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軍事博物館周六開放嗎幾點開放
開放時間
8:30—17:00(11月至3月)8:30——17:30(4月至10月)周一閉館
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籌建於1959年,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1959年3月12日,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樓高94.7米,中央7層,兩側4層。截止至2012年末,全館有22個陳列廳、2個陳列廣場。軍博收藏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裝備250餘件,藝術品1600餘件,對外軍事交往中受贈禮品2551件。其中有銅鎏金弩機、鎮遠艦鐵錨、葉挺指揮刀、三八式步槍和解放軍第一輛坦克等重大歷史價值文物。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於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59年7月竣工,同年10月內部預展,1960年8月正式開放。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為副軍級單位,隸屬總政治部,行政主管部門為總政直屬工作部,業務主管部門為總政宣傳部。下轄辦公室、政治部、管理處、陳列宣傳處、編輯研究處、文物處、設計處等7個中層單位和干休所。編制調整後,業務處將改為展陳管理教育部、展陳研究部、文物征管部、展陳設計部、安全保衛部。軍博還設有學術委員會、藝術委員會、文物鑒定委員會、軍博書畫院。
『貳』 軍事博物館全面開放了嗎
軍事博物館全面開放了。
每周一休館,節假日不休息。
開放時間:
4月1日至10月31日: 8:30至17:30。
11月1日至3月31日: 8:30至17:00。
『叄』 北京軍事博物館門票價格以及開放時間
北京軍事博物館門票價格:免費參觀,需領票。建議先預約。
北京軍事博物館開放時間:參觀時間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17時,16時停止發票和進館。主題展覽期間周一不閉館。
北京軍事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樓高94.7米,中央7層,兩側4層。截止至2012年末,全館有22個陳列廳、2個陳列廣場。軍博收藏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裝備250餘件,藝術品1600餘件,對外軍事交往中受贈禮品2551件。其中有銅鎏金弩機、鎮遠艦鐵錨、葉挺指揮刀、三八式步槍和解放軍第一輛坦克等重大歷史價值文物。
『肆』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展館介紹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復興路9號。展覽大樓1958年10月興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開放。
2012年9月,軍事博物館對展覽大樓加固改造,2017年7月竣工。加固改造後,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建築面積15.9萬平方米,陳列面積近6萬平方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主樓建築高94.7米,南北兩側各4層,樓頂裝有直徑6米的巨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全館有43個陳列廳(區)。
軍事博物館館藏文物以反映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史、中國古近代軍事史和世界軍事史為主。館藏特色文物為武器、軍服、證章和軍事題材藝術品等。
軍事博物館主要從事收藏、研究、陳列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事斗爭歷程和人民軍隊建設成就的文物、實物、文獻、資料,以及反映中華民族五千年軍事歷史和世界軍事史的文物、實物、文獻、資料。
軍事博物館組織開展相關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組織開展與國內外博物館之間的業務交流。下轄綜合辦公室、編輯研究室、宣傳教育室、設計美術室、藏品徵集保管室、文物保護室、信息資料室、安全保衛室、通州分館、懷柔分館等10個中層單位。
軍事博物館同時還設有學術委員會、藝術委員會、文物鑒定委員會。
『伍』 急求1份關於參觀中國軍事博物館有感的文章
1840年的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近代屈辱的一頁。一百多年間,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沼,而不屈的中國人民,則一直在黑暗中苦苦尋找復興之路,經過一百多年的追尋與探索,既有失敗的痛苦,也有勝利的喜悅,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本月13日,再現了中國人民尋求國家復興的展覽《復興之路》,在軍事博物館開幕。展覽分五個部分,分別為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此次展覽的展品由國家博物館提供,其中包括圖片748幅,文物630件,其中70件是國家一級文物。
三千斤大炮抵不住二千英軍
展覽第一個重量級文物是林則徐向清政府報告「虎門銷煙」的奏摺。奏摺中,林則徐詳細敘述了在虎門銷毀英國鴉片的激動人心的場面,以至於使道光皇帝看得熱血沸騰,硃批道:「大快人心一事,知道了。」但這一大快人心事,很快就引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英軍進犯廣州,遭到抵抗後,轉攻廈門,又被鄧廷楨的軍隊擊退。1841年1月7日,2000多英軍又進攻沙角、大角炮台。這次中國軍隊傷亡慘重,很快炮台失陷。展覽中,由抗英名將鄧廷楨和關天培監制的虎門大炮,見證了這段歷史。
這大炮純鐵鑄成,體長2.5米,重3000斤,射程1000米。炮身為筒形,前小後大,兩側有耳軸,炮身上鐫刻有「道光十六年七月」「炮重三千斤」等銘文。但這樣的龐然大物,卻抵擋不住2000英軍的進攻,很快虎門陷落,廣州陷落,鎮海陷落……清政府在英國的尖船利炮下簽訂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由此,拉開了中國近代史一百餘年的屈辱歷史。
黑暗中摸索前進的道路
經過鴉片戰爭的失敗,一批進步的中國人,拋卻了長期以來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心態,他們開始認真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和政治制度,企圖找到一條自強之路。展覽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集中展出了一批清末民主人士為探索救國之路而辦的刊物。其中,1897年由嚴復等人創辦的《國聞報》就在展出之列。它不但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份報紙,而且是報道國內外新聞、介紹西學新知、發表時事評論,宣傳維新變法的一個重要陣地。
另一個與嚴復有關的是他翻譯英人赫胥黎《天演論》的手稿,其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啟發了一批國人。此外,中共二大宣言、毛澤東《論持久戰》的各個版本等文物,都記錄著中國人民探索民族復興的道路。
展廳中,一個巨大陰森的絞架吸引了很多參觀者的目光。這個絞架正是當年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革命先行者李大釗使用的。絞架由純鐵製成,頂部可以固定繩索,腳下有兩個可以抽拉的踏板。據國家博物館展覽二部副主任曹欣欣介紹,這個絞架是反動軍閥專門從德國進口的,它也是最早收藏進國博的藏品,編號為001。
1927年4月28日,為了遏制共產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張作霖不顧各方輿論的壓力,殺害了李大釗等20多名革命志士。但共產主義理論卻並沒有被扼殺,它像星星之火燃遍了整個中國,並最終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復興之路」。
「血石」見證八年抗戰烽火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國軍民歷時八年的抗日戰爭。
在棗宜會戰中犧牲的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成為第一個為抗戰犧牲的高級將領。1940年5月為抗擊武漢日軍的進攻,在湖北省棗陽、宜昌地區進行的棗宜會戰開始了。會戰首先以棗陽為中心的展開。為了完成圍殲日軍隊任務,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親率一部深赴敵後,誤入日軍包圍。張自忠將軍率部血戰到底,不幸犧牲。這次展覽展出了兩塊被張自忠鮮血染紅的「血石」。這兩塊暗紅的石頭看起來觸目驚心,彷彿把觀者帶回了那個烽火連天的沙場。
八年,無數中華兒女為保衛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終於迎來了勝利的那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在南京黃埔路(今解放路)國民黨陸軍總部,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向中國投降書上簽字。同時向中國政府交出的,還有岡村寧次象徵軍權的軍刀。這把染著無數中國人鮮血的軍刀,也在此次展覽之列。
新文物記錄新中國的成長
除了那些珍貴的歷史文物以外,此次展覽還展出了一批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變化的新文物。
1954年4月,蘇、美、英、法、中五國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這是新中國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登上國際舞台。對於長期被孤立和包圍的新中國來說,無疑是一次全面打開外交局面的好機會。周恩來總理當年出席會議時,身穿黑色大衣,頭戴黑色禮帽的瀟灑形象,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這頂記錄著歷史的禮帽,這次也在展出之列。同時展出的還有周總理在會議上的發言稿原件。曹欣欣告訴記者,為了這次展覽他們還專程收集了一批新文物。山東普通農民劉元玖40多年的家庭賬本就是其中之一。這二十多個賬本,記錄了劉元玖一家日常的收支情況。它不但記錄了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生活的變遷,也折射出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面對這些記錄了中國百餘年來尋找「復興之路」的展品,一位89歲高齡的老觀眾李唯實感慨不已。他說:「我1919年生人,經歷了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中國近百年歷史也是我的人生,看著這些展品,好像回顧了自己的一生。在我年輕的時候,絕對想不到中國能有今天這樣富強,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選擇了共產黨領導這樣一條正確的道路。」
『陸』 軍事博物館有網站嗎
官網地址:http://www.jb.mil.cn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樓高94.7米,中央7層,兩側4層。
全館有22個陳列廳、2個陳列廣場。軍博收藏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裝備250餘件,藝術品1600餘件,對外軍事交往中受贈禮品2551件。其中有銅鎏金弩機、鎮遠艦鐵錨、葉挺指揮刀、三八式步槍和解放軍第一輛坦克等重大歷史價值文物。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籌建於1959年,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1959年3月12日,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柒』 軍事博物館在北京哪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籌建於1959年,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1959年3月12日,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樓高94.7米,中央7層,兩側4層。截止至2012年末,全館有22個陳列廳、2個陳列廣場。軍博收藏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裝備250餘件,藝術品1600餘件,對外軍事交往中受贈禮品2551件。其中有銅鎏金弩機、鎮遠艦鐵錨、葉挺指揮刀、三八式步槍和解放軍第一輛坦克等重大歷史價值文物。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於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59年7月竣工,同年10月內部預展,1960年8月正式開放。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為副軍級單位,隸屬總政治部,行政主管部門為總政直屬工作部,業務主管部門為總政宣傳部。下轄辦公室、政治部、管理處、陳列宣傳處、編輯研究處、文物處、設計處等7個中層單位和干休所。編制調整後,業務處將改為展陳管理教育部、展陳研究部、文物征管部、展陳設計部、安全保衛部。軍博還設有學術委員會、藝術委員會、文物鑒定委員會、軍博書畫院。
『捌』 上海有哪些軍事博物館
上海的軍事博物館有兩個,分別是:上海公安博物館、海軍上海博覽館。
1、上海公安博物館,位於中國上海市瑞金南路518號,展館面積8500平方米,於1999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設序館、公安史館、刑事偵查館、治安管理館、交通史館、監所管理館、消防管理館、警用裝備館、英烈館、警務交流館和消防模擬演練館等11個分館。
2、海軍上海博覽館,位於上海寶山區吳淞塘後路68號 ,創建於1991年,包括了主體展覽館、海洋科普與海洋藝術館、海軍歷史館、海軍兵器館以及輕武器實彈射擊館等七個展館和上海寶山海軍少年軍校。
(8)軍博會宣傳擴展閱讀:
上海公安博物館記錄了1854年上海建立警察機構100多年來的歷史沿革以及公安幹警在打擊犯罪、保障各項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各方面的業績。
同時,博物館還收藏了從晚清至今公安題材的中外藏品50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 49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博物館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玖』 北京軍事博物館門票多少錢
軍事博物館免費的,但是要帶上身份證,門票不用買,是免費的,到售票窗口給售票員看身份證,他檢查完身份證給你門票,你就可以進軍博了。但是幾個人去就要帶幾個身份證,沒有身份證是不給票的。
『拾』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館名是誰親自題寫的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館名是毛澤東主席題寫的。在1962年夏,毛澤東主席為軍博題寫館名。軍博報總政副主任肖華並中央軍委秘書長、總參謀長羅瑞卿同意,請毛澤東主席為軍博題寫館標。毛主席欣然同意,在6頁信箋紙上寫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11個大字。同年8月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共有紅軍館、抗日館、解放館、抗美援朝館、現代館、兵器館、民兵館、禮品館、綜合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為副軍級單位,隸屬總政治部,行政主管部門為總政直屬工作部,業務主管部門為總政宣傳部。下轄辦公室、政治部、管理處、陳列宣傳處、編輯研究處、文物處、設計處等7個中層單位和干休所。編制調整後,業務處將改為展陳管理教育部、展陳研究部、文物征管部、展陳設計部、安全保衛部。軍博還設有學術委員會、藝術委員會、文物鑒定委員會、軍博書畫院。
(10)軍博會宣傳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樓高94.7米,中央7層,兩側4層。截止至2012年末,全館有22個陳列廳、2個陳列廣場。軍博收藏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裝備250餘件,藝術品1600餘件,對外軍事交往中受贈禮品2551件。其中有銅鎏金弩機、鎮遠艦鐵錨、葉挺指揮刀、三八式步槍和解放軍第一輛坦克等重大歷史價值文物。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覽大樓於1958年10月動工興建,1959年7月竣工,同年10月內部預展,1960年8月正式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