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讀物

宣傳讀物

發布時間:2020-12-27 04:44:43

⑴ 我國西部的很多孩子還看不到課外讀物為了能募捐一些少兒讀物請擬寫宣傳

多得很! 1,天佑中華,眾志成城. 2,汶川大地震,華夏齊援助. 3,天崩地裂始汶川,同舟共濟感天地. 4,天降大禍於汶川,人獻真愛建汶川. 5,汶川地震似無情,全民支援顯真情. 6,把中華民族的力量,凝聚在災難深重的汶川上. 7,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了,中華民族到了顯現他傳統美德的時候.

⑵ 關於張海迪的故事

1、1970年,她15歲的時候,跟著父母到農村生活。在農村,她處處為別人著想,為人民做事。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

她先後讀完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醫學書籍。學針灸時,為了體驗針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復練習扎針。

短短的幾年,她居然成了當地的一個年輕的「名醫」,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有一位耿大爺,他不能說話,並癱瘓了很多年,一直沒有治好。

張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勵耿大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閱大量書籍,精心為耿大爺治療。後來,耿大爺終於能說話了,也能走路了。

2、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宣傳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的故事。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

3、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

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

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4、1985年,張海迪拿起筆來義無反顧地投入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的創作之中,這一寫就是五年。由於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導致她身體多處長了褥瘡。

長時間用胳膊支撐身體,她的衣袖磨破了一隻又一隻,肘關節的老繭掉了一層又一層,右胳膊也因長時間支撐身體導致血管變粗而殘疾。

夏天的濟南,有「火爐」之稱,沒有知覺的下身排汗本來就困難,小電扇吹出的又都是熱風。為了降溫,每隔一會兒,她就將頭發用自來水浸濕,再坐到電扇前猛吹。

一到冬天。房間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凍感冒幾次,而她一感冒就要發燒好幾天,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對此,張海迪從不後悔,反而認為,寒冷能讓人頭腦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1990年,《輪椅上的夢》出版後全國發行。

緊接著,張海迪又進行了第二部書《生命的追問》的文學創作。為了滿足讀者的購書慾望,這本書連續印刷了十次。

5、1955年9月,張海迪出生在山東省文登縣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里,玲玲是她的小名。5歲之前,張海迪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跑來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1960年一個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剛上完一節「課」,她和小同伴們嘻笑著朝門外跑去,忽然跌倒了。

從此,雙腿喪失了知覺,張海迪也喪失了關於腿的記憶。童年時許多生活場景,她都清晰記得,獨獨不知道腿是怎麼活動的,人走路時的感覺是怎樣的。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⑶ 關於校園生活

每天清晨,
當金色的晨光剛剛灑滿校園,當微風輕柔地托起一絲絲柳絮的時候;當太陽把它金色的光輝悄然披在一棵棵俊俏的櫻花樹上的時候;當美麗的花瓣在空中悠悠地達幾個卷兒,再輕輕落地的時候,我們正幸福地享受著爛漫的校園生活。
我們喜歡課堂,每當老師颯爽的英姿出現在三尺講台上的時候,我們的心隨著老師一起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在另一個世界裡感受新鮮的陽光、去領略異國的風情,一起去長篇大論怎樣去體驗。
我們喜歡課間,喜歡那可以讓我們自由發揮的十分鍾.我們一起談心來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增添那寶貴的心靈財富;我們一起討論問題來提高彼此的成績,讓自己更加的充實與睿智.有的依傍在欄桿上,憑欄遠眺;有的聚集在長廊上,談笑風生;有的坐在操場上,沐浴陽光,享受這最美好的金色年華.
我的校園生活,如清風,如雨露,在我心中化做了一場春雨…
我的校園生活又似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它歡快地奔流著,時時泛起一朵朵晶瑩的浪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圓是畫,月缺是詩。我的校園生活在無聲的歲月中為我點綴了一幅幅人生的畫面,使我的人生路上充滿欣喜與充實。
時間飛快地流逝,我們的校園生活也不斷變換著色彩,歡樂、苦惱也隨之而來。但,我們愛校園生活,因為它是火與詩一般的生活,這是真正的生活!噢,我們的校園生活,像月亮,有陰晴圓缺,有歡樂與苦惱;又如萬花筒,展現出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朱袁
指導老師:胡老師
睢寧
實驗小學
六(5)
2009.5

⑷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是當時宣傳哪個宗教的兒童讀物

《二十四孝圖》是現代著名作家魯迅所寫,出自魯迅回憶性散文集《回朝花夕拾》 。

"孝"是儒教答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准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新《二十四孝圖》,乃陳少梅先生41歲時盛年之傑作,其題材不多見,筆墨工雅,設色清麗,非同尋常,故堪稱國之重寶。

另有,魯迅認為二十四孝圖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他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他本人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

⑸ 破雲,青少年禁毒防早戀宣傳讀物是什麼梗

禁毒防早戀宣傳讀物代表的就是說青少年,而且不要吸毒販毒,而且不能早戀,這是一個宣傳的圖片和,和人事跡

⑹ ICU病房為何嚴禁家屬陪護

重症室監護不讓家屬陪護主要應該是兩方面原因:

1.重症監護病房中的患者是情況比較危急的,隨時可能需要醫務人員快速的反應和救治,這時候無關人員的存在可能會干擾到醫療行為的效率,也不方便管理。

2.重症患者比較容易發生感染,因此整個重症監護病房的衛生要求都會比普通的醫療環境更高,如果不採取消毒和防護措施直接從外部進入,或是不按照規程要求接觸病人,可能會造成病原體的傳播。對於這些病人,即使是對健康人危害不大的微生物,都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感染(比如皮膚和環境中都有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因此需要格外嚴格的管理。
以下是《中國重症監護病房(ICU)醫院感染管理指南》中對訪客的規定:
三、 訪客管理
1.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訪客探視。
2. 若被探視者為隔離病人,建議穿訪客專用的清潔隔離衣。訪客著鞋較臟,或ICU室外塵埃明顯時,建議穿鞋套或更換ICU內專用鞋。
3. 探視呼吸道感染病人,建議戴一次性口罩。對於疑似有高傳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應避免探視。
4. 進入病室探視病人前,和結束探視離開病室時,應洗手或用酒精擦手液消毒雙手;
5. 探視期間,盡量避免觸摸病人周圍物體表面。
6. 訪客有疑似或證實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或嬰、幼兒童,應避免進入ICU探視。
7. 在ICU入口處,建議以宣傳畫廊、小冊子讀物等多種形式,向訪客介紹醫院感染及其預防的基本知識。
如果充分做好防護消毒措施,也不能說訪客會給病人帶來多大的危害,不過由於訪客進入不會帶來醫療上的幫助,所以一般還是會比較傾向於盡量不讓訪客進入,以免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⑺ 學習法律知識

1、要積極主動學法、懂法。認真學習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規范我們自身的行為,而且有利於維護我們自身權利。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了該項法規後在以後的日常出行中,就會主動參照該法律規范約束我們的行為,減少出行中出現的意外和傷害。

2、要做到自覺用法。學會利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實現法律公正,人人平等。在學習一系列法律法規後不僅要「學法知法」,更重要的是學會「用法」。比如面對突發事件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再者可參照《突發事件應對法》來處理所遇到的問題。而當前建設生態文明也可學習和運用環境保護法和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條例來建設和維護我們的家園。

3、要規范自覺守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學法懂法是前提,怎樣用法是關鍵,而能夠自覺守法才是真正完善地落實了這一活動。「勿以善小而不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活動,遵紀守法,嚴於律己,為自己為單位為社會樹立行為規范,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每一次身邊小事做起。自覺形成良好遵守法律法規的觀念,只要這樣才能真正地知法,用法,才能把守法落到實處。

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制的社會里,只有學好法律法規,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法律意識,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也為單位為社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⑻ 作者葉聖陶的資料

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1]
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教,推出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2]1918年,發表第一篇個人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23年,發表長篇小說《倪煥之》。[3]
1949年後,先後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主席。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1988年2月16日,葉聖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中文名
葉聖陶
別名
葉紹鈞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4年10月28日
人物關系
葉至誠
兒子
葉至善
兒子
葉兆言
孫子
姚澄
兒媳
快速
導航
人物軼事人物貢獻個人作品作品風格人物評價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1894年10月28日,出生於江蘇蘇州吳縣。
葉聖陶童話選
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任小學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校,開始文言小說創作。
1911年11月,改為現名葉聖陶,筆名有葉錦、聖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同年中學畢業,後成為鄉鎮小學教師。
1915年,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尚公學校國文教員,為其編寫小學國文課本。
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教。我國的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是他寫的。
1917年,應聘到吳縣甪直吳縣第五高等小學任教,進行教育改革,編寫新的教科書,工作到1922年,並開始寫作。
1918年,在《婦女雜志》第4卷2、3號上發表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學的新潮社,開始白話文學的創作,發表小說、新詩、文學評論和話劇劇本。
1921年與周作人、沈雁冰、鄭振鐸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共同舉起「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旗幟。「五卅」運動,與胡愈之等人創辦《公理日報》,進行反帝愛國宣傳,後又主編中國濟難會的《光明》半月刊。同年,與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文學為人生」。
1921年冬,發表了《小白船》,表達的是「愛」和「善」的理想主義。
1923年,進入商務印書館從事編輯出版工作,發表了長篇小說《倪煥之》。
1930年任開明書店編輯。「九一八」事變後,參加發起成立「文藝界反帝抗日大聯盟」。同年,轉入開明書店,主辦《中學生》雜志。[1]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發起成立「文藝界反帝抗日大聯盟」。
抗戰期間,他前往四川繼續主持開明書店編輯工作,同時還參加發起成立「文藝界抗敵後援會」。
不知疲倦的葉聖陶
1939年,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
1946年,回到上海後,擔任了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總務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學教師聯合進修會和中學教育研究會的顧問。
1949年,到達北平,擔任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後任全國文聯委員。
1949年後,先後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主席。[1]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1988年2月16日,葉聖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人物軼事
葉聖陶曾數次改名,他原名葉紹鈞,他12歲入蘇州長元吳公立小學時,請先生章伯寅取一個立志於愛國強國的字。章先生說:「你名紹鈞,有詩曰『秉國之鈞』,取『秉臣』為字好。」並教育他要愛國就得先愛鄉土,曉得鄉土的山川史地名人偉業。1911年10月15日,蘇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復了。次日,葉紹鈞找到章伯寅先生說:「清廷已覆沒,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請先生改一個字。」先生笑了笑說:「你名紹鈞,有詩曰『聖人陶鈞萬物』,就取『聖陶』為字吧。」這樣葉紹鈞滿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葉紹鈞在《小說叢報》第2期發表文言小說《玻璃窗內之畫象》,署名「聖陶」。以後他又把姓「葉」與筆名「聖陶」連了起來,成為著名於世的筆名。[1]
人物貢獻
文學貢獻
葉聖陶的第一篇關於兒童文學的學術論文題作《兒童之觀念》,批評了中國兒童受到的壞影響。
葉聖陶
事實上,葉聖陶是20世紀20年代第一位寫童話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於1923年出版。 這部兒童讀物在許多青少年當中極受歡迎。另一個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講述了一塊石頭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這個簡單易讀的故事背後的寓意是嘲笑專家的傲慢自大與人們的麻木。
葉聖陶熱切的主張規范現代漢語包含規范的語法、修辭、詞彙、標點、簡化字和除去異體漢字。他又編纂和規范了出版物的漢字並且規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進了編輯工作的質量與組織結構。
最重要的是,葉聖陶在出版領域提倡使用白話文。 他的雜志和報紙大多使用白話文,這極大地方便了記者和讀者的閱讀。所有的這些貢獻促進了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4]
教育貢獻
葉聖陶教育思想對中國特色現代教育理論作出了具有獨創性、系統性的重要貢獻。這一教育思想,以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為邏輯起點,形成了唯物辯證的中國教育改革之學;在探索和回答中國教育改革實際問題中,精闢、獨到地揭示了中國現代教育基本原理;在總結和提煉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經驗中,發展、創新了中國現代教育教學理論。

⑼ 創作插畫的意義及其要素

論文里的創作插畫屬於觀念插畫。

1、插畫的意義,以插畫為媒介的觀念藝術創作。其實質是觀念藝術在媒介上的一種延伸與演變,是從藝術中抽離出來的一種相對獨立的創作手段與形式。是以插畫的藝術形式表現藝術家思想的一種插畫形式。

2、插畫的要素有以下幾種:目的性與制約性、實用性與通俗性、形象性與直觀性、審美性與趣味性、創造性與藝術想像、多樣化、多元化。

(9)宣傳讀物擴展閱讀

觀念插畫

觀念藝術(Idea Art),興起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西方美術流派。觀念藝術標排除傳統藝術的造成型性,認為真正的藝術作品並不是由藝術家創造成的物質形態,而是作者的概念(concept)或觀念(idea)的組合。

當一件物質形態的藝術品呈現於觀眾面前時,觀眾所獲得的信息並不比某一事物的概念或某一事物的意義在時空中更強烈。因此,照片、教科書、地圖、圖表、錄音帶、錄相乃至藝術家的身體都被用作觀念

藝術的傳達媒介,主要在於表現觀念形成、發展及變異的過程。

在中國發展比較好的有觀念攝影,多被青年藝術家熱愛,用於表現藝術觀念。

藝術的發展經歷:具象→意象→抽象→觀念

到21世紀各種藝術形式並進發展,觀念藝術的來臨說明藝術只要是以任何媒介形式表現藝術家思想觀念都叫藝術。

插畫的發展從插圖(為文字圖解)→插畫(確定了插畫的學術意義)→觀念藝術(觀念插畫)(表現藝術家思想的藝術形式)。

「觀念插畫」由著名插畫師李金孺提出觀念插畫理論,借用觀念藝術、觀念攝影的藝術概念,提出觀念插畫理論,為以插畫形式表現藝術思想的藝術家學習和交流。

參考資料:網路-插畫



閱讀全文

與宣傳讀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群營銷公司品牌故事 瀏覽:602
中職電子商務教材 瀏覽:806
求職意向市場營銷 瀏覽:812
校本培訓的實施方案 瀏覽:803
杭州做網路營銷的公司 瀏覽:117
c2c電子商務模式的分類 瀏覽:94
經濟型酒店網路營銷案例 瀏覽:639
銀行app屬於網路營銷嗎 瀏覽:433
救援隊技能培訓方案 瀏覽:400
聯通五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311
市場營銷交流總結報告 瀏覽:62
椰子水市場營銷成功吸睛 瀏覽:941
小學生朗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43
慶元旦文藝匯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89
電子商務個性化的原因有 瀏覽:177
培訓班轉介紹宣傳方案 瀏覽:641
保暖內衣年末促銷方案 瀏覽:145
公司小賣部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83
網咖有噱頭的促銷活動 瀏覽:639
學校開展法律法規培訓方案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