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俄共宣傳片

俄共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0-12-18 03:01:09

㈠ 俄共侵佔我國多少領土

歷史老師告訴您:
自第二次鴉片戰爭起至清政府滅亡,沙俄共侵佔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土地。

㈡ 奧列格·西蒙諾維奇·舍寧的後蘇聯時代

在監獄中住了一年多並做了3次手術之後,舍寧因健康原因於1992年10月被釋放出獄,1994年,俄國杜馬宣布對參加「8·19事件」的人實行大赦,舍寧重獲真正的自由。
不過,舍寧尚在獄中時,他就已開始為重建統一的蘇共並進一步恢復甦聯而努力。1993年2月,他正式出任了共產黨聯盟委員會的主席,1994年,俄共與共產黨聯盟委員會合並後,他於1995年被選為俄共中央委員,盡管他拒絕參選俄羅斯國家杜馬的議員,但在1996年的大選中,他卻堅決支持久加諾夫作為俄共唯一候選人參加總統大選。而且,在舍寧的不懈努力下,2000年時,共產黨聯盟委員會里已經包括了19個黨派和3個運動組織。
然而,由於希望在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組建統一的組織,他和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分歧,結果,20 04年,共產黨聯盟委員會被解散,蘇共宣布重建,舍寧則出任了蘇共主席。在他簡單、質朴的辦公室里,牆上掛的是蘇共黨旗及列寧的畫像,而且寫字台上,除了孩子的照片及現代化的電話機之外,還放有一架蘇聯領導人常用的那種老式電話機。「 這是個紀念!」舍寧從不否認自己對那個時代的留戀。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蘇聯的強大」也成為了被俄羅斯人所懷念的歷史。2005年,普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公開表示,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災難。這在前蘇聯《真理報》著名評論員亞歷山大·戈洛文科看來,其實就是在政治上為舍寧等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分子恢復名譽。

㈢ 二站 蘇聯

朱可夫
1939年6月,任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群司令,指揮蘇蒙軍隊成功實施了圍殲日軍重兵集團的哈拉哈河戰役,粉碎了日軍北進的企圖。
1940年6月,晉升為大將,並被任命為基輔特別軍區司令。
1941年1月,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成為蘇軍的首腦人物。
1941年9月,受命於危難之際,率領列寧格勒方面軍與波羅的海艦隊協同作戰,取得了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1941年10月,調回莫斯科,全面負責莫斯科防禦戰的指揮,最後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德軍不得不改閃擊戰為持久戰。
1942年8月,指揮斯大林格勒會戰,全殲德軍25萬,成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偉大轉折點。
1943年1月18日,被授予元帥軍銜。緊接著,又指揮了列寧格勒破圍戰和庫爾斯克會戰,取得了極大成功。
1945年4月16日,指揮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首先攻佔柏林。5月9日,代表蘇聯在德國投降書上簽字。
1953年3月,任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1955年2月,任蘇聯國防部部長。
1974年,在莫斯科逝世

布瓊尼
謝苗·米哈依洛維奇·布瓊尼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三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1935年第一批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一生九十年中整整有七十年從事戎馬生涯,參加過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在內的四次大的戰爭,屢建奇功。他的一生與蘇軍的歷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他的功績受到高度評價。他先後榮膺8枚列寧勛章、6枚紅旗勛章、1枚一級蘇沃洛夫勛章和多枚外國勛章、獎章,三次榮獲革命榮譽武器。

鐵木辛哥
蘇聯元帥(1940.5),軍事家。生於今敖德薩州富爾曼諾夫卡鎮。1915年加入俄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參加紅軍,翌年加入俄共(布)。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 歷任排長、連長、團長、 旅長、師長,率部參加平息國內反革命叛亂和反對外國武裝干涉的作戰。戰後曾就讀於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班和政治學院一長制指揮員訓練班。1925~1938年先後任騎兵軍軍長、軍區副司令和司令等職,善於把國內戰爭的作戰經驗運用於部隊訓練。1939年9月指揮烏克蘭方面軍進軍波蘭,佔領西烏克蘭。蘇芬戰爭期間,指揮西北方面軍突破曼納海姆防線。1940年5月起任蘇聯國防人民委員,積極進行反侵略戰爭准備,大力促進軍隊建設,完善動員體制,改進武器裝備。蘇德戰爭前夕,曾建議邊境部隊進入戰備狀態,但未被採納。戰爭爆發後,先後任統帥部大本營主席、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副國防人民委員兼西方向總司令、西方面軍司令、西南方向總司令兼西南方面軍司令、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西北方面軍司令,參與指揮過明斯克戰役、斯摩棱斯克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等。1943年3月起作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代表,協調幾個方面軍作戰行動,組織實施了許多重大戰役。戰後歷任巴拉諾維奇軍區、南烏拉爾軍區和白俄羅斯軍區司令,國防部總監組總監等職。兩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獲列寧勛章5枚。

華西列夫斯基
蘇聯元帥,軍事家。生於伊萬諾沃州新戈利奇哈鎮一神甫家庭。1915年9月阿列克謝軍事學校速成班畢業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任連長、上尉代理營長。1919年參加紅軍,歷任副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團長,參加過對波蘭軍隊的作戰。20年代任師屬學校校長,並連續八年擔任團長,出色完成部隊訓練任務。1931年5月調工農紅軍軍訓部工作。1934年任伏爾加河沿岸軍區軍訓部部長。1936年入總參軍事學院深造,翌年畢業後調總參謀部任職。1938年加入聯共(布)。1940年5月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參與制訂蘇軍在北方向、西方向和西北方向戰略展開的作戰計劃。蘇德戰爭期間,1941年8月任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1942年5月任總參謀長,10月兼任蘇聯副國防人民委員。在擔任總參謀長期間,主持制訂一系列重大戰役計劃,參與領導解決各方面軍所需人員、物質和技術器材保障以及為前線准備預備隊等重大問題。作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經常作為大本營代表親臨情況最復雜的前線,直接傳達任務和指導工作,監督戰役計劃的實施。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直接指導和協調參戰部隊抗擊敵軍進攻,並主持制訂反攻計劃,為徹底擊潰進攻之敵作出了貢獻。1943年2月晉升為蘇聯元帥。同年夏在庫爾斯克會戰中,組織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協同作戰。同年秋,領導制訂並組織實施南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解放頓巴斯以及烏克蘭第4方面軍進攻北塔夫里亞地區的戰役計劃。1944年1~2月組織烏克蘭第3、第4方面軍在克里沃羅格-尼科波爾戰役中協同作戰;4月協調蘇軍解放克里木的作戰行動,在攻佔塞瓦斯托波爾的作戰中負傷。同年夏參與領導白俄羅斯戰役的組織與實施,負責協調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和波羅的海沿岸第1、第2方面軍的作戰行動,與負責協調白俄羅斯第2、第1方面軍作戰行動的另一大本營代表G.K.朱可夫一起,為粉碎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和解放白俄羅斯作出重大貢獻,獲蘇聯英雄稱號。白俄羅斯戰役結束後,奉命為蘇軍向阿穆爾河(黑龍江)沿岸、濱海地區和外貝加爾地區集結兵力進行初步准備,領導制訂對日作戰計劃。1945年2月在東普魯士戰役中,被任命為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司令,率部殲滅德軍東普魯士集團。德國投降後被任命為遠東蘇軍總司令,重新調整遠東蘇軍的部署,成功地組織實施了消滅日本關東軍的戰略性進攻戰役(見蘇日戰爭),第二次獲蘇聯英雄稱號。戰後任蘇軍總參謀長和武裝力量部副部長,領導軍隊改組和加強部隊軍事訓練等工作。1948年11月任武裝力量部第一副部長,次年3月任武裝力量部部長。1953年3月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1956~1957年任國防部主管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副部長。1959年1月任國防部總監組總監。他具有豐富的統帥部工作經驗,在領導、指揮大軍團作戰中顯示出卓越的組織才幹,其軍事活動業績為蘇聯軍事學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兩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獲列寧勛章8枚。

馬利諾夫斯基
蘇聯元帥(1944),軍事家。生於敖德薩。1914年入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2月隨俄國遠征軍赴法作戰。1919年回國後參加紅軍。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時期,在東方面軍對白衛軍作戰。1920年初級軍官學校畢業後,先後任機槍排長、機槍隊長、副營長和營長。1926年加入聯共(布)。1930年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曾任騎兵團參謀長、騎兵第3軍參謀長。1937~1938年作為國際縱隊成員參加西班牙內戰。1939年起在伏龍芝軍事學院任教。蘇德戰爭期間,曾任步兵軍長,集團軍司令,沃羅涅日方面軍副司令,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烏克蘭第3方面軍、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率部參加邊境交戰,斯大林格勒會戰、頓巴斯戰役、第聶伯河會戰、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戰役、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德布勒森戰役、布達佩斯戰役、維也納戰役等重大作戰行動,表現出卓越的指揮才能。1945年7月起任外貝加爾方面軍司令。蘇日戰爭中,率部遂行主要突擊任務,正確選擇主要突擊方向,使用坦克集團軍於方面軍第一梯隊,周密組織協同,保證了進攻的高速度。因指揮有方獲蘇聯英雄稱號。戰後任外貝加爾-阿穆爾軍區司令、遠東部隊總司令、遠東軍區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1957年10月~1967年3月任國防部長,為加強蘇聯武裝力量建設做出貢獻。獲列寧勛章5枚。

科涅夫
蘇聯元帥(1944),軍事家。生於洛傑伊諾村(今屬基洛夫州波多西諾韋茨區)。1916年應征入俄國軍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加入俄共(布)。國內戰爭開始後參加紅軍,歷任裝甲列車政委、步兵旅政委、師政委、遠東共和國人民革命軍司令部政委,積極參加平叛和對日本干涉軍作戰。內戰後任步兵軍政委和師政委。1926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高級首長進修班。1934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後任步兵師長、軍長、集團軍司令和軍區司令。蘇德戰爭爆發後任第19集團軍司令,率部參加斯摩棱斯克戰役。後歷任西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西北方面軍、草原方面軍、烏克蘭第2和第1方面軍司令,參與組織實施了莫斯科會戰、庫爾斯克會戰、科爾孫-舍甫琴柯夫斯基戰役、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柏林戰役、布拉格戰役等,對解放加里寧、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和波蘭國土,以及攻克柏林、布拉格等做出重大貢獻。他善於指揮大軍團作戰,能正確選擇主要突擊方向和突擊時機,並能果敢地在最重要地段集中兵力兵器。戰後,歷任駐奧地利蘇軍中部軍隊集群總司令和駐奧地利最高委員、蘇聯武裝力量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軍事部副部長兼蘇軍總監察長、喀爾巴阡軍區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華約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國防部總監組總監、蘇軍駐德軍隊集群總司令。兩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獲列寧勛章7枚。

基輔戰役1941年7月7日—9月26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德軍在基輔地域對蘇軍西南方面軍實施的大規模圍殲戰。
蘇軍參戰部隊有西南方面軍(司令為基爾波諾斯上將)、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為葉廖緬科中將)和南方面軍(司令為秋列涅夫大將)一部,德軍參戰部隊有「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為龍德施泰特元帥)和「中央」集團軍群一部(司令為博克元帥)。
在邊境地區一系列戰斗和杜布諾—盧茨克—羅夫諾坦克交戰失利後,蘇軍最高統帥部認為西南方向是德軍進攻的主要方向,因而把蘇軍大部分兵力部署在烏克蘭,有西南方面軍(第5,第6、第26、第12集團軍)、南方面軍(第18、第9集團軍)計6個集團軍,69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和28個裝甲旅,由西南方向總司令蘇聯元帥布瓊尼指揮。蘇軍西南方面軍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號令,於6月30日開始從西烏克蘭退卻。方面軍的任務是在7月9日前以野戰軍隊佔領構築於舊國界的科羅斯堅、沃倫斯基新城、舍佩托夫卡、舊康斯坦丁諾夫、普羅斯庫羅夫等築壘地域,並在這一線組織堅固防禦。預定在基輔方向行動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坦克第1集群—司令為克萊斯特上將,第6、第17集團軍—司令分別為賴歇瑙上將、施普拉格上將)基本兵力的目的,是突破蘇軍在舊築壘地域一線的正面,前出至基輔地域,奪取第聶伯河的登陸場。然後突擊集團轉向東南進攻,以阻止西南方面軍主力向第聶伯河對岸退卻,並從後方實施突擊將其消滅。西南方面軍有44個業已在戰斗中嚴重削弱的師與德軍40個師(內有10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對峙。德軍步兵、火炮和迫擊炮比蘇軍多1倍多,飛機多50%。7月5日,德軍開始進攻,在主要突擊方向,德軍在該方面軍完成退卻和在築壘地域一線展開前即已到達。早在7月7日,德軍以坦克兵團為第一梯隊,突破了蘇軍在新米羅波爾以北的防禦,傍晚奪佔了別爾季切夫。次日。又在沃倫斯基新城以南實施突破,7月9日,奪佔了日托米爾。7月11日,坦克第1集群先遣部隊在兩晝夜內前進110公里,進抵基輔以西15—20公里的伊爾片河。在此,坦克和摩托化步兵被蘇軍阻於基輔築壘地域的外層圍郭。德軍從行進間奪取基輔的企圖被打破。
此時,蘇軍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將西南方面軍撤到第聶伯河對岸,以避免被德軍合圍,然後全力保衛莫斯科。但被斯大林斷然拒絕,朱可夫被解除總參謀長職務,擔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
德軍深遠的正面突擊和隨後的翼側突擊,把方面軍割裂成幾個孤立集團。基輔西北該方面軍右翼的第5集團軍,在科羅斯堅築壘地域陣地戰斗約一個半月,以其行動牽制德軍共約10個師。該集團軍對直接進攻基輔的德軍集團翼側實施的反突擊,大大改善了守城蘇軍的處境。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指示,集團軍在8月下旬退守基輔以北新的防禦地區。第6、第12集團軍及第18集團軍一部共20個師在基輔西南、方面軍左翼進行苦戰。8月3日,德軍以兩翼突擊在烏曼地域合圍了該集團。8月8日,「烏曼口袋」被消除,德軍俘虜了103000名蘇軍,內有第6集團軍司令穆濟琴科中將和第12集團軍司令波涅傑林少將,德軍繳獲317輛坦克、858門火炮。戰斗行動在這里延續到8月13日。這些行動的失利,使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第6、第12集團軍自7月25日起改隸南方面軍,成為其右翼)接合部的情況極端復雜化。在中央防守的是第37、第26集團軍(前者以基輔築壘地域為基礎組建,後者基本上由在基輔以南行動的各預備兵團組建)。7月19—29日,第26集團軍企圖進行一個戰役來破壞德軍坦克第1集群的包圍機動,但僅阻住該集群數天,隨後在德軍突擊下亦被迫退卻。第37集團軍在8月上半月成功地擊退了德軍重兵集團為攻佔烏克蘭首都而從西南實施的強大突擊。德軍突至基輔近郊茹利亞內、梅舍洛夫卡。但是,蘇軍實施的反突擊使沿築壘地域外層圍郭的戰線在8月15日前幾乎完全恢復。基輔市民及附近居民積極參加保衛城市。根據烏克蘭共產黨(布)中央委員會、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和人民委員會的決定,成立了城防司令部。短期內,有20萬基輔人志願參加了蘇軍。
蘇軍的頑強抵抗和多次反突擊,使「南」集團軍群左翼的進攻受到長時間的遲滯,迫使德軍統帥部從莫斯科方向調「中央」集團軍群的一大部分兵力——第2集團軍(司令為魏克斯上將)和坦克第2集群(司令為古德里安上將)來對付西南方面軍。德軍的計劃是,坦克第2集群從圖比齊夫斯克以西渡過傑斯納河向南挺進,直插基輔後方的羅姆內;第2集團軍從戈梅爾向南運動,掩護坦克第2集群的右翼;坦克第1集群則從第聶伯河河灣上的克列緬丘格向北進攻,與坦克第2集群在羅姆內和洛赫維察地區會合,把第聶伯河西岸的蘇軍切斷在大河曲一帶;第17集團軍負責把蘇軍牽制在切爾卡瑟以北第聶伯河河灣,同時掩護坦克第1集群的左翼;第6集團軍向東,渡過第聶伯河,進入基輔,並開始圍殲這批蘇軍重兵集團。7月21日,德軍統帥部下令加強蘇德戰場南北兩翼的攻勢,並從北、南兩面沿第聶伯河東岸對方面軍進行深遠迂迴。8月8日,德軍坦克第2集群和第2集團軍開始向斯塔羅杜布、科諾托普方向和戈梅利、切爾尼戈夫方向發展進攻。此時,蘇軍識破了德軍企圖,於8月19日命令將西南方面軍各集團軍撤至第聶伯河對岸,沿東岸組織防禦。在西岸,蘇軍僅應堅守基輔地域的陣地。為了掩護方面軍右翼,由其他地段撤下來的兵團重新組建的第40集團軍,在科諾托普以北沿傑斯納河展開。大本營責成布良斯克方面軍防止德軍從北面突向西南方面軍後方。但該方面軍未能完成所受領的任務和阻止德軍的翼側運動。9月初,德軍進抵傑斯納河,並在紹斯特卡、科羅普、維布利等地域進行了強渡。9月10日,坦克第2集群先遣部隊在西南方面軍後方奪取了羅姆內市。
9月11日,蘇軍西南方向總司令蘇聯元帥布瓊尼察覺到處境危險,向斯大林請求東撤,同樣遭到斯大林拒絕,斯大林命令死守基輔。13日,斯大林認為布瓊尼消極避戰,將其免職,由西方向總司令和西方方面軍司令員蘇聯元帥鐵木辛哥接替他的指揮。
在蘇軍西南方面軍南翼,德軍於9月11日強渡了第聶伯河,並在克列緬丘格地域奪取了一個登陸場。在此地行動的第38集團軍(由大本營預備隊轉隸該方面軍)未能清除這個登陸場。9月12日,坦克第1集群從該登陸場向盧布內總方向發起進攻。蘇軍此時面臨被合圍的危險,蘇軍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上將為保存蘇軍有生力量,不顧被送上軍事法庭的危險,自行下令部隊全線後撤,但這一命令卻很快被蘇軍最高統帥部給撤銷了,蘇軍最高統帥反而要求西南方面軍要實施更加積極的戰術,對德軍發起反攻。蘇軍錯過了最後時機。9月15日,相對推進的德軍坦克第2、第1集群在洛赫維察地域會合。於是,西南方面軍4個集團軍,即第21(9月6日由布良斯克方面軍轉隸西南方面軍)、第5、第37、第26集團軍,陷入了合圍。9月17日,斯大林讓蘇軍總參謀長蘇聯元帥沙波什尼科夫下令同意西南方面軍突圍,但為時已晚。9月19日,基輔陷落。西南方面軍在被合圍中繼續戰斗。為其解圍的嘗試由於兵力不足而無結果。僅部分軍隊得以分成小群向東突圍,共有15萬官兵最後得以突出德軍重圍。9月20日,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上將、軍事委員會委員布爾米斯堅科和參謀長圖皮科夫少將在突圍戰斗中陣亡,第5集團軍司令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將被俘,9月26日,西南方面軍基本被殲。9月27日,由蘇聯元帥鐵木辛哥接替指揮的西南方面軍(第40、第21、第38、第6集團軍),受領了在別洛波利耶、希沙基、克拉斯諾格勒一線組織堅固防禦的任務。

莫斯科保衛戰
蘇德戰爭爆發後的一次大會戰。希特勒企圖消滅紅軍主力,佔領莫斯科,在入冬以前打敗蘇聯。他調集了80個師180萬人,由包克指揮進攻。蘇聯集中了125萬人的兵力,斯大林坐鎮指揮。10月2日,德軍總攻開始。希特勒狂妄宣稱10天要攻下莫斯科。他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竟令柏林各大報留下10月12日頭版重要位置准備登載「特別重要消息」。蘇聯紅軍奮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緊急動員。45萬人參加修築首都周圍三百多千米長的防禦工事,市民紛紛組織了國民警衛營、摧毀坦克組、巷戰班。10月12日,德軍尚未接近市郊。10月14日,德軍北面只攻佔加里寧城,南面只逼近土拉,中路只攻佔波羅的諾,但旋即受阻。11月15日,德軍51個師開展新攻勢,企圖南北合圍,中間突破。紅軍三個方面軍頑強抵禦,德軍最突出的部隊進至距莫斯科30千米處。12月初,莫斯科地區已是寒冬,氣溫下降到攝氏零下20~30度。希特勒對冬季作戰毫無准備,德軍無棉衣,無保暖設備,飛機和坦克的馬達無法發動,槍栓拉不開,武器失靈。而蘇軍已穿戴上保暖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槍炮套上了保暖套,塗上了防凍潤滑油。12月6日,紅軍開始反攻,不斷突破德軍防線。到1942年1月中,紅軍共殲敵55萬人,擊毀和繳獲坦克1500輛。德軍向西敗退150—300千米。希特勒的對蘇閃電戰被徹底粉碎。

列寧格勒保衛戰
1941年8月下旬,氣急敗壞的希特勒在北翼調集了32個步兵師、4個坦克師、4個摩托化師和1個騎兵旅的兵力,配備6000門大炮、4500門迫擊炮和1000多架飛機,向列寧格勒發動猛烈攻勢,揚言要在9月1日佔領列寧格勒。在「巴巴羅莎」計劃中,攻佔涅瓦河上這座城市被看作是「刻不容緩的任務」——從地球上抹掉列寧格勒,殺光居民,消滅無產階級革命的搖籃。
1944年夏,蘇軍在紅旗波羅的海艦隊、拉多加湖區艦隊和奧涅加湖區艦隊的配合下,擊潰了蘇德戰場北翼的德軍戰略集團,列寧格勒的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列寧格勒保衛戰於1944年8月10日勝利結束,對蘇德戰場的戰爭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次役牽制了德軍重兵和芬蘭的全部軍隊。戰役結束後,蘇軍的大量兵力騰出來轉用於其他戰略方向。

哈爾科夫戰役
1942年5月12—2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在哈爾科夫附近實施的進攻戰役。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
1943年2月初,斯大林格勒會戰後,蘇軍乘勝進攻,於2月15日收復了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卡爾可夫,德軍在蘇聯南部的處境日趨惡化。希特勒撤消了受到嚴重打擊的B集團軍群番號,重新組建了南方集團軍群,並任命曼施泰因元帥為司令。2月19日,曼施泰因指揮南方集團軍群向頓聶茲河和第聶伯河之間的蘇軍發起反擊,於3月17日重新奪回卡爾可夫,18日又佔領了別爾哥羅德,蘇軍被迫後撤至庫爾斯克南面的奧博揚地域。自此,形成了一個以庫爾斯克為中心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北面,德中央集團軍群控制了奧廖爾附近的突出部。在南面,德南方集團軍群控制了別爾哥羅德地域。在突出部內的是蘇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蘇德雙方在庫爾斯克地域附近都暫時轉入防禦,整個蘇德戰場在總趨勢上也出現了平靜的春季。

白俄羅斯戰役
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大的戰略性進攻戰役之一。是蘇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五次打擊。
蘇軍1944年初冬進攻的結果,解放了大片領土,恢復了長達400公里的一段蘇聯國界,並進入羅馬尼亞境內。蘇軍的威力不斷增長。協調的蘇聯戰時經濟,為在前線順利作戰創造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蘇聯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大大鞏固;各被佔領國的反法西斯運動

羅馬尼亞戰役
蘇軍越出國境解放東歐的第一戰.蘇軍與德羅聯軍戰斗人員損失比在這次戰役中達到1:10

柏林
蘇德戰爭最後一戰

㈣ 俄羅斯電影 部老片,黑白的,講的是蘇聯兵救猶太人,德國兵要把他們幹掉,最後獲救了

《辛德勒名單》,是不是你記錯了?

㈤ 黨的輝煌歷史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劼、張太雷等先後加入,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幹。 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1920年秋,施存統、周佛海等在日本東京建立旅日共產黨早期組織,施存統為負責人。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幹為核心秘密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產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 這些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叫「共產黨支部」或「共產黨小組」,它們的性質相同,都是組成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後來被通稱為「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發起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由於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到1919年產業工人已經發展到200萬人左右。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4月,俄共(布)西伯利亞局派維經斯基等一行來華,了解中國情況,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他們先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後由李大釗介紹到上海會見陳獨秀,共同商談討論了建黨問題,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從5月開始,陳獨秀邀約李漢俊、李達、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談建黨的問題。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黨的早期組織。這些組織當時叫法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則稱共產黨小組或支部,由於它們性質相同,因此,後來統稱它們為各地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以後,開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動。為了廣泛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建黨思想,1920年9月,上海發起組把《新青年》雜志(從八卷一號開始)改為黨的公開刊物;同年11月,又創辦了《共產黨》月刊,在全國主要城市秘密發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刊。新青年出版社還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以及多種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通俗小冊子。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又創辦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勞動界》,北京有《勞動音》和《工人月刊》,濟南有《濟南勞動月刊》,廣州有《勞動者》等,對工人進行階級意識的啟蒙教育。在此基礎上,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積極深入工人群眾,舉辦工人夜校,建立工會組織。各地還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了一批團員,青年團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和後備軍。 1921年3月,在俄共遠東局和共產國際的建議和支持下,召開了各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會議,發表了關於黨的宗旨和原則的宣言,並制定了臨時性的綱領,確立了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計劃,表明了黨組織對社會主義青年團、工會、行會、文化教育團體和軍隊的態度。這次會議為黨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備。維經斯基回國不久,1921年6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他們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上海黨的發起組在李達的主持下進行了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並向各地黨的組織寫信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選派兩名代表出席大會。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達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大會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 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 由於黨的「一大」召開於7月,而在戰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文正式規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1
中國共產黨名稱由來
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早期組織。1920年9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的《對於時局之我見》一文中,曾稱「吾黨」為「社會黨」,後來才改稱為「共產黨」。 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稱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儉學的他,在給毛澤東寫的兩封信中,詳細地研討了共產黨問題,提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它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他在對西歐各國共產黨特別是俄國共產黨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建黨步驟,其中包括「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 在此前後,陳獨秀在上海,李大釗、張申府在北京也通過信函討論了黨的名稱問題,決定採用「共產黨」作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名稱。

㈥ 蘇聯為什麼解體蘇共徹底完蛋了嗎

1991年八一九事件後被葉利欽下令停止活動,並沒收全部黨產。在這以前,它一直是蘇聯的執政黨。蘇聯解體之後,由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及獨立後的前加盟國共產黨所繼承。1.經濟改革的失敗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使蘇聯的經濟體製成為了既非市場經濟又非計劃經濟的怪胎。已陷泥潭的蘇聯經濟不斷惡化,至1991年蘇聯最終解體的時候,其經濟指數直線下降。在此狀況之下,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經濟領域的改革使蘇聯經濟最終走向了崩潰,這也成為了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

2.政治改革的錯誤
政策主要目的是增加國家管治的透明度,讓民眾參與討論,打破以往由小部分政府幹部控制經濟的局面,戈爾巴喬夫期望蘇聯民眾會支持諸如經濟改革等措施。放寬新聞檢制使蘇聯共黨逐漸失去對新聞媒體的控制。不久,媒體開始揭露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使政府異常尷尬。長期被隱瞞的問題浮上水面,並廣泛討論。但蘇聯曾經犯下的罪行隨著「公開化」的進程被逐步公諸於世,對蘇聯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沖擊,並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滿情緒。
政治的開放產生意料之外的效果。在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地區議會選舉中,民族主義者大獲全勝。由於戈爾巴喬夫已將內部的政治挾制削弱,蘇聯中央政府對加盟共和國的操控已大不如前。

由於戈爾巴喬夫的過於草率、脫離實際的對內對外改革政策,導致了蘇共亡黨,蘇聯亡國的嚴重後果。蘇聯共產黨於1991年八一九事件後被葉利欽下令停止活動,並沒收全部黨產。蘇聯解體之後,由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及獨立後的前加盟國共產黨所繼承。

㈦ 初三學習的俄國史專題

1917.3 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 形成了資產階級臨時鎮府和蘇維埃並存的局面
1917.11 十月革命專 世界上第一屬個無產階級政府 鼓舞了世界無產階級的信心
1918——1920 「戰時共產主義」 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支持了紅軍,戰勝了敵人。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1921——1928 新經濟政策 提高了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恢復,有利於穩定國內形勢
1928 斯大林模式 片面發展重工業,阻礙經濟發展,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
,1953 赫魯曉夫改革 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沒有科學認識到根本弊端
(時間 1975左右吧) 勃列日涅夫改革 重工業 經濟下降,停滯時期
1985 戈爾巴喬夫改革 把改革從經濟領域轉移到政治領域,蘇聯解體

㈧ 蘇聯電影建立初期拍攝多少部電影有什麼特點

前蘇聯電影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太商業,也不太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心中,而且體裁的多樣化也完全能與好萊塢相提並論。
在美蘇兩國對峙的長時間里,每一次蘇聯電影來到國際上,都會先伴以周遭西方國家的嘲諷與冷眼,但是當他們看完之後,又不得不承認蘇聯電影真是讓人無話可說。前蘇聯電影的藝術成就在於,它能讓人忘記冷戰,忘記意識形態的不同。在同等條件下,他們極難得到理解與尊重,卻依然運用高超的電影理念戰勝了一切偏見。在冷戰時期,蘇聯電影甚至獲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電影獎項,包括兩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及多次提名,可以說是盆滿缽滿,榮耀長存。當時,前蘇聯是世界電影強國之一,影響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影迷。
十月革命後,彼得格勒、莫斯科,後來還有烏克蘭,都很快成立了電影委員會。1919年 8月27日,頒布了列寧簽署的法令,決定將照相、電影生產及發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員會領導。這一天標志著蘇聯電影的誕生。此後,列寧對電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於我們是最重要的。」根據列寧指示的精神,拍攝了大量的新聞片和紀錄片,這些影片反映了國內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間,還拍攝了一些古典文學改編的影片,如《謝爾蓋神父》(1918,原著.托爾斯泰,導演普洛塔占諾夫)、《偷東西的喜鵲》(1920,原著..赫爾岑,導演.薩寧)等。高爾基的《母親》也在此期間第一次被搬上銀幕(1920,導演.拉朱姆內依)。根據形勢的需要,十月革命後拍攝了一批表現國內迫切政治問題的故事片,它們被稱為「宣傳鼓動片」。1921年,國立第一電影學校全體師生在加爾金領導下拍攝了《鐮刀與斧頭》,這是蘇聯第一部大型革命題材故事片。影片表現十月革命期間貧富農之間的斗爭1923年,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題材故事片《紅小鬼》(導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現了布瓊尼第一騎兵軍和馬赫諾匪幫的斗爭。 [1]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工作者的藝術探索比較活躍。庫里肖夫領導國立電影實驗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進行實驗外,還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理論這種理論把演員比做操作中的機器,把導演比做設計工程師。庫里肖夫根據這一理論拍攝了《西方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的不平凡的冒險》(1924)和《死光》(1925)等影片另外兩名青年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創辦了「奇異演員養成所」。他們力圖把類似雜耍的誇張的表演方式帶到銀幕上來,拍攝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對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這些探索包含著一定的積極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題上也有價值,但由於對形式技巧的過分迷戀而影響了作品的完整與深度。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關於電影的決議指出,必須加強黨對電影的領導。從這一年起,健全了領導機構,取消了私營發行公司,出版了《電影報》、《蘇聯銀幕》、《蘇聯電影》等雜志,成立了「革命電影協會」。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爾任斯基領導的「蘇聯電影之友」協會。1924~1925年,蘇聯拍攝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在這中間,最重要的收獲是,出現了《戰艦波將金號》(1925,導演愛森斯坦)和《母親》(1926,導演普多夫金),這兩部影片成為蘇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一期間, 烏克蘭導演杜甫仁科拍攝的影片《茲文尼郭拉》(1928)、《兵工廠》(1929)、《土地》(1930)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杜甫仁科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表現革命主題的電影手段。他的詩意手法產生了鮮明的表現力,充滿了革命的激情。
20年代後半期,蘇聯還出現了一系列重要電影作品,如愛森斯坦導演的《罷工》(1925)、《十月》(1927)、《舊與新》(1929),普多夫金導演的《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後代》(1929),普洛塔占諾夫導演的《他的號召》(1925)、《董?介果和別拉嘉》(1928)。此外還有《新巴比侖》(192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帝國的廢墟(1929,導演艾爾姆列爾)等。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了革命的主題。它們標志著電影藝術開始成為宣傳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20年代的蘇聯紀錄電影也出現了新的面貌,涌現了一批反映革命現實的紀錄片和新聞片。許多影片反映了列寧的活動。以新聞雜志片《電影真理報》為中心,出現了電影眼睛派團體,其領導人是維爾托夫。他的影片《前進吧,蘇維埃》、《關於列寧的三隻歌》等,對於蘇聯紀錄電影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與電影事業發展的同時,蘇聯電影理論探索也很活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不僅對於蘇聯電影,而且對於世界電影的創作和理論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20年代是蘇聯無聲電影最輝煌的時期,為此後蘇聯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0年代,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有聲電影的出現使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更為豐富。蘇聯文藝的創作方法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原則。革命的電影藝術的發展,使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出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陽》(1934,導演瓦西里耶夫兄弟),被譽為里程碑式的作品。
30年代蘇聯電影的突出特點是革命斗爭和建設的題材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生路》(1931,導演.艾克)《金山》(1931,導演尤特凱維奇)、《獻禮》(舊譯《迎展計劃》,1932,導演艾爾姆列爾和尤特凱維奇)、《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1936,導演吉甘、《波羅的海代表》(1937,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馬克辛三部曲》(1935~193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偉大的公民》(1938~1939,導演艾爾姆列爾)、《政府委員》(1939,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肖爾斯》(1939,導演.杜甫仁科)以及格拉西莫夫導演的《七勇士》(1935)、《共青城》(1937)、《教師》(1939)等影片反映了蘇維埃人──新生活的建設者的精神面貌,表現了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特別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這一期間還拍攝了一批優秀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彼得大帝》(1937~1939,導演.彼得羅夫、《蘇沃洛夫大元帥》(1940,導演普多夫金)、《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導演愛森斯坦);喜劇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導演培利耶夫)、《拖拉機手》(1939,導演培利耶夫)、《快樂的人們》(1934,導演亞力山大洛夫)《伏爾加──伏爾加》(1938,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根據高爾基原著改編(1939頓斯闊依導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間》(1938)、《我的大學》(1939)等。
30~40年代初,蘇聯生產故事片近400部,動畫片100多部,蘇聯電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指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40年代的蘇聯電影生產由於衛國戰爭而受到影響。1941~1945年間,蘇聯的主要電影生產企業遷往後方,減少了產量。在對敵斗爭熱情的鼓舞下,蘇聯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批反法西斯斗爭題材的影片:如《區委書記》(1942,導演培利耶夫)、《瑪申卡》(1942,導演萊茲曼)、《她在保衛祖國》(1943,導演艾爾姆列爾)、《虹》(1944,導演頓斯闊依)、《卓婭》(1945,導演.阿倫什坦)、《偉大的轉折》(1945,導演艾爾姆列爾)等。同時還拍攝了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庫圖佐夫》(1944,導演彼得洛夫)、《伊凡雷帝》(上集,1945,導演愛森斯坦)等。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的創作力量主要放在拍攝反映衛國戰爭的新聞紀錄片上1941~1945年間共拍攝了489期新聞雜志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紀錄片其中如《戰爭的一天》(1942)、《斯大林格勒》(1943)、《為我們蘇維埃烏克蘭而戰》(1943)、《解放法蘭西》(1944)、《柏林》(1945)、《殲滅日寇》(1945)、《人民的審判》(1945)等對於鼓舞人民的鬥志,激發抗敵的熱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衛國戰爭結束後,反法西斯斗爭仍然是電影創作的重要主題導演格拉西莫夫於1948年根據A.法捷耶夫的同名原著拍攝了影片青年近衛軍,表現了蘇聯青年的反法西斯斗爭。同一題材的影片還有《偵察員的功勛》(1947,導演.巴爾涅特)、《真正的人》(1948,導演.斯托爾堡)等。這一期間還出現了一些其他題材的優秀作品,如《米丘林》(1948,導演杜甫仁科)、《鄉村女教師》(1947,導演頓斯闊依)、《俄羅斯問題》(1947,導演羅姆)、《西伯利亞交響曲》(1948,導演培利耶夫)等。
從戰爭結束以後直至50年代前期,蘇聯電影創作處於低潮狀態。由於戰爭的影響、政治上的個人迷信和創作理論上流行無沖突論,影片產量減少,1940年蘇聯故事片年產量54部,1951年則不到5部;青年創作力量得不到成長的機會;與國外的文化交流陷於半停頓狀態;在創作中,出現了一些過分頌揚領袖人物的影片;一些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則迴避生活矛盾,粉飾現實。公式化、概念化成為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顯著特點。
1956年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之後,到1962年,故事片產量達到 104部。同時,大批青年創作人員陸續涌現。各加盟共和國的電影事業也得到發展。在創作中,最明顯的變化是題材樣式的擴大。50年代中期和後期出現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如《狂歡之夜》(1956,導演梁贊諾夫)、《保爾?柯察金》(1957,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序幕》(1956,導演.吉甘)、《第四十一》(1956,導演丘赫萊依)《共產黨員》(1957,導演萊茲曼)、《列寧的故事》(1957,導演尤特凱維奇)、《魯勉采夫案件》(1956,導演赫依費茨)、《不稱心的女婿》(1956,導演.施維澤爾)、濱河街的春天(1956,導演.米隆涅爾和胡齊耶夫)高空(1957,導演扎爾赫依)《海之歌》(1958,導演.桑采娃)此外,還拍攝了多部成功的現代和古典文學巨著改編的影片,如《靜靜的頓河》(1957~1958,導演格拉西莫夫)、苦難的歷程(1957~1959,導演羅沙里)、《奧賽羅》(1955,導演尤特凱維奇)、《堂吉訶德》(1957,導演科津采夫)等。
50年代後半期至60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戰爭題材作品如邦達爾丘克導演的一個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萊依導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萊依導演的另一部戰爭題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除了表現前方戰士和後方人民作出的貢獻外,還通過對個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題。這些顯示了蘇聯戰爭題材電影創作的深入發展。另一些影片,如雁南飛(1958,導演卡拉托佐夫)臨風而立(1962,導演羅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導演庫里讓諾夫)、《伊凡的童年》(195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等,在人物心理刻畫和表現環境的真實性方面也顯示了特色。
從50年代中期開始,除「非英雄化」傾向外,「非情節化」,「生活流」,「意識流」等傾向在一些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60年代以後,在前一階段探索的基礎上,蘇聯影片從數量到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這一時期的重要影片有:戰爭題材作品《士兵的父親》(1965,導演赤赫依捷)和《生者與死者》(1964,導演.斯托爾堡);農業題材作品《主席》(1965,導演.薩爾蒂科夫);表現列寧的影片《藍色筆記本》(1963,導演庫里讓諾夫)和《列寧在波蘭》(1966,導演尤特凱維奇);表現戰後農村階級斗爭的影片《誰也不想死》(1965,導演.熱拉凱維丘斯)。格拉西莫夫拍攝了道德題材三部曲:《人與獸》(1962)、《記者》(1965)、《湖畔》(1970);導演羅姆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普通的法西斯》(1966);導演邦達爾丘克拍攝了根據托爾斯泰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戰爭與和平》(1965~1969);柯靜采夫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1964)和《李爾王》(1971);塔爾可夫斯基拍攝了歷史傳記片《安德列?魯布廖夫》(1966)。60年代,蘇聯電影理論仍較活躍,羅姆、尤特凱維奇等導演提出「思考電影」的概念,與此同時,在20和30年代曾展開過的詩電影和散文電影的爭論,這時又進一步展開。
1972年,蘇共中央發布「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的決議,要求電影創作應體現時代精神,現代題材應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塑造當代主人公形像應成為蘇聯電影創作的主要課題。70年代蘇聯電影出現了4大題材創作熱潮:政治題材、軍事愛國主義題材、生產題材和道德題材。
政治題材作品一般稱為政治電影,它以表現當代國際政治事件為主。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反映了蘇聯政府的對外政策的觀點。如這是一個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禮節性的訪問》(1973,導演萊茲曼)、《信任》(1976,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野蠻人》(1978,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生活是美好的》(1979,導演丘赫萊依)等。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方面,主要出現了 3類作品:①史詩性影片,這些作品力圖全面反映衛國戰爭,如奧澤羅夫導演的5集影片《解放》(1969~1972)和4集影片自由士兵(1974~1977)、導演.葉爾肖夫拍攝的4集影片圍困(1973~1978)等,這類影片氣魄宏偉,出場人物眾多,力圖真實再現戰爭的全貌。②英雄主義和人道主義相結合的作品。這類影片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創作中佔多數。它們表現的往往是局部戰役,重點是刻畫戰爭中人的心理狀態,通過個人的遭遇表現紅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如《這里黎明靜悄悄……》(1972,導演羅斯托茨基)、《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導演邦達爾丘克)、《升華》(1977,導演.舍皮欽柯)等。③歌頌軍功的作品。這類作品主題比較單一,如《崇高的稱號》(1973,導演.卡列洛夫)等。在生產題材方面,一些影片通過工農業生產中的矛盾沖突,力圖表現科技革命時代先進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獎金》(1975,導演.米凱良)、《反饋》(1977,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適得其所的人》(1973,導演.薩哈羅夫)、4集影片《麵包的味道》(1979,導演薩哈羅夫)等。在道德題材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取得的進展最大,許多作品真實、深刻地反映了蘇聯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個人、家庭、集體之間的沖突,刻畫了在今天現實環境中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這些作品中,有些從塑造正面主人公著手,反映蘇聯社會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導演.敏紹夫)、《個人問題訪問記》(1979,導演.戈戈別里捷)、《戀人曲》(1974,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有些影片從揭露反面現象著手,表現各種落後、腐朽的勢力如何阻礙著社會的前進,如《辯護詞》(1976,導演阿布得拉什托夫)、《白輪船》(1975,導演.沙姆希耶夫)、《審訊》(1979,P.奧若果夫);有些影片通過個人遭遇,提出每個人所面臨的人生道路問題,追求個人理想問題,如《奇怪的女人》(1976,導演萊茲曼)、《紅莓》(1974,導演舒克申);有一些影片通過平淡無奇的生活現象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存在的「障礙」,從而提出人的生活態度問題,如《白比姆黑耳朵》(1979,導演羅斯托茨基)、《個人生活》(1980,導演萊茲曼)等。以上各類影片雖然取得的成就不完全一致,但它們都反映了作者積極干預生活的熱情。這些作品使電影創作更接近於今天的現實,因而受到觀眾的歡迎。
7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工作者還創作出一些其他題材和樣式的作品,如史詩片《西伯利亞頌》(1978,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喜劇片《辦公室的故事》(1977,導演梁贊諾夫)和《秋天馬拉松》(1979,導演達涅里亞)、兒童片《童年過後的一百天》(1975,導演C.索洛維約夫)和《無權轉交的鑰匙》(1976,導演.阿薩諾娃)、科幻片《索良利斯》(1973,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和《潛行者》( 197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古典文學改編作品《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1976,導演米哈爾科夫)和《奧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幾天》(1979,導演米哈爾科夫)以及表現革命前喬治亞人民生活的詩電影《願望樹》(1978,導演.阿布拉捷)。
70年代以來蘇聯紀錄電影也有不少成績。如20集大型紀錄片《偉大的衛國戰爭》(1965~1978,總導演卡爾曼) 反映了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全貌。《礦工們》、《秋明王國》、《路旁的家》等片反映了國內的建設。此外,還有一些為蘇聯對外政策服務的紀錄片。在科普片、美術片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也都做出了一定成績。
8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積極向主題的深化,新題材的開拓以及樣式多樣化方面發展。從1981~1985年,蘇聯共拍攝了750部故事片。在戰爭題材方面,除了繼續創作史詩性作品如莫斯科保衛戰(1985,導演奧澤洛夫)、《勝利》(1985,導演.馬特維耶夫)以外,電影藝術家主要致力於表現蘇聯人民在戰爭中精神力量的源泉,如《源泉》(1982,導演.西連科);研究法西斯產生的根源,如《自己去看》(1985,導演克利莫夫);從今天的角度思考戰爭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如《岸》(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有的作品通過對蘇聯軍人形像的塑造力圖把人道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如《小亞歷山大》(1982,導演.弗金)。在道德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把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研究在復雜的生活矛盾中,人的處世態度以及因此給個人及社會帶來的影響,如《願望的年代》(1983,導演萊茲曼)、《沒有證人》(1983,導演米哈爾科夫)、《後記》(1983,導演胡齊耶夫)。有些作品在展示人的內心世界,表現關心人、尊重人的思想時努力深化人道主義的主題,如《生活、眼淚和愛情》(1984,導演古賓科)、《稻草人》(1984,導演P.貝可夫)、《冬天的櫻桃》(1985,導演.馬斯連尼柯夫)。在生產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更多地注意改革的主題,注意表現經濟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如《第二梯隊開始行動》(1984,導演.雅桑)、《從工資到工資》(1985,導演A.瑪納薩羅娃)。在革命歷史題材方面,1981年拍攝的《列寧在巴黎》(導演尤特凱維奇)通過新穎的藝術手法把過去和現在聯系在一起,突出了列寧思想的價值。1982年拍攝的《紅鍾》(導演邦達爾丘克)1985年拍攝的《霧中的岸》(導演.卡拉西克)都再現了20世紀革命歷史的發展。80年代蘇聯還拍攝了一些優秀的傳記片,如《列夫?托爾斯泰》(1984,導演.格拉西莫夫)、文學改編作品如《瓦薩》(1983,導演潘菲洛夫)、《殘酷的羅曼史》(1984,導演梁贊諾夫)、驚險片《密探》(1981,導演.弗金)及《為胡狼准備的陷阱》(1985,導演.馬赫穆多夫)、諷刺喜劇片《青山,或不可思議的故事》(1984,導演.申蓋拉雅)及《騙術》(1984,導演.特列古勃維奇)。
80年代蘇聯電影創作的特點之一是致力於題材和樣式的融合不少影片打破了傳統的分類界限,使影片產生更大的藝術感染力。1984年製作的《戰地浪漫曲》(導演.托多羅夫斯基),既從道德探索的角度探討戰爭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戰爭事件展示人物之間的復雜的心理變化。《德黑蘭1943年》(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把政治樣式和驚險樣式結合起來,突出國際政治斗爭的內在緊張性。喜劇片《兩個人的車站》(1984,導演梁贊諾夫)中糅合著悲劇的因素。《機組人員》(1981,導演.米塔)把情節??作了嘗試。《宇宙檢閱》(1985,導演.阿布德拉什托夫和.敏達傑)通過半童話半寓言的樣式對人生價值進行哲理性思考。
經典電影
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秋天的馬拉松,機組乘務員,一個人的遭遇,士兵的父親,第四十一,士兵之歌,晴朗的一天,普通一兵,青年近衛軍,狂歡之夜,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命運的作弄,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被遺忘的長笛曲,驃騎兵之歌,殘酷的羅曼史,合法婚姻,戰地浪漫曲,濱河街的春天,我的童年,女政委,願望的時代,理想的丈夫,白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如果這是愛情,別特羅與瓦謝金歷險記,醜八怪,給初生者以和平,受傷的小鳥,白比姆黑耳朵,小提琴與壓路機,海濱假日,童年過後一百天,哥哥的問題在於,吉祥符,伊凡的童年,一年中的九天,未寄出的信,雁南飛,戰爭第四年,莫斯科在廣播,熱雪,他們為祖國而戰,靜靜的頓河,解放,莫斯科保衛戰,德黑蘭43年,岸,智擒眼鏡蛇,欽差大臣,脖子上的安娜,帶小狗的女人,安娜·卡列尼娜,列寧在1918,帶槍的人,臨風而立,白俄羅斯車站,幼兒園 ,紅帆,個人問題采訪記,記者,湖畔,體育彩票,馴虎女郎,運虎記……

㈨ 求一部動畫片 主人公是一個老頭 年輕的時候跟他的夥伴實力相當.那個人學壞了. 然後被他封印

紅領巾是隊旗的一角。其實紅領巾的歷史悠久,源自俄羅斯的東正教。當年,偉大的革命祖師列寧領導人民在俄羅斯取得革命勝利,時為1917年。那時候東正教會在俄羅斯勢力很大,小孩子每個星期天上「主日課」時都會戴著紅領巾當作一個識別標志。在布爾什維克革命取得勝利之後,俄共(布)為加強孩子的共產主義教育,設立了少先隊,那時候俄羅斯社會以紅領巾當作一種光榮,俄共(布)就全盤接收,以紅領巾作為少先隊的一種標志,並賦予新的含義——隊旗的一角。

紅領巾的起源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個由工人階級政黨領導的少先隊組織,在蘇聯莫斯科誕生了。剛成立的少先隊,沒有特殊的標志。那時的飢餓、困難正威脅著全蘇聯人民,考慮不到少先隊標志問題。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建議共青團給少先隊員們設計一種標志。在一次接受新隊員的大會上,來參加會議的先進女工把自己的紅色三角頭巾解下來系在少先隊員的脖子上,勉勵他們:「戴著它,別玷污了它!它的顏色是同革命戰旗一樣的!」紅領巾就這樣誕生了。 20世紀20年代省港大罷工和五卅慘案時期,一群流浪街頭的苦孩子在黨組織的幫助下,成長為光榮的勞動童子團團員,在革命斗爭中艱苦奮鬥成長起來。紅領巾不僅僅代表隊旗一角、烈士的鮮血,它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象徵著少年先鋒隊的前生——勞動童子團在艱苦的環境中一腔熱情投入革命事業,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這就是紅領巾的由來。

紅領巾在中國
[1]新中國剛誕生不久,1949年10月13日,中國共產黨委託共青團建立全國統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1953年6月,改為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少先隊繼承了革命戰爭年代兒童團的優良傳統,與過去的兒童團一樣,用紅領巾作為自己的標志。意義是:紅領巾是用中國人民的鮮血染紅的,它代表著無數英雄的心血。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象徵著革命的勝利。少先隊隊禮是:右手五指並
攏,高舉過頭,表示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少先隊呼號是:「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回答:「時刻准備著!」前一句指的是理想和目標,後一句指的是決心和行動。它體現了少先隊組織的政治方向和黨對少先隊的要求。呼號由少先隊輔導員、共產黨員和共青團組織的代表,或者由對祖國、對人民有貢獻的人領呼,全體隊員齊聲回答。呼號時,右手握拳舉起。 星星和火炬燃燒在隊旗上,引導著少先隊員在黨的領導下向著光明和未來前進。 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紅領巾,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 每個少先隊員不僅要佩戴紅領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為保持紅領巾的榮譽,並為紅領巾不斷增光添彩。
紅領巾規格
根據全國少工委2005年頒發的《關於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隊徽和紅領巾、隊幹部標志製作和使用的若干規定》,少先隊員佩戴的紅領巾分大、小號兩種規格。 規格一:等腰三角形,底長為100厘米,腰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100厘米) 規格二:等腰三角形,底長為120厘米,腰為72厘米。(72厘米×72厘米×120厘米)

紅領巾的結法

1、將紅領巾披在肩上。 2、鈍角對准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兩角交叉。 3、將右角經過左角前面拉到右邊,左角不動。 4、右角經左右兩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繞過左角一圈。 5、將右角從此圈中拉出,抽緊。 紅領巾的結法口訣: 左尖壓右尖,底尖轉一圈,岔上拉底尖,底尖穿過圈。

閱讀全文

與俄共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建電子商務網站備案 瀏覽:312
市場營銷階段定價策略 瀏覽:4
活動策劃方案培訓班開設 瀏覽:603
陝西浩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53
自考市場營銷學第一章 瀏覽:240
養老院禮儀培訓方案 瀏覽:427
馬雲關於電子商務 瀏覽:720
凡客誠品網路營銷方法 瀏覽:411
學校2017黨員培訓方案 瀏覽:20
杭州市下城區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635
高中學網路營銷好嗎 瀏覽:31
深圳市電子商務技師學院 瀏覽:591
外出宣傳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8
2014年電子商務發展前景分析 瀏覽:996
最新肯德基網路營銷 瀏覽:402
電子商務物流優劣 瀏覽:989
優鯊電子商務信譽 瀏覽:733
軟體開發類培訓方案 瀏覽:2
電子商務師考前培訓班 瀏覽:138
個人網路營銷的前提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