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關於首義門的策劃書

關於首義門的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3-01-02 01:45:38

1. 首義百年致××的一封信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今天就要。。

「能爭漢上為先著,此得神州第一功」,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震驚了全世界。孫中山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發動武昌起義,打響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槍。武昌揭竿而起,各省雲集響應,辛亥革命勢如潮水,它一舉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從而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 歲月更迭,斗轉星移。當我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意氣風發地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回顧中國人在上個世紀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肅然起敬?如今,紅樓靜靜地矗立在長江邊的蛇山腳下,彭瀏陽路上來往行人如織,還有首義園、起義門、烈士祠、楚望台,他們承載了一段改寫中華民族命運的輝煌歷史,向人們無聲訴說著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往事。 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迪,從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鑒。首義的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今天我們師生一起來重溫這段歷史,審視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留給我們的種種意義,對於同學們今後的學習乃至成長,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中華民族固有的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向來就有愛國主義的傳統,中國向來就不缺少為民請命、捨身成仁的豪傑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群體和個人英雄輩出,星光燦爛,革命黨人抱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今天,我們要完成祖的統一大業,也要高舉這面大旗,把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需要以愛國主義為力量源泉。同學們不僅要回憶歷史,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黃子孫肩上的責任,將振興中華的精神傳承下去,把它轉化成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不斷振興和強大祖國的精神動力,同心協力建設美好的未來。 首義精神更突出的體現為勇於創新改革的精神。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中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幾千年實行的都是君主專制制度。 「君為臣綱」之類的說教,經過幾千年灌輸和熏陶,彷彿已成為天經地義,連產生一點懷疑的念頭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要從如此沉重的傳統束縛下擺脫出來,提出以另一種政治制度來代替君主制度,困難可想而知。盡管道路千難萬險,但革命黨人仍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終於達到了革古鼎新的目的。這些在今天看來似乎平淡無奇,但在當時確實產生了石破天驚的震撼力量。「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這就是首義的「敢為天下先」的創新改革的精神。這種精神具有爆發力、原創力,是一種寶貴的人文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今天我們祖國實施科教興國,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關鍵就在於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這也要求同學們秉承創新理念,不光要掌握書本中已知的東西,還要掌握把不曉得的東西都弄清楚的能力,要善於發問、大膽質疑,敢於突破原有的桎梏,勇於挑戰自我的局限,創造前人和他人未曾取得的成績。 首義精神還始終貫穿著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武昌首義前夕,反動派屠殺多名革命黨人,英雄們臨刑時「神色益壯」,當眾演說,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以求「專制永不見於中國」,並號召大家「起來革命」。10月下旬開始,武漢保衛戰苦戰經月,殉難2600多人, 為全國各省響應革命贏得了時間,體現了革命黨人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拼搏是一種精神,只有拼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只有拼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只有拼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同學們今後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需要有拼搏精神,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一馬平川的,當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是選擇放棄逃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做出選擇通常只是一念之間,此時此刻,需要的正是武昌首義的頑強拼搏精神。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孫中山也曾說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毛澤東同志更是對年輕的學生們語重心長的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九十六年的滄桑歲月,風消雲散,但散落不去的是永遠的首義精神。我們今天在此以這種直觀的紀念方式,不僅僅為了銘記那段光榮的歷史,也應成為一種警示:同學們,當社會歷史性機遇和變革已然來到時,當你們即將面臨人生的一大挑戰時,你准備好了嗎?什麼是首義精神?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研究員王興科認為,不同時代,人們對之有不同的闡述。上世紀40年代,辛亥志士張難先將其概括為四點,即勇敢、廉潔、公正、恬淡。而在當代,人們對首義精神的發掘就更深更廣,「首義精神」的探究在學術界頗受關注,其中最有影響的論述是章開沅先生的「敢為天下先」說,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 「敢為天下先」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勇於創新的首創精神和改革精神。江漢大學胡鵬認為,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專制是一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制度,所要創立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制度,盡管困難重重、歷盡艱險,但革命黨人仍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終於達到革故鼎新的目的。武昌起義不僅打響辛亥革命的第一槍,而且在起義爆發後的第三天便成立了第一個新式的政府——湖北軍政府,並體現了量才錄用的現代政府組織原則,為此後其他起義地區建立政權創立了樣板。新政府成立之後,又立即對傳統的經濟體制、教育制度、社會習俗等進行改革,這種適應時代要求的首創和革新精神,對今天的經濟和文化建設仍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這就是首義『敢為天下先』的首義精神」。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皮明庥認為,荊楚先人古時就有「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抱負,辛亥革命時便形成為首義精神。這種精神具有爆發力、原創力,是武漢地區寶貴的人文精神。當初,楚國的崛起有賴於這種精神,辛亥武昌首義時弘揚了這種精神。今天發展經濟、興盛科技,推動武漢在中部率先崛起,仍然要光大、彰顯這種精神。 「無論兩千多年前的『亡秦必楚』,還是95年前的『亡清必楚』,至少說明了兩點:一是敢於斗爭,一是必勝的信念」。江漢大學教授塗文學認為,這種敢於斗爭、勇擔大任的革命精神可敬可佩,弘揚這種精神更具現實意義。他認為,「敢為天下先」不僅是首義精神的精髓,更是楚人開拓創新、創造奇跡的一面大旗。武漢要在中部崛起中充當戰略支點,必須要有這樣的膽略和勇氣,才能使武漢的建設和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再創奇跡和輝煌。 勇於創新改革的精神頑強的拼搏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提問人的追問 2011-05-22 08:22 你這是一篇還是摻合在一起的
回答人的補充 2011-05-22 08:27 傳承首義精神,耀我中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打開記憶的閘門,翻開塵封了百年的1911年10月10日那一頁,我的耳邊彷彿聽到了武昌城頭的激烈槍聲,眼前似乎重現了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為挽救舊中國,奔走呼號,前仆後繼,血灑街頭的壯烈情景。這場席捲中國大地的變革使舊中國的天空出現一縷新的曙光,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從此拉開了序幕。

歲月更迭,斗轉星移。武昌首義已經過去100年。當我們意氣風發地跨入新世紀的時候,回顧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對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創立的不朽業績肅然起敬?如今,紅樓靜靜地矗立在長江邊的蛇山腳下,首義園、起義門、烈士祠、楚望台,他們承載了一段改寫中華民族命運的輝煌歷史,向人們無聲訴說著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往事。

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迪。首義的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

首義精神,就是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給我們的,是一種敢闖、敢幹、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大畏精神。參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懷著一心救國的赤子情懷,投身到民主革命當中,發動了武昌起義,革除了一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創立了一種全新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盡管困難重重、歷盡艱險,但革命黨人仍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終於達到革故鼎新的目的。這是多麼偉大的創新和改革啊!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管是科技進步,還是經濟騰飛,不管是思想進步,還是文化輝煌,哪一樣不需要這種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啊!

首義精神,也是一呼百應、精誠團結的協作精神,武昌首義一舉成功,這與湖北革命黨人一呼百應、精誠團結的協作精神密不可分。當時的中國烏雲密布,甲午戰敗,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中華民族處在的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這時,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革命者登上了歷史的舞台,他們奔走呼號,喚醒國人的迷夢;他們以筆為槍,掀起了思想革命的浪潮。正是這種精誠團結的協作精神,使他們組成了革命同盟會,策劃和發動了一系列反清武裝斗爭,從武昌城打響第一槍,到湖北軍政府成立;從湖北各地高舉義旗,到全國各地奮起響應,猛烈的革命之火燒毀了清王朝腐朽的宮殿。

首義精神集中地體現為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向來就有愛國主義的傳統,向來就不缺少為民請命、捨身成仁的豪傑志士。在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革命群體和個人英雄輩出,星光燦爛,革命黨人抱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今天,我們不僅要回憶歷史,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明白炎黃子孫肩上的責任,將振興中華的精神傳承下去,同心協力建設美好的未來

首義精神還始終貫穿著一種頑強的拼搏精神。武昌首義前夕,反動派屠殺多名革命黨人,英雄們臨刑時,當眾演說,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號召大家「起來革命」。10月下旬開始,武漢保衛戰苦戰經月,殉難2600多人,體現了革命黨人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今後我們的學習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當面臨坎坷和困難時,我們是選擇放棄逃跑,還是選擇迎難而上,做出選擇通常只是一念之間,此時此刻,需要的正是武昌首義的頑強拼搏精神。

武昌城頭的槍聲漸漸遠去,起義門前的硝煙也漸漸散去,歷史的車輪走過了100年。逝去的只是歲月,永恆的是辛亥革命精神。讓我們發揚辛亥革命的光榮傳統,以新的風貌,新的作風,新的奮斗,努力開創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努力推進祖國統一的歷史進程,實現百年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強國理想,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今天,我們少年兒童要學習這種團結協作的精神與態度,與同學精誠團結,互相協作,努力進取。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讓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努力,再努力!奮斗,奮斗,再奮斗

2. 首義門的介紹

首義門源自承恩門。承恩門是明初為擴太原城時修築的兩座南門之一,民間將迎澤門稱為大南門,而將承恩門稱為新南門,但這座城門長年封閉,直到1907年正太鐵路竣工之後,因為太原火車站建在新南門外,封閉了數百年的大門才重新被打開,由巡緝隊一個排的警察守衛。1911年10月29日山西新軍第85標第一營、第二營千餘名官兵在姚以價的帶領下在狄村軍營誓師起義討伐腐朽專制的滿清王朝,為後來的革命活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辛亥革命勝利後,承恩門改名為首義門。解放戰爭期間,首義門在炮火中受到損傷,建國初年被拆除,原址改造成為五一廣場。

3. 武昌蛇山(首義公園)的相關資料

蛇山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長江南岸邊。蛇山又名黃鵠(hú)山,綿亘蜿蜒,形如伏蛇,頭臨大江,尾插鬧市。與漢陽龜山隔江相望,武漢長江大橋的南岸和漢陽龜山的北岸為一橋飛架的南北交點。蛇山長約1790米,海拔85米,寬約25—30米,山上古跡甚多,名勝也不少,均呈斜陡長狹形,形勢十分險惡。
在長約2公里的山上,歷代建有眾多的名勝古跡,馳名的樓閣亭台有20多處,歷代名人崔顥、孟浩然、李白、王維、陸游等10多人,均先後登臨游賞,吟詩作賦,留下「寒花媚幽石,疏林帶高閣」,「桃樺深處暖雲浮,隔樹紅妝倚翠樓」等名句。
三國時期,蛇山稱江夏山,又名紫竹嶺。北魏時稱黃鶴山,宋朝稱石城山,元朝時稱長壽山,明朝時被譽為金華山和靈山。其間,以蛇山為山名,是南宋詩人陸游的《入蜀記》中「繚繞為伏蛇……」故後世稱蛇山者為多;至清乾隆《江夏縣志》已有蛇山之名。1909年《湖北省城內外詳圖》正式標名為蛇山。
早在公元223 年,三國時築夏口城於其上,歷代不斷擴建,名區 勝景甚多。馳多的樓閣在黃鶴樓、八極樓、白雲樓、留雲閣、一覽亭 等達20多處,故有「鄂之神皋奧區」的美稱。歷代名人如崔顥、孟浩 然、李白、白居易、王維、陸游等,均先後登臨游賞,行吟作歌,留 下佳作頗多。現存勝跡可供參觀游覽的有:在蛇山之巔的黃鶴樓;在 長江大橋引橋東頭的勝象寶塔;在蛇山南麓的陳友諒墓;在蛇山中部 頂端的岳武穆遺像亭,簡稱岳飛亭;在蛇山南腰處的抱冰堂;在蛇山 尾部武昌大東門外的長春觀,以及許多重要的石刻碑刻等。
其名勝古跡數不勝數,現存除黃鶴樓外,尚有白雲樓、八極樓、靜春台、奇章台、斗姥閣、留雲閣、西夾閣、仙棗亭、石照亭、壓雲庄、一覽亭等二十多處。飛檐崇脊,危聳半空;金碧輝煌,且大都與道教及神話傳說有關。蛇山尾部的長春觀,建於元代,是此山的道教中心,其他另有勝象寶塔、抱冰堂、涌月台、岳飛亭、黃興銅像及歷代名士的許多重要碑刻題記等。
億萬年前,武漢地區雖多次海陸交替,惟蛇山未受任何影響,它起伏自若,呈狹長形,屹立於武昌城中,山中各朝代據考證均有其遺跡,可惜至今多數已不復存在了。1924年為紀念武昌起義,將原有蛇山公元改建為首義公園,此為武漢三鎮最早的公園(比中山公園早三年)。
蛇山頭枕大江,尾過小東門。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23年,東吳築口城於蛇山上,以御外敵,。辛亥武昌首義,起義軍首破中和門(即起義門),1912年,為紀念武昌起義改中和門為起義門,當時起義軍率先佔領蛇山,在蛇山架炮猛轟清兵,為首義成功開辟了道路。
蛇山雖不大,但名勝古跡甚多,自晉代以後,歷代不斷擴建,寺廟宮祠、亭台樓閣、山石秀麗,綠蔭陪襯,歷代名人均攀登此山觀賞並寫歌賦詩。寫有「寒光媚幽石,疏林帶音閣」、「桃花深處暖雲浮,隔書紅妝倚翠樓」名句佳作。此後由於天災人禍,景觀大多廢毀,許多遺址不復存在。至1924年——1984年,蛇山由首義公園管轄,經多年興建修繕有黃鶴樓、白雲閣、落雁軒,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碑、勝像寶塔、槌冰堂、古州城遺址,陳友諒墓等文物名勝亦在此山,陳友諒是元朝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並自立為帝。陳於1363年與朱元璋決戰失敗後,中箭身亡,葬於蛇山。在首義公園成立槌冰堂是張之洞之門生為紀念張之洞而集資興建。解放後,為滿足勞動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人民政府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大力扶持古建築文化不斷修葺增建使蛇山景觀不斷添新,使蛇山昔日之輝煌再現,遊人緬懷歷代英豪,莫不為之贊嘆不已,人們堪稱武昌蛇山實為江城之一大古跡和景觀,並為武漢人民仰慕之聖地。
在長約2公里的山上,歷代建有眾多的名勝古跡,馳名的樓閣亭台有20多處,歷代名人崔顥、孟浩然、李白、王維、陸游等10多人,均先後登臨游賞,吟詩作賦,留下「寒花媚幽石,疏林帶高閣」,「桃樺深處暖雲浮,隔樹紅妝倚翠樓」等名句。三國時期,蛇山稱江夏山,又名紫竹嶺。北魏時稱黃鶴山,宋朝稱石城山,元朝時稱長壽山,明朝時被譽為金華山和靈山。其間,以蛇山為山名,是南宋詩人陸游的《入蜀記》中「繚繞為伏蛇……」故後世稱蛇山者為多;至清乾隆《江夏縣志》已有蛇山之名。1909年《湖北省城內外詳圖》正式標名為蛇山。在公元223年,三國時築夏口城於其上,歷代不斷擴建,名區勝景甚多。馳多的樓閣在黃鶴樓、八極樓、白雲樓、留雲閣、一覽亭等達20多處,故有「鄂之神皋奧區」的美稱。歷代名人如崔顥、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維、陸游等,均先後登臨游賞,行吟作歌,留下佳作頗多。現存勝跡可供參觀游覽的有:在蛇山之巔的黃鶴樓;在長江大橋引橋東頭的勝象寶塔;在蛇山南麓的陳友諒墓;在蛇山中部頂端的岳武穆遺像亭,簡稱岳飛亭;在蛇山南腰處的抱冰堂;在蛇山尾部武昌大東門外的長春觀,以及許多重要的石刻碑刻等。
其名勝古跡數不勝數,現存除黃鶴樓外,尚有白雲樓、八極樓、靜春台、奇章台、斗姥閣、留雲閣、西夾閣、仙棗亭、石照亭、壓雲庄、一覽亭等二十多處。飛檐崇脊,危聳半空;金碧輝煌,且大都與道教及神話傳說有關。蛇山尾部的長春觀,建於元代,是此山的道教中心,其他另有勝象寶塔、抱冰堂、涌月台、岳飛亭、黃興銅像及歷代名士的許多重要碑刻題記等。億萬年前,武漢地區雖多次海陸交替,惟蛇山未受任何影響,它起伏自若,呈狹長形,屹立於武昌城中,山中各朝代據考證均有其遺跡,可惜至今多數已不復存在了。 1924年為紀念武昌起義,將原有蛇山公園改建為首義公園,此為武漢三鎮最早的公園(比中山公園早三年)。
蛇山頭枕大江,尾過小東門。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223年,東吳築口城於蛇山上,以御外敵,。辛亥武昌首義,起義軍首破中和門(即起義門),1912年,為紀念武昌起義改中和門為起義門,當時起義軍率先佔領蛇山,在蛇山架炮猛轟清兵,為首義成功開辟了道路。蛇山雖不大,但名勝古跡甚多,自晉代以後,歷代不斷擴建,寺廟宮祠、亭台樓閣、山石秀麗,綠蔭陪襯,歷代名人均攀登此山觀賞並寫歌賦詩。寫有「寒光媚幽石,疏林帶音閣」、「桃花深處暖雲浮,隔書紅妝倚翠樓」名句佳作。此後由於天災人禍,景觀大多廢毀,許多遺址不復存在。至1924年——1984年,蛇山由首義公園管轄,經多年興建修繕有黃鶴樓、白雲閣、落雁軒,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紀念碑、勝像寶塔、槌冰堂、古州城遺址,陳友諒墓等文物名勝亦在此山,陳友諒是元朝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並自立為帝。陳於1363年與朱元璋決戰失敗後,中箭身亡,葬於蛇山。在首義公園成立槌冰堂是張之洞之門生為紀念張之洞而集資興建。解放後,為滿足勞動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人民政府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大力扶持古建築文化不斷修葺增建使蛇山景觀不斷添新,使蛇山昔日之輝煌再現,遊人緬懷歷代英豪,莫不為之贊嘆不已,人們堪稱武昌蛇山實為江城之一大古跡和景觀,並為武漢人民仰慕之聖地。
蛇山挺拔秀麗,名勝古跡頗多,為歷代游覽勝地之一。宋代陸游《入蜀記》雲:「州城之東隅石城山,山繚繞如伏蛇」,故有「蛇山」之名。蛇山頭倚長江,與龜山夾江對峙,形成「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的奇特景觀,這道景緻也使得武漢迥異於國內其他大城市,而獨具城市多山多水的山水園林特色。三國時,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孫權至江夏(今武昌),依山築城(尚有遺址可辨),並在黃鵠磯頭建成黃鶴樓。自此江夏古城風貌更為壯麗,黃鶴樓也譽為千古絕景。此後,歷代人士在山上陸續修建了園林建築。至清代,該山除有寺廟、宮殿和塔外,馳名的亭、台、樓、閣、池、泉、名勝古跡及以其形成 武漢蛇山攬虹亭的景點有黃鶴樓、白雲樓、楚觀樓、斗姥樓(即南樓,又名鍾彭樓)、北榭、大士閣、留雲亭、望江亭(舊名十盤亭)、仙棗亭、壓雲亭、一覽亭、擱筆亭(初名太白亭)、石鏡亭(即石照亭)、萬壽亭、靜春台、涌月台、方朔讀書台、摩崖方丈、白塔(圖8-1)、費禕洞、小羅浮及古碑長廊等。清末至民國初,在司門口與武昌路兩地各鑿通一個山洞,俗稱新、舊鼓樓洞,從此方便了蛇山南北的交通。還有為紀念湖廣總督張之洞,由湖北各界集資在蛇山相繼修建的抱冰堂、十桂堂、奧略樓(圖8-2)、張公祠、抱膝亭等,並有為紀念八仙過海之一的呂純陽在黃鶴樓遺址建造的純陽摟(又名警鍾樓)(圖8-3)。
辛亥革命以後,在紀念辛亥首義的紅樓(即湖北軍政府舊址)建有孫中山銅像、中山紀念碑、黃興銅像。此外還有大漢陳友諒墓。歷代文人墨客登山賞景、吟詩作賦者甚多。自唐至清,僅贊嘆蛇山和黃鶴樓的詩詞,已整理成冊者就有500餘首,其中以崔顥之《黃鶴樓》最受後人傳誦,實為千古不朽的名作。蛇山又稱黃鵠山,即黃鶴山。是武漢市名勝古跡較多的三山之一。綿亘蜿蜒,形似伏蛇,頭臨大江,尾插東城,與漢陽龜山對岸相峙,為古代軍事要塞。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築夏口城於其上,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立縣於此,歷代不斷擴建,名區勝跡甚多。除署寺宮祠外,馳名的樓閣亭台有黃鶴樓、白雲樓、八極樓、靜春台、奇章台、斗老閣、留雲閣、西爽亭、仙棗亭、石照亭、壓雲亭、一覽亭等達20多處,故有「鄂之神皋奧區」的美稱。歷代名人如崔顥、孟浩然、李白、白居易、賈島、王維、范成大、陸游、陳孚、楊慎、張居正、潘豐等,均先後登臨游賞,行吟作歌,留有「寒花媚幽石,疏林帶高閣」、「桃花深處暖雲浮,隔樹紅妝倚翠樓」等名句。現存勝跡有:黃鶴樓、勝象寶塔、陳友諒墓、岳武穆遺像亭、抱冰堂、涌月台和近年修復的南樓(白雲樓)及許多重要的石刻碑刻等。
蛇山歷盡滄桑,至武漢解放時已遍體鱗傷,溝壑縱橫,碉堡聳立,荊棘滿山,名勝古跡多已湮沒,倖存者也衰敗不堪,成為山石畢露的童山。解放後,從1950年起,中共武漢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年年發動群眾植樹造林,種有側柏、樟樹、濕地松、桂花等,80年代已綠滿全山,有的已蔚然成林。為修建長江大橋,1955年開始將西端的黃興銅像、勝像寶塔陸續遷至司門口附近;禹碑、古碑、涌月台等陸續移至首義公園內;抱膝亭、奧略樓等則因腐朽而拆除。從此,蛇山山體西止司門口,在長江大橋東頭北側的雪松林帶中保留一塊未挖完的山石。上刻有「蛇山頭」3字(圖8-4);西端橋基牆上刻有「黃鶴樓遺址」。黃鶴樓於1981年10月破土動工重建,1985年建成開放,成立黃鶴樓公園。蛇山以武昌路為界,西為黃鶴樓公園,東為首義公園。山下的防空工事,從司門口至小東門已被利用為商店、旅社、餐館和醫院,開放營業。近年來,蛇山顯山透綠的工程正在加速推進,大東門蛇山東麓首批94戶、8500平方米建築的拆遷工作已經基本結束,古樓洞、長春觀、湖北教育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四個相關節點的拆遷也在陸續啟動。素有江城「文化之根」、「城市脊樑」美譽的蛇山,在遭遇了一段時間尷尬和沉默後,正式走向城市建設中心大舞台。一個武漢標志性的、文化及生態景觀豐富的城市公園正作為一個開敞的美麗空間掀起蓋頭……
家住武昌長湖南村的安可捷老人家裡珍藏著一份1909年武昌省城街市圖,圖上標明,閱馬場一帶非常開闊,而整個蛇山只有山腳下的兩三個書院,沒有其他的建築,山上除了石頭就是樹木。在老人的回憶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蛇山上依舊是鬱郁蔥蔥,就是二十年前,蛇山上也沒有現在這么多雜亂無章的房子,一到夏天,上山乘涼的人一批接著一批。就是這短短十幾年間,各個單位紛紛上山「割地」,現在想上個山,路都難得找到一條。聽說蛇山周圍在搞大工程,安可捷老人最近有事沒事都愛上那一帶逛逛,他告訴筆者說:湖北劇場後頭先賢街一帶的拆遷動作真是快,現在站在老省檢察院門口可以筆打筆直看黃鶴樓,視線里頭一點障礙都沒有;聽說首義廣場要連在一起,早就該這樣的;聽說蛇山要顯山透綠,我舉雙手贊成!是的,武漢人不會忘記這座風韻獨具又承載了太多歷史滄桑的寶山。早在2003年10月底的一次專題會議上,武漢市就提出將重點美化龜、蛇兩山。尤其是蛇山,要拆除所有環山建築,使黃鶴樓、紅樓、首義廣場等景觀亮出來,讓這里成為城市的 蛇山大花園。2005年4月,龜蛇「兩山」綜合整治工程的大幕拉開,武漢市市長李憲生展望兩大特色景區建設(以黃鶴樓、首義文化園為核心的蛇山景區和以琴台月湖為中心的龜山景區)時說:「兩件事,爭取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想透,做好」。據武漢市城市規劃咨詢服務中心高工熊向寧介紹,現在包括長春觀公園在內的蛇山整體規劃方案已編制完成。在這個方案里,蛇山被分為三大景區:一是以黃鶴樓為中心,以傳統中國園林風格為特色的黃鶴樓人文景觀區;二是以弘揚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為主題,以抱冰堂為主景點的歷史民俗景區;三是以長春觀主題公園景觀區為中心,以植物造景為特色的園林綠化休閑區。除紅樓、省圖、龍華寺三處保留單位外,蛇山控制保護區內的其他建築,將分期分批進行拆遷改造。近期將打通原首義公園、大東門南北兩側和古樓洞四處望山視廊。對現有省圖書館和辛亥革命紀念館兩處視線進行完善,拆除周邊的破舊建築,用於綠化建設。而隨著長春觀主題公園的動工興建,長春觀東側破損山體已經修復,2.6萬株竹子早已栽植到位,鬱郁蔥蔥了。

4. 武昌首義全過程!

1911年10月10日(夏歷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譜寫了資產階級革命奪取全國勝利的新篇章。
1904年7月,武昌出現了第一個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隨後又陸續成立日知會、文學社、共進會等秘密革命組織。湖北革命黨人深入新軍,宣傳革命,在士兵中發展革命組織,進行了長期艱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義前夕,新軍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參加了革命組織,成為起義的主力軍。1911年4月,廣州黃花崗起義失敗以後,同盟會領導人決定把革命的重心轉移到長江流域,在同盟會中部總會的推動下,實現了湖北地區革命組織的大聯合。夏天爆發的四川保路運動,預示著全國革命風暴的到來。武漢新軍大部被調入川,統治者的武力減弱,武昌起義的條件已經成熟。9月24日,文學社與共進會在武昌舉行聯席會議,推蔣翊武為臨時總司令,孫武為參謀長,制定了起義計劃。但實際起義並沒有按預定計劃進行。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革命總機關趕制炸彈時不慎爆炸,文件全被俄國巡捕搜走,機關暴露。蔣翊武得知此消息,立即召集緊急會議,決定當晚起義。但因命令未能及時送到,起義沒有實現。湖廣總督瑞澄下令搜捕黨人,武昌機關遭到破壞。10月10日,瑞澄繼續按冊捕人,形勢十分嚴重。在這緊急關頭,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動聯絡。當晚7時過後,由於金兆龍過於緊張導致步槍走火,工程第八營革命黨的總代表、後隊正目(相當班長)熊秉坤決定領導該營首先發難。他率領十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台軍械庫,守庫的本營左隊士兵鳴槍配合,順利地佔領了楚望台。工程營左隊隊官(相當連長)吳兆麟被推為臨時總指揮。當天夜裡11時左右,革命軍以工程營為主力,分三路向督署發起猛攻,督署守兵千餘人以強大火力阻擊,各路大軍均不得手。午夜時分,發起了第二次進攻,瑞澄聞炮喪膽,從督署後牆鑿洞逃遁。次晨2時,革命軍再次發動進攻,終於在黎明前攻下督署。武昌起義勝利了!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軍先後佔領漢陽、漢口,武漢三鎮完全光復。這是孫中山領導革命起義以來第一次取得的勝利。消息傳出,全國和全世界為之震動。武昌起義導致了中國2000多年來封建王朝統治的結束,它的歷史意義是不能抹煞的。

武昌起義
辛亥武昌起義是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江流域,准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農歷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起義的勝利,逐步使清朝走向滅亡。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1906年,清廷拋出「預備立憲」,其實質卻是加犟了皇族的權力,廣大立憲派對此極為不滿;1908年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相繼去世,年僅3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內閣名單中滿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漢族有四名。被人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對此大失所望,有少數人參加了革命黨。為取得外國的支持,以維護其統治,清廷將廣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辦鐵路收為國有,然後再賣給外國,掀起了全國大規模的人民反抗運動——保路運\動,其中四川最為激烈。
前期准備
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革命團體在湖北新軍中開展革命宣傳工作,在新軍中發展革命力量,積極准備起義。
起義經過
清廷為撲滅四川的人民起義,派出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致使清軍在湖北防禦力量減弱,革命黨人決定在武昌發動起義。1911年9月1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建立了統一的起義領導機關,聯合反清。9月24日,兩個革命團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10月6日發動起義。革命黨人的活動被湖北當局察覺,處處提防,再加上同盟會的重要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未能趕到武漢,起義延期。
10月9日,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爆炸。俄國巡捕聞聲而至,搜去革命黨人名冊、起義文告等,秘密泄露。湖廣總督瑞澄下令關閉四城,四處搜捕革命黨人。情急之下,革命黨決定立即於10月9日晚12時發動起義。但武昌城內戒備森嚴,各標營革命黨人無法取得聯絡,當晚的計劃落空。
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自行聯絡,約定以槍聲為號於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所,吳兆麟被推舉為臨時總指揮。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發動了起義,並向楚望台齊集。武昌城內的29標的蔡濟民和30標的吳醒漢亦率領部分起義士兵沖出營門,趕往楚望台;爾後,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台。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第八鎮司令部。並命已入城之炮8標則在中和門及蛇山佔領發射陣地,向督署進行轟炸。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犟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缐,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志,蛇山與中和門附近的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領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三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閱讀全文

與關於首義門的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營銷的大學有哪些特點 瀏覽:323
微信營銷廣告有哪些 瀏覽:924
農牧民科技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469
上海寶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英文 瀏覽:153
電商培訓計劃與實施方案 瀏覽:396
人力資源專業與市場營銷專業怎麼樣 瀏覽:70
重慶廣告促銷方案 瀏覽:547
飯店春節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38
網路營銷的方式和特點是什麼 瀏覽:334
少兒培訓機構活動方案 瀏覽:316
實訓一網路營銷市場分析 瀏覽:26
教師期末工作結束培訓方案 瀏覽:721
教學培訓應急方案 瀏覽:3
雙十二機構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77
廣州1601電子商務時尚島 瀏覽:354
烏魯木齊天山區金中電子商務 瀏覽:657
教育培訓開業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268
母乳喂養培訓方案範文 瀏覽:267
電子商務的深遠意義 瀏覽:521
網路營銷面試的問題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