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是否有濕地法
新華網蘭州3月3日電(記者汪訓波 姚笛)面對濕地遭受破壞的嚴峻形勢,甘肅環保部門決心依靠立法來保護境內的濕地資源。
甘肅省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管理局副局長趙長青日前告訴記者,他們已將《甘肅省濕地保護條例》的草案提交給了甘肅省政府,再由甘肅省政府提交給甘肅省人大。按照正常的程序,該條例草案有望在2004年變成真正的法規。由於中國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濕地保護法,該條例將是中國第一部具體的濕地保護法規。
趙長青說,為了制定這個條例草案,甘肅省林業廳近2年來多次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甘肅濕地進行考察,並經過了數次嚴密論證,草案三易其稿。記者從該條例草案上看到,條例對濕地做了准確界定,嚴格規范了人們對濕地的行為,並對破壞濕地的行為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
濕地,就是指常年或季節性的沼澤地、泥炭地、鹽沼、江河、湖泊、水庫等,它與海洋、森林一起並列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生態系統,對全球的生態環境有著巨大的調節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
目前,甘肅省共有濕地121.8萬公頃,已經建立起8處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面積為11.5萬公頃,其中的若爾蓋沼澤濕地和碌曲尕海濕地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濕地。尤其是若爾蓋沼澤濕地,它與江蘇鹽城灘塗、洞庭湖湖泊和黑龍江三江濕地一起,是我國僅有的能夠享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撥款的四塊濕地之一。
但如此豐富的濕地資源,正在遭受嚴重的破壞。甘肅永靖縣境內原本是湖光山色、蘆葦成盪的黃河三峽濕地,由於過度開發和農葯化學物品的污染,已是面目全非。而當地官員說,這還是加強管理後的結果,在甘南一些草原濕地,由於開發和過度放牧,植被的覆蓋率已經由95%降到了70%,產草量也下降了35%。農民濫墾濫伐,牧民過度放牧,開發商則大興土木。由於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來約束這些破壞行為,環保部門也只能望而興嘆。
趙長青認為,《甘肅省濕地保護條例》的出台必然有利於甘肅濕地的保護,但要想真正保護好濕地,還必須加強宣傳,讓濕地保護的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要做好當地農牧民的生計轉變工作,讓他們可以不破壞濕地就能過上好日子。
⑵ 鄱陽湖生態環境作文
保護鄱陽湖江豚和白鰭豚迫在眉睫
江豚、白鰭豚分別是國家第二、第一類保護動物,是一種生活於長江中下游罕見的淡水齒鯨。尤其白鰭豚是現存最原始的淡水豚類之一,出現在中新生代,距今2千萬年,比大熊貓還古老,屬「活化石」類物種,為我國所特有,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現存江豚、白鰭豚活動狀況
江豚、白鰭豚是我國長江流域的珍禽水生動物,受到國家的十分重視。早在1918年白鰭豚就有科學上最初記載,在二十世紀70年代,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對長江中下游江豚和白鰭豚開展了有關研究與種群分布考察,從1978年至1983年,先後九次在長江中下游(宜昌至南通)的幹流進行了白鰭豚的生態考察。1997年11月農業部又組織了「長江白鰭豚、江豚同步觀察監測行動」,這些研究與考察揭示了長江流域江豚、白鰭豚的跟蹤活動狀況,總的發展趨勢是:隨著江長江水環境的變化,長江航運業和沿邊經濟的迅猛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江豚資源呈銳減趨勢,尤其白鰭豚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呈逐年減少之趨勢,據估計,現長江中白鰭豚已不過百頭,並有向通江湖泊集中分布的趨勢。
江豚、白鰭豚瀕危的原因
由於人類對江河的開發利用,使得江豚、白鰭豚種群的補充能力和再生產能力都遭到嚴重的破壞。80年代初,長江湖口段曾多次發現白鰭豚,而今,在湖口段很難見到白鰭豚,白鰭豚數量銳減,呈瀕危滅絕之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水環境的變化。鄱陽湖水質總體較好,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平水期湖心處水質較好,但近岸處水質比湖心差,在枯水期水質更差,這是由於長江兩岸工業發展排出的未經處理的廢水、農田的有機農葯殘水流入江河的緣故,因而直接威脅著幹流中的江豚和白鰭豚。
2. 鄱陽湖長江魚類資源嚴重衰退,使江豚、白鰭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來 源。專業和非專業漁民的過渡捕獲及圍湖造田等破壞了魚類的產卵場和育肥場,在湖泊通江水道邊建廠,江湖受染,影響半洄遊性魚類的幼魚不能從長江進入湖泊,魚苗無來源等。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長江的魚產量逐年下降,江豚、白鰭豚的食物減少。
3. 酷漁濫捕。由於沿湖漁民使用非法漁具,使江豚、白鰭豚遭鉤、網、迷魂陣等傷害的機率增加,且漁民缺乏珍貴動物的保護意識。據記載,1973年都昌周溪鄉漁民一次捕殺34頭。近期隨意傷害時有發生。
4.長江航運的迅速發展是對江豚、白鰭豚生存的一大威脅。白鰭豚是一種古老的海豚,不能適應現代化船舶急劇增多的新環境,有時會被輪船的螺旋槳打傷或擊斃。
建設江豚、白鰭豚保護區十分必要
1.國家已批准鄱陽湖列入首批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試點,並已組織專家編制了《鄱陽湖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這為在鄱陽湖區建立江豚、白鰭豚自然保護區造就了堅實的基礎,構築了實現目標的建設平台,為保護區建設提供了良機。
2.從現在江豚、白鰭豚面臨著滅絕的危機來看,建設保護區十分緊迫。近些年來,由於長江兩岸、鄱陽湖周邊地區無序開發,人口增長,環境污染加上漁民酷魚濫捕等導致湖區生態有所惡化,影響湖區生物多樣性的生存與發展。在「環境與發展」的兩難選擇中,如不及早採取拯救措施,江豚、白鰭豚將遭滅頂之災的厄運。
3. 鄱陽湖是長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歷來是江豚、白鰭豚的重要活動水域,1997年11月4~10日,農業部在長江中下游五省一市大規模同步觀察監測表明,共發現江豚4604頭次,其中江西省鄱陽湖及長江幹流江西省水域發現2934頭次,占發現頭次63.73%;鄱陽湖水域共發現1610頭次,占總頭次的34.97%,而且老爺廟——諸河溪口——小磯山水域觀察到1198頭次;占發現總頭次26.02%,占鄱陽湖發現總頭次的74.41%。並觀察到白鰭豚3頭次,更可喜的是在鄱陽湖老爺廟水域首次觀察到不少江豚背仔游弋的現象。因此,鄱陽湖老爺廟及附近水域是江豚、白鰭豚的重要棲息地,並可能是重要的繁衍地,適合建立江豚自然保護區。
在老爺廟及其附近水域建立鄱陽湖國家級江豚自然保護區,對於保護鄱陽湖濕地生物資源具有較高的綜合價值。不僅能保護江豚,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護白鰭豚等濕地生物資源。還可發開展「觀豚」旅遊——吳城觀候鳥——廬山觀雪結合起來,促進鄱陽湖生態功能保護及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4.經多年觀察,我省湖口、都昌、波陽等縣臨湖水域,都有江豚、白鰭豚活動。隨著「保護長江」、「保護鄱陽湖」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意識的加強,當地政府及群眾都有保護和恢復鄱陽湖水生生物資源的積極性,尤其環保部門,主動請纓要求建立保護區,這為保護區的建設提供了社區參與的地方支持基礎。
5.據資料分析,三峽樞紐蓄水運行後,由於清水下泄,壩下河床將發生長距離沖刷,河道演變的總趨勢將是堵汊並流,水深加大,河勢趨於穩定。這樣三峽工程建成後,對江豚、白鰭豚的影響主要是種群向中下游進行遷移,種群規模變小,意外死亡增加,更趨通江湖泊群集。為此,在具備其生活條件的水域建立保護區是十分必要的。
建設保護區的效益評價
(1)保護區建設完成後,可為江豚、白鰭豚創造良好的棲息環境和繁衍生息的條件,並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保存物種,補充自然資源,使江豚、白鰭豚種群數量盡快恢復。
(2)建立江豚、白鰭豚保護區,將提高全民對水生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將進一步宣傳貫徹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和《江西省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廣大群眾保護水生野動物的自覺性,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良好社會風氣。
(3)建立江豚、白鰭豚保護區,將大力促進鄱陽湖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鄱陽湖是我國淡水漁業種質基因重要組成部分,中華鱘、白鱘、胭脂魚、鰣魚、鯉魚、鯽時、河鰻、中華絨螯蟹、貝類等重點保護的珍稀物種和經濟魚類的重要洄遊、索餌、繁殖地。江豚、白鰭豚保護區的建立,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鄱陽湖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發展。
(4)通過建立生態旅遊景點,提高項目經濟效益。江豚形態可愛,活潑喜人,保護區建設完成後,可與鄱陽湖景點相結合,建立江豚觀賞點,把江豚、白鰭豚暫養、馴化、科研與開發相結合,增加保護區自給自養的能力,使保護區的工作真正做到保護、利用、開發綜合發展。
還有一篇別的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剛過去的一年中,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植樹活動,帶領我們初一(6)中隊的班幹部創立了「綠色天使」植綠護綠小組,鼓勵隊員們在校園里認養了一棵小樹苗,利用課余時間給它梳妝打扮,為它長成參天大樹打下了基礎。在學校組織的「讓地球充滿生機」的簽字活動中,我鄭重地在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自己對環保的決心和期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我積極參加學校在世界環境日舉行的有獎徵稿,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撰寫有關環境治理設想方面的文章,我經常去參加學校組織的環保講座,觀看環保方面的錄相帶,積極參預環保知識問答調查活動,認真填寫每一項提問。我參與了「紅領巾植綠護綠隊」的網站建設,在上面發布大量的環保圖片和環保知識,以及關於環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識,我國在環保方面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情況;每個月我都利用網路、報紙,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專題和板塊「環保資訊」來告訴大家;還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面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來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的文明做出貢獻。我還和同學們共同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樹、愛惜每一片綠地,讓我們周圍充滿綠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和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污染」的倡議。讓我們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籃子,讓我們共同走向美好的綠色的明天,走向輝煌、燦爛的未來!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行動。」雖然我現在做得只不過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堅信要是我們人人都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攜手保護我們的家園,自然會給人類應有的回報。在溫暖的搖籃——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臉——天空下成長,在愛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黃色星期天
天賢粱粕��厴賢粱粕�V灰�繅淮擔�嗣俏藪Χ恪U餼褪巧吵頸�?nbsp;
就在4月7日也就是星期天的早晨,一拉開窗簾不禁讓我大吃一驚。我看到外面的天空已不在像以前那樣蔚藍,陽光已不在像以前那樣明媚。遠處的那些高樓大廈像海市蜃樓一樣隱隱約約。在沙塵暴的影響下,樓內的人都點著燈為自己照明。天和地的界限已不那麼清晰,而是渾黃一體。大街上的人們都全副武裝,包著頭巾捂著嘴。生怕沙土進到自己的呼吸道里。一走出家門,一股沙土的氣味撲面而來,一陣風吹過,臉上就會感到大大小小的沙粒打在你的臉上,頓時我那干凈的臉像塗上了一層土黃色的釉彩,把我的臉打扮成了土著人的臉色。我低頭一看,大地也穿上了一層土黃色的衣裳。過了一會,又下起雪來。許多人都高興起來,他們認為雪花是潔白美麗的。但他們錯了,今天的雪花像炸彈一樣,落在人們的身上,炸出了一朵朵「黃花」。弄得人們狼狽不堪。我也被「炸」的像小泥猴似的。
今天的情景,使人們再一次看到了破壞環境所帶來的惡果。在一次次災難的提醒下,人們已經認識到遵循自然規律,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已刻不容緩。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經過全人類不斷努力,植樹造林,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災難的發生頻率會逐漸減少。地球那副美麗的面孔又會重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我熱愛地球,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愛她的青山綠水,愛她的碧草藍天……
在四野飄香的花叢中,我和蝶兒一起嬉戲、歡笑;在鬱郁蔥蔥的森林裡,我與小鳥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邁著輕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霧靄繚繞著、白紗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著花草的芳香, 欣享著陽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這如痴如醉的夢幻里;夜晚,我坐在稻穀飄香的農家小院里,仰望著璀璨的星空,聆聽著蟬鳴嘹響,蛙聲如潮,彷彿置身於一個童話般的王國。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聽那牧歌婉轉,牧笛悠揚。 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雙槳拍打著那碧綠的湖水, 看海鷗輕盈地掠過遼闊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樹下,凝神矚望著那金黃的葉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賞著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飛舞。在這如詩如畫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愛的家園,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說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 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人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曾幾何時,人們亂捕亂殺,使人類的朋友慘遭塗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就是對捕殺動物後果的最真實的寫照。從大學生的傷熊事件到愚人們的瘋狂捕獵,人類是否也將要把槍口對准自己?切記,保護動物就等於保護我們自己。
曾幾何時,戰爭的爆發,使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滿目瘡痍。炮火對植被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盡管廣島、長崎上空的蘑菇雲已經散去了半個多世紀,可那裡依然還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見,和平是全人類綠色環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像,我們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這個世界將會是一幅怎樣的慘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塵沙彌漫,人類將在魔鬼般的尖叫聲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時我們只能說,人類曾經屬於過地球,但地球將永遠不會再屬於人類了。
顧炎武曾經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保護環境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歷史重任要落到我們跨世紀一代的肩上。讓我們都來關愛自然,熱愛地球吧,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地鑄起一道綠色環保的大堤,捍衛資源、捍衛環境、捍衛地球、捍衛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岐江情
岐江河--我的母親河,由北而南,蜿蜒流淌。我在她懷里成長。她孕育了我童年的歡樂。我的金色的童年的歡樂時光,都和岐江河一起度過的。
記得我只有豆丁般大的時候,數不清的早晨,看著那朝暉在河上跳躍,把那清澈的河水映得通紅,像是給岐江河披上了紅紗巾,周圍鬱郁蔥蔥的榕樹也穿上了朝陽的錦衣。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沿河漫步,盡情呼吸清新的空氣,欣賞小鳥清風奏出的晨曲。
每逢端午節的時候,精彩絕倫的龍舟賽便在江上舉行。人們接踵而至,爭先恐後地聚集到江邊看熱鬧,一條條龍舟整齊地排開在江面,船上的每一個有著古銅色肌膚的大漢都使出渾身的力量。每一聲禮炮後,龍舟齊頭並進,掀起一江浪濤。江邊的人們有的急得直跺腳,有的高聲喝彩,有的像長頸鹿一樣把脖子伸得老長……江里的龍舟在一片鑼鼓聲中耕波犁浪,勇往直前……
我童年的幸福,都沉浸在岐江河那清澈的碧波里。只要清風一吹,一切美好的回憶都從盪漾的碧波里旋出來了。如今當我獨自一人去問候岐江河時,它已面目全非了:污濁的河水夾雜著許多垃圾在晃動,偶爾還有一兩條死魚浮上來,散發出醺心的腐臭。綠色,沒有了,鳥聲,聽不見了。河邊堆積了大堆垃圾,往日清新芬芳的和風也變得腥臭苦澀了。我傷心地向岐江河呼喊:"你昔日的豐姿到哪去了?"可它只用波浪拍打著河岸,像垂危的病人,呻吟著,傷心地向人們哭訴:"清救救我吧!"
⑶ 七橋瓮濕地吉祥物叫啥
江蘇南京七橋瓮濕地公園的吉祥物叫「臻臻」。
2013年2月2日,紀念第十七個「世界濕地日」暨七橋瓮濕地文化中心正式開放在七橋瓮生態濕地公園內舉行。
被喻為「地球之腎」、「生命搖籃」的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也是生物物種繁衍和保存的基因庫,還是人類水源、食物和工農業原材料的儲備庫,更是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有效和最經濟實惠的手段。我國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的國家之一,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早於1992年加入了《濕地公約》,約50%的自然濕地得到了有效保護。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這是濕地國際聯盟組織(WIUN)於1996年3月確定的。從1997年開始,世界各國在這一天都舉行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宣傳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由南京秦淮河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的南京地區首家濕地文化中心位於南京城東南,在被評為「十佳市民休閑場地」的七橋瓮濕地公園內。建築形如一隻趴在樹葉上的幼蟲,與七橋瓮濕地公園的綠色生態主題相呼應,建築總面積6200多平方米。七橋瓮濕地文化中心旨在通過對濕地知識的科普介紹與展示,讓市民在體驗與互動中認識濕地、了解濕地。同時大量針對青少年群體特別設計的聲、光、電展示以及互動游戲,推動青少年熱愛濕地、保護濕地的自覺意識,激發青少年探索濕地知識的興趣,以主動發現濕地之美。去年12月30日對外試開館以來,已受到眾多市民遊客尤其是中小學生的歡迎,其中設計為遊船畫舫外形的動感影院更是別具一格。
據介紹,與試開館同步開展的七橋瓮濕地文化中心吉祥物—小白鷺的征名活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通過微博、郵件和信件方式踴躍投稿。以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教授為組長的專家評委組,從總計收到的1280個候選名字中經過三輪篩選,最終確定吉祥物名稱為「臻臻」,「拆開字為至秦,即到達秦淮河邊,指小白鷺棲息秦淮河邊的濕地;臻字本意為達到(美好的境地),暗含了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建設美好南京的寓意;此外臻字音同珍字,暗喻珍惜濕地資源」。已退休的王宗芳女士因成功命名而成為了大獎得主。開館儀式現場,被授予為「榮譽館長」稱號的王阿姨難掩喜悅之情,現場領取了獎金、獎品與證書。她表示自己家住在濕地邊,一直很關注這個活動,委託兒子通過微博投稿。吉祥物名字公布後,小白鷺形象人偶拉著小朋友盡情嬉戲,童趣與純真充斥整個會場。
儀式上,17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齡的青少年代表,共同宣讀了「保護濕地」倡議書,呼籲社會各界為了美麗中國,保護濕地,愛護環境。(秦淮河公司)
附:參觀小貼士:
1、自正式開館日起購票(50元/人)入館的前200名參觀者將獲贈精美台歷一本,贈完為止。
2、開館時間為每周五、六、日10:00-16:00(法定節假日正常開館)。殘疾人、中小學教師、現役軍官持有效證件可免費入館,1.2米以下兒童可免費參觀(須至少一名成人陪同)。
3、內設動感影院放映時間為11:00、14:00、15:00,免費講解時間為10:30、13:30、14:30,市民可選擇合適時間前往。
4、更多情況與活動介紹可通過新浪官方微博「南京七橋瓮濕地文化中心」(http://weibo.com/u/3164352405)或西祠討論版(http://b1403872.xici.net)了解。咨詢預約電話:86373366。
⑷ 保護濕地作文
--我們知道
被喻為"地球之腎"、"生命之搖籃"的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物種繁衍和保存的基因庫,是人類水源、食物和工農業原材料的儲備庫,是目前應對氣候變化最有效和最經濟實惠的手段。
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的國家之一,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亞洲第一。早於1992年加入了《濕地公約》,約50%的自然濕地得到了有效保護。
--同時我們也意識到:
在我們國家,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非法侵佔或破壞濕地的行為時有發生。因而導致濕地面積在銳減,整體功能在退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湖泊已富營養化,56%以上的紅樹林喪失,70%的江河被污染,魚蝦絕跡的河道長達5322公里,白鰭豚、中華鱘、達氏鱘、江豚等幾近瀕危,嚴重的水旱災害、暴雨、強風、雪災等極端的氣候事件因此變得更加頻繁。
--保護濕地,我們在行動
可以預見的是,持續的卓有成效的保護行動將能有效緩解濕地危機所可能引發的更加嚴重的生態環境和社會問題,避免可能帶來的對區域乃至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直接威脅。
毫無疑問,致力於濕地的有效保護與管理,對自然濕地實施搶救性保護,遏制濕地功能的進一步退化,完善濕地保護的各項機制,彌補濕地保護的立法空白,將成為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濕地保護的重點任務。
讓我們攜起手來,推動政府、社區、居民、非政府組織和企業之間建立更廣泛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探索濕地生態系統綜合管理機制。為保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地球之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⑸ 以「大美黑龍江」為主題,結合「黑龍江地域文化」相關內容,完成的一個介紹家鄉黑龍江的宣傳文稿。
一、美麗龍江
黑龍江省位於中國東北部,是中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份,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全省常住總人口3825萬人,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9%。黑龍江省屬溫帶,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熱同季,冬季漫長,全省年平均氣溫在5℃--4℃之間。
黑龍江因為地域遼闊,四季分明,文化厚重,物產豐富,特色突出,故有「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涼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之美譽。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連綿起伏的大、小興安嶺;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氣勢磅礴的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風景秀麗的五大連池、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鏡泊湖;還有綠草如茵的天然牧場,這些無不勾勒出一幅幅絢麗的畫卷。
這里不僅有遼闊的地域、浩瀚的林海、密集的江河、肥沃的土地,而且還有豐富的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黑龍江省已發現的礦產達133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81種。石油、石墨、矽線石、鑄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顏料黃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鉀長石等10種礦產的儲量居全國之首,煤炭儲量居東北三省第一位。黑龍江省現已開發利用的礦產達71種,各類礦產年產值居全國第二位。
黑龍江省是全國最大的林業省份之一,林業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全省林業經營總面積3175萬公頃,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3。有林地面積2007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16.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3.6%,森林面積、森林總蓄積和木材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國家最重要的國有林區和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森林樹種達100餘種,利用價值較高的有30餘種。天然林資源是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的主體,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及完達山。
黑龍江省濕地資源和水資源豐富,擁有天然濕地434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18%。具體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東部山區。目前全省擁有扎龍、洪河、興凱湖和三江四塊國際重要濕地。
全省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綏芬河五大水系,現有大小湖泊640個、在冊水庫630座,水面達80多萬公頃。黑龍江省是中國水資源較豐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農作物生長期,雨熱同季,生物生長環境良好。
⑹ 鄱陽湖生態保護作文
鄱陽湖的主要生態功能定位是它起主導功能。原因在於首先,它是長江流域的滯洪區,可調蓄洪水。其次,它是江西省的種群源之一。除具有一般湖泊濕地的生態功能外,鄱陽湖濕地在全球和國家層面上的生態服務功能主要表現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確保國家防洪安全、實現國家水資源戰略三個方面。第一,生物棲息地功能——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第二,調蓄洪水功能——確保國家防洪安全,鄱陽湖濕地良好的通江性和巨大的儲水能力使得鄱陽湖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大的水流量調節器。第三,供給淡水功能——實現國家水資源戰略。水是生命延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生態資源,當前淡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實現新世紀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制約因素。鄱陽湖濕地巨大的納水容量和凈水能力,為國家提供了巨大的高質量淡水資源。豐富的水資源既保證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又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奠定了基礎。
建設鄱陽湖生態區,意義重大。首先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一項歷史性的創舉,也是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次「大趕考」。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必須把握其本質內涵:特色是生態;核心是發展;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在保護生態中加快發展;目標是立足江西實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其次,生態不僅是發展的優勢,而且是關系發展大局的「安身立命」之本。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就要從發展的高度,堅持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放在首要位置,使生態環境優勢變成實現江西跨越發展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發展生態經濟和生態文明的現實優勢;然後,建設鄱陽湖生態區,是促進江西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根本途徑;最後,建設鄱陽湖生態區,可以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註重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
所以說,建設鄱陽湖生態區是目前江西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應該積極投身新江西的建設中
我們也有這個作業 ,自己隨便搞了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⑺ 你知道哪些行為是破壞環境的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什麼請寫下來寫40字就行了
亂丟垃圾,砍伐樹木,汽車尾氣,重工業排放的污氣,隨便抽煙等等都是破壞環境的行為,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丟垃圾,出行的時候盡量使用自行車,多種植樹木等等。
環境保護方式包括:採取行政、法律、經濟、科學技術、民間自發環保組織等等,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以求自然環境同人文環境、經濟環境共同平衡可持續發展,擴大有用資源的再生產,保證社會的發展。
相關節日
1、國際濕地日
每年的2月2日為國際濕地日。根據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RAMSAR)簽定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濕地是指「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水域」。濕地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禽類的生息和遷徙有重要的作用。
2、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做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決議提請各國政府根據各自的國情,在這一天開展一些具體的活動,以提高公眾意識。從1994年開始,中國政府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3、世界氣象日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以提高公眾對氣象問題的關注。
⑻ 中國濕地文化節 英語翻譯
2nd Session of China (Daqing) Wetlands Cultural Festival will be held in mid-July curtain opened, the activities will become a wetland eco-city cultural festival brand, the people's festival Festival. May 4, "The Second China (Daqing) Wetlands Festival program of activities" baked.
2009 theme is: Make wetlands, into the Daqing. At 14:30 on July 18, the second session of China (Daqing) Wetlands Cultural Festival opening ceremony will be held in Times Square that day, in Daqing's "Golden Hall" - Daqing staged opera ballet "Heming Lake" .
Three economic and trade talks commence thereafter. China's economy 50 Forum and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stry development forum, will discuss the topic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q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stry with the lates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the issue, market, technology and other areas of negotiation. The first most popular food and commodities trade fair, will showcase the city's residents selected the most popular food and daily necessities. Park-cum-professional intermediaries to promote investment Symposium will release investment information, at the ceremony.
The first tour souvenir design Contest, will collect entries for the city to hold the winning entries Promotion. 100 Lake Channel takes you tour beautiful Lake 100, 100 Lake 100 Lake host for you that style. "About Daqing," Regional Tourism Promotion Cooperation and fine lines, will launch the oil-cultural tours, eco-tours of wetlands, hot springs tours and other fine health lines, and Dalian, Dali, Datong in close cooperation and achieve "Even Li Tongqing" 4 city tourism cooperation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
At the same time brought to cultural feast, dance epic, "Heming Lake", "Oare of the sun", large-scale symphonic concert "brilliant Daqing", urban song and dance et "big Northeast", large-scale song and dance scene, "timeless classics" and will work with tourists and Members of the public face to fac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ill be "Summer of Passion," Square series of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there are performances week in and week, month and engage in activities, and thematic quarter after quarter.
"And wetlands Company" Zijia You activities, Zijia You fans launched the "Inspired by the iron man I go," "Gone with the wetlands - Daqing about," "Iron Man hometown - their dreams nostalgic journey" and other features Zijia You Line .
Daqing Iron Man Ultimate Challenge, will then stirring battle scenes, into the ga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s first wetland landscape event will b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rt boutique events in Daqing.
In all districts and counties, various thematic activities, exciting unlimited. The Duerbote County, picking Spa Week, comic Lake Fishing Week, "Naadam" The General Assembly,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Voice of Crane Township," concert, welcome new friends. In the Lindian County, "Heming Lake Wetland Dragon Boat Race", "Heming Lake splashing Week"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 and other water entertainment, fun unlimited. Zhaoyuan County will hold the "fifth Lotus Festival." Zhaozhou will hold the third compound in rural culture talent show.
⑼ 紅樹林的介紹
編輯詞條紅樹林
編輯本段1、植物
mangrove
紅樹林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謂的紅樹林是指由紅樹科的植物組成,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調查研究表明,紅樹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數幾個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之一,生物資源量非常豐富,如廣西山口紅樹林區就有111種大型底棲動物,104種鳥類、133種昆蟲。廣西紅樹林區還有159種和變種的藻類,其中4種為我國新記錄。這是因為紅樹以凋落物的方式,通過食物鏈轉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同時,由於紅樹林區內潮溝發達,吸引深水區的動物來到紅樹林區內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由於紅樹林生長於亞熱帶和溫帶,並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所以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
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禦風浪襲擊。1958年8月23日,福建廈門曾遭受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強台風襲擊,12級台風由正面向廈門沿海登陸,隨之產生的強大而兇猛的風暴潮,幾乎吞沒了整個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但在離廈門不遠的龍海縣角尾鄉海灘上,因生長著高大茂密的紅樹林,結果該地區的堤岸安然無羔,農田村舍損失甚微。1986年廣西沿海發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風暴潮,合浦縣398公里長海堤被海浪沖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紅樹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沖跨,經濟損失就小。許多群眾從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紅樹林是他們的「保護神」。1982年,華僑郭春秧特地從南洋帶回"秋茄樹"等三種紅樹林種苗進行育種栽植。紅樹林的工業、葯用等經濟價值也很高。
紅樹林的生態適應性
胎生現象——紅樹林最奇妙的特徵是所謂的「胎生現象」,紅樹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種子還沒有離開母體的時候就已經在果實中開始萌發,長成棒狀的胚軸。胚軸發育到一定程度後脫離母樹,掉落到海灘的淤泥中,幾小時後就能在淤泥中紮根生長而成為新的植株,未能及時紮根在淤泥中的胚軸則可隨著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數個月,在幾千里外的海岸紮根生長。
特殊根系——紅樹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樹乾的基部長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穩固的支架,使紅樹林可以在海浪的沖擊下屹立不動。紅樹林的支柱根不僅支持著植物本身,也保護了海岸免受風浪的侵蝕,因此紅樹林又被稱為「海岸衛士」。
紅樹林經常處於被潮水淹沒的狀態,空氣非常缺乏,因此許多紅樹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內有海綿狀的通氣組織,滿足了紅樹林植物對空氣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縱橫交錯,使人難以通行。
泌鹽現象——熱帶海灘陽光強烈,土壤富含鹽分,紅樹林植物多具有鹽生和適應生理乾旱的形態結構,植物具有可排出多餘鹽分的分泌腺體,葉片則為光亮的革質,利於反射陽光,減少水分蒸發。
我國紅樹林共有37種,分屬20科、25屬(另有資料為16科20屬31種)。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廣西自治區紅樹林資源量最豐富,其紅樹林面積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強。無論是種類和分布范圍,在太平洋西岸,我國的紅樹林都具有代表性。
紅樹林是我國保護物種,近10多年來,先後建立了國家級(3個)、省級(4個)、縣級(8個)紅樹林保護區15個,並制訂了相應的保護法律法規。然而,得到10多種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保護的紅樹林並沒倖免刀俎之災。近40年來,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由於圍海造地、圍海養殖、砍伐等人為因素,紅樹林面積由40年前的4.2公頃減少到1.46萬公頃,不及世界紅樹林面積1700萬公頃的千分之一。特別是在《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頒布實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無視國家法規,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紅樹林,包括幾個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壞,其中尤以廣西自治區砍伐紅樹林為甚。全區原有紅樹林22387公頃,到1993年僅剩5654公頃。據不完全統計,廣西近幾年己砍伐和己列入填海造地規劃的(已批准)即將砍伐的紅樹林將達近1000公頃。
已列入《中國濕地名錄》,國家保護的重要濕地之一的福建龍海紅樹林保護區內,1998年龍海市政府未經保護區主管部門批准,將上馬一頂耗資2500萬元的圍墾工程,圍墾面積460公頃(6900畝)用於搞養殖,將危及33多公頃(490多畝)紅樹林的成活。
廈門西海域,80年代在東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紅樹林,隨著這幾年的圍海造地的不斷擴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國家級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自1988年以來,深圳城市建設就有8項工程佔用福田紅樹林鳥類保護區紅線范圍內土地面積達147公頃(2200畝),占原整個保護區面積的48.8%,共毀掉茂密紅樹林35公頃(526畝),占原紅樹面積的31.6%。
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面積368公頃,是我國唯一位於市區, 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也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每年有白琴鷺、黑嘴鷗、小青腳鷸等 189種、上10萬只侯鳥南遷於此歇腳或過冬。保護區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還有其他55種植物,千姿百態。它是深圳市區內的一條綠色長廊,背靠美麗 寬廣的濱海大道,與濱海生態公園連城一體,面向碧波盪漾的深圳灣,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植物的王國,也是人們踏青、賞鳥、觀海、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
1984年,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正式創建,當時的總面積為304公頃。只有一條老路通到這里,當地的漁民在這里利用沿襲下來的基圍魚塘養魚,然後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紅樹林、果園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國際)基金會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在英女王訪華時,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紅樹林的觀鳥亭,飽覽深圳灣濕地風光。丹麥野生生物基金會主席、丹麥女王的丈夫亨里克親王也曾於1989年,興致勃勃地到此觀鳥,並將紅樹林稱為「綠色明珠」。
深圳紅樹林可以說是盛名遠播,現在來深圳的海內外遊客,都要去海濱生態公園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紅樹林、在此越冬的數萬只水鳥翔集的壯觀場面。紅樹林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共同構成了具有國際意義的深圳灣濕地生態系統,也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
珠海紅樹林:主要分布淇澳島、橫琴島和紅旗西堤、磨刀門和雞啼門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於淇澳島西北部大圍灣的淇澳紅樹林保護區面積最大,是目前該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連片的林分,樹高4-6米。它不僅是珠海市的珍稀資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紅樹林濕地,同時是全國少有的緊靠大城市的紅樹林區之一。
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約6公里長的沿海岸線上,67多公頃(1000多畝)的紅樹林區已全面挖塘養殖,近半數的紅樹林遭受嚴重破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00多公頃(5萬多畝),有林面積2000多公頃(3萬多畝),列入《世界濕地名錄》。但從1993年以來,不斷有群眾進入保護區砍紅樹、挖塘搞養殖,大片大片的紅樹林區成為荒蕪的水泥塘。
廣東湛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境內,面積1.9萬公頃,199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 該區地處雷州半島,受熱帶海洋氣候的影響,沿海灘塗上分布著較大面積的紅樹林植被,其中紅樹植物有12科、16屬、17種,是除海南島外我國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此外,保護區內擁有數量和種類眾多的鶴類、鸛類、鷺類等水禽及其它濕地動物,據初步統計,僅鳥類就有82種,其中留鳥38種、候鳥44種。湛江紅樹林保護區作為我國現存紅樹林面積最大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在控制海岸侵蝕、保持水土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國的紅樹林遭受如此嚴重的圍墾砍伐破壞,而且還在繼續遭受破壞,除了少數破壞紅樹林事件是由於管理不嚴,被群眾的圍墾養殖等活動破壞外,大量的還是當地政府的行為。這就不能簡單地用環保意識差、對紅樹林生態系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或法制觀念不強等原因來解釋。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急功近利,經濟利益的驅動。因此,只有提高《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的法律地位,使我們的藍色國土海洋也同陸域土地一樣具有同樣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地控制灘塗海域「無法、無償、無序」的開發使用狀態,才能更有效地保護包括紅樹林在內的灘塗和海洋資源環境。
在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的地方,沿著關渡平原一直到竹圍和淡水的河灘上,斷斷續續的生長著一大片濃密的樹林非常醒目,那就是著名的「紅樹林」。
所謂「紅樹林」:是因這類樹種的皮,含有豐富的「單寧素」,當它曝露在空氣中,就會變成紅色,故因此而得名。
紅樹林大都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口和海邊,而淡水河口位於北緯25℃左右,這兒也是紅樹林生長的北限,也是全世界紅樹林所住最冷的地區。
一般的紅樹林,是由多種不同的「紅樹科植物」所組成,但是淡水河口的紅樹林,都是清一色屬於紅樹科植物「水筆仔」所組成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筆仔純林」,所以把水筆仔列為「國寶級植物」。
「水筆仔」是非常罕見的「胎生植物」。因為它生長的泥沼地,含有很高的鹽份,種子沒法在土中發芽,於是水筆仔便發展出一種特別的生長方式,它大約五、六月開花,八、九月果實逐漸成熟,成熟的果實並不會掉落,而是緊緊的掛在樹上,果實內的種子會往下長出一根像「筆狀的胚軸」,胚軸稱為「胎生苗」,是一棵小樹苗的莖。三、四月時,胎生苗陸績掉落泥灘中,直接長成一株小樹苗,所以它這種繁植方式,被稱為「胎生植物」。也因為這種特別胎生方式,使水筆仔能克服困境,繁衍出一大片茂密的樹林,同時也兼具了防潮、攔泥、保育的功能哦!
茂密的紅樹林,吸引了不少平原留鳥和過境候鳥,在林中築巢,每年約有一百五十種鳥兒出現,故一年四季皆可賞鳥,透過賞鳥專線電話784-0270,可了解賞鳥活動的動態。此外泥灘上到處可見螃蟹的足跡,運氣好還可看到逗趣的彈塗魚哦!
我國加強紅樹林保護
我國政府近年來採取有力措施保護有「海底森林」之稱的紅樹林資源,特別是發揮紅樹林在凈化重金屬、農葯、生活和養殖污水能力強,防止赤潮發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擁有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但由於沿海一些漁民毀林建蝦塘,近10年來,廣西的紅樹林面積減少了10%。大量紅樹林被砍伐、破壞,引起了我國政府的極大關注。目前,我國已建立7個省級以上的紅樹林保護區,保護紅樹林約佔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一半,並成立了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紅樹林保護、科研與管理體系。
惠東縣吉隆鎮的鹽洲島的白沙村海邊也有紅樹林。
編輯本段2、社會工作項目
紅樹林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關懷和支持服務的全國性項目。紅樹林的寓意就是:能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中生存和壯大,彼此之間雖然有許多不同,但是能夠團結起來面對風浪,又能為弱小者提供庇護。 紅樹林的宗旨是,配合政府以及各相關組織機構為感染者工作和服務,以改善和提高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質量,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自立自強,減少社會歧視。
通過紅樹林支持熱線,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和心理支持;通過紅樹林www.chinamsg.org、《攜手》讀物等方式進行感染者之間的信息交流;紅樹林支持地方互助小組和自助項目,包括提供相關材料、技術支持、人員培訓以及可能的資金支持;通過書、展覽、電視記錄片、媒體合作等方式進行社會宣傳和倡導,加強理解和溝通,減少無知和歧視。
紅樹林把為當地項目提供持續的能力建設、培訓和支持,為盡可能多的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咨詢和服務和實際的、多方面的關懷和支持作為工作目標。
編輯本段3、影視作品
電視劇《紅樹林》寫珍珠故事
十八集電視連續劇《紅樹林》正由中國檢察日報社影視部攝制。編劇莫言1 9 9 7 年9 月開始創作,數度深入生活,幾易其稿。
《紅樹林》是根據真實案例結合藝術想像,構思創作的一部既生動抒情又極具現實震撼力的動人故事。其中更凝聚著莫言對於珍珠,以及圍繞珍珠而展開的生活和傳奇長達數年的思考。故事發生在南海海濱一座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小城和周邊有著大面積紅樹林的漁村。大多數漁民以養殖珍珠為業。圍繞稀世珍珠,檢察官馬叔、女市長林嵐、公子哥大虎、刑偵科長金大川和珍珠姑娘等人物交織成情與仇、愛與恨,善良與邪惡、法律與犯罪間的劇烈沖突。導演為高今,由張兵攝影。
四結合:
保證基礎與發展個性相結合;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中西方優秀文化教育相結合
五心:
舒展孩子的心靈,(soul)-- 加強道德教育, 學會做人;
啟迪孩子的心智,(brains)—發展智力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學會學習;
健全孩子的心理,(mind)—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重視人格培養,學會關心;
磨礪孩子的心志,(will)—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和身體素質,學會健康;
綻放孩子的心情,(feeling)—給學生樂學的理由,讓學生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三園:
愉快的學園;多彩的樂園;優美的花園
⑽ 關於濕地保護的作文
地球是我們人類、動植物生存繁衍的大家庭.可是現在,地球已經不再是那個潔凈而美麗的地球了,它正變得千瘡百孔,遍體鱗傷,正在獨自地哭泣著,不知向誰述說自己已面臨的不幸。
目前,生態環境正日益惡化,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水資源。據有關資料報道:排水系統的鋪設和清潔劑的大量使用有增無減,消耗水中的氧,使魚類死亡,生態系統惡化,人類的活動也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污染物排入河中,使水受到污染。據有關資料顯示,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噸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萬億噸的淡水。看到這一個個觸人驚心的數據,你想到了什麼呢?沒錯,這就是人類破壞環境的下場,這就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懲罰啊!
當我們頭頂的天空不再明凈,不再蔚藍時,我們是否才想起應該保護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呢?當我們腳下的土地變成黃沙變成荒漠時,我們是否才後悔當初沒有珍惜我們的大自然呢?面對曾經美好的一切,我們不禁要大聲問道:「誰來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歷史的車輪正轟隆隆地駛向22世紀,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一個小公民,必須勇敢地站起來,呼籲大家:保護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緩的地步,我們責無旁貨!誰希望看到自古以來辛勤哺育我們人類的地球母親即將變成一個欲哭無淚的黑色地球呢?不,誰都不願意看到!
是啊,由於人類無節制地對森林亂砍濫伐,不注意保護生態平衡,致使許多森林遭到了毀壞;小鳥沒有家了,再也不會歡歌笑語;大地也沒有漂亮的綠衣裳,不再生機勃勃了。但是,有些人們還是沒有意識到我們的家園正在慢慢地被毀壞著呢!
大地擁有和諧美麗的綠色,花兒才顯得嬌艷動人;心中擁有純潔的綠色,心靈才顯得更加紅彤燦爛。人類需要綠色,地球母親更加需要綠色,那就 讓我們手牽著手,心連著心,共創綠色環境,讓藍天更藍,讓清水更清,讓我們的地球母親更加可愛、更加生機勃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