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外科宣傳板

外科宣傳板

發布時間:2021-03-08 01:24:11

① 求一份神經外科的健康宣教,內容要通俗易懂 簡單明了。我要做宣傳欄用的

顱腦外傷知識宣教
顱腦外傷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頭部所造成的損傷。按損傷後腦組織是否與外界相同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常見的腦外傷有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頭皮血腫、顱骨骨折、腦震盪、腦挫裂傷、顱內血腫等。受傷後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及意識、思維、感覺、運動障礙。顱腦外傷病情復雜、變化快,易引起不良後果,部分病人需手術治療。因正確指導病人,教會病人下列知識。
【心理指導】消除恐懼緊張心理。意外的傷害、疼痛的刺激及傷後可能導致傷殘、甚至死亡的威脅,使病人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應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勵,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術前指導】
1、飲食:
⑴傷後清醒無手術指征者:①應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證充足的營養物質供給,促進損傷的修復。②持續昏迷傷後24小時應鼻飼流質,以保障營養的供給。具體指導參見「顱內腫瘤知識宣教」。③有消化道出血時,應暫禁食,經止血後方可進食,並避免辛辣刺激,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
⑵需手術清除血腫或骨折復位時,術前應禁食10~12小時,禁飲6~8小時,以免麻醉後食物返流、誤吸。
2、體位:卧床休息,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防止墜床:有精神症狀或躁動的病人,意識、思維失去大腦的控制,應加護欄及約束四肢,防止墜床。
4、檢查指導: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需要反復腰穿,其目的是排除血性腦脊液,了解出血的轉歸。穿刺時應側卧位,兩膝彎曲,大腿向腹壁靠攏,頭則向胸部屈曲,以使腰背盡量向後弓曲,不隨意改變體位,以防誤傷。穿刺後應去枕平卧4~6小時,防止腦脊液壓力改變,引起頭痛。
5、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困難,頭痛嘔吐加重,可能有顱內高壓、腦危象等情況發生,應立即報告醫護人員處理。
6、並發症的預防:
⑴病人出現腦脊液耳漏和鼻飼時應注意:①避免用力咳嗽,不可局部沖洗、填塞。②應抬高頭部,隨時以無菌棉球吸干外耳道、鼻腔腦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潔。③需鼻飼流質,推遲到傷後4~5天,以防止逆行感染。
⑵傷後肢體感覺功能減弱或消失者,高熱時用冰敷方法降溫,應以布、棉墊包裹冰袋,避免凍傷;天氣寒冷時不宜用熱水袋取暖,以防止燙傷。
7、頭部手術者剃光頭後肥皂水和熱水洗凈,以免術後傷口或顱內感染;天冷時,備皮後戴帽,防感冒。
【術後指導】
1、飲食
(1)麻醉清醒後6小時,無吞咽障礙方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以後逐漸改為軟食。
(2)術後24小時持續昏迷、吞咽功能障礙的病人,應鼻飼流質。鼻飼流質時注意: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於200ml,間隔時間大於2小時,防止消化不良。②以高熱量、高蛋白、富營養飲食,以保證營養的供給。③溫度38~40℃,防止燙傷病人。④抬高床頭15~30°,喂飲食半小時內勿改變病人體位,防止食物反流。⑤防止胃管脫出。胃管脫出時進食,可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應妥善固定,不自行拔管。⑥喂飲食前要證實鼻飼管是否在胃內,避免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常用的檢查方法為:用灌注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說明在胃內。一旦發生胃管脫出,應報告醫務人員。
(3)術後早期胃腸功能未完全恢復時,盡量少進牛奶、糖類食物,防止其消化後產氣過多,引起腸脹氣;胃管內抽出咖啡色液體甚至出現便血時,提示有消化道應激性潰瘍,應暫禁食或灌注冰流質,經止血後,方可進食。
2、體位: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頭偏向健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
(2)清醒後,血壓平穩者,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較大病變組織切除術後,局部留有較大腔隙時,應禁患側卧,以防腦組織移位、腦水腫發生。病情變化時,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方法:顱內腫瘤術後,視具體情況,常於硬腦膜外短期留置引流管,應注意:
(1)引流袋內口低於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2)防止引流管扭曲、脫出,引流液顏色由淺變深時,及時報告醫護人員。
(3)輸氧時,勿拔出氧氣管。
4、並發症的預防:
(1)肺部並發症的預防:①鼓勵病人咳嗽去痰,以增加肺活量並隨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護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並發症。②對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痰多切粘稠不宜抽吸的病人,應做氣管切開。氣管切開護理參見「腦外傷氣管切開護理指導」。
(2)病人出現神志改變或頭痛、嘔吐,可能有腦水腫或顱內繼發性出血,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3)尿量增加,大約300ml/小時或病人出現口渴、煩躁等失水症時,可能是發生了尿崩症,除告訴醫護人員處理外,還應注意多飲水,補充水分,防止因多尿而脫水。
(4)預防褥瘡: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及潮濕、摩擦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神經營養障礙,可導致褥瘡發生①每1~2小時翻身1次,避免皮膚破損。②隨時更換尿濕、污染的床單,擦洗全身皮膚2次/日。
(5)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術後機體抵抗能力低、進食後食物殘渣滯留口腔內有利於口腔細菌繁殖,引起口腔感染。每次進食後應漱口,以除去食物殘渣,預防口腔感染。
(6)防止暴露性角膜炎:術後昏迷病人,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眼瞼閉合不完全者,易發生角膜潰瘍。應用眼墊遮蓋雙眼,防止異物、飛塵進入眼內,引起角膜損傷、感染。

2、氣管切開術後護理指導:腦外傷後持續昏迷、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的病人,因呼吸道分泌物多,影響氣體交換,應行氣管切開術,氣管切開術應注意:
⑴保持呼吸道通暢:①避免異物進入氣管導管內,以免刺激氣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蓋在氣管導管口處,以免引起人為的堵管,導致呼吸困難。③氣管內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消除氣管內套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結痂堵塞內管及預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⑵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應有專人守護,防止拔除氣管導管引起氣管塌陷、氣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⑶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氣管切開處留學、頸部、胸部腫脹明顯並有捻發音、氣管套管脫出等情況,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⑷堵塞:拔管指導:①呼吸困難已解除,痰液明顯減少時,試行氣管導管堵管24~48小時,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穩,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穩,夜間入睡安靜,說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出冷汗,說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氣管導管暫時不能拔出。②氣管導管拔出後,仍應注意呼吸情況。
⑸語言交流:氣管導管拔除前影響發音講話時,對神志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輕輕壓在氣管導管口上,形成暫時性堵管,再簡單地發聲講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腦血管疾病手術治療知識宣教
腦血管疾病是指腦血管先天發育異常或後天性血管損害所致的顱內血管畸形、囊性膨出、硬化、血栓形成。常見的有顱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高血壓腦出血或缺血性腦血管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臨床上表現為頭痛、嘔吐、癲癇、偏癱、失語、意識改變等。可因血壓突然升高、情緒激動、體力活動、用力大小便等誘發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常以手術方法切除病變血管或清除血腫或夾閉動脈瘤。為了使病人配合治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病人。
【心理指導】避免情緒激動,應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小動脈痙攣,導致血壓升高,可誘發腦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術前指導】
1、飲食:
(1)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營養、易消化的清淡飲食,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和術後組織的修復能力。
(2)術前2周戒煙酒,避免煙酒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影響手術和麻醉。
(3)全麻術前禁食10~12小時,禁飲6~8小時,以免麻醉後嘔吐造成誤吸。
2、休息與體位:
(1)術前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利於增進食慾、恢復體力、增強機體抵抗力,病人睡眠、休息時,應盡量減少探視。
(2)卧床時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降低顱內壓。
3、有癲癇發作史的病人服葯不可中斷,以免誘發癲癇大發作。
4、避免誘發顱內壓升高。顱內壓升高可加重頭痛,甚至造成腦危象。應避免導致顱內壓升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大便、情緒激動等。出現神志改變、頭痛加重等症狀,應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5、盡量不外出,如外出時需有人在旁陪伴。因為顱內腫瘤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顱高壓症狀和定位體征,外出時易跌倒摔傷;外出時體力活動和情緒變化也可使顱內壓增高。
6、訓練床上大小便,避免術後不習慣在床上排便而引起便秘、尿瀦留。
7、皮膚准備:頭部手術者剃光頭後肥皂水和熱水洗凈,以免術後傷口或顱內感染;天冷時,備皮後戴帽,防感冒。
8、避免誘發腦出血。
⑴保持大小便通暢。不用力大小便;習慣性便秘病人,用輕瀉劑低壓灌腸。
⑵保持平靜的心境、睡眠充足、病室安靜、探視人員不宜太多,避免談論使病人激動的話題。
⑶不單獨外出,卧床休息為主,有腦內出血者絕對卧床休息;躁動不安的病人易約束四肢,必要時鎮靜,以防止顱內壓升高,誘發腦出血。
⑷血壓高的病人,堅持葯物治療。不可隨意漏服或停服降壓葯,因血壓升高時,可導致病變的血管破裂。
9、特殊檢查指導:為了了解血管瘤的性質及瘤體上血管的分布情況,血管疾病的位置、大小、形狀、數目、起點和腦循環情況,應行腦血管造影術。腦血管造影時注意:①造影時有一過性發熱,是因為造影劑對血管的刺激所致,不必緊張。②造影後應注意穿刺處有無腫脹,用砂袋或500g塑料袋裝鹽壓迫穿刺處。股動脈造影者盡可能卧床休息1天,以免引起穿刺處出血而致皮下腫脹。
【術後指導】
1、飲食
(1)麻醉清醒後6小時,無吞咽障礙方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以後逐漸改為軟食。
(2)術後24小時持續昏迷、吞咽功能障礙的病人,應鼻飼流質。鼻飼流質時注意:①少量多餐,每次量少於200ml,間隔時間大於2小時,防止消化不良。②以高熱量、高蛋白、富營養飲食,以保證營養的供給。③溫度38~40℃,防止燙傷病人。④抬高床頭15~30°,喂飲食半小時內勿改變病人體位,防止食物反流。⑤防止胃管脫出。胃管脫出時進食,可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應妥善固定,不自行拔管。⑥喂飲食前要證實鼻飼管是否在胃內,避免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常用的檢查方法為:用灌注器抽吸有胃液抽出,說明在胃內。一旦發生胃管脫出,應報告醫務人員。
(3)術後早期胃腸功能未完全恢復時,盡量少進牛奶、糖類食物,防止其消化後產氣過多,引起腸脹氣;胃管內抽出咖啡色液體甚至出現便血時,提示有消化道應激性潰瘍,應暫禁食或灌注冰流質,經止血後,方可進食。
2、體位: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頭偏向健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
(2)清醒後,血壓平穩者,抬高床頭15~30°,以利顱內靜脈迴流。
(3)較大病變組織切除術後,局部留有較大腔隙時,應禁患側卧,以防腦組織移位、腦水腫發生。病情變化時,立即報告醫護人員。
3、各種引流管的護理方法:顱內腫瘤術後,視具體情況,常於硬腦膜外短期留置引流管,應注意:
(1)引流袋內口低於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2)防止引流管扭曲、脫出,引流液顏色由淺變深時,及時報告醫護人員。
(3)輸氧時,勿拔出氧氣管。
4、並發症的預防:
(1)肺部並發症的預防:①鼓勵病人咳嗽去痰,以增加肺活量並隨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護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並發症。②對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痰多切粘稠不宜抽吸的病人,應做氣管切開。氣管切開護理⑴保持呼吸道通暢:①避免異物進入氣管導管內,以免刺激氣管黏膜引起咳嗽和吸入性肺炎。②不要用毛巾等物品蓋在氣管導管口處,以免引起人為的堵管,導致呼吸困難。③氣管內套管煮沸消毒4次/日,目的是消除氣管內套中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結痂堵塞內管及預防切口和肺部感染。
⑵神志不清、全麻未醒病人應有專人守護,防止拔除氣管導管引起氣管塌陷、氣道阻塞而危及生命。
⑶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氣管切開處留學、頸部、胸部腫脹明顯並有捻發音、氣管套管脫出等情況,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⑷堵塞:拔管指導:①呼吸困難已解除,痰液明顯減少時,試行氣管導管堵管24~48小時,以了解呼吸是否平穩,痰液是否能自行咳出。如果呼吸平穩,夜間入睡安靜,說明呼吸道梗阻已解除,可以拔管;如果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出冷汗,說明仍有呼吸道梗阻,氣管導管暫時不能拔出。②氣管導管拔出後,仍應注意呼吸情況。
⑸語言交流:氣管導管拔除前影響發音講話時,對神志清楚的人,可用手指輕輕壓在氣管導管口上,形成暫時性堵管,再簡單地發聲講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2)病人出現神志改變或頭痛、嘔吐,可能有腦水腫或顱內繼發性出血,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3)尿量增加,大約300ml/小時或病人出現口渴、煩躁等失水症時,可能是發生了尿崩症,除告訴醫護人員處理外,還應注意多飲水,補充水分,防止因多尿而脫水。
(4)預防褥瘡: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及潮濕、摩擦等物理刺激,使局部神經營養障礙,可導致褥瘡發生①每1~2小時翻身1次,避免皮膚破損。②隨時更換尿濕、污染的床單,擦洗全身皮膚2次/日。
(5)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術後機體抵抗能力低、進食後食物殘渣滯留口腔內有利於口腔細菌繁殖,引起口腔感染。每次進食後應漱口,以除去食物殘渣,預防口腔感染。
(6)防止暴露性角膜炎:術後昏迷病人,角膜反射減弱或消失、眼瞼閉合不完全者,易發生角膜潰瘍。應用眼墊遮蓋雙眼,防止異物、飛塵進入眼內,引起角膜損傷、感染。
5、保持血壓平穩:術後血壓應控制在病人基礎血壓水平,不可隨意自行調快或調慢靜脈降壓葯物速度。血壓過高,可造成手術部位血管破裂出血;血壓過低,可造成腦缺血、腦梗塞。
6、避免誘發顱內壓升高:進食速度不宜太快,防嗆咳;保持大小便通暢,便秘時勿高壓灌腸;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等。
【出院指導】
1、合理營養,保持大便通暢;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粗纖維,以防止便秘。
2、血壓高的病人,堅持在醫生指導下服葯。不可隨意更改葯量或停服葯物,以免血壓升高、誘發出血。
3、康復治療 ⑴偏癱:①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有利於組織修復的葯物,配合高壓氧、理療、針灸治療,以促使腦功能的恢復。②定時按摩癱瘓肢體6~10次/日,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③進行癱瘓肢體的被動、健側肢體主動運動,防止肌肉萎縮。④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置。用「L」字夾板固定踝關節,防止足下垂。
⑵失語者的發音指導:①從發單音開始逐漸過渡到教病人說日常用語,以訓練運動語言功能。②用聽收音機、廣播的形式,讓病人聽過去熟悉的歌曲、喜愛的節目,以訓練病人的聽覺語言功能。③從教病人認讀自己的姓名、簡單的文字元號開始,訓練病人的視覺語言能力。
⑶有繼發性癲癇者,應防止以外。不能單獨外出,不宜攀高,騎車、游泳等,隨身攜帶疾病證明單,堅持服抗癲癇葯3~5年。

② 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全年有哪些

如5.31無煙日什麼來的,都是自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全國愛耳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全國學生營養日,世界無煙日,全國愛眼日,國際愛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等日子都是健康教育相關的活動日。

③ 如何對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血液凈化患者進行健康宣教

1 臨床資料
我們應用的對象年齡在天~15歲,總計280例;其中男158例,女122例。置管時間為1天5例,佔1.8%;3~5天150例,佔53.5%;5~7天108例,佔38.6%;7~10天11例,佔3.9%。穿刺失敗6例,佔2.1%;套管針阻塞15例,佔5.4%;套管針脫落19例,佔6.8%;局部滲漏腫脹7例,佔2.5%。並發靜脈炎7例,佔2.5%;成功201例,佔71.8%,其中一次成功192例,佔68.6%。
2 常見並發症
2.1 穿刺失敗 6例
主要包括4種情況:(1)血管選擇不當,有3例,其中1例為選擇血管彎曲不直,加上送套管時動作過猛,捅破血管;2例所選血管太細,導致套管送入困難。(2)見回血後針柄固定不當,致使針尖退出血管,此類情況有1例。(3)針尖進入血管後立即見大量回血,隨即停針,此時外套管尚在血管外,此時退出鋼針送外套管,導致套管在血管外捲曲而不能進入血管,此類情況有1例。(4)有1例是由於穿刺前未松動外套管,致使鋼針退出時將外套管一起帶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敗。
2.2 套管針堵塞15例
套管針堵塞是靜脈置管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通常套管針堵塞有兩種可能:(1)血栓堵塞在管腔內。即為血凝塊堵塞或是輸注高營養液時,部分靜脈營養物質粘附於管腔內壁所致,另外,導管沖洗不徹底也會形成堵塞。此類堵塞,既回抽血液不暢,亦無法推注肝素鈉稀釋液,則拔除置管。(2)在管腔口形成血栓活瓣。此類堵塞,因為滴注液體暢而無阻,我們有時會抱著僥幸心理,繼續為患者接上液體輸液,一旦血栓發生脫落,栓子隨血液進入肺循環,可造成肺小動脈栓塞。
2.3 套管針脫落19例
留置針穿刺成功後用3m膠貼固定。其中4例是由於肝素帽固定不牢,患兒在睡眠中翻身時被被褥撕脫;11例是患兒在煩躁哭鬧中由於看護不當,患兒自行抓脫;另有4例是患兒頭部大量分泌油脂汗液,使附貼失去粘性,導致套管針脫出。
2.4局部滲漏腫脹7例
輸液肢體長期保持不動是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發生肢體腫脹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以來,患者都認為輸液肢體保持不動可以防止漏液,但沒有注意到輸液肢體不動使肢體背面受壓,肢體的靜脈血液迴流受到相應的影響,使靜脈血液迴流不暢,術後需要大量的輸入液體,補液又加重了輸液肢體的負擔,引起輸液肢體由遠端向近心端迴流走向而發生水腫,停止輸液後水腫可緩解或消退。有報道指出,對輸液肢體按摩、伸屈活動可以有效地預防輸液肢體的腫脹。肢體活動能促進微血管運動—改善毛細血管微循環—改善肢體血管滲透性—促進組織重吸收—組織水腫減少。
2.5靜脈炎7例
2.5.1靜脈炎的發生與靜脈穿刺部位有關
有研究表明,靜脈炎下肢的發生率明顯高於上肢,其可能與下肢靜脈瓣多,遠端血液迴流緩慢,血液滯留在血管內,易形成血栓有關。但也有研究表明,遠端(踝部、手背)發生靜脈炎的幾率明顯高於近端(腕部、肘部以上),可能與遠端血液迴流速度不如近端血液迴流速度快有關。
2.5.2靜脈炎的發生與輸入葯物的性質及液體量有關
輸入刺激性葯物以及高滲性液體,特別是液體量過多時容易引起靜脈炎。刺激性葯物或高滲性液體進入靜脈後刺激血管收縮與痙攣,患兒感到疼痛、麻木,以致靜脈變硬、成條索狀,嚴重時出現血栓性靜脈炎。另外快速補液,超過血流速度,使血管壁的側壓增加,可能導致機械性損傷而發生靜脈炎。
2.5.3靜脈炎的發生與套管針留置時間有關
已有資料顯示,套管針的留置時間與靜脈炎的發生率有明顯關系,即套管針留置時間越長,靜脈炎的發生率越高。美國輸液護理學會將留置針的保留時間規定為3天,我國尚無統一規定。據報道,套管針可留置5~7天,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對無菌及周圍皮膚清潔的情況下,只要沒有發生堵管和滲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也有報道可留置7~10天。但李小燕認為,套管針留置5天內靜脈炎的發生率為0,建議將5天作為常規留置時間。由於套管針在穿刺時對血管壁造成了一定損傷以及套管針在血管內來回移動,機械損傷血管內皮,使血小板在受傷部位及管尖端聚集,隨著留置時間的延長,血栓形成,發生靜脈炎。
2.6葯液外滲
臨床靜脈輸液的葯液外滲是常見並發症,特別是有些葯物刺激性強,給病人帶來痛苦較大,如果出現此種現象給予以下措施處理:(1)局部封閉,減輕疼痛,促進吸收,取0.9%生理鹽水10ml 2%利多卡因5ml 氫化可地松0.5g混合液局部浸潤封閉;(2)取土豆切成片狀貼敷於皮膚紅腫部位;(3)局部物理療法。因此,在正確使用靜脈留置針前提下,盡量避免增加靜脈炎風險的因素,在選擇血管是盡量選擇近端、彈性好的血管,操作過程中適當控制輸液的速度,減少對血管壁的側壓,以減少對血管的機械性損傷,使靜脈留置針發揮其最好的功能,減少靜脈炎的發生。在護理工作中應加強責任心,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才能做好靜脈留置針的護理工作。
3 處理方法及對策
3.1 靜脈留置針的穿刺技術起初難度較大,無菌要求嚴格。因此,護士應熟練掌握普通靜脈穿刺。在操作前護士心理應保持鎮定,合理選擇粗、直、彈性好的血管,如手背靜脈、橈側淺靜脈、顳淺靜脈等。避免選擇彎曲、細小的血管。對於粗大充盈的血管,在見回血後應順血管再進入少許,然後再送入套管。三代直型留置針在我院已不用了。第四代intima-ⅱ型留置針操作時,見回血後則應用食指和中指固定針蕊,用拇指直接將外套管輕輕推入血管。送入外套管時動作應緩慢輕柔,以免穿破血管。
3.2 留置針穿刺成功後應合理固定 3m膠貼,應均勻粘貼在針翼兩側,2~3天更換3m敷貼一次,更換敷貼時應掌握方法,將3m敷貼朝近心端輕輕撕扯,防止軟管脫出,當軟管部分脫出時,禁止再次送入血管。肝素帽部位應加強看護,避免撕脫;對於煩躁好動的小兒需加強看護,尤其是在藍光箱中未穿衣服的新生兒,可用紗布將手包裹成拳頭並略加固定,使其不會在哭鬧中抓落留置針;對於油汗較多的小兒,除了多加長膠布固定外,必要時可用小綳帶沿留置針環行包裹頭部,以免脫落。
3.3 護士對每一位患兒的病情都應該了解,對於因病情導致靜脈血粘稠度濃縮,處於高凝狀態的患兒應盡量選擇表淺粗直的血管,如患兒血管實在太差,我們盡量不用留置針。對於3歲以下的小兒一般採用稀釋肝素5~10u/ml或生理鹽水3~5ml封管,一方面不影響患兒的凝血機制,一方面可注入較多量的封管液以保證封管成功。
3.4 已有局部腫脹的患兒應控制滴速,加強觀察,若腫脹明顯伴疼痛者應拔除套管針,抬高患肢或頭部,促進局部吸收。值得注意的是:頭部留置針在套管時推注宜慢,以免造成一些較細的小血管破裂。
3.5 為了避免靜脈炎的發生,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穿刺點必須徹底消毒,即使是頭皮靜脈穿刺也必須用碘酒、酒精消毒,以保證徹底消毒滅菌。輸入刺激性強的葯物,要注意配伍時的濃度、輸液的速度和溫度,注意穿刺部位的保暖。穿刺時盡量避開關節,牢固固定,以減少機械刺激。若發現沿靜脈走向出現紅、腫、熱、痛或蒼白狀分支,均應停止輸液,拔除套管針。局部用50%的硫酸鎂濕敷。一般經濕敷,24h內症狀基本都能消失。
4 討論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作為頭皮針的替代產品,60、70年代已在歐美國家普及,目前國內許多大醫院已將留置針作為臨床靜脈輸液的主要工具。由於靜脈留置針可以減少靜脈多次穿刺的痛苦、保護血管又可降低護士反復穿刺的壓力,因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而以上提到的問題在臨床工作中直接影響靜脈留置針使用的成功率。因此在靜脈留置針的應用中除了提高護士的操作水平外,還應加強無菌觀念,加強護士的責任心。培養護士處理問題的能力。此外,應向患兒及家長做好解釋和說明,以取得合作,使留置針的使用得到合理的保護,從而進一步提高套管針在留置中的成功率,減少並發症的發生。有利於促進患兒盡快康復。

靜脈留置針操作簡單,留置的肢體活動方便,可減少反復靜脈穿刺,減輕患兒的痛苦,深受患兒家長的喜愛,在兒科病房廣泛使用。由於小兒好動,血管細、血管壁薄,留置針留置時間不長,為使留置針在兒科得到安全有效使用,國內護理學者對小兒靜脈留置針安全留置的相關因素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現綜述如下。

1 安全留置部位的選擇

小兒靜脈留置針可選擇留置的部位較多,有頭皮靜脈、四肢淺靜脈、腋靜脈、頸外靜脈、腹股溝靜脈等,不同的留置部位留置時間有明顯的差異。艾芳〔1〕對1 559例住院患兒進行了臨床觀察,發現新生兒組頭皮靜脈和上肢靜脈留置時間無差異,比下肢靜脈留置時間長;嬰幼兒組頭皮靜脈留置時間最長,下肢靜脈留置時間最短;學齡組四肢各部位留置時間無差異。故新生兒、嬰幼兒靜脈穿刺首選頭皮靜脈,其次為上肢靜脈。但有顱內出血、新生兒缺血性腦病的患兒,為了減少搬動,防止出血加重,應盡量避免頭皮穿刺〔2〕。對於相對配合的患兒可採用頸外靜脈留置〔3〕。新生兒應選擇腋靜脈置管,腋靜脈留置時間比四肢淺靜脈或頭皮靜脈留置時間長,並且易於固定及護理〔46〕。

2 穿刺技巧

小兒年幼,穿刺操作時不配合,血管管腔小,傳統的穿刺方法常使送管不順利。胡小薇等〔7〕對該方法進行了改進,採用左手一直綳緊皮膚,右手持針翼,呈15°~30°角刺入,見回血後降低角度,繼續進針2 mm左右,左手繼續綳緊皮膚,右手持續緩慢注入生理鹽水,使穿刺部位血管充盈,防止盲目送管穿破血管。對血管細、血容量不足、休克的患兒效果更好。有報道〔8〕,新生兒頭皮靜脈呈樹枝狀分布,而大隱靜脈行走較為彎曲,採用分多次逐步將針芯退出的方法,可使外套管在血管的行走過程中盡可能有針芯支撐,防止外套管在送管時打折,便於留置針順利通過彎曲。

3 固定方法

3.1 頭部固定法

患兒好動,固定留置針的膠布容易松脫,出現脫管,影響了留置時間。為此黃文璟等〔9〕在小兒頭部留置時,在留置針的稜角處用少量棉花鋪墊後用3m膜固定,再用皮膚外傷固定用5號彈力網套,套進患兒頭部,能有效的延長留置時間,由於彈力網套的彈性及透氣性能好,不會給患兒帶來不適。使用3m外科自粘綳帶固定頭部靜脈留置針,同樣可以延長留置時間〔10〕。

3.2 四肢固定

新生兒皮膚嬌嫩,四肢活動度較嬰幼兒小,張惠娣〔11〕採用海綿代替夾板固定四肢靜脈留置針,使肢體活動時順應性好,避免夾板固定時順應性差壓迫局部影響血液循環而出現局部水腫、脫管及夾板誤傷肢體,影響留置。為了防止針梗處和肝素帽持續壓迫局部,引起局部壓傷,在固定留置針時在這些部位墊少量棉花後固定,再將患兒小手放入棉質手套內,腳部穿松緊適度的襪子,也可用小毛巾包裹〔12〕。

4 封管

4.1 封管液選擇

4.1.1 生理鹽水與肝素液

封管是使留置針管腔內充滿液體,增加管腔內壓力,防止血液反流,避免堵管。由於小兒與成人不同,為了尋找安全有效的封管液,許多護理人員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有報道〔13〕生理鹽水代替肝素鹽水為66例患兒留置針封管最長維持16 h。饒慶華等〔14〕對546例應用留置針的住院患兒進行了生理鹽水與肝素液封管對比,結果用肝素液封管明顯優於生理鹽水,保留時間相對延長。認為生理鹽水雖然在一定條件下防止凝血堵管,但當病情危重或某些病理情況下血液呈高凝狀態,體內抗凝血功能減弱微循環改變時生理鹽水不足以抗凝,所以應根據病情,適當選用肝素鹽水封管,提高留置效果。

4.1.2 血液病患兒封管液的選擇

許燕等〔15〕報道,有血流動力學問題的病人,如高凝狀態或出血傾向者建議不用留置針。但饒慶華等〔14〕經過對77例肝素鹽水封管前後,出凝血時間、血小板、紅細胞均值對比,差異無顯著性意義,認為肝素液封管對血液病患兒並非禁忌。除了有明顯的出血傾向者外均可選用。同樣牟園芬〔16〕對36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患兒進行肝素及生理鹽水封管對照,結果使用肝素封管液對itp患兒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計數無影響,不會加重患兒原有的出血傾向,且保留時間明顯長於生理鹽水封管液。但安利等〔17〕認為血液病人如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肝素過敏者應選擇枸椽酸鈉溶液封管。2.5%枸椽酸鈉能降低血中鈣離子濃度,起到抗凝血作用。

4.1.3 其他

還有使用1∶5(1份保養液加5份生理鹽水,保養液內含1.33%枸椽酸鈉、0.47%枸椽酸、3%葡萄糖)保養液用於小兒靜脈留置針封管的報道〔18〕。

4.2 封管液濃度及劑量的選擇

小兒血管小,封管液量過多,推注時間長,力量不均可損傷血管內皮,形成血栓性靜脈炎。因此,封管液量為2 ml,肝素的安全有效的量化指標,以新生兒0.5 u/ml,3歲1 u/ml ~5 u/ml,7歲5 u/ml,14歲5 u/ml~12.5 u/ml較適宜〔14〕。但也有報道〔19,20〕,採用3 ml肝素液封管留置的天數明顯多於2 ml肝素液封管留置的天數,認為2 ml肝素液含肝素液量相對少,易發生堵管,導致留置時間縮短。

4.3 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關鍵,方法得當可延長留置時間。張家榮等〔19〕對120例新生兒進行封管探討,認為將針頭斜面進入套管針內均勻推注3 ml肝素溶液留置天數顯著高於將針頭2/3進入套管針內推注2 ml後,再將剩餘1 ml邊推邊退行正壓封管留置的天數。原因是肝素帽橡膠緻密度極強,退針時容易將針頭一下退出套管針外,達不到正壓封管的目的,而只將斜面進入套管針內均勻推注3 ml肝素溶液,則不會引起負壓封管,使留置時間延長。魏菊英等〔20〕認為,邊推邊退的封管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病,由於退針的均勻速度很難掌握,容易造成負壓封管,導致凝血堵管。

5 靜脈炎的預防

5.1 血管選擇

應根據不同年齡、病情、用途、血管情況選擇不同的血管。選擇的血管要柔軟、直、有彈性、易於觸及、充盈良好,避開關節部位〔21〕。王惠仙等〔3〕研究認為頸外靜脈留置時間長,靜脈炎發生率低。頸部條件許可,患兒相對配合,可採用頸外靜脈留置。胡艷群等〔22〕報道,在搶救危重嬰幼兒時,可採用腋靜脈置管,腋靜脈為大靜脈,輸入的血管活性葯物隨血液快速進入循環,減少了葯物對局部血管的刺激,管徑粗,留置針套管進入血管後漂浮在血管中;而頭皮、上肢、下肢靜脈血管細小,靜脈迴流速度慢,局部血管壁長時間處於葯物刺激中,易發生靜脈炎。朱琴等〔5〕認為,早產兒,腋靜脈留置穿刺成功率高,並發症少。腋靜脈管徑粗、直、血液流暢,葯物對血管的刺激小,腋部活動度少,避免機械刺激,減少靜脈炎。

5.2 留置針的選擇

選擇適合血管粗細的留置針可減少靜脈炎的發生。應根據患兒不同年齡及病情選擇相應型號的靜脈留置針,嬰幼兒一般選用套管較細的24g,而手術及較大年齡的患兒可選用24g、22g的留置針〔21〕。

6 宣教工作

根據患兒特點,有針對性進行指導,囑新生兒家長在喂哺和睡眠時避免觸碰留置針,嬰幼兒期強調陪護人員的看護,學齡組患兒給予正確引導〔23〕醫務人員、家長、患兒共同參與留置針的維護,延長留置時間。

綜上所述,要使小兒靜脈留置針能安全有效的留置,應根據患兒年齡、病情、血管情況選擇合適的血管及留置部位,熟練的穿刺技巧,妥善固定,有效的封管,適時的宣教

④ 心胸外科文化牆用什麼內容好

可以用科室介紹,醫生團隊和護士風采、診療項目,健康教育知識宣傳。

⑤ 為什麼靳東白百何都部宣傳外科風雲

靳東宣傳了啊

《外科風雲》播出時 一直在發微博的

幫忙採納一下 謝謝

⑥ 一個好的插畫師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第一 學好了插畫,插畫行業不會虧待你。

插畫人才目前市場還是非常緊缺的,只要你有實力,找工作不是問題,在找工作以前,先練好自己的本領,打好自己的基本功,這樣到了崗位上,你才有提升的基礎,剛開始工資低低一點無所謂,初期重在提升自己,當真正成熟了,工資不是問題的,非常理解,大家不能總是為愛發電,學習插畫,也是為了要吃飯生活的,實實在在的最好。在下面我會具體講解插畫的行業前景,也給大家一個定心丸,學就是了,插畫行業不會虧待你。

第二 給自己學插畫一個希望,希望就是有牛掰的師傅帶你。

如果你自己完全自學?你覺得能學好嗎?

你到網上到處扒拉資料?你覺得能學會嗎?

你有各種插畫疑難問題?你自己能解決嗎?

但是,如果有一個高手帶你,你是不是有一種感覺,學習插畫有希望,是的,我們剛剛學插畫的時候,其實最容易給我們希望的就是一個牛掰的老師,有牛人當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內心就特別有底氣,雖然自己什麼都不會,但總是按奈不住,內心莫名其妙的自信,所以學插畫最好的前景就是有一個好老師帶你,

當然同學們可能會擔心,找不到好老師啊,理論是這樣的,但是現實很骨感啊,沒關系,我給大家介紹一位互聯網板繪插畫高手,他每天晚上8點會在網上免費直播講板繪插畫原畫,網上很多人都會去聽的,因為講的特別幽默,也很通俗易懂,聽著很過癮,腦同大開的感覺,莫名其妙的會覺得,我一定能學會插畫,這就是牛人的力量,想學的同學可以到羽柔老師的圍芯(諧音):排在前邊的是:w9,排在後邊的是:kaka,把以上兩組字母按照先後順序組合起來即可。聰明的人,知道吸收別人的精華,為我所用,別再等待了,開啟你學習插畫的星辰大海之路。

⑦ 我想做一個科室宣傳版燒傷整形外科包括手顯外這個宣傳版是掛在科室里要求是語言厚重有文化底蘊 突出中醫特

我想做一個科室宣傳版燒傷整形外科包括手顯外這個宣傳版是掛在科室里要求是語言厚重有文化底蘊 突出中醫特?
首先要明確手部顯微外科,和燒傷整形外科都是西醫手術,不是現代中醫所涉及的。
至於燒傷科的宣傳板可以考慮使用中醫的技術。
你在網站上尋找一下燒傷的醫院,參考一下。或者登陸我的博客,看看燒傷欄目。

⑧ 口腔頜面外科宣教視頻,目的是給廣大患者做宣傳用

DDD

閱讀全文

與外科宣傳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恐怖國產電影 瀏覽:767
市場營銷學高數難嗎 瀏覽:302
企業小文化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10
食物鏈的女主角叫啥 瀏覽:607
適合十四歲孩子看的電影 瀏覽:26
韓劇音樂老師和學生的電影 瀏覽:727
慾望城市丁冬浩哥是誰演的 瀏覽:874
凸點 電影 瀏覽:89
金燕電影有多少部 瀏覽:591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相關問題 瀏覽:333
毒液1叫什麼名字 瀏覽:785
何佩瑜雨天換輪胎電影名 瀏覽:310
企業形象大使海選策劃方案 瀏覽:270
法國啄木鳥作品排行 瀏覽:218
魔幻喜劇英文 瀏覽:194
培訓機構疫情防控方案及應急預案 瀏覽:360
性電影日韓 瀏覽:842
韓國電影禁男主帥 瀏覽:178
有個電影叫什麼一點半 瀏覽:261
奧迪a8l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