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水周是什麼時候
節日時間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後,水利部即確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因此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時間的重合,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❷ 中國水周是幾月幾日
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後,水利部即確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因此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時間的重合,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為「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經研究確定,我國紀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
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三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題為「Water and climate change」(水與氣候變化)。
經研究確定,我國紀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
(2)水法宣傳日擴展閱讀
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三屆「中國水周」。3月22日當天,海南水務廳開展節水宣傳進企業、進社區主題活動。
為使節水宣傳工作在防疫期間扎實有效開展,省水務廳結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採取設立宣傳點、懸掛宣傳標語、張貼宣傳海報、發放水周特刊等形式,廣泛向企業、社區居民開節水宣傳。
活動旨在為了讓廣大市民們了解當前水資源的緊張形勢,培養節水意識,養成良好的節水習慣,呼籲全社會對水資源的關注,建設節水型社會。
❸ 關於世界水日的資料
背景
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但是,現代社會的人口增長、工農業生產活動和城市化的急劇發展,對有限的水資源及水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全球范圍內,水質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門間競爭性開發所導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資源進一步短缺,水環境更加惡化,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威脅著人類的福祉。
目的
為了喚起公眾的水意識,建立一種更為全面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體制和相應的運行機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以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讓我們節約用水,不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
建立節日
大會回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第十八章的有關條款;考慮到雖然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於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但人們並未普遍認識到水資源開發對提高經濟生產力、改善社會福利所起的作用;還考慮到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進一步考慮到推動水的保護和持續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級、全國一級、地區間、國際間的公眾意識。 1.根據《二十一世紀議程》第十八章所提出的建議,從1993年開始,確定了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2.請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在這一天就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和實施《二十一世紀議程》所提出的建議,開展一些具體的活動,如出版、散發宣傳品、舉行會議、圓桌會議、研討會、展覽會等,以提高公眾意識。 3.請秘書長就聯合國秘書處盡目前條件之可能,且在不影響現行活動的情況下,以任何方式與方法幫助各國組織世界水日活動,提出建議,集中在一個與水資源保護有關的特定主題,做出必要的部署,並保證活動的成功。 4.建議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執行其任務時把實施《二十一世紀議程》第十八章放在優先地位。1996年,由水問題專家學者和相關國際機構組成的世界水理事會成立,並且決定在世界水日前後每隔3年舉行一次大型國際會議,這就是世界水論壇會議 2010百年不遇乾旱地區
美麗的水,沒有它,世界該會怎樣?
。
世界水日 - 由來發展
水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環境要素。但是,現代社會的人口增長、工農業生產活動和城市化的急劇發展,對有限的水資源及水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全球范圍內,水質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門間競爭性開發所導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資源進一步短缺,水環境愈加惡化,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威脅著人類的福祉。 為了喚起公眾的水意識,建立一種更為全面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體制和相應的運行機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以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1996年,由水問題專家學者和相關國際機構組成的世界水理事會成立,並且決定在世界水日前後每隔3年舉行一次大型國際會議,這就是世界水論壇會議。 根據1993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第十八章的有關條款,各國可根據各自的國情,在3月22日這一天就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和實施《二十一世紀議程》所提出的建議,開展一些具體的活動,如出版、散發宣傳品、舉行會議、圓桌會議、研討會、展覽會等,以提高公眾意識。
編輯本段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的確立,是有背景的: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但人們並未普遍認識到水資源開發對提高經濟生產力、改善社會福利所起的作用;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推動水的保護和持續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級、全國一級、地區 世界水日,節約用水,不只是今天!
間、國際間的公眾意識。 世界水日是為了節省地球水資源。解除我們國家以及全世界缺水的狀態。 雷伊都會節水
編輯本段節日習俗
為了緩解世界范圍內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根據聯合國《21世紀議程》第18章有關水資源保護、開發、管理的原則,1993年1 2009年3月22日是第十七屆「世界水日」
月18日,聯合國第17次大會通過了193號決議,決定從1993年開始,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決議提請各國政府根據自己的國情,在這一天開展一些具體的宣傳活動,以提高公眾意識。 雖然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卻佔了97.2%,陸地淡水僅佔2.8%,面與人類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淺層地下水等淡水,又僅占淡水儲量的0.34%。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數量極有限的淡水,正越來越多地受到污染。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並且還在增加,擴展和累積。 據科學界估計,全世界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缺乏飲用水,特別是經濟欠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目前已有70%,即17億人喝不上清潔水,世界已有將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脅。我國人均淡水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於缺水國家,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飲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萬人正在飲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達400多億元。 以上數據充分說明:水資源短缺成了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課題。前不久,聯合國的人類環境和世界水會議已發出警告:人類在石油危機之後,下一個危機就是水。因此,保護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資源,是世界各國政府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從環境角度來說,最完善的措施是攔水和調水。改變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充分利用水資源。同時注重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工業方面提倡節水產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強廢水處理;農業方面應採用先進的灌溉方式(噴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基礎,它不僅關繫到人類生活的質量,還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能力。我們必須增強水的危機意識,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資源。
編輯本段歷屆主題
20世紀90年代
1994年的主題是:「關心水資源是每個人的責任」(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 1995年的主題是:「婦女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的主題是:「為乾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1997年的主題是:「水的短缺」(is there Enough); 1998年的主題是:「地下水--看不見的資源」(groundwater -- The invisible resource); 1999年的主題是:「我們(人類)永遠生活在缺水狀態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21世紀
2000年的主題是:「21世紀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1年的主題是:「衛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taking charge); 2002年的主題是:「水與發展」(water for development); 2003年的主題是:「水——人類的未來」(water for the future); 2004年的主題是:「水與災害」(water and disasters); 2005年的主題是:「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2005-2015); 2006年的主題是:「水與文化」(water and culture); 2007年的主題是:「應對水短缺」(Water Scarcity ) 2008年的主題是:「涉水衛生」(international year of sanitation) 2009年的主題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機遇」(transboundray water-the water sharing,sharing opportunities) 2010年的主題是:「關注水質、抓住機遇、應對挑戰」(Communicating Wat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2011年的主題是:「城市水資源管理」(water for cities) 2012年的主題是:「水與糧食安全」(Water and Food Security)
編輯本段最終宗旨
一、應對與飲水供應有關的問題。 二、增進公眾對保護水資源和飲用水供應的重要性的認識。 三、通過組織世界水日活動加強各國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機構和私營的參與和合作。
編輯本段宣傳活動
「水法宣傳周」和「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
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畫(9張)「水法宣傳周」,3月22日至28日 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關繫到國脈民運,必須依法治水、管水和用水。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頒布,標志著中國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走上了法制軌道。目前除了已頒布的《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條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外,各地也先後頒布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規,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科學、配套的水法規體系。 為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增強全民的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地運用法律手段規范各種水事活動,中國水利部從1989年開始,每年7月1日至7日為「水法宣傳周」。自1993年「世界水日」誕生後,從1994年起,水利部決定「水法宣傳周」從每年的「世界水日」即3月22日開始,至3月28日為止。 「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 為了提高城市居民節水意識,從1992年開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為「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通過該活動,有助於提高社會對節水工作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戰略意義的認識;有助於增加投入開發推廣應用節水的新工藝、新技術、新器具;有助於提高城市用水的綜合利用水平。 宣傳口號 2012年世界水日宣傳口號[1]: 1.深入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 2.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 3.大力加強農田水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4.大興水利,廣惠民生 5.加快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6.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 7.切實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 8.建設節水型社會,保障城鄉用水安全 9.優化配置、厲行節約、有效保護 10.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 11.保障飲水安全,維護生命健康 12.合理開發利用,重在節約保護 13.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 14.加強河道管理,維護河湖健康 15.科學防禦水旱災害,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16.保護植被、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17.堅持不懈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 18. 加強農村水利工作,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19.推進依法行政,促進依法治水 20.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1.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22.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23.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編輯本段歷次世界水論壇會議
第一屆
第一次:1997年3月21日至25日 摩洛哥 第一屆世界水資源論壇於1997年3月20日至25日在摩洛哥城市馬拉喀什舉行,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名代表與會。論壇的主題是「水,共同的財富」。會議發表了《馬拉喀什宣言》,呼籲各國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和世界各國人民進一步團結奮斗,為展開永久確保全球水資源的藍色革命奠定基礎。論壇還委託世界水理事會制訂有關21世紀水、生命和環境的規劃。
第二屆
第二次:2000年3月17日至22日 荷蘭 第二屆世界水資源論壇於2000年3月17日至22日在荷蘭海牙舉行。5700名來自世界各國的水利問題專家和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其間,114個國家的部長舉行了部長級會議。論壇的主題是「世界水展望」。會議通過了關於21世紀確保水安全的《海牙宣言》和相關行動計劃,並對未來25年的水資源管理和消除水危機措施提出展望,世界水藍圖也在這次會議上問世。
第三屆
第三次:2003年3月16日至23日 日本 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於2003年3月16日至23日分別在日本城市京都、大阪和滋賀召開。論壇共包括「水和糧食、環境」、「水和氣候變動」、「水和社會」、「水和發展」等38個主題,論壇舉行350場分組會議。1萬余名來自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民間人士就如何拿出具體行動解決水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論壇通過的《部長宣言》和公布了各國及國際機構提交的水行動計劃的《水行動計劃集》。
第四屆
第四次:2006年3月16日至22日 墨西哥 第四屆世界水資源論壇於2006年3月16日至22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開。來自121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世界各地13000多名各界人士與會。這屆水資源論壇主題是「採取地方行動,應對全球挑戰」。會議通過的《部長聲明》認為,水是持續發展和根治貧困的命脈,必須改變當前使用水資源的模式,以保證所有人都能用上潔凈水。
第五屆
第五次:2009年3月16日 土耳其 第五屆世界水資源論壇於2009年3月16日至22日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爾舉行,主題是「架起溝通水資源問題的橋梁」。會議通過的部長聲明強調,必須加強水資源的管理和國際合作,保證數十億人的飲水安全。20日,中國、日本和韓國有關官員在論壇上就涉水事務合作簽署了聯合聲明。
第六屆
第六次:2012年3月12日至17日 法國 第六屆世界水資源論壇於2012年3月12日在法國海濱城市馬賽開幕,主題是「治水興水,時不我待」,旨在總結往屆水論壇和其他國際會議成果,並在水資源的關鍵領域制定和實施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一主題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水資源問題的高度重視,對立即採取行動措施的熱切期盼。來自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出席此次論壇,他們將在為期6天的時間里,通過部長級會議、區域日、議題分會、水展和水博覽會等多種形式,展開研討和交流,共同為世界水問題的解決做出努力。
編輯本段世界水理事會
世界水理事會
世界水理事會(World Water Council)是一個討論全球水問題、協調全球水行動的非政府組織。1994年3月在荷蘭諾德維克舉行的飲用水和環境衛生部長和官員會議建議成立世界水理事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和聯合國大會認可了該建議。1994年11月國際水資源協會成立了籌備委員會。1996年6月14日,世界水理事會在法國馬賽正式成立。 由世界水理事會發起的「世界水論壇」每3年舉辦一屆,是目前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水事活動。
中國與世界水理事會
◆ 中國與世界水理事會 2009年7月22日,中國水利部與世界水理事會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與世界水理事會合作諒解備忘錄》簽字儀式,水利部部長陳雷與世界水理事會主席洛克·福勛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陳雷部長與世界水理事會主席洛克·福勛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圖片來源:水利部網站) 該諒解備忘錄旨在全面推動中國水利部與世界水理事會在重大國際會議和水事活動、政策研究和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合作。
❹ 2011年3月22日-4月22日是安徽省第( )屆「水法宣傳月」。
2011年是我國「六五」普法的開啟之年,也是宣傳貫徹中央、省委1號文件精神的關鍵之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二十四屆「中國水周」,3月22日~4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屆安徽省「水法宣傳月」。為推動宣傳活動扎實開展,按照水利廳的統一部署,我局成立宣傳活動領導小組,由副局長徐建輝任組長,水政科、人事科、辦公室、工程科、計劃科等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水政科,具體負責組織指導各單位開展宣傳活動。局直各單位應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宣傳活動方案,推動宣傳活動有效開展。
❺ 中國的節水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實施,並確定每年7月第一周為「水法宣傳周」。以後結合世界水日,把每年的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為"中國水周",每年有特定的宣傳主題。
❻ 中國水周的由來
「中國水來周」的由來
1988年《中華源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後,為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增強全民的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自覺地運用法律手段規范各種水事活動,中國水利部從1989年開始,確定每年7月1日至7日為「水法宣傳周」。自1993年「世界水日」誕生後,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因此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時間的重合,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❼ 世界水日的由來
世界水日的由來
世界水日的由來,對於整個世界來講,水是生命的源泉,世界上最早的生命就誕生於水之中。人們為了讓大家珍惜水資源,設立了世界水日。下面是世界水日的由來內容介紹!
每年的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2005年3月22日是第13個世界水日,主題為「生命之水」。這一主題是聯合國2003年在其第58屆大會上確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並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以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在全部水資源中,97.5%是鹹水,無法飲用。在餘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約65%的水資源集中在不到10個國家,而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卻嚴重缺水。據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目前有11億人生活缺水,26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
同時,水污染也進一步蠶食著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並危害人類的健康。聯合國的調查顯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達4000多億噸,造成5萬多億噸水體被污染,致使數百萬人死於飲水不潔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來,日益嚴峻的水危機狀況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有關專家呼籲,世界各國應通力合作,加強淡水資源管理,節約用水,減少污染,並通過磋商談判解決地區水資源分配問題。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個國際水行動十年計劃得以實施。其間,全世界共有10億多人獲得水供應,近7.7億人的衛生條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聯合國第58屆大會通過決議,宣布從2005年至2015年為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主題是「生命之水」,從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實施。
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的目標是敦促各國更加關注與水相關的問題,開展多層次合作,以實現《聯合國千年宣言》、《約翰內斯堡實施計劃》和《21世紀議程》中與水相關的目標。聯合國大會呼籲聯合國各相關機構、專門機構、地區委員會和其他組織共同協調行動,利用現有資源和自願捐款,在十年行動中體現「生命之水」的含義。
中國水周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後,水利部即確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故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時間重合,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歷年「世界水日」主題
1994年:「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sBusiness);
1995年:「婦女和水」(WomenandWater);
1996年:「為乾渴的城市供水」(WaterforThirstyCities);
1997年:「世界上的水:夠用嗎?」(TheWorld『』『』sWater:IsThereEnough);
1998年:「地下水——看不見的'資源」(Groundwater--theInvisibleResource);
1999年:「我們(人類)永遠生活在缺水狀態之中」(EveryoneLivesDownstream);
2000年:「21世紀的水」(Waterforthe21stCentury);
2001年:「水和健康」(WaterandHealth);
2002年:「水為發展服務」(WaterforDevelopment);
2003年:「水——人類的未來」;
2004年:「水與災害」(WaterandDisasters);
2005年:「生命之水」。2003年,聯合國第58屆大會通過決議,宣布從2005年至2015年為生命之水國際行動十年,主題是「生命之水」,從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實施。
對於整個世界來講,水是生命的源泉,世界上最早的生命就誕生於水之中。而且每一個人的人體組織之內,水的比重佔到了70%。一旦人體之中的水分含量低於50%,那麼人們的生命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而世界水日的建立,更好的制約著人們浪費水資源的行為。
世界水日的歷史由來
對於人類來講,水是一切生命生存的基礎,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整個國家的進步都離不開水的存在,但是隨著工業化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急劇提高,對於水資源的浪費行為也越來越多,水質污染也成為每一個國家面臨的重要問題。因為水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影響到了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人類的生活。為了讓群眾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191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提出建議,並決定通過第193號決議。決議確立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設立的意義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雖然有著極其豐富的儲水量,但是海水所佔比重高達97.2%,人類可食用陸地淡水僅佔2.8%。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越來越多的淡水資源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一方面來源於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的廢氣,污水,另一方面來源於人類對於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費。在全球,據估計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和地區缺乏飲用水。如果人類喝不上純凈水,那麼將會有世界上80%的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脅。而且因為每年的缺水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正在與日俱增,因此世界水日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人類對於水資源的浪費,同時大力宣傳保護水資源的知識。
世界水日的風俗活動
在世界水日到來之際,都會舉行水法宣傳周和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水法宣傳周一方面可以讓國民意識到開發利用水資源以及保護水源的重要性。並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先後多次頒布了各種國家和地方性關於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同時為了剋制有法不依的情況出現,國家也同時運用各種法律手段來規范各種關於水方面的問題和活動。同時,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節約水資源意識,在世界水日到來之際,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和宣傳儀式。並且貫徹落實
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的措施,貫徹執行各種保護水資源的法律和規則。
❽ 結合世界水日,我國把每年的什麼時候所在的那一周定為「中國水周」,每年有特定的宣傳主題。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實施,並確定每年7月第一周為「水法宣傳周」。以後結合世界水日,把每年的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為「中國水周」,每年有特定的宣傳主題。至今,已舉辦過12屆水周活動。從1991年起,我國還將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為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