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訾姓宣傳部

訾姓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1-03 07:23:30

『壹』 有沒有姓郁的人啊

有。請看:
【郁姓歷史名人】
郁 新:明初大臣,臨淮(今安徽省鳳陽東)人,字敦本,洪武年間官戶部度支主事,明太祖和明成祖時官至戶部尚書。長於綜理,精於計算,所作規劃,都很完備。前後執掌戶部13年,精通業務,事事條理清楚,制度嚴密而不繁瑣,很受朝廷器重。
郁 采:明正德年間進士,授刑部主事,後遷任裕州同知,時遇戰亂災荒,盜賊四起攻打裕州,他率領州民抵抗,連戰數日後城陷,巷戰而死。
郁 浩:明朝學士,舉為進士後做官,他的政令簡單易行而有效,但也要求嚴格執行,手下人都覺得他領導有方。
郁繼善:宋朝的名醫,對醫學既有實踐,又有理論研究,熟讀古代醫書,結合實踐加以了精深的思考,取得很好療效。
郁文博:明代藏書家。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官湖廣副使,酷愛藏書校書,築有「萬卷樓」;致仕後,潛心於樓中校書,陶宗儀所編《說郛》,就是他校勘的。
郁文名:清朝的畫家,做人有骨氣,常畫山水花鳥。
郁松年:字萬枝,號泰豐,清道光間人,購書數十萬卷,精選宋元珍本,刊為《宜稼堂叢書》,搶救、保存了不少珍稀古籍,如宋代大數學家秦九韶、楊輝的算書,宋單常和元郝經的兩種《續後漢書》。
郁永河:字滄浪,清浙江仁和縣人,曾考取秀才,好遠游。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福建省福州火葯庫爆炸,典守者被責求償還,派人到台灣地方淡水採集硫黃。永河是幕客,自告奮勇。次年正月起程,二月廿五日抵台南府備辦用具。四月初七北上,經各個台灣少數民族部落,抵甘答門(今台灣地方關渡)。最終,完成煉硫任務,十月初七離台。沿途以詩文記錄見聞,寫就《稗海紀游》。詳細記載台灣地方的地理氣候、風俗民情、產物歷史,文筆細膩,是最早也是內容最豐富的一本台灣地方游記文獻。
郁錫麒:清末出色的園林專家,貫通中西園林之長,法國公園(今復興公園)就是他設計的。
郁慕俠:民國年間著名記者。他的《上海麟爪》,有聲有色地描繪了滬上海灘方方面面的眾生相。
郁達夫:名文(1896-1945),出生於浙江省富陽縣城,是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之一,國內外著名的文學家、散文家和詩人。1913年秋,青少年時期的郁達夫,隨兄長郁曼陀東渡日本留學,他與郭沫若和成仿吾組建了「創造社」。他所創作的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金秋桂花遲》聞名海內外。1945年9月, 郁達夫被日本憲兵殺害於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犧牲時僅49歲。他一生留下了50多篇小說,200多篇散文和1000多首詩詞。【中國人民解放軍郁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郁文少將
郁文(1919-1975),江蘇省海門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宣傳部幹事,第115師直屬政治部教育股股長,新四軍3師7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7旅20團政治處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6縱16師47團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43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海南軍區政治部主任,海南軍區副政治委員,國防部第5研究院3分院政治委員,第七機械工業部3院黨委書記,空軍第6研究院黨組第一副組長。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75年逝世,終年56歲。
【姓氏源流】
郁(Yù)姓源出有十一:
1、來自大禹老師之後。相傳大禹老師叫郁華,郁華為郁姓始祖,其後裔稱郁氏,遂成郁姓。
2、來自古郁國之後。古有郁國(位置約在今江蘇省與浙江省之間),後為春秋時吳國大夫采邑,其後裔以國名為姓氏。
3、來自郁黃之後。春秋時魯國有相郁黃,其後人沿襲姓郁。
4、來自以邑名為氏。春秋時吳國大夫食采於郁,其後人以胡為氏。
5、出自郁貢之後。春秋時魯相郁貢之後,他的家庭興盛,逐漸形成了一支郁姓,其繁衍地在今浙江省之吳興一帶。
6、出自漢代郡縣郁夷居民之後。郁夷屬右扶風,在今陝西省寶雞及隴縣一帶。
7、出自漢代郡縣郁秩居民之後。郁秩屬膠東,在今山東省平度縣。
8、來自漢代郡縣郁致居民之後。郁致屬北地,在今甘肅省慶陽一帶。
9、來自連接古代絲之路的西域方向的一郁立國國民之後。郁立國在今新疆奇台縣之西北。
10、來自郁的古體字為郁,郁姓另外一支出自太原(在今山西省北部),讀音同(Yù 郁),因其書寫筆畫太多,而改簡郁。
11、源自郁姓與蔚姓通。據《姓氏考略》載,郁氏出自太原,與蔚姓通。
【郁姓得姓始祖】
郁華。上古時,有一位叫郁華的人,很有見識才能,大禹王稱他為師,向他學能耐。這位郁華就是郁姓的先祖。因為先祖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家族就很興盛,接著這個姓氏就出了個神奇人物,叫鬱林,據說他修煉成了仙人。現在郁字被寫成郁字,但在過去《百家姓》中,兩個字是兩種姓。由於兩字的發音相同,於是漸漸地郁姓人也有寫成郁姓的了。而戰國時候,楚國的詩人宋玉,在他的《高唐賦》中提到,郁姓是來自鬱林這個復姓的。這樣看來,那位成仙的鬱林,原本是郁華的後代,而他的子孫以他的事跡為榮,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為姓,曾一度變為復姓,這是很稀罕的例子。郁姓雖源流眾多,但大禹為三皇五帝(三皇:燧人、伏羲、神農;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之後帝,能為帝師者為郁華,故郁氏後人尊郁華為郁姓的得姓始祖。
【郁姓遷徙分布】
在中國眾多姓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郁姓雖說不是一個大姓氏,但郁姓仍是一個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姓氏。據《元和姓纂》所記載,春秋時期,魯國有宰相名叫郁黃,郁黃又被稱為郁貢,自郁黃之後,便有了郁姓。另據《姓考》中記載,春秋時期,吳國大夫食采於鬱邑,他的後代便以地名「郁」為姓氏。又據《姓氏五書》記載,西域有郁立國,其國人則以國名中的郁為姓氏。2000多年來,郁氏後代們不斷繁衍壯大,並逐漸形成眾多的支系。據歷史文獻考證,郁氏望族歷史上出自於黎陽郡。位於富春江畔的浙江省富陽市,這里聚居著一支郁氏後裔,其祖上在南宋時期,以御醫的身份從北方遷移到浙江,起初定居在餘杭,後來又遷到蕭山。綿延至第四世郁義安時,他攜家人到富陽經商做生意,從而定居在富春江邊,距今已有400多年了。歷史上, 郁姓不僅是富陽的望族,還是富陽的一個大姓。郁氏家族在富陽有過很輝煌的時期。過去,曾經叫富陽城是郁家的天下,有「郁半街」、「郁半城」之稱。大多商行都是郁家的。富陽城周圍的田梯,也有大量是郁家的。周圍的山上有郁家的祖墳。到了「洪楊」以後,太平天國以後,那麼,他們就衰落下去了,一部分郁家的人去了江西等地,在富陽有三支宗族,一支在富春江江南的鄉下,一支在富春江以北的鄉下,郁家這一支宗族一直在富陽鎮上住。從郁義安第四世到富陽,到郁達夫這一輩,正好是十九世,現在富陽的郁家,那麼,已經有了他的孫子輩,到了二十一世(余略)。
【郁姓郡望堂號】
1、郡望
黎陽郡:西漢時期設置黎陽縣,治所在今河南省浚縣東北;另一說在今安徽省南部休寧縣之西北。北魏時期改設黎陽郡,治所在今河南省中部浚縣一帶地區。
膠東郡:有時是國,治所即墨(今山東省東部平度縣一帶)。
魯 國:在今山東省曲阜、滋陽一帶。
太原郡:戰國時秦置,治所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一帶)。
2、堂號
郁姓的主要堂號有:「黎陽堂」、「膠東堂」、「太原堂」等。
【郁姓宗祠通用對聯】
〖郁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明廷計吏;
宋代名醫。
——佚名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臨淮人郁新,字敦本,洪武年間官戶部度支主事,官至戶部尚書。長於綜理,精於計算,所作規劃,都很完備。下聯典指宋代人郁繼善,醫術精深,為一時所重。
書香門第;
宰相世家。
——佚名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上海人。景泰進士。致仕歸後,居萬卷樓,丹鉛校核不去手,嘗校刊陶九成《說郛》一百二十卷。下聯典指春秋時郁貢,世為魯相,其後姓郁,郁貢為郁姓始祖之一。
〖郁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少年能作五倫倫;
耆老身居萬卷樓。
——佚名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神童」郁植,字大木,太倉人。諸生,八歲應試,作《五倫論》,及長,研究古學,詩宗盛唐。下聯典指明代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
避席厭聞文字獄;
著書願為稻梁謀。
——郁達夫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郁達夫自題堂聯。郁達無,浙江富陽人,創造社主要成員之一。有《郁達夫散文集》等。
絕交流俗因耽懶;
出賣文章為買書。
——郁達夫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郁達夫自題聯。
〖郁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萬卷搜羅,題名雁塔;
九流妙術,秘得鳳陽。
——佚名撰郁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下聯典指宋代名醫郁繼善,深於醫術,為時所重。

『貳』 百家姓裡面有姓《部》的嗎

沒有,下面是百家姓全文
百家姓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樂 於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余 元 卜 顧 孟 平 黃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梁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梅 盛 林 刁 鍾 徐 邱 駱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萬 支 柯 昝 管 盧 莫 經 房 裘 繆 干 解 應 宗
丁 宣 賁 鄧 郁 單 杭 洪 包 諸 左 石 崔 吉 鈕 龔
程 嵇 邢 滑 裴 陸 榮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儲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烏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車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宮
寧 仇 欒 暴 甘 鈄 厲 戎 祖 武 符 劉 景 詹 束 龍
葉 幸 司 韶 郜 黎 薊 薄 印 宿 白 懷 蒲 台 叢 鄂
索 咸 籍 賴 卓 藺 屠 蒙 池 喬 陰 郁 胥 能 蒼 雙
聞 莘 黨 翟 譚 貢 勞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酈 雍
卻 璩 桑 桂 濮 牛 壽 通 邊 扈 燕 冀 郟 浦 尚 農
溫 別 庄 晏 柴 瞿 閻 充 慕 連 茹 習 宦 艾 魚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庚 終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滿 弘
匡 國 文 寇 廣 祿 闕 東 毆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師 鞏 厙 聶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闞 那 簡 饒 空
曾 毋 沙 乜 養 鞠 須 豐 巢 關 蒯 相 查 後 荊 紅

游 竺 權逯 蓋益 桓 公 萬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臺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於 單於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鍾離 宇文 長孫 慕容
鮮於 閭丘 司徒 司空 亓官 司寇 仉 督 子車
顓孫 端木 巫馬 公西 漆雕 樂正 壤駟 公良

『叄』 楊氏起源

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又名文實,獻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勛,仍封伯僑於楊,為楊侯,承繼乃祖爵位,謚賢敬。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楊」是太陽的意思,由「木」和「昜」組成。「木」指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在今連雲港雲合山),「昜」古同「陽」,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以此為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楊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
出自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有三種說法,其源均為周朝王室。
①源於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②源於周宣王子長父。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楊侯,春秋時楊為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為姓。
③源於晉武公子伯僑。晉滅楊後,封楊地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於姬姓,因晉武公次子伯僑之孫突當時食邑於羊舌,故以羊舌為姓。至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滅羊舌氏,食我的兒子楊道逃到華山,居住在弘農華陰,以祖宗封地楊為姓,其後代開基各地,成為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3]
2、源自揚姓
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為氏。
3、源於改姓而來:
改楊姓,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①賜姓:隋代楊義臣本姓尉遲氏,鮮卑族,為北魏勛臣八姓之一。義臣之父尉遲崇,隋初隨行軍總管達奚長儒與突厥交戰,力戰而死。隋文帝因對尉遲崇功業的追憶,下詔賜義臣國姓楊氏。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②收養:西晉氏族首領百頃氐王楊飛龍,收養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為楊氏。楊復光,本姓喬,少時養於內侍楊玄價家,遂轉姓楊。楊守亮,本姓訾名亮,楊復光平定江西黃巢起義軍時,得訾亮,養為假子,轉姓楊,改名守亮。
③避難:今浙江省諸暨市的概浦楊姓,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孫倪炤,仕宋為龍圖閣學士,因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遭流新州。當時,倪炤的幼子倪順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順長大,力學皆優,念外家楊姓之恩,改為楊姓。
④少數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政策,其中的莫胡盧氏改為楊姓。白族中,楊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時為白族第一大姓。

『肆』 訾這個姓在歷史上有什麼地位

最先出現的訾姓,是從訾陬氏簡化而來的。夏朝諸侯國中有皆陬國,它的國民大專多是稱為屬訾陬氏。而訾陬氏後來簡稱為訾氏。古代姜姓紀國(今山東省壽光市紀台村)有訾城,後為齊所滅,但子孫仍以訾為姓,以紀念這個曾經存在的國度。春秋時,周國有一地名為訾(今河南鞏縣)的地方,當地的居民世代就以地名為姓,為訾氏。訾姓的望族居渤海郡(在今天的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訾氏是由祭氏改姓而來的。這個姓氏的前身祭氏,系出周朝的爵位為伯的祭國。祭國的子孫,「以國為氏」而姓了祭。依照《路史》的考證,當時的祭國也就是今河南省鄭縣的東北。換言之,我國的訾姓家族,在3000年前發祥於中原地區,是一個流源古老的家族。訾女取氏是上古「三皇」時期的一個古老而著名的姓氏,主要分布於如今的山東省境內。

『伍』 中國有多少「訾」姓

編輯詞條 發表評論 歷史版本 列印 添加到搜藏

訾姓
一、姓氏源流
訾(Zī)姓源出有四:
1、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期周國有地名為訾(在現今河南省鞏縣一帶)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將地名作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2、為他姓所改。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嚳的一個妃子即為該部女子,訾陬氏後人有的省去陬字,成為訾姓。
3、出自祭氏所改。南北朝的時候,居住在齊地的祭姓人認為祭姓不吉利,於是將祭姓改為訾姓,稱此氏。
4、出自姜姓,以城名為氏。周朝的爵位為伯的祭國(今河南省鄭縣的東北)有城名為訾。後來這個城被齊國奪取,此城的人遂以訾為姓。
得姓始祖:祭伯。關於訾姓,《姓苑》上有「今齊人本姓祭,以不祥為訾。」的記載。由此可見,訾氏是由祭氏改姓而來的。這個姓氏的前身祭氏,系出周朝的爵位為伯的祭國。祭國的子孫,「以國為氏」而姓了祭。依照《路史》的考證,當時的祭國也就是今河南省鄭縣的東北。換言之,我國的訾姓家族,在3000年前發祥於中原地區,是一個流源古老的家族。訾女取氏是上古「三皇」時期的一個古老而著名的姓氏,主要分布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根據我國許多姓氏的得姓途徑判斷,很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後人把自己的姓氏簡化為單姓的訾氏的緣故。而訾氏家族多年來,又主要以山東為繁衍中心。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省滄縣)。訾氏後人奉祭伯為訾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訾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最先出現的訾姓,是從訾陬氏簡化而來的。夏朝諸侯國中有皆陬國,它的國民大多是稱為訾陬氏。而訾陬氏後來簡稱為訾氏。古代姜姓紀國(今山東省壽光縣紀台村)有訾城,後為齊所滅,但子孫仍以訾為姓,以紀念這個曾經存在的國度。春秋時,周國有一地名為訾(今河南鞏縣)的地方,當地的居民世代就以地名為姓,為訾氏。訾姓的望族居渤海郡(在今天的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三、歷史名人
訾 祏: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他既正直,又有淵博的知識。有一次,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范宣子想去打和大夫。於是找到訾祏請教。訾祏用自己的端正糾正了對方的狡辯,用自己淵博的知識講道理。結果范宣子採納了他的建議,增加了給和大夫的田,兩人重歸於好。
訾 順:西漢人,成帝時,抓捕到謀反的尉氏人樊並而立功,因功被封為樓虛侯。
訾 亘:金朝山東博州人。寡默少言,稟賦淳厚。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遇丹陽真人,始入全真教,賜號「亘初」。明昌元年(1190年)改師丘長春,後又從劉長生學道。訾亘終年修行,勤而不懈,劉師盡傳道法,賜道號「守真子」,因避聖諱,改作「存真子」。承安年間(1196-1200年)抵鈞台,白日乞食街市,夜則歸河龕,隱跡於市中,世人未知其有道行。時逢大雪,人多餒死,而訾亘十日未飲食,仍端坐自如。自此之後,鄉間人士,俱往學道。貞佑四年(1216年)元兵侵關陝,破京師,官民散亂驚失,而訾亘料事平安,鄉人俱以保全。元光年間奉詔入京,庭對稱旨。正大元年(1224年)赴蔡州千簪會,深得稱譽.府掾遂舍家園三十餘畝,創立玄真道院,令訾亘為主持。不數年,道眾涌至,授徒數百人。金哀宗臨幸蔡州,詔殿上,亘對答稱旨,備受獎賞。天興三年(1234年)病卒,享年82歲。
訾汝道:元朝德州齊河人。少時以孝聞名,後來與弟弟分家時,將良田美宅都讓給了弟弟,他的家鄉鬧荒時,曾廣為借貸濟人,並把借券全部焚毀,鄉里人都感念他的善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渤海郡:西漢時期設置。在今天的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2、堂號
直博堂: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訾祏,是一個直而且博的人,就是說他既正直,又有淵博的知識。有一次,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范宣子想去打和大夫。於是找到訾祏請教。訾祏用自己的端正糾正了對方的狡辯,用自己淵博的知識講道理。結果范宣子採納了他的建議,增加了給和大夫的田,兩人重歸於好。
============================================================
【訾姓宗祠通用對聯】
〖訾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渤海;
源自訾城。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訾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和《一、姓氏源流》介紹)。
樓虛位重;
守真名芳。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訾順,以功封樓虛侯。下聯典指宋代名人訾亘,自號守真子(見上題頭《三、歷史名人》介紹)。
樓虛衍慶;
瑞氣開祥。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西漢·訾順,以功封樓虛侯。
-----------------------------------------------------------------
〖訾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守真子坐雪;
樓虛侯建功。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金代博州人訾亘,曾向丹陽馬鈺、長春丘處機學道術,自號守真子,人稱訾仙翁。游歷濟南時,遇到丈余深的大雪,他十幾天不出門,人們都以為他凍餓而死了,除去雪打開房門一看,他還端坐在那裡,絲毫沒有寒冷、飢餓的表情。金代滅亡時,據說他成仙而去。下聯典指西漢人訾順,成帝時,因抓捕到謀反的尉氏人樊並而立功,封樓虛侯。
-----------------------------------------------------------------
〖訾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樓虛侯英風足表;
守真子坐雪不寒。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訾順封樓虛侯。下聯典指宋·訾亘,自號「守真子」,有道術,大雪丈余,足不出戶,端坐十餘日無寒餒色。
元代有名大孝子;
漢時功封樓虛侯。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孝子訾汝道,齊河人,以孝聞。下聯典指西漢·訾順,以功封樓虛侯。
-----------------------------------------------------------------
〖訾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此時此地,涉身處境;
言事言人,入理合情。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訾姓「訾」字的析字聯。
--------------------------------------------------------------------------------
【中國人民解放軍訾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訾修林少將
訾修林(1915-1978),山東省陽谷縣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參加八路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山東省莘縣保安隊政治處主任,中共河北館陶縣縣委組織部部長,魯西北游擊隊大隊長,築先縱隊主任,第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29旅政治部主任,湖北軍區襄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政治部主任,中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治部主任,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廣州軍區裝甲兵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78年9月20日因病逝世,終年63歲。

『陸』 祝姓的名人

祝順昌(1753_1799)字君豪,號潁水才子,清安徽省潁州府太和縣界首集祝樓村(今界首市靳回寨鄉祝樓村)人。乾隆四十年(答1775年)乙未科初點狀元,因拒絕改名,被取消狀元功名,關入大獄。

次年,被乾隆皇帝臏罰,終身囚於和珅府後罩樓中,由於祝順昌善於經商理財,被乾隆皇帝重用,多次封賞而不要,自稱「布衣先生」,長期與和珅鬥智斗勇,為和珅府題寫「嘉樂堂」受到乾隆贊揚。

祝順昌是中國千年科舉史上唯一的祝姓狀元,也是界首市歷史上唯一的狀元,後被乾隆皇帝封為潁水王,潁水王印是那個時代最好的見證,它無聲的訴說著那段歷史。祝順昌即是祝君豪,雖然沒有載入清史,但他的事跡曾一度在潁水兩岸民間一帶,廣泛流傳。


『柒』 姓訾的有多少人

訾姓
一、姓氏源流
訾(Zī)姓源出有四:
1、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期周國有地名為訾(在現今河南省鞏縣一帶)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將地名作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2、為他姓所改。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嚳的一個妃子即為該部女子,訾陬氏後人有的省去陬字,成為訾姓。
3、出自祭氏所改。南北朝的時候,居住在齊地的祭姓人認為祭姓不吉利,於是將祭姓改為訾姓,稱此氏。
4、出自姜姓,以城名為氏。周朝的爵位為伯的祭國(今河南省鄭縣的東北)有城名為訾。後來這個城被齊國奪取,此城的人遂以訾為姓。
得姓始祖:祭伯。關於訾姓,《姓苑》上有「今齊人本姓祭,以不祥為訾。」的記載。由此可見,訾氏是由祭氏改姓而來的。這個姓氏的前身祭氏,系出周朝的爵位為伯的祭國。祭國的子孫,「以國為氏」而姓了祭。依照《路史》的考證,當時的祭國也就是今河南省鄭縣的東北。換言之,我國的訾姓家族,在3000年前發祥於中原地區,是一個流源古老的家族。訾女取氏是上古「三皇」時期的一個古老而著名的姓氏,主要分布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根據我國許多姓氏的得姓途徑判斷,很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後人把自己的姓氏簡化為單姓的訾氏的緣故。而訾氏家族多年來,又主要以山東為繁衍中心。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省滄縣)。訾氏後人奉祭伯為訾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訾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最先出現的訾姓,是從訾陬氏簡化而來的。夏朝諸侯國中有皆陬國,它的國民大多是稱為訾陬氏。而訾陬氏後來簡稱為訾氏。古代姜姓紀國(今山東省壽光縣紀台村)有訾城,後為齊所滅,但子孫仍以訾為姓,以紀念這個曾經存在的國度。春秋時,周國有一地名為訾(今河南鞏縣)的地方,當地的居民世代就以地名為姓,為訾氏。訾姓的望族居渤海郡(在今天的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三、歷史名人
訾 祏: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他既正直,又有淵博的知識。有一次,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范宣子想去打和大夫。於是找到訾祏請教。訾祏用自己的端正糾正了對方的狡辯,用自己淵博的知識講道理。結果范宣子採納了他的建議,增加了給和大夫的田,兩人重歸於好。
訾 順:西漢人,成帝時,抓捕到謀反的尉氏人樊並而立功,因功被封為樓虛侯。
訾 亘:金朝山東博州人。寡默少言,稟賦淳厚。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遇丹陽真人,始入全真教,賜號「亘初」。明昌元年(1190年)改師丘長春,後又從劉長生學道。訾亘終年修行,勤而不懈,劉師盡傳道法,賜道號「守真子」,因避聖諱,改作「存真子」。承安年間(1196-1200年)抵鈞台,白日乞食街市,夜則歸河龕,隱跡於市中,世人未知其有道行。時逢大雪,人多餒死,而訾亘十日未飲食,仍端坐自如。自此之後,鄉間人士,俱往學道。貞佑四年(1216年)元兵侵關陝,破京師,官民散亂驚失,而訾亘料事平安,鄉人俱以保全。元光年間奉詔入京,庭對稱旨。正大元年(1224年)赴蔡州千簪會,深得稱譽.府掾遂舍家園三十餘畝,創立玄真道院,令訾亘為主持。不數年,道眾涌至,授徒數百人。金哀宗臨幸蔡州,詔殿上,亘對答稱旨,備受獎賞。天興三年(1234年)病卒,享年82歲。
訾汝道:元朝德州齊河人。少時以孝聞名,後來與弟弟分家時,將良田美宅都讓給了弟弟,他的家鄉鬧荒時,曾廣為借貸濟人,並把借券全部焚毀,鄉里人都感念他的善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渤海郡:西漢時期設置。在今天的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2、堂號
直博堂: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訾祏,是一個直而且博的人,就是說他既正直,又有淵博的知識。有一次,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范宣子想去打和大夫。於是找到訾祏請教。訾祏用自己的端正糾正了對方的狡辯,用自己淵博的知識講道理。結果范宣子採納了他的建議,增加了給和大夫的田,兩人重歸於好。
============================================================
【訾姓宗祠通用對聯】
〖訾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渤海;
源自訾城。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訾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和《一、姓氏源流》介紹)。
樓虛位重;
守真名芳。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訾順,以功封樓虛侯。下聯典指宋代名人訾亘,自號守真子(見上題頭《三、歷史名人》介紹)。
樓虛衍慶;
瑞氣開祥。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西漢·訾順,以功封樓虛侯。
-----------------------------------------------------------------
〖訾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守真子坐雪;
樓虛侯建功。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金代博州人訾亘,曾向丹陽馬鈺、長春丘處機學道術,自號守真子,人稱訾仙翁。游歷濟南時,遇到丈余深的大雪,他十幾天不出門,人們都以為他凍餓而死了,除去雪打開房門一看,他還端坐在那裡,絲毫沒有寒冷、飢餓的表情。金代滅亡時,據說他成仙而去。下聯典指西漢人訾順,成帝時,因抓捕到謀反的尉氏人樊並而立功,封樓虛侯。
-----------------------------------------------------------------
〖訾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樓虛侯英風足表;
守真子坐雪不寒。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訾順封樓虛侯。下聯典指宋·訾亘,自號「守真子」,有道術,大雪丈余,足不出戶,端坐十餘日無寒餒色。
元代有名大孝子;
漢時功封樓虛侯。
——佚名撰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孝子訾汝道,齊河人,以孝聞。下聯典指西漢·訾順,以功封樓虛侯。
-----------------------------------------------------------------
〖訾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此時此地,涉身處境;
言事言人,入理合情。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訾姓「訾」字的析字聯。
--------------------------------------------------------------------------------
【中國人民解放軍訾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訾修林少將
訾修林(1915-1978),山東省陽谷縣人。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參加八路軍。
抗日戰爭時期,任山東省莘縣保安隊政治處主任,中共河北館陶縣縣委組織部部長,魯西北游擊隊大隊長,築先縱隊主任,第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29旅政治部主任,湖北軍區襄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政治部主任,中南軍區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治部主任,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廣州軍區裝甲兵政治委員,軍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78年9月20日因病逝世,終年63歲。

『捌』 百家姓中有姓冰的嗎

百家姓中沒有姓冰的.百家姓:【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姜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樂 於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余 元 卜 顧 孟 平 黃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梁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梅 盛 林 刁 鍾 徐 邱 駱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萬 支 柯 昝 管 盧 莫 柯 房 裘 繆 干 解 應 宗
丁 宣 賁 鄧 郁 單 杭 洪 包 諸 左 石 崔 吉 鈕 龔
程 嵇 邢 滑 裴 陸 榮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儲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烏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車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宮
寧 仇 欒 暴 甘 鈄 歷 戎 祖 武 符 劉 景 詹 束 龍
葉 幸 司 韶 郜 黎 薊 溥 印 宿 白 懷 蒲 邰 從 鄂
索 咸 籍 賴 卓 藺 屠 蒙 池 喬 陽 郁 胥 能 蒼 雙
聞 莘 黨 翟 譚 貢 勞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酈 雍
卻 璩 桑 桂 濮 牛 壽 通 邊 扈 燕 冀 浦 尚 農
溫 別 庄 晏 柴 瞿 閻 充 慕 連 茹 習 宦 艾 魚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終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滿 弘
匡 國 文 寇 廣 祿 闕 東 歐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師 鞏 厙 聶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闞 那 簡 饒 空
曾 毋 沙 乜 養 鞠 須 豐 巢 關 蒯 相 查 後 荊 紅
游 竺 權 逮 盍 益 桓 公 萬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臺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於 單於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徐離 宇文 長孫 慕容
司徒 司空】

『玖』 中國最奇怪的100個姓氏

中國人的姓氏近2萬個,無奇不有,其中還包括一、二、三……九、十、百、千、萬、億等等數字都是姓,令人大呼怪哉!

有姓T也有姓H

中國人的姓氏還有另一怪:其中竟然還有人姓的是拉丁化拼音字母「H」(讀he『和』)和「T」(讀yuan『園』)。
四川遂寧市檔案館職工陳歷甫,花了30多年,自費到中國各地收集全國姓氏並整理的《中國姓氏書法大辭典》(收集姓氏共1萬零129個),2000年10月出版後經媒體宣傳,引起了讀者的強烈關注。
過後三年裡,陳歷甫又收集了9860個姓氏,加上第一次收集的,總共姓氏接近2萬個。
陳歷甫收集的姓氏,包括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杜若甫不計報酬相贈的、杜若甫自己畢生收集的姓氏成果。
近2萬個的中國人姓氏,包羅萬象,無奇不有。
單是最怪的數字和有關姓氏,就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百、千、萬、億」等等。

少數民族姓氏 可以有九個字

此外,少數民族姓氏中,不乏七個字、八個字,甚至長達九個字的姓。
還有一些連《康熙字典》翻遍也都找不到的字,也是姓!
鄭州大學一個學生姓「¤杏」(據報道讀音是綿),河南某地區有人姓的是四個繁寫的馬字(據報道,讀駟)。
陳歷甫收集現有姓氏的同時,也收集了大量古代用過、但是現已停用的姓氏,比如「婦」姓。
具有軍事才能並統率13000名將士的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就姓「婦」。
陳歷甫認為,不管姓氏和名字如何生僻,如何奇特,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它實際上只是一個符號。

百家姓: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諸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於時傅 皮卡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粱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鍾徐邱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萬支柯 咎管盧莫 經房裘繆 干解應宗 宣丁賁鄧 郁單杭洪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荀羊於惠 甄魏加封 芮羿儲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烏焦巴弓

牧隗山谷 車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宮 寧仇欒暴 甘鈄厲戎 祖武符劉 姜詹束龍

葉幸司韶 郜黎薊薄 印宿白懷 蒲台從鄂 索咸籍賴 卓藺屠蒙 池喬陰郁 胥能蒼雙

聞莘黨翟 譚貢勞逄 姬申扶堵 冉宰酈雍 郤璩桑桂 濮牛壽通 邊扈燕冀 郟浦尚農

溫別庄晏 柴翟閻充 慕連茹習 宦艾魚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終 暨居衡步 都耿滿弘

匡國文寇 廣祿闕東 毆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師鞏厙聶 晁勾敖融 冷訾辛闞 那簡饒空

曾毋沙乜 養鞠須豐 巢關蒯相 查後江紅 游竺權逯 蓋益桓公 萬俟司馬 上官歐陽

夏侯諸葛 聞人東方 赫連皇甫 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 宗政濮陽 淳於仲孫 太叔申屠

公孫樂正 軒轅令狐 鍾離閭丘 長孫慕容 鮮於宇文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車

顓孫端木 巫馬公西 漆雕樂正 壤駟公良 拓拔夾谷 宰父谷粱 晉楚閻法 汝鄢塗欽

段干百里 東郭南門 呼延媯海 羊舌微生 岳帥緱亢 況後有琴 梁丘左丘 東門西門

商牟佘佴 伯賞南宮 墨哈譙笪 年愛陽佟 第五言福

『拾』 關於楊姓氏的來源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晉武公(燮的第10世孫)時封次子伯僑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伯僑之孫突食采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肸,字叔向,又稱叔肸,因戴晉有功,被分封於楊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公元前514年,晉滅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華山仙谷,遂居華陰,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
2、出自賜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楊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後改姓楊。《北史》載,楊義臣本姓尉遲,後改楊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盧氏改為楊氏。
5、以封地為姓。周武王之子(姓姬)叔虞,字子於。周滅唐(今山西翼城西)後,把唐封地給他。並賞給他懷姓九宗。叔虞(又稱唐叔)的兒子燮繼位以後,因唐地南臨晉水,就改稱晉侯。這樣,叔虞就成了周代晉國的始祖。叔虞的後裔有封於楊者。楊,在今山西洪洞東南。春秋時滅於晉國,成了晉國大夫羊舌肸的封地。被封於楊地者的後代就用封地名「楊」作為姓氏。
二、郡望堂號
1、堂號
"關西堂":東漢時有關西人楊震,博覽明經,時人稱他是"關西孔子"。
"四知堂":楊震當荊州刺史時,非常清廉。有一次,有個人在夜裡帶著黃金到楊震的家裡行賄。楊震堅決不受,並嚴厲地斥責了那個人。那個人還是不死心,笑著對楊震說:"現在是深夜,地點在您的府上,決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您收下吧!"楊震義正詞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快滾出去!"楊氏因以"四知"為堂號。
2、郡望
弘農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弘農(今河南靈寶北)。東漢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恆農郡。
天水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
河內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西南)
。此支楊氏,其開基始祖為韓襄王將領楊苞。

閱讀全文

與訾姓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咖有噱頭的促銷活動 瀏覽:639
學校開展法律法規培訓方案 瀏覽:236
機器人培訓機構推廣方案 瀏覽:656
今麥郎市場營銷環境 瀏覽:439
醫院網路營銷招聘 瀏覽:536
湘菜館促銷活動有什麼 瀏覽:968
玉器促銷活動語 瀏覽:385
市場營銷專業主要課程 瀏覽:207
市場營銷行業五行 瀏覽:512
主題街區策劃方案 瀏覽:997
書畫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771
在大街上做個促銷活動需要准備什麼硬體東西 瀏覽:105
鐵路新職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704
2016年電子商務考試 瀏覽:867
暑假班主任培訓方案 瀏覽:456
南寧電子商務工資 瀏覽:50
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心得體會 瀏覽:691
什麼企業不需要網路營銷 瀏覽:374
天翼電子商務無故扣款 瀏覽:241
市場營銷4t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