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宣傳蒙氏

宣傳蒙氏

發布時間:2022-09-28 19:04:32

㈠ 蒙氏教育對幼兒有什麼好處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生命的發展是走向獨立。通過具體的練習如生活基本能力練習、五官感覺練習、智能練習(語言、數學、科學)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礎。

蒙氏教室是一個小社會的雛形,孩子在其中學會尊重別人,接受別人,學習如何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技巧,學會如何領導別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養兒童情感智商的環境。

蒙台梭利課程,包括感覺、動作、肢能、語言和道德發展等,使個體成為一個身心統整合一的人。「自由」與「紀律」合一,「個性」與「群體」兼顧。啟發幼兒使他們有能力解決困難,適應新的環境,達到自我構建和心智發展的目的。

蒙氏教育的原則:

以兒童為主——為的是給孩子打造一個以他們為中心,讓他們可以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來學習的,我們提供給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發他的內在潛能。所以,設計一個適合孩子的生長環境,應該是能提供豐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誘發他自我學習的樂趣。

不「教」的教育——反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育,而主張籍由良好的學習環境,亮麗豐富的教具,讓兒童主動去接觸、研究,形成智慧。

㈡ 什麼是蒙氏教育聽說是用於智障兒童的一個教育方式,為什麼我國在各個幼.兒園大力宣傳這個

蒙特梭利( M ontessori)教育法的獨特魅力源於對兒童的充分研究與了解,遵守兒童版的敏感期,激發兒童潛能,權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的獨立、自信、專注、創造等能力,為將來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蒙氏教育法喚醒了孩子內在引導力量,挖掘出了孩子身上無限的潛能;同時,還幫助父母「學做父母」,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長

㈢ 蒙氏環境文化宣傳怎麼說

採用一定的標語
我為高品質教育代言,為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照顧兒童中,成人應該遵循的方式,是放棄自己的優勢,以便適應成長中的兒童的需要。——瑪利亞·蒙特梭利。精神環境是指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良好的心理氛圍。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要消除家裡的消極、不健康的生活情調和氛圍。
良好的家庭精神環境對寶寶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爸爸媽媽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優質的家庭精神環境,保證孩子健康成長。今天,小鹿為大家分享如何為孩子創設溫馨和諧的家庭精神環境。

㈣ 如何向家長介紹蒙台梭利

一、簡單介紹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1896年,成為義大利的第—位女醫學博士。1907年1月6日,她在羅馬聖洛倫佐區創辦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創立了科學的幼兒教育方法,撰寫了幼兒教育理論著作,開辦了國際培訓班,極大地推動了現代幼兒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蒙台梭利由於教育學說與「兒童之家」的實踐,在幼兒教育方面成為自福祿貝爾時代以來影響最大的人,被稱為「幼兒園的改革家」。 20世紀全世界最偉大的教育實踐家之一。
蒙台梭利在實驗、觀察和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等著作先後被翻譯成37種文字,她所創立的幼兒教育方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
所提倡的教學方法、著重於孩子秩序感、專心度、手眼協調和獨立能力的培養。

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介蒙台梭利早教教學法。
在教室中就像一個溫暖的「家」、而孩子來到學校也只是從自己的家庭到另一個「家」、養成孩子喜歡上學、喜愛學習的態度。主要內容:
1、日常生活教育:訓練孩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和良好 的習性。
2、感官教育:孩子藉由感官教具的傑作、可精練孩子的視覺、觸覺、味覺、嗅覺,使孩子五官更敏銳、進而更聰明有智慧。
3、數學教育:由少至多量的比較,最後引入加、減、乘、除等具體操作,而進入四則的運算、建立教學基礎。
4、語文教學:蒙特梭利博士發現兒童語言的敏感期在六歲之前;因此我們不但強調母語教學、同時培養多種語言、特別是英語的發展。
5、文化教育:在蒙特梭利的教室里配備了動物、植物、歷史、地理、天文、地質等玩教具,讓孩子學習如何照顧動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環境、了解宇宙萬物的奧秘、認識各種礦物等。

在向家長介紹時,最好加入你的教學經歷真實的故事,增加生動性。

㈤ 在幼兒園怎麼開展蒙氏教學

據我的經驗,你需要先到專業的蒙氏教育機構進行培訓,然後才能在幼兒園里開展教學。也可以說,第一階段,你需要對幼兒園的教師隊伍進行培訓,因為他們既是蒙氏教學的實施者,也是蒙氏教學的宣傳者。他們認可了,才會教好學生,學生被教好了才會有效果,從而獲得家長的認可,從而可以更大地推廣。 如果你已經完成了先期的...教師隊伍的培訓,那麼,接下來,就是大張旗鼓的宣傳,包括學校的標語、掛圖、印刷資料(宣傳冊)等,要在學校的教師會議上專門提出蒙氏教育項目,並且要定期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和分析。 注意,開展任何教學項目都是需要團隊,需要專業隊伍,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堅持和改善的。加油吧!

㈥ 蒙氏教育的方法論

遺傳無法完全決定人一生的智或愚,後天的環境對人出生後的智能發展才有著大部分的影響。
蒙氏說:「環境就像人類的頭部,影響著孩子的整體的發展。」上述的兩件事實,我們在前面第七章已經分別敘述過,蒙台梭利教學法的首重環境,就是基於同樣的認識。基本地來說,蒙台梭利教學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環境、教具、教師和兒童。其實綜合起來,它們應該是一個整體教育「孩子」的環境。
硬體設備(和附近的環境) 「教育環境」 教具 老師(導師) 孩子 在一個完美的環境中,除了有方便孩子的「硬體設備」──慎重選擇過的「教材、教具」(靜態):還要有嫻淑慈愛的「導師」,在其中擔任設計教材和誘導孩子學習意願、以及在兩者之間扮演溝通牽引的角色;當然還有主體人物──充滿活力和學習意願的「兒童」(動態)。
關於如何設計一個幫助兒童能夠良好發展的環境,蒙氏說的最具體的就是:「兒童之家」。我們現在就簡單扼要地介紹給中國的母親們。
1、它必須像個家
蒙氏說:「所謂『兒童之家』是指能夠供給孩子發展機會的環境(註:不要誤會為孤兒收容所),這種學校並沒有一定的規格,可以按經濟情況與客觀環境而定。」
「不過它必須像個家。」也就是說,不能光是一兩間同樣大小的教室,必須有幾個房間,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風避雨的設備……孩子可以在戶外活動,讓他們放些自己喜愛並能自己照顧的小花小草、小動物和小擺設。
「家」中的主要房間是智力活動的「工作室」。另外,再配上較小的浴室、餐廳、會客室、健身房、休息室等讓孩子活動和生活的空間。
當然,像台北這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居住空間狹小,不是每個父母都擁有如此庭院式的房子,所以只要是你能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氣氛,為他安排一間「工作室」,陳設些經你慎選的益智玩具(最好不要是市面上的電動玩具)以及他的「工作」成績;另外的一間是專用的卧室兼起居室。並且要常常帶他到野外去踏青,以補沒有院子的不足,這樣也就是一個很好的蒙台梭利教育環境了。
2、以幼兒為中心
「家」中設備的主要特色就是,一切以孩子為主。不但教具內容要適合孩子智力發展的階段,所有的硬體設備也都以孩子的高度為標准,因為在兒童之家內,一切事務都由孩子們自己動手來完成。
3、從最簡單的說起:
食:吃飯的桌、椅、匙、抹布、手布……等,都應適合孩子的尺寸,你只要設想:從孩子一上飯桌,到吃飯完後下桌的中間會經過哪些手續?而哪些是過程中所需用的物品?以及它們的大小、輕重等等,都必須是適合孩子使用的。
衣:是否已為他安排了一個高度適中的衣櫃,讓他可以輕易地打開,將自己的衣物放入、掛好……
住:假如家中有六、七個月大的嬰兒,你是否能為他安排一大片可供他爬的空間(或客廳改造,卧房改造),至於到嬰兒會走以後,客廳、卧室都應特別設計,隨孩子的成長而准備、改變……。
行:除了為他安排了各類適用的小鞋外,是否在門外安排了一個空間,可讓他把自己的鞋子放整齊……。為什麼要以孩子為中心設計環境呢?因為我們的安排,不是只看見近程目標(適合他活動),而是為了培養他能夠一切自己動手,不會依賴他人的「獨立」性格。 我想說一句不客氣的話,現在大部分的媽媽往往太小看了自己的孩子,以為她二歲半的「寶貝」什麼都不會,其實,他不但會自己擦鼻涕、折衣服、脫鞋子,還會打掃環境呢!
關鍵就在你是否大膽而耐心地給他機會「自己做」,並成功地引導他「去做」,「如何做」。
4、布置要安全、美觀、有秩序
至於所有的硬體安排,必須要注意到安全性,例如:你給孩子用的椅子,應避免用夾層的,因為孩子還無法控制重量,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夾傷,最好是固定型的。陳設的架子是否穩固,
門是否釘牢等等,都是大人必須細想周慮的重點。
要想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和養成他愛好整潔的習性,設備布置的美觀與否也是重點之一。應該要朴實亮麗,而不是「昂貴的,就是最好的」,太過的奢華耀目或復雜靈巧對孩子並沒有好處,只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有秩序」,並不只是說每樣東西都有條不紊。而是更進一步地指陳設的順序,都經過大人考量過小孩的接受程度、需要,使用上以及歸還是否能夠方便而言。因為秩序對幼兒的意義重大,幼兒會在有秩序的環境中,容易經由「自己的觀察」,找出自身之外物與物以及自己和它們之間的關系,藉以促增心智的吸收。同時,有秩序、愛整潔的習性,也都是經由美好的環境而培養的。
總之,預備好的環境應也是具有文化素養的地方。
它能
1.充分發揮孩子的生命力。
2.保護孩子,給他安全感。
3.供給孩子自由活動的場所。
4.讓孩子感覺親切,並具有一定的美感。
5.有限制──主要目的是讓孩子適應,而不是因為好奇而吸引他。
6.有秩序,要隨孩子成長的需要而有漸進地變化。所以要給孩子智能上的啟發,環境中的設計和整備是第一步要您下番功夫的。 由於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兒童為中心」,迥異於傳統幼兒教育的以老師為中心。所以老師就不再是一個站在黑板前面大聲呼叫,發號的權威角色了。他不會以「灌輸」知識給孩子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於「幫助兒童生命成長」,設計、指導孩子自己學習的客觀立場。
以啟發和誘導為手段,而讓孩子樂於自由、自動地去動腦筋,使智力和體能不斷地增長。所以,蒙台梭利的「老師」在「實驗兒童之家」稱之為「導師」(在日本稱之為「指導員」或「導員」。由於此書是針對母親而寫,所以此章中所述的導師都是由母親在家裡代替)。
1、他必須懂得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學方法
我們說蒙氏是一個實踐家,因為她會將理想化為方法而付諸實踐;我們又說她是教育家、科學家,因為她用觀察的方法,發現了《童年之秘》(意指童年成長的奧秘。這是蒙氏理論的名著),替孩子找出了教育的根據點。
正因為蒙氏實踐理想和方法的「教具」,是根據對「兒童的發現」(意指蒙氏對兒童的發現,亦為名著)而設計的,導師假如不明白這個道理,便會一成不變地、機械式地指導兒童,反忽略了兒童內在的需要和因他們成長的法則和個別的差異,而造成不合理、無效果的干預行為,甚至對孩子造成傷害。
此外,她也要熟悉蒙氏的教育方法。例如:家庭主婦想將一塊豬肉切絲,假如她能細細地觀察了它自然組織的紋路,懂得運用適當的刀法,就可以順利而且漂亮地切出一條條肉絲;反之,如果拿起刀就亂切一陣,結果的不順利與難吃是可想而知的!
懂得原理和方法的導師,在指導兒童學習的「工作」時,會深知「它」其中的目的、程序與啟、導之間的變化;她會懂得孩子內心的意識,和學習的能力與自然的限制;以及什麼年齡,什麼心態應該給他什麼東西,而予以正確地指導,才會有效地幫助他們的身心能夠正常發展,並提高其智能潛力。
2、要懂得如何操作教具
兒童借著教具獲得智力與體能上的開發,而教具的介紹,必須靠導師適當地提示,所以導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媒介人物。
她不但能「簡易」、「簡潔」與「客觀」地示範給孩子「教具」的使用方法;還要能隨時了解孩子對此項教具的反應,以決定啟發他繼續操作或誘導他暫時停止。
她還要虛心認真地觀察面前「這個」孩子內心的需要和限制(尤其心智和體能的)。同時也能真正地懂得什麼是「以孩子為中心」!例如:不用強迫式的語氣命令他這樣、那樣地去做;會蹲下來與孩子說話,不採取高倨姿態;示範時能輕聲細語,動作輕慢而利落等等;這些細微的地方,導師也都必須注意,才能讓孩子明明白白地領受,高高興興地「工作」(學習)。
3、導師的綜合特質
她要很有耐心地觀察孩子,關心他們的需要,是一個細心的「觀察者」;她能根據觀察所得,設計出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是一個教材、教具和良好氣氛的負責「准備人」;孩子如何和環境接觸,他能居中協調與引導;更是一個孩子學習「靈感」的「啟發者」,與轉變「頭腦」的「誘導人」。他要能保證這個環境,維持環境的完整,讓孩子的每一次接觸,都是完整的學習。這些特點,是幼教導師都應具備的素質。此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導師本人須時常保有謙虛的下台心態。有許多大人常存著些老氣橫秋的態度,比如說:自以為是。這在蒙氏教室里,是一個相當大的「障礙物」,因為它遮蔽了導師對兒童的認識,容易導向武斷與強行方法上的錯誤。所以在蒙氏教育里,「大人」也是受教的一環──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導師必須具有謙卑、仁愛之心,要能改變個人傳統「唯我獨尊」或孩子無知無識的不良舊觀念;重新認識兒童是潛力無窮,前途遠大的「未來才俊」;並且要以兒童為師,才能當一個成功的新幼教導師。
4、具有成功的啟發技巧
「啟發式教學」的標語,幾乎在每一張幼稚園的招生簡章上都能看得見。但是媽媽們得小心,以大人為中心的啟發,仍舊是依成人的主見「傳授些知識給孩子,讓他們被動地去領悟、記憶或模仿」,完全不同於蒙氏教育里的「讓孩子們自己去打開吸取知識的靈窗,運用自己的思考,而日新又新」。讓我們從一句問話中來體會這種不同(當然,得視兒童發展的程度來發問):▲傳統式:小明,你看看這兩個球有什麼不一樣?哪一個是大的?哪一個是小的?
▲蒙氏:來!小明,摸摸看這兩個球,你發現了什麼?前者的問題,局限性大,而且早已規定好兒童必須回答些什麼問題。後者的彈性非常寬,他不僅要小孩親自摸摸看,去體會感覺,更將問題的限度放到最大,孩子可以靈活運用自己的腦子,發現事物的種種不同和奧妙。再來,前一個問題,是老師「期待」的有限答案;後一個問題,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各種的答案。觀點與立場,是多麼大的差別呀!
如何啟發孩子,是一件頗難的工作,需要相當多的思考與技巧,經驗的累積與專業性的訓練,都是不可缺乏的修練。但假如您是一個新手,無法拿捏其中的訣竅,要心裡擺著一個譜:「以孩子為中心,讓他去動頭腦」,話出口前也先細細咀嚼再三,時日一久總可以揣摩得到其中方法的!
5、具備愛心、耐心
雖然兒童在本能上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的動機」,會驅使他(她)們自動地去接觸環境、喜愛環境,以及各形各色的教具;但如果沒有老師用她們的「愛」去關注和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便難以持久而「見異思遷」,而使得蒙氏倡稱幼兒成長的「工作」(指兒童自己去接觸環境,實際地去操作教具而求長遠的工作),變成一般成人眼中所謂的「游戲」;意義和效果就完全變質了。所以有愛心、耐心、高度教育修養的導師,才能使孩子的智力與體能得到有秩序、有層次的發展。 ▲小明拿著一盒積木,蹲在地板上,一塊接一塊地往上堆,五顏六色,美麗極了,就在堆完了一座「城堡」後,他將積木往地板上一扔,頭也不回地走了!
▲小華拿了一塊地毯鋪在地板上,又從架子上將十塊粉紅塔由小到大,一塊塊地取了下來,放在地毯的上方,他坐了下來,找出最大的一塊,放在第一層,接著又找出了次大塊,將它放在最大塊的上方於是,他以同樣的方法,一直做到最小的一塊也完成,又用手檢查了一下是否整齊。做完後,他又一塊塊地放回架子上,地毯也收好。
注意到沒有?這兩種活動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小明玩的,我們稱為「玩具」?小華玩的,我們稱為「教具」?
1、教具與玩具的不同
「教具」帶有「教育」的功能,所以它具有嚴肅的意義,不能隨意地被安置在廚房或者客廳;也必須有專屬的「活動室」,與特定的使用規則,如此它的功能才能被尊重。再來,由於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學作用;例如粉紅塔,為了讓孩子能以觸覺與視覺來分辨大小,所以在顏色上也就設計成單一化,目的在造成注意力的集中,而不會為其他因素所干擾。但是,在孩子能完全地熟悉這個基本功能後,它能被允許與他種教具變化地使用。
教具具有教育孩子了解大小、輕重、高矮、乃至最大、次大……至最小,讓孩子能產生次序、順位等等「秩序」感的教育特質;這種特質不只顯現在教具物的本身,也旁及到外圍的一切行動。所以,使用者必須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次序地歸位以及要的尊重它、維護它的素養。在這樣教養下的孩子,長大了就會尊重「長幼有序」和「先來後到」等社會倫理和社會秩序。
至於玩具就不一樣了!玩具的製造,雖然有些也帶點教育意義,卻不是十分明顯,它的大部分目的只是想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想賺媽媽荷包中的錢,而媽媽為了暫時免除孩子的糾纏,或是爸爸想同時滿足孩子和太太的要求,也就不惜花費地買回家去。但孩子玩了不久,就想要了解為什麼那輛小汽車,既沒有司機也不會掉下玩具盒子外面去?自動會轉頭,好像輪子上有眼睛?比爸爸還能幹!究竟有什麼道理?想問明白,卻常為難了媽媽;媽媽推爸爸,孩子卻等不及,只好動手自己拆,不到兩天,「玩具」成了廢物;仍舊滿足不了孩子的好奇,而且引起一連串的後遺症,如孩子輕視爸、媽無能,既不能給他滿意的解答,又不能替他修復玩具,於是纏著、哭著又要買更「好玩」的。造成媽媽買也不是,不買,孩子的哭功、纏功更加煩人……所以說,玩具無法滿足孩子的道理也在這里呀,它蘊含不深的教育意義是無法帶給孩子們成長的!
瑪麗亞·蒙台梭利
義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台梭利博士1870年8月31日誕生在義大利安科那省奇納瓦里。父親亞歷山卓·蒙台梭利是貴族後裔、思想保守,母親蕾柰德 ·史托普尼系出名門、美麗而開朗。蒙台梭利是家中的獨生女,但母親並不溺愛她,所以蒙台梭利從小就能夠關懷別人,並培養出擇善固執的個性。26歲時,蒙氏以極優異的成績成為義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名震全國,父女兩人又合好。雖然貴為女醫學博士,然而她卻仍無法改變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成見。她只能在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科診所擔任助理醫師,就在這時候,她開始接觸白痴兒童,並對他們產生同情,也開始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也因此對教育產生興趣。她著手研究智障兒童的治療及教育問題,也開始精研法國醫師伊塔。塞根及義大利人類學者塞奇的著作。在精神病診所兩年,奠定她的發展智力需要透過雙手操作的基本理念。蒙台梭利是世界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為幼教事業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人。蒙台梭利1952年去世。「蒙台梭利教育法」 為世界教育帶來革命性的變革,贏得各國教育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評價。
瑪麗亞·.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點在於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她為此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教育實驗與研究;她的教學方法從智力訓練、感覺訓練到運動訓練,從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從平民教育到貴族教育,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西方教育史》稱她是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為表彰蒙台梭利對於幼兒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貢獻。一九五0年她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賈米托里斯 博佳曾經熱烈地宣布:瑪麗亞 蒙台梭利已經成為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偉大象徵。
蒙台梭利出生於義大利安科納省的希亞拉瓦萊鎮。是義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學醫的女性和第一位女醫學博士。一九0七年蒙台梭利在羅馬貧民區建立「兒童之家」。招收3-6歲的兒童加以教育,她運用自己獨創的方法進行教學,結果出現了驚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貧寒的兒童,幾年後,心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被培養成一個個聰明自信,有教養的、生動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嶄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學方法,轟動了整個歐洲,關於這些奇妙兒童的報道,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人們仿造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許多「兒童之家」。一九零九年蒙台梭利寫了《運用於兒童之家的科學方法》一書,一九一二年這部著作在美國出版,同時很快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一百多個國家引進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歐洲、美國出現了蒙台梭利運動,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蒙台梭利學校已經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0年代,僅僅美國就有一千多所。蒙台梭利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場幼兒教育革命。
蒙氏教育法簡介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近百年來,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對世界幼兒教育產生著積極的影響。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及潛能開發的優秀教育模式。
一、 蒙氏教育的十大特點:
1、以兒童為中心。 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
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主張由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以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教育內容,讓兒童自發的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0- 6歲的幼兒在特定的時期會出現特定的喜好傾向。若順著敏感期學習,該特性即可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4、教師扮演導師的角色。 一般稱蒙氏教師為啟導員。他必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於孩子的發展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適時、適性地協助與指導。
5、完全人格的培養。蒙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透過環境的設計、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構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蒙氏教育要求教師根據兒童發展的進程,對不同特點的兒童進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齡教育。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齡層的模仿對象,而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從幫助年幼的兒童中增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豐富,但這些教具並非是教師用來教學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過這些工作,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屏除單一獎懲制度。蒙氏教學尊重兒童,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爆發式的教學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內在需求,讓孩子適時、適性的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形式,彰顯出孩子內在的心智發展水平。
二、自由—蒙氏教育法的基礎。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稱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為基礎的教育法」,又被稱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內涵,是了解蒙氏教育法本質的前提。
(1)、關於自由。蒙台梭利認為,自由是兒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約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強制與壓抑的情況,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愛的活動。生命力的自發性受到壓抑的孩子絕不會展現他們的原來本性,就像被大頭針釘住了翅膀的蝴蝶標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質。這樣教師就無法觀察到孩子的實際情形。因此,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孩子,先要給孩子自由,促進他們自發性地表現自己,然後加以觀察、研究。
這里所謂的給孩子自由,不同於放縱或無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說:「讓孩子學會辨別是非,知道什麼是不應當的行為。如任性、無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礙團體的活動,都要受到嚴厲的禁止,逐漸加以根絕。必須耐心地輔導他們,這是維持紀律的基本原則。」事實上,放縱孩子絕對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關於紀律。蒙台梭利認為紀律是一種積極的狀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之上的。一個人如像啞巴那樣的安靜,像癱瘓的人那樣的一動不動,不能算是有紀律的。積極的紀律包括一種高尚的教育原則,它和由強制而產生的「不動」是完全不同的。
她說:紀律的培養不能靠宣傳和說教,也不能靠指責錯誤,而是在自然的活動中發展起來。重要的是使兒童在活動中理解紀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體的規則,區別對和錯。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一個有紀律的人應當是主動的,在需要遵守規則時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於別人。在蒙台梭利早教之家的活動室內,允許兒童自由地活動、交談、交換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移動桌椅。在教室里的兒童有目的、自願的活動,每個人忙於做自己的工作,安靜地走來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並不會造成混亂。因為他們懂得安靜和有秩序是必要的,並且知道有些活動是被禁止的。兒童在這種環境中逐漸成長,自然會注意自己的行動。長此下去,就會養成守紀律的好習慣。
三、環境教育兒童
蒙台梭利早教之家十分重視環境,「在我們的學校中,環境教育兒童。」並認為環境是重要的保育內容,而且保育方法的許多方面亦由環境決定。兒童需要適當的環境才能正常地發展,完善其人格。然而,多數兒童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是生活在適當的環境中。兒童天性親近自然,但是,伴隨著文明的發展,自然卻距離兒童越來越遠了。他們居住在以成人為本位的世界中,身邊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其規格、重量及形態都是不完全相適宜的,難於隨心所欲地操作。「有準備的環境 」是為了讓精神處於胚胎狀態的兒童能夠順利成長,將秩序與智慧等精神食糧的環境預備好。對六歲以前的兒童而言,成人的環境與兒童的環境在大小及步調上相差懸殊。因此兒童在活動時須時時依賴成人協助。但是,兒童一直依賴成人的協助便無法完成應有的成長,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鍛煉自己。如果沒有理想的環境,兒童就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能力,這樣永遠無法脫離成人而獨立。因此,蒙台梭利早教之家根據兒童六歲以前的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創設一個以兒童為本位的環境,讓兒童自己生活。這個環境是「有準備的環境」。其意義並不僅是環境,而且是兒童不久將要面臨未來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它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充分發揮兒童的節奏與步調。兒童與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異懸殊,成人在一小時內的認知和感覺與兒童所經驗到的截然不同。兒童以其特有的步調感知世界,獲得很多成人無法想像的事情。兒童特有的節奏已成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成人在復雜、多變的文化環境中生存時,必須愈加保護兒童特有的「節奏或步調」所需的環境。
(2)、給兒童安全感。人類的孩子比其他動物的成熟來得遲,因此他們更需要庇護。當孩子的身體感到危險時,用溫柔、鼓勵的眼神關愛孩子,才能使他們自由、奔放地行動。
(3)、可自由活動的場所和用具。兒童必須依靠運動來表現其人格。尤其是他們的內心,一定要與運動相結合,才能夠充分獲得發展。因此,需要讓兒童持續接觸東西—收集、分解、移動、轉動、變換位置等可自由活動的用具和場所。
(4)、美。美對兒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兒童最初的活動欲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兒童周圍的物品,不論顏色、光澤、形狀都必須具有美的感覺。
(5)、必要的限制。兒童的周圍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動的東西。太多的東西反而使兒童的精神散亂迷惑,不知該選擇何種教材或從事何種活動。以至不能將精神集中在對象物上。為避免兒童做不必要的活動,而導致精神疲憊、散漫,教材及活動必須有某種程度的限制。
(6)、秩序。兒童的秩序感以兩歲為高峰,其後的數年間,兒童的秩序是極特殊的。這個時期秩序感與兒童的關系就像魚和水、房子與地基。事實上,兒童會以秩序感為中心,運用智慧進行區分、類比的操作,將周圍的事物加以內化。要是沒有秩序的話,一切事物將產生混亂,兒童會因而失去方向感。所以,秩序必須存在於有準備的環境中的每一部分。
(7)、與整個文化有連貫性。 所謂「秩序存在於有準備的環境中的每一部分」,就意味著秩序應包含於拓展兒童智慧的教材中。 這種秩序可使兒童向真實且正確的「工作」去努力,也就是兒童能真正認真的去進行「真實的生活」。能夠獨立專注於自已世界內活動的兒童,才能真正在下一個階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動。而秩序應表現在「有準備的環境」中與成人的文化世界相連貫。
四、蒙氏教育的五大教育內容
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動作訓練、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照顧他人、社交行為。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和自信心。
感官教育:通過對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的訓練,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分類能力和注意力。有助於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康復。
數學教育:培養幼兒初步的數量概念、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
語言教育:通過對聽覺、口語、視覺、語音、文字和閱讀練習,培養幼兒聽、說、認、讀和書寫能力。
科學文化教育:包括自然、地理、歷史、科學、音樂、美術。通過讓幼兒學習民族文化,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五、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在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展時,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期。日後若想再學習此項事物,盡管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成果也不顯著。如何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長,正是成人的職責。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幫助父母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尋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孩子敏感期的出現並不完全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徵。
3、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成人觀察到孩子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准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和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幹預。當孩子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預。但並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㈦ 各位,NEW IFA國際日托宣傳的純蒙氏教育是真的嗎求去過的朋友科普下

是真的,因為孩子就是在那兒上的課,作為老師不僅局限於給孩子傳授知識,更希望孩子自主去發現去學習這點讓我十分驚喜,老師們也會跟我們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讓我們充分了解孩子,真心是很不錯了。

㈧ 寧波赫德學校宣傳的蒙氏課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蒙氏課程是指3-5歲的孩子們在一起,使用一個教室,整個教室被分成5塊區域,日常生活區、感官區、語言區、數學區和文化區。蒙氏課程出來的小孩子對每個人都懷揣著敬畏、尊重的態度,看到保潔阿姨也會為她送上一杯水,說一聲辛苦了。蒙氏教育讓孩子們在相對更自由的環境中自我成長,這種環境真的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㈨ 蒙氏教育是不是就是 瑪利亞·蒙特梭利母嬰世家

蒙特梭利早教課程

鏈接:https://pan..com/s/1_lDzFWr7VLA82DgVFJDSCQ

提取碼:kyle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家長要給孩子最適合的,而不是聽別人介紹來選擇,可以帶孩子去現場感受下再做打算,別人的體會並不能帶給你切身的感受。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閱讀全文

與宣傳蒙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掃黑除惡業務工作培訓方案 瀏覽:607
朗讀比賽方案策劃 瀏覽:24
司法所法制建設年度培訓方案 瀏覽:656
呼和浩特網路營銷 瀏覽:282
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 瀏覽:315
金融專業如何應用電子商務 瀏覽:649
初中德育培訓後德育改進方案 瀏覽:866
大白兔奶糖公司廣告策劃方案 瀏覽:454
液態紅糖網路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757
狹義的網路營銷專指 瀏覽:996
大數據精準網路營銷路線圖 瀏覽:442
家居裝飾商場成功招商策劃方案 瀏覽:763
澍勛電子商務 瀏覽:846
汽車美容創業策劃方案 瀏覽:390
別墅促銷活動 瀏覽:49
培訓班結業典禮方案 瀏覽:43
旅遊網路營銷成效顯著 瀏覽:690
安踏市場營銷價值分析 瀏覽:691
2018機關幹部教育培訓方案 瀏覽:945
少兒才藝大賽推廣方案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