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樓觀台宣傳片

樓觀台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7-27 15:18:22

『壹』 有一個地方我每次經過就感覺涼氣逼人,過了那個地方就不會了

終南山

終南山,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武功,東至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於周至縣境內,海拔米。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周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台的說經台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後,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自尹喜草創樓觀後,歷朝於終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築廟祀老子,漢武帝則於說經台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增修殿宇,開創了樓觀道派。

進入唐代,因唐宗室認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當了皇帝後,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26年)初,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當時主要建築有文始、三清、玄門等列祖殿,還有紫雲衍慶樓和景陽樓等,成為古樓觀的中心。以後歷代雖時有修葺,但屢遭兵燹,至清末,宗聖宮僅存殘垣斷壁 ,一片廢墟。此後,樓觀的中心便轉移到了說經台。新中國成立後,對古樓觀進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說經台為中心的建築。

說經台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和靈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聖殿。山門兩側有鍾、鼓二樓,對峙相望。山門前,有石階盤道,蜿蜒而至台頂。山門西側不遠處有一石砌泉池,名為上善池,內有一石雕龍頭終年吐水不斷。相傳元至元二年(年),周至地區發生瘟疫,無葯可醫,死者無數。當時樓觀台的監院張志堅,晚上作了個夢,夢見太上老君告訴他說:「山門前有塊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內有吾煉就之丹葯,可治民疫。」張監院醒來後覺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門前尋找,果然在西邊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張監院忙令人取水給患時疫的道士飲用,兩個時辰後疫病神奇地痊癒了。消息傳出後,遠近百姓都來取水治病,時疫遂退。三年後翰林學士趙孟瞓來此游覽,聞聽此事十分驚奇,遂索紙筆大書「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經》「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廟會,香客仍爭飲此水以祛病延年。

說經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煉丹爐,傳為老子當年煉丹所用。台的東南方有一個「仰天池」,傳為老子當年打鐵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養性的「棲真亭」。台的西邊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訓徐甲之處。傳說老子西遊途中將一具白骨點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達函谷關後,老子將七香草點化成美女考驗他,徐甲經不住誘惑,剛要有所動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現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為其求情,老子方又點化白骨為徐甲,並用拐杖怒觸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飲用。台的東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為橢圓形,冢方四米,佔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畢沅書「老子墓」碑石。

說經台北二里處為宗聖宮遺址。臨觀遺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9株歷經千年仍然蓊鬱青翠、蒼勁挺拔的古柏。當地眾尊稱為「樓觀九老」。其中有一棵樹傳為老子當年系牛所用,被稱為「系牛柏」。樹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頭。西南隅有三棵樹,樹上結癭酷似三隻昂首展翅、活靈活現的蒼鷹,人們被之為「三鷹柏」。

樓觀台留存有不少珍貴的碑刻,如唐代歐陽詢撰書《大唐宗聖觀記碑》、載隸書《靈應頌》、蘇靈芝行書《唐老君顯見碑》、員半千隸書《唐宗聖觀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書《第一山》、蘇軾行書《游樓觀台題字》;元趙孟瞓隸書「上善池」碑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高文舉所書《道德經》碑兩通。其字體介於石鼓文和大篆之間,書法勁力蒼古,風格絢麗,近看是字,遠看如花,字字珠璣,如梅花初放,被後人譽為「梅花篆字碑」。兩通碑側各有七個冷僻的字,為一般《字典》所不載,據稱為老君十四字養生訣,其意為「玉爐燒煉延年葯,正道行修益氣丹」。

古人雲:「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里茸翠,以樓觀為最佳。」終南山樓觀台以其悠久的道教歷史、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眾多的文物遺跡,吸引著古往今來的信士遊客。

。終南山峻拔秀麗,如錦綉畫屏、聳立在西安之西南。翠華山距西安30公里,以奇峰異洞、清池古廟著稱。因西漢元封二年(前年)曾於山口(大峪口)建太乙官,故又稱大乙山。主要景點有太乙池、風洞、冰洞、翠華廟等。

太乙池為山間湖泊,傳為唐天寶年間地震造成,四周高峰環列,池面碧波盪漾,山光水影,風景十分優美,如泛舟湖上,可穿行於峰巔之間,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情趣,其樂無窮。 太乙池之西的風洞,高15米,深40米,由兩大花崗岩夾峙而成。洞內清風習習,涼氣颼颼,故稱風洞。風洞之北的冰洞,雖盛夏亦有堅冰,寒氣逼人。 現在,山中有一正岔水庫,瀉水時飛瀑傾流。由山下望去,素練懸空,氣勢磅礴,亦成一景。 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至初三,翠華廟前皆有廟會。這時,遊人如潮,十分熱鬧。

南五台青翠峭拔,富產葯材,古人稱它為終南神秀之最。山頂有觀音、文殊、清涼、捨身、靈應5峰,俗稱南五台,以觀音台最著名。 寶泉位於山腰,形如美玉,味似甜蔗,為品茗休憩之佳地。獨松閣亦位於山腰,因閣中有一株古松,故得此名。閣周鳥語花香,景色如畫,為覽勝之佳地。 觀音台又稱大台,位於獨松閣之上,有隋國光寺遺址。此台視角開闊,北眺八百里秦川,令人胸襟為之一開,心曠神怡。

圭峰山俗稱尖山,包括紫閣、大頂、凌雲、羅漢諸峰,峭麗挺拔,形如圭玉,故稱圭峰山。主要景點為高冠瀑布。瀑布位於圭峰山北坡,落差超過20米,急流飛濺,直下深潭,響聲如雷。唐岑參有詩雲:「岸口懸飛瀑,半空白皚皚。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這是高冠瀑布真實而形象的寫照。瀑布上游巨石突兀,環繞而成一潭,稱車廂潭。潭清見底,細石如鱗,歷歷可數,為尋幽探奇之佳地。瀑布下游流勢平緩,形成一湖。水面波平如鏡,湖周青山似屏,為嬉戲野營之佳地。

『貳』 類似於問道樓觀這樣的紀錄片還有哪些

園藝節目A-Z
與食物有關的不太多,但有一些關於園藝的小知識,推薦去看一看!
還有一部《田園生活》

『叄』 樓觀台的人文景觀

從樓觀台站下汽車,站的東北為唐代玉華觀遺址。玉華觀為唐睿宗第九女李持盈修道的別館。開元十八年(730)詩人李白來觀中,拜會玉真公主,駐此賦詩兩首。
由此南行,綠竹叢中,白牆之內,古樹參天,碑石肅立,宮殿台基,高大寬平。這是佔地18150平方米的宗聖宮遺址。遺址內草樓觀、三清殿、牌枋等文物歷歷中目,古銀杏樹已歷兩千餘年,老樹虯枝,生機勃勃。
再南行500餘米,路東一方方竹林,深綠淺碧各相異,高低粗細殊不同,有110餘方。這是名竹薈萃的中國第二個竹類品種園。路西是園林花卉苗圃,品種繁多,僅月季就有近百種。在高大的梧桐樹和濕地松身後,露出秦嶺珍稀動物養殖場,房舍中大熊貓憨態可掬,金絲猴翻騰跳躍。
經仙都飯店,入森林公園,寬闊的大道旁,修竹參差,枝葉婆娑,一片片的竹海綠浪,一層層地湧上山坡。向東入山門,上說經台,碑堂陳列著歷代碑石,有唐代歐陽詢秀勁恢宏的隸書,有宋代蘇軾高古縱逸的題跋。台階道旁有陝西著名古樹青檀、皂角樹、大櫸樹、榔榆數十株。路過靈官殿,登台頂,沿中軸線成排列著4個院落,有老子祠等古建築146間。
說經台向東南上仰天池,向南上煉丹爐,向西為化女泉。再向西為大秦寺,是全國僅存的唐代基督教遺址。寺塔巍峨壯麗,寺南為五峰丘木山,寺西塔峪村,據向達等人考證為唐代五郡城。《大英網路全書》和《中國大網路全書》均載:在大秦寺出土了《大唐景教流行中國碑》(一說出土長安)。
再向西過就峪河,河西岸大陵山角,為老子墓。沿山道盤旋而上,為吾老洞,建有四合院古建築數十間。

『肆』 西安附近有什麼旅遊景點

1.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4)樓觀台宣傳片擴展閱讀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辟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

1961年3月4日,西安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未央宮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總面積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亭台樓榭,山水滄池,布列其中,其建築形制深刻影響了後世宮城建築,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宮城建築的基本格局。

自未央宮建成之後,西漢皇帝都居住在這里,成為漢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後世人的詩詞中,未央宮已經成為漢宮的代名詞。西漢以後,未央宮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伍』 問道樓觀的《問道樓觀》紀錄片

全篇八集共分八個主題——《經出終南》、《百經之首》、《無為而治》、《以奇用兵》、《國教為道》、《大美無形》、《養生之道》、《道妙永恆》。開機 2010年12月28日,由著名導演金鐵木指導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問道樓觀》在西安樓觀中國道文化展示區舉行開機儀式。 據了解,該片是繼《大明宮》《法門寺》《道北七十年》之後,曲江新區第四部人文歷史紀錄片,由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管理辦公室、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問道樓觀》將以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以老子在樓觀台結廬講說《道德經》的過程為主線,探尋中華文明思想精髓的淵源。在開機儀式上,製作方代表向記者透露,該片將分為8集,每集40分鍾左右,主題分別為《經岀終南》《百經之首》《無為而治》《以奇用兵》《大美無形》《養生之道》和《道妙永恆》。製片方也稱,這部片子將成為宣傳陝西道文化的一個代表,在表現形式上將開先河,突破以往紀錄片或專題片以大段解說詞配以相對應畫面的傳統手法,運用劇情對話和客觀解說兩種形式,兩者相輔相成,並將《道德經》中最晦澀難懂的部分,交給演員表演完成,讓觀眾易於理解。陝西旅遊勝地樓觀台將作為一個重要符號,貫穿在整個劇本當中。
對於《問道樓觀》在表現手法上突破以往的具體形式,導演金鐵木說:「這次將會加入動漫製作,有很多動畫出現在片子中,這部分數字影像已經在製作中。」據他透露,實景拍攝只佔《問道樓觀》的很少一部分,「這將是結合現代技術表現形式所拍攝出的21世紀的紀錄片,最關鍵的還是希望觀眾能喜歡。」金鐵木說。

『陸』 秦嶺有哪些風景區

1、華山

古稱「西嶽」,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於華山。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



2、終南山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壽文化」、「鍾馗文化」、「財神文化」的發源聖地,「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典故的誕生地,位於陝西省境內秦嶺山脈中段,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標志。

3、太白山

太白山跨太白縣、眉縣、周至縣三縣,主峰拔仙台在太白縣境內東部,海拔3771.2米,介於東經107°41′23″—107°51′40″,北緯33°49′31″—34°08′11″之間,直距太白縣城43.25千米。

4、秦嶺七十二峪

秦嶺的山谷眾多,因而得名七十二峪,它們分布在北坡的潼關縣、華陰縣、華縣、渭南市、藍田縣、長安區、戶縣、周至縣、眉縣內,其中著名的山峪有華山峪、大敷峪、文仙峪、蒲峪等。

5、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館」,位於秦嶺山脈西段,山體懸崖壁立,狀若積麥。自後秦時期開始鑿刻,窟龕鑿於高20—80米、寬200米的垂直崖面上。

6、南夢溪

南夢溪藏於終南山腹地,距西安114千米(210國道1047千米處),溪長8千米,總面積12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99.9%,有山峰128座,大小溪水48條,瀑布86處,有140種哺乳動物和320種鳥類動物在這生息繁衍,有3700種植物在這生長。


『柒』 終南山可以爬嗎

終南山可以爬的
終南山,在西安市長安縣城南15公里處,它東起盛產美玉的藍田山,西至秦嶺主峰太白山,橫跨藍田、長安、戶縣、周至等縣,綿延200餘里,天造地設,雄峙在古城長安(西安)之南,成為長安城高大堅實的依託、雄偉壯麗的屏障。她舒展青蒼秀美的雙臂,捧起長安城這一人類文明的瑰寶,奉獻給古往今來的人們。長安城無疑是終南山的重心、終南山的靈魂。終南山因長安城而姿顏煥發,名揚四海,成為人們樂於游覽的勝地。

閱讀全文

與樓觀台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學六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5
破冰大會策劃方案 瀏覽:268
小學教師網路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963
聯通上市推廣方案 瀏覽:442
紅包裂變推廣方案 瀏覽:967
城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67
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方案表 瀏覽:23
南昌大學市場營銷專業 瀏覽:71
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市場定位 瀏覽:363
線下營銷與網路營銷的關系 瀏覽:827
網頁的網路營銷價值 瀏覽:597
精準扶貧政策培訓宣講實施方案 瀏覽:641
消防培訓演練方案 瀏覽:351
網路營銷的發展現狀如何 瀏覽:238
電子商務能力 瀏覽:984
消費者偏好對國際市場營銷的影響 瀏覽:214
全區校園足球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336
食堂安全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903
寢室評比策劃方案 瀏覽:629
網路水果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