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我是法治宣傳員手抄報

我是法治宣傳員手抄報

發布時間:2021-01-31 12:43:59

㈠ 關於法制宣傳手抄報的畫怎麼畫

1.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全國法制宣傳日是每年的12月4日。
2.《全國檔案系統「五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提出了什麼目標?
《全國檔案系統「五五」法制宣傳教育規劃》提出,通過實施「五五」普法規劃,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的檔案法治觀念和檔案意 識,進一步增強檔案部門公務員的檔案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檔案部門依法治理的自覺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3.什麼是檔案法規體系?
檔案法規體系是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為核心,由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若干有關檔案工作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所構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的統一體。
4.《檔案法》有什麼作用?
《檔案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1)它是管理我國檔案事業的法律依據。
(2)它是有效保護檔案財富,開發檔案資源的有效武器。
(3)它是公民、法人及其他各種組織從事檔案事務的行為准則。
(4)它是公民維護檔案權利,履行檔案義務的法律保障。

5.我國檔案工作如何體現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
《檔案法》第五條將「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原則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同時在第二章檔案機構及其職責第六條的規定可以看出,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即國家檔案局)是全國檔案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即省、地(市)、縣檔案局分別是本行政區域檔案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全國的檔案工作都必須接受國家檔案局的統籌規劃和協調,接受國家檔案局和地方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6.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加強對本單位檔案工作的領導,保障檔案工作依法開展,應當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 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加強對本單位檔案工作的領導,保障檔案工作依法開展。具體來說應當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從法治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對本單位檔案工作的領導,合理確定檔案工作在本單位的法定地位。
(2)健全本單位的檔案機構,並為其完善和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3)逐步改善本單位檔案工作條件,滿足本單位檔案工作正常開展所需的物質要求,保障本單位檔案工作依法開展。

7.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單位對在檔案工作中有顯著成績的哪些行為應當予以獎勵?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六條規定了 5 種應予獎勵的行為:
(1)對檔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做出顯著成績的。
(2)對檔案的保護和現代化管理做出顯著成績的。
(3)對檔案學研究做出重要貢獻的。
(4)將重要的或者珍貴的檔案捐贈給國家的。
(5)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律、法規的行為作斗爭,表現突出的。
8.為什麼《檔案法》及其實施辦法將向國家檔案館捐贈重要或者珍貴的檔案作為一種獎勵條件?
《檔案法》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向國家捐贈檔案的,檔案館應當予以獎勵」。《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六條第四項規定,將重要或者珍貴檔案捐贈給國家的應當給予獎勵。我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歷史檔案資源非常豐富,有的檔案本身也是文物。特別是各個不同歷史階段所形成的歷史檔案,由於政治及社會等方面的原因,至今仍有相當一部分散存在民間。各級各類檔案館通過大量的徵集活動,已經從民間和其他組織手中收集到一部分重要、 珍貴的檔案,使這部分檔案不僅得到了妥善的保管,而且在更大的范圍內使之得到利用。但這種徵集活動畢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並且迄今檔案館收藏的檔案還不能充分反映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因此,《檔案法》及《檔案法實施辦法》將向國家檔案館捐贈重要或者珍貴檔案作為一種獎勵條件,意在用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方式,促使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鼓勵每一個公民自覺地保護檔案,促進檔案館館藏的豐富和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9.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的職責是什麼?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九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依照《檔案法》第七條的規定,履行下列職責:
(1)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建立、健全本單位的檔案工作規章制度;
(2)指導本單位文件、資料的形成、積累和歸檔工作;
(3)統一管理本單位的檔案,並按照規定向有關檔案館移交檔案;
(4)監督、指導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
10.為什麼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對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具有監督、指導職責?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九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監督、指導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與所屬機構存在上下隸屬的關系,對所屬機構的管理就是由這種隸屬關系所決定的。這種管理不是社會管理,屬於單位內部的管理。一個單位的管理涉及許多方面,檔案工作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這些下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其檔案工作一般都自己負責,作為上級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並不代替所屬機構具體的檔案工作,所要做的事是對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如果對所屬機構檔案工作監督不力,或者指導不當,造成損失,那就是有關的作為上級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沒有履行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規定的這一職責,是一種失職行為。
11.對國家規定的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為什麼要定期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
《檔案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對國家規定的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必須按照規定,定期向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移交,集中管理,任何個人不得據為己有」。在《檔案法》頒布以前,一些單位或個人以種種借口或不進行立卷工作,或將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據為己有,長期不進行歸檔或拒絕歸檔,造成檔案文件的流失和損毀。特別是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機構發生變化時,因為平時的文件材料歸檔工作做得不好,造成檔案文件遺失、損毀的案例舉不勝舉。
12.經過整理和立卷的文件材料,如果不由本單位的檔案機構或檔案工作人員集中管理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二條對《檔案法》第十條的規定進行了細化,規定「按照國家檔案局關於文件材料歸檔的規定,應當立卷歸檔的材料由單位的文書或者業務機構收集齊全,並進行整理、立卷,定期交本單位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集中管理,任何人都不得據為己有或者拒絕歸檔」。實踐中,有些地方或單位由於沒有重視歸檔和檔案移交工作,一些工作人員將本單位一些重要的檔案文件長期放在個人手中,久而久之造成檔案的丟失,在需要利用檔案的時候,卻找不到這些檔案,由此給單位造成重大損失。也有些工作人員,將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文件材料視為個人財產,據為己有,有的甚至將拒不歸檔作為要挾單位的條件,在單位不能滿足個人私慾時,將個人手中的檔案文件私自出賣,給國家和單位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13.什麼是保密檔案?
所謂保密檔案是指記錄國家秘密的檔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下簡稱《保密法》)第二條的規定,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14.國家所有的檔案能夠進行買賣嗎?
《檔案法》第十七條規定「禁止出賣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出賣。」因此,國家所有的檔案不能進行買賣。
15.為什麼國家不嚴格禁止檔案所有者對非國家所有的但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向檔案館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買賣與贈送?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對非國家所有的但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簡單地限制出賣不符合實際需要。應當是既要維護國家、社會的利益,也不要限制集體、公民對其檔案的所有權、處分權。為使這部分檔案的出賣在遵循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合法、公開地進行,全國人大常委會1996年在修改《檔案法》時對集體所有、個人所有的這部分檔案的管理規定作了修改。《檔案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前款 所列檔案,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出賣;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賣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嚴禁倒賣牟利,嚴禁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這樣修改以後,既解決了對這部分檔案的嚴格禁止出賣的不實際的規定,同時也解決了對隨意買賣檔案,造成國家重要檔案的流失或者泄密的現象。

16.對非國家所有的但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的買賣與贈送進行審查時應注意什麼?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七條規定,「屬於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於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各級國家檔案館寄存、捐贈或者出賣。向各級國家檔案館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賣、轉讓或者贈送的,必須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嚴禁向外國人和外國組織出賣或者贈送。」經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對國家和社會沒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檔案所有者就可以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單位或個人出賣。如果經審查認為這 部分檔案屬於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並且不宜出賣給國家檔案館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的,負責審查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向檔案所有者宣傳我國檔案管理的法律規定,從而要求檔案所有者自覺保護檔案的安全,或通過耐心的工作,將這部分檔案收購或予以征購。檔案所有者憑縣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 部門的批准文件可以進行合法出售。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審查這部分檔案的同時,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些珍貴檔案的來源,有利於國家對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非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的監控與管理。
17.哪些情況下,才可以向國內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贈送、交換和出賣檔案的復製件?
《檔案法》第十七條規定:「檔案復製件的交換、轉讓和出賣,按照國家規定辦理。」根據《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只有在下列情況下,經國家檔案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才可以向國內外的單位或者個人贈送、交換和出賣檔案的復製件:
(1)為了收集和交換我國散失在國外的檔案;
(2)為了進行國際文化交流;
(3)為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需要;
(4)為了科學研究的需要;
(5)為了推廣科技成果的需要;
(6)為了國家利益的其他需要。
18.國家對檔案及其復製件出境有什麼具體管理規定?
《檔案法》第十八條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檔案以及這些檔案的復製件,禁止私自攜運出境」。 根據這一原則規定,《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十九條將國家所有的檔案進一步具體劃分為幾種類型,並分別明確規定了哪些不允許出境和哪些允許出境、如何出境。
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中被確定為一級檔案的,無論是檔案原件還是復製件,任何組織與個人均不允許攜運出境。
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中被確定為二級檔案的,無論是檔案原件還是復製件,需要攜運出境的,必須經國家檔案局審查批准。
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的三級檔案以及其他未列入等級的檔案,無論是檔案原件還是復製件,需要攜運出境的,必須經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
屬於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於國家所有的但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及其復製件,無論其存放何處,如需攜運出境的,也需報經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批准。
19.一般情況下,需要攜帶檔案或檔案復製件出境的組織和個人應如何向有關部門申報?
一般情況下,需要攜帶檔案或檔案復製件出境的組織和個人,應當提前1個月向國家檔案局或所在地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申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接到申報後,應及時進行審查,作出批准與否的決定,必要時,可會同有關檔案形成部門或國家保密部門一起 審查。海關憑批准文件查驗放行。
20.檔案館保存的檔案應當分期分批向社會開放,有具體的開放起始時間嗎?
檔案館保存的檔案應當分期分批向社會開放,有具體的開放起始時間。《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檔案(包括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檔案;民國時期的檔案和革命歷史檔案),自《檔案法實施辦法》實施之日起向社會開放;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形成的檔案,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向社會開放;
(3)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可以隨時向社會開放。
21.對檔案的開放主體為什麼只限定為各級國家檔案館?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條將開放檔案的主體限定為各級國家檔案館,即明確了只有各級國家檔案館才具有向社會開放檔案的法定職責。這里所稱的各級國家檔案館,是指負責接收、保管檔案的中央、省、地、市、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和專門檔案館,不包括部門檔案館和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組織內部的檔案室或具有檔案室性質的檔案館。這是由於部門檔案館主要是收集管理本部門檔案的事業機構,且由於他們檔案內容的特殊性,如外交、安全、公安等部門檔案館,他們所存的檔案開放期限與國家綜合檔案館和專門檔案館有所區別。對於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組織內的檔案室來說,由於其保存的檔案形成年代較近,現實性和秘密性較強,所以他們所保管的檔案不屬於到期應當開放的范疇,也不承擔向社會開放檔案的任務,一般只供本單位內部使用。

22.為什麼對檔案的開放作限制性的規定?
《檔案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檔案館保管的檔案,一般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向社會開放。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少於30年,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開放的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多於30年,具體期限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施行。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前款所列檔案中涉及國防、外交、公安、國家安全等國家重大利益的檔案,以及其他雖自形成之日起已滿30年但檔案館認為到期仍不宜開放的檔案,經上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延期向社會開放」。這里 對有關檔案開放做了限制性的規定。一般來說,開放檔案並不是毫無保留和無條件的。對一般的檔案而言,滿30年後己失去了秘密性,但其中並不能排除不宜公開的檔案的存在,對這類檔案就要延期開放或控制使用,這是符合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也是當前國際上許多國家開放檔案的通例。雖滿30年但檔案館認為不宜開放的,經上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可以繼續延期開放,延期到何時則由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和具體情況決定,這樣規定體現了靈活性。

23.除了屬於國家秘密的范圍以外,還有哪些因素使檔案需延期開放?
按照《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的規定,除了屬於《保密法》規定的國家秘密的范圍的檔案不宜對社會開放外,需延期開放的檔案,還有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因為在各級國家檔案館保存的檔案中,有相當一部分檔案是未經科學整理的,有的沒有張、頁號,有的沒有案卷標題,也有的因自然原因,紙張老化、字跡褪變,不做進一步的修復與整理,是無法直接向社會提供利用的。因而,這一部分的檔案也可能延期向社會開放。
24.檔案的利用具體是指什麼形式?
《檔案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組織持有合法證明可以利用已開放檔案。《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明確界定了檔案利用的內涵。檔案的利用是指單位或個人通過閱覽、復制和摘錄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級各類檔案館或檔案室保存的檔案的行為。利用檔案的形式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閱覽。指利用者在檔案館(室)內專設的閱覽室、接待室等場所查閱其所需要的檔案原件或檔案縮微品、復製件:
(2)復制。指對利用者所需要利用的檔案內容,由檔案館(室)通過攝影、復印、拓印、打字等方法為其復制檔案原件,供利用者帶回利用;
(3)摘錄。指利用者在檔案館(室)利用檔案過程中,將其中所需要的部分譽抄下來以供自己今後查證、研究之需。
25.我國對本國公民和組織利用已開放檔案的程序有什麼規定?
依據《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以及國家檔案局頒布的 《各級國家檔案館開放檔案辦法》等有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和組織凡是持有工作證、居民身份證、單位介紹信、學生證等合法證明之一,都可直接到檔案館利用已開放的檔案,有提供利用義務的單位不得以非法借口拒絕提供利用。
26.我國對外國組織或個人利用我國已開放檔案的程序有什麼規定?
根據《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以及國家檔案局頒布的《外國組織和個人利用我國檔案試行辦法》的規定,外國組織或個人利用我國各級國家檔案館已開放的檔案,凡已經我國有關主管部門的介紹和保存該檔案的檔案館同意的,可以直接到各級國家檔案館閱覽、復制、摘錄或以函、電等方式利用已開放的檔案。這里的有關主管部門一般指的是我國負責外事工作的部門或外國組 織或個人來華的接待單位的主管部門。具體程序是,外國組織或個人根據與我國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簽訂的有關文化交流協定利用我國各級國家檔案館的檔案,可通過簽訂協定的我國有關部門介紹,提前30天向有關檔案館提出申請。以其他途徑利用中央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國家檔案館的檔案可提前 30 天向國 家檔案局或有關檔案館提出申請。利用地區(市、州、盟)級和縣(市、區、旗)級國家檔案館的檔案,可提前30天向國家檔案局或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利用檔案者須說明自己的身份和利用檔案的目的與范圍,同時應當交納有關費用。在利用檔案過程中須遵守檔案館的有關規定。

27.利用者如果需要利用保存在各級國家檔案館的未到法定開放期限的檔案,應當符合什麼條件?
根據《檔案法》第二十條和《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利用者如果需要利用保存在各級國家檔案館的未到法 定開放期限的檔案,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利用主體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公民個人;
(2)利用目的是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教學科研和其他各項工作的需要;
(3)須經保存該檔案的檔案館同意,必要時還須報經有關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4)遵守國家制定的有關利用未開放檔案辦法等有關規定。
28.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保存的尚未向檔案館移交的檔案,利用者如果需要可以利用嗎?
《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五款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保存的尚未向檔案館移交的檔案,其他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組織以及中國公民需要利用的,須經檔案保存單位同意飛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保存的檔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按照移交期限向有關國家檔案館移交。這些檔案在未向有關檔案館移交前,主要供本單位工作需要查考利用。本單位以外的利用者如果需要利用,須經保存該檔案的單位同意。
29.檔案的公布與檔案的開放有什麼聯系?檔案的利用者有權公布檔案嗎?
檔案的公布與檔案的開放關系十分密切。檔案開放是指將原 來處於封閉狀態的檔案依法向社會公開,供社會各方面利用,將過 去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的檔案轉變為供社會利用。凡已開放的 檔案,任何人和組織都有權利用。但依據《檔案法實施辦法》規 定,利用者只有利用權而無公布權,無權」首次向社會公開」。檔 案的公布其意義在於,只要檔案內容一公布和進入公共領域,社會 就都可以自由利用。利用者在利用檔案中,有可能利用已經公布 了的檔案,此時利用者是否向社會公布已不是問題。但如果利用 的是尚未公布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鄧小平爺爺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強法制重要是進行教育,根本問題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中學都要進行法制教育。因此,我們每位中、小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㈡ 全國法制宣傳日手抄報

幫你找到一篇法制報範文,希望對你有用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一、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特點及成因
(一)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不容樂觀,可以用「數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個詞來概括。從數量上看,全國約2.5 億學生,其中違法犯罪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總數的萬分之六。大城市更高,達到萬分之二十點六。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達70%左右;從危害性看,由於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單純,易於沖動,不計後果,其犯罪危害極大。如建國以來,紹興縣第一起綁票案作案者陳鐵江(當時17歲),因經常逃學,與社會上一幫游手好閑的人混在一起,染上賭博和玩游戲機,為弄錢以綁票索要錢物2萬余元,並將9歲男孩殺死,給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從蔓延性看,青少年犯罪模仿性強,其犯罪行為、手段相互傳播,結幫成伙,同一類案例在某一地區迅速蔓延開來,重復發生。團伙犯罪愈演愈烈,像紹興前幾年也有結幫搞派團伙作案的,如「東街幫」、「城南幫」等。

(二)當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點有:①犯罪呈低齡化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齡為16歲,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齡已降低到14-15歲。②社會閑散青少年犯罪突出。目前,違法犯罪青少年多數是輟學生、失學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務工的青年農民等。他們大多閑散在社會,無所事事,極易發生違法犯罪行為。③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約占青少年作案人數的18-22%。④犯罪的類型復雜,他們或敲詐勒索,或盜竊搶劫,或聚眾斗毆,或殘害親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計算機犯罪。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既有社會環境方面等客觀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觀因素;從主觀上看青少年正是長身體、長知識,人生觀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思想認識上漸趨成熟,敏感好奇,富於想像,喜歡模仿,但辨別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極易受不良影響而導致違法犯罪;從客觀方面原因分析,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學校、家庭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許多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新情況、新問題,其中家庭教育的失誤,學校教育的偏差和社會上各種不良或腐敗風氣的影響等,都會使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好地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廣泛開展以「二法一例」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
法制宣傳教育是貫徹江澤民同志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思想,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和手段,也是貫穿始終的基礎性工作。為了提高廣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我們開展了以「二法一例」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活動:一是充分發揮組織優
勢,在學校、在社區、在農村廣泛開展「兩法一制」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活動,做到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營造氛圍;二是充分爭取社會支持,依靠宣傳、司法、教育、新聞等各職能部門,設計有效活動載體、用事實來說話、用活動來宣傳、實現全方位宣傳教育效果;三是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通過開辟法律專欄,組織開展知識競賽、主題座談會、法律宣傳咨詢、徵文、演講等系列活動,增強青少年依法自我保護的能力和全社會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的意識。
(二)不斷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和基地建設
一支相對穩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者隊伍和一個相對穩定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將是青少年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有關部門出台了《關於在全市中小學中聘請法制副校長的通知》,把在公安、法院、司法局工作的有一定法制教育經驗、思想品德優秀的中層幹部中的業務骨幹聘請為法制副校長,並發給統一的聘請書,就象我就是我們峭岐中學的法制副校長,今天在此為大家講課。並在學生中開展法制知識競賽和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並且有責任配合學校、家庭發現和幫教有問題的學生,治理周邊環境,維護學校教職工員和中小學生合法 權益等。二是建立了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真正落到實處,避免了轟轟烈烈走過場、熱熱鬧鬧拉形式的錯誤現象,從而保障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順利進行。
(三)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組織開展了大型的法律咨詢宣傳活動,以營造青少年維權氛圍。通過活動推動了法制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深化。公安局聯同工商、文化部門集中時間對校園周邊環境和文化娛樂場所、電子游戲廳進行了專項整治,為學生成長營造了一個良好環境等。
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劇本《法庭內處》,故事內容曲折,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一位十四歲少年因家中貧困被迫綴學,整天閑在家中無所事事,漸漸地就染上了賭的惡習,最後為了還賭債,竟失手殺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這部影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現在青少年犯罪記錄高得嚇人,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航天載人飛船剛剛飛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怎麼不讓人憂心如焚呢?在我的身邊也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位堂哥剛滿十六歲,學習成績很不錯,但一批毒販子卻盯上了他,假裝和他接近,逼他吃海洛因,結果害他染上了毒癮,從此再也沒有心思去讀書了,犯癮時,他要用錢去毒販那兒買毒品,漸漸地一發不可拾。錢始終會用完,於是他向父親要錢,父親知道他是個好孩子,所以每次都給他。慢慢地父親開始懷疑,直至最後不給他錢,他只好一直欠著毒販的錢,有一次,毒販對他說:沒錢別擔心,你如果願意,我幫你。於是毒販讓他看準名牌轎車就和兄弟們一起搶它一把,這樣就不用他還錢,還給他海洛因,被逼無奈,他趁四周無人,和毒販們進行搶劫,沒料當場就給警察逮住了,抓進了少教所,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㈢ 我是平安宣傳員手抄報

恭喜

㈣ 關於法制宣傳的手抄報資料

一、近來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不斷自上升。

據報道,1983年我省抓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995名,而1996年已達7663名,13年上升了2.56倍。1991年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是1.8‰,2003年增至3‰,比五六十年代增加了10多倍。目前,25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人數已佔我國所有犯罪人數的70%左右,青少年犯罪比例之大、增長速度之快可謂觸目驚心。

㈤ 我要做一份宣傳法律知識的手抄報!

太誇張了吧?宣傳法律知識的內容夠出書的了!到圖書館或書店找一本手繪手抄報的版面設計的書,裡面有大量圖案供你參考,現在 給你有關法律知識:
奴隸製法律
1)夏 中國最早的奴隸製法律,神權色彩濃厚
2)商 主要源於夏法,又發展了夏法,刑法發達
3)西周 中國古代奴隸製法律的高度全盛時期,神權色彩漸為隱退,出現了最早的民本與慎刑思想,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全面發展。
4)春秋 奴隸製法律走向衰落,出現兩大學術流派法家與儒家。第一批成文法公布
封建製法律
1)戰國 法家思想佔主要地位
2)秦朝 法家思想進一步完善,同時將重刑思想推向及至
3)漢朝 初期採用黃老思想,西漢中期採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漢承秦制,儒家思想滲透法律春秋決獄、引經注律
4)三國兩晉南北朝 中國法律在此有延續性,並有重大突破。
5)隋唐 中國封建法律的全盛時期,唐律是中華法系的代表,立法技術高度完善「儒法合流」,司法制度進一步完善。
6)宋朝 程朱理學,嚴刑「存天理,滅人慾」,法律走向殘酷,最殘酷的生命刑凌遲刑出現。
7)元朝 民族分治「屬人主義」
8)明朝 立法:繼承程朱理學,法律進一步殘酷化,出現廷杖制度。司法:會審制度形成,從唐朝出現,合議制代替獨任職,九卿圓審
9)承襲明制
中國近代法律——西學東漸,中西合壁(法律移植)
1)清末變法修律 中國法律近代化的開端。中華法系解體。立憲,修律,諸法合體
2)南京臨時政府 倡導天賦人權、人人平等、三權分立憲法性文件,體現男女平等、除舊革新的法令文件
3)北洋軍閥 繼續推進法律的近代化
4)國民政府統治時期1927-49 完整的實現了西方法律在中國的移植。六法全書的頒布繼承於法國,進一步向大陸法系靠攏,現在台灣適用。
5)革命根據地1927-49 沒有借鑒西方,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基本主張,提倡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的權益。
一、柏拉圖的生平與著作

柏拉圖(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生於雅典的一個貴族之家。他的父母都是名門望族的後裔,母親更是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梭倫的後代。由於出身高貴,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教育。從20歲起受教於蘇格拉底,從事哲學學習和研究。曾一度渴望在政治上嶄露頭角,但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處死刑,使他放棄了從事政治的願望。後流亡國外,40歲後回雅典並創立了「阿卡德米學園」。在學園中,柏拉圖一邊講學,培養人才;一邊著述,宣講其哲學和政治哲學,前後達41年之久。該學園在歷史上延續了900年,是全希臘文化知識的中心。

柏拉圖是歐洲歷史上第一位保留下完整著作的思想家,前後共著對話25篇。有關政治法律理論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即《理想國》(成於壯年)、《政治家篇》(成於中晚年)、《法律篇》(絕筆)。一般說來,《理想國》代表了他對政治和社會的主要理想,而《法律篇》則是面對現實所寫成的有關法治的著作。

二、正義論與人治論

(一)正義之國與人的類型

柏拉圖的哲學基礎是理念與現實的區分,在柏拉圖看來,世界由「理念世界」和「摹本世界」兩部分組成。理念是精神的,是第一性的,盡管它是無形的,但它是萬物的根源,是永恆不變的真實存在;而摹本世界,則是有形的,虛假的,變化不定的,只能算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人由於分享理念程度的不同,相應地便分別具有了金、銀、銅鐵的三種不同的性質,人也就具有不同的類型和品質:

金→哲學家→智慧

銀→勇士→勇敢

銅鐵→生產勞動者→節制

然而,節制的品質不僅應當為生產勞動者所擁有,也應當成為所有三種人的品質,因為一個國家必須保持和諧協調,只有當人們各盡其職、各守其位時,國家才可能產生「正義」的品德,成為正義之國。當個人的三種品質(慾望、激情和理智)在個體中協調運行秩序井然時,個人就成了正義之人。這意味著理性支配慾望,精神支配肉體;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柏拉圖所說的正義就是一種道德正義。

(二)法律與正義的關系

在柏拉圖看來,一個人品性中,都具有「較善」和「較惡」兩部分。如果較善的那部分佔優勢,就控制住「較惡」的那部分,他就成為自己的主人;如果他接受不良的教育,或者受壞人的薰染,他便成為「自己的奴隸」。當惡性膨脹時,就只好服從外在的權威,這個外在權威就是法律。

對於柏拉圖來說,法律就是一種社會行為准則,它是公道與正義的標志。但是,法律的正義與道德正義不完全相同。法律正義是「訴訟正義」,是指通過法律機器的正常運轉而獲得的後果或判決。因此,法律正義是為道德正義服務的。

(三)哲學王與人治

柏拉圖認為,哲學王通過知識進行統治,比法律統治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法律遠不如和哲學家的智慧相比。因為:(1)哲學家所掌握的是一種真理,它比國家機關所制定的法律要高明得多;(2)「法律者強者之所好」,而現實中的法律並不必然體現正義,而惡法並非真正的法律;(3)法律是刻板和固定的,而政治本身是柔性的。而哲學家的知識可以隨機應變;(4)一切社會都需要和諧,而這只有哲學家通過智慧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三、法制論:立法與守法思想

(一)立法過程論

在柏拉圖看來,立法是一個「清刷」的過程,即必須對原來的舊制度和人們的品質清洗一番,方能制定出新的法律。在立法時,先應當確定憲法大綱,然後是制定法律和規章。柏拉圖重視成文法,而認為習慣是來源於普通人的習俗。

(二)立法原則論

根本的原則是依照公正的理念制定法律,並應依全體人民的幸福為依據。就立法的重點而言,著重於培養公民的法律精神。

(三)守法論

柏拉圖從歷史的角度追溯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認為國家形成於契約。而契約的核心就是對法律的遵守,這就意味著,只有守法的美德才是符合國家的本性的。[1]

柏拉圖認為,對於有意志的公民來講,法律的統治並不具有強迫性,而是體現了國家的良善願望。他認為:「如果法律能完全導致至善或至少是能部分地達到這樣的目的,這些法律我們都應該執行。」對公民的教育也是要引導他們執行和遵守法律;法律必須擁有權威,國家官員的權力必須受到約束,所謂良法須由良吏來執。

四、柏拉圖法律思想的主要評價

第一,法治主義思想是西方法律傳統源遠流長的一個傳統,對西方近代法治主義的復興具有深遠的影響,並成為羅馬法的重要思想基礎;

第二,概括了古希臘政治哲學的精髓:最好的政治是難以實現的,而防止最壞的政治是可能的,這就是,必須運用至高無上的法律進行統治。

第三,關於「混合政體」的研究以及「分權原則」的論述,被學者譽為三權分立的原型。

第四,集體主義方法論也開創了後世以集體為單位研究國家、法律學說的先河,在柏拉圖的理念中,個人只是城邦的工具和手段,並無獨立存在的價值。

----------

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一、亞里士多德的生平與著作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臘網路全書式的思想大家,曾師從柏拉圖。其代表著作是《政治學》和《雅典政制》(研究158個國家城邦政治制度的總結之一),此外,《倫理學》中也有大量的法律思想資料。國內苗力田教授主編的《亞里士多德全集》有十卷之多。

二、法律正義論

(一)正義的內涵與分類

亞里士多德認為,城邦以正義為基礎,由這種正義衍生出法律,以判斷人間的是非曲直。正義是指人們在社會關系中所產生的一種美德。正義和不正義含有兩種意思:一是指能否服從紀律;二是指一個人所取得的東西是否他應當得到的。正義又可分為「普遍的正義」和「個別的正義」兩種。其中「個別的正義」又分為「分配的正義」和「平均的正義」兩種。「分配的正義」就是求得比例的平等,這種正義是從人的不平等性出發的,而這種不平等性是自然造成的,是固定不變的。至於「平均的正義」就是指人們之間的平等關系。這種正義是以人的等價性為依據,使相互利益等同。

(二)法律正義論的延伸:平等與中庸

1.平等。一是數量平等,即各人所得到的事物在數量和容量上與他人所得的相等;二是比值平等,即根據各人的實際價值按比例分配與之相衡稱的事物。政治權利的分配必須以人們對於構成城邦各要素的貢獻的大小為依據,誰具有比他人較為優越的政治品德,誰在城邦實現良善生活的過程中善德行為最多,誰就應該在這個城邦中享受更多的利益。

2.中庸。所謂中庸是指不偏不頗,處於兩個極端的中間。亞氏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有過度、不及和適中三種狀態,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性。對於社會而言也是如此,社會分為極富者(常逞強放肆以致犯罪)、極貧者(往往懶散無賴易犯小罪)和中產階級。唯有中產階級是貧富兩階級矛盾的「最好的中性的仲裁者」。因此,中產階級最適宜擔任統治者和立法者。

(三)正義與法律的關系

法律是建立在正義基礎之上的,由正義延伸出法律。正義的原則寓於實體法之中。自由正義導致了自然法的形成,而這成為國家制定實在法的依據。

三、法律的定義、作用、分類

(一)關於法律的定義

法律是政治上的正義,是世所公認的公正不偏的權衡標准,是理性的體現,又是一個合同式的契約。法律的特性包括:(1)公正性:法律是正義的體現,它對一切人,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是平等的;(2)可變性,法律應該允許變革,當然這咱變革須要慎重;(3)必須遵守性。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是人們的行為准則,人人都必須遵守它。

(二)關於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和目的全在於為了城邦的「善業」,為了「善德」,為了追求「公共福利」,增進人類的道德。

(三)關於法律的分類

1.自然法與制定法。自然法是人類理性的體現,是以正義為基礎的,是存在於社會的普遍原則,是反映「自然存在秩序」的法律;制定法即實在法,是由人制定的。自然法高於制定法;

2.基本法和非基本法。基本法實際上也就是憲法,它規定國家的治理形式,規定統治者的人數及產生的辦法,規定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

3.良法與惡法。凡是正宗政體下制定的法律為良法;凡是在變態政體下制定的法律為惡法;

4.成文法和習慣法。習慣法即希臘城邦中長期存在的習俗或稱禮儀。

四、法治主義理論

(一)法治的涵義

法治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這就是說,所謂法治,即良法與守法的結合。

(二)法治的具體體現

1.立法方面:亞氏強調立法必須遵守以下原則:一是反映中產階級的利益;二是研究國家的情況;三是考慮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強教育;四是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

2.執法思想。國家執政人員要嚴格執行法律。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應嚴格依法執行;法律規定不同詳的或沒有規定的,必須按照法律的原則來公正地處理和裁決案件。

3.守法思想。守法是法治的關鍵。國家必須加強對公民守法觀念的培養和訓練。

(三)法治的優越性

法治的優越性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而這種優越性主要體現在:第一,法律是集體智慧和審慎考慮的產物;第二,法律沒有感情,不會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會說話,不能象人那樣信口開河;第四,法律藉助規范形式,具有明確性;第五,實行人治容易貽誤國家大事,特別是世襲制更是如此;第六,時代要求實行法治,不能實行人治;第七,實行一人之治較為困難,君主的能力和精力畢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剝奪了大家輪流執政的權利。

(四)法治缺陷的彌補

在法律有所不及的地方可以採取三種補救措施:以個人的權力或若幹人聯合組成的權力「作為補助」;對某些不完善的法律進行適當的變更;加強法律解釋。主要是指法律的精神(法意)來對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和裁決。

五、亞里士多德法律思想的特點

第一,與柏拉圖一樣,均從倫理學入手來探討理想的政治生活方式,由此開創了西方法哲學的理論傳統,並在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實現;

第二,將法與政治合而為一進行研究,使法律社會學或者政治法律學的學科構造奠定了基本的原型;

第三,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的特點,分析問題的立足點是考察現實,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歸納法,即通過分析、比較,然後得出結論。所以有人稱,柏拉圖給予後人以更多的激情與理想,而亞氏則留下較成熟的體系與邏輯;[1]

第四,推崇法治的精神,對於西方成熟的法治理論的建立,有著重要的意義。

㈥ 法制宣傳日 手抄報 內容要簡短!

不僅小學生要知道已下是人都要知道
知法、懂法、學法、不犯法

㈦ 法制宣傳日手抄報

一:1、弘揚憲法精神 構建和諧社會
2、實行依法治國 堅持執政為民
3、增強憲法觀念 推進依法治國
4、宣傳憲法精神 維護憲法權威
5、懲治邪惡,維護正義——「12·4」法律就在身邊
6、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為你,為我,為他,為大家
二:方案:
1.主題:確立我校本次法制宣傳活動大主題為「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我校緊密結合宣教主題進一步確定為「學法、懂法、用法,保護自身安全」。
2.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在學校師生中廣泛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學校師生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觀念、權利義務相一致觀念、公平正義觀念,進一步推進我市依法治市進程。
3.活動組織:(領導,組員)
4.1,橫幅高懸
2,主題班會
3,生活實踐
4,以學慣用法、懂法,保護自身安全為主題的《致家長一封信》
5,《我做懂法好青年》的實踐作業
6,升旗法制宣傳演講
7,散發宣傳單
三:倡議書:同學們:
法制建設,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重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保障。當此法制宣傳日之際,讓我們一起學習法律、信仰法律、遵守法律、運用法律、維護法律,將法律的公平、正義理念傳播到社區的各個角落,共建我們身邊的和諧。對我有幫助

㈧ 法制宣傳手抄報的題目

相信法制 熱愛生命
讓我們敲響法制的警鍾
學法 懂法 守法
關心法制 從我做起

閱讀全文

與我是法治宣傳員手抄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物質遺產展覽策劃方案 瀏覽:943
大眾汽車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117
學校教師五年一輪培訓方案 瀏覽:95
網路營銷與社會熱點的案例 瀏覽:165
網路營銷實體產品 瀏覽:238
鎮村綜治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444
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結束安排 瀏覽:698
員工階段培訓方案 瀏覽:175
麵包甜品行業促銷方案 瀏覽:851
雙十一運動衣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595
促銷活動重點要素 瀏覽:986
電子商務企業三個階段 瀏覽:87
白板校本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367
市場營銷基本原則是什麼 瀏覽:997
市場營銷專業如何用非概率抽取本 瀏覽:360
關於電子商務前景 瀏覽:848
建築施工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好處 瀏覽:148
我國網路營銷研究 瀏覽:83
東莞市聞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91
綠韻天成電子商務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