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侗族宣傳片

侗族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3-01-02 11:32:04

① 侗族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標准英文譯名:Kam Grand Choirs)是中國侗族地區由民間歌隊演唱的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音樂。侗族大歌主要流行於侗語南部方言第二土語區,其中心區域在黎平縣南部及與之接壤的從江縣北部。含今黎平縣岩洞、口江、雙江、永從、肇興、水口、龍額及從江縣往洞、谷坪、高增、貫洞、洛香等鄉鎮。民間習慣稱這些地區為「六洞」、「九洞」。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勝》、《嘎音也》、《嘎戲》等。
大歌——侗語稱「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參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隊,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隊。對歌、賽歌一般在「侗年節」、「吃新節」、「春節」等節日。更為有趣的是村與村,寨與寨舉行對歌比賽活動。那時,男女青年們不斷地用目光相互偷看對方,彼此含情脈脈,他們常常通過唱大歌的這種形式初識相戀,直至結下良緣。
「飯養身,歌養心,」這是侗家人常說的一句話,也就是說,他們把「歌」看成是與「飯」同樣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當作精神食糧,用它來陶冶心靈和情操。侗族人民視歌為寶,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於是他們世代都愛歌、學歌、唱歌,以歌為樂,以「會唱歌、會歌多」為榮,用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用歌來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歌與侗家人的社會生活戚戚相關,不可分割,侗族的各種民歌,特別是侗族大歌,便成了他們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侗族大歌作為侗歌中最精華的組成部分,它的演唱內容、表現形式,無不與侗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現。
「漢字有書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這首侗家的歌謠很清楚地指明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侗歌。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從古至今,他們敘事、傳史、抒情等都是通過口傳心授。也正因為如此,侗族文化盡管經受過歷史的風風雨雨、人間滄桑,它仍以一枝獨秀保存下來,並逐步引起世人的關注。
漢人有字傳書本 侗族無字傳歌聲
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的一員,據傳是古代越人的後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主要聚居在中國貴州、湖南、廣西、湖北4省,人口約296萬(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主要從事農業和林業生產,而貴州省的黎平縣是全國侗族聚居最多的縣,有侗族人口35萬。侗族不僅民風淳樸,而且也極富創造性,有民諺說:「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捕捉與欣賞的侗族特有的民間音樂。
侗族大歌在侗語中俗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種「眾低獨高」的音樂,必須由三人以上來進行演唱。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
侗族大歌「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間音樂所罕見的。大歌的演唱場合是比較講究的,除平時訓練外,大歌在重大節日、集體交往或接待遠方尊貴的客人時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標志性建築鼓樓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稱為「鼓樓大歌」。 歌師年逾古稀 大歌後繼乏人
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之一,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侗族大歌中的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中外民間音樂所罕見,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會結構、婚戀關系、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社會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新中國成立之前,因侗族無文字,長期以來只能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世代相承,鮮為人知。因此有些外國學者在論及中國音樂時妄加斷言,稱「中國音樂一直是單聲部的」(1911年德國萊比錫出版的《中國音樂補遺》,費吾爾著;「中國音樂根本沒有多聲部進行,更不必談和聲與和弦了」(1933年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阿爾斯特著的《中國音樂》)。當時的中國音樂家和文化人也很少了解或根本不知道侗族大歌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民間多聲部音樂,故無人出來反駁。
其實侗族大歌的形成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這種獨具特色的中國民族音樂像是被隱藏在山林、海洋里的一蔟蔟鮮艷的奇葩和一串串美麗的珍珠,日夜散發出迷人的清香,閃耀著熠熠的光芒。直到解放後全國進行土地改革期間,才為老一輩音樂家肖家駒、郭可諏等發現,並組織音樂工作者深入黎平縣侗族山區去收集發掘、記錄整理。
1959年10月黎平縣侗族民間合唱團組織強大陣容晉京演出,為人們帶去有聲有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唱響,打破了侗族大歌長期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狀態,引起強烈的反響,當時中國唱片社還為侗族大歌錄制了唱片。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邁出的重要一步。
黎平縣的侗族合唱團,從解放以來,已有35名侗家青年男女到過法國、義大利、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唱《侗族大歌》。1986年10月3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組織侗族合唱團11人,首次出國赴法國巴黎,參加秋季藝術節活動,她們在巴黎夏樂宮演出非常受到歡迎,僅謝幕就達37次。藝術節執行主席馬克爾維多,在觀看後激動地說:「美極了!美極了!在東方一個僅有百多萬人口的侗族能夠創造和流傳這樣古老純正,如此閃光的藝術,在世界上實為罕見」。
1994年春節文藝晚會和2001年的春節文藝晚會,黎平縣侗族大歌隊演唱的《蟬之歌》、《布穀催春》等侗族民間的歌曲,從而使黎平縣這朵藏在深山裡的民間藝術奇葩,名揚海內外。
然而,隨著人類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實施,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現代文化、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的全面沖擊。侗族大歌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後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尷尬境地。
侗族大歌的保護和「申遺」
隨著侗歌在國內外頻頻亮相,貴州省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對其給予了更多的關注。1984年榕江縣,在縣里的中小學開展了「侗歌進課堂」實驗,其影響力擴展到黎平、從江、錦屏,並輻射到湖南、廣西等侗族地區。「侗歌進課堂」前前後後經歷了18年的風雨,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於沒有經費來源、沒有制度保證、沒有師資支持,使得其在實踐中存在一定困難。在從江縣高增鄉,因外出打工的人增加,歌手存在嚴重的斷層現象,會唱侗族大歌的大都是50歲以上的老人,年輕人學唱侗歌的已寥寥無幾。
自然生態需要保護,人文生態也需要保護。像侗族大歌這樣的珍稀「物種」,應當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得到科學有效地搶救和保護。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永遠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協調發展、不斷進步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之中。居於這樣一種現實狀況和人文理念,黎平縣提出了「搶救、保護、繼承、發展侗族大歌」的行動計劃。
在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地區貴州省黎平縣岩洞鎮已建立侗族大歌保護試點基地,通過一系列活動建立大歌文化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研究和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師的獎勵及命名政策;將侗族大歌納入學校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中;發掘、搶救和整理瀕臨失傳的大歌作品,進行文字記載、製作出版物等等工作。
「若不唱歌青春好像流水過/人過三十好似綠葉變枯黃/人生一世多短暫/春秋已度心有餘/而力不足/歲月如梭你我各奔前程/此時相聚應永記心中」—這是侗族大歌中一隻曲子的歌詞大意,充分說明了侗族對於歌曲的熱愛。願這悠揚、神秘,宛如天籟般悅耳的大歌永世長存,也願這夢幻般的旋律讓世人同醉。 侗族地區歷史上曾劃分為若干個「洞」,每個「洞」管轄一大片地區(若干村寨)。隨著歷史的發展,有的洞泛指哪一片地區已經弄不清楚了,但「六洞」、「九洞」、「十洞」卻一直沿用。「六洞」以黎平的肇興皮林和從江的龍圖貫洞為中心;「九洞」以從江的增沖、信地為中心;「十洞」以黎平的岩洞、新洞為中心。侗族大砍主要流行在「六洞」、「九洞」、「十洞」地區以及與之毗鄰的地區或村寨。榕江縣栽麻鄉的苗蘭、宰盪、加所一帶,古屬「九洞」范圍,也是大歌的流行地區之一。由於演唱場所、表演形式和演唱人員性別及年齡的不同,大歌可分為「鼓樓大」、「聲音大歌」、「禮俗大歌」、「敘事大歌」、「兒童大歌」、「戲曲大歌」;或者分為「男聲大歌」、「女聲大歌」、「童聲大歌」等。鼓樓大歌,侗語叫「嘎得樓」,這是不同村寨男女歌隊在鼓樓對歌演唱的主要歌種,其它以中心襯詞來稱謂,有「嗅嗬頂」和「干賽」兩種,內容多為情歌。「干賽」是正式對歌的主要曲調,也是「嘎老」的主體,各地男女聲都有自己的聲腔,多以流行地區來命名,如「嘎蘭」(苗蘭的歌)、「嘎滴」(曹滴洞的歌)、「嘎宰盪」(宰盪的歌)等。聲音大歌,侗語叫「嘎唆」(al soh),它不是鼓樓對歌的主要歌種,而是對歌過程中的精彩插曲。多數是應聽眾的要求或歌隊為了顯示自己的嗓音才演唱,俗稱「換嗓子」。聲音大歌歌詞短小,以展示音樂曲調為主,常常摹仿蟲鳴鳥叫,接腔時由幾個歌手輪換唱高音,此起彼伏,優美動聽,最能發揮歌隊的整體演唱水平。從音樂的角度看,聲音大歌是侗族多聲歌精華中的精華。歌名常冠以魚蟲鳥獸或季節時會的名稱,如「嘎侖朗」(蟬歌)、「嘎夜」(青蛙歌)、「嘎三月」(三月歌)等。敘事大歌,侗語口叫「嘎君」(al jenh)或「嘎盡」(aI jebl)。它既是民歌的一種,也是曲藝的一種。按歌詞體裁,可分為唱故事的「嘎君」和道理的「嘎鄉」兩種;按音樂唱腔,可分為「嘎君」和「嘎盡」兩種。歌名常以故事的主要人物名字或中心內容來命名,如《珠郎娘美》、《金漢列美》、《孝順父母》、《勸懶人》等。禮俗大歌,侗語叫「嘎禮鄉」(al liix xangh),是各種禮俗場合演唱的多聲歌的總稱。一般分為「攔路歌」、「酒禮歌」、「踩堂歌」三種均由領唱和合唱構成。兒童大歌,侗語叫「嘎臘溫」(al lagx uns),這是兒重遊戲娛樂時唱的多聲歌。歌詞短小,曲調歡快,以齊唱為主,合唱為輔。歌名多根據內容來定,如「螞蟻歌」、「小山羊」、「探外婆」等。戲曲大歌,侗語叫「嘎瓦」(al wagx),是侗戲演出時唱的多聲歌。多用於一出戲的開場或收場,或是仙人、官人出現的場面,由前台、後台的演職員一起唱,氣氛熱烈。沒有固定的歌名。「嘎老」之所以叫做大歌,一是它要由侗族民間合唱隊來演唱;二是它有兩個聲部;三是它的五式演唱是在鼓樓當著眾人放聲歌唱;四是歌詞長大,長歌四五十分鍾才唱完一首,往往給人以「長歌閉目」的感覺。
大歌流行地區村村寨寨都有大歌隊,這些大歌隊都是民間業余組織。由男女自由組合,少者四五人,多者十多人不等。男女歌隊又按年齡分為:兒重歌隊、少年歌隊、青年歌隊、成年歌隊、老年歌隊等。 兒童歌隊
是在歌師或歌兄歌姐的指導下,接受大歌的啟蒙訓練,以學唱童聲大歌為主,也兼學別的大歌,培養興趣。
少年歌隊
是在歌師或歌兄歌姐的指導下,開始全面的大歌訓練,少女歌隊往往邊紡紗、做針線活,邊學歌練歌,各種歌種都要學,為對歌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有客隊進寨對歌,就站在旁邊見習。
青年歌隊
是在歌師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大歌曲調和唱詞,具有較高的演唱技能,是本寨與客隊對歌的主力,有時亦主動出訪別的村寨。成年歌隊,平常協助歌師對歌弟歌妹進行訓練,當好青年歌隊的參謀,是青年歌隊強有力的後盾。
老年歌隊
主要為青少年歌隊作示範,亦是老有所樂的需要,以唱敘事大歌為主。歌隊中最有名望的是歌師,他們是歌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般年齡較大,閱歷較為豐富。歌師應具備下列條件:一是原來就是優秀歌手,久經對歌的鍛煉;二是精通各種大歌和演唱方法;三是掌握大量的歌詞,並能改編和即興創作;四是作風正派,為人師表,有組織領導能力;五是有奉獻精神。歌師是侗族人民中最有民族文化知識的人,最受人們尊敬和愛戴。為弘揚侗族的優秀音樂文化,格江縣文化部門,把民族音樂引進學校。並在車江小學建立金蟬侗族少兒藝術團,以學習演唱侗族童聲大歌和其他優秀民歌為己任。取得顯著的成績,成為侗鄉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面旗幟。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間文聲復調合唱歌曲,除少數地區男聲演唱鼓樓大歌時用三弦大琵琶伴奏外,其餘均為無伴奏十天指揮合唱。大歌的基礎調式屬自然五聲羽討式。但亦有調式轉換的情況。常見的音程關系是三度、五度、四度、七度、二度,極少六度,不用八度和其他變化音程。其中三度是大歌女聲復調中的基本音程關系,而三度無論大小都是協和音程。對四度、七度、二度等不完全協和或不協和音程的出現,侗家人亦很習慣。大歌基本上是兩個聲音,低音部是主要聲部,由眾人齊唱;高音都是派生的,由一人領唱或由多人輪流領唱,這是大歌的一個特點,也是侗族人民對民間合唱的一種創造。特別是演唱聲音大歌時,襯腔由幾個歌手輪流領唱,模擬蟲鳴鳥叫,此起彼伏,不僅使歌聲連綿不斷,同時求得音質、音色、音量的對比。而低音都轉入一個長主低續音,退到從屬的作為背景的地位,把主角讓給高聲沖擊,讓它自由地發揮。「侗族大歌」是中國最早發現、最早搬上舞台、最早編輯出版、最早在世界上演出並受到世界音樂界所矚目的一個歌種。這樣一種美好的音樂確實代表了我們國家的一個方面的水平。世界上曾經有這么一個論調:中國只有單聲音樂,中國音樂是單線條地思維的。事實上我們中華民族有豐富的多聲部音樂,侗族大歌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侗族大歌的存在和發展,是侗族人民的驕傲,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

② 侗族的風俗

侗族,有人口2514014人, 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 三省(區)毗鄰的黔東南、玉 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 江等縣。

侗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 植水稻為主,特產糯谷,以香 禾糯最享盛名。少數人從事林 業,池塘稻田中養魚的也很普 遍。

侗族的名稱,最早以「仡 伶」,見於宋代文獻。明、清 兩代曾出現「峒蠻」、「峒苗」、「峒人」、「洞家」 等他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侗族。民間多稱「侗家」。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侗水語支。 原無民族文字,2 0 世紀5 0 年代創制了侗文。現在大 部分通用漢文。

侗族地區一向被譽為「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侗 族詩歌韻律嚴謹,題材多樣,尤以多聲部無伴奏的侗族 大歌為傳統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學和音樂方面都有 極珍貴的價值。

侗族擅長建築。結構精巧、形式多樣的侗寨鼓樓、 風雨橋等建築藝術具有代表性。侗錦、侗布、挑花、刺 綉以及銀飾工藝品等,都充分表現了侗族多彩多姿的傳 統文化特色。

侗族--民居

侗族住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連地帶,其中大半在貴州。由於住地環境及語言習慣的差異,貴州侗族分為"北侗"、"南侗"兩個部分。兩地民居各有特色。北侗地區的民居與當地漢族的民居極為相似,一般都是一樓一底、四榀三間的木結構樓房。屋面覆蓋小青瓦,四周安裝木板壁,或者壘砌土坯牆。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樓下,橫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間,形成寬敞前廊,便於小憩納涼。



南侗地區的民居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其地僻處苗嶺南麓,溪流遍地,溝壑縱橫,流水淙淙。當地侗胞,依山傍水,修建房屋。由於深受山區地形和潮濕氣候的影響,幾乎都建干闌式吊腳樓。樓下作豬牛圈,樓上作起居室。南侗地區盛產杉木,民居建築體積較大,房屋高度很不一般。在竹木掩映的侗寨中,面闊五間.高三四層的龐然大物比比皆是。如果有高大寬敞的樓房,房東特別賢惠,又有能歌善舞、聰明過人的"姑娘頭",便自然而然地成為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行歌坐月」的理想場所,侗胞稱其為"月堂"。夜幕降臨,侗族後生手接「果吉」(一種樂器,形似牛腿,叫"牛腿琴"),來到"月堂",與在堂內紡紗、綉花的侗姑對唱情歌。姑娘邊紡(綉)邊唱,後生自拉自唱,氣氛歡快。�

不少侗族民居以杉木為柱,杉板為壁,杉皮為「瓦「,盡是杉樹家族,全然杉的世界,極富民族特色.有些侗族民居巧妙建在水上,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這種民居,樓上住人,樓下養魚,人歡魚躍,相映成趣。何時想要吃魚,只需揭開樓板,伸手可得。�

南侗地區民居建築一大特點是層層出挑,上大而下小,占天不佔地。每層樓上都有挑廊。廊上安裝欄桿或欄板。如用欄板,還特意鑿一圓形孔洞,供家犬伸頭眺望。由於層層出挑,檐水拋得很遠,有利保護牆腳,且可利用層層檐口,晾曬衣服和穀物。�

除利用檐下晾曬穀物外,侗族同胞還在住房附近利用杉桿搭建梯形禾晾,利用杉木修建吊腳糧倉。糧倉也多修建在水上,有利於防火,防盜、防鼠、防潮。

侗寨建房有一規矩,即圍繞鼓樓修建,猶如蜘蛛網,形成放射狀.鼓樓是侗寨特有的一種民俗建築物,它是團結的象徵,侗寨的標志,在侗民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其附近還配套侗戲樓、風雨樓、鼓樓坪,構成社會、文化活動的中心,儼然侗寨的心臟。每逢大事,寨中人皆聚此商議,或是逢年過節,村民身著盛裝,在此吹笙踩堂,對歌唱戲,通宵達旦,熱鬧非凡。許多侗寨,為適應村民攔路迎賓送客、對歌交朋結友的特殊需要,在村頭寨尾修建木質寨門。寨門造型多種多樣,或似牌樓、涼亭,或似長廊、花橋,將風光如畫的侗族村寨裝點得更加美麗。這種別具一格的公共建築物,雖然不是民居,卻是以民居為主要載體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

侗族--服飾

侗族的服飾,以居住的地域劃分,可大致分南北兩種類型,各具特色。北部地區由於水陸交通較為便利,生產水平較高,文化較發達。因此,男子服飾的演變與漢族服飾基本相似。唯婦女的服飾除縣城外,仍保持著傳統的特色。以錦屏縣平秋侗族服飾為例:平秋地區婦女服飾的盛裝,其穿著的布料從種植棉花,紡紗織布,種靛印染、縫紉織綉都是婦女一手操作,展示了她們的勤勞與智慧。外衣大多為青色,右衽圓領,鈄襟開扣,托肩彩色滾邊,衣長至大腿中部、衣腳有紅色內套露出。衣袖平手膀,袖口鑲花邊。腰系彩色腰帶的背後有兩條帶幛,隨著人物走動而翩翩起舞。內衣為白色或月蘭色,袖長超過外衣袖口露在手碗上。下身穿青色褲子,腳踏翹鼻綉花布鞋。

頭飾和銀飾是平秋婦女最講究的裝飾品。她們擅留長發,用紅頭繩扎發盤在頭上再包黑紗帕,腦後別上銀簪、銀梳,頭戴銀盤花、銀頭冠,耳吊金銀環;領口兩組銀扣對應排列,外加鈄襟扣兩組;頸戴五隻大小不同項圈;胸佩五根銀鏈和一把銀鎖用以鎮魔壓邪;手腕戴上銀花鐲,四方鐲等。銀飾品中有雕龍畫鳳,鳥蟲花草等圖案,均為當地匠人所製造。此裝古樸繁雜,銀光閃閃,叮當作響。

南部侗族地區的服飾則迥然不同。由於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因而至今仍保持著較為古老的裙裝。南侗善綉,服飾極為精美,女子穿無領大襟衣,衣襟和袖口鑲有精細的馬尾綉片。圖案以龍鳳為主,間以水雲紋、花草紋,下著百褶裙,腳蹬翹頭花鞋。髻上飾環簪、銀釵、頭戴盤龍舞鳳的銀冠,並佩戴多層銀項圈和耳墜、手鐲、腰系腰帶,銀腰萎,青布包頭,下著寬大長褲,穿草鞋或赤腳。盛裝時穿古老的、百鳥衣、銀朝衣、月亮衣等等。

侗族螺絲衣:黎平茅貢侗族螺絲衣是古老的盛裝,現已不多見。因紋飾捲曲如螺絲,被稱為「螺絲衣」,其刺綉精緻,圖案結構完美。以侗族民間信仰來看,此螺絲紋應當為龍紋。與此衣相配的是花帶簾裙。

侗族銀朝衣:黎平銀朝侗族古老的盛裝,綉飾精美華麗,婚嫁及重大活動時穿用,現今猶存其富麗堂皇的光彩。葉片式簾裙,令人追憶起原始時代人們編草葉為裙的情景。簾裙上綉飾的「滾圓形龍紋」,反映出侗族對龍蛇的崇拜。

榕江縣里仁地區的服飾,挽發鬢於頭頂,發鬢稍大、偏左側,戴較大銀耳環和銀項圈。上衣青色,大襟無領,衣袖寬大,胸前沿開襟邊有效大面積的刺綉花紋。衣袖中部有兩條裝飾帶,上為藍緞,下為織花帶各寬寸許。著中裙、青色,百褶,長及翹下三寸處。系長方圍腰,略比裙長,有綉花圖案。腳裹青布綁腿,穿翹尖綉花鞋。整套服飾古色古香,刺綉花紋工藝精美,可算侗族婦女服飾中的佼佼者。刺綉紋樣多取材於山區的草蟲蝴蝶等,造型生動而富於變化。刺綉工藝為平綉,紋樣四周鑲有一根特製的白絲線,呈浮雕狀。

從江洛香一帶的姑娘夏天的盛裝,頭上挽髻於左側,插木梳。戴銀耳環。一大一小的銀項圈兩只,造型為對稱的螺旋形。戴銀手鐲及銀戒子。上衣開襟敞胸,陰丹藍色布。從衣領,開襟邊至前後衣擺,均滾有一條寬五分的白邊。衣長及大腿中部,兩側開叉,腰兩側均綴銀片,銀片下各吊花帶和三根絲線,長至衣擺處,三根飾線各吊三顆各色亮珠,珠下垂大紅色絲束。上衣貼身,下擺寬大。衣袖緊細,袖口綴花邊。衣內著菱形圍兜,青色,領處有對稱三角形裝飾圖案,把姑娘的臉型襯托得更加秀美。圍兜緊身、下尖,似內衣。穿青色細褶短裙,小腿裹青布綁腿。腳穿花布鞋。

黎平縣三龍地區的姑娘盛裝,頭挽鬢,偏左側,額上圍綵帶銀花,挽結於後。頭上插滿很多鮮花、白鶴細羽或公雞尾羽。戴銀耳環,環上鑲有細圓珠,珠下垂數條細銀鏈。頸戴銀項圈兩三隻。上衣左衽開襟,襟邊鑲花邊。衣袖細小,袖口飾花邊,袖上臂中部有圖案裝飾。系方形圍腰。著青色細褶短裙。小腿裹綁腿。腳穿綉花鞋。上衣、圍腰、裹腿、裙子的布料均為閃光的紫色自織侗布。

黎平縣龍額地區的男子服飾,頭上包藍、青、白三色的花格帕,包法呈圓環狀,上大下小。上衣為大襟,無領,短小緊身,袖小。上衣的顏色,盛裝為紫色閃光的侗布,便裝為淺色或白侗布。系方格腰帶。褲青色或與上衣用料致,褲腳寬大。腳穿膠草鞋或草鞋。

從江縣大榕地區男裝,分盛裝和便裝,盛裝包較大的頭帕,用料為紫色閃光侗布,並將頭帕的一端高高地翹於左側,形如錦雞,帕端有桃花紋樣。上衣對襟、有領、短小緊身,胸前有九顆蠶形布扣,袖小。里穿白內衣。著長便褲,褲腳寬大。衣褲和頭帕為一種布料。腳穿草鞋。便裝不包頭,上衣為白色對襟衣。長褲,青色,褲腳寬大,著草鞋。

侗族文學包括侗語民歌、漢語民歌、神話、傳說、故事、侗戲等民間文學以及晚清歌師文學和當代作家文學。

侗族神話內容豐富,形式古樸。廣泛流傳於侗族民間,在侗族文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較著名的神話作品有《嘎茫莽道時嘉(遠祖歌)》、《洪水滔天》、《丈良丈美》、《侗族祖先落寨歌》等。這些神話形象地反映了侗族先民對天地開辟、人類起源、萬物生成的認識,部分神話作品講述了侗民族的形成和歷史以及遷徙等。民間傳說中,歌頌農民起義領袖的吳勉的傳說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由於流傳時間的久遠,這一傳說已和原歷史人物的原型相脫離,情節神奇化並和侗族地方風物緊緊聯系起來。此類傳說還有《姜映芳》、《姜梓林》、《李元華》、《陸大漢》、《抗劉官》等。民間故事題材廣泛,構成侗族民間文學的主要分。反映婦女命運的「侗家三梅」:《娘梅》、《劉梅》和《述梅》,機智人物故事《卜寬》、《陸本松》、《天神哥》等以及眾多的動物故事,表現了侗族人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感情。

侗語民歌分「嘎」、「耶」、「款」三大類,也有人主張分「大歌」、「小歌」、「敘事歌」、「禮俗歌」四類。「嘎」為侗語音譯,即「歌」,獨唱或二人二聲部合唱。「耶」為侗語音譯,即「耶歌」。歌隊集體合唱。「款」為侗語音譯,即「款詞」,只誦不歌。

「嘎」包括用樂器伴奏的琵琶歌、笛子歌、牛腿琴歌、木葉歌和無伴奏的玩山歌、河邊歌、去山歌、雙歌、攔路歌、酒歌、賴油歌、走寨歌、細聲歌、祝福歌、兒歌等,多屬抒情歌。「耶」可分「耶」和「大歌」兩種。

「款」包括「法律款詞」、「禮儀款詞」、「神話款詞」、「歷史款詞」、「祝禱款詞」等內容,多在村寨與村寨之間集體訪問作客時誦念,常用駢偶體韻文。其他不歌而誦的韻文如吉利詞、疊詞、白話等,也可劃歸「款」類。

侗族漢語民歌,侗語南部方言區多用漢歌曲調唱,北部方言區多用侗歌曲調唱。也有一些歌手能用同一侗歌曲調兼唱侗語、漢語兩種歌詞。

有些膾炙人口的敘事長歌和抒情長歌,屬於晚清歌師文學。如貴州黎平歌師陸大用的《要什麼樣的頭人》,廣西三江歌師吳朝堂的《秀銀與吉妹》,龍勝歌師知歌的《獨郎茶妹》等。侗族的作家文學興起較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了迅速發展,成長起一批作家。苗延秀的長詩《大苗山交響曲》、《元宵夜曲》,短篇小說集《南下歸來》在侗族當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此外,新成長起來的作家還有滕樹嵩、張作為、劉榮敏、譚覃、袁仁琮、黃鍾警等。

侗族--飲食

侗族是分布於貴州、湖南、廣西三省毗鄰地區的南方少數民族,其中以貴州省人口最多,古代文獻中稱「駱越」、「僚」、「侗蠻」。他們主要從事山壩農業,兼營林業和漁獵,手工業發達。出產「香禾糯」(有「糯中之王」之稱)、「稻花鯉」、油茶、杉樹,善於編織侗錦,「鼓樓」和「風雨橋」是其特有的精湛建築藝術,是侗寨的標志性建築。

侗族的飲食文化自成一體,大致可用「雜」(膳食結構)、「酸」(口味嗜好)、「歡」(筵宴氛圍)三個字來概括。在其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包含了許多神奇的內容。

③ 醜醜的作品

片名:阿娜依
導演:醜醜(侗族)編劇:醜醜(侗族)
製片:劉瀧
醜醜(侗族)
主演:醜醜(侗族)
成曉東(侗族)
王雪峰(苗族)
類型:劇情/愛情
攝制: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出品: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阿娜依》是一部講述苗族和侗族的原生態電影故事片,故事的發生地在貴州高原東南部地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東南是一片神奇而多情的土地,勤勞、善良、朴實的苗族和侗族同胞世代居住在那裡,他們有著真摯、超凡的人際關系和熱情豪放的民族性格,他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過著與世無爭、粗獷簡朴的田園式生活。
阿娜依:苗族姑娘的名字,阿是稱呼,娜依在苗語里是芍葯花的意思。芍葯花是苗族人最喜愛的一種花,生命力強,可以觀賞,還可用於做葯材。
阿娜依,一個生長在苗寨里普通、善良的苗族姑娘,從小失去父母,跟著阿婆長大。因為受苗族文化的熏陶,五歲開始跟阿婆學習苗族刺綉,學唱苗歌。阿娜依用她泉水般透明的心、甜美的歌聲、靈巧的雙手和婀娜的舞姿詮釋著她對這片土地和同胞們的愛。阿娜依的美麗、善良、執著、熱情、真誠,讓她得到侗族小伙阿憨對她一生一世不變的真愛。
阿娜依,一個為了苗族和侗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默默奉獻的平凡人…… 導演:歐醜醜
主演:樊曉洋 菩翎男
類型:劇情
語言:中文
片長:90分鍾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電影《雲上太陽》於2009年5月開機拍攝,2010年5月30日在貴陽舉行了觀片會,參加觀片的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對該影片給予極高評價。2010年6月14日,記者致電醜醜得知,《雲上太陽》已收到多個國外電影節的邀請。
「這部影片畫面唯美純凈、無可挑剔,故事簡單卻質朴感人。」奧地利前駐華大使夫人UrsulaWolte看完映片後,表示願意通過她的努力將這部影片在自己的國家介紹推廣。很多觀眾對片中天堂般純凈美麗的貴州風景表現出特別嚮往。
本影片於2010年9月26日,當地時間15點30分在巴黎高蒙電影院(Gaumont Opéra Côté Capucine)上演,作為第五屆巴黎」中國電影節「參展影片與法國觀眾見面。導演醜醜及三位主要演員到場向觀眾致謝。 2005年3月:
擔任獨立製片人、編劇、導演拍攝第一部電影作品
《阿娜依》
2009年4月:
擔任獨立製片人、編劇、導演拍攝第二部電影作品
《雲上太陽》

④ 侗戲有哪些藝術特色

侗族喜歡依山傍水落寨。寨前有溪流,寨邊有古樹,寨後有青山。侗族人民用雙手開發了這片秀麗的山區,用汗水澆灌了這片富饒的寶地,用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侗族的村寨都建有鼓樓,戲班的組織是以鼓樓為單位,只要有一個村寨鼓樓有一個侗戲戲班,這個戲班屬業余性質。一個戲班一般為十幾個人,有戲師傅、歌師傅、演員和伴奏人員,無女演員。

戲班除在本寨演出外,也到外面去「走寨」演出。演出時間,主要集中在春節、二月二、三月三、秋後或本寨的會期。活動方式有「尾夜」和「多夜」兩種。

尾夜是村寨之間進行聯歡,旨在聯絡雙方感情。演出時間一般從上午開始,直到吃夜飯、散戲之後,戲班的小夥子們便與姑娘們去「行歌坐月」。多夜是以文藝活動為主的聯歡形式,戲班不代表村寨,不必由頭人帶隊。

侗戲的演出,有一定的儀式。第一天開演正戲之前,要供神請師,由掌簿主持:台口中間擺上酒、菜、紙錢等供品,由掌簿焚香請神,然後鳴放鐵炮。

每個劇目開演之前,先由一演員朗誦一段開場白;正戲結束後,全體演員唱歌致謝;整個演出結束後,要跳加官,被提到名字的人,都要把紅包扔到台上以作賞錢,他們大多是寨里的頭面人物和富裕人,除此之外,戲班不再收錢。

侗戲多在戲台上演出,很少在平地上演出。戲台通常是用木板搭蓋,一般無頂蓋,觀眾可三面圍觀。在裝扮上,通常只穿侗族生活服裝,整齊、鮮艷。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小丑除在鼻子上畫一個青蛙以外,兩頰上還要各寫一個「豐」字,以示吉祥。

侗戲角色雖有生、丑之分,但並未形成定型的行當,一般是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來分配演員。只有小丑有些獨特的表演,動作滑稽可笑,以說白為主,蹦蹦跳跳,稱為「跳丑角」,演員念白很少,以唱為主。

侗戲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結構,中間都有過門。演員每唱完一句,都要在過門中與另一個演員互走一字,交換位置。

侗戲表演過程中遇有3人以上在場時,也只有對唱的兩人在過門中互走「一」字,其餘的人原地不動。

侗戲的丑角有比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戲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種詼諧或狡猾的人物,在劇中的主要任務是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沒有本行的當家戲,表演上比較自由、比較誇張。

侗戲的主要曲調有平板和哀腔等。平板或稱普通調,用於敘事性唱詞,前有引子、起板;哀腔,或稱哭調、淚調。此外,在有些劇目中,花旦或丑還常採用侗歌、漢族民間曲調等。

侗戲的樂隊包括管弦樂和打擊樂兩個部分。管弦樂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揚琴、竹笛、蘆笙。打擊樂器則有小鼓、小鑼、小鈸等,但一般不用於唱腔,只用於開台和人物的上、下場。傳統侗戲的伴奏樂器一般為二胡、鈴、鑼、鼓和小釵;新侗戲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揚琴等。

侗戲表演大量的和基本的表演形式還是二人轉或二人台的性質,比較注重唱腔內容,不重表演,不像其他劇種那樣講究手、眼、口、身、步5法,除唱以外,也不注重做念打數功。

侗戲在表演過程之中基本上採用繞橫「8」字加說唱的傳統表演形式,從表演風格來看,侗戲的表演比較朴實。基本的舞台調度便是兩人對唱時,每唱完最後一句,在音樂過門中走橫「8」字交換位置,然後再接唱下一句。如此反復,至一段唱詞結束。

侗戲的表演在身段、台步、手式等方面均不與其他劇種相同,具有濃厚的侗族特點。侗戲的服飾、道具,都是本民族的日常用具,有的只是在日常用品的基礎上加以美化而成。

侗戲的道白和演唱,一般都用侗語,戲師們採取生活中的有韻的語言進行加工提高,使舞台語言藝術化並與唱詞的格律協調。因此侗戲中的道白與眾不同,一般都帶點韻。

侗戲的表演具有朴實無華的特點,其表演技藝,主要來自3個方面:一是侗族歌舞;二是從勞動和生活中提煉出來表演程式;三是通過戲曲地方大戲劇種的演技演變過來的程式。

侗戲流傳的劇目較多,來源也比較廣。侗族廣為流傳的琵琶歌、民間故事和漢族故事,都是改編侗戲的素材。漢族戲曲劇目,也經常被改編和移植成侗戲。

侗戲的劇目也很豐富,根據侗族民間傳說故事改編的劇目有《珠朗娘美》、《劉美》、《金俊與娘瑞》等;根據漢族故事改編的劇目有《陳世美》、《梁祝姻緣》等;歷史故事劇有《吳勉王》、《李萬當》等;移植漢族戲曲的劇目有《生死牌》、《十五貫》、《白毛女》等;創作的現代劇目有《團圓》、《二十天》、《一個南瓜》、《楊娃》、《好外孫》等。

這些劇目,其故事情節與其他劇種的劇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結構與格式卻按侗戲的特點編寫。從創作藝術上看,侗戲劇本詞句生動,韻律嚴格,講究尾韻、腰韻、連環韻,一出戲,也就是一首敘事長詩。與其他劇種比較,侗戲在這方面別具一格。

茅貢鄉是享譽海內外侗戲的發祥地,臘洞村吳文彩是侗族人公認的侗戲鼻祖。繼吳文彩之後,茅貢鄉的侗戲創作演出活動從未間斷,侗戲創作人才輩出,戲師不斷涌現。茅貢鄉幾乎每村都有演出侗戲的固定場所,而且別具特色。

1990年,茅貢鄉配合上級及縣文化局,在侗戲鼻祖吳文彩的家鄉臘洞村舉辦「紀念侗戲誕生160周年劇目調演暨學術討論會」。

在這次會議上,一共有6個演出隊共計240人以及附近村寨的群眾近萬人前來參加,真可謂盛況空前。與會者一致公認:

茅貢臘洞是侗戲的故鄉,茅貢鄉侗戲演出活躍,堪稱侗戲之鄉。

侗戲是民族民間戲劇藝術瑰寶之一,盡管發展緩慢,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鮮明,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侗族地區,多數村寨都有群眾自己組織的業余侗戲班。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侗戲不斷推陳出新,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涌現了繼吳文彩之後茅貢籍的吳定國、趙永佳、吳遠隆等一批在侗戲創作與編導上有新成果的後起之秀。他們創作與編導的《珠郎娘美》、《善郎娥梅》、《孤獨的王喬星》等一批優秀侗戲劇目,在州、省乃至全國都獲過獎,曾登過大雅之堂。

侗戲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波及到了黔、湘、桂、鄂等整個侗族地區,並且十分活躍在民間,茅貢乃至整個侗族地區形成了「少兒學戲,青年唱戲,老人看戲」的濃厚氛圍。

近兩年來,在茅貢鄉召開的中國侗族稻作與祭祀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家協會會上,來自國內外的與會專家學者觀看侗戲後都贊嘆不已,稱贊「侗戲是一朵奪目的民間藝術奇葩」。

⑤ 侗族姑娘

侗族姑娘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侗族」這個少數民族。

我與林哥,娟姐自永康乘坐火車至天津站,我們那節車廂里人甚少,除了我們三個還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車發動駛離月台不久,走過來一個背著小孩的婦女,左顧右盼的尋著自己的座位。隨後在我們旁邊的下鋪坐下,開始哄起嚎啕大哭的孩子。

我猜她大概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黝黑的皮膚,炯炯有神猶如混血般的大眼不停環顧著四周,樸素及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飾妝容愈外顯有魅力,也許是常年背著小孩的緣故,佝僂著身軀,駝下了背。在她的安撫下嬰兒漸漸安定了下來,周圍一切顯得寧靜。林哥與她搭起了話,詢問起關於她的事來。簡單的閑聊後才得知,她也是九零後少數民族,侗族人,老家位於貴州,後來嫁到了永康,這次是專門帶著孩子去找在沈陽打工的丈夫,一家人團聚的。

侗族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區主要在湖南、貴州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交界處,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南亞寮國、越南也有較多的侗族居民。她說,侗族的名稱來自「溪洞」,現當地還有許多地名叫「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把這些地方居民統成為「侗族」。侗族中有一些是北侗族,而她便是北侗族,大約有一百多萬名說北侗族話的人生活在中國南部貴州省和湖南省交界處的地方。

侗族的名稱,最早以「仡伶」,見於宋代文獻。明、清 兩代曾出現「峒蠻」、「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侗族,民間多稱「侗家」。侗族使用侗語,屬壯侗語系,分南、北部兩種方言。原無文字,沿用漢文,一九五八年設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但大部分依舊是通用漢文。

她說,在侗族有句俗話:「飯養身,歌養心」,她們視歌為寶,把「歌」看成是與「飯」同樣重要的事,把歌當作精神食糧,用它來陶冶心靈與情操。在那裡所有的人均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所以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於是他們世代都愛歌、學歌、唱歌,以歌為樂,以「會唱歌、會歌多」為榮,用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用歌來傾訴自己的喜樂與哀怨。歌與侗家人的社會生活戚戚相關,不可分割,侗族的各種民歌,特別是侗族大歌,便成了他們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

片刻,夜幕降臨,車內燈逐漸暗了下來,孩子也不再哭鬧進入了夢鄉,坐在一旁的她帶上耳機,玩起了手機,沒有嘈雜聲的整節車廂愈外顯得安靜。

我和林哥喝起了桌上的兩箱啤酒,等待著列車駛達目的地。

孫陽

2017年3月21日夜於火車上

⑥ 什麼是侗族大歌侗族主要分布在哪裡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傳統音樂。流行於貴州省以及廣西等地區,是我國國家級的文化遺產。侗族大歌最開始的起源時間是春秋戰國,發展到較為成熟階段的時候是宋朝,一直到明朝,基本上只要有侗族人民存在的地方,就會侗族大歌的流行。侗族大歌能夠得到廣泛的流行發展,主要也是因為侗族人民的居住形式,侗族人民的好客,侗族人民所使用的本土語言侗族語有著很大的關系。

一開始認為侗族是百越中其中一支。因為侗族現在所居住的地方,以前也就是春秋戰國那個時候屬於越地,而這個地方歷來都是少數民族經常活躍的地方。侗族在隋唐時期才形成一個單一的民族。

⑦ 侗族歌舞的介紹

侗族歌舞篇--蘆笙舞
主要分布在中國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別系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壯傣和侗水兩個語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駱越」支系「西甌」的後裔。隋唐時期至宋代,曾被稱作「峒」和「洞」,以後才以「侗」為該民族的族稱。

廣西柳州地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族,在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都要舉行具有豐富多彩內容的盛大民族活動。

《踩堂》

侗族從古至今無論年長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著事事以歌對答、以舞尋偶的傳統。在他們的歌詠中,有單聲部的「小歌」、多聲部的「大歌」、迎客時的「攔路歌」、婚嫁時的 「伴嫁歌」、青年人自彈自唱的「琵琶歌」等數不勝數。以至連相互鬧矛盾時也用唱歌來進行爭吵。侗族在歌舞時都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歌舞和蘆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和內容。在侗族統稱的《蘆笙舞》中,包括著多種內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節日時的自娛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間進行交誼的舞蹈、還有為展現蘆笙高手邊演奏蘆笙、邊做舞蹈高難技巧的表演和競賽性舞蹈。

過去,侗族跳《蘆笙舞》、「對歌」或舉行村寨「集會」,一定要在特定的地點「鼓樓」前進行。在廣西、貴州等侗族集聚的村寨,都會建有一座高大、古樸、典雅,造型各具特色的木結構建築「鼓樓」。鼓樓的建築形式除以下大上小似高塔狀為原則外,真是千姿百態各具一格。它的多角屋檐可建為四邊、六邊或八邊形,座座飛閣重疊,高達三至十五層聳立於村寨的最高處。但此外建於本世紀二十年代的三江縣侗寨「馬胖鼓樓」雖只建有一層,但卻以它的精雕細刻、擁有九層飛檐、雄偉寬敞形如廟宇的殿式方塔形建築而聞名遐邇。殿內立有需雙合抱的四根大柱,板壁繪彩色傳統的壁畫,是侗族古代建築的精華與驕傲。鼓樓為侗家公共活動的場所和集會中心,凡有緊急情況,村寨中德高望眾的頭人將敲擊懸掛在殿內樑上的「款鼓」,集合全寨侗胞。此外,若有貴客進寨,也可擊鼓通報全寨而表示歡迎的隆重。鼓樓內大廳青石鋪地、設火塘、四周擺有長凳,是侗胞在任何時節聊天、做活、演戲、對歌、踩堂和賽蘆笙的場所。

《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民間舞蹈。源於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獲後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已成為侗族民眾在稻穀收獲後至來年春播前農閑期間和各喜慶佳節時,由青年男女參加被稱作《踩堂》或《踩蘆笙》的自娛性、求偶舞蹈。

每逢節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會放過「踩堂」機會。因為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過集體共舞的機會來選擇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參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著閃閃發亮的藍靛色禮服,還個個力所能及地在頭、耳、脖頸、手臂各處戴滿銀飾,因為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的無聲語言。在過去,由於經濟水平的低下,一家中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女兒都進入成年,但因沒有起碼的銀佩飾,只能由年長的女兒參加「踩堂」活動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進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為單位,每個舞圈被人們稱作「一堂」,節日期間來自各個村寨、各懷絕技的若干堂「蘆笙舞」將會聚一堂,齊展風姿。屆時,每堂蘆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圓圈中心高高豎起一根蘆笙柱,柱頂懸掛蘆笙隊隊旗,並圍繞蘆笙柱特設由4—6人擔任為《踩堂》舞蹈進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准備停當後,手持小蘆笙的男青年與持彩巾或花傘、佩戴銀飾的盛裝少女,分別站成內外兩層圓圈,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作舞。舞蹈動作與節奏,依照蘆笙頭所領奏的曲調更換舞姿。女子以原地旋轉和兩臂上下、前後的擺動為主要動作;男子在邊吹奏蘆笙,邊做幅度較大的蹲步、跳躍、點步踢腿等動作。整個舞蹈沉浸在抒情與細膩之中,但又不少蕭灑與活潑。而且,每當若干堂舞隊同時作舞時,「蘆笙曲」此起彼伏,姑娘們舞姿翩躚,真是構成一片歌舞海洋,熱鬧非凡。更有意思的是,在廣西三江縣《踩堂》的最後,有時還會加入更為激烈和引人注目,似拔河游戲的娛樂活動「拉鼓」。所有作舞的男女分為兩邊,拉拽著系有粗繩的長形木鼓,以一方勝利為舞蹈活動的終止。

⑧ 關於侗族簡介 、侗族歌舞、五月蟬蟲唱得好的評說、侗族歌舞簡介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天柱、錦屏,湖南的新晃、靖縣、通道和廣西的三江、龍勝等縣。侗族全國有250萬人口,其中僅貴州省黎平縣就佔了32萬,黎平是中國侗族第一大縣,被稱為"侗族之都"。

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多通漢語。1958年制定了以拉丁字母為形式的拼音文字方案。

侗族宗教信仰多為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侗族主食是大米或糯米。侗族飲食方面喜吃酸辣味,其中酸味有葷酸、素酸、煮酸、腌酸等,有"侗不離酸"、"侗不離辣"的俗語。侗族還喜歡吃燒烤之物,有烤肉、烤魚、烤辣椒、烤西紅柿等,其外侗族還喜歡吃羊癟、牛癟、蝗蟲、蜜蜂等。

侗族有"飯養身,歌養心"的諺語。侗族有自己的民族戲曲--侗戲。侗族民間音樂最有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種無指揮、無伴奏的多聲部合唱。八十年代"侗族大歌"曾參加法國巴黎藝術節,其精悍演出震驚整個巴黎,被法國文化部部長譽為"清泉般閃光的音樂"。侗族的蕭與笛也是中國傳統樂器之一。

侗族以建築藝術見長。鼓樓、侗寨、花橋、戲台等不用一釘一鉚的木製建築為"中國古建築的一個品種",民間木製建築的光輝典範,在建築史上留下燦爛的一頁。

侗族的民間手工製品有刺綉、編織、彩繪、雕刻、剪紙和刻紙等,大都實用美觀,富有鮮明特色。刺綉是侗族婦女擅長的工藝,她們在服飾上刺綉出各種圖案花紋,形象生動,色彩絢麗。

侗族傳統節日有"新婚節"、"吃新節"、"祭牛神節"。"新婚節"時間為每年農歷十月的第一個卯日,常有數十對男女在這一天成親,類似今天的集體婚禮。"吃新節"這天除了吃新米飯,供奉祖先外,還要唱侗戲,進行鬥牛活動。

大型侗族歌舞:
哆嘎哆耶
(文學腳本)

站在湘桂黔交界的三省坡上放眼而望,群山環抱中的二百六十萬侗族同胞,納天地靈秀,沐江南奇照,攜大自然之和諧,攬人間萬種風情,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以鼓樓為中心的侗族文化。和諧侗鄉,獨具魅力,輕歌曼舞,瀉靈溢韻,展一片福地洞天。

序曲

『字幕:一支隊伍站在空曠的田野,百褶裙的魅力和蘆笙衣的神秘舞動著侗家人的心曲。飯養身,歌養心。侗家人以青山作背景,大地作舞台,不要樂隊,無需化妝,最本色的原生態音樂,是侗家人的最最和諧之聲。
1.侗族大歌
2.蘆笙踩堂

『幕啟:遠景,群山起伏,百花吐艷,大地一片春意盎然;近景,雲繚霧繞,炊煙縹緲,侗家鼓樓聳立其中,景色猶為美麗。
『幾聲蟲語,幾聲鳥鳴,幾聲蛙鼓,彷彿天籟之音徐徐傳來,侗家人陶醉在鳥鳴蟲唱之中。於是,三月滾滾春潮,侗寨一片歌聲。
『大歌聲聲,由遠而近。女子無伴奏多聲部大歌隊踏著輕柔的腳步,輕擺羅裙,緩緩走來。她們三五成群,有的在鼓樓前捶布,有的在吊腳樓上紡紗,有的在田間地頭鋤地,有的在小溪旁浣衣漿衫。
『音律飄動,歌聲嘹亮。時而清脆悠揚,柔情四射;時而雄渾高亢,氣勢磅礴;時而激越明快,如行雲流水;時而舒緩從容,似盈盈清波。百鳥歌唱,布穀催春。侗家姑娘盛裝銀飾光彩奪目。

⑨ 對於侗族的文化習俗,你了解多少

侗族建造

1.侗族擅長建造,他們的侗塞鼓樓、風雨橋等一些建築做工精巧、形式多樣均有代表性。在廣西的侗鄉有很多有名的建築剛才我說的侗塞鼓樓也是,他的外形非常獨特,他的底部是個四邊形,頂樓是個多角形,樓層都是奇數,如有九層樓的、十一層樓的甚至有十七層樓的,樓頂掛著一個葫蘆是象徵吉祥的意思。而且十幾層的樓,全部都是杉木穿插在一起,沒有用一顆釘子,檐下的斗拱非常精巧,檐板上還繪畫了很多人物、山水鳥獸等等都是栩栩如生。

⑩ 關於侗族的介紹,急,急,急!!!

侗族

Do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侗族人口約為二百九十萬人。

民族概況

我國的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天柱、錦屏、三穗、鎮遠、劍河、玉屏,湖南省的新晃、靖縣、通道,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龍勝、融水以及湖北恩施、宣恩、咸豐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侗族人口數為2960293。使用侗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南、北部兩個方言。原無文字,沿用漢文,1958年設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

秦、漢時期,在今廣東、廣西一帶聚居著許多部落,統稱之為「駱越」(「百越」的一支)。魏晉以後,這些部落又被泛稱為「僚」。明代鄺露所著的《赤雅》中說,侗族也是屬於「僚」的一部分。現在侗族的分布和屬於「百越」系統的壯、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鄰,語言同屬壯侗語族,風俗習慣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侗族可能是由「駱越」的一支發展而成。侗族經過原始社會發展階段,於唐代由原始社會直接向封建社會過渡;有的人認為經過奴隸社會發展階段。從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區建立羈縻州、土司制度,社會處在早期封建社會。清初實施「改土歸流」,清朝對侗族人民進行直接統治,土地日益集中,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但是,侗族社會內部某些氏族組織殘余,例如以地域為紐帶具有部落聯盟性質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個氏族或村寨,皆由「長老」或「鄉老」主持事務,用習慣法維護社會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鄰村寨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聯合。「小款首」由寨內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議定的「款約」必須遵守,款民大會是最高權力組織,凡成年男子均須參加,共議款內事宜。這種組織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華民國初期。

社會經濟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侗族地區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在帝國主義、清朝官吏、封建地主以及高利貸者的殘酷剝削下,侗族人民的生活極端貧困。一直到解放前的侗族地區,封建地主經濟仍佔主要地位。有的地方地主每人平均佔有土地為貧下中農的20倍以上,地主階級通過地租向農民進行剝削。商業資本與高利貸資本對農民的剝削也極其嚴重。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國民黨反動政府在侗族地區實行了反動的保甲制度,利用一些封建上層人物充當偽鄉、保長,為虎作倀,並以「連保連坐」的方式對勞動人民進行法西斯統治,使侗族人民陷於無限痛苦的深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8月19日,廣西龍勝縣侗族人民和壯、瑤、苗等兄弟民族建立了龍勝各族自治縣。1952年12月3日建立了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1954年5月7日建立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1956年7日23日建立了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同年12月5日建立了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1984年11月7日建立了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貫徹和實施,實現了侗族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這些自治地方先後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完成了民主改革。1954年,三江侗族自治縣採用民主協商改革的方式,進行了土地改革。接著,這些自治地方又分別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使侗族地區發生了變化。這些地方紛紛採用新的農業生產技術,糧食產量逐年增長。農、林、牧、副、漁也得到了全面發展。地方工業有了很大發展,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已建立機械、化肥、水泥、造紙等中小型地方工業。三江侗族自治縣大部分村寨用上了電。水電事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前,黔東南僅有不到500公里的公路;現在,湘黔鐵路橫貫黔東南,並且縣縣有了公路,鄉鄉通了汽車。解放前,每縣僅有中學l所,小學最多不過3所;現在,中學已普及到區,小學已普及到在隊,已有大批青年進入中等學校以至大學深造。各級各類學校已培養造就出大批侗族出身的國家幹部、教員、技術員、工程師,專家和學者。有的侗寨,還自己動手,辦起了業余夜中學。過去,侗族人民生病求巫信鬼,而今已延醫治療。天花、瘧疾、霍亂、痢疾等惡性傳染病已基本消失,有效地保證了人民的健康,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不少人家有了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電視機。

文化藝術

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有「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之美譽。侗族詩歌的韻律嚴謹,題材廣泛,情調健康明朗,比喻生動活潑。其中抒情詩歌優美細膩,真摯熱情。;敘事詩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長,是侗族民間文學的一項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詩歌歌詞多以人類起源、民族遷徙和習慣法為題材,具有史料價值。以《珠郎娘嫫》、《莽歲》、《三郎五妹》等流傳最廣。音樂曲調既多又美。一領眾和、多聲合唱的「大歌」聲音宏亮,氣勢磅礴,節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語稱ki212,俗稱牛罷腿)伴奏而得名,曲調歡快流暢,為侗族所特有。民間的故事傳說,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情節曲折,引人入勝,表現手法富於浪漫性,體現了侗族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追求光明、戰勝邪惡的善良願望。侗戲是由原有的敘事說唱發展起來的,始於19世紀初,相傳是黎平侗族吳文彩(約1798~1845)所創。台步簡單,動作純朴,曲調唱腔多樣。演唱時,用胡琴、「格以琴」伴奏,擊鑼鈸鼓鬧場,著侗裝,不畫臉譜,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間舞蹈,有「哆耶」、蘆笙舞和舞龍、舞獅等。「哆耶」是群眾性的集體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牽手搭肩,圍成圓圈,邊走邊唱。蘆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蘆笙邊吹邊舞的集體舞蹈。樂器除上述者外,還有侗笛、嗩吶等。手工藝品有挑花、刺綉、彩繪、雕刻、剪紙、刻紙、藤編、竹編。刺綉是侗族婦女擅長的工藝,她們有服飾上刺綉各種圖案花紋、人物、禽獸、花卉、草蟲,形象生動,色彩絢麗而調和。銀飾有頸圈、項鏈、手鐲、耳環、戒指、銀簪、銀花。紡織品有侗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後塗蛋白的「蛋布」,顏色鮮亮,為侗族固有衣料。

侗族擅長石木建築,鼓樓、橋梁是其建築藝術的結晶。鼓樓為木質結構,以榫頭穿合,不用鐵釘。有三、五層以至十五層,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飛閣重檐,形如寶塔,巍峨壯觀,是族姓或村寨標志,也是公眾集會的議事場所。風雨橋是石墩木橋,長廊橋道,橋亭重瓴聯閣,雄偉壯麗,以三江縣的程陽橋最負盛名,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

風俗習慣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男子裝束,近城鎮者與漢族無異,唯邊遠山區略有差別,穿右衽無領短衣,著管褲,圍大頭帕。有的頭留頂發。婦女裝束各地互有差別,有著管褲、衣鑲托肩、釘銀珠大扣、結辮盤頭者;有衣長齊膝、襟邊袖口褲腳有滾邊或花邊、挽盤發者;有著大襟衣、大褲管、柬腰帶、包頭帕、挽頭髻者;有著對襟衣、襯胸布、圍褶裙、系圍腰、著腳套或裹綁腿、髻插銀椎者;有寬袖大襟、衣滾綉有龍鳳花卉、長裙過膝,梳盤發者;也有著漢裝者。一般都喜歡戴銀飾。

侗族人民的飲食以大米為主要食物,平壩地區以粳米為主,山區則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魚」、「醅肉」,貯藏十數年不壞。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種好客習慣。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區最富有特色。村頭寨尾多蓄有古樹,溪流上橫跨「風雨橋」,寨中魚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樓聳立其間。住「干欄」房,樓上住人,樓下關養牲畜和堆置雜物。

「月也」,是這一村群眾到另一村作客,並以吹蘆笙或唱歌、唱戲為樂的社交活動。農閑鬥牛,是集體娛樂之一。屆時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歡聲四起,鑼鼓喧天,鐵炮震動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經本寨,則阻之於寨邊,以歌對答,謂之「塞寨門」。「行歌坐月」又稱「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談情說愛的通稱。北部侗族地區稱為「玩山」,青年男女在勞動之餘,三五成群,相約在山坡上對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區稱「走寨」,或稱「走姑娘」,晚上姑娘們結伴在屋裡作針線活,客寨男青年攜帶樂器前來伴奏對唱,互相傾訴愛情,深情時男女互相「換記」(送禮物)定情,約為夫妻。三江縣富祿等地侗族群眾常於夏歷3月3日或2月2日匯集於廣坪上,用一特製火包沖一鐵環騰空而起,降落時,讓大家搶奪,獲得者受重獎,叫做「搶花炮」。

侗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較為流行,姨表兄妹和輩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後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習俗。解放前,侗族的社會基本單位是封建家長制的父系小家庭。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低於男子,婦女禁觸銅鼓;男人或長輩在樓下,不準上樓。侗族姑娘在婚後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積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繼承家業,無繼承人的可招贅養子。

喪葬一般同漢族,行土葬。個別地區還有停葬習俗,人死入殯後將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與死者同年同輩的都死亡以後,才一同擇日安葬。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樹、巨石、水井、橋梁均屬崇拜對象。以女姓神「薩歲」(意為創立村寨的始祖母)為至高無上之神,每個村寨都建立「薩歲廟」。以雞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測定吉凶。

侗族的節日以春節、祭牛神(農歷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農歷七月間)較為普遍。有些地區還有在十月或十一月過侗年。由於民族之間的交往,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

閱讀全文

與侗族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營銷的大學有哪些特點 瀏覽:323
微信營銷廣告有哪些 瀏覽:924
農牧民科技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469
上海寶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英文 瀏覽:153
電商培訓計劃與實施方案 瀏覽:396
人力資源專業與市場營銷專業怎麼樣 瀏覽:70
重慶廣告促銷方案 瀏覽:547
飯店春節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38
網路營銷的方式和特點是什麼 瀏覽:334
少兒培訓機構活動方案 瀏覽:316
實訓一網路營銷市場分析 瀏覽:26
教師期末工作結束培訓方案 瀏覽:721
教學培訓應急方案 瀏覽:3
雙十二機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7
廣州1601電子商務時尚島 瀏覽:354
烏魯木齊天山區金中電子商務 瀏覽:657
教育培訓開業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268
母乳喂養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267
電子商務的深遠意義 瀏覽:521
網路營銷面試的問題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