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內丘宣傳片

內丘宣傳片

發布時間:2022-09-24 16:16:58

❶ 收集民國28年(1939)的一切資料

第一章 管理機構

第一節 行政管理機構

一、明清時期

明代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今河北省稱直隸。直隸即一切行政管理權直屬中央「六部」,由「工部掌天下百官山澤之政令」,由「戶部掌田賦之政令」,「以樹藝課農官」—林、果、桑生產和賦稅均歸「農官」管理。清代(1644—1911年)沿明制,稱今河北省為直隸省。在光緒中葉以前,由工部虞衡司掌管「山澤采捕」,由戶部平均司掌農桑政令。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設農工商總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直隸省成立農務總局(在天津),同年七月成立農務總會「負責調查土宜物產」、「條陳蠶桑、紡織、森林、畜牧、水產事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更名農工商部,分設農務、工務、商務、庶務四司,由農務司「掌農桑屯墾樹藝畜牧」政令。宣統二年(1910年)直隸省設勸業道,道內設農業科,下分農政、森林、水產三股。森林股「負責林業獎勵保護,林業傳習,勸辦森林公司,經管官有林野,調查林野交通」。

二、民國時期(1912—1949年9月)

民國元年(1912年)3月,直隸省民政公署在天津成立,設勸業道掌管「農桑、樹藝」工作,職官李士偉。民國2年(1913年)勸業道更名實業司,職官史履晉、梁建章。民國3年(1914年)實業司改為實業廳,嚴智怡任廳長。各縣設實業局。民國6年(1917年),實業廳分設第一、二、三、四科,由第四科負責分管農林、蠶桑、漁牧、墾荒、植保等事項。民國17年(1928年)改直隸省為河北省,同年7月,改直隸省實業廳為河北省建設廳,溫壽泉任廳長。《河北省政府建設廳組織條例》規定,建設廳設第一、二、三、四科,由第四科「掌管關於農林、漁牧、礦冶之保護監督,獎罰指導……事項」。同時,改各縣實業局為建設局。民國18年(1929年)8月,河北省政府委員會會議通過《河北省政府農礦廳組織條例》,將建設廳改為農礦廳,委任李竟容為廳長。「條例」規定農礦廳設四個科,由第一科「掌管關於農林漁牧墾殖之保護監督及獎罰事項」,第三科「掌管關於農林牧漁各團體之組織指導農村改良……事項」。民國19年(1930年)10月常炳彝繼任農礦廳長。民國20年(1931年)2月,河北省根據行政院訓令,裁撤省工商廳,「一切工商事宜並入農礦廳辦理」,由原工商廳長何玉芳代理農礦廳長。同年5月,河北省遵照行政院訓令,修正省政府組織法,將農礦廳改為實業廳,由何玉芳任廳長。林業、果樹、蠶桑工作由實業廳主管。民國21年(1932年)8月,史清寰接任實業廳長。民國23年(1934年)10月,行政院訓令裁撤省實業廳,一切事宜並入建設廳,由省政府委員胡源匯兼建設廳長。民國24年(1935年)7月,呂咸接任建設廳長。民國25年(1936年)3月,王景儒代理建設廳長,林業、果樹、蠶桑由建設廳主管。

抗日戰爭期間(1937—1945年),河北境內的大中城市和鐵路沿線地區被日本侵略者占據。民國28年(1939年),日本利用漢奸和投降分子,在天津市河北二馬路建立了日偽「河北省公署」,同年1月8日《新民報》刊載,偽「河北省政府組織條例」規定,由建設廳支掌……關於農事事項,由偽政府所轄各縣設建設科,直至日本侵略者投降。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1938年3月開始,先後建立了冀中、冀南、冀熱察(冀北)、冀熱遼和冀晉抗日根據地和民主政權。在領導廣大愛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同時,進行生產建設。1938年4月建立了冀中政府主任公署(1940年3月改為冀中行政公署簡稱冀中行署)後,在工作機構中設立了主管農林生產的實業科。歷任科長:蘇粲如(1939年免)、宋景毅、張省三(1940年3月—1943年9月);歷任副科長:杜新波(1941年任)、張省三(1944年10月—1945年8月)。1939年9月,建立了冀南(冀魯豫)行政主任公署(1941年7月改為冀南行署),1944年6月改為冀南冀魯豫聯合行署後,在工作機構中設立了主管農林工作的建設處(1941年7月改為實業處,1944年6月又改為建設處)。歷任處長:劉季興(1939年9月—1940年7月)、李耕(1940年7月)、王耕(1942年1月免)、胥進之(1944年6月—1945年);歷任副處長:郭獻瑞(1939年9月任)。1943年7月,建立了冀熱遼特別區行署(1945年1月改為冀熱遼行署)。1944年9月,建立了冀晉區行署,同時設立了主管農林工作的實業科。同月,建立了冀察區行署,同年11月改為察哈爾省人民政府,同時設立了主管農林工作的實業廳,廳長缺職,副廳長趙鵬飛。1945年1月冀熱遼行署設立了主管農林工作的實業科,科長胡雲初。

解放戰爭期間(1945年8月—1949年9月)。民國35年(1946年)6月,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由北京遷到保定市,設立了主管農林工作的建設廳,在專區和縣設立了實業科,李捷任建設廳長,廳內設「五科四室一局一隊一所一廠」,由第四科主管農業和林業,科長魏儒林。在解放區,1946年7月,冀中行署設實業科主管林業工作,張省三任科長。同年8月,冀中行政公署,成為冀中區一級地方政府,下設專員公署作為冀中行署的派出機關。冀中行政公署設農林廳,主管林業工作,張省三任廳長(1946年8月—1947年11月),張克讓任副廳長(1947年3月—1948年10月)。1948年11月,根據華北人民政府指示,冀中行政公署各廳改為處,農林廳隨之改為處,張克讓任處長。1946年3月以前,冀南行署設建設處主管林業工作,處長劉季興,副處長李福泉、劉雨辰。同年11月設農林局主管林業工作,由張紀光任局長(1948年3月免)。1948年6月撤銷農林局,由農業處主管林業工作,歷任處長王任重(兼)、杜佩珊,副處長李福泉(1949年5月免)、李俊(1949年5月任)。1945年9月,冀熱遼區行署一分為二,在承德市組建冀熱遼區熱河行署。同年11月改為熱河省政府,設立實業廳主管林業,歷任廳長閆顧行(1946年7月免),韓庵(1946年7月—1947年3月)。1947年3月,實業廳改為農林廳,主管林業工作,廳長楊潤田(蒙古族)。1949年2月,改農林廳為農業廳主管林業工作,廳長劉潛,副廳長楊潤田。1945年12月,建立冀東行署(包括今唐山、秦皇島市所轄各縣),設實業科主管林業工作,科長胡雲初。1946年7月,冀東行政公署設農林廳主管林業工作,歷任廳長胡雲初(1947年夏免)、常佩池(1947年12月—1948年11月)、張振宇(1948年任),副廳長王植范(1946年底—1947年夏)。1949年3月,農林廳改為農業處主管林業工作,處長張振宇。1946年冀晉行政公署。設農林廳主管林業工作,王傑為廳長,冀琪為副廳長。1947年11月,冀晉行政公署與察哈爾省合並為北嶽行政公署,設農林廳主管林業工作,韓一鈞為廳長、王森為副廳長。1948年10月,農林廳改為農業處主管林業工作,韓一鈞為處長、王森為副處長。1946年10月,由北平(今北京市)、熱西、察東和察北組建冀熱察行政公署,設實業廳主管林業工作,韓尚錦任廳長,趙鵬飛任副廳長。1949年1月,平津戰役結束,河北各解放區連成一片,同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恢復河北省建制,華北人民政府於8月1日通令調整華北地區行政區域,將原冀中、冀東全部、冀南、冀晉和北嶽區的一部劃為河北省行政區,在保定市建立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員會,常設工作機構共15個廳(局),其中由農業廳主管林業工作,張紀光為廳長,姜占春、張克讓為副廳長。河北省行政區劃分10個專區(保定、通縣、天津、唐山、定縣、石家莊、邢台、邯鄲、滄州、衡水),4個省轄市(保定、石家莊、唐山、秦皇島),132個縣。在各專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簡稱專署)作為省人民政府派出機關,其工作機構設科,其中農業科主管林業工作,各縣人民政府設農建科或建設科主管林業工作。

三、新中國建立後

(一)1949年12月—1956年3月

1949年12月1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農業廳下設林牧局(副廳級),職能是:護林護山、植樹造林、木材管理和全省畜牧獸醫工作。林牧局設林業、畜牧獸醫兩科和秘書室(與農業廳內的科室同級,相當現今的處)。林牧局長李衡甫(1950年3月任),副局長沈蘭齋(1949年12月任);林業科長焦濟眾(1949年12月任),副科長單錫五(1949年12月任);畜牧獸醫科長李維中(1949年12月任);秘書室秘書缺職由孟蘊玉臨時負責。共有林業專職幹部11名。各專署由農業科(建設科)主管林業。各縣由縣人民政府農建科(建設科或實業科)主管林業。河北省從事林業工作的人員包括事業單位的職工共311人。1950年2月,熱河省設林業局,副局長閆存林。同年7月,河北省農業廳林牧局林業專職幹部增至23名。1951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將農業廳改為農林廳;3月,省人民政府發出《增強林業機構的指示》,要求各專署在農業科內增添林業幹部,專司林業工作,加強國有林區的護林工作的領導,林業機構和人員經費由林業事業費開支,幹部由當地政府配備。同年12月,將林牧局改為農林廳林業局(仍為副廳級單位),主要職能是貫徹執行政務院和河北省的有關林業方針政策,護林護山,防止山林火災,禁止陡坡開荒及亂砍濫伐,加強木材管理,開展植樹造林和森林經營工作。林業局設三科一室,即林政科、造林科、森林經營科、秘書室。林業局長由農林廳副廳長李衡甫兼任,副局長沈蘭齋、王秉衡(1952年春任,同年10月8日免)、劉振邦(1952年10月8日任)。1952年,張家口、承德、定縣等專署建立了專署林業局,通縣、唐山、保定、邢台、邯鄲、滄州等專署建立了專區林業局,石家莊為專署建設科,天津專署為農林科,衡水為專署農建科,承德地區平泉、圍場、豐寧、隆化、灤平、興隆、承德、青龍等縣建立了縣人民政府林業科,灤縣、豐潤、崇禮、陽原、清苑、博野、邯鄲等縣建立了縣農林科,其他各縣均為農業科、農建科、建設科或實業科主管林業工作。全省林業系統包括事業單位共有職工1106人,其中幹部404名。1953年,省對農林廳林業局機構人員進行了調整,增添了木材管理、計劃統計和財務科,人員編制54人。1954年增設了國營林場管理科,達到七科一室。1954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出《關於加強各級農林行政、事業機構的指示》,指出:農林行政、事業機構不適應日益發展的農村生產和互助合作運動的需要,要各地本著精簡機構,便於集中統一領導的精神,將各級農林行政、事業機構加以適當調整和加強,決定將各專署及縣人民政府一律設置農林局,將各專區林業局、果樹站和縣農林技術推廣站、森林工作站等撤銷,分別合並於各該專、縣人民政府農林局。同月撤銷定縣專署和專署林業局。各專、縣農林局局長由現任副專員、副縣長兼任或由相當副專員、副縣長級幹部充任。從此,除張家口、承德專署仍保留專署林業局,和圍場、豐寧、隆化、灤平、承德、興隆、平泉、青龍等縣人民政府仍保留林業科外,其他各專署和縣均合並為農林局或農林科,專署農林局有的下設林業科,有的下設林業股,縣農林科有的下設林業股,有的設林業專職幹部。1953—1956年3月,河北省農林廳林業局領導成員為:局長李衡甫(副廳長兼,1954年免)、劉振邦(1954年任,1956年2月任副廳長兼),副局長劉振邦(1954年免)、沈蘭齋。

(二)1956年4月—1958年4月

1956年4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撤銷農林廳,分別建立農業廳和林業廳。林業廳下設造林處、森林經營處、調查設計處、計劃財務處、人事教育處、技術室、監察室、辦公室,行政編制65人,實有91人。同年,石家莊、邢台、天津、滄州、唐山、張家口等專署建了林業科,保定、邯鄲、衡水等專署仍為農林局。縣人民政府建立林業科的有:圍場、豐寧、灤平、承德、興隆、平泉、青龍、涿鹿、蔚縣、懷來、陽原、張北、尚義、沽源、遷西、遷安、遵化、阜平、永清、靈壽、無極、獲鹿、井陘、沙河、內丘、南和共27縣。其餘各縣仍是農林科。1956年4月—1958年4月,河北省林業廳領導成員為:

林業廳廳長:李衡甫(1956年5月任);

副廳長:劉振邦(1956年5月任,1957年1月免)。

(三)1958年5月—1962年

1958年開始執行「二五」計劃後,河北省「精兵簡政」,同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決定林業廳與農業廳、商業廳的木材公司合並為河北省農林廳,將原林業廳的處室精簡合並為「兩個半局」,即造林局負責采種、育苗(包括縣苗圃)、造林綠化(包括林業工作站、社隊辦林場)和果樹蠶桑生產(包括國營果樹場、蠶桑場),編制20人;森林經營局負責護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撫育採伐利用、林產化工,國營林場管理(包括國營造林)和國家統配木材、地方木材的收購、調運和經營管理工作,實有54人;資源利用局負責農業土地資源調查、規劃、利用和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等工作,即林業的「半個」局。1962年11月,為加強國營林場工作,在農林廳設立了國營林場管理局,編制19人。1958年5月—1962年底,河北省林業管理機構領導成員為:

農林廳廳長:張克讓(1960年7月免)、陳哲(1960年7月任);
分管林業副廳長:李衡甫、譚惠民、趙英忠(1959年任、1961年11月免)。

1958年6月以後,河北省實行市管縣,先後撤銷了專區,同年12月,滄州專區、天津專區先後撤銷合並到天津市,天津市設林業局。1961年5月和6月,先後恢復滄縣專區和天津專區,並分別恢復了專署農林局主管林業工作。

1958年7月,邢台專區合並到邯鄲專區,設邯鄲專署農林局;1960年5月撤銷邯鄲專區為邯鄲市,設市農林局主管林業;1961年5月,恢復邢台專區和邯鄲專區,專署農林局主管林業工作。

1959年5月,撤銷承德專區,合並為承德市,市設林業局,1961年5月恢復承德專區,設專署林業局。

1959年5月,撤銷張家口專區,合並為張家口市,市設林業局,1960年11月,改為市農林局;1961年5月,恢復張家口專區,專署農林局主管林業工作。

1959年6月,撤銷唐山專區,合並為唐山市,市設農林局,1960年改為市林業局,同年12月改為農林局;1961年5月,恢復唐山專區,專署農林局主管林業工作。

1960年2月,撤銷保定專區,合並為保定市,市設園林局;1961年5月,恢復保定專區,專署農林局主管林業工作。

1960年3月,撤銷石家莊專區,合並為石家莊市,市設農林局;1961年5月,恢復石家莊專區,農林局主管林業工作。

1962年7月,恢復衡水專區,專署建立農林局主管林業工作。

(四)1963—1966年

1963年1月,河北省農林分建,建立河北省林業局為省人民委員會辦事機構,行政編制55人,實有72人,局址設在天津市河西區金星里1號。同時期建立專署林業局的有:承德、張家口、唐山、石家莊、邢台、邯鄲,建立專署農林局管理林業工作的有保定、天津、滄州、衡水。各縣人民政府設林業科的有圍場、豐寧、隆化、承德、灤平、平泉、興隆、青龍、蔚縣、沽源、張北、盧龍、易縣、淶源、阜平、行唐、靈壽、新樂、贊皇、正定、井陘、任縣等22縣,其餘121個縣在農林局下設林業科或林業股。

1963—1966年河北省林業局領導成員為:

林業局局長:李衡甫(1963年7月任,同年10月免);
副局長:邸輯五(1963年2月—1966年);
劉英(1964年6月—1966年);
華踐(1964年12月—1966年)。

(五)1967—197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的各工作部門陷於癱瘓,林業工作由省臨時成立的生產指揮部掌管。1968年2月3日,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原省人民委員會及其工作機構自然撤銷。省革委在「業務班子」中設了一名林業幹部管林業。各地區和縣也先後成立了地區和縣革命委員會,由革委會的業務班子分管林業。1971年7月,省革委下設農業局,局長劉殿輝,由副局長華踐(1971年12月任)分管林業,農業局設林業組,編制9人,實有林業幹部7人。1972年11月,農業局改為農林局,林業組人員增加到9人。1975年11月11日建立國營林場木材組,事業編制14人。

1972年9月,張家口地區革命委員會建立了地革委林業局;1973年6月,石家莊、保定、唐山3個地區革命委員會建立了地革委林業局;9月,邢台地區建立地革委林業局;10月,滄州地區建立了地革委林業局;11月,承德地區建立了地革委林業局;12月,衡水地區建立了地革委林業局。同一時期,建立林業局的有58個縣。���

1972—1976年恢復建立林業機構的縣
�附表8—2—1

恢復建立時間 數 量 縣(市) 名
1972年 11 圍場、興隆、平泉、灤平、承德、豐寧、隆化、青龍、阜平、青縣、肥鄉
1973年 19 行唐、贊皇、獲鹿、井陘、正定、淶水、容城、安新、滿城、黃驊、任丘、滄縣、灤縣、豐潤、遷西、盧龍、張北、懷來、蔚縣
1974年 20 秦皇島市、灤南、玉田、遵化、樂亭、沽源、陽原、宣化、萬全、
涿縣、新城、趙縣、新樂、無極、巨鹿、河間、吳橋、景縣、獻縣、鹽山
1975年 5 承德市、清河、定縣、阜城、涿鹿
1976年 3 深縣、棗強、衡水

(六)1977—1983年

1977年10月,河北省決定建立「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林業局」,編制40人。局下設造林處(包括果樹蠶桑)、國營林場管理處、科技教育處、計劃財務處、政治處和辦公室。1978年7月以後,地區(市)和縣革命委員會先後撤銷,改為地區行政公署和市、縣人民政府,原地、縣革委林業局隨之改為地區行政公署和縣人民政府林業局。同年11月,邯鄲地區行政公署農林局分建林業局。1979年3月,廊坊地區行政公署農林局分建林業局。同年,省革委林業局增設果桑處。1980年2月,撤銷「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恢復河北省人民政府,將省革委會林業局改為「河北省林業局」,成為省政府的職能機構,改政治處為人事處。1981年8月設「三北」防護林辦公室(簡稱「三北辦」)。1981年改造林處為集體營林處,改森林經營處為林政處。河北省在1978—1983年4月期間,有石家莊地區、邯鄲地區、邢台地區、保定地區、張家口地區、承德地區、唐山地區、廊坊地區、滄州地區、衡水地區、唐山市等11個地(市)林業局,其餘省轄市為農林局管理林業工作;縣市中有96個縣(市)恢復或建立了林業局,其餘49個縣(市)由農林局管理林業工作。

1978—1983年4月,河北省革命委員會林業局和河北省林業局領導成員為:
局 長:王 清(1978年2月—1983年4月);
副局長:華 踐((1978年2月—1983年4月);
�王 玉(1978年5月—1983年4月);
�趙冠英(1979年7月—1983年4月);
�任 璞(1979年7月—1983年4月);
李范五(1981年5月—1982年7月);
王緒捷(1981年3月—1983年4月);
�羅茂林(1982年7月—1983年4月)。

1978—1983年3月間縣(市)人民政府管理林業的行政機構
附表8—2—2 �

地(市) 設林業局縣(市) 設農林局縣(市)
石家莊地區 行唐、靈壽、藁城、趙縣、贊皇、欒城、
正定、晉縣、深澤 束鹿、高邑、新樂、無極、
元氏、平山
邢台地區 邢台、沙河、臨城、內丘、南宮、南和、
任縣、新河、威縣、柏鄉 寧晉、隆堯、臨西、巨鹿、
清河、廣宗、平鄉、邢台市
邯鄲地區 永年、成安、涉縣、武安、肥鄉、磁縣、
臨漳、丘縣、大名 曲周、館陶、魏縣、雞澤、
廣平、邯鄲市
保定地區 易縣、淶水、阜平、淶源、唐縣、涿縣、
滿城、新城、定興、容城、徐水、安新、
安國、清苑、雄縣、博野、定縣 蠡縣、高陽、望都、曲陽、
完縣、保定市
張家口地區 蔚縣、涿鹿、陽原、懷安、懷來、萬全、
宣化、崇禮、張北、沽源、尚義 赤城、張家口市、康保
承德地區 圍場、平泉、寬城、興隆、灤平、隆化、
豐寧、承德縣、青龍 承德市(農委)
唐山地區 遷西、遷安、遵化、灤南、灤縣、玉田、
秦皇島市、盧龍 唐海、樂亭、豐南、豐潤、昌黎
廊坊地區 永清、安次、固安 三河、香河、霸縣、大城、文安、
大廠
滄州地區 青縣、鹽山、肅寧、南皮、吳橋、獻縣、
泊頭、任丘、黃驊、河間、東光 孟村、海興、滄縣、滄州市
衡水地區 阜城、棗強、武邑、景縣、深縣、衡水、
故城 饒陽、安平、武強、冀縣
石家莊市 井陘、獲鹿

(七)1983年4月—1990年

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省、市、自治區黨政機關改革的若干問題的通知》精神,1983年初,河北省開始進行機構改革,先省直,後地(市)縣。同年4月,撤銷省林業局,建立林業廳,行政編制75人(實有105人),任命華踐為林業廳黨組書記,李興源為廳長,羅茂林為副廳長,任璞為林業廳顧問,王緒捷為林業廳總工程師,並責成林業廳根據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改革和調整廳機關處室的設置。同年7月,林業廳完成行政處室改革;撤銷集體營林處建立造林處,將「三北辦」合並到造林處,對外一個機構兩個牌子,掌管全省造林綠化、義務植樹、「三北」工程建設、速生豐產林、林業工作站和鄉鎮林場工作;撤銷國營林場處建立森林經營處,掌管護林防火、國營林場、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狩獵管理以及森林經營等工作;改科教處為科技處,掌管科研管理和林業科學技術普及推廣等工作;改人事處為人事教育處,掌管林業機構編制、人才規劃、幹部培訓、林業教育、技術職稱評定、幹部考核任免、調動和離退休幹部管理等工作;果桑處掌管果桑生產建設、低產園改造、果品貯藏、保鮮、加工等行業管理工作;林政處掌管林業政策、林業法規的貫徹落實,山林權屬處理,木材管理,林業公安和毀林案件查處等工作;計劃財務處職責不變;辦公室職責增添辦理人大、政協提案和外事管理工作。省的機構改革完成之後,地(市)縣機構改革即普遍開始。河北省將邯鄲、邢台、保定、張家口、承德、滄州、秦皇島等7個市升為省轄市。機構改革後,1985年,河北省在18個地市中有8個為林業局,1個為林業服務公司,其餘9個地市由農林、農牧或農業局管理林業工作。在139個縣(市)中,有91個縣(市)為林業局,其餘48個縣(市)由農林、農牧或農業局管理林業工作。1988年6月,河北省在林業廳設林產工業處,與計劃財務處合署辦公,一套人馬兩個牌子。同年設立林業資源處,與森林經營處合署辦公,負責林業資源消耗限額管理等工作;將人事教育處改為人事處;將科技處改為科教宣傳處;增設了監察室。1990年4月,在林業廳設立林業公安處,與林政處合署辦公,並正式列入省公安系列。同年,承德市、滄州市人民政府設立林業局,秦皇島市將林業服務公司改為林業事業管理局。縣(市)林業局增加到110個。年末,河北省林業行政管理機構共有幹部職工4661人,其中幹部4256人(技術幹部2811人),工人405人。林業廳行政編制76人,實有115人。

1986—1990年設林業局的縣市
附表8—2—3

地(市) 縣 (市) 別
石家莊地區 辛集、晉州、藁城、新樂、深澤、無極、趙縣、高邑、平山、靈壽、行唐、
贊皇、元氏
石家莊市 正定
邯鄲地區 永年、成安、臨漳、磁縣、丘縣、肥鄉、涉縣、武安、大名
邯鄲市 邯鄲縣
邢台地區 邢台、沙河、臨城、內丘、威縣、廣宗、南宮、巨鹿、寧晉、新河、清河、
南和、臨西、隆堯、任縣、平鄉、柏鄉
邢台市
保定地區 易縣、淶源、淶水、阜平、定縣、唐縣、完縣、新城、徐水、曲陽、涿縣、
容城、安新、博野、雄縣、定興
保定市 滿城、清苑
張家口地區 蔚縣、陽原、涿鹿、懷來、懷安、崇禮、萬全、張北、沽源、尚義、赤城、
康保
張家口市 宣化
承德地區 圍場、平泉、寬城、興隆、灤平、隆化、豐寧
承德市 承德縣
唐山市 遷安、遷西、灤縣、遵化、灤南、豐南
秦皇島市 青龍、盧龍、撫寧
廊坊地區 安次、永清、固安
滄州地區 泊頭、任丘、河間、南皮、鹽山、肅寧、東光
滄州市 青縣
衡水地區 衡水、饒陽、阜城、景縣、棗強、深縣、安平、武強、武邑、故城、冀縣

1983年4月—1990年河北省林業廳領導成員
廳黨組書記:華踐(1983年4月23日—1985年12月);
廳長:李興源(1983年4月23日—);
副廳長:羅茂林(1983年4月23日—1989年9月);
� 張彥斌(1989年9月);
�王育仁(1983年12月30日—1990年9月);
�宋墨祿(1983年12月30日);
�林業廳顧問:任璞(1983年4月23日—1985年9月);
�趙冠英(1983年10月23日—1984年3月);
�總工程師:王緒捷(1983年4月23日—1990年);
劉海山(1990年9月任)。

第二節 事業企業機構

❷ 鳳凰鳥傳說的故事_有關鳳凰的民間傳說故事

鳳凰自古就是人們的圖騰崇拜物,後來 傳說 其幻化成神鳥不脛而走。鳳凰從品性到形狀,高度地綜合了鳥類的特徵,是鳥類之王。關於鳳凰的傳說 故事 在民間盛行,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鳳凰鳥傳說的故事,希望對你有用!

鳳凰鳥傳說的故事一
聽老人們講,古代有鳳凰鳥,那是既美麗又聰明的鳥,可有誰見過呢?

還真的有人見過,而且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史書記載。《前漢書、昭帝紀): “三年……冬十月,鳳凰集東海,遣使者祀其處。”。這是說,昭帝始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年的冬天十月里,有許多鳳凰聚集在東海岸邊的山上,皇帝認為這是了不起的祥瑞徵兆,專門派使臣到海邊祭祀。

傳說鳳凰老家就在東海岸邊連雲港雲台山脈的凰窩山上。而有史以來,這里的地名、山名就叫做凰窩、凰窩山,民間還—直流傳著許許多多龍鳳呈樣的 愛情故事 ,亦真亦幻,神奇曼妙,動人心弦。這更加印證了連雲港凰窩山就是鳳凰棲息的地方。

鳳凰自古就是人們的圖騰崇拜物,後來傳說其幻化成神鳥不脛而走。鳳凰從品性到形狀,高度地綜合了鳥類的特徵,是鳥類之王。鳥類像人們對自己的兄長那樣,尊敬、擁護,愛戴、敬畏鳳凰。人們還賦於她聰穎的智慧、崇高的思想和優良的品質。她是中華民族 傳統 文化 中的重要—支,在中國民間文化中扮演著一個集德、義、禮、仁、信於一體的聖物的角色,承載了相當深厚的文化寄託,是天下太平、百姓幸福的標志,是純潔愛情、美滿姻緣的像征,是世間美好的吉祥物。連雲港人為有凰窩而自豪,為有鳳凰而驕傲。連雲港也因凰窩而傳揚四海,也因鳳凰而聞名遐邇。

我久聞凰窩山之名,讀了民初張學瀚,“凰窩彷彿桃源境,賞月看花且誦經。”的詩句後,常神往到凰窩山—游,領略它的山海風貌,特別是那一個個美麗動人的龍鳳傳說,更添了尋秘探幽的情趣。今年“ 端午節 ”,我應邀參加中國華文作家協會古典文學創作研討會,和海內外作家齊聚高公島風景游覽區采風。

游凰窩山不是作家們的初衷,他們最有興致的是要尋覓龍鳳傳說,更想—睹鳳凰仙女蔚雲的嬌容。我們登上108級“拜風梯”,在氣喘吁吁中終於看到了“棲鳳亭”,是傳說中鳳凰棲息的地方。在此不遠處立有一尊青銅鳳凰像,這就是人們仰慕的鳳凰仙女蔚雲。這地方叫“丹鳳朝陽台”,是鳳凰仙女蔚雲眺望情郎妙臣的地方。相傳玉龍太子妙臣回到大海後,蔚雲思君心切, 飛來這里,面對大海,望眼欲穿,日出也等,星夜也等,希望有一天,希望下一個雨季能與心上人歡聚。

研究古典文學的作家們為了探究龍鳳的愛情故事,還特別繞有情趣地游覽了凰窩山之勝景“三潭飛雪”,龍鳳的愛情故事就是由此而來。它在龍潭澗中游,是傳說中玉龍太子妙臣順著龍潭洞從東海來到凰窩山與鳳凰仙女蔚雲相會的地方。相傳東海龍王敖廣的兒子妙臣氣宇軒昂,智慧超群,他在—次海邊遊玩時,恰巧看到山崖上姿容溫雅的鳳凰仙女蔚雲,那天然的風韻和美貌深深吸引了他,她也脈脈含情地凝視。然而天上海中無法相聚,蔚雲執著地飛遍千山萬水銜來樹枝草木,在高高的山谷中築起一道大壩,蓄水積流。有志者事竟成。在又—個雨季來臨時,天水浩盪,沖出的水流在山谷中形成一條彎彎的

河流匯人大海。妙臣望著澎湃的澗水,萬分激動,順流而上。 初次上山的妙臣在大澗的第一潭“蛤蟆塘”急切地想見蔚雲.可怎麼也見不著。身後只傳來幾聲蛙鳴,正所謂“鳥飛林愈靜.蟬嗚山更幽”。妙臣趕緊來到第二潭“小花鞋”.他看到一少女在哭泣,聽說洗衣不小心沖走了“小花鞋”,就游到海邊為她找回了“小花鞋”。姑娘深表愛意,可妙臣想著蔚雲,毅然回絕。就在這時,姑娘變成了蔚雲,妙臣欣喜若狂。原來姑娘在考驗妙臣哩。後來這地方就叫“小花鞋”了。在此喜結良緣的妙臣與蔚雲幸福歡樂,便攜 手相 擁上了第三潭“玉龍潭”。這里飛花濺雪,薄霧浸衣,景色尤佳,成為龍鳳經常嬉戲游樂的地方。“三潭飛雪”是一處勝景。山石奇狀異形.澗水奔流湍涌,激濺的浪花如漱玉噴珠飛雪漫天。民初鄉土詩人在此留下了摩崖石刻,張學瀚詩雲:“山勢崔巍列畫屏,龍潭飛雪遍瓏玲……”張恩沛詩雲:“為愛仙源水—方,龍潭幽曲午風涼……泉聲遙接潮聲壯,添助波瀾穩助航。”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凰窩山是鳳凰棲息過的地方,是龍鳳呈樣的樂園。清代詩人王士任詩雲:“應是蓬萊原不遠,探幽何必到三峰。”我覺得攬勝蓬萊,只能使人望洋興嘆,而凰窩山那迷人的仙境,神奇的傳說,以至於靜穆、幽雅和秀美,真正地堪比蓬萊、方丈和瀛州三神山。
鳳凰鳥傳說的故事二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異地移民,移民墾荒,官兵幫助政府移民。

有劉氏叔侄從山西洪洞帶一對鳳凰鳥,雞鳴啟程,日暮投宿,到河北內丘鳳凰村落戶墾荒。路上有2名士兵抬鳥護駕,臨行時當地知縣吩咐說:“此乃稀世神鳥,價值連城,理應高抬高敬!”士兵每經一地令村官屯長派民工遇山開路,遇水架橋。鳳凰大悅,開屏示好。一天只開一次,展開時達360度,像十五的月亮圓而亮,顏色五彩繽紛,形態奇特整齊,使人賞心悅目,好運連連。路上士兵借機對民工宣傳:“誰看鳳凰開開屏,誰家莊稼不生蟲。”當年,果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無蟲害。

又走一段,士兵又喊:“看看鳳凰開開屏,瞎子也能見光明,拐子不拐路也平。”有人在旁邊不信說:“那是絕對不可能!”結果瞎子拐子竟然實現夢想,一傳十,十傳百,消息像插上了翅膀飛快傳開。

又走了一程,士兵又喊:“誰見鳳凰開開屏,兒女雙全保證行!”善男信女們天生迷信,兵爺一說,更加相信了,一路上大家邊走邊唱:

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緣不成婚。

看看鳳凰開開屏,一雙兒女進家中。

金山銀山有雖好,兒女親情最可靠。

天也靈,地也靈,心悅誠服還願情。

鳳凰鳥到了河北內丘鳳凰村以後,如願以償的人家,送全豬供,放鞭炮,燒花紅。有錢人家還願時,拋金如土,最大金額善款者被刻在石碑上居頭名,鳳凰鳥聲威更大了。後來漸漸形成內丘鳳凰台每年正月初九鳳凰會,連唱三天大戲,為鳳凰鳥慶功。

事越大,士氣越高漲,有人敲著鑼喊:“誰見鳳凰開開屏,誰做買賣誰興隆,當官斷案有遠見、無冤情。”當時來鳳凰村趕會的人山人海。人多需求多,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干買賣公買公賣就發財。鳳凰村開設旅店、飯店、車馬店,百貨店,熱心迎來三江客,笑顏送走四海賓,財源滾滾,日進斗金。

民聲傳入官府,知縣也來查民情,此時一張氏來到此處,見自己莊稼被眾人踩爛,要求劉氏叔侄賠償。劉氏說,要多少賠多少。張氏借機要鳥,雙方爭執吵鬧。

知縣查明事因後,就地開庭“跪下,大膽刁民,給錢不要,要神鳥,豈有此理!重打五十,押入大牢。”

張氏連連求饒申辯:“我們是附近村民,不是歹人,這么好的鳥擔心劉氏過於繁忙,照顧不周,恐有失誤。願與他們共結同心,輪流養護,祈福為民!”

知縣轉怒為喜:“免刑、賜坐!”接著問:“什麼村的?”“沙坨村。”“沙坨村就是沙堆村,不好聽!你姓什麼?”“姓張。”“村名就叫張奪吧。”村民說:“沙陀變張奪,可喜又可賀。”從此鳳凰村南多了一個張奪村,明朝更名至今,有資可查。

一看鳳凰鳥的威力這么大,知縣都替它說話,於是有歹心人想夜間偷襲去掏鳳凰鳥蛋。心裡想著“掏到鳳凰蛋,天上下雪變白面,三妻四妾圍著轉。”不料,鳳凰鳥早有準備,讓歹人未掏到,那歹人美夢破滅心裡恨鳳凰鳥,就點火去燒鳳凰。鳳凰是神鳥,自知與此地緣分已盡,不能不離開。鳳凰浴火,涅槃重生,飛走了。從此,內丘徒有鳳凰台,不見鳳凰鳥。
鳳凰鳥傳說的故事三
傳說中有一種永生不死的鳥,它們的名字叫鳳凰。鳳凰之所以不死,是因為它們在烈火中燃燒自己獲得重生。

相傳在盤古開天地以後,女媧便開始造人。她把黃泥仿照自已的模樣,造出了一對男女,把剩下的泥土捏成了雌鳥和雄鳥,叫鳳和凰,讓它們把吉祥傳遞給人間。

依照女媧的旨意,鳳凰變滄海為桑田,化荒蕪為綠洲,每到一處,都把人間裝點得七彩斑斕。不但有威武雄壯的大山,也有安然流淌的河流,有炊煙裊裊的村莊。它們最後來到了西雙版納。

鳳凰見這里還是一片蒼茫,於把它們翅膀一揮,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海洋消失後留下了長長的瀾滄江。與此同時,各種熾烈岩漿與巨石把周邊的村莊層層淹沒。鳳凰看見這慘狀後,默默地流下了眼淚,它們站在最高的玉龍山上,祈求天神解救人間。不料被玉帝發現,責備鳳凰處事不力,造成了人間疾苦,懲罰它們務必撲滅熊熊的火焰。

於是鳳凰用嬌小的身軀撲向了火山之中。大火無情地燃燒著,鳳凰奮力地撲打著翅膀,它們試著用淚水澆滅燃燒的火團。火焰掠過它們憔悴的雙眼,熾烤著美麗而嬌嫩的翅膀。大火燃燒了七七四十九天後,鳳凰的哀鳴喚來了風神與雨神的相助,火山最終熄滅了。

風雨連續地下了九九八十一天。天晴後,相繼趕來的人們沒有找到鳳凰的蹤影。只見鳳凰倒下的地方,化作了茸茸的玉龍雪山,天空里多出了一朵朵潔白的雲彩,一條七色的彩虹在掛在了溫暖的陽光下,一顆顆翠綠的茶樹正在盎然地生長著。

後來人們才知道,鳳凰已升天而去,它們把美好和吉祥留給了人間。為了人間不再有疾苦,留下了茶樹。人們把茶樹細心地呵護著,在每年的春天摘下最脆嫩的葉芽放在水裡煮開而飲,以治療各種蟲傷和疾病。芬芳的茶香引來了遠方的孔雀,它們知道鳳凰的故事後,每年的春天都來這里朝拜鳳凰,都會停留下來幫助這里的人們。

於是每當風雨過後,美麗的西雙版納的天空都會掛滿七彩和祥雲,那就是鳳凰留給人間最美好的祝福。

猜你喜歡:

1. 鳳凰、孔雀的神話故事

2. 給小學生的勵志故事

3. 鳳凰鳥傳說的故事

4. 古代鳳凰的傳說故事

5. 鳳凰山的傳說故事

6. 鳳凰的神話故事

❸ 作文我的家鄉――內丘縣350字左右

參考一下:
我的家鄉在美麗富饒的吉林市。這里物產豐富,風景美麗。春天的吉林草綠了,樹綠了,山綠了,水綠了!吉林就像一個綠色的海洋。就連鳥兒也飛回來沐浴在綠的春光里。魅力松花湖是夏天最好的避暑勝地。松花湖上有五虎島,卧龍灘......。湖岸山崖,野花竟放,充滿生機。在這里乘船出行,涼風習習,暑氣全消。周圍群山綠意濃濃,環境十分寧靜,空氣格外新鮮。會使人感到特別舒暢。有幸還可能看到山中的野人參。真是「船行如野度,籬落似江村。」如詩如畫的龍潭山是秋天的神話。龍潭山真奇啊!各色的樹葉給他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斕的外衣,有紅色;有黃色;有綠色......。龍潭山真妙啊!風吹樹葉在為我們歌唱;活潑可愛的松鼠在為我們跳舞。讓游在其中的人們不禁想到「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盛春朝。」的詩句。冬天的霧凇更不用說了。你看"呼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夜之間大自然煥然一新。把人們帶進霧凇奇景的世界。沿著那十里長堤,銀花怒放的垂柳掛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江風吹拂,銀絲閃爍,天地白茫茫一片,猶如仙境。那瓊枝玉葉的楊柳婀娜多姿,銀花怒放的青松千姿百態,讓人目不暇接。□總書記曾為吉林霧凇寫下「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名不虛傳」之句。美麗富饒的吉林啊!您真是一幅變化多端的圖畫。你永遠是我們的驕傲,我愛你我的家鄉---吉林。
2.我的家鄉舞鋼市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是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之一,號稱「北國小江南」。
舞鋼的山美。舞鋼的山姿態萬千、各不相同。有挺拔的二郎山、陡峭的登台架、秀麗的九頭崖,神秘的祥龍谷……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遊客慕名而來,為我們舞鋼市增加了不少經濟收入。
二郎山是最讓人百看不厭的。 瞧,山門口那一尊威武高大的二郎神塑像, 手持三尖兩刃槍,巍然屹立在山腳下,好像在守護著二郎山,又像在歡迎前來觀光旅遊的客人。 那美麗壯觀的龍王壁瀑布、陡峭險峻的南天門、高聳入雲的玉皇頂金殿、橫跨水面的吊橋、曲折蜿蜒的水邊棧道、情人島、海濱浴場……每一處風景都讓人流連忘返。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是猴園,成群的猴子在這里上躥下跳、追逐嬉鬧,有的在撓癢癢,有的在滑鋼絲,還有的在吃花生……引得遊客們駐足觀望,贊不絕口。
舞鋼的水美。舞鋼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有龍泉湖水庫、田崗水庫、青年水庫、紅衛水庫……不僅美化了家鄉,也為家鄉的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水產品。
最引人矚目的是龍泉湖水庫 。天氣晴朗的時候,龍泉湖波光粼粼,水面上像灑了一層碎金子一樣閃閃發光。下雨的時候,水面上像起了一層薄霧,龍泉湖就像一位美麗的女子披上了一層輕紗。真是「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呀!每年五月的龍舟賽和十月的水燈節是龍泉湖最熱鬧的時候,成千上萬的觀眾會來這里觀賞美景,熱鬧的場面讓人流連忘返。
舞鋼的山美、水美、城市更美。勤勞智慧的舞鋼人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建設著家鄉,改變著家鄉。要把家鄉建設成為全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現在,全市人民團結一心,正在迎接國家級衛生城市檢查團的驗收。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感到驕傲和自豪!走在家鄉干凈的街道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感受著文明用語,我的心情是多麼舒暢!瞧,馬路兩邊種著鬱郁蔥蔥的綠化帶,人行道旁長著遮陽擋雨的大樹,一個個垃圾箱被擦得光潔如新,樂呵呵地立在馬路旁,滿意地把路人給它的「食物」吞進肚子里。 大街小巷都打掃得乾乾凈凈,找不到一片碎紙屑,生活小區里安裝了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人們在這里鍛煉身體,愉快地生活。
美麗的舞鋼我的家,我愛我的家鄉 !

❹ 扁鵲廟導游詞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游,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那麼什麼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扁鵲廟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扁鵲廟導游詞1

扁鵲廟前有九龍水從西向東流過。因上游有九條山川之水匯於此而得名,河上曾有漢白玉石橋名九龍橋,橋前有石麒麟相立,今存。

九龍橋又稱回生橋,據說人患有疾病或奄奄一息,只要從此橋經過,就可以起死回生。

九龍橋前有九龍柏,九棵柏樹生於石上,古老蒼郁,歲有千年,粗可合抱,形如巨龍,人稱九龍柏,根須裸露於石,猶如龍爪。

《內丘縣志》這樣記載九龍柏:「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體,石山不老柏長存。」相傳扁鵲死後,其九個弟子十分悲痛,相守其墓,時久成柏。實際上是後人仰慕扁鵲的醫術和醫德而植栽,作為懷念。

在扁鵲廟周圍還有許多扁鵲采葯、制葯、作手術的遺址,葯石、石炕、撈腸溝等地尚存。

人們稱贊虢國太子的忠義,便把他和扁鵲采葯的山峰稱為「太子岩」。太子岩位於內丘縣城西部30公里處,險峰千仞,峻岩百層,草木豐茂,松柏秀榮。

自周代以來,相繼建有諸多廟宇,是一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相匯的風景勝地。

太子岩山腰有太子洞,昔有太子樓,樓後有洞,相傳虢國太子曾在此居住,並與扁鵲一起采葯。

太子樓始建不詳,後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重修,今樓廢洞存,洞鑿於山壁上,深2丈,憑欄東眺,可見松柏蒼蒼,白雲出岫,紅日升空。明至清

20xx年05月25日,扁鵲廟作為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扁鵲廟導游詞2

扁鵲紀念館廟宇甚多,大概也是因為扁鵲行醫足跡廣布所致。明明沒有多點執業證……而且他到某個地方,聽說這里人對婦人或者老人或者小孩的健康比較關注,就從事相應的醫生,我一直覺得這個很市場經濟嘛。好了說正經的。我來的這個在河北邢台內丘縣神頭村鵲王山。據說比較正宗,因為扁鵲就是這兒的地主。據記載扁鵲治好了晉國大夫趙子簡的病,趙子簡氏賞了他好多地,其中就有這一塊,而扁鵲也就在這兒行醫了。扁鵲之後赴秦國行醫,技術高超為御醫所嫉,遂使人刺殺之。扁鵲歿後,村民將其首級盜回葬於此地,故名為神頭村。扁鵲又被後世封為神應王,鵲王,故又名鵲王山。也正因為被正式封王,故圖中扁鵲著王服。鵲王山劇內丘縣城也有二十多三十公里,打的過來五十齣頭,開半小時多。自駕游最合適,因為回去的車不好找。遊客不多,門票四十。據說廟會時人多。扁鵲廟為道教宮院,除扁鵲紀念堂紀念扁鵲及其弟子外,尚有三清四御等。長春真人丘處機曾在此結廬,圖七即是遺址。扁鵲墓為其首級埋葬處,然原墓被毀首級兩三千多年了也不可識,如今的墓在原址重修作紀念,墓碑倒是元朝的。醫家勝地,有時也有學術活動在此召開,比前兩天看的幾位名醫紀念館好多了。扁鵲曾言,非能使之生,是其自當生,鵲使之起耳。不是我治好的,是你本來就不該死,天假我手而已,習醫至今,每逢幸中,總想起這句話。

扁鵲廟導游詞3

說到扁鵲,人們腦中都會浮現那麼幾個詞來形容他:懸壺濟世,妙手回春,起死回生……這不我和爸爸媽媽在4月2日來到了內丘扁鵲廟。我們上了大巴車,窗外微風習習,陽光明媚,我們的心情也舒暢了起來。經過一路奔波,我們終於到了扁鵲廟,下車之後經過一段路,我們就到了扁鵲廟的門口,門前有一座橋,我剛想問這是什麼橋,不等我開口,解說員阿姨就開了口:「這座橋叫回生橋,在這上面走一圈能強身健體,走兩圈能長生不老,走三圈就可以升仙得道。」聽得我們都很興奮,這下可以健康強壯了。

走完三圈後,我們就來到了扁鵲廟的門口。從入口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樹林,接著解說員帶著我們左拐右拐地來到了葯王殿、百子殿等。但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三清殿,三清殿位於高處,可以俯視扁鵲廟全景,真是登高望遠啊。站在三清殿最高處可以看清整個鵲山,上面有一條白色的條紋,這個條紋還有一個傳說呢。相傳,是扁鵲的弟子虢太子上山采葯的時候,不慎跌落,腰間的玉帶掛在了樹上,救了虢太子一命,過了很久以後就在山上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白色自然景觀。

我們下來以後,走在石路上,看到了很多的祈福樹,人們把心願寫在紅布條上,然後系在祈福樹上。這表現了人們嚮往幸福生活的願望。走著走著,我們看到了一顆巨大的樹幾個人合抱都圍不過來的樹。解說員阿姨說:「這樹叫龍爪柏,有上千年了。」我不禁感嘆到:「福地長好樹啊!」那樹枝伸展開來酷似一個龍爪,真不是浪得虛名啊!

我想:「扁鵲為什麼會受到這么多人的尊敬呢?」是因為他高明的醫術吧。其實他完全可以憑借自己高超的醫術去當御醫,享受人間富貴,可他卻放棄名利、權利,去救助更多的人,這種仁愛天下的精神真應該值得我們學習。接著我又想到了:扁鵲這么精湛的醫術就是靠他從小勤奮好學,所以我也要學習他從小勤奮好學的精神,長大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之後我又得知扁鵲的死因:秦王派人請他治病,但當時的秦國太醫李醯嫉賢妒能,他暗中派人殺了扁鵲。後來扁鵲的大弟子虢太子帶人連夜偷回了扁鵲的頭顱,葬於鵲山山腳下,後來山下的村叫「神頭村」,山叫做「鵲山」。

在回去的途中,我們又看到了祈福池、四不像等景觀。其中祈福池中有一個巨大的銅錢,人們買下銅錢、鐵幣後紛紛向著大銅錢中的眼投去,據說只要投進去就可以發財。

四不像是一個石雕,是可以辟邪的。

這次游覽,我不僅長了知識,了解了扁鵲的很多事,我打心眼裡尊敬他老人家,這次旅行既有趣又有意義。

扁鵲廟導游詞4

扁鵲,是中國名醫的標識,用現代話說,叫名醫形象代言人。20xx年8月20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一套「中國古代科學家」紀念郵票,共4枚,其中第一枚便是名醫扁鵲。我自從學醫以來,就有拜訪扁鵲故里的迫切心願,這樣的機會總算來了。

20xx年10月,我自駕車前往河北省內丘縣拜訪扁鵲廟。出北京,順京珠高速公路南行,過保定、石家莊,就到了邢台市的內丘縣。下高速,依內丘――昔陽的省際公路(河北省至山西省)向西北直行,約走20公里,就遠遠地看到了西邊的巍巍太行山,而路邊則有小河流過,河邊柳樹成蔭,這就是柳林鎮。過柳林,路邊有「扁鵲廟」指示牌;下公路,順指示牌沿鄉間小道向正西山中行去,約行4公里,就到了扁鵲廟。

扁鵲廟位於鵲山腳下,鵲山原名蓬山,是太行山脈的一個小分支,春秋時為晉國「專國事」的大夫趙簡子的屬地。趙簡子曾得重病,5天不省人事,最後扁鵲治好了趙簡子的病。趙簡子為了答謝扁鵲,就將內丘蓬山4萬畝土地賜封扁鵲。扁鵲原為河北省任丘縣州人,從此就在此居住下來,上山采葯,下鄉巡醫,內丘就成了扁鵲的第二故鄉,人們也就把蓬山改稱為鵲山。

扁鵲廟,又名鵲山廟、鵲王廟,宋代加「神應」之號,為神應鵲王廟。廟坐北朝南,廟前是一條小河,據說是由鵲山上9條小溪匯流而成,故名九龍河。河上有一石橋,稱為九龍橋,因扁鵲能起死回生,又稱為回生橋,傳說人從上走過,就可去病免災。回生橋體現了人們對死的恐懼和生的追求,也是對醫生的奢望,對此,扁鵲有非常絕妙的論述。扁鵲周遊到虢國,治好了虢太子假死的病,從此,天下人便都說扁鵲能起死回生,扁鵲卻說;「越人(扁鵲)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翻譯成現代話,就是「我哪能使死人復活,不過是使不死的人病癒罷了」。多麼精闢,多麼高尚!

橋的南頭有9棵漢柏,蒼翠奇特,稱為九龍柏。9棵柏樹紮根於石縫之中,與山石融為一體,其生長年代之久遠,組合之巧妙,生境之奇特,國內罕見。《內丘縣志》上對其描述有一首詩:「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體,石山不老柏長存。」柏樹下有一塊石刻,名為「葯石」,為明代萬曆十二年(公元1583年)龍峰所題。「葯」指的是中葯,「石」指的是由砭石磨成的針,合起來代表扁鵲當年行醫的兩大法寶――中葯與針灸。

站在九龍橋上,向下一望,眼前是一片秀麗的山村,這就是「神頭村」。神頭村原名上焦村。當扁鵲行醫到秦國以後,由於扁鵲醫術高明,秦太醫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鵲,十分嫉妒,就派人刺殺了扁鵲。虢太子聽到這一消息後,非常悲痛,就千方百計把扁鵲的頭顱從秦國找回,葬在內丘鵲山,並立廟祭祀,從此,這個山村就改名為神頭村。

從九龍柏過回生橋,就到了扁鵲廟山門前。一進山門,廟內古柏參天,建築錯落,碑刻林立。正面就是扁鵲殿,殿內正中是扁鵲塑像,呈古代皇帝樣,可能與扁鵲在宋代被封為「神應王」有關。扁鵲殿的兩側是扁鵲的十大弟子塑像,其中有虢太子,主管采葯。牆上是扁鵲行醫的壁畫,逼真生動。

殿的東廂,是碑廊,廊內陳列有眾多石刻,並有出土的漢代「辟邪」等文物。扁鵲殿的後部,是一大片後土總司殿、玉皇殿等道教建築,與扁鵲的醫家身份不大協調。扁鵲作為一位著名醫家,曾提出「病有六不治」觀點,「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道教雖不能算巫,但總與醫相差萬里,把扁鵲廟融化在道教建築群中,未免遺憾。只有緊挨扁鵲殿的東北角,修有葯王孫思邈殿,算是一種寬慰。

廟的西北部有一偏院,建有扁鵲墓。墓呈圓球形,墓前有一斑剝風化的石碑,上書「神應王扁鵲之墓」七個大字,為「大元國中統二年四月十五日立」。墓的正後方是一棵檉柳樹,生長旺盛,據說為善男信女從別處移植而來,稱為神樹。仔細觀察,周圍山野確實沒有檉柳樹生長,這也真是一種奇事。檉柳本身是一種中葯,稱其為神樹,也不為過。扁鵲墓的左後方,是一棵皂角樹。墓的前面花園中,種有大量的金銀花、雞冠花等中葯材,給人以扁鵲采葯治病的許多聯想。

看看日頭,太陽已經開始西落,因還要趕路,只好匆匆離開扁鵲廟。

扁鵲廟導游詞5

扁鵲廟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城西北22公里處,佔地150000平方米,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古代建築,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據《內丘縣志》記載,扁鵲廟漢唐有之,始建不詳。自漢至今,歷代均有修葺,現存為元代建築。

扁鵲原名秦越人,在趙國行醫時,人們稱頌他像古代名醫扁鵲一樣,遂稱他為扁鵲,2000多年來扁鵲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在他的故鄉和全國許多地方建廟立碑來祭祀紀念他,內丘扁鵲廟便是著名的一座。

扁鵲廟,又名鵲山廟、鵲王廟,宋代加「神應」之號,為神應鵲王廟。位於內丘縣神頭村,坐北朝南,在群山環抱之中,右扶龍騰山,前臨龍騰水。1963年前水上有橋,後石橋沖坍。過橋北上,越橋樓,過山門、獻殿至扁鵲廟。廟內有扁鵲塑像,廟左有扁鵲墓,每年農歷三月,八方人士雲集祀之,香火極盛,達月余之久。

扁鵲醫術高超,在《史記》扁鵲傳中,記載了幾則流傳千古的病案。晉國「專國事」的大夫趙簡子生了重病,已五天不省人事。

扁鵲為趙簡子治好病後,為答謝扁鵲,趙簡子便將邢地內丘蓬山4萬畝土地賜封予扁鵲。扁鵲接受了這份賜封,從此便在此居住下來,上山采葯,入鄉巡醫,邢台內丘便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扁鵲擅長望診。《史記》非常生動的記載了他四望齊桓侯(公)為其開列醫方,而齊桓侯(公)不聽,終於死亡的病案。

扁鵲後來周遊到虢國,治好了虢太子假死的病。從此,天下人便稱扁鵲能「起死回生」。

後來,扁鵲行醫到秦國,秦太醫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鵲」,十分嫉妒他,便派人刺死了扁鵲。

虢太子千方百計把扁鵲的頭顱從秦國找回,葬在今邢台市內丘縣蓬山,並立廟祭祀,由此這個山村便更名為「神頭」。廟稱作扁鵲廟。

扁鵲廟前有九龍水從西向東流過。因上游有九條山川之水匯於此而得名,河上曾有漢白玉石橋名九龍橋,橋前有石麒麟相立,今存。

九龍橋又稱回生橋,據說人患有疾病或奄奄一息,只要從此橋經過,就可以起死回生。

九龍橋前有九龍柏,九棵柏樹生於石上,古老蒼郁,歲有千年,粗可合抱,形如巨龍,人稱九龍柏,根須裸露於石,猶如龍爪。

《內丘縣志》這樣記載九龍柏:「柏生山石石生柏,根生石山山作根,山石柏根成一體,石山不老柏長存。」相傳扁鵲死後,其九個弟子十分悲痛,相守其墓,時久成柏。實際上是後人仰慕扁鵲的醫術和醫德而植栽,作為懷念。

在扁鵲廟周圍還有許多扁鵲采葯、制葯、作手術的遺址,葯石、石炕、撈腸溝等地尚存。

人們稱贊虢國太子的忠義,便把他和扁鵲采葯的山峰稱為「太子岩」。太子岩位於內丘縣城西部30公里處,險峰千仞,峻岩百層,草木豐茂,松柏秀榮。

自周代以來,相繼建有諸多廟宇,是一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相匯的風景勝地。

太子岩山腰有太子洞,昔有太子樓,樓後有洞,相傳虢國太子曾在此居住,並與扁鵲一起采葯。

太子樓始建不詳,後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重修,今樓廢洞存,洞鑿於山壁上,深2丈,憑欄東眺,可見松柏蒼蒼,白雲出岫,紅日升空。明至清

2006年05月25日,扁鵲廟作為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扁鵲廟,俗稱神頭廟,又名鵲王廟、鵲山祠、鵲山神應王廟。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城西21.8公里的神頭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乾隆十五年《順德府志》記載:「鵲山廟者,祀扁鵲也」。

內丘扁鵲廟,始建年代久遠。據《魏書·地形志》載:「中丘前漢屬常山,後漢,晉屬趙國,晉亂罷,太和二十一年,復有中丘城,伯陽城,鵲山祠」。太和即北魏孝文帝年號,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中丘即今內丘縣。

至元五年(1268年)《國朝重修鵲山神應王廟》碑記:「漢唐以來,像而祀之舊矣,五季之未,數經殘記。

周顯健中安國軍節度使陳思讓為重修之,是時碑刻已有王稱」。

清康熙七年(1668年)《內丘縣志》記:「鵲山廟在鵲山下,漢唐已有之,不詳始建,宋仁宗璽封神應王,元學士王鶚,明諭德謝遷有記,三月初旬,來祀者方千里,歷代詩文不可勝記」。

據廟內現藏碑刻記載:在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年)修其房廊,「光華四齣」;復經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修繕後,「重檐密廡,森然如翼,巍然可觀」;金明昌元年(1190年),內丘縣令趙實率眾監修後畫檐雕梁,所以稱之「其廟自古以來未有似今完備者哉」。逾數十載,又一場劫難火焚,盪然無存。

大蒙古國國朝龍興癸未歲(1223年),節度副使蘇仲毅然昌率重葺舊基,元提點太醫顏天翼糾材募工,重修之,後經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曆六年(1587年)、萬曆十三年(1585年)、天啟元年(1621年)、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等修繕。

扁鵲廟群總體呈長方形,佔地面積約4萬余平方米,由扁鵲殿、後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葯王廟、山門、獻殿、回生橋、橋樓、碑樓、三清樓閣、道士院等20多座單體建築組成,總體布局合理,結構緊湊;是北方典型的道教廟群。

屋頂類型有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廡殿頂、卷棚頂等。由這些屋頂類型組合而成的各種具有藝術效果的復雜形體,說明古代工匠們充分運用木結構的特點,創造了屋頂舉折起翹、出翹,形成如鳥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頂各部分柔和優美的曲線。

廟群形制的特點:四周群山環繞,諸殿坐落其中,廟前河水涓涓,地勢逐漸加高,依山隨勢建築,軸線對稱分布,景緻獨具特色,實屬風水寶地。

總體建築以天(玉皇)、地(後土)、人(扁鵲)三才者布局,其中三大殿為整個廟群的主體,配殿建築與主體建築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形成格局,乃一方勝地。古時,帝臣官宦、文人騷客、隱人居士、善男信女,蒞此攬勝觀光,朝山祭聖。又為這里留下了眾多得詩碣、碑文、石刻等文物古跡。

扁鵲殿為該廟群的主體建築之一,屬大式建築,是祭祀扁鵲之處所。坐北面南,平面呈長方形,通高11.1米,面闊七間,長21.78米,進深三間,寬9.94米,佔地面積426平方米。系單檐布瓦九脊歇山頂,柱網布局採用減柱、移柱並用,擴大殿內空間。四周斗拱44攢,單材12.5、足材18厘米,為五鋪作雙下昂里抄計心造。梁架結構為六椽前後對搭牽用四柱,徹上露明造,無施叉手,托腳、各節點均施攀間拱及駝墩支墊,經修繕後仍保留元代的建築風格。

據明萬曆六年《重修鵲山廟記》碑載:「……是故由周而來,歷二干載矣,人之駿奔,而俎豆者……」。說明祭祀扁鵲的活動久遠。既然有祭祀活動,那麼最起碼要有祭祀的場所,所以祭祀的場所也可能是一座不成型的小廟,也許原廟的建築開始較小,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對其崇敬程度的升級,其廟逐漸變大。從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來看:西漢以前以高台建築為主,主要建築是宮殿、都城及禮制建築;東漢至南北朝時期,高台建築開始衰落直至消失,木結構建築興起,主要建築出現寺廟等建築。可見原來的小廟只不過是現存建築的雛形,扁鵲殿的成型建築年代在漢或早於漢。為何建築年代如此久遠,可現存的建築竟為元代建築風格呢?該殿千餘年來,風剝雨蝕,飽經滄桑,在歷史上曾毀於兵燹、或人為的破壞等,保存至今實為不易。從中可以看出,歷代人們對扁鵲其人、其廟的追崇、欽佩程度,也充分體現出該殿的名望和價值。最後一次大規模重修是在元朝初年,其殿現存的大木構件也多為元代。在1997年落架大修清理該殿基礎時,竟發現原基址比現存的基礎要大一圈,四周各外沿1米左右。說明現存大殿是元初在火焚後的廢墟上重建的。可證實在元代前該殿四周確帶房廊,這樣正好和歷代碑文記載相吻合。

整個廟群是以扁鵲殿為起點,增設了具有道教色彩的廟宇,形成了一座雄偉、壯觀的道教廟群。

近年來,通過多種集資渠道,對現存的扁鵲殿、後土前殿、後土總司殿、葯王廟、廣生殿、山門、回生橋、玉皇殿等古建築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繕,保持原貌,修舊如舊。各種建築和諧相融,與歷代官吏,名人題寫的詩碣、碑文及九龍石柏、扁鵲墓地等人文景觀相映生輝,也折射出自建廟至歷代修廟的滄桑歷史。

扁鵲廟導游詞6

河北歷史悠久,文明璀璨,這是一片環繞首都北京的廣袤大地,他西倚太行之魏巍,東臨渤海之濤濤,坐擁萬頃之沃土,盡享物產之豐饒。他就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京畿重地——中國河北!今天我們要到達的就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邢台。京津外圍「卧牛城」,古稱燕趙第一城。千年古剎開元寺,邢窯白瓷糖盛行,邢台武術梅花拳,中華醫術最高明,歷史名人不勝數,慷慨俠義大英雄。這段快板書說的就是邢台,這里有3500年的建城史,600餘年的建都史,是唯一一個以古國命名的城市,也是河北省內做過國都最久的城市,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就是同這座城市一樣古老的扁鵲廟。

請大家帶好貴重物品,隨我一起下車。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就是回生橋了。傳說當年扁鵲高明的醫術驚動了上天,王母娘娘親自下來驗看。來到鵲山,見扁鵲為患者治病不厭其煩,便想試試扁鵲有多大醫道。於是,化作乞丐,暈倒橋頭。扁鵲急忙上前救治,把脈良久後說:「此人無疾也!」王母娘娘暗自吃驚,心裡非常佩服。扁鵲又說,行醫乃行善之舉,讓他喝碗人參湯吧。王母娘娘見扁鵲治病救人,善心一片,又醫術高明。於是,仙袖一擺,河上立即出現一條彩虹,接著雀山上的喜鵲鋪天蓋地而來,千萬只喜鵲銜石雲集,積石成橋。為啥叫回生橋?相傳,有一年,鵲山一帶瘟疫蔓延,屍橫遍野。扁鵲為救治百姓,用鵲山的中草葯配置「驅瘟」葯方,在橋北頭安置幾口大鍋熬制葯湯,讓百姓服用。服用葯湯後,疫病馬上就好了,於是,人們蜂擁而至,只要踏上橋,喝口湯葯就能起死回生,於是橋便取名回生橋,主要是形容扁鵲的醫術之高,因為古時人們覺得無論得了多重的病,只要走過這座橋來到扁鵲的住所,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相傳,在此橋上走第一遭可以祛病消災、強身健體;走第二遭可以延年益壽、長命百歲;走第三遭可以身心具輕、飄飄欲仙。

走過回生橋,我們可以看到路上有許多九龍石柏,其仙風道骨堪稱一奇,九龍柏前有一石刻,刻有「葯石」二字,葯就是中葯,石就是古時石針。相傳,扁鵲生前醫術高明,死後在這塊刻石上常有他開列的葯方或丹丸出現,神奇有效,所以人們成群結隊前來朝拜扁鵲,抄寫葯石,領取葯丸。相傳,扁鵲有幾大弟子,各個醫術精湛,身懷絕技,在師傅遇害後繼續行醫治病。他們去世後,相繼被埋在扁鵲廟對面的石山上,給師傅作伴,每人墓前栽下一棵柏樹。久而久之,蔥蘢茂密,傲骨錚錚的柏樹各抱地勢,迎日月升落,送冬春去歸。

好,親愛的遊客朋友們,路過元碑之後,我們來到的就是扁鵲廟了,這是一座以道教為主的廟宇,起初完全為了紀念扁鵲的,故名扁鵲祠。隨著扁鵲祠的香火日益興旺,各路神仙也來這里安家落戶,現今保存的扁鵲殿具有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殿內扁鵲神像在全國葯王廟內呈現的也是獨樹一幟,頭戴冕旒冠,身著直領寬袖長袍,腰束垂帶,足蹬高履,完全是一幅侯王之相。兩排十位弟子,東西各五位,恰好包羅了中華醫學全部治療的方法,證明了扁鵲作為中醫葯醫。

走到這里,我們本次扁鵲廟之旅就要結束了,相信這座城市的古色古香,這座城市的玲瓏秀麗,這個城市的紅色精神,這個城市的青山碧水,一定讓您意猶未盡,流連忘返。小楊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感謝一路上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心中縱有萬般不舍,分別卻是必然的,但我相信這次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許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導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遊客,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也請您千萬不要忘了,在河北有一個導游小楊,隨時等待著您的到來,最後預祝大家歸途愉快,一路平安!學鼻祖的身份和尊位。

❺ 邢台不收費的十大景區

1鼎梅晴雪-小西天

小西天風景名勝區位於邢台市西南45公里處,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和河北省第一批風景名勝區。

2014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漸凹成為中國首批國家級保護傳統村落 。漸凹村周圍風景優美,街道里溪流縱橫。

南臨秦王湖,北靠天定山。八里闖大峽谷,馬鞍山等地景色迷人 ,樣式新穎的建築模式與周圍奇特的山水地貌相互融合為漸凹村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

❻ 李保國的名人故事

精選李保國的名人故事

精選李保國的名人故事

早些年,李保國曾陪著一位領導到邢台一個山村考察,進村看的第一戶生活就很困難,家裡一貧如洗,全家只有一條炕席一床被子,揭開鍋,就是玉米面餅子。領導一見,趕緊從兜里掏錢。李保國勸他先別掏錢,最後一起想辦法,可領導說看著實在可憐,得救濟。第二戶、第三戶……到第六戶,領導兜里的錢掏光了。李保國打趣地「擠兌」領導:「你再掏啊——反正我不借給你。」

「得看這里頭根本問題在哪,光從兜里掏錢,這不解決問題。」李保國說。

記者:您身上有一個特別矛盾的地方,就是您個人不太追求金錢、利益,但是您做的這些具體事,又都是從經濟效益、從產業的角度出發的,不但不迴避利益,反而是專門帶著老百姓逐利。這是為什麼?

李保國:這其實也不難理解,還是那句話,我想幹事。為了「干成事」,我更看重如何取得最優效果,如何根治問題、形成良性發展機制。我幹事的時候重實利,你重了老百姓的實利,這事才能幹成干好不是?就好像掏錢的這個故事,我是科技工作者,我要考慮的是怎麼把廣大農民從這種貧苦生活中解放出來,這是我的思維方式。

記者:您紮根山區30多年做了這么多事,其實都是圍繞這種思路來的?

李保國:對,就是從根本上保證綠山富民。好比我用了9年時間,建立了蘋果喬砧矮化密植栽培新樹形,開發出蘋果生產的128道工序,讓村民像工人生產標准件一樣生產蘋果——一旦形成規模和機制,事情辦起來就很省力。

現在我搞了兩個大的產業聯盟,一個是核桃技術創新聯盟,一個是蘋果技術戰略聯盟,我都是理事長,合作成員有問題我們去解決。每年我掏錢把成員們聚起來組織兩三次培訓,很方便。但是到沒進入聯盟的新區去推廣就很費勁,就得一個個下去培訓,費時費力。

記者:這也是您後來一定要發展產業的原因?

李保國:做產業就更能解決問題了,它不是只讓一個人富起來、一個村富起來,而是能讓這一帶富起來。我做產業是從市場開始做,市場分析、市場定位之後,我再選擇品種,從生產技術、營銷手段、品牌創造到市場運作,從市場調研開始到市場運作結束。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技術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東西,這樣我生產的是商品不是產品。現在我做的產業帶,板栗近百萬畝、核桃150萬畝、蘋果十幾萬畝,帶動10多萬農民脫貧致富。一個個幫,不可能產生這么大的效果。

記者:但是這樣一來,您要承擔的東西可比單純做技術多多了。

李保國:我從來也不怕擔事。

我剛到山裡頭做項目的時候,才二十多歲,有一回,板栗鬧蟲災,眼睜睜看著那蟲子把樹葉吃光,從村外,一天往村裡吃進來100米啊。我布置打葯,可是村裡主要幹部正好不在,打葯的錢批不下來,五天了這葯也沒打了。拖到第六天,我忍不下去了,早晨五點多,我跑到村委會辦公室,打開大喇叭廣播直接招呼在家的黨員幹部,馬上到辦公室開緊急會議!我那回是真火了,我說你們誰家要是著了火,還等不等領導發話?樹是集體的,不是你們家的,你們就不當事嗎?打葯的錢,我個人掏腰包!

記者:為什麼這么動感情?

李保國:我那時候天天在地里頭,農民們種板栗樹,都是我管著。我這個人,走到哪兒都是這一身正氣。我又不是為我個人干,我在那兒做科研,幫著他們做生產,我是去幹事的!碰上這樣的問題,我就拿我個人當那個「最大的官」,這個主兒我就得做下來。要想幹事,那還能怕事?該站出來就得站出來,該擔住了就得擔住了。

每年有200多天在鄉下的李保國,戲稱自己是「最黑」的大學教授。一笑起來,他的眼睛幾乎完全眯起,憨憨地露出兩排牙齒,乍看之下,像個再普通不過的老農民。可事實上,李保國並不像外表看上去那麼好脾氣,交談中,他總喜歡用反問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雖然語速平緩,但想插進去話並不容易。需要表示強調的時候,他會刻意加重語氣,原本「土味」盎然的衡水口音,也會切換成更加標準的普通話。

記者:您好像很習慣說「必須」「不許」,態度一向都這么強硬?

李保國:工作上,我說的對,那就必須聽我的。我現在做起來了三個產業帶,三個產業帶的龍頭企業都是我扶植起來的,經營是他們來,但所有的運作思路都是我的,我是管指揮他們的。我從來不追求企業給我多少錢,但你必須聽我的,給我干成事。

記者:您為什麼有這個自信?

李保國:我懂科技,又不圖掙他們的錢,就是要幫他們富起來——我腳底下有根。

精選李保國的名人故事

4月13日,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作出《關於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扎實開展,引導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不懈奮斗,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決定,在全省黨員幹部中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

全體黨員要向李保國學什麼?

對黨忠誠、心繫群眾的政治品質

把農民變成專家,是李保國的心願。可要達成這個心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更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長年累月,李保國和農民摸爬滾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們操作。

在崗底村剛開始推行蘋果套袋技術時,許多村民掌握不好技術要領。李保國要拽住他們的胳膊找角度,捏著他們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個小時才能教會一個人。類似這樣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推廣還有很多,可他從來沒有嫌麻煩過。

黝黑的臉龐,憨厚的笑容,粗糙的雙手,隨意的衣著――的確很難讓人想到這就是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而「把我變成農民」,正是李保國「這輩子最過癮的事」之一。

「我的足跡踏遍了河北省山區,30年與農民朝夕相處,我與農民結下了深厚感情,我學會了用他們的語言和他們交談,傳播新技術。我根據不同需要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餘次,培訓人員9萬餘人次,示範推廣總面積達到了1080萬畝。」

他常說,我是黨員,就應該帶頭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時刻聽從黨的召喚,始終與黨一條心,堅持傳播正能量,始終沖在扶貧攻堅一線,充分展現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堅強黨性。

我們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始終對黨忠誠、忠於使命,心繫群眾、勇於擔當,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計辦好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技術扶貧、精準脫貧的務實作風

李保國很忙,每年200天以上,他都奔波在各個山村,從事山區林業技術的開發、研究與推廣工作。30多年來,他在太行山區推廣了36項實用技術,先後培育了邢台縣前南峪村、內丘縣崗底村、臨城縣綠嶺果業有限公司、平山縣葫蘆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16處山區開發先進典型,幫農民增收35億元,帶動 10餘萬農民脫貧致富。

在脫貧攻堅中,我們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把精準脫貧的責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動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讓全省310萬貧困人口實現全面小康。

艱苦奮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

當年的太行山,水旱災頻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區人均收入不足50元。李保國跟課題組的同事們選擇了極度貧困的邢台市前南峪村作為開發試點,跟石頭山「較起了勁兒」。前南峪村的山體現了太行山的普遍特點:土層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機質少,再加上乾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種樹不見樹,年年造林不見林。為了摸清當地山區的「脾氣秉性」,解決種樹難題,李保國起早貪黑,跑遍了山上的溝溝坎坎,晚上挑燈夜讀,分析數據,尋求破解之道。

1981年,前南峪村在李保國的指導下開始爆破整地嘗試,1986年,整套爆破整地技術基本形成。又過了4年,整套石質山地爆破整地技術體系歷經近十年孕育,終於破殼而出。李保國提出「聚集土壤,聚集徑流」,這讓前南裕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樹木栽植成活率從原來的10%一躍達到了90%。經過十幾年的開發治理,前南峪的溝溝壑壑改變了模樣,山頂洋槐帶帽、山中果樹纏腰、山底梯田抱腳,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一。

我們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事不避難、勇於擔當,知難而進、頑強拼搏,把各項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

「常年給這些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每年至少也得有幾百萬元的收入吧?」這些年,這樣的問題,李保國不知面對過多少次。

事實上,他既不拿工資,也沒有占股份。

他的話,發自肺腑,見心見肝――

「我始終認為,農業是公益事業。給農民服務是公益,給農業企業服務也是公益。農業企業發展了,在自身盈利的同時,還能夠輻射帶動周圍山區的發展,最終還是對農民有利。」

「國家給我發著工資,一個月八千元,吃不清喝不清。這么多年,名、利,我沒追求過。我相信,你只要幹事就行了,終究會有人認可。」

他有自己的座右銘:時刻以善為本,尋找行善之地。

「前邊的善是完善的意思,後邊的行善是做事的意思,指的是要不斷完善自我,尋找能做事的地方。這輩子,干點自己喜歡的事,干成點有益於人民的事,什麼時候想起來,也是值得驕傲的。」

我們黨員幹部要以李保國同志為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任勞任怨、甘於奉獻,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積極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時評:哀思之後,請爭做李保國式黨員幹部

爭做李保國式黨員幹部,就要學習他視科技如生命的學習追求。他大學畢業20年後,為了不斷接受新知識,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讀博士,因為他懂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才能幫助更多山區百姓脫離貧困、遠離貧困。在學習中,他堅持根據生產實際需要開展科學技術研究,以較真精神先後完成太行山板栗、蘋果、核桃栽培等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實現山區農民增收28.5億元,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在扶貧戰役攻堅拔寨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要堅持學習學習在學習,讓技術扶貧進一步根植於太行大地,向李保國同志一樣,不僅要為太行山區「輸血」,更要激活太行山區一個個「造血」 細胞。

爭做李保國式黨員幹部,就要傳承他帶百姓似親人更勝似親人的民本情懷。30多年來,李保國把生命的點滴融入到帶領群眾發展致富,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具體實踐中,用他的話說那就是「把我變成農民」「把農民變成我」,誠然,他已與農民血脈相連。農村脫貧是河北省全面脫貧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如今,李保國同志已經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逝者已去,在哀思與追憶之後,我們更應繼承和發揚他以百姓之心為心的民本思想,從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惑,讓千千萬萬的「李保國」在本職崗位上踐行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

爭做李保國式黨員幹部,就要砥礪他讓綠浸染太行的責任擔當。入之愈深,其進愈難。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在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後的太行山區,要想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一個都不掉隊」,唯有「滾石上山」式的勇氣才能攻下一座座貧困的城池。面對如此險而艱的形勢,李保國並沒有選擇做安逸的大學教授,而是立志做「太行新愚公」,帶領學生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不斷的攻堅克難中,讓窮山溝變成了花果山,成為太行山區集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一體的地方。我們唯有向李保國同志那樣,敢於與困難較真、勇於對問題亮劍、樂於同險阻作斗爭,才能讓河北人民全面脫貧奔小康的目標早日實現。

歲月無痕,惟石能言。歲月如歌,惟其精神歷久彌堅。讓我們提振精氣神,繼承和發揚「太行新愚公」精神,爭做李保國式黨員幹部,為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增添一抹抹新色。

精選李保國的名人故事

5月23日下午,中央電視台「時代楷模」發布廳內,演播室的背景屏幕上,金黃色的「時代楷模」四個大字熠熠生輝,李保國先進事跡在這里錄制。

「我們印象中的教授,他的背景應該是書齋、講台、學生,我們今天認識的這位教授,他的背景卻是大山、村莊和鄉親。」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敬一丹站在舞台上,充滿敬意地向觀眾們介紹李保國。

大屏幕播放的視頻短片上,精彩、感人肺腑的故事不斷閃過,重現了一個紮根山區、無私奉獻的教授形象:

「村民不敢嘗試,他自掏腰包買套袋幫他們試用新技術;村民不懂技術,他手把手教給他們無公害蘋果怎麼種植;他卷著鋪蓋卷在崗底村一待就是7年,為村民開辟了一條種植和經營一體的致富之路。」

節目錄制完成後,李保國妻子郭素萍在發布廳外手捧「時代楷模」紀念章和榮譽證書,想起李保國潸然淚下。河北日報記者 趙 威攝

「他帶領村民挖溝填土種植核桃,把當年寸草不生的狐子溝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核桃種植基地,核桃種植技術也傳遍了整個太行山脈。」

「崗底村在山頂開辟了一塊墓地,把李保國的部分骨灰埋在了那裡,讓他親眼看著太行山變得更美更綠。」

……

短片播完,台下靜默了,隨後是雷鳴般的掌聲。在熱烈的掌聲中,李保國的妻子郭素萍緩緩走上舞台,接受敬一丹的現場采訪。

「保國跟農民很熟悉,他自己就是農民出身,知道農民生活不容易,就想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辦點事;保國對學生很嚴格,他帶的學生沒有一個沒得過獎學金,沒有一個延期畢業。」

「從今年過年後,保國的身體就一天不如一天,大家都勸他去醫院看看,他老說沒時間。假如他能更愛惜自己一點,把工作節奏稍微放緩一點,也不會累死在工作崗位上。」

郭素萍深情的講述,讓大家了解了一個更為真實的李保國。台上,敬一丹幾度哽咽;台下,觀眾更是無法抑制感動的淚水。

伴隨著屏幕上的巨型畫軸徐徐展開,中國楹聯學會和中華詩詞學會為李保國創作的楹聯和詩詞逐漸展示在觀眾眼前,鏗鏘有力的朗誦聲在演播廳內久久回響——

「種果植林,昔日山區成富境;視農為己,民心深處有豐碑。」

「科技帶頭,播綠荒山結碩果;辛勤注腳,嘔丹長夜寫華章。」

在催人奮進的音樂聲中,郭素萍從頒獎者手中接過紀念章和榮譽證書。手捧沉甸甸的榮譽,她擲地有聲地說出「保國走了,但我們的團隊還在,我們一定會把他沒來得及乾的事幹完、干好!」時,演播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朴實的話語中,飽含著郭素萍對這份職責的堅守,以及對延續李保國夢想這份事業的執著。

河北農業大學研究生孫萌是李保國的學生,多年來一直跟著老師在山區奔忙。可在錄制現場再次聽這些熟悉的事,她的眼睛仍是紅紅的。「我們會把李老師的精神延續下去。」孫萌說,要像老師一樣,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們就研究什麼,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用淺顯易懂的話告訴給老百姓,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讓更多農民成為真正的專家。

;

❼ 邢台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邢台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1、前南峪AAAA

邢台大峽谷群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邢台縣西南路羅鎮賀家坪村,與山西的和順縣相望,距邢台市區65公里。景區游覽面積18平方公里,由24條峽谷組成,其中達到千米的有8條之多,主峽黃巢峽是群山之間的一道地塹,長達4000餘米,峽深200餘米,兩壁對峙千仞,峽寬幾米,最窄處只十幾厘米。抬頭俯視,雲崖傾撲,大有瞬間合攏之勢,故稱「一線天」。邢台大峽谷既有北方山嶽的雄偉氣勢,又具南方山水之秀美。奇峽群有三奇:一奇谷低狹深;二奇峽岸壁立;三奇成群出現,並有連綿十餘里的清潭飛瀑及上萬畝的原始次生林。峽谷群具有狹長、陡峻、深幽、赤紅、集群五大特點,成為八百里太行山的一大奇觀,被專家譽為「太行奇峽」。奇峽群當前可游覽的峽谷共五條,分別為長嘴峽、流水峽、黃巢峽、竹會峽和老人峽。主要景觀有50多處,如:神鷹石、龍潭飛瀑、白雲人家、黃巢殿、跑馬棧道、神井、一線天、擎天柱……

閱讀全文

與內丘宣傳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君樂寶公司官方微信營銷分析 瀏覽:570
電大廣告方案策劃包括 瀏覽:952
小學重陽節全科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0
父親節酒店營銷方案 瀏覽:326
專業名稱市場營銷 瀏覽:301
推廣成都美食活動方案小學 瀏覽:64
車位營銷策略方案 瀏覽:339
物流行業淡季營銷方案 瀏覽:29
購物中心開業策劃方案 瀏覽:61
曬藝推廣方案 瀏覽:527
市場營銷企業策劃書 瀏覽:334
年會舞會策劃方案 瀏覽:848
宣讀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288
年會策劃方案書怎樣寫 瀏覽:186
鐵路貨運營銷方案 瀏覽:199
流量包營銷f場景設計方案 瀏覽:622
關於白酒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89
頂呱呱一站式營銷解決方案 瀏覽:590
工作空間策劃方案 瀏覽:477
互聯網扶貧營銷方案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