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要宣傳闡釋中國的特色

要宣傳闡釋中國的特色

發布時間:2021-03-09 04:48:27

① 求一段關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短視頻,紀錄片或者新聞類型的都可以,毛概課做展示要用

《正道滄桑 社會主義500年》
電視系列片《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宣傳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真諦要義,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前景,增強廣大幹部群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自覺性堅定性,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真心不錯,希望對您有幫助

② 企業開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有哪些特色亮點

企業開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特色目的是:宣傳思想、企業文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學習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公司、工作會議總體要求,牢牢把握「團結鼓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總基調,堅持貼近生產、貼近基層、貼近員工,為建設更強大的公司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文化支撐。
具體特色亮點:
一、推進學習型企業建設,深化企業文化建設
1、深化學習理解。深化對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認識,深化對改革開放的認識,深化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認識,深化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認識,深化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認識,深化對建設美麗中國的認識,深化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認識,使學習真正成為統一思想、匯聚民智、凝心聚力、推動發展的過程。
2、深化宣傳闡釋。既全面系統、又突出重點,從而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創新宣傳闡釋方式,多用員工身邊的事例,多用員工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做到通俗易懂、出新出彩。拓展宣傳闡釋對象,在重點抓好黨員幹部宣傳闡釋的同時,注重抓好面向廣大員工的宣傳普及,從而推動學習型企業建設。
3、深化貫徹落實。努力把學習宣傳成果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生動實踐,轉化為促進企地和諧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全面建設百萬噸合水油田的具體措施上來,真正把理論學習、理論實踐貫穿到工作全過程、全方位。
4、注重學習時效。各單位要進一步完善中心組學習制度,定期組織集中學習,做到學習有計劃、有考勤、有記錄,有心得體會。
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凝聚為企業奉獻的強勁內動力
繼續開展好本單位的主題教育活動,制定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引導廣大幹部員工准確把握目標任務,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創造亮點。
三、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推動企業發展良好輿論氛圍
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大局搞好宣傳。緊扣「文化建設」這一中心,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大力宣傳廣大員工攻堅克難、為社會大眾奉獻的生動事跡和精神風貌。各單位要根據組織機構、人員變化及時調整宣傳報道組織機構,層層分解通訊報道任務,做到了人人身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壓力。
四、推進文化建設,開展群眾性文化實踐活動
開展理念實踐活動。根據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安排,在全處繼續開展企業文化理念實踐活動,各單位要確定本單位試點單元,明確試點單元專題,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各單位在實施過程中,要吃透專題,重在實踐效果,成效須有具體案例做支撐。
1、開展讀書活動。為全面深化學習型企業文化建設,努力做到「四個一點」:即堅持學習閱讀,讓素質更高一點;勤於業務鑽研,讓能力更強一點;注重自身修養,讓氣質更雅點;精心美化生活,讓心情更好一點。引導廣大幹部員工自覺地把學習作為一種良好習慣、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作為提高素質的一種有效手段。
2、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繼續強化「文化強企」戰略,堅持企業精神、企業宗旨、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核心經營管理理念、企業標識、企歌「六統一」,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繼續踐行「做好每件事、成就每個人」文化理念,並在管理中不斷創新,注重人文關懷和方法指導,通過溝通交流,激勵自主管理,廣泛調動員工參與熱情,真正讓公司成為員工文化之家。
3、實施文化測評工作。企業將組織人員對各單位進行二級測評,並對測評結果進行通報。

③ 如何合理對外闡釋和宣傳中國的綠色發展理念

一 綠色經濟產生的背景綠色經濟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為目標、合理使用能源與資源為手段的一種平衡式經濟,是綠色增長和綠色發展在各經濟部門中的表現形式,是協調環境和發展問題所依靠的重要經濟形態。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領導者以及經濟、金融、貿易、環境等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者意識到環境投資對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和減少貧困方面的貢獻,並推動經濟的「綠色化」,創造新的綠色工作機會,從而復甦和升級經濟。經濟的「綠色化」不是增長的負擔,而是增長的動力。二 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的必然性(一)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必然要求從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看,中國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轉型期。綠色經濟的基本內涵和我國當前環境與發展的基本形勢及戰略目標是一致的,符合當前我國應對金融危機所制定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策略,對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等國家重大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示和借鑒意義。可以說,發展綠色經濟是實現中國環境與發展戰略目標的根本保障,也是實現中國環境與發展戰略轉型的必然要求。(二)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推動「兩型社會」建設的必由之路「兩型社會」即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其建設的核心就是促進經濟轉型,從過去那種「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發展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轉變。發展綠色經濟,首先要調整經濟結構,減少以重化工業為特徵的製造業份額,提高以信息技術、金融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業份額;其次要調整產業結構,不僅要淘汰落後產能,在現有的傳統製造業中實現清潔生產,對傳統工業進行「綠色化」改造,還要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並大力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為實現經濟、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以及清潔生產提供技術保障。因此,從發展途徑以及實現的目標看,發展綠色經濟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發展綠色經濟是建設「兩型社會」的重要手段。(三)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戰略選擇發展綠色經濟關鍵在於加快推動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的核心內容是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將環境保護貫穿於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各個環節;將保護環境的要求體現在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築、服務等各個領域;不斷創新生產理念,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從生產源頭和全過程減輕環境污染。從綠色經濟的內容和作用方式看,不僅要加快建立更為清潔的、新的產業部門和經濟增長點,以及更為清潔的技術和產品,同時,要把發展綠色經濟理念融入到經濟決策和經濟發展規劃之中,貫穿生產、消費、貿易和投資等經濟再生產的全過程。通過發展綠色經濟在客觀和源頭上有助於促進解決環境問題。可以說,發展綠色經濟是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三 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的驅動因素(一)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的政治意願和戰略方向中國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確立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目標。(二)發展綠色經濟在中國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實踐基礎中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自己的綠色發展之路。1973年8月,中國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就提出了全面規劃、合理布局、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等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方針。近年來,我國在發展綠色經濟方面也實施了許多具體行動,如開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交通、可持續建築,推動低碳經濟、加強環境保護投資、建立環境經濟政策體系等等。這些行動和實踐都蘊涵著綠色經濟的基本內容,二者目標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一致性。同時這些行動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效果,「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9.1%、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下降12.45%、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14.29%。正是因為這些蘊涵綠色經濟思想的行動和實踐對中國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進行了某種程度的矯正和修補,為中國在經濟繁榮期內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對未來綠色經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基礎。四 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阻礙和挑戰(一)「高投入、高增長」的經濟發展方式的慣性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追求經濟增長仍然是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高投入、高增長仍是未來一段時期內推動發展的主要模式,向依靠資本效率和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當前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尚不能完全轉變的情況下,傳統粗放增長方式的慣性可能會使發展綠色經濟、完成綠色轉型需要一定的時間。(二)社會制度和條件不成熟目前一些政府部門對綠色經濟還沒有清楚和完整的認識和理解,僅停留在理念的層面,被動地執行中央關於調整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指令,沒有主動地深入思考如何發展綠色經濟,以及實現綠色轉型需要哪些社會制度、經濟政策和環境政策的調整與安排。此外,從環境治理結構看,尚未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良性互動的環境保護公共治理結構,社會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與經濟綜合決策的范圍和程度非常有限,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渠道和體系還未真正建立起來。(三)綠色投資和技術創新不足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元刺激方案中,直接用於環境保護的投資佔5%,如果加上支持自主創新、結構調整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中國在經濟刺激方案中的綠色投資將達到14.5%。但是產業投資方面,無論是在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如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產業等方面,還是在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方面,目前還沒有發布具體的計劃和安排。在技術創新方面,根據地方和企業的調研情況看,目前技術引進較多,自主研發創新普遍不足,特別是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缺乏核心與長期競爭力。五 我國未來綠色經濟之路(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通過實施各種環境經濟激勵政策,推動技術創新和進步,促進產業部門的「綠色化」,增加綠色就業的崗位;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環保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綠色產業,盡快形成門類齊全、裝備先進、富有活力的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科技,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構建節約資源能源的技術支撐體系,支持能源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使用,突破能源、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二)優化經濟發展指標我國承諾,到2020年力爭做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摒棄很長時間以來以GDP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准,將循環經濟中的單位GDP的能耗,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化物)總量控制等減量化指標;產品循環利用率、廢棄物質回收利用率等再利用指標;可再生能源比重、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等資源化指標,納入考察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綜合性指標體系中;以資源產出率為目標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循環經濟發展,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完善節能減排指標,使經濟朝著「綠色化」方向發展。(三)積極加強制度建設積極研究綠色投資政策,促進重點產業的「綠色化」生產,加強對環保領域的金融服務和境外投資的引導;完善綠色信貸、綠色稅收、生態補償和綠色貿易政策;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組織制定環境政策配套綜合名錄,建立和完善重污染企業退出機制和相關指導意見,配合有關部門適當提高排污費、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標准,積極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改革垃圾處理費徵收方式,適當提高垃圾處理收費標准和財政補貼水平,有序推進環境立法相關工作,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四)加強各級部門行政管理水平各級政府應繼續發揮主導作用,重視綠色領導力建設,把綠色發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納入戰略發展層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年度計劃、日常工作;中央政府加強對跨區域綜合性環境事務的宏觀調控;地方政府對本轄區綠色發展和生態質量負責;各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綠色發展負責。建立統一立法、統一標准、統一監管,環保部門依法負責、相關部門分工配合的環境監管體系,提高環境監管的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水平。(五)倡導公眾綠色消費發展綠色經濟,必須重視可持續生產體系與可持續消費體系的建立。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正處於升級轉型階段,為此倡導可持續消費和綠色消費的意義尤為重要。要以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為重要手段,以政府綠色采購為重要的推動力量,有針對性的采購綠色產品,引導公眾自覺選擇節約環保、低碳排放的消費模式,采購綠色產品、節能產品、環境友好型產品。(六)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完善環境宣傳教育體系,加強面向不同社會群體的環境宣傳教育和培訓,進一步加強公民的環境意識和環境責任感。完善新聞發布和重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及時徵集、分析環境輿情動態並積極應對。推進城鎮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企業環境信息公開,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推進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實施,試行職業資格化管理。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和宣傳,提高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意識。擴大公眾參與的透明度,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更持久、穩定、健康的向前發展。(七)積極開展綠色經濟國際合作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要實現綠色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環境保護的諸多問題,就必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一要加強綠色經濟發展的對外交流,不斷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綠色經濟發展道路;二要與發達國家建立先進綠色技術的轉讓機制;三要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將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實踐經驗與有關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流、共享。我們主張,國際社會應當把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助推器,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制定並實施鼓勵綠色經濟發展的貿易政策,促進各國綠色經濟成長壯大。

④ 如何對外闡釋和宣傳中國的綠色發展理念

綠色經濟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為目標、合理使用能源與資源為手段的一種平衡式經濟,是綠色增長和綠色發展在各經濟部門中的表現形式,是協調環境和發展問題所依靠的重要經濟形態。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領導者以及經濟、金融、貿易、環境等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者意識到環境投資對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和減少貧困方面的貢獻,並推動經濟的「綠色化」,創造新的綠色工作機會,從而復甦和升級經濟。經濟的「綠色化」不是增長的負擔,而是增長的動力。二 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的必然性(一)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必然要求從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看,中國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轉型期。綠色經濟的基本內涵和我國當前環境與發展的基本形勢及戰略目標是一致的,符合當前我國應對金融危機所制定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策略,對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等國家重大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政策啟示和借鑒意義。可以說,發展綠色經濟是實現中國環境與發展戰略目標的根本保障,也是實現中國環境與發展戰略轉型的必然要求。(二)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推動「兩型社會」建設的必由之路「兩型社會」即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其建設的核心就是促進經濟轉型,從過去那種「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發展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轉變。發展綠色經濟,首先要調整經濟結構,減少以重化工業為特徵的製造業份額,提高以信息技術、金融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業份額;其次要調整產業結構,不僅要淘汰落後產能,在現有的傳統製造業中實現清潔生產,對傳統工業進行「綠色化」改造,還要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並大力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為實現經濟、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以及清潔生產提供技術保障。因此,從發展途徑以及實現的目標看,發展綠色經濟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發展綠色經濟是建設「兩型社會」的重要手段。(三)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戰略選擇發展綠色經濟關鍵在於加快推動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的核心內容是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將環境保護貫穿於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各個環節;將保護環境的要求體現在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建築、服務等各個領域;不斷創新生產理念,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從生產源頭和全過程減輕環境污染。從綠色經濟的內容和作用方式看,不僅要加快建立更為清潔的、新的產業部門和經濟增長點,以及更為清潔的技術和產品,同時,要把發展綠色經濟理念融入到經濟決策和經濟發展規劃之中,貫穿生產、消費、貿易和投資等經濟再生產的全過程。通過發展綠色經濟在客觀和源頭上有助於促進解決環境問題。可以說,發展綠色經濟是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三 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的驅動因素(一)發展綠色經濟是中國的政治意願和戰略方向中國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確立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目標。(二)發展綠色經濟在中國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實踐基礎中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自己的綠色發展之路。1973年8月,中國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就提出了全面規劃、合理布局、保護環境、造福人民等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方針。近年來,我國在發展綠色經濟方面也實施了許多具體行動,如開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交通、可持續建築,推動低碳經濟、加強環境保護投資、建立環境經濟政策體系等等。這些行動和實踐都蘊涵著綠色經濟的基本內容,二者目標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和一致性。同時這些行動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效果,「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9.1%、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下降12.45%、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14.29%。正是因為這些蘊涵綠色經濟思想的行動和實踐對中國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進行了某種程度的矯正和修補,為中國在經濟繁榮期內緩解資源環境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對未來綠色經濟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基礎。四 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阻礙和挑戰(一)「高投入、高增長」的經濟發展方式的慣性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追求經濟增長仍然是中國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高投入、高增長仍是未來一段時期內推動發展的主要模式,向依靠資本效率和技術進步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當前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尚不能完全轉變的情況下,傳統粗放增長方式的慣性可能會使發展綠色經濟、完成綠色轉型需要一定的時間。(二)社會制度和條件不成熟目前一些政府部門對綠色經濟還沒有清楚和完整的認識和理解,僅停留在理念的層面,被動地執行中央關於調整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指令,沒有主動地深入思考如何發展綠色經濟,以及實現綠色轉型需要哪些社會制度、經濟政策和環境政策的調整與安排。此外,從環境治理結構看,尚未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良性互動的環境保護公共治理結構,社會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與經濟綜合決策的范圍和程度非常有限,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渠道和體系還未真正建立起來。(三)綠色投資和技術創新不足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元刺激方案中,直接用於環境保護的投資佔5%,如果加上支持自主創新、結構調整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中國在經濟刺激方案中的綠色投資將達到14.5%。但是產業投資方面,無論是在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如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產業等方面,還是在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方面,目前還沒有發布具體的計劃和安排。在技術創新方面,根據地方和企業的調研情況看,目前技術引進較多,自主研發創新普遍不足,特別是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缺乏核心與長期競爭力。五 我國未來綠色經濟之路(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通過實施各種環境經濟激勵政策,推動技術創新和進步,促進產業部門的「綠色化」,增加綠色就業的崗位;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環保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綠色產業,盡快形成門類齊全、裝備先進、富有活力的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科技,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構建節約資源能源的技術支撐體系,支持能源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使用,突破能源、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二)優化經濟發展指標我國承諾,到2020年力爭做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摒棄很長時間以來以GDP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准,將循環經濟中的單位GDP的能耗,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化物)總量控制等減量化指標;產品循環利用率、廢棄物質回收利用率等再利用指標;可再生能源比重、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等資源化指標,納入考察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綜合性指標體系中;以資源產出率為目標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循環經濟發展,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完善節能減排指標,使經濟朝著「綠色化」方向發展。(三)積極加強制度建設積極研究綠色投資政策,促進重點產業的「綠色化」生產,加強對環保領域的金融服務和境外投資的引導;完善綠色信貸、綠色稅收、生態補償和綠色貿易政策;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組織制定環境政策配套綜合名錄,建立和完善重污染企業退出機制和相關指導意見,配合有關部門適當提高排污費、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標准,積極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改革垃圾處理費徵收方式,適當提高垃圾處理收費標准和財政補貼水平,有序推進環境立法相關工作,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四)加強各級部門行政管理水平各級政府應繼續發揮主導作用,重視綠色領導力建設,把綠色發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納入戰略發展層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年度計劃、日常工作;中央政府加強對跨區域綜合性環境事務的宏觀調控;地方政府對本轄區綠色發展和生態質量負責;各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綠色發展負責。建立統一立法、統一標准、統一監管,環保部門依法負責、相關部門分工配合的環境監管體系,提高環境監管的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水平。(五)倡導公眾綠色消費發展綠色經濟,必須重視可持續生產體系與可持續消費體系的建立。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正處於升級轉型階段,為此倡導可持續消費和綠色消費的意義尤為重要。要以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為重要手段,以政府綠色采購為重要的推動力量,有針對性的采購綠色產品,引導公眾自覺選擇節約環保、低碳排放的消費模式,采購綠色產品、節能產品、環境友好型產品。(六)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完善環境宣傳教育體系,加強面向不同社會群體的環境宣傳教育和培訓,進一步加強公民的環境意識和環境責任感。完善新聞發布和重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及時徵集、分析環境輿情動態並積極應對。推進城鎮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企業環境信息公開,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推進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實施,試行職業資格化管理。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和宣傳,提高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意識。擴大公眾參與的透明度,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更持久、穩定、健康的向前發展。(七)積極開展綠色經濟國際合作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要實現綠色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環境保護的諸多問題,就必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一要加強綠色經濟發展的對外交流,不斷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綠色經濟發展道路;二要與發達國家建立先進綠色技術的轉讓機制;三要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將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實踐經驗與有關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流、共享。我們主張,國際社會應當把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助推器,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制定並實施鼓勵綠色經濟發展的貿易政策,促進各國綠色經濟成長壯大。

⑤ "文化自信"只是一句口號,一個理論名詞么

一、堅持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總書記在闡述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必須牢牢把握的八個方面的要求時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使用「文化自信」一詞。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2014年10月,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2014年12月20日,他在澳門大學考察時再次強調文化自信,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遠流長。而且我們是沒有斷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還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礎」。今年5月,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他又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總書記把文化自信作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後的第四個自信提出來,並把文化自信作為前三個自信的基礎提到更高地位,意義極為深遠;也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趨成熟,給我們的自信提供堅實基礎。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和民眾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與信仰。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中國道路來自以史為鑒的發展進步,中國方案來自立足本土的實踐成就,中國文化來自古為今用的文化傳承,中國精神來自源遠流長的精神志氣。堅持文化自信來源於源遠流長的民族記憶和圓融大氣的中國智慧,來源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也會讓我們在這一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定。
二、文化自信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
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是人類生命繁衍、財富創造的物質文明發展史,更是人類文化積累、文明傳承的精神文明發展史。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鐫刻著文化進步的烙印。社會主義從它一誕生就是一種嶄新的文化現象。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表現在它的文化、科學技術水平應該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更先進,這才稱得起社會主義,稱得起先進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文化是區別於資本主義、封建主義的一種文化形態,是社會主義社會文化的主流、主旋律,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意識形態、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並積極地反作用於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它的靈魂、精髓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第十七屆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主義文化大約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馬克思主義(包括毛澤東思想等);二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三是民族主義,也就是愛國主義。
中國文化蘊涵著實現中國夢的中國精神,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需要我們有民族文化的自信,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讓中國文化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最大的思想公約數,成為統領和融通各族人民的文化血脈與精神家園。只有很好地認識和把握中國文化,堅定而自覺地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很好地認識和堅持當代中國的發展特色和發展道路,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基礎。文化自信是支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難支撐起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只有堅持文化自信,才能進一步做到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廣泛。文化自信滲透在「三個自信」之中,文化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動、一切方面,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不像道路、理論、制度自信都有特定的存在空間。比如說,道路自信講的是路徑,理論自信講的是行動指南,制度自信講的是行為規范。文化自信不僅滲透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在人的一切活動、一切方面都存在,所以文化自信的影響更廣泛。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自信內化於心將影響深遠,文化是人各項活動裡面的基因,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一旦內化於心,就有穩定性和長期性。一旦文化自信樹立起來,這個影響不僅是深厚的,而且是長遠的。
有了這種文化自信,我們就有信心建設強大的、走向世界的、支撐經濟實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必須牢記,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被終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三、文化自信就是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
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果,它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也為先進文化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我們黨從一誕生就舉起馬克思主義這面旗幟,並在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成果,成為指引中國文化前進的根本指針。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中華文化注入了先進的思想內涵,中國人民獲得了科學的、銳利的思想武器,在思想上精神上得到極大的解放。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我們現在講「老祖宗」不能丟,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現實的必然。
我們講中國的成功在於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這個中國具體實際就包括與中國文化的結合,才能產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和生命力。中國在革命和建設中形成的革命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沿著馬克思的理論道路」站在社會主義的歷史高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揚棄。這仍然是我們今天進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方法和方向。站在中國和平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起點上,我們堅持和倡導文化自信,就是要對悠久的民族傳統文化保持自信,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保持自信,對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保持自信。
長期歷史實踐證明,推動理論創新的動力源泉,既來源於人民實踐,也來源於中華傳統文化。在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毛澤東同志率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這個根本性命題,並賦予這個命題以「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深刻含義。如今,中國的改革開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與良性互動中構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在這種良性互動中,決不能輕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和獨特價值。總書記指出:「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引領文化建設,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意識和社會文化生態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區分先進與落後、劃清積極與消極,有效引領各種社會思潮、抵禦腐朽文化影響,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四、文化自信就是禮敬自豪地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家園
總書記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歷史,宏觀地看,主題是民族復興,主線是勝利進步,主流是成績成功,本質是為了人民。今天,我們之所以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因為我們黨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有攻堅克難的勇氣,也是因為我們黨沒有丟棄來時的道路、「老祖宗」的理論和原創性的制度,還有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脈,不忘初心。縱觀世界政黨史,凡是丟棄了的,教訓很大。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清醒、要自信。今天,在創造了巨大的物質文明財富之後要著力補齊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這個短板,在國家綜合實力特別是國家硬實力得到迅速提升之後要著力補齊國家文化軟實力這個短板,就必須堅持文化自信,開啟當代中國的精神文化尋根之旅,弘揚中華文化,建設精神家園。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不僅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不僅鑄就了歷史的輝煌,而且在當代仍然閃耀著時代的光芒。羅素曾經說過,「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若能夠被全世界,地球上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東方文明大廈,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世界公認。中國元素從古到今都是世界許多地方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雖然經歷了近百年的暗淡,但是我們今天傳承創新,走出陰影,昂然向前,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中國文化美麗世界,中華民族文化造福世界文明。當然,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決不是回到過去、守舊復古,而是要立足新的實踐、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進行新的文化創造。傳統文化中確實存在一些糟粕,需要摒棄。對待傳統文化,要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要求,進行科學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煉有益的思想價值,使之不斷發揚光大,成為涵養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我們講文化自覺和自信,這是一股無窮的力量。特別是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今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必將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文化自覺,包含著對文化在歷史進步中地位和功能的深刻認識,包含著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包含著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是我們對理想、信念、學說、優秀傳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信任和珍視,對我們核心價值體系的威望和魅力有一種充滿依賴感的信奉、堅守和虔誠。
五、文化自信就是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譜寫中國方案的現實精神力量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僅具有文化的一般屬性,而且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風格,是帶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包含三層含義:它作為一種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屬性,並遵循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它是一種社會主義文化,具有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特徵;它是一種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具有中國民族的風格和特點。就其本質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反映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發展趨勢的新文化,它的產生和形成基於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創新實踐。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及改革開放時期孕育形成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所進行的文化創造,是人類文明的最新成果,也是人類文化的最新高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明顯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要堅持弘揚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旗幟,在不斷進行文化創新的同時不斷增強精神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當前,在實踐中堅持文化自信,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從國內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在激發社會活力的同時也帶來社會價值觀念的深刻變化,人們思想和行為的自主性、選擇性、差異性日益增強,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社會多樣文化的難度增加。從國際看,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因素,全球思想文化相互激盪,意識形態滲透和反滲透的斗爭會長期存在。劉雲山同志指出:「新時期我國文化發展方向和路徑選擇,文化綱領和政策的制定,都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確保文化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更好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
第二,黨領導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是我們文化發展的優勢,應當倍加珍惜、倍加自信。我們黨領導各族人民在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實踐中,創造了鮮明獨特、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載人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還有西藏革命與建設中形成的「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徵、民族特色的寶貴財富,不斷實現著中華文化的再生再造,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現在,有的人以所謂重新評價為名,搞歷史虛無主義,認為革命文化是「過去時」,今天講革命文化沒什麼意義,隨心所欲地戲說歷史、消解紅色經典,對英雄人物、歷史人物進行顛覆性評價。這是對歷史的歪曲,也是對文化的褻瀆。應當看到,在中國人民艱辛革命歷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凝聚升華,是中國和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的生動體現。不論現在還是將來,革命文化都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都是值得我們自豪與自信的。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用好用足黨領導人民創造的豐富革命文化資源,使之深深融入人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匯聚新的精神力量。
只有對自己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才能獲得堅持堅守的從容,鼓起奮發進取的勇氣,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正是有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保持自己、吸納外來,形成了獨具特色、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傳統、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就會喪失文化的特質。對於當今中國來說,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豐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們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定海神針, 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千方百計地弘揚,使其惠及當代、恩澤後人。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體現了中國人一如既往的文化自信。同志告誡我們: 「中國在最困難的時候都能堅持自信。現在我們的發展有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我們更應該堅持自信。只有堅持自信,我們才能夠進一步往前發展,才能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⑥ 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和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中國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還在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理論的提出,沒有作為主體地位的公有制經濟,就不能確保我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就不能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就不能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就不能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沒有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缺少必要條件,就不能為我國國有經濟的體制創新提供好的借鑒,就不能體現市場的調節作用,就難以實現社會資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難以實現整個社會經濟的有機發展。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共同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使我國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軌道。1978年至2008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9.8%,不僅明顯高於1953至1978年年均增長6.1%的速度,而且比日本和韓國經濟起飛階段GDP年均增長率的9.2%與8.5%還略高。所有制結構的這種變化,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產生了深刻影響。比如,由於搞活了經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為提高也更加豐富了,大家心目中的「三大件」早已不是自行車,縫紉機,手錶,也不是彩電,冰箱,洗衣機,現在已是住房,汽車,電腦等;又如,由於各種所有制企業的發展,人們就業方式也多樣化了,國有企業的「鐵飯碗」不再是人們唯一的追求,私企,外企,自主創業,個人擇業等成了許多新一代年輕人的選擇;再如,個人財產性收入增多,投資理財成為熱門話題,國債、基金、股票、期貨、外匯、黃金等成為很多人的投資手段。
實踐證明,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既保證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體現公有制經濟的控制力,又極大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使中國經濟充滿生機和活力,對於我們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必須什麼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1.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指明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我國...

⑧ 以前的紅旗雜志為什麼要改名為求是

《紅旗》改為《求是》的主要原因是為適應改革新形式的需要,而以求是為刊名,更符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也更符合理論刊物的性格。

1988年5月30日,中央決定:為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委託中共中央黨校創辦全黨的理論刊物《求是》雜志。

是年6月16日,《紅旗》在出版最後一期後停刊。7月1日《求是》創刊,鄧小平為《求是》雜志題寫刊名。



(8)要宣傳闡釋中國的特色擴展閱讀

《求是》每期封面都是同一個面孔,白色銅版紙上印著鄧小平題寫的紅色「求是」二字,沒有文章目錄,各期封面的唯一區別就是出版日期。白底紅字象徵著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辦刊方針:堅持政治家辦刊原則,高舉旗幟,貼近實際,提高質量,辦出特色。

辦刊理念:黨刊為本、思想為王。

辦刊宗旨:《求是》擔負著深入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宣傳闡釋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決策部署,總結宣傳各地各部門實際工作經驗,回答幹部群眾關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重要任務。

⑨ 為什麼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宣傳闡釋中國特色,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註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對我國傳統文化,對國外的東西,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科學的揚棄後使之為我所用。

閱讀全文

與要宣傳闡釋中國的特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監獄 瀏覽:162
培訓測評方案 瀏覽:108
動漫母乳 瀏覽:104
越南阻擊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659
苦月亮牛奶片段在哪個時間 瀏覽:151
網路營銷成功案 瀏覽:406
韓國懸疑電影 天降金蛋 瀏覽:336
二分之一次同床完整版 瀏覽:225
韓國消失的眼角膜電影 瀏覽:67
韓國有一部學生推理電影 瀏覽:909
日本愛情尺寸度電影排行榜 瀏覽:73
城市獵人法國版完整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69
吳亦凡和劉亦菲什麼電影 瀏覽:241
大學專業電子商務就業方向 瀏覽:448
面具的電影 瀏覽:190
午馬踩胸的電影 瀏覽:971
中秋節活動促銷簡訊 瀏覽:7
劉小好電影叫什麼名 瀏覽:84
有沒有大尺度電影漏三點 瀏覽:206
紅衣女鬼電影叫什麼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