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基層氣象宣傳工作
氣象的升職還是很快的 因為基層氣象部門的人數本來就少 從現在氣象部門對領導要求看 還是像秦大河那時候一樣 學歷第一 這是硬指標 其次 作為基層氣象工作者 走行政 或者業務 自己選擇一個 然後基層要把和縣政府的關系處理好 要積極宣傳自己
『貳』 氣象宣傳工作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央宣傳工作的方針政策,加強和完善氣象宣傳管理工作,促進氣象部門兩個文明建設,提高氣象服務的綜合效益,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氣象事業的發展,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氣象宣傳工作既是氣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手段。做好這項工作,對擴大氣象工作在國內外影響,激勵全體氣象人員認清形勢,做好本職工作,同心同德推進氣象事業現代化,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的社會經濟效益,具有重大作用。第三條各級氣象部門要將氣象宣傳工作納入領導議事日程,加強力量,定期研究,明確任務,檢查效果,建立和健全氣象宣傳管理制度,並將氣象宣傳經費列入年度計劃。第四條氣象宣傳宏觀管理的范圍是:氣象部門各類報刊及行政簡報;氣象新聞稿件的發送及氣象宣傳文稿的出版;氣象影視、聲像製品和展覽圖片資料的出版發行。第五條氣象宣傳工作由各級氣象部門辦公室歸口管理。各級氣象系統記協、記者站掛靠在同級氣象宣傳歸口管理部門,要在其上級組織的指導和同級宣傳歸口部門的管理下積極工作,加強橫向聯系,密切與當地新聞單位的關系,以擴大氣象工作影響。第六條氣象宣傳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業務性很強的工作。各級宣傳單位都必須努力提高宣傳人員素質,都必須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氣象業務的方針、政策,圍繞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積極開展宣傳。第二章氣象宣傳歸口管理部門的職責任務第七條國家氣象局宣傳歸口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
(一)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有關方針政策以及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綜合氣象部門的實際,對全國氣象部門宣傳工作實行宏觀管理。擬訂氣象部門年度宣傳工作要點;擬訂氣象部門宣傳工作的規章制度並監督、檢查、指導、協調。
(二)歸口管理全國氣象報刊、行政簡報、宣傳品出版和氣象影視、聲像、展覽等形象化宣傳。
(三)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和直屬單位的宣傳工作進行指導,組織氣象宣傳工作的經驗交流和報刊、簡報編輯人員的業務培訓。
(四)負責部門內和國家氣象局機關的重大活動以及重要氣象業務、科技和服務的宣傳,並負責重要宣傳文稿的組稿和審核。
(五)組織氣象影視題材的創作、審定和落實攝制單位。
(六)負責氣象新聞報道、科普宣傳材料的收集、統計和歸檔,以及氣象影視片的統一保管,復制和交換。
(七)承辦全國氣象系統記協秘書處的日常工作。第八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宣傳歸口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任務:
(一)貫徹落實國家氣象局及地方宣傳管理部門制定的法規、制度,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宣傳工作計劃。
(二)組織協調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部門的氣象宣傳工作,並進行監督和檢查。
(三)負責省級以下氣象宣傳幹部和報刊、簡報編輯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
(四)組織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部門內重大活動以及重要氣象業務、科技和服務的宣傳,並負責審核向省級新聞單位提供的文稿。
(五)負責省級以下氣象部門的報刊、簡報和影視、聲像、展覽、圖片等形象化宣傳工作。
(六)負責組織省氣象記協活動和記者站的管理工作。第三章氣象新聞的發布及氣象宣傳文稿的管理第九條凡發布全國性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的重大氣象新聞,分別由國家氣象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級以下氣象台站不得召開任何形式的新聞發布會。第十條全國氣象部門的業務方針政策、重大決定,重要會議的新聞報道,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在氣象部門的活動及對氣象工作的指示、評價的報道,由國家氣象局宣傳歸口管理部門核實並報局領導審定後統一發布。第十一條向新聞單位發送的稿件實行分級審核。凡是涉及全國氣象工作送中央一級新聞單位的重要稿件,由國家氣象局領導審批;送地方新聞單位的或送中央級新聞單位但只涉及本地區氣象工作的重要稿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領導審批。有關領導人講話的稿件或報道,必須由本人審閱。第十二條凡屬重大氣象服務經濟效益的評估、重大科研成果和業務建設、外事活動、先進人物事跡的宣傳報道,由宣傳歸口部門核實後,送同級局領導簽發;凡是報道各單位一般性的氣象業務、科研、教學工作的稿件,由本單位領導簽批經宣傳歸口部門核發。
『叄』 世界氣象日手抄報的設計內容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1947年9月—10月,國際氣象組織(IMO)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45國氣象局長會議,決定成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並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規定,當第30份批准書提交後的第30天,即為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之日。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世界氣象日手抄報的設計內容,歡迎大家分享。
世界氣象日的節日由來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1947年9月—10月,國際氣象組織(IMO)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45國氣象局長會議,決定成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並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規定,當第30份批准書提交後的第30天,即為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之日。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書,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標志著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誕生。為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委會第20屆會議決定,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並從1961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的氣象工作者都要圍繞一個由WMO選定的主題進行紀念和慶祝。
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各國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氣象部門在經濟和國防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
世界氣象組織是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開展氣象業務和氣象科學合作活動的國際機構,總部設在瑞士瓦。世界氣象組織擁有成員151個,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最早的創始國和簽字國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的主要任務包括:促進世界范圍氣象觀測網的建立和推行氣象觀測業務標准化。促進國際間的氣象資料交換和提出觀測、統計資料的統一規格;促進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資源、農業以及其它方面的應用;促進水文業務的開展和加強氣象部門與水文部門間的合作;鼓勵氣象學及有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員培訓。
本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氣象組織主要活動集中在以下幾項國際合作計劃;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全球大氣研究計劃;人類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計劃;技術合作計劃;教育和訓練計劃以及世界氣候計劃等。
1971年10月,第2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此後,我國陸續加入了聯合國所屬的一些專門機構,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專門機構就是世界氣象組織。
全球氣候變暖使世界各地極端天氣引發的自然災害明顯增多,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通過全球綜合觀測,人類可獲得有關天氣、氣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這些信息雖然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但可以做到對災害進行早期預警,提前防範,以及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所造成的影響。
宣傳標語世界氣象日
1、全民行動起來,為人類的現在和未來而保護氣候!
2、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3、極地氣象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4、加強極地氣象研究,促進對極地生態系統的保護!
5、從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認識氣候變化的重要性!
6、加強對氣候和氣候變化的研究,更好地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
7、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增強氣象防災減災能力!
8、加強防災預警體系建設,增強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能力。
9、提倡簡朴的生活文化,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10、准確預報天氣與氣候變化,為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11、加強氣候生態資源監測評估與綜合利用!
12、減緩、遏止氣候變化,保護藍天白雲綠水青山!
13、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善待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14、《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4年3月21日正式宣布生效,我國是該公約的締約國!
世界氣象日活動方案設計
3月21日、22日和23日分別是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和世界氣象日,為迎接這些節日的到來,增強幼兒愛護環境,節約用水等意識,幼兒園將開展為期近一周的「環保宣傳教育周」系列活動,對全園教師和幼兒進行關注天氣、氣候、水資源和森林資源的科普教育。
一、活動主題:
與生命共存
1、子主題一:「我和綠色有個約會」——世界森林日
2、子主題二:「小水滴,大世界」——世界水日
3、子主題三:「關注氣象,關心生活」——世界氣象日
二、活動時間:
3月21日——3月23日
三、活動內容:
1、各年級組探討和選擇適宜本年齡段可以有效開展的活動。比如:大班——氣象日。
2、各年級組廣泛搜集資料,通過圖片、視頻、多媒體等多種形式了解我國森林資源的現狀及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了解「世界水日」的來歷、我國水資源現狀、節水標志等相關知識,了解天氣和氣候與人類息息相關,各種氣象災害對人們健康和生命財產的嚴重威脅,讓幼兒紛紛以實際行動投身到護林、節水等活動中。
3、50組開展「與生命共存」為主題的書畫比賽。內容可以是節約用水、保護地球、關注氣候、節能減排等等。
4、在幼兒園開展「節水我有妙招」大行動。讓每個幼兒從我做起,節水進家庭、節水進社區,努力保護全人類的水資源。
四、各節日活動實施
(一)「我和綠色有個約會」——世界森林日系列活動:
1、讓幼兒欣賞我們美麗的地球、美麗的森林,並知道沒有森林的家園變得不再美麗。
2、森林故事:以紀錄片形式真實而完整地回顧森林的歷史,引起幼兒更多的關注和思考;樹的故事,以欣賞、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孩子感受樹木真好!
3、教師講解森林與人類、動物的關系,鼓勵幼兒動手製作大樹媽媽。
4、植物角:小小盆栽讓孩子感悟生命最初的.感動,在城市中讓體驗一片綠意。
5、變廢為寶:紙盒、紙張循環利用,親眼見證廢舊包裝盒如何轉變為環保時尚手提袋;感受廢舊紙張變紙屑,親手體驗紙張的製作過程。
6、環保小衛士:幼兒擔當環保宣傳員,向家長們宣傳環保的小知識,倡導大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資源,為森林貢獻一份力量。
(二)「小水滴,大世界」——世界水日活動計劃:
1、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地球用水緊缺的現狀。讓幼兒知道水是一切生物存在、發展的基礎,如果地球沒有了水,世界將是一片荒涼,森林將不復存在,植物將滅亡,地球上將出現無邊無盡的沙漠,一切生物也將不復存在,生命的跡象將消失。人類也將無法生存,並知道水的作用。
2、組織幼兒學習兒歌《關好水龍頭》,觀看《美麗的水》宣傳片、聽《小水滴哭了>》故事等。讓幼兒了解水的用途及水與動植物的關系。
3、讓幼兒認識到水資源的有限性和保護水資源不受污染的重要性,並向幼兒介紹日常生活中節水的好方法。
4、教師和幼兒共同製作各種關於「節約用水」的醒目標志,時刻提醒幼兒要節約用水、科學用水。通過直觀、動態的演示更加升華了孩子的節水意識。
(三)「關注氣象,關心生活」——世界氣象日主題活動:
1、進行氣象科普知識課程。教師運用一系列氣象視頻,把幼兒帶進氣象科普的廣闊天地。通過觀看電影《龍卷風》、《後天》等,了解有關海嘯、暴雪等「天災」對人類的危害,豐富幼兒預防災害的常識,提高了自護自救的能力。
2、開展「天氣播報」活動。每天早餐後開展「天氣預報」活動,促使幼兒堅持每晚收看有關的氣象預報的電視節目,爭當「小小氣象播報員」。通過觀看天氣預報、了解氣象常識幫助幼兒和家長提高生活質量。
3、舉行「心情播報」活動。「心情播報」活動引領著幼兒能更好的深入探究氣象與生活的關系,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
夥伴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我們的家園做出一點小小的貢獻,兒童部感謝大家的配合!
『肆』 急!!!氣象局年終宣傳報道策劃方案
市場環境篇
一、營銷環境分析
1、企業市場營銷環境中宏觀的制約因素。
(1)企業目標市場所處區域的宏觀經濟形勢;
總體的經濟形勢
總體的消費態勢
產業的發展政策
(2)市場的政治、法律背景:
是否有有利或者不利的政治因素可能影響產品的市場?
是否有有利或者不利的法律因素可能影響產品的銷售和廣告?
(3)市場的文化背景
企業的產品與目標市場的文化背景有無沖突之處?
這一市場的消費者是否會因為產品不符合其文化而拒絕產品?
2、市場營銷環境中的微觀制約因素。
企業的供應商與企業的關系
產品的營銷中間商與企業的關系
3、市場概況。
(1)市場的規模:
整個市場的銷售額
市場可能容納的最大銷售額
消費者總量
消費者總的購買量
以上幾個要素在過去一個時期中的變化
未來市場規模的趨勢
(2)市場的構成:
構成這一市場的主要產品的品牌
各品牌所佔據的市場份額
市場上居於主要地位的品牌
與本品牌構成競爭的品牌是什麼?
未來市場構成的變化趨勢如何?
(3)市場構成的特性:
市場有無季節性?
有無暫時性?
有無其他突出的特點?
4、營銷環境分析總結。
(1)機會與威脅
(2)優勢與劣勢
(3)重點問題
二、消費者分析
1、消費者的總體消費態勢。
現有的消費時尚
各種消費者消費本類產品的特性
2、現有消費者分析。
(1)現有消費群體的構成:
現有消費者的總量
現有消費者的年齡
現有消費者的職業
現有消費者的收入
現有消費者的受教育程度
現有消費者的分布
(2)現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購買的動機
購買的時間
購買的頻率
購買的數量
購買的地點
(3)現有消費者的態度:
對產品的喜愛程度
對本品牌的偏好程度
對本品牌的認知程度
對本品牌的指名購買程度
使用後的滿足程度
未滿足的需求
3、潛在消費者。
(1)潛在消費者的特性:
總量
年齡
職業
收入
受教育程度
(2)潛在消費者現在購買行為:
現在購買哪些品牌的產品?
對這些產品的態度如何?
有無新的購買計劃?
有無可能改變計劃購買的品牌?
(3)潛在消費者被本品牌吸引的可能性:
潛在消費者對本品牌的態度如何?
潛在消費者需求的滿足程度如何?
4、消費者分析的總結。
機會與威脅
優勢與劣勢
重要問題
(2)潛在消費者:
機會與威脅
優勢與劣勢
主要問題點
(3)目標消費者:
目標消費群體的特性
目標消費群體的共同需求
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產品分析
1、產品特徵分析。
(1)產品的性能:
產品的性能有哪些?
產品最突出的性能是什麼?
產品最適合消費者需求的性能是什麼?
產品的哪些性能還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產品的質量:
產品是否屬於高質量的產品?
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滿足程度如何?
產品的質量能繼續保持嗎?
產品的質量有無繼續提高的可能?
(3)產品的價格:
產品價格在同類產品中居於什麼檔次?
產品的價格與產品質量的配合程度如何?
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認識如何?
(4)產品的材質:
產品的主要原料是什麼?
產品在材質上有無特別之處?
消費者對產品材質的認識如何?
(5)生產工藝:
產品通過什麼樣的工藝生產?
在生產工藝上有無特別之處?
消費者是否喜歡通過這種工藝生產的產品?
(6)產品的外觀與包裝:
產品的外觀和包裝是否與產品的質量、價格和形象相稱?
產品在外觀和包裝上有沒有缺欠
外觀和包裝在貨架上的同類產品中是否醒目?
外觀和包裝對消費者是否具有吸引力?
消費者對產品外觀和包裝的評價如何?
(7)與同類產品的比較:
在性能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在價格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在材質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在工藝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在消費者的認知和購買上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2、產品生命周期分析。
(1)產品生命周期的主要標志
(2)產品處於什麼樣的生命周期
(3)企業對產品生命周期的認知
3、產品的品牌形象分析。
(1)企業賦予產品的形象
企業對產品形象有無考慮?
企業為產品設計的形象如何?
企業為產品設計的形象有無不合理之處?
企業是否將產品形象向消費者傳達?
(2)消費者對產品形象的認知:
消費者認為產品形象如何?
消費者認知的形象與企業設定的形象符合嗎?
消費者對產品形象的預期如何?
產品形象在消費者認知方面有無問題?
4、產品定位分析。
(1)產品的預期定位:
企業對產品定位有無設想?
企業對產品定位的設想如何?
企業對產品的定位有無不合理之處?
企業是否將產品定位向消費者傳達?
(2)消費者對產品定位的認知:
消費者認為的產品定位如何?
消費認知的定位與企業設定的定位符合嗎?
消費者對產品定位的預期如何?
產品定位在消費者認知方面有無問題?
(3)產品定位的效果:
產品的定位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產品定位在營銷中是否有困難?
5、產品分析的總結。
(1)產品特性:
機會與威脅
優勢與劣勢
主要問題點
(2)產品的生命周期
機會與威脅
優勢與劣勢
主要問題點
(3)產品的形象:
機會與威脅
優勢與劣勢
主要問題點
(4)產品定位:
機會與威脅
優勢與劣勢
主要問題點
(4)產品定位:
機會與威脅
優勢與劣勢
主要問題點
四、企業和競爭對手的競爭狀況分析
1、企業在競爭中的地位。
市場佔有率
消費者認識
企業自身的資源和目標
2、企業的競爭對手。
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誰?
競爭對手的基本情況
競爭對手的優勢與劣勢
競爭對手的策略
3、企業與競爭對手的比較。
機會與威脅
優勢與劣勢
主要問題點
五、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廣告分析
1、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的廣告活動的概況。
開展的時間
開展的目的
投入的費用
主要內容
2、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廣告的目標市場策略。
廣告活動針對什麼樣的目標市場進行?
目標市場的特性如何?
有何合理之處?
有何不合理之處?
3、企業和競爭對手的產品定位策略。
4、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的廣告訴求策略。
訴求對象是誰
訴求重點如何
訴求方法如何
5、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的廣告表現策略。
廣告主題如何,有何合理之處?不何不合理之處?
廣告創意如何,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6、企業和競爭對手以往的廣告媒介策略。
媒介組合如何,有何合理之處?有何不合理之處?
廣告發布的頻率如何,有何優勢?有何不足?
7、廣告效果。
廣告在消費者認知方面有何效果?
廣告在改變消費者態度方面有何效果?
廣告在消費者行為方面有何效果?
廣告在直接促銷方面有何效果?
廣告在其他方面有何效果?
廣告投入的效益如何?
8、總結。
競爭對手在廣告方面的優勢
企業自身在廣告方面的優勢
企業以往廣告中應該繼續保持的內容
企業以往廣告突出的劣勢
『伍』 3.23世界氣象日每年的主題都是怎麼確定的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全球氣候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出現了極地生態系統被破壞、全球氣候開始變暖、空氣質量大幅度降低等等一系列問題。因此,為了讓各國人民了解和支持氣象組織的活動,喚起人們對氣候的重視,呼籲人們維護生態環境,從而維護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一九六零年世界氣象組織將每年的三月二十三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每年的主題都反映著當前氣象最嚴峻的問題,也都站在世界角度向人類發出重視氣象的呼籲,所以,為了減緩氣候變化,我們應該愛惜各種資源,堅持綠色出行,為生態環境的發展,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陸』 誰能把「世界氣象日」的資料告訴我一下,謝謝了。
世界氣象日的由來
為紀念世界氣象組織成立(1950年3月23日)這一特殊日子,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將公約生效日,即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並從1961年開始,每年氣象日圍繞一個主題,在全球進行慶祝活動,向各會員政府和公眾進行氣象宣傳教育。
歷年世界氣象日主題
1961年氣象
1962年氣象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貢獻
1962年交通和氣象(特別是氣象應用於航空)
1964年氣象——經濟發展的因素
1965年國際氣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氣監測網
1967年天氣和水
1968年氣象與農業
1969年氣象服務的經濟效益
1970年氣象教育和訓練
1971年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2年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3年國際氣象合作100年
1974年氣象與旅遊
1975年氣象與電訊
1976年天氣與糧食
1977年天氣與水
1978年未來氣象與研究
1979年氣象與能源
1980年人與氣候變遷
1981年世界天氣監測網
1982年空間氣象觀測
1983年氣象觀測員
1984年氣象增加糧食生產
1985年氣象與公眾安全
1986年氣候變遷,乾旱和沙漠化
1987年氣象——國際合作的典範
1988年氣象與宣傳媒介
1989年氣象為航空服務
1990年氣象和水文部門為減少自然災害服務
1991年地球大氣
1992年天氣和氣候為穩定發展服務
1993年氣象與技術轉讓
1994年觀測天氣與氣候
1995年公眾與天氣服務
1996年氣象與體育服務
1997年天氣與城市水問題
1998年天氣、海洋與人類活動
1999年天氣、氣候與健康
2000年氣象服務五十年
2001年天氣、氣候和水的志願者
2002年降低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關注我們未來的氣候
2004年信息時代的天氣、氣候和水
2005年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
2006年預防與減輕自然災害
2007年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
『柒』 氣象 標語
給你一塊磚,引你三分玉
1,部隊要勝仗,必須靠氣象
2,糧草未動,氣象先行
3,埋頭苦幹做氣象,安全建設有保障
4,安全生產有保障,息息相關是氣象
5,莫生氣 象關羽
請笑納
『捌』 為世界氣象日設計宣傳語 3條
關注世界氣象等於關注地球心情
『玖』 2022年世界氣象日是幾月幾日 2022年世界氣象日是哪一天
導讀:氣象日是固定日期的節日,氣象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直觀重要,我們每日出現都需要查詢天氣情況,氣象台的作用就是給予我們准確的天氣情況,也讓大家了解氣象工作者的辛苦,對氣象給予支持和熱愛,讓氣象發展的更快更好。那麼,2022年世界氣象日是幾月幾日?2022年世界氣象日是哪一天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2022年世界氣象日是幾月幾日
2022年世界氣象日是3月23日,星期三,農歷二月二十一。
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世界氣象日開展的時間定於每年的3月23日。 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各國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喚起人們對氣象工作的重視和熱愛,推廣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
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從1961年起將公約生效日,即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 要求各國成員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並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氣象組織機構
世界氣象組織(WMO):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立於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是聯合國關於地球大氣狀況和特徵、與海洋相互作用、產生和導致水源分布氣候方面的最高權威的喉舌,其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世界氣象組織成立至今已超過整整50年,組織的會員由成立初期的30個發展到今天的185個,包括了非洲,中、西歐和西南太平洋國家,其中國家會員179個,地區會員6個(含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成為最具廣泛代表性和合作精神的國際組織。50年來,世界氣象組織為國際社會的經濟發展,協助各會員氣象部門提供及時、准確的天氣預報、警報提供了服務,也為區域乃至全球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世界氣象日節日的意義
世界氣象日於1960年確定,旨在讓各國民眾能更好地了解和重視各國氣象水文部門的工作。定為3月23日這一天, 是為了慶祝1950年 《世界氣象組織公約》 的正式生效。2013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 「監視天氣, 保護生命和財產」, 也是世界天氣監視網成立50周年。
今年氣象日的主題強調了世界氣象組織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之一, 這就是減少因天氣、氣候和水有關的災害造成的傷亡和損失。同時, 2013年世界氣象日也認可了世界天氣監測網在實現該目標中所做的根本性貢獻。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是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創辦的, 該委員會近期發表的特別報告強調,氣候變化、極端事件、自然災害三者之間是有聯系的。各國氣象水文部門通過世界氣象組織形成了網路,其收集的觀測結果中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氣候變化正在造成類似旱澇、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沿海高水位等極端事件的不斷增加。而這些與人類活動,特別是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不斷達到新高密切相關。天氣氣候相關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斷增加,這主要是由於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以及人員和經濟財產所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
2013年世界氣象日是一個機會,將有利於向世人表明,加大氣象水文基礎設施投資可產生諸多效益,開展全球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提升能力為迫切需要天氣氣候服務的所有個人、團體和國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刻不容緩。天氣、氣候和降低災害風險在任何一份國家級和國際級涉及可持續發展等應對21世紀挑戰的議事日程中都處在中心的位置。
2022年世界氣象日氣象科普宣傳標語
1、早預警、早行動:氣象水文氣候信息,助力防災減災。
2、早預警、早行動,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3、氣候變化前所未有,災害防禦未雨綢繆。
4、氣候風險日益加劇,適應行動迫在眉睫。
5、強化氣象災害防範和風險管理,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氣候韌性。
6、加強氣象科普宣傳,提高氣象防災減災意識。
7、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8、防災減災,科普先行。
9、氣象關乎你我他,防災減災靠大家。
10、提高防災減災水平,構建平安和諧社會。
『拾』 如何加強新時期農村氣象科普知識宣傳工作
「三農問題」愈來愈受到國務院以及省市縣各級政府的重視,為三農服務,提高農業氣象防災減災能力,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是我們氣象工作者主要任務之一,也是「三個氣象」的服務理念要求。如何加強新時期農村氣象科普知識的宣傳,提高農民防範意識,應該從以下考慮:(1)加強對氣象科普工作的管理與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兼職隊伍。(2)積極主動爭取地方部門的支持,建立一個由「政府主導支持、部門有效聯動、鎮村共同參與」的農業氣象綜合服務示範縣,逐步形成農村氣象科普宣傳新格局。(3)加強與媒體合作,充分挖掘宣傳潛力,完善科普形式和內容,不斷探索氣象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