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族圖文
白 族
B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史稱「滇焚」、「叟」、「爨氐」、「白蠻」、「白人」、「民家」等。
納西族稱之為「那馬」
僳僳族稱之為「勒墨」
白族共有人口159.4萬人(1990年),其中雲南有134萬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本族自稱「焚子」、「焚兒子」、「白尼」、「白伙」,意為焚人或白人。
民族概況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元明時曾使用過「焚文」(白文),即所謂「漢字白讀」。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有自已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采。善於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傳統飲茶方式。
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洱海地區已有居民生息繁衍,過著半穴居生活。秦漢時期,洱海地區同內地關系曰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向這里大批移入漢民,將漢族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到這里。東漢時改屬永昌郡管轄。唐朝在此設立姚州都督府。後建立了以彝、白族先體的南詔奴隸制政權。又於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為主體「大理國」,並與宋朝以臣屬關系相處。1253年,元朝在雲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改為大理府、鶴慶府,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清代繼續延襲明代這一政策,但在邊遠山區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Ⅱ 宣傳畫中白族姑娘衣著不當,施懷基是怎麼吐槽的
一、事情經過
近期在雲南一個白族姑娘身著民族服裝、雕花衣服、精美銀飾,看上去清新秀麗、超凡脫俗,可是細心的人看到後,發現白族姑娘好像沒有穿內衣,胸部輪廓分明,
施懷基後來給她進行了修改,他吐槽道改過來的白族姑娘好看多了。
在創作宣傳畫中要體現白族特有民族文化、體現白族姑娘特有美。
認為施懷基把衣服修改了是一種妥善的作法,希望他把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Ⅲ 白族的簡要介紹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據文獻記載,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白族先民是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約有80%的全國白族聚居於此。此外,雲南昆明、麗江、怒江、迪慶、保山、玉溪、楚雄、文山、臨滄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區。
(3)白族宣傳圖擴展閱讀
白族節日
1、三月街
三月街亦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白族傳統盛大節日,也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的盛會,流行於雲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它不僅是個交換場所,還是表演各種舞蹈和賽馬、競技的園地。
2、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3、繞三靈
白族繞三靈,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白族繞三靈是大理白族的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白族群眾性歌舞。
白族繞三靈起源於唐南詔時期,清代白族學者楊瓊《滇中瑣記》也有所記載。繞三靈屬農閑季節白族民間的自娛性迎神賽會,流傳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周邊地區的白族村寨,是當地白族人民農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會。
Ⅳ 宣傳畫中白族姑娘衣著不當,對此大理政府有何回應
宣傳畫中白族姑娘衣著不當對此大理政府,有何回應?
白族是一個少數民族,歷來雲南對於少數民族的宣傳一直都是比較重要的,而在這次的宣傳畫中卻將白族姑娘的服飾顯得異常的暴露,對於胸部地方的透視仍然十分明顯。好多網友表示這樣的話過於低俗,不利於文化的傳播。
大理政府看到網友的評價後,及時的對宣傳畫進行了修改。將女子的衣服進行保守化的修改。的確,在之前的圖片中,女生的衣服並沒有扣嚴,而是敞開。這樣就顯示整個人是非常的不利整,而且凌亂。
當然,我們也不要因為這小小的一個失誤就否定雲南大理的美麗和富饒,我們也還是要去到這個地方去感受當地不同的文化和風景。我們可以去穿當地的服飾來感受當地女子的婀娜多姿,我們也可以去當地吃美食,了解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差異和習俗。
Ⅳ 宣傳畫中白族姑娘衣著不當,網友對此有何反映
8月下旬來,雲南大理的自一張海報被網民描述為低俗。在受到網民的廣泛關注後,大理當局回應稱,他們將對其進行更正,以證明其真實性。網上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一名白族女孩穿著暴露的衣服,甚至展示了自己的重要地位,而這顯然不應該出現在海報中。
當然,最重要的是,其他白族女孩的正常著裝不是這樣的!由此可見,對於這張發於雲南大理的低級錯誤,網友可謂是議論紛紛。以下是網友們的評論。
其中他們說的是宣傳腐敗的白妞的名聲,同時破壞了人們對雲南大理的嚮往,很多人可能看到這張海報,會覺得這個地方是一個民風輕浮的地方,所以很多人對這張海報的錯誤,持一種批判的態度。
(5)白族宣傳圖擴展閱讀:
當然,一些網友認為這個東西,可能是一個更低俗炒作,比如互聯網,根據正常的情況下,海報通常由一個公司或一個組織,如果企業或組織想博人眼球,他們完全有可能故意設計了這個有爭議的海報,然後在輿論的壓力下,積極整改,以便他們可以實現博人眼球的目的。
然而,在一個寒冷的眼睛,不管海報是否有意,無意地,這樣的海報,這當然是非常不合適的,這是與每個人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人真的想要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他們可以說是真的沒有離線!
Ⅵ 白族民居牆畫的來歷
白族一切建築,包括普通民居,都離不開精美的雕刻、繪畫裝飾。
"粉牆畫壁"也是白族建築裝飾的一大特色。牆體的磚柱和貼磚都刷灰勾縫,牆心粉白,檐 口彩畫寬窄不同,飾有色彩相間的裝飾帶。以各種幾何圖形布置"花空"作花鳥、山水 ,書法等文人字畫,表現出一種清新雅緻的情趣。
富於裝飾的門樓可以說明白族建築圖案的一個綜合表現。一般都採用殿閣造型,飛檐串角, 再以泥塑、木雕、彩畫、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磚等組合成豐富多彩的立體圖案,顯得富 麗堂皇,又不失古樸大方的整體風格。
牆畫是白族人家的門面,去看白族牆畫,不用特意去某個村鎮、某個建築,信步在白族聚集的古鎮,你會發現幾乎家家戶戶的屋檐上、牆角邊都有色彩。
「牆畫是附著在民居上的,它是一種表現形式。」這是楊克文經常強調的一句話。彩繪不是孤立的,它與磚、牆、門窗形成整體,要想理解白族彩繪,就要理解白族民居,這裡面蘊含著白族人的審美、氣節、價值觀和靈魂。
白族牆畫可不是一般意義上認為的色彩濃烈的宣傳畫或塗鴉。相反,它的特點是以黑白灰為主。當你來到一個古鎮,放眼望去,青瓦白牆仍是主色調,只有細細品味每個房屋的細節,你才會發現,牆面、屋檐上畫著竹子、梅花、葡萄、蝴蝶……這與白族文化有直接關聯。白族善於吸納優秀文化,受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影響深遠,追隨道法自然和儒家中庸之道。白族人的特點是內斂含蓄,他們的審美也是推崇典雅而不張揚,因此白牆上不做大的繪畫,盡量留白,只把該畫的地方填起來。
在大理,凡是比較講究的宅子門前都會有一個照壁,照壁上會寫著「清白傳家」「百忍家風」等字樣。這寫的可不是這個人家的家風,而是在自報家門。「清白傳家」是姓楊的人家,「百忍家風」是姓張的人家,趙姓是「琴鶴家風」,李姓是「青蓮遺風」,王姓是「三槐及第」……用這些約定俗成的題字來報家門似乎比「張府」「李府」更顯文雅含蓄。
對於每個白族人,家都是最重要的地方。他們會花畢生精力、傾其所有去建造舒適寬敞的房子,滿足住宿、祭祀、儲糧、飼養牲口等多種需要。盡管不是每家每戶都是「豪宅」,但即便是尋常百姓家也會請畫師來畫上牆畫。楊克文說,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住的是茅草房,但即便這樣,也會在大門的書香空上畫上彩繪。
Ⅶ 白族的民族圖形,圖案,建築裝飾紋樣有哪些
白族民間建築普及於雲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等聚居區,多為二層樓房,三開間,筒板瓦蓋頂,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以便更好的接近大自然。牆腳、門頭、窗頭、飛檐等部位用刻有幾何線條和麻點花紋的石塊(條),牆壁常用天然鵝卵石砌築,質朴整潔大方。牆面石灰粉刷,白牆青瓦,尤耀人眼目。山牆屋角慣用水墨圖案裝飾,典雅大方。木雕藝術也廣泛用於格子門、橫披、板裾、耍頭、吊柱、走廊欄桿等,尤以格子門木雕最為顯眼。上圖是水墨繪制的蓮花紋,寓意吉祥富貴
Ⅷ 大理宣傳畫被指低俗,你怎麼看
8月22日,雲南省大理市大理鎮五華社區的一幅宣傳畫被指低俗,該圖片被網友紛紛轉載。該宣傳畫中,畫面是一名少數民族女子袒胸露乳、衣著很不得體。網友說,畫中人物是白族女子,但白族女子的穿法並不是像宣傳畫中的一樣,如此畫法會引起遊客的不適的。8月23日,相關部門把宣傳畫中衣著不當處填補上去,已經整改完畢。
Ⅸ 宣傳畫中白族姑娘衣著不當這件事,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對於宣傳畫中白族姑娘衣著不當的事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人認為這樣不僅敗壞了大家對於雲南大理的嚮往,而且會讓人覺得該地的少女非常的輕浮。所以對於這件事情都是持批評的態度。
對於這件事情,很多人心裡是有了一個小小的抵觸,但其實在我看來也是大可不必的。對於宣傳的話,可能也是想要去展示最原始的風土人情,所以在這一方面上沒有過多的考量,但是現在社會和過去社會已經不一樣了。不僅穿著打扮和過去的民族風情不一樣,而且社會的發展也將拉開我們文化的差距。所以我們在某些地方不能夠達到共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僅僅是因為這一次的小失誤就否定掉了整個白族的風土人情,那麼我想是非常遺憾的。
既然當地政府已經對其進行了修改,而且我們也知道當地的少女也不會這樣穿衣服,所以我們心理上面就沒有更大的壓力了,這個地方還是能夠讓大家去旅遊的,而且也是能夠給大家帶來驚喜的。少數民族有他們的異域風情,同樣我們也可以去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