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房縣宣傳部

房縣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1-31 11:08:10

⑴ 房縣流動廣告宣傳車廣告宣傳車,哪裡有

流動宣傳車品牌分福田,東風,江淮,江鈴,慶鈴,長安,重汽的同時也分回小,中,大車型答,一般小型和中型宣傳車銷量比較多。
小型宣傳車側面尺寸:2.24×1.44=3.2㎡ 6.7~9.8萬
中型宣傳車側面尺寸:3.84×1.76=6.8㎡ 12.8~20.5萬
大型宣傳車側面尺寸:5.44×2.24=12.2㎡ 15.2~26萬
底盤不一樣,配置不一樣,價格不一樣

⑵ 神農架真的有野人嗎

有! 文獻、目擊、傳說都能證明。

⑶ 神農架真的有野人嗎

神農架有野人嗎?

"野人"是當今世界"四大謎"之一。神農架到底有沒有"野人",已經成為舉世觀注的問題。今年(這里指1995年,因為本文發表於1995年。作者注)2月,由15人組成的綜合考察隊在北京集訓,准備在4月和9月到湖北省神農架林區進行為期近半年的兩個單元的靜態"野人"綜合考察,以期揭開中國的"野人"之謎。
在這個科學之謎尚未揭開之前,我們應當如何來看待神農架的"野人"呢?神農架林區文化局科普作家尹筍君先生向我們講述的故事,也許會令讀者大開眼界。

一個離奇的傳說

公元1915年(民國4年),神農架邊緣地帶的房縣,有個叫王老中的人,他以打獵為生。一天,王老中進山打獵,中午吃過干糧,抱著獵槍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不一會兒,他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朦朧中,他聽到一聲怪叫,睜眼一看,有一個2米多高、遍身紅毛的怪物已近在咫尺。他的那隻心愛的獵犬早已被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王老中驚恐地舉起獵槍……
沒想到紅毛怪物的速度更快,瞬間跨前一大步,奪過獵槍,在岩石上摔得粉碎。然後,笑眯眯地把嚇得抖成一團的王老中抱進懷中……
王老中迷迷糊糊中,只感到耳邊生風,估計紅毛怪物正抱著自己在飛跑。不知翻過多少座險峰大山,最後他們爬進了一個懸崖峭壁上的深邃山洞。王老中漸漸地清醒過來,這才看清紅毛怪物的胸前有兩個像葫蘆一樣大的乳房。他立刻明白了,這個怪物原來是個女"野人"。
白天,女"野人"外出尋食。臨走的時候,她便搬來一塊巨石堵在洞口。晚上,女"野人"便抱著王老中睡覺。
一年後,女"野人"生下一個小"野人"。這個小"野人"與一般小孩相似,只是渾身也長有紅毛。小"野人"長得很快,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已能搬得動堵
洞口的巨石了。由於王老中思念家鄉的父母和妻兒,總想偷跑回家,無奈巨石堵死了他的出路。因此,當小"野人"有了力氣後,他就有意識地訓練小"野人"搬石爬山。一天,女"野人"又出去尋找食物,王老中便用手勢讓小"野人"把堵在洞口的巨石搬開,並且著自己爬下山崖,趟過一條湍急的河流,往家鄉飛跑。就在這時,女"野人"回洞發現王老中不在洞里,迅速攀到崖頂嚎叫。小"野人"聽到叫聲,野性大發,邊嚎邊往回跑。由於小"野人"不知河水的深淺,一下子被急流捲走。女"野人"奄慘地大叫一聲,從崖頂一頭栽到水中,也隨急流而去。
已不成人形的王老中逃回家中,家人驚恐萬狀,竟不敢相認。原來他已失蹤十幾年了,家人都認為他早已死了。
這個離奇的傳說,向我們表明:"野人"與現代智能人能夠婚配,說明二者有一定的血緣關系。只可惜王老中與紅毛女"野人"的後代沒有留在世上,不能作為考察"野人"的直接證據。

搜集"野人"的證據
在湖北省委和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下,1977年組織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野人"考察隊。考察隊員來自北京、上海、陝西、四川、湖北等省市的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博物館、動物園的專業人員,武漢部隊33700部隊派出了偵察支隊,房縣和神農架林區派出了熟悉情況的幹部和向導。辦公室設在神農架林區文化館。這次考察歷時140天。考察隊員在當地群眾的熱情支持下,登險峰,爬懸崖,在山洞棲身,與野獸共宿,足跡遍布神農架及其周圍方圓1500多平方公里的深山峽谷,用辛勤的汗水換回了大量的資料。
1977年6月19日晚,"野考"一隊李健(原湖北省鄖陽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接到一個緊急電話,報告了房縣橋上公社群力大隊女社員龔玉蘭和她的4歲的兒子楊明安在水池埡路遇"野人",疲憊不堪的"野考"隊員黃石波等人立刻趕到現場,找到了龔玉蘭了解情況。在龔玉蘭的帶領下,找到"野人"蹭癢的那棵大松樹,並在那棵樹上取下幾十根棕褐色的毛。毛是從1.3米到1.8 米高處的樹幹上找到的。從形狀、粗細來看,與人的頭發十分相似。後經武漢、北京等科研部門用顯微鏡觀察,並與靈長目的動物--獼猴、金絲猴、白眉長臂猿、大猩猩、黑猩猩以及現代人的毛發作了比較。結果證明:"野人"毛主要形態結構特徵明顯不同於上述靈長目動物。以後又從7個地方找到了7份"野人"毛發,均是如此。
這次毛發鑒定,首次使用了微觀水平的實驗方法,標志著我國"野人"之謎的研究已經開始從神話傳說、目擊者提供證詞這樣的原始初級階段向科學考察階段進展。
1977年6月中旬,"野考"隊員沿著100里無人區陰峪河一線向海拔3000多米的主峰攀登。就在那殘積的雪地上,考察隊民工劉大個子發現了一行清晰的腳印,一左一右地排列著,每一步跨度都在1米左右,足印長25厘米,弧度30度,大腳趾與其它四趾分開,腳掌前寬後窄。顯然是一種兩足行走的動物腳趾。在神農架板壁岩下,一次發現100多個腳印,最大的腳印長達42厘米。考察隊首次灌制出5個石膏模型。經公安部門技術員鑒定,判斷出既不是人的腳印,也不是其它動物的腳印,可能是"野人"的腳印。這個"野人"應該身高大約2米左右,體重約150公斤。
1977年8月30日,青年工人蕭興揚在林區泮水公社的龍洞溝發現了一個個子不高的"毛人"。這個"毛人"兩足直立行走。考察隊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左赴現場,雖未捉到"毛人",但發現了它留下的腳印和糞便,拍了照片,並對腳印澆鑄了石膏模型。腳印全長24.5厘米,前寬後窄,大趾與其它四趾分開,缺乏足弓,腳掌微向內彎。這一腳印肯定不是熊的,而是屬於靈長類的,似乎兼有人和猿的特點。
1980年"野考"隊發現近千隻"野人"腳印,最大的腳印長度為48厘米,步幅最大為2.2米。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華東師大生物系副教授劉民壯斷言:腳印是"野人"的間接證據,腳印多證明神農架是"野人"的老窩,有"野人"的群體。
作為旁證的另一手材料,就是關於"野人"窩的3次發現,其共同點是用多根竹子束扭編成沙發狀。1980年6月上旬,考察隊員在紅岩子西南坡海拔2680米的竹林中,發現用箭竹編成的窩,每束竹子約七、八根旋轉編織,形成沙發椅。長約89厘米,高約1米。同年6月5日,考察隊員在槍刀山也發現了用竹子編織的窩,把90根竹子扭成一把,互相壓在一起,成圓椅狀,長1.5米,距離50米處又發現42厘米長"野人"腳印。沒有用手勞動,是編不出這種窩的。人又沒有這樣大的力氣,當時認為這是力大無窮的"野人"的傑作。
作為另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化驗"野人"的糞便。1976年11月前,在靠近神農架的房縣蔡子窪東側,曾有多人多次在這個地方發現過"野人",考察隊對這里進行了現場搜索,在山樑半坡一個陡崖頂部發現了"野人"的6堆糞便,都已乾燥。經觀察,有較多未消化的果皮,野栗皮等殘渣,在蕭興揚發現"野人"的地方找到的糞便中,還發現大量昆蟲蛹皮,糞便直徑2.5 厘米,這些糞便與熊、猴、猩猩的均不相同,且又與人的糞便有差異。人是不會吃昆蟲與野果皮的。1980年考察隊又多次找到"野人"的糞便,經分析糞便內有未消化的竹筍、橡子和小動物的毛骨,糞便呈盤狀,在2個呈八字形的腳印之間,這明顯和其它動物大便方式不同,而與人相似。

⑷ 跪求一篇關於房縣風景區的導游詞

房縣野人洞導游詞尊敬的各位嘉賓: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湖北房縣野人洞觀光游覽,我是xxx,這是我們司機康師傅,本次大家神農架之旅就由xx和康師傅一起為大家服務,能為首都北京的嘉賓服務我深感榮幸!此次行程中大家有什麽要求和問題都盡管向xx提啊,我們將竭盡全力為大家服務,您的要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同時希望我們大家相互支持配合,預祝我們此次野人探秘之旅在大家努力下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房縣野人谷野人洞旅遊區位於房縣城南25公里處的橋上鄉境內,209國道旁,2009年11月26日房縣野人谷、野人洞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鄂西生態旅遊圈「兩山一江」黃金旅遊線中段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本次野人探秘之旅的核心就在野人洞景區。境內山林茂密,水秀洞奇,因在此洞附近人與野人搏鬥而得名。

1974年5月1日中午11時許,家住神農架相鄰的房縣橋上鄉橋上村的殷洪發,在山上砍葛藤,突然聽到身後有動靜,回頭張望之間,只見一個約有2米多高,滿身紅毛齜牙咧嘴的野人伸出雙手向他撲來,他嚇傻了眼,本能地與野人撕扯起來,閉上眼睛右手揮起手中的鐮刀亂砍,只聽到 「哦哦」的慘叫聲,大概是砍中野人臂膀,它忍痛逃到山裡了、、、、殷洪發嚇得癱軟在地,身上還賤有鮮血,恐慌地回到家中,因受驚過度,他癱倒在床一個星期,且不能言語,身上留下5道傷痕和一撮 「野人」紅毛,共30多根毛發呈節狀,粗細不均,至今仍存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殷洪發與「野人」搏鬥的事情傳開後,隨後此事經原鄖陽地委宣傳部部長李建采訪並寫下《在與猿人搏鬥中,房縣發現古猿人》,當年的《人民日報》、《湖北日報》等國內外媒體爭相轉載,殷洪發也因此聞名全國。此後不久,中國第一支「野人」考察隊在橋上鄉成立,拉開了中國「野人」科學考察的序幕,科考隊找到了殷洪發落下的鐮刀、枯萎的葛藤和他採集的野蘑菇,並發現了「野人」留下的腳印。2008年12月27日殷洪發不幸逝世,享年80歲。

說著說著,我們已到了聽雨山莊,順著台階向上就到了野人洞口,現已開發洞長1980米,觀賞面積2.1萬平方米。整個溶洞共分上下兩層,中間由人造百米天梯連接而成,天梯在國內眾多溶洞里奇有,驚險刺激。洞內分為「三廳」(即擂鼓廳、天河廳、神龜廳)、「兩宮」(即野人寢宮、洞內迷宮)、「一會」(即情人會)。洞內峰迴路轉,曲徑通幽,景觀布局疏密參差,鍾乳石形象各異,姿態萬千,或如仙、如佛、如獸、如林、惟妙惟肖。洞內四季恆溫14攝氏度,中國旅遊幹部管理學院王洪賓教授看後,驚嘆:「景觀壯麗堪稱鄂西北第一洞府」,為國內少見「野人」洞府。

⑸ 房縣的著名人物

尹吉甫(生卒年不詳),房縣人。周宣王輔佐大臣,是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家、詩人。
曹景郕(?—1903)房縣人。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補直隸省深州直隸州知州。性格耿直,為人正派,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深得百姓愛戴。因鎮壓地方不法之徒,與劣紳結冤,被暗殺於宅邸。
戢翼翚(1878—1908)房縣人。清末進士,鄂省最早留日學生,興中會會員。主持創辦《譯書匯編》、《國民報》、《大陸》月刊,後被指「交通革命黨,危害朝廷」罪,革職押解回籍,1908年逝於武昌。
丁仁傑(1891—1920)房縣人。1905年參加湖北陸軍四十一標,次年考入武昌陸軍特別小學堂,後加入振武學社文學社,復入共進會。肇和艦起義失敗,丁被逐出上海法租界。1920年在征剿陳炯明的戰斗連獲勝利時被敵人暗藏的高壓電害死,年僅29歲。
余德元(1877—1920)房縣人。清末貢生。1902年4月與黃興同赴日留學,任《湖北學生界》編輯,鼓吹民族革命,宣傳愛國思想。歸國後任兩湖師范學堂教習,加入日知會,民國建立後任國會議員,孫中山授勛四等加禾章。1920年逝於北京。
李明銓(1906—1932)房縣人。192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奉派入黃埔軍校政治大隊學習。北伐時隨周逸群一道到賀龍部任政治教官,任主席,兼任房縣獨立團團長,與國民黨反動武裝開展斗爭。下洪湖後被誣陷殺害。
高振霄(1881—1945)房縣人。早年間任《湖北日報》、《政學日報》編輯,抨擊時政,鼓吹革命。武昌首義暴發,入都督府參謀戰事,參與籌建鄂軍政府。任上海策反委員,從事抗戰活動,先後救護張執一、李先念等一大批黨的領導幹部和抗日誌士脫離險境。1945年3月,高振霄被日、偽、頑毒殺於住所。
雷天明(1916—1947)房縣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房縣以民眾教育館為陣地,積極為《動員日報》撰稿,以學生救國團的名義編輯出版《五月》雜志、《民先日報》等進步報刊專員兼房縣縣長,帶領部隊與敵周旋,出生入死受盡磨難。1947年被敵人殺害於房縣榔口。
陳凱(1918—1963)房縣人。1931年加入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授少將軍銜。1963年3月病故。
賈文治(1909—1967)河北省三河市人。於中國大學畢業後,歷任山東省政府錄事、山東第五區專員公署秘書、德平縣縣長、鄖陽專署主任秘書。河北省礦物局局長,通城專區專員。1967年逝世。
戢翼翹(1885—1976)房縣人。早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中,參加上海光復之役,任滬軍先鋒隊參謀長。被選為民社黨中央常委,組織部長,後任民社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總統府咨委。1976年逝於台北。
鄧子新(1957—)房縣人。微生物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1957年出生於湖北房縣。1982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現任上海交通大學Bio-X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5個國際刊物編委。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⑹ 在神農架是不是真的有野人

神農架有野人嗎?

"野人"是當今世界"四大謎"之一。神農架到底有沒有"野人",已經成為舉世觀注的問題。今年(這里指1995年,因為本文發表於1995年。作者注)2月,由15人組成的綜合考察隊在北京集訓,准備在4月和9月到湖北省神農架林區進行為期近半年的兩個單元的靜態"野人"綜合考察,以期揭開中國的"野人"之謎。
在這個科學之謎尚未揭開之前,我們應當如何來看待神農架的"野人"呢?神農架林區文化局科普作家尹筍君先生向我們講述的故事,也許會令讀者大開眼界。

一、一個離奇的傳說

公元1915年(民國4年),神農架邊緣地帶的房縣,有個叫王老中的人,他以打獵為生。一天,王老中進山打獵,中午吃過干糧,抱著獵槍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不一會兒,他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朦朧中,他聽到一聲怪叫,睜眼一看,有一個2米多高、遍身紅毛的怪物已近在咫尺。他的那隻心愛的獵犬早已被撕成了血淋淋的碎片。王老中驚恐地舉起獵槍……
沒想到紅毛怪物的速度更快,瞬間跨前一大步,奪過獵槍,在岩石上摔得粉碎。然後,笑眯眯地把嚇得抖成一團的王老中抱進懷中……
王老中迷迷糊糊中,只感到耳邊生風,估計紅毛怪物正抱著自己在飛跑。不知翻過多少座險峰大山,最後他們爬進了一個懸崖峭壁上的深邃山洞。王老中漸漸地清醒過來,這才看清紅毛怪物的胸前有兩個像葫蘆一樣大的乳房。他立刻明白了,這個怪物原來是個女"野人"。
白天,女"野人"外出尋食。臨走的時候,她便搬來一塊巨石堵在洞口。晚上,女"野人"便抱著王老中睡覺。
一年後,女"野人"生下一個小"野人"。這個小"野人"與一般小孩相似,只是渾身也長有紅毛。小"野人"長得很快,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已能搬得動堵
洞口的巨石了。由於王老中思念家鄉的父母和妻兒,總想偷跑回家,無奈巨石堵死了他的出路。因此,當小"野人"有了力氣後,他就有意識地訓練小"野人"搬石爬山。一天,女"野人"又出去尋找食物,王老中便用手勢讓小"野人"把堵在洞口的巨石搬開,並且著自己爬下山崖,趟過一條湍急的河流,往家鄉飛跑。就在這時,女"野人"回洞發現王老中不在洞里,迅速攀到崖頂嚎叫。小"野人"聽到叫聲,野性大發,邊嚎邊往回跑。由於小"野人"不知河水的深淺,一下子被急流捲走。女"野人"奄慘地大叫一聲,從崖頂一頭栽到水中,也隨急流而去。
已不成人形的王老中逃回家中,家人驚恐萬狀,竟不敢相認。原來他已失蹤十幾年了,家人都認為他早已死了。
這個離奇的傳說,向我們表明:"野人"與現代智能人能夠婚配,說明二者有一定的血緣關系。只可惜王老中與紅毛女"野人"的後代沒有留在世上,不能作為考察"野人"的直接證據。

二、"猴孩"的故事

無獨有偶。在神農架附近的巫山縣也流傳著一個類似的故事。
1938年,在海拔1900米的大巴山區的當陽,有一個樹坪。這里,山勢險峻,到處都是濃密的原始森林,林的邊緣有一間孤孤零零的架式茅草房,房裡住著一位叫桃花嫂的女人。那一年,桃花嫂32歲。一天,桃花嫂上山給丈夫送飯,一去便不復返了。30多天後,她衣衫襤褸地回到家。第二年4月,桃花嫂生了一個像猴子一樣的兒子,兩個月生牙,很利,常常咬破媽媽的乳頭,指尖似爪,五、六歲才學會搖搖晃晃地直立行走,見人便"嘿嘿嘿"笑個不停,不會說話,偶爾"呷!加上!哦,哦,哦!"叫喚幾聲。隨著年齡的增長,野性愈加明顯,常年不穿衣服,不蓋被子,把衣、被撕得粉碎,喜歡爬梯子,像猴子一樣敏捷,上上下下,鑽來鑽去,有時還頭朝下倒滑下來,人稱之為"猴孩"。
60年代初,"猴孩"已20多歲了,身高2米多,頭頂有縱向隆起,兩耳較大,偏向頭頂,兩小臂有彎曲。因此,也有人稱他為"猿孩"。"猿孩"性情粗野,見客人到家就猛撲過去,連抓帶咬,爬山、過溝坎如履平地,只吃生食,見到樹林狂喜亂奔。家裡人怕他生事,就用繩子終日捆住他的手腳,精神上受到很大壓抑,終日悶悶不樂,一次,不小心被火盆中的火燒傷屁股,身體日漸虛弱,兩天後,抱著母親大笑而死。死時 是1962年臘月,當時年僅23歲。 f
"猴孩"獨特的行為和特徵,在他的家族中絕無僅有。他的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很正常。哥哥還當過生產隊長。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也無反常之處。"猴孩"到底是誰的後代呢?
70年代,"野人"考察隊顧問孟瀾從巫山文化館找到"猴孩"生前的照片,又挖出"猴孩"遺骨,經分析研究認為,"猴孩"的一切特徵都符合於從猿到人進化過渡的特點,是本世紀30年代末,一個現代智人的中華婦女生了一個"亦猿亦人"的男孩。從生物學和醫學的角度上來說,人與猴雜交,不可能受孕,因為二者不是同種,而不同種的生物是不能繁衍後代的。所以說,猴娃的父親絕不是猴子。而根據附近多有"野人"活動的情況看,猴娃很像是現代文明人與"野人"雜交的後代,他像人的地方少,像猿的地方多。他更像鄂西北神農架所生活的"野人"的形態習性。這就開始把寧野人"考察與考古人類學、實驗人類學結合起來。

三、追溯歷史

神農架關於"野人"的傳說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到5世紀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山海經·中次九經》中提到"熊山(即今鄂西北神農架)中有一種身高一丈左右,渾身長毛,長發、健走、善笑的"贛巨人"或稱為"梟陽"、"狒狒"的動物。西漢時期成書的《爾雅》中記載:"狒狒"人形長丈,面黑色,身有毛,若反踵,見人而笑。"這種動物就是我們所說的"野人"。
更早一些,甚至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24年,即距今3000年前,我國人民就捉到了一對"野人"獻給了周成王。
戰國時期,出生在神農架附近湖北秭歸的、楚國著名的詩人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年)在他的《楚辭·九歌》中,也曾經以"野人"為題材,寫過一首
《山鬼》的詩:
若有人兮山之阿,
彼薜藶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筆,
予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大夫在這里描寫的"野人"形象是:似人非人,站在山樑子上,他披掛著薜藶藤,帶系松蘿蔓,多疑善笑,羞羞答答。
公元400年前的晉朝,在湖北房縣(今神農架林大部分地區原屬房縣管轄)也有關於"野人"的記。如《爾雅翼》中說:"猩猩如婦人,披發、袒足、無膝、群行,遇人則手掩其形,謂之'野人'。"
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我國人民不僅捉到過"野人"獻給皇帝,而且還給"野人"畫了圖像。
1977年,在房縣高碑大隊出土的西漢古墓中,一塊作為陪葬的銅鑄的搖錢樹九子燈上,就有"野人"的畫像。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野人"資料。
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由王嚴恭纂修的《鄖陽府志·房縣》中記載道:"房山在城南四十里,高險幽遠,四面石洞如房,多毛人,修丈余,遍體生毛,時出山嚙人雞犬,拒者必遭攫搏,以炮槍之,鉛子落地,不能傷……"這里的毛人即指"野人"。1925至1942年的18年間,房縣有多次活捉和打死"野人"的記載,活捉以後,還綁著在房縣大街上示眾。
原湖北省水利設計院副院長翟瑞生回憶說:"1944年我在三五九旅工作,秋季離開延安,1946年秋,五師突圍,春節前我們走到興山縣與房縣交界處(即現在的神農架林區酒壺坪)時,發現在靠坡邊的樹林旁,站著兩個'野人',正抬頭看著我們,嘿嘿笑著,它們滿身是毛,身上的毛是黑紅色的,頭發較長,披散著,顏色是淡棕色的;個子比普通人高,塊頭蠻大。高的那個是母的,兩個乳房很大,它還用樹葉圍著下身。當時,我們與'野人'相距大約有二十幾公尺。由於軍紀嚴,我們沒有人理它們,但整個部隊的的人都親眼看見了。"
原林區黨委宣傳部部長馮明銀說:"'野人'這東西是有,我還見過。那是1960年,我正在盤龍搞中心工作。一天中午,我看到對面山上有一個'野人',頭發很長,顏色很紅,身子前面的毛是紫紅色。當時我站在一起的5個生產隊幹部都看到了。他們吼了一聲,'野人'才站起來走入老林中去了。"
縱觀歷史,被人們稱為"野人"的奇異動物,在神農架生長繁衍,傳宗接代,已有數千年之久了。

四、與"野人"的遭遇

歷史只能說明過去。那麼,當代人與"野人"的緣份如何呢?
1974年5月1日,房縣橋上公社清溪大隊副隊長殷洪發在山坡上砍柴。他猛一抬頭,發現從山下爬上來一個直立走、渾身長毛的怪物。這個怪物很快就來到他的面前,伸手就要抓殷洪發。這時,殷洪發想躲避已經來不及了。殷洪發立即用左手抓住這個怪物的頭發,右手舉起鐮刀向怪物的左臂砍去。怪物疼痛難忍,嘰哩哇啦亂叫,拚命從殷洪發手中掙脫逃走。但一撮紅色頭發卻被殷洪發拔了下來,至今殷洪發的手中仍然還有30多根"野人"的紅毛。
1976年春,東薅坪社員朱國強背著獵槍趕著牛群,到山上放牛。時至午,朱國強十分疲倦,於是,他便坐在一塊石頭上扶著獵槍打瞌睡。一陣怪叫聲把他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啊呀!面前已站著一個似人非人、通體紅毛的傢伙。他一邊獰笑,一邊伸出毛茸茸的大手,抓住了朱國強的獵槍,另一隻手抓住了朱國強的棉襖。朱國強拚命用力奪槍。由於用力過猛,雙方都跌倒在地,順著山坡滾了下去。正在緊要關頭,朱國強平時精心飼養的一隻大黃牯牛兇猛地沖了上來,一頭向怪物撞去。紅毛怪物一驚,掉轉頭向林中逃去。朱國強見怪物逃走了,連獵槍和棉襖也顧不得拿,沒命地跑回家中,嚇得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神農架南端的興山縣棒子公社,有一名叫甘明之的青年社員。他於1975年5月的一天與一個"毛人"相遇。這個"毛人"大約身高2米多,與甘明之面面相視。甘明之早已嚇得魂不附體,只喊"救命"。但那"毛人"並不理會,一把抓住甘明之手中的棒子,一腳踏住了甘明之的左腳,並且眯著眼睛放聲大笑。甘明之使勁掙扎,過了一會兒,發現左腳松動了,便丟掉棒子,拔腿就跑。將進村子時,一個趔趄,摔出好遠。聞訊趕來救他的人把甘明之扶了回去。他一回到家便病倒了,半個月後才能下地幹活。

五、林區黨委邂逅"野人"

要說上面遇到"野人"的都是普通百姓的話,那麼,下面再來講一講林區黨委遇到"野人"的故事吧!
1976年5月14日凌晨一時,一輛吉普車正沿著房縣和神農架交界處的椿樹埡公路蜿蜒行駛。車上坐著剛從鄖陽地區開會返回的神農架林區黨委的5位領導幹部。車剛一轉彎,正在聚精會神開車的司機蔡師傅突然發現,在開闊的車燈照射下,公路上有一隻動物正弓著身子迎著小車走來。蔡師傅一邊高聲叫醒打瞌睡的人:"注意!看前面。"一邊加大油門,高速向這個動物沖去。但就在離它十多米遠的時候,這個傢伙猛地閃到路旁,驚慌地向公路邊的山坡爬去。沖過來的汽車嘎然停下來,差一點就撞到它的身上。由於坡陡石松,這只怪物沒能爬上坡去而順著陡坡滑了下來。它以前肢著地,抬起頭來,兩隻眼睛盯著車燈,形成前低後高,像人趴著的姿勢。
這時,蔡師傅猛按喇叭,開大車燈,其他5人急速下車,分兩路圍住怪物。此時,與怪物相距只有1.2米遠。他們驚奇地發現,趴在他們前面的是一個毛色發紅、樣子像人的從未見過的奇異動物。
當時在場的林區黨委副書記任忻有事後說:"我在山區工作幾十年,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動物。"林區革委會舒家國副主任說:"我小就喜歡打獵,見過的動物很多,但從未見過這樣渾身都是紅毛的動物,不知道它的厲害,不敢動它。"林區黨委常委、財貿政治部余傳勤主任說:"當時我在前面,一伸手就可以抓住它的腿。"可惜當時誰也沒有帶武器,一時找不到可以打擊它的利器。只有農業局的周忠義局長在地上摸起一塊石頭,砸在它的屁股上。這只奇異的動物轉過身子,緩緩地順溝而下,然後拐向左側,爬上了斜坡,進入林中,解黯里消失了。
後來,根據這6位目擊者的回憶,一致認為:這動物肯定不是熊,更不是猴子、羚羊等動物,而是以前都沒有見過的十分奇怪的動物。它毛色棕紅、細軟,臉呈麻色,腳毛發黑,背上有縷深棗紅色的毛。臂毛下垂約4寸長。四肢粗大,大腿有飯碗粗,小腿細;前肢較後肢短,腳是軟掌,走路無聲。屁股肥大,身體很胖,好像懷孕似的,行動遲緩,走路笨拙。它的眼睛像人,無夜間反光;臉長,上寬下窄;嘴略突出;耳朵比人大些;額部有毛垂下;沒有尾巴。
第二天,林區黨委用電話向地委宣傳部匯報了這一情況,隨後又用加急電報向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作了匯報。加急電報的消息,很快轟動了湖北,轟動了中國,轟動了世界,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對湖北神農架"野人"的關注。1977年在神農架開始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野人"考察活動。

六、搜集"野人"的證據
在湖北省委和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下,1977年組織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野人"考察隊。考察隊員來自北京、上海、陝西、四川、湖北等省市的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博物館、動物園的專業人員,武漢部隊33700部隊派出了偵察支隊,房縣和神農架林區派出了熟悉情況的幹部和向導。辦公室設在神農架林區文化館。這次考察歷時140天。考察隊員在當地群眾的熱情支持下,登險峰,爬懸崖,在山洞棲身,與野獸共宿,足跡遍布神農架及其周圍方圓1500多平方公里的深山峽谷,用辛勤的汗水換回了大量的資料。
1977年6月19日晚,"野考"一隊李健(原湖北省鄖陽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接到一個緊急電話,報告了房縣橋上公社群力大隊女社員龔玉蘭和她的4歲的兒子楊明安在水池埡路遇"野人",疲憊不堪的"野考"隊員黃石波等人立刻趕到現場,找到了龔玉蘭了解情況。在龔玉蘭的帶領下,找到"野人"蹭癢的那棵大松樹,並在那棵樹上取下幾十根棕褐色的毛。毛是從1.3米到1.8 米高處的樹幹上找到的。從形狀、粗細來看,與人的頭發十分相似。後經武漢、北京等科研部門用顯微鏡觀察,並與靈長目的動物--獼猴、金絲猴、白眉長臂猿、大猩猩、黑猩猩以及現代人的毛發作了比較。結果證明:"野人"毛主要形態結構特徵明顯不同於上述靈長目動物。以後又從7個地方找到了7份"野人"毛發,均是如此。
這次毛發鑒定,首次使用了微觀水平的實驗方法,標志著我國"野人"之謎的研究已經開始從神話傳說、目擊者提供證詞這樣的原始初級階段向科學考察階段進展。
1977年6月中旬,"野考"隊員沿著100里無人區陰峪河一線向海拔3000多米的主峰攀登。就在那殘積的雪地上,考察隊民工劉大個子發現了一行清晰的腳印,一左一右地排列著,每一步跨度都在1米左右,足印長25厘米,弧度30度,大腳趾與其它四趾分開,腳掌前寬後窄。顯然是一種兩足行走的動物腳趾。在神農架板壁岩下,一次發現100多個腳印,最大的腳印長達42厘米。考察隊首次灌制出5個石膏模型。經公安部門技術員鑒定,判斷出既不是人的腳印,也不是其它動物的腳印,可能是"野人"的腳印。這個"野人"應該身高大約2米左右,體重約150公斤。
1977年8月30日,青年工人蕭興揚在林區泮水公社的龍洞溝發現了一個個子不高的"毛人"。這個"毛人"兩足直立行走。考察隊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左赴現場,雖未捉到"毛人",但發現了它留下的腳印和糞便,拍了照片,並對腳印澆鑄了石膏模型。腳印全長24.5厘米,前寬後窄,大趾與其它四趾分開,缺乏足弓,腳掌微向內彎。這一腳印肯定不是熊的,而是屬於靈長類的,似乎兼有人和猿的特點。
1980年"野考"隊發現近千隻"野人"腳印,最大的腳印長度為48厘米,步幅最大為2.2米。中國"野人"考察研究會執行主席、華東師大生物系副教授劉民壯斷言:腳印是"野人"的間接證據,腳印多證明神農架是"野人"的老窩,有"野人"的群體。
作為旁證的另一手材料,就是關於"野人"窩的3次發現,其共同點是用多根竹子束扭編成沙發狀。1980年6月上旬,考察隊員在紅岩子西南坡海拔2680米的竹林中,發現用箭竹編成的窩,每束竹子約七、八根旋轉編織,形成沙發椅。長約89厘米,高約1米。同年6月5日,考察隊員在槍刀山也發現了用竹子編織的窩,把90根竹子扭成一把,互相壓在一起,成圓椅狀,長1.5米,距離50米處又發現42厘米長"野人"腳印。沒有用手勞動,是編不出這種窩的。人又沒有這樣大的力氣,當時認為這是力大無窮的"野人"的傑作。
作為另一個有力的證據,就是化驗"野人"的糞便。1976年11月前,在靠近神農架的房縣蔡子窪東側,曾有多人多次在這個地方發現過"野人",考察隊對這里進行了現場搜索,在山樑半坡一個陡崖頂部發現了"野人"的6堆糞便,都已乾燥。經觀察,有較多未消化的果皮,野栗皮等殘渣,在蕭興揚發現"野人"的地方找到的糞便中,還發現大量昆蟲蛹皮,糞便直徑2.5 厘米,這些糞便與熊、猴、猩猩的均不相同,且又與人的糞便有差異。人是不會吃昆蟲與野果皮的。1980年考察隊又多次找到"野人"的糞便,經分析糞便內有未消化的竹筍、橡子和小動物的毛骨,糞便呈盤狀,在2個呈八字形的腳印之間,這明顯和其它動物大便方式不同,而與人相似。

⑺ 房縣屬於哪個市

房縣屬於十堰市。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東連保康、谷城縣,東北交丹江口市, 南臨神農架林區,西與竹山縣毗鄰。房縣古稱「房陵」,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房縣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詩經的發源地。房縣還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

房縣歷代名人輩出,群星璀燦,光耀中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采風者、編纂者、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尹吉甫,就是地地道道的房縣人。詩經在房縣家喻戶曉,詩經民歌成為房縣最流行的歌謠。

(7)房縣宣傳部擴展閱讀

房縣著名人物

1、尹吉甫

房縣人。周宣王輔佐大臣,是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家、詩人。

2、曹景郕

房縣人。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補直隸省深州直隸州知州。性格耿直,為人正派,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深得百姓愛戴。因鎮壓地方不法之徒,與劣紳結冤,被暗殺於宅邸。

3、戢翼翚

房縣人。清末進士,鄂省最早留日學生,興中會會員。主持創辦《譯書匯編》、《國民報》、《大陸》月刊,後被指「交通革命黨,危害朝廷」罪,革職押解回籍,1908年逝於武昌。

4、丁仁傑

房縣人。1905年參加湖北陸軍四十一標,次年考入武昌陸軍特別小學堂,後加入振武學社文學社,復入共進會。肇和艦起義失敗,丁被逐出上海法租界。1920年在征剿陳炯明的戰斗連獲勝利時被敵人暗藏的高壓電害死,年僅29歲。

5、余德元

房縣人。清末貢生。1902年4月與黃興同赴日留學,任《湖北學生界》編輯,鼓吹民族革命,宣傳愛國思想。歸國後任兩湖師范學堂教習,加入日知會,民國建立後任國會議員,孫中山授勛四等加禾章。1920年逝於北京。

⑻ 湖北房縣推進人情新風是怎麼回事

鼓號喧天、爆竹連天的沒了,禮車長龍、佔道搭棚的少了。「今年正月以來,全村只有兩戶辦紅白事。按照縣里的倡議,一事不超過15桌,每桌酒席不超過300元(含煙酒)……」湖北十堰房縣尹吉甫鎮雙灣村村支書李有權感慨,「流水席浪費錢,人情送禮負擔重。推進人情新風以來,全村人情辦事能省幾百萬元!」

僅僅在兩年前,村裡卻常常「說不出啥事,就送禮待客」。10桌一席的流水席一開,吃不完的直接倒掉再開一席,浪費嚴重。「早上鞭炮一響,棚子一搭」就是這家要辦事待客的「信號」。聽到「信號」的村民,就會思量拿多少錢參加。「不去丟面子,把買種子化肥、小孩奶粉的錢先拿來隨禮,也是常事。」李有權說。

「家裡人情賬本攢了好幾本,現在一年比一年送禮少了,要是早幾年就好了。」說起這一變化,青峰街村村民劉山英眼眶濕潤。兩年多前,因缺席一戶村民待客,劉山英丈夫被當面質問「丟了面子」,夫妻雙方吵架後丈夫自殺。

「人情債降下來,脫貧成果才能鞏固。去年,房縣萬人脫貧搬遷,沒有一戶請客送禮。」縣委宣傳部長高勇說,全縣黨員幹部帶頭不參與違規宴請,不得擔任違規宴請的知客、主持等,頂風違紀的一律由紀委從嚴處理。

閱讀全文

與房縣宣傳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物質遺產展覽策劃方案 瀏覽:943
大眾汽車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117
學校教師五年一輪培訓方案 瀏覽:95
網路營銷與社會熱點的案例 瀏覽:165
網路營銷實體產品 瀏覽:238
鎮村綜治幹部培訓方案 瀏覽:444
萬聖節活動策劃方案結束安排 瀏覽:698
員工階段培訓方案 瀏覽:175
麵包甜品行業促銷方案 瀏覽:851
雙十一運動衣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595
促銷活動重點要素 瀏覽:986
電子商務企業三個階段 瀏覽:87
白板校本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367
市場營銷基本原則是什麼 瀏覽:997
市場營銷專業如何用非概率抽取本 瀏覽:360
關於電子商務前景 瀏覽:848
建築施工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好處 瀏覽:148
我國網路營銷研究 瀏覽:83
東莞市聞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91
綠韻天成電子商務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