對後人負責,他要在廢舊電池的產業化上做一番事業,為此現在已經把自己的幾百萬財產全部投入進去。他說,只有建立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產業鏈,才能把這個事業進行下去。
王自新說:「大量一次性電池不回收,污染環境不說,還浪費了大量資源。每節電池中含有22%的鋅、26%的錳、17%的鐵,如果不處理就扔了,等於每年白白把幾千萬噸的有用原料都扔了,這可是從幾萬噸礦石中提煉出來的呀!這絕對是個朝陽產業,國營企業不做的事,我們民營企業要做!」
王自新以前學醫,深入研究過廢舊電池對人體的傷害,後來改做化工企業,又研究過廢電池的利用。1999年,他開始了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事業。
王自新走著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他的廢舊電池回收企業建立在河北易縣,雖然技術設備都已經到位,卻遲遲開不了工,原因是當地有關部門反對。當地有關部門認為,廢舊電池處理企業肯定會產生污染。盡管這個企業的排放條件完全合乎國家標准,也不讓生產。王自新曾想遷址,但到哪個地方,一說是廢舊電池處理企業,人家就都不讓進門了。王自新無奈地說:「不知道我的家到底能落在哪兒!」不過,他沒有灰心,正在努力用最新的工藝讓企業達到最嚴格的排放標准,然後爭取得到國家環保部門的認證。他說要探索一條中國獨特的處理廢舊電池之路。
有稅務部門問王自新:「民營企業,沒利的事能幹長嗎?」
王自新說:「我把回收處理廢舊電池當成事業。」
他充滿激情說:「我現在就是當代的唐吉訶德,舉著長矛沖刺。」他所挑戰的,除了復雜的社會環境,還有觀念的壁壘。
王自新對廢舊電池產業鏈的每一個鏈條,都有詳細的方案,力圖做到讓利益機制來運轉電池的回收網路。他給北京市長寫信說,到2008年,北京市的廢舊電池回收率要達到50%。
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情況則相對較好。它們對失效電池的收集和處理大都制定了相當嚴格的法律法規。如日本規定生產商、銷售商和消費者均必須交納一定比例的回收處理費用,並聯合多家公司成立了遍布全國的收集分支機構和網點,以方便廢舊電池的收集,同時由政府資助建成了數個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工廠,並享受很多優惠政策。這些措施對於廢舊電池的回收都是相當有效的。
目前對於廢舊電池的處理,西方國家也存在一些問題,他們的處理方法大多採用岩洞封存待處理或用防滲水泥固化後填海造地的方法,絕大多數尚未無害化回收。只有日、德、美、韓等少數國家開發出了較成熟的處理工藝和技術設備。如:日本Sumitomo重工發明的高溫揮發和還原熔煉工藝;瑞士Batrec公司建立了較為先進的生產線,年處理能力達3千噸;此外,德國Ald公司也開發出了真空冶金的辦法處理廢舊電池的應用技術。而我國北京礦治研究院提出的「一步法」處理廢舊干電池的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
(二)廢電池的回收工藝與技術。
由於廢舊電池的種類繁多,因此對它們的處理方法也各異。目前的處理方法有單類別廢舊電池綜合利用技術和混合廢舊電池綜合利用技術,但由於混合廢舊電池綜合利用技術尚未成熟,所以目前廢舊電池的處理技術主要為單類別廢舊電池綜合利用技術。它包括濕法和火法兩種處理方法。
1濕法冶金處理方法。
濕法冶金回收過程的原理是基於廢舊電池中的金屬及其化合物溶於酸的性質,先將廢舊電池溶解,溶液經凈化後電解生成鋅、二氧化錳或生產其它化工產品(如:立德粉、氧化鋅等)。其優點是設備投資少、操作費用低;缺點是產品純度低、工藝流程長、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等。荷蘭、德國等使用此法處理廢舊電池。
2火法冶金處理過程。
火法冶金處理廢干電池的原理是將廢干電池破碎後在高溫下將其中的金屬及化合物氧化、還原、分解、揮發和冷凝的過程。火法又包括常壓和真空兩種方法常壓冶金法所有作業均在大氣中進行,而真空法則是在密閉的真空環境下進行。多數學者認為,真空法冶金是處理廢電池的最佳方法,尤其對汞的處理回收最為有效。其優點是過程中不引進新的雜質、再生產品純度較高、處汞效果較好等;缺點是耗能大、設備費用高等。目前,瑞士、日本、美國等國家採用此法處理廢舊電池。
目前,傳統的處理廢電池的方法一是在較低的溫度下加熱廢電池,先使汞揮發,然後在較高的溫度下回收少量烯和其他金屬。二是將廢舊電池在高溫下培燒,使其中易揮發的金屬及其氧化物揮發,殘留物作為冶金中間產物或另行處理。
由於常壓冶金在空氣中作業有污染重,流程長,高消耗和成本高等缺點。人們又研究出了真空法。真空法是基於組成廢舊電池各組分在同一溫度下不同的蒸汽壓,通過在真空中蒸發與冷凝,使其分別在不同的溫度下相互分離,從而實現綜合回收利用。其處理過程為:蒸汽壓高的組分進入蒸汽,蒸汽壓低的組分則留在殘液或殘渣內;冷凝時蒸汽在溫度較低處凝結為液體或固體。真空法的流程短,污染小,回收利用率高,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值得廣泛地推廣。
(三)我國廢電池的管理現狀。
針對廢電池帶來的一系列危害,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其中規定:對於危險廢物應遵循分類管理,收集、儲存、轉移和處置等重點環節重點控制,集中處置的原則進行管理,但此法沒有專門對電池管理作具體的規定。廢電池的管理工作的具體開展還缺乏可操作的具體管理規定及實施細則。
在電池行業管理中。1997年12月31日,中國輕工總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等九部委聯合發出《關於限制電池汞含量的規定》,要求自2000年1月1日起,禁止在國內生產各種汞含量大於0.025%的電池(實行電池低汞化),自2001年1月1日起,禁止在國內銷售各種汞含量大於0.025%的電池,同時,進入市場銷售的國內外電池產品均需標明汞含量。自2005年1月1日起,禁止在國內生產汞含量大於0.0001%的鹼性鋅錳電池(實行電池無汞化),自200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國內銷售汞含量大於0.0001%的鹼性鋅錳電池。在此文件中具體對各種類電池中的汞含量、具體控制辦法、辦法的監督執行等事項均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但此法規對於其他類別廢電池中的有害物質,如:鎘、鉛等還沒有具體規定。
在廢電池生產,回收利用與環境無害化處置管理過程中,由於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缺乏了解,對廢電池會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認識不足,管理體系尚未健全,使得管理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我國廢電池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
1電池的生產者、使用者沒有很好地履行在電池管理中的義務。
2缺乏具體的管理法規。
3管理體系不健全。
4缺乏合理可行的管理運行機制。
5缺乏先進的廢舊電池再生利用,處理處置技術。
6公眾缺乏對廢舊電池管理知識的正確了解。
這些問題在今後的經濟發展和環保方面急需有關部門來解決。
(四)廢舊電池回收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廢舊電池在回收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1由於公眾對廢舊電池的危害還缺乏足夠的了解,大多數公眾對廢舊電池的處理方式為同生活垃圾一起丟棄,絕大部分廢舊電池未實現回收。
2由於我國沒有建成完整的廢舊電池回收網點,有些公眾想把廢舊電池交回電池回收站,可是卻找不到一個電池回收站,迫於無奈只能將其丟棄。
3由於我國沒有對電池生產銷售徵收環境稅,廢舊電池回收、處理資金來源不足,嚴重的影響廢舊電池的回收。
4以前主要以鋅錳電池為主的處理問題變成多種廢舊電池共存,而現有的回收處理方法是建立在對電池分類的基礎上的,所以我們要改進現有的廢舊電池處理工藝及設備。
(五)關於廢舊電池回收的建議
鑒於以上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與教育,以便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
2建立完整的電池回收、處理體系,使人們能方便的把廢舊電池交到回收站。
3對於毒性較大的鉛蓄電池、含汞電池、鎳鎘電池等必須標有相應的再生利用標志。
4強制淘汰部分廠家落後的電池生產工藝及其產品。
5鼓勵開展再生利用技術研究。對廢舊電池再生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在政策及經濟應有所傾向,以確保再生利用技術的經濟技術指標及工藝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廢舊電池有價成分的綜合回收和無二次污染。
6對電池生產商、銷售商、進口商以及消費者等環節採取買新交舊、收取處理費和環境稅等方法籌集資金,建立完整的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體系,以確保廢舊電池能夠完全回收並得到妥善的處理。
三、關於廢舊電池的調查報告
(一)本調查的主要目的
1了解消費者使用電池的主要類型、數量、以及使用後廢舊電池的處理方式。
2了解消費者對目前市場所銷售電池的建議與意見。
3了解公眾對廢舊電池污染環境的認識程度。
4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提高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及資源危機意識。
(二)本調查的主要對象
1山東農業大學部分學生
2泰安市部分市民
(三)本調查問卷的設計方案
本調查問卷共分4個方面10個問題。由於各種類型廢舊電池所含主要危害成分及其對環境的危害程度不同,因此本調查問卷的第一個方面(包括問題1~4)主要是為了了解目前消費者使用電池的主要類型。由於本調查對象眾多,每個人的文化層次及知識結構不同,因此本調查問卷中的問題3~4主要是為了對問題1~2的補充。南孚電池、雙鹿電池、白象電池等主要為鹼性電池,大公電池、牡丹電池、中華電池等主要為酸性電池。價格在1元以內的主要為酸性電池、在1元至2.5元的主要為有汞鹼性電池、在3元至5元的主要為無汞鹼性電池、價格在5元以上的主要為可充電電池。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池在消費者心目中必然存在著某些方面的不足,這也就決定了未來電池的發展方向,因此本調查問卷的第二個方面(包括問題5~6)主要是為了了解消費者對目前市場銷售的電池的不滿。由於目前世界性的資源問題、能源問題、污染問題正阻礙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加強環境保護及合理利用資源與能源的宣傳迫在眉睫。本調查問卷的第三個方面(包括問題7~8)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普通公眾對廢舊電池污染的認識及對廢舊電池污染環境加以宣傳。據有關資料表明,目前中國每年產生的廢舊電池總量大約為80~90億只,平均每人每年產生7隻廢舊電池,本調查問卷的第四個方面(包括問題9~10)主要是為了了解本調查范圍內每人每月產生的廢舊電池量以及其對廢舊電池的主要處理方式。
(四)本調查問卷的調查結果
通過我們一周時間對西北大學部分學生及西安市部分市民的調查結果如下:(本調查過程中共發放調查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504份)
略
(五)問卷調查結果的討論
由於本調查的范圍有限,所以其中的某些結果可能與總體情況略有出入,但是本調查必定反映了總體中一個地區的情況,因此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調查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電池的消費量使用後對其處理方式以及存在的問題。
(六)調查問卷的結論
由以上調查問卷結果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目前消費者使用的電池主要為一次性鹼性電池。這種電池的各方面性能優於一次性酸性電池,但是由於無汞鹼性電池的生產工藝尚不成熟及其造價要高於有汞鹼性電池,因此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鹼性電池主要為有汞鹼性電池,所以廢舊電池如果同生活垃圾一同掩埋、焚燒、堆肥等仍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另外,由於鹼性電池的外殼是由鋼製成,因此廢舊電池同生活垃圾一同處理更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
2由問卷的調查結果我們看到消費者對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池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滿,比如電池的質量太差、不夠環保、價格太高等。因此電池生產廠家及科研單位必須加強對電池生產工藝的研究,以便能盡快生產出高質量、低污染、低造價的新型環保電池。
3由問卷的調查結果我們還可以發現,目前絕大部分公眾對廢舊電池若不妥善處理會污染環境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更近一步的認識及實際行動,因此我們要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與教育,以便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及資源危機意識。
4由問卷的調查結果我們還可以發現,目前消費者每月使用的電池為兩節左右,而絕大部分消費者對廢舊電池處理方式為隨生活垃圾一起丟棄,這樣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更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據有關資料表明,如果全國廢舊電池全部得以回收利用,每年就可以回收1萬噸鋅、18~20萬噸二氧化錳、2~2.5萬噸銅,這是多麼大的一筆財富呀!
(七)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目前,我國部分消費者已具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及資源危機意識,認識到廢舊電池同生活垃圾一同丟棄不僅污染環境還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可是我們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有些消費者把用完的電池收集在一起,並且有的收集了很多,可是苦於找不到廢舊電池回收站,最終迫於無奈只能將辛辛苦苦積累下的廢舊電池隨生活垃圾一起丟了。另外,我們在《中國資源綜合利用》中了解到北京某廢舊電池處理廠卻因原料供應不足而被迫破產。由此可見我國在廢舊電池回收管理中存在很大的問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使問題得以解決。
四結束語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廢舊電池的收集和處理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於解決。雖然2003年五部委發布了《廢舊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但是政策還有待於落實,公眾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於加強。另外,廢舊電池的處理工藝及設備也有待於改進
F. 廢舊電池的回收與利用 心得體會 如何寫
近兩年,廢電池對環境的影響成為國內媒體熱門話題之一。有的報道稱電池對環境污染很嚴重,一節電池可以污染數十萬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說廢電池隨生活垃圾處理可以引起諸如日本水俁病之類的危害,這些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有很多熱愛環保的人士和團體開展或參加了回收廢電池的活動。 然而,國家環保總局有關人士卻認為,廢電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關廢電池危害環境的報道缺乏科學依據,在某種程度上對群眾造成了誤導。那麼,廢電池怎樣處理才科學呢?本文擬就此問題作以簡要介紹,以期幫助大家更科學地認識廢電池處理問題,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環境。 廢電池裡面到底有哪些污染物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博士生導師聶永豐教授,帶領課題組專門對廢電池的危害和處理做過研究。他介紹說,近年來關於廢舊電池給環境帶來危害的報道的確很多,但是遺憾的是,這些報道未向讀者或觀眾說明支持其結論的科研內容,沒有向讀者介紹其分析推理過程,也沒有列舉因干電池造成污染的實際案例,只有「污染嚴重」的結論。 廢電池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通過什麼樣的機理釋放到環境中,會對環境造成多大程度的損害,國內外有無廢干電池引起嚴重污染的案例,發達國家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帶著疑問,課題組作了全面深入的調查,得出的結論與一些新聞報道相去甚遠,這些報道確有不切合實際和偏激之處。 聶教授介紹說,電池產品可分一次干電池(普通干電池)、二次干電池(可充電電池,主要用於行動電話、計算機)、鉛酸蓄電池(主要用於汽車)三大類。用量最大、群眾最關心,報道最多的是普通干電池。下面所說的電池均指普通干電池。 電池主要含鐵、鋅、錳等,此外還含有微量的汞,汞是有毒的。有報道籠統地說,電池含有汞、鎘、鉛、砷等物質,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群眾日常使用的普通干電池生產過程中不需添加鎘、鉛、砷等物質。 廢電池中的汞沒有對環境構成威脅 汞的揮發溫度低,是一種毒性較大的重金屬。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礦開采、提煉、含汞產品加工過程中,如密閉措施不夠完備,釋放到空氣中的汞(蒸氣)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影響很大。 電池中雖然含有汞,但由於是添加劑,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電池,含汞量一般也在電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內。我國電池行業全年的用汞量,大體上與一個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煉金,或高汞鉛鋅礦采選的企業年排放廢水中的含汞量相當。由於電池消費區域大,含汞廢電池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以後,對環境的影響比前述一個化工企業排放含汞廢水所造成的影響要小得多,況且電池使用了不銹鋼或碳鋼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因而廢電池分散丟棄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觀上不可能造成水俁病之類的危害。日本的水俁病是化工企業幾十年向一條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廢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漸累積造成的。 含汞電池正在被無汞電池代替 當然,含汞廢電池畢竟對環境有負面影響(哪怕是輕微的)。因此,在1997年底,國家經貿委、中國輕工總會等9部門聯合發出《關於限制電池汞含量的規定》,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要求國內電池製造企業逐步降低電池汞含量,2002年國內銷售的電池要達到低汞水平,2006年達到無汞水平。 從實際進展來看,國內電池製造業基本按照《規定》要求在逐步削減電池汞含量。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電池年產量為180億只,出口約100億只,國內年消費量約80億只,基本已達到低汞標准(汞含量小於電池重量的0.025%)。其中約有20億只達到無汞標准(汞含量低於電池重量的0.001%)。 聶教授最後強調,截至目前國內外均無廢電池造成嚴重污染的報道或科研資料,有關廢電池污染環境的說法的確缺乏科學根據,對群眾造成了誤導。 廢電池集中回收處理不當會造成污染 如果按某些報道呼籲的那樣,在我國建造一個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工廠,是否可行呢?國家環保總局污控司固體處彭德富工程師介紹說,建設一個廢電池回收處理廠,需要投資1000多萬元人民幣,而且還要每年至少回收4000多噸廢舊電池,工廠才能運轉起來。而實際上要回收這樣大數量的廢電池十分困難。以首都北京為例,在大力宣傳和鼓勵下,3年才回收了200多噸。在環保模範城杭州市,廢電池的回收率也只有10%。據了解,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兩家可加工利用廢舊電池的工廠,現在也因吃不飽經常處於停產狀態。這不得不讓我們慎重考慮投資建回收廠的問題。 彭德富還介紹說,處理這些集中存放廢電池的另一個辦法是按照危險廢棄物的處理方法集中填埋或存放,但是這樣處理一噸需要三四千元的費用,又面臨著費用無著落的問題。據了解,四川省有一家小企業打著「環保」的旗號,動用小學生在周六周日幫他們把收集的廢電池用錘子敲開,回收其中有價值的電池外殼當廢鐵賣,而將殘渣隨意拋棄。廢電池不會對環境構成威脅,很重要的一點是電池包了不銹鋼或碳鋼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把廢電池外面的不銹鋼或碳鋼外包皮砸開了,裡面所含的汞極易滲出,結果電池中的有害物質污染了環境,損害了小學生的身體健康。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必須嚴格禁止。
G. 我們可以為廢舊電池回收做些什麼
就是把電池送到回收站了,它們一般也沒地方處理,比較流行的方式就是把電池集中,用水泥澆築起來,然後深埋地下。 其實現在有很多鹼性電池,是非常環保的,我們買電池的時候盡量不去使用那些汞性電池,不給它們污染人類生存環境的機會就好了。雖然鹼性電池比汞性的要貴挺多,但是鹼性電池的電量要相當於普通汞性電池的5倍甚至還要多!而且其餘電還可以放在鬧鍾,電視遙控器上面使用好久,所以,與其想辦法去怎麼處理問題,不如讓問題消失在萌芽之中,對那些汞性電池敬而遠之,大家都不去用它們,它們慢慢也就消失了。
但願我們的家園會越來越美好
H. 建立廢電池回收站是為了什麼 有何作用
更多廢舊物品信息來自:沈陽廢舊物品回收網 024hsw-com
回收基本沒有什麼可利用的價值
但是亂扔則會讓土地酸化 危害植物生長
廢電池雖小,為害卻甚大。但是,由於廢電池污染不像垃圾、空氣和水污染那樣可以憑感官感覺得到,具有很大的隱蔽性,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我國已成為電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廢電池污染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環境問題。今日起,我們將連續刊登3篇有關報道,希望人們以及有關政府部門重視廢電池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共同行動起來,為廢電池的回收、處理出謀劃策,為鼓勵生產和消費「綠色電池」制定出相關政策。
干電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廣泛的商品之一,從照相機、錄音機、計算器和電子鬧鍾到尋呼機、電子辭典和掌上電腦,都離不開干電池。我國是干電池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一年的產量達150億只,居世界第一位,消費量為70億只,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要消費5隻干電池。
長期以來,我國在生產干電池時,要加入一種有毒的物質———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國的鹼性干電池中的汞含量達1~5%,中性干電池為0.025%,全國每年用於生產干電池的汞就達幾十噸之多。
汞就是我們俗稱的「水銀」。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科學家發現,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此外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也有不良影響。20世紀50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世界的公害病———水俁病,就是由於汞污染造成的。
40多年前,在日本九洲南部的一個沿海小鎮———水俁鎮,當地居民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病。患者開始口齒不清,步態不穩,四肢麻痹,最後全身痙攣,精神失常,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後來染上這種疾患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連貓和海鳥都出現了同樣的症狀。後來,醫務工作者從死者的屍體和海魚體內發現了有毒的甲基汞,證明了人是吃了被污染的魚而中毒的。經過調查,原來是當地的日本氮肥工業公司常年向水俁灣排放含汞廢水,使海水受到了汞的污染,當地捕撈的海產品中都含有高濃度的甲基汞。
為了恢復水俁灣的生態環境,日本政府花了14年的時間,投入了485億日元,把水俁灣的含汞底泥深挖4米,全部清除。同時,在水俁灣入口處設立了隔離網,將海灣內被污染的魚統統捕獲進行填埋。曾親眼目睹過水俁病爆發的日本水俁市市長吉井正澄感慨地說:「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我們終於從水俁病的陰影中走出來了,正在建設一個新的水俁市。我希望全世界都吸取日本水俁病的教訓,擺脫愚昧的生產方式,推行文明的生產方式。」
據了解,目前在發達國家,含汞電池已經被淘汰了,干電池實現了無汞化或低汞化。在中日友好環保中心擔任顧問的日本專家小柳秀明說,日本現在生產和使用的干電池都是不含汞的,由於無汞,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大大減輕了,填埋處置的費用也降低了。
我國從今年1月1日起,也開始實行干電池的低汞化和無汞化,在新世紀到來的時候,綠色環保電池終於走進了中國百姓的生活。不過,據記者了解,我國大多數消費者對廢電池污染的了解不是太多,人們購買電池時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並沒有把是否符合環保標准放在第一位。而對於電池生產廠家來說,生產環保電池,需要改進工藝設備和原料配方,這無疑要增加資金投入和生產成本,企業並不是很情願。目前有些企業對電池的「限汞規定」漠然置之,按兵不動。
如何倡導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綠色消費觀念?如何促使企業生產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綠色產品?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葉文虎教授。他說,選擇什麼樣的消費品決定著人們的消費方式,而公眾的消費方式則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標志。應當通過宣傳教育,倡導公眾選擇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的消費方式,購買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綠色產品,消費者的選擇會推動生產者去改進產品。此外,還應積極倡導廠家生產對環境無害的產品。企業用什麼樣的產品刺激消費,這涉及到企業家的素質和企業的形象。然而,僅僅有這兩點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從公眾的消費心理來說,一般追求的是價廉物美,環保並非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從企業的經營來說,賺錢是第一位的,環保也不是被考慮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須由政府出面,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促使企業的生產方式和公眾的消費方式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在政府行為、市場行為(或企業行為)和公眾行為這三種人類的社會行為中,政府行為處於主導地位。
廢舊電池的危害與我們的對策
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正在使我們居住的星球超負荷運轉,層出不窮的公害事件、「垃圾圍城」早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鍾。如何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已是當務之急。「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是近年來人們對垃圾的重新認識。實行垃圾分類將使能夠回收的垃圾廢物實現物盡其用,變廢為寶。
就體積和重量而言,廢電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的害處卻非常大,電池中含有汞、鎘、鉛等重金屬物質。汞具有強烈的毒性,鉛能造成神經紊亂、腎炎等;鎘主要造成腎損傷以及骨疾-骨質疏鬆、軟骨症及骨折。若把廢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滲出的重金屬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電池在我們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已深入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角落。WALKMAN、BP機、行動電話、照相機、計算器。目前,全國的電池消費量在70億只左右。據預測,到2000年僅BP機的電池用量就將達到15.5億只。這些電池若未得到妥善處理,將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實施並倡導廢舊電池分類收集活動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並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支持和參與棗與其分散污染,不如集中治理。
廢舊電池的加工與回收
西歐許多國家不僅在商店,而且直接在大街上都設有專門的廢電池回收箱,將收集起來的費電池先用專門篩子篩選出那些用語鍾表、計算器及其他小型電子儀器的紐扣電池,它們當中一般都含有汞,可將汞提取出來加以利用,然後用人工分揀出鎳鎘電池電池,法國一家工廠就從中提取鎳和鎘,再將鎳用於煉鋼,鎘則重新用於生產電池。
其餘的各類廢電池一般都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這種做法不僅花費太大(例如:在德國填埋一噸廢電池費用達1700馬克),而且還造成浪費,因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質。
瑞士有兩家專門加工利用舊電池的工廠,巴特列克公司採取的方法是將舊電池磨碎,然後送往爐內加熱,這時可提取揮發出的汞,溫度更高時鋅也蒸發,它同樣是貴重金屬。鐵和錳熔合後成為煉鋼所需的錳鐵合金。該工廠一年可加工2000噸廢電池,可獲得780噸錳鐵合金,400噸鋅合金及3噸汞。另一家工廠則是直接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並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和氧化鎳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
不過,熱處理的方法花費較高,瑞士還規定向每位電池購買者收取少量廢電池加工專用費,的國馬格德堡近郊區正在興建一個「濕處理」裝置,在這里除鉛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溶解於硫酸,然後藉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物,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原料比熱處理方法純凈,因此在市場上售價更高,而且電池中包含的各種物質有95%都能提取出來。濕處理可省去分揀環節(因為分揀是手工操作,會增加成本)。馬格德堡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其成本雖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貴重原料不致丟棄,也不會污染環境。
德國阿爾特公司研製的真空熱處理法還要便宜,不過這首先需要在廢電池中分揀出鎳鎘電池,廢電池在真空中加熱,其中汞迅速蒸發,即可將其回收,然後將剩餘原料磨碎,用磁體提取金屬鐵,再從餘下粉末中提取鎳和錳。這種加工一噸廢電池的成本不到1500馬克。
從我做起,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是我們的座右銘。關愛身邊環境、參與廢舊電池的分類回收利用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個人的行為也許微不足道,但把我們每個人的力量聯合起來,便足以托起一種文明,一種與自然共生的文明,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文明。
環保基金會設立兩項基金用於廢舊電池處理和可持續發展研究
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與德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設立的「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德賽電池環保專項基金」6月7日在正式啟動。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曲格平、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等參加了啟動儀式。
曲格平在啟動儀式上說,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是一個非常難解決的環保問題,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德賽電池環保專項基金的啟動,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大有好處。
王玉慶說,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十分嚴峻,光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廣大公眾,包括企業的積極參與。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德賽電池環保專項基金」由廣東德賽集團捐資100萬元人微言輕啟動基金,將致力於解決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協助國家有關部門搞好相關研究工作,也將出版有關廢舊電池污染防治的書籍,鼓勵和表彰在這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支持和資助這方面的合作與交流。據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廢舊電池處理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研究」課題將成為該基金支持的第一個項目。
又訊為促進中國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設立的「可持續發展專項基金」最近在上海正式啟動。全國人大環境與效法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曲格平、原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孫貴璋、中華環保基金會秘書長徐慶華等出席啟動儀式。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可持續發展專項基金」由上海中東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6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同時,接受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個人的出資和捐贈。專項基金將由專門成立的指導委員會進行管理,用於獎勵和表彰在國家環保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支持和資助環保科技類項目的研究;支持和資助環保領域的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支持和資助環保類科技園區、孵化基地等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