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敬老院社會實踐策劃書

敬老院社會實踐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0-12-18 09:28:13

A. 關於去敬老院實踐的社會實踐報告

十周感談
——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實習報告 02031003

(一)實習情況綜述
2004年3月5日至5月21 日,在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康復區開展了為期十周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選擇武漢市社會福利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以前作義工時,我與這群因為上天自己的失誤而先天殘疾的孩子聯系在一起建立了友好的關系。2002年10月我隨「社會工作者協會」到武漢市社會福利院,第一次見到他們。他們或為跛腳、或為侏儒、或為智障,有的臉上有大面積覆蓋性紅斑、有的有嚴重的皮膚病,和我們一樣高貴的靈魂就這樣被包裹在扭曲殘疾的軀殼里,浸泡在渾濁的神經里。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督促我們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們該把在空虛和抱怨中虛擲的時間,分給他們一些。

另外,我們了解到他們的實際困難:即其中十位年齡在13——18歲不等,文化水平在小學三五年級之間的殘障少年(智力正常),無人授課、無處求學;同時,他們在自我認知、文化知識、社會生活技能等方面存在欠缺。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制定了總體實習計劃:先聯系我校附小彭英校長,動員小學生捐課 本、習題集、工具書、課外讀物等一百餘本。

然後,以作義務老師的方式,,與他們順利地建立專業關系。工作方法上,我們一行九人平均分成三個小組,分別於周五、六、日前去實習;以小組活動與個案工作結合、輔導與管理相配合的方式。我們的目的是:運用社會工作的價值方法和技巧,使青少年偏差行為得以糾正,在協助他們形成正確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學會學習、學會交往;最終學會自我管理,即他們自覺、自動和自主改變自己的行為。

(二) 交流中的感觸
第一:滿足的心
剛去的時候,康復區宛若一張被定格的照片:房屋、假山、路邊的行道木,溶為一體似地一動不動。干凈的庭院內無人走動,走道兩邊的長椅上零零散散地坐著一些人——他們都保持著固定的姿勢:翹腿的、低頭的、打瞌睡等等,相互之間沒有任何交流

我們剛一進門,他們立即都站起來,同時幾乎把眼睛和嘴張到最大,表現出喜出望外的神態。然後紛紛跑開了——不是跑向我們,而是邊跑邊向屋裡沒有出來的人大喊,然後一起站在屋檐下看著我們。

我們主動走上前和他們聊天、發書、作游戲,氣氛很快活躍起來了。他們送了我們一串串漂亮的紙鶴和紙心。走的時候,我把東西放在所長的辦公室里,忘記拿出來了。我很為難地對小魚(一個15歲的女孩,坐在人群中她可以瞬間抓住人們的視線。沉默淤積的憂郁氣質,絲毫掩蓋不了骨子裡的寧靜與自信;清秀的臉始終舒展著淺笑,真誠而不招搖.;只是,走動的時候原本平整的路變地不平了)說:「這樣好吧,一會你幫我把東西拿出來,下次來我再帶回去好嗎?」

同伴也應和著說:「算了,算了,下次再說吧,我們還要趕時間。」 小魚說:「不能算的,不能算的,話時會笑的眼睛在聲音沉寂的一剎那歸於憂郁,深邃的眸子在我和同伴之間游移。她舒展的眉頭始終漾著的笑意,也被緊張俘虜了。

似乎如果我們不回去拿的話,她就會哭。一直不喜歡說話的女孩櫻,一直搖著我的手,並且目光掃向一個工作人員(辦公室鑰匙在她那),然後再定定地盯著我。後來她陪我要來鑰匙的時候,圍著我們的幾個少年,臉上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輕松笑容。 回來的時候,心情很沉重。害怕他們靠著我們,我們轉身離開他們跌倒在地的傷痛,害怕我們沒有能力教會他們如何自立。

二, 驛動的心
由於對「人生發展的階段」了解欠缺,我們就下意識里把他們定位為脆弱的「兒童」。
首次去的時候,我專門買了一本《幼兒折紙》在宿舍里學折紙技術;同伴專門補習了童話,試圖用「賣火柴的小女孩」對之進行熏陶,企圖用「小二郎」對之進行感染,從而拉近距離。而那天,他們的折紙技術令我乖乖地當起了小學生;我們的故事卻令他們乏味,他們甚至沒有表現出最起碼的好奇——鼓勵我們把故事講下去。

有的趴著睡覺,有的哈欠連連,問到他們是否故事,他們只是不置可否地笑。顯然,他們還不習慣撒謊。更有甚者,而後來愛說話的孩子也總是若有所思地點頭、搖頭回答我們的問話,後來他們乾脆用啞語進行交流。

直到看到看到小姑娘在高校某男生走後,冒雨跑到大門口傻傻站立的表情;看到小男孩與「外來小女孩」(福利院有老人公寓,這些小孩一般是老人們的孫輩,周末的時候來看望他們)搭訕時的調皮;聽到午飯後,小女孩在宿舍里打著、鬧著、叫喊著「XX是XX的」,當然,說的是我們都知道的名字。我們明白了自己犯了多麼可笑的錯誤——他們是進入青春期的少年,而不是兒童!於是,我們開始毫不避諱地聊偶像劇,講校園里的事。

如果下肢不殘的話,小昕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她在意識到自己漂亮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殘疾,這令早熟的她極其敏感切且有一種破壞傾向。一次,某公司的人給他們帶了好多食物,每人還有幾枝康乃馨,幾個小孩接過之後就把它們丟在一邊。而小昕則把花瓣一個一個撕下來,一枝接一枝。我把其餘的幾枝也拿給她,後來她笑著撕完了。當我問到她以後想干什麼的時候,她一副無所謂的神態對我說:「嫁人唄!」

課外時間,我們讓他們帶我們逛整個福利院、陪他們打籃球、在他們宿舍瞎侃等等。我們努力以這種方式營造一種大家庭的氛圍,讓他們在相互了解與溝通中學會交往、學會生活。

第三,溫柔的心——我省下肉來喂貓
男孩小蘇——一個養貓的男孩。開始去的時候,他也把我們看成參觀的人了,非常不配合。每次都是把他硬拖到課堂上,後來他明白我們工作性質後,還經常介紹書讓我們帶回去看,比如漫畫版水滸傳、黑色幽默、科幻故事等;天熱的時候,他一邊拿著我的水杯找有水的熱水壺,一邊說「灌滿了,路上喝。」;更有甚者,他還送小貓給我們。

那是幸福的貓——一隻母貓和四隻小貓的毛永遠都是干凈整齊。而且,小蘇還把自己伙食里的肉挑出來喂貓;門口一直掛著小干魚,小蘇說那是托別人買的(他們每個月可是只有10塊錢的生活費啊,一日三餐免費)。當然我們沒有要,我們還是不自信自己可以養活一隻小貓。實習結束那天,我們看見一群人圍著一隻受傷的鳥,才發現另外一個秘密:老貓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抓到鳥,其他人說它玩了一會就把它吃掉,S沒有否認。我想那隻被眾人圍著的鳥應該不會被吃掉吧!

第四:堅強的心
1:病痛的時候我想到了死
小羊是一個很懂事,甚至有一點早熟地孩子,她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粗短的直發絲毫掩蓋不了頭頂的瘡疤,大片的紅點點從臉臉一直覆蓋到後背,許多紅點上隱約有白色的膿包。

她很有音樂天賦,一次某高校的學生看她們的時候,她一首歌唱過之後教室里有短暫的沉靜。那是在咀嚼傷悲、是在醞釀眼淚。後來,在一個同學在帶動下,我們歡呼雀躍地笑了,淚水才沒有流出。

但是她一直悶悶不樂,在我們再三地詢問下她流下了委屈的眼淚。原因是她怕疼,她的皮膚病要用激光治療。她說:「每次我一進去他們就按住我,我就哭,我怕啊!」 後來她說自己曾經都想過死,因為生活沒有意思。女孩!一個外表「醜陋」而歌聲甜美的女孩,想到了死!

實習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在閑談的時候也會去揭她的「傷疤」。
「你臉上的傷是什麼時候長的?」
「是因為小的時候,父母把我扔進一個比較臟的地方」語氣平靜地像是在講述別人的事。
「哦,」我們准備給她一個發泄怨氣的機會然後心理疏導「那你是不是很怨他們啊?」
「開始的時候是的,」說著她把頭轉向一邊,「不過現在我想他們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

從她的眼神和語氣里我知道,她的話像外交辭令而不是肺腑之言。一個14歲的女孩要合理化社會的不公平待遇,要給父母這樣的寬容?!實質上這種寬容是一種更深層的自我壓抑,那是多少次疑問、多少次期盼、多少次無奈之後而無奈地自我解脫呢?許多時候最難過的是,明明白白地掌握了一種理論,可是用在自己身上又接受不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這種尷尬。

2,我討厭他們打亂了課堂

小魚是一個上勁的女孩,她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一個周六我們正上課的時候,某高校的學生前來參觀,我們就動員他們去和大學生玩,許多人都矜持地坐著不動。當我宣布下課的時候,一直溫順的小魚居然憋紅了臉重重地收拾文具,然後悻悻地走開。原因是下午兩點,她和老人公寓的老爺爺(院方幫忙聯系的)約好了去練書法,下午不能上課了,而那些不速之客又打亂了上午的學習安排。

小魚還經常去老年大學那邊練電子琴,剛學兩個星期,書法已經相當不錯了。後來她主動申請外出上學,現在在武漢某電腦外語學校上學。走之前她給我看《聖經故事》,封面寫著「何XX送給XX釗,X年X月X日」;下面還有圖畫——一把刀、一個箭頭指向一條魚、一個新日期。她說那是別人送給小釗的,小釗去那個電腦學校上學,就轉送給她了。小釗是刀,她是魚,她還說她看完的時候也會送給其他人的。

3,拒領工資
每次開飯的時候,都會有一個一襲白衣、五官端莊、20歲左右的女孩為他們打飯。我一直以為她是工作人員,後來才知道她是從那個電腦學校學成回來的。她向我們講述了這么一件事。一次她去一家飯店應聘,因為沒有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她得到了那份工作。可第二天老闆把她辭了,說:「這樣的人,我不能要!」然後讓會計給她一天的工資。她拒絕了那一天的工資,因為老闆傷害了她的自尊。

我們一直不知道她的缺點在哪,後來她去洗手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她沒有左手,但是看她為孩子們打飯時的嫻熟與麻利,我們相信她完全可以勝任那份工作,然而老闆在乎的不是這個。

註:每次有人來的時候,小魚和小蘇都是大家的重點關心對象。某部隊女兵集體認「小魚」作妹妹,即節假日接她過去;小蘇是院里重點培養對象。因此他們就比較優秀。

(三)案主的問題
在十周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問題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身體的缺陷、社會知識和情感教育的先天不足,使他們產生很深的自卑感,這是他們產生性格障礙的主要原因。

院方對他們的總體評價是:懶惰、沒有上進心、自私、不會與人交往、不會關心人等等。這些為一個成人定性的詞語,卻用在孩子身上。環境在不能為他們提供應有的愛、自由和關懷的情況下,絲毫沒有降低對他們的苛刻要求。的確,他們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閉性和對外界的防備心理,這造成他們不會交往、不會關心他人。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他們很少受到來自道德、寬容、勵志等方面的關懷和教育。

有一個女孩櫻:清瘦、嬌小、總是面含微笑。每次,她會指著我們身上蚊蟲叮咬處、結疤的傷口等溫柔地比劃一番;走路時,她喜歡拽著我的手貼著我走;我們坐下來時,她就站在身後給我們辮上各種可愛的發辮,然後幸福地笑。只是,去了幾周我們從來沒有聽過她說一句話。

有一天,我們在她們宿舍玩了好久之後,我對她說:「你給我辮辮子好嗎」她重重點頭,然後要往我身後走,我拉住了她:「不要點頭,告訴姐姐,說『好』好嗎?」
她遲疑地張了一下嘴,還是羞澀的點頭。
「不能說『好』嗎?」我假裝生氣地嗔怪她。
「好——」那個字拉了好長的音,聲音如被卡了的磁帶一樣,時高時低地在空中打顫。她不喜歡在生人面前說話,是因為聲帶的缺陷。後來她還是怯生生到不敢開口,經過幾次強化訓練,我們可以順暢地開玩笑。

顯性的自卑,是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生理缺陷;隱性的自卑,來源於沒有爸爸、媽媽、沒有正常孩子該有的一切。

2:對外界的嚮往與缺乏「自我認知」之間的矛盾
他們需要自由的空間,讓生命沿著自己的紋路延伸。因為青少年期,是自我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定他們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都希望走出福利院,然而當我們問他們今天想干什麼時,竟然都說「沒想過」和「不知道」。他們的理由是,院里領導不讓他們瞎想,想也沒有用。

除了院方的管制,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除了電視報紙,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教他們寫短文時,我讓他們描述一下淋雨的感覺,他們都在搖頭。「有過這 種體會嗎?」「沒有。」「看過雨嗎?」仍是搖頭。對於自然現象都生疏若此,何況社會?

我告訴他們你怎麼想,你不說別人永遠不會知道,更加管不了。如果不想的話,即使現在就把你們放出去,又能幹什麼呢?我們給他們一個星期的時間大膽設想,下一周去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答案,這是作業。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美麗的,比如唱歌、畫畫、學古箏、廚師等。我們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我意識,至少讓他們明白他們是獨立的人。

3:「半隔離」狀態的生存狀態,使他們處於「心理無依」的狀態。

他們每人都有用作業本自製的通訊錄讓我們填,上面有:姓名、地址、電話三欄。他們會說出一些陌生的名字,問我們是否認識,那些都是曾經去看望過他們的大學生。女孩小昕,經常讓我們帶信給我們學校的一個女生,還會把別人送給她漂亮的風鈴轉送給那個姐姐。後來我們問她:「你是不是很喜歡XX姐姐啊,怎麼每次都問她啊?」她說:「是啊,因為我寫了好多信,只有XX姐姐給我回信了。」

只要有電話響起,教室里就會出活躍起來。離電話最近的人跑慢一點,大家就高呼:「XX,快,快啊!誰的電話?」電話接通的時候,他們都自覺地保持安靜,是誰的電話,誰就在大家羨慕的目光里幸福接聽。談話的內容大家共享的,原來他們的快樂來地那麼簡單!

(四)開展殘疾少年社會工作的構想
目前,我們的社會缺少足夠的空間和寬容去接納殘疾人。我們的同情和憐憫,從某種程度上隱含著排斥——似乎他們生來就是被同情的,而不是參與創造和分享 「正常社會」的一分子。這種成長環境就如脆弱的玻璃器皿,稍微的外力就會使之支離破碎,個人的才智也會在廢墟中老化。要想在短期內根除社會偏見是不可能的。那麼,當務之急就是要他們正視自己「身體殘疾」的事實、樹立「意志不殘」的信念,以客觀平和的心態迎接異樣的目光、適應環境。

社會連結理論認為:當一個人感受到社會道德和社會秩序對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會上多數人對他的期望時,他就與社會有了一種連結。同時,要想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適應環境,需要有強大的後盾,使他們與社會發生連結。家的教育就是愛與責任的傳遞,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以家的形式,賦予生命一種頑強的自我修復功能在廢墟中挺立。

1\童話——安置心靈之家的「宅基」
小時侯,童話的缺席是一輩子都彌補不了的。它扼殺了孩子沒有負擔的期望,也關閉了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觀察世界、用一己的思維來創造世界的窗口,那樣的童年往往殘疾。以後的補償最多是借屍還魂式的徒勞,終不得精髓。因此,開始的時候,我們鼓勵他們回憶自己聽過的童話故事。我們也挑合適的童話故事對他們進行教育。

2.一個有組織的群體,分工明確地一幫一或一幫幾——小屋的基本「架構」

生活在公共環境中,心靈的的慰藉就缺少私有源泉;人們通過某種擁有,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家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是孩子獨有的私有財產。我們根據文化程度,把他們分成3個小組,每周五、六、日,分別去三個人,一人負責一個小組,為他們上課、解答問題等。當其中個體有問題時,我們就進行單獨談話。

我們經常問他們一些漂亮飾物和照片的來歷,他們就自豪地介紹照片中的自己,幸福地回憶與哥哥姐姐們在一起的經歷。爽朗的笑聲溶解為燦爛面孔的旁白,那種神態馳騁球場的體育健兒拿著獎杯奔向球迷。這時他們會感到有人是專門為他們而去的。

3.贊美和鼓勵——進入小屋的「門」
如果說可愛的贊美字眼對一個人的人生是重要的,那麼在一個人的人生之始尤為重要。我們對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漂亮發辮、條理清晰的作文、敏捷的思維等進行贊美,以此逐步樹立起他們的自信。當我們要求他們寫日記、保持安靜、不打架時往往以獎勵為借口,每每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當每次許諾之後,我們都在同學中收集適合的衣物帶過去。

4.以寬容和教育做保證的自由犯錯的空間——小屋的「床」
成長意味著犯錯,成長渴求著自由與寬容。因此,他們需要一種力量來正確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去嫁接一些、舍棄一些,而不是生硬地切割。

有的時候,他們會把分給小夥伴的食物拒為己有、把作業做的亂七八糟、把同伴打的哇哇大哭、其中一些人看不起那些有智力障礙的人。開始的時候,我們對這些很反感,可是自己在這個年齡段做錯事後,還蠻橫地摔門而去,而每次媽媽都會默默地做好我喜歡的飯菜等著我迷途知返啊。一個人犯一次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一次也不肯原諒他。理請自己的頭緒以後,我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值的慶幸的是他們很聽話。有了床之後,即使屋子沒有建好也可暫作休息。

5.任意喊出需要與失望的自由——小屋的「窗」
如果說童話給了孩子們自由幻想的空間,那麼我們該為小屋裝上這么一扇窗——任其任意喊出自己的需要與失望。他們有權利在現實生活中爭取童話喚醒的夢想;即使我們滿足不了那些要求,孩子也可以在被拒絕的空間里慢慢融入現實。

6集體的監督與安排——小屋的「公安」
自發的助人活動很難長期堅持,因為自覺性的養成,離不開初始階段集體的監督與鼓勵。我們該有這么一種集體存在,它就是保障小屋安全的「公安」。而專業社會工作者的誕生,使這種可能成為現實。周末和節假日,經常有高校學生、社會慈善人士去參觀,如果能夠有效地利用志願者,使志願活動成系統、成規模,將會受益無窮。

(五)實習的意義
由於實踐經驗的不足和理論知識的欠缺,「實習」解決問題的功能沒有充分體現出來。突出體現的是「實習」作為「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專業認同方面:
與案主的正式接觸中,我們認識到專業工作與一般助人活動的實質區別,從而對自己的專業有了客觀全面的認識。一般助人活動的隨意性,決定了它缺乏嚴密的組織性、前後相繼的系統性、解決問題的徹底性,它是一種插入式的人文關懷。
對於「義工」來說,志願活動疏導了自己助人的意願,滿足自己了解弱勢群體生活狀態的需要。對於受助者來說,他們享受了一種探望式的關懷。活動結束之後,便各自回到原有的生存狀態中,對改變他們的弱勢群體地位沒有本質的作用。

如果說「志願活動」是可以隨便排列的卡通畫面,那麼「社會工作」就是設計動畫片;如果「義工」過年的時候送給小白兔成筐蘿卜,「社工」既要送給他們蘿卜籽,還要教會他們種蘿卜的技術;如果說「志願活動」傳達了社會對弱勢群體進行人文關懷的信號,表達了社會接納他們的至誠意願,那麼,「社會工作」要做的是把這種美好的意願落到實處。

對於社會工作者來說,社會工作是一種滲透,是一種要為案主的未來長久的幸福負責的系統工程。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和對案主生存狀態的神入,從一開始就決定社會工作沒有輕松和真正的開心可言——在案主的問題解決以前。

第二,對自己的再認識:

幼時被父母遺棄。有人說,看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對窮人的態度即可;我認為,從一個社會對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態度中,也可以瞥見其文明程度。一個健全的社會,該為一切成員提供健全靈魂的空間,提供維護生命尊嚴的條件。體會到這一切的時候,我明白了作為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三: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成長

實習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關於殘疾人生理、心理、社會需求的第一手材料。他們幼時被武漢市兒童福利院收養,長到12歲時分別被領養、寄養、資助繼續求學等。而其餘的,就暫時滯留在武漢市社會福利院。一年前,他們的老師辭職。他們就過著這種生活:白天吃飯、看電視、作衛生,晚上睡覺。第二天早上醒來,開始同樣的循環。這只是讓單調的生活,以相同的模式復制到不同的日子裡而已。

被遺棄的日子裡,福利院為他們提供了細數生命尊嚴的空間。在成長的過程中,封閉式的管教本身就意味著排斥與壓抑。從本質上說,這是對他們尊嚴的一種漠視。
與他們的交往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用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處境;以社工的視角理解他們的問題。
我們在試圖

第四,關於專業價值與專業技能之間關系的思考——價值是靈魂,技能是主導

在專業技能不足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了「愛」的威力——它是一個「緩沖坡」。當他們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在合理的方案拿出來以前,我們給予的是毫不遲疑的付出真誠的愛、無理由的理解和有目的的安慰。
社會工作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價值重於技能。只重技能而輕專業價值觀的形成,顯然是捨本逐末、事倍功沒;只重價值而忽略技能,只能傷了「愛心」又無功而返。我們應該讓 「關愛的心」成為一種本能,本能意味著瞬間作出真實的反映,它省去了在不同態度之間反復權衡的徘徊。這不只是道德需要、不是空中樓閣的說教、而是價值和技能相融的便捷途徑。

(六)實習的不足之處和建議

初次實習時,工作安排上有許多不成熟和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點:
1,價值觀的影響遠大於專業技能的應用,理論知識的缺乏使我們的工作先天不足
2,朋友間的關懷大於專業關系的作用,
3, 「隨機應變」式的介入取代了有計劃、有組織的工作安排。
4,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能有效地反映、解決

B. 急求一篇的敬老院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敬老院調查報告
人老不足畏,可怕的是周圍冷漠的眼光。人老了之後,彷彿就是可憐造的,討得萬人嫌。其實,我們不應該這樣去想,因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腳不便了,思想含糊了,彷彿就成了社會的負擔,就會拖累社會。如此的話,人老了豈不就成了罪過了。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現在,他們老了,社會不應該遺棄他們。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與了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們沒有家庭,幸福指數也許會低一點,但他們應該覺得滿足了,因為在他們的背後,是殷勤的工作人員,是仁愛的政府,是團結強大的中華民族。
關鍵詞 敬老院 老人 聊天 感想
當鮮花在春天開放,把美好帶給人間的時候,很多人會在它們身前轉悠,詩人用美韻的詩篇贊美它們,歌手用甜美的歌聲頌揚它們,畫家用五彩的畫筆描繪它們,攝影家用相機留下了它們的英姿,電影製作者利用電視記錄下了它們的鮮妍。而當花兒凋謝的時候,卻是凄涼一片,蜜蜂飛走了,蝴蝶不見了,更沒有人來。人大概也同這花兒一樣吧,年老之後,孤獨與凄涼比頭發還多,之前的燦爛都到九霄雲外去了。
這個暑假,學校布置了社會調查的任務,由於環境的原因,我選擇了調查敬老院老人們的生活狀況這一項。說調查,其實也不用怎麼調查,因為很多情況我們也是了解的,我們只需要去陪他們聊聊天、說說笑就可以了,因為他們的回憶表現在我們身上。說到回憶,我還真想了解一下老人們的過去,那一定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於是,帶著我的任務和我的好奇心,我和我的兄弟來到了鎮上的敬老院(貴州省遵義縣茅栗鎮敬老院)。
邁進大門,我們徑直來到社會事務辦公室,見到了主任,一翻介紹之後,主任便開始和我們聊起了這里的老人們。主任告訴我們,小鎮上的敬老院地方不大,共有8位孤寡老人,平均年齡在75歲左右。這里老人們的生活費用由政府一力承擔,平時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醫療、娛樂等,加在一起,其實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錢。逢年過節政府及社會其他人士也會前來看望他們,給他們買點禮物,也會給他們一些錢。院里的工作人員不多,也就三、四個人,主要是幫老人們洗洗衣服、做做飯。院里老人們每天的生活很簡單,打打牌,下下棋,看看電視,或者到院里散散步,在樹陰下聊聊天,要是乏了就到床上躺下休息一會兒。為了使老人們的生活更加有意義,讓他們感覺敬老院就像是一個溫馨的家,政府也會協助院里排練一些節目,在重大節日的時候給老人們表演,老人們每每對此都是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聽見主任說的這些,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出,老人們的生活也很充實,工作人員為他們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著實的把敬老院扮成了一個家。老人們這樣的生活也許少了年輕人的激情活躍,但他們卻多了幾分悠閑自在,畢竟寧靜是他們更需要的,因為年輕時候的奔波忙碌,已讓他們飽受煎熬。
主任還告訴我們,來這兒的老人,都是由於在家無依無靠,他們所在的村委會就向政府申請把他們送來的。他們有的是終身沒有結婚,有的是雖然結了婚卻沒有兒女,更有的是白發人送走了黑發人之後,就變成了無人贍養的孤寡老人。說到這兒,主任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感慨地說是人老了之後,彷彿就是可憐造的,討得萬人嫌,兒女不孝順的,還不如我們這院里的老人呢。這院里的老人雖說現在沒有兒女,但在我們的照顧下也過的挺好的。其實,他們有的以前是有兒女的。接著,主任給我們講了一位姓王的老人的故事,這位老人現今有83歲了,他的妻子生下一個兒子就離開了人世,他一個人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希望兒子有個好出息,也就不枉孩子他媽用生命作代價換他來人世了。誰知天公不作美,兒子二十多歲還未娶妻就在外邊犯了事兒,殺了人,後來被抓住執行了槍決。兒子走後,老人痛不欲生,幾番尋死都被鄰居及時發現制止了。老人怎麼會不尋死呢,因為兒子就是他的命根子啊,兒子死了,不僅沒了依靠,更覺得對不起死去的妻子。確實,老人對於孩子的死一直深深自責,他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管教孩子,才讓他走上了不歸路。這件事發生以後,老人身體狀況變得極差,又沒人照顧,於是村委會就把他送到了這里。唉,人說養兒防老,沒想到老人家的命如此之苦。
主任還跟我們說了一位叫龍水的老人的事,他是一個身份不明的人,戶口沒有,喜歡搞一些裝神弄鬼的封建假把戲。村裡先給他建了一所房子,每月給他撫恤金,但因為無人照顧, 他就會亂跑,到處去弄他的那一套封建鬼神把戲,後來村裡就給他辦了臨時戶口,向政府申請把他送到了敬老院。到院後,工作人員發現他精神不安定,身體條件很差,就悉心幫他調養,經過一段時間終於恢復了許多。但是,這位老人始終是不安定的,恢復許多之後,在敬老院又繼續著他的那一套,搞得其他老人都煩他。後來,他索性玩兒起了失蹤,院里的工作人員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可沒過多久,他又不見了,終於杳無音訊了……
聽了主任的介紹後,我對老人不由得產生了一種同情,便想立刻去和他們聊聊。於是,我和我的兄弟去了老人們的房間。由於天氣很熱,老人們都在房間里看電視或者睡覺。看到我們到他們的房間,老人們先是有些詫異,隨後在我們的問候聲中,他們漸漸地在臉上堆出了笑容。老人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身子還很硬朗,還沒有誰癱在床上不能起來。他們的精神面貌也都很好,看來院里為了老人們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我們和老人們閑聊了很多,聽我說是中國礦業大學的,忙都問我是不是學習很苦,每天是不是都要掄著鋤頭、鑿子上山實踐,還問我是不是讀出來之後非得上礦山、下礦井工作。我聽了心裡本覺好笑,但又立刻辛酸起來,忙向他們介紹,說我們中國礦業大學現在也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不僅有礦業方面的特色,也有文學、建築、管理、藝術、體育等多方面的學科專業。我們也和其他學校的學生一樣,會坐在教室里翻著書聽老師講課,並不是每天上山采礦挖煤。我們讀出來之後也有很多的工作崗位選擇,比如有的可以當政府要員,有的可以當工程師、設計師,有的可以當體育健將、管理員等,並不一定要上礦山下礦井。聽我這么一說,老人們有的頓時鬍子一翹,笑了起來,有的忙又拉著我們的手,孩子長孩子短的叫我們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 不要像他們這樣,一輩子要國家救濟,拖累別人。聽了這話,我不覺鼻子一酸,又是如此朴實之語,難怪高三時語文老師說我們中國的老百姓是最朴實的,原來真的是這樣。我和我的兄弟跟老人們聊得很開心,其中有一位老人還跟我們說起了他年輕時夜間遇見老虎的事兒呢……聊著聊著,時間不知不覺的已過了很久,我們不得不離開了。於是,我們帶著眷戀之情告別了主任和工作人員們,告別了老人們,告別了敬老院。
有時候我在想,當我年老之後,若腿腳還靈活,或許對家人對社會還是有些價值;若腿腳不便了,那將如何呢?假如我是一個作家,或是一個科學家之類的有思想、有豐富科學知識的人,那麼即使我腿腳不便了,但思想還在,科學知識沒丟,也還能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倘若連思想、科學知識也不在了呢?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不應該去想,因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腳不便了,思想含糊了,彷彿就成了社會的負擔,就會拖累社會。如此的話,人老了豈不就成了罪過了。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能逃得過呢?
每個人都會老,但老了也不應該被社會遺棄。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雖然他們不求回報,但作為子女,我們決不能忘了他們的養育之恩,我們應該孝敬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朝歷代都有這方面的楷模,如《二十四孝》里孝感動天的虞舜,卧冰求鯉的王祥,嘗糞憂心的庚黔婁等。其實作父母的,他們並沒有什麼大的希望、高的要求,也不在乎什麼金山銀山,他們只希望兒女生活美滿,能常伴在他們左右,一家人有說有笑,和和睦睦的,這樣,他們就滿足了。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與了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們沒有家庭,幸福指數也許會低一點,但他們應該覺得滿足了,因為在他們的背後,是殷勤的工作人員,是仁愛的政府,是團結強大的中華民族。如此一來,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其實兒女眾多,因為所有關心他們的晚輩都是他們的兒女,因為社會把他們當成了父親母親!

C. 去敬老院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活動名稱:探望孤寡老人
活動的目的意義:感受情親,拒絕冷漠,溫暖他人
活動實施方法:1、到商場采購物資,防寒衣物、牛奶、餅干、油、大米等食物
2、為老人准備詩歌節目,唱響紅色經典歌曲,懷舊革命歷史,激發老人們的熱情
3、為老人准備小品表演,懷戀舊時知青時代,模擬上山下鄉經典歷程
4、在網上以及書籍搜集保健知識,推廣給老人,讓他們多運動,快樂生活每一天
5、與老人們聊天,按摩手腳,讓他們感受社會對他們的關懷,人世間的溫暖。 活動的實施條件:1、准備食物、防寒衣物
2、群眾演員的綵排表演、選擇紅色經典歌曲
3、搜集保健資料
4、各位成員想一下怎樣與老人溝通,聊什麼話題等。
活動的特色優勢:貼近民生,關愛孤寡老人,顯出一份善心,送出一份溫暖。
活動的問題所在:1、活動中因節目綵排時間不足,一些人員唱歌忘詞、而導致活動並不流暢地 進行,不過活動的氣氛相當活躍,老人們很熱情。
2、活動前准備的物資不足,需要中途去購買,希望下次吸取教訓,買足夠的物資,以免現場困亂。
3、活動中各成員很投入參與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各位相出一切的辦法去哄老人們開心,關心他們生活健康。
活動的結果形式:活動結束後,進行合影留念。現場結尾搞抽獎活動,被抽中的老人將獲得精美獎品,並說出這次活動的感受。
活動收獲: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感到親情可貴,當感觸最深刻的是看望孤寡老人,讓我深深地感到他們需要關懷需要愛,也許他們脾氣有點壞,也許他們對我愛理不理,也許他們頭腦不清醒,也許他們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們慢慢地說,關切地問他們的生活狀況,親切地叫他們一聲「爺爺、奶奶」,長時間的孤獨讓他們有一些封閉,要融化這層隔閡需要時間,我們給他們單調的生活送去一份歡笑、一點溫暖。
活動時間及情況 :2012年1月XX日

滿意請採納~

D. 敬老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一百字以內

在這次走進養老院的活動過程,對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有著很大的影響,讓我們知道了孤寡老人在沒有兒女的陪伴是多麼孤獨,他們多麼希望有人和他們聊天,在養老院里雖然有很多同樣孤獨的老人,但他們大部分都不會交流。我們小組的到來把養老院的安靜打破,小組成員幫助他們做家務,和他們聊天。老人們為了不在孤獨,在養老院里種上了花和一些盆景,我幫忙著打掃衛生,一邊打掃衛生一邊和老人們聊天,從聊天的過程可以聽出,他們有的是自己的兒女在外面工作,常年不回家,有的是兒女都不在了!所以養老院才接他們來的。雖然身體上很累,但心裡有一種幫助他人的成就感。在和他們聊天時,我們知道他們的心中是多麼希望自己有一個像我們一樣的孫子,這是他們心中唯一的夢,而這唯一的夢是離他們多遙遠,雖然在這里他們的吃喝都有人做,但他們不開心,因為常年的孤獨,使他們不希望和人說話,也因為年齡的問題,他們也很希有人來聊天,而有些老人為了不孤獨,在養老院里種上了一些果樹,來打發無聊的時光。在這次活動結束後,我心裡感慨萬千,我想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俗話說:「百字孝為先」。什麼事都沒有孝敬父母重要。雖然在這次活動中,有點累,但是收獲也很大,至 少我從這次活動中了解了孤寡老人在養老院里是怎麼樣生活的,也讓我知道了老人是多麼需要自己的兒女陪一下自己,哪怕只是一個電話,就能安慰一下老人。
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以自身去體會老人的孤獨,幫助他們做家務,不怕苦,不怕臟,對老人有很強的愛心,真正的感悟到了「孝」這個字的意思。
在這個活動中,語言交流能力較好,能很好的完成一些家務,有用心去幫助老人走出孤獨。

E. 社會實踐活動,去福利院(養老院)可以安排什麼活動內容

從需求思考,老人需求什麼,你就安排做什麼,比如:
1、帶一些慰問禮品,生活中吃的內用的都行,很實際的!容
2、幫老人做一些勞動,由於老人行動多不方便,有些小事幫他們做了,也可以省去他們的麻煩。如,梳理頭發,洗衣服,整理內務,給老人按摩呀等。
3、聊天。拉拉家常,聽聽老人們講他們的歷史,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這也是一種精神慰藉吧
4、節目表演。准備一些老人喜歡的節目,比如革命歌曲呀,秧歌呀,活躍老人們的精神生活。
5、向老人學習。很多老人有各種特長,如書法,繪畫,二胡什麼的,當作一門興趣向他們學習,他們能幫助年輕人,也會很有成就感與滿足感的!
6、可以直接咨詢老人有什麼需求呀,見機行事!

F. 去敬老院的社會實踐活動 心得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共同努力,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安心的這一代。所以,在X年X月X日,放寒假回到家裡做了幾天調整,今天我准備要開始事實我的寒假計劃
的第一站,就是去我們縣的敬老院去看望一下那些老人,還有一個星期就要過年了,希望我能給這些老人們帶去一絲溫暖和快樂。
首先,我利用了我的優勢條件,在我家的廣告公司做了兩幅宣傳的條幅,一個上面寫著「寒冷的冬天,你我的努力會讓這里溫暖如夏」,另一幅寫著「多一份愛心,少一份寒冷」。帶著這兩幅條幅和一些大家湊到的食品,我跟我的父母和五個高中同學一起趕去了「湯原縣敬老院」。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說話間,我們到達了縣敬老院,一下車,我發現牌匾上「敬老院」的「敬」字少了「艹」。於是,我們就進去找到了敬老院的負責人也就是「劉院長」,向她表明了我們的來由。劉院長便向這個老爺爺、
老奶奶說明了一下我們的來由。這些老人知道我們的來由後,全都露出了和藹的笑容,連聲向我們道謝,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才好,第一次發現,這些老爺爺,老奶奶真的特別可愛。
經過了短暫的休息後,我們開始實施起來了我們來之前做好的計劃。首先,找來了梯子,把牌匾上掉下來的那個「艹」字安裝上;然後選了兩個醒目的地方,把事先做好的條幅掛了上;接著就是往下搬運食品,幫著收拾一下敬老院的衛生。
一切都做好了,我們便跟老人們一起坐到了活動室里,跟這些和藹的老爺爺,老奶奶聊了起來。
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具,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大家在一起歡歌笑語,好像真的融入到了一起似的,真的很開心,很欣慰。

不知不覺中,天黑了,今天的實踐結束了,我們不得不往回啟程了。這一天,我們傾聽了各式各樣的精彩和辛酸的人生歷程,讓我們的思緒也停留在那個貧苦年代。看著他們臉上的皺紋,都是歲月的痕跡,我想他們心中的皺紋深度,更是無法估量的。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將自己活力釋放的同時,我們感到一種充實。

G. 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的收獲

一上午的敬老院慰問活動,深深的觸動了我。
看著年邁孤獨的老人們,心裡的第一個感覺是:難受! 雖然去之前心裡已經做好了准備,但當我親眼看到時,還是難以抑制心中的心酸,為兒女操勞了大半生,如今卻在應該安享晚年時來到敬老院。 此時,告誡自己:絕不做不孝子!
首先要做的,便是尊重老人。也許他們脾氣有點壞,也許他們對我愛理不理,也許他們頭腦不清醒,也許他們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們慢慢地說,關切地問他們的生活狀況,親切地叫他們一聲「爺爺、奶奶」,長時間的孤獨讓他們有一些封閉,要融化這層隔閡需要時間,也需要關懷。我們還為老人們精心安排了節目,以此來給他們單調的生活送去一份歡笑、一點溫暖。
活動的時間過的很快,很快要和老人們道別了, 看見很多老人用期盼的眼光看著我們,80歲的老爺爺拉著我的手:「你下次還會來嗎?」我大聲說:「會的,會的,因有你們在,我一定會來。」我心裡很酸,畢竟我們人數有限,不可能每個老人都和他們聊會兒,關愛老年人的今天就是關愛我們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賢所倡導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尊老愛幼是我們的應該做的事,而且,每個人都有老了的那天…… 如果您家裡有一個孩子,請告訴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邊有一個老人,請走近他,讓他感受到晚年的溫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請率先垂範,與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識之士,請獻計獻策,為老年人營造金色的家……
老人,他們也年輕過。年輕人,我們也將老去。善待老人就等於善待自己。

H. 在養老院社會實踐主要內容有哪些

觀察老人怎樣生活,社會福利措施是否到位,缺乏什麼,有什麼成功經驗值得推廣。

I. 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寒假社會實踐活來動帶給我們的是欣源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悅.在實踐活動中我們感受到自己的微薄,體會到整個社會強大的凝聚力.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充實了自我,增強了口頭表述能力,與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課堂.去義務地幫助別人,讓別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悅之中,有時會很累,但更多的感覺是我在成長,我在有意義地成長,在這之後,我明顯地發現自己變開朗了,雖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變一些東西,但如果再多一些人 呢,整個社會共同努力,這才是動力之根本,動力之源泉,使國家繁榮富強的途徑,提高國民素質的實踐活動.另一方面,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沒有經驗,沒有與人交流的口才,有些東西以前沒有嘗試過,難免會出差錯,如果我還一成不變的話,以後很有可能沒有立足之地,現在的社會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擁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以及一些應辨能力,光靠在學校汲取知識,遠遠不夠,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自己的能力. 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 踐中檢驗自己 。

閱讀全文

與敬老院社會實踐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建電子商務網站備案 瀏覽:312
市場營銷階段定價策略 瀏覽:4
活動策劃方案培訓班開設 瀏覽:603
陝西浩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53
自考市場營銷學第一章 瀏覽:240
養老院禮儀培訓方案 瀏覽:427
馬雲關於電子商務 瀏覽:720
凡客誠品網路營銷方法 瀏覽:411
學校2017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20
杭州市下城區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635
高中學網路營銷好嗎 瀏覽:31
深圳市電子商務技師學院 瀏覽:591
外出宣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8
2014年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分析 瀏覽:996
最新肯德基網路營銷 瀏覽:402
電子商務物流優劣 瀏覽:989
優鯊電子商務信譽 瀏覽:733
軟體開發類培訓方案 瀏覽:2
電子商務師考前培訓班 瀏覽:138
個人網路營銷的前提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