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山縣的教育
銅山於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已有書塾。明正德元年(1506),銅山文廟落成,青雲館建立並開月課。此後,崇文書院、南溟書院、東壁書院相繼設立。明清兩代,共有貢生86名、舉人67名、進士16名。其中出了黃道周、馬兆麟等歷史名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修南溟書院。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創辦私立礪茲小學堂,次年,又辦公立東升小學堂。
民國5年(1916)東山建縣時,又創辦數所小學堂。民國6年,成立東山教育會。此後,私塾逐年減少。民國24年和民國30年,創立私立蘇峰初級中學和縣立初級中學,至民國35年,已有在校中學生338人、教師19人;小學33所,在校學生6022人,教員108人。由於連年戰亂,到1949年,全縣在校中學生僅82人、小學生2339人。
1950年5月後,教育事業逐步發展,學生逐步增多,教師不斷充實,教育設施有所改善,1956年,增設東山二中,並在東山中學增辦高中部。當年,全縣有幼兒園7班,學生411人;小學40所,在校學生8847人;中學2所,在校學生645人;工農業余教育學員13150人。1958年起,由於受「大躍進「影響,各類學校一哄而起,設備和師資不足,以勞動代替教學,基礎知識降低,有的學校有名無實。1961年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各類學校的設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形式多樣,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全縣教育遭受浩劫。中小學教師集訓,學校陷入半癱瘓狀態。1968年,解放軍和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及貧下中農管理學校革命領導小組進駐中小學搞「清理階級隊伍「,使部分教師遭到精神和肉體摧殘,繼而動員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中學生數銳減。1973年12月,《人民日報》刊登《一個小學生的來信和日記摘抄》一文後,學校又陷入半混亂狀態,正常的教育秩序無法維持。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教育才重現生機。1977年春,全縣各中小學先後恢復教育、教學秩序;1978年,全面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小學恢復學區建制,設立中心校;恢復工農教育委員會和縣教師進修學校,調整學校布局,並對民辦教師進行調整和業務考核。1980年,又恢復縣實驗小學和機關幼兒園。白埕農業中學因突出的辦學成果被定為省重點農業中學。1981年後,東山二中被定為省重點中學。同時創辦職業學校,開辦電視大學,進行中等教育結構改革,促進教育普及。1985年4月,經上級驗收,全縣達到普及初等教育標准。1986年,成立小學教育研究室,開展小學教育教學研究;中學辦學推廣完全中學帶初級中學、初級中學帶附設初中班的經驗,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年,縣教育局被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辦好初中教育先進單位。據統計:自1981年後,大力推行群眾集資和華僑、港、澳、台胞捐資辦學,努力改善教育設施和教學設備,提高辦學水平。1979~1988年十年間,全縣被大專院校錄取的學生813人、中專1113人。1988年,全縣有幼兒園87班、小學64所、中學10所,電視函授教育和成人學校均已配套。
截至2010年,全縣普通中學和職業學校主要有東山一中、東山二中、東山三中、西埔中學、石齋中學、杏陳中學和東山縣職業中學等。
Ⅱ 黃水木的履歷
1989.09——1993.08,福州大學數學系數學師資專業學生;
1993.08——1999.10,福建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幹部(其間:1996.09—1999.07脫產參加中央黨校研究生部政治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
1999.10——2000.03,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辦公室綜合科科員;
2000.03——2001.06,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辦公室經濟科副主任科員;
2001.06——2002.04,福建省漳州市政府辦公室綜合科副主任科員;
2002.04——2002.10,福建省漳州市政府辦公室綜合科主任科員;
2002.10——2003.11,福建省漳州市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
2003.11——2005.08,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政府辦黨組成員;
2005.08——2006.09,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室室務會成員;
2006.09——2007.01,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副秘書長(正處級)、市委辦公室室務會成員;
2007.01——2008.08,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室主任、室務會成員(2004.09—2007.06參加福建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班學習);
2008.08——2011.06,中共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委副書記(正處級)。
現任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縣長。
兼任中共福建省東山縣縣委書記。
Ⅲ 王願堅的資料
主要作品
《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後代》、《媽媽》、《趕隊》、《珍貴的紀念品》、等。
[編輯本段]王願堅
王願堅(1929年—1991年),山東省相州鎮相州七村人,現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在部隊里當過宣傳員,文工團員,報社編輯和記者。1952年任《解放軍文藝》編輯。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說。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說。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1945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報社編輯,記者。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七根火柴》《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准》《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王願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深遠。
王願堅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解放軍藝術學院藝術系(作家班)主任。
[編輯本段]王願堅簡介
王願堅(1929年生)當代作家。山東省諸城人。幼年在家鄉讀書,1944年7月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參加八路軍,在部隊當宣傳員。
解放戰爭時先在部隊文工團擔任分隊長,後擔任報社編輯和記者。這期間,寫過一些小戲、演唱材料和新聞通訊。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任《解放軍文藝》編輯。次年,到福建東山島采訪時,訪問了老革命根據地,見到了一些紅軍老戰士、老游擊隊員和在白色恐怖下堅持斗爭的地下工作者,聽到了許多壯麗動人的故事,激發了創作熱情。
1954年3月發表了報告文學《東山島》,不久又寫了他的第一篇小說《黨費》和《燈光》。這篇小說描寫女共產黨員黃新在丈夫隨紅軍長征去後,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組織群眾堅持斗爭,並千方百計腌制鹹菜作為黨費,支援山上的游擊隊,最後為保護同志和組織而獻出了生命。此後又陸續寫了《珍貴的紀念品》、《糧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貴的紀念品》和《黨費》。1956年至1966年,參加「解放軍三十年徵文」革命回憶錄《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這期間,寫了《後代》、《親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勞動者》等十多個短篇,後出版有短篇集《後代》和《親人》。
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選《普通勞動者》。1972年以後,曾多次去長征路上采訪。
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將李心田的小說《閃閃的紅星》改編成同名電影文學劇本,拍成電影後獲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寫作了《路標》《足跡》《標准》等十多個短篇,描寫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長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跡,其中的《足跡》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是解放後成長起來的優秀短篇小說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和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生活,構思巧妙、主題鮮明、富有故事性,並善於抓住典型細節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閃光的東西來表現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寫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國作家協會和電影家協會的理事,現在「八一」電影製片廠任編劇。
王願堅是解放後成長起來的作家。雖然他沒有親歷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斗爭生活,但是他在做記者、編輯期間,接觸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還訪問過江西老革命根據地,到當年紅軍長征路上采訪。這使他有可能表現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史詩般的生活。從1954年起,他開始發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黨費》、《後代》、《親人》、《珍貴的紀念品》等。建國十周年時,出版了選集:《普通勞動者》。
王願堅的作品多取材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和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生活,構思精巧,主題鮮明,富有故事性,並善於抓住典型細節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閃光的東西來表現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寫得真切感人。
解放戰爭期間,在華東野戰軍一個縱隊的報社任編輯和記者。1947年入黨,1952年調《解放軍文藝》任編輯。1956年至1966年,參加革命回憶錄《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後兩次到長征路上采訪。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足跡》《路標》以及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與陸柱國合寫)。
Ⅳ 福建漳州東山島的魚骨沙洲風景漂亮,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知道
福建漳州東山島的魚骨沙洲風景十分漂亮,但是卻沒有人知道,我覺得這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為那邊還沒有開發成自己獨特的旅遊資源,導致了那邊旅遊資源不完善,因此也很少有人知道;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那邊還沒有做一定的旅遊宣傳,因此沒有人知道;第三個原因是因為那一邊可以旅遊的景點實在是太少了,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第三個原因,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那個地方可以旅遊的風景景點太少了,形成不了一個旅遊的產業鏈。現在的人去旅遊,基本上都要看旅遊的景點是否豐富,旅遊的行程是否多樣,還有旅遊的過程是否開心...
如果那個地方只有一兩個景點,那麼自然也就沒有吸引力,去的人也就會很少,去的人少了也就做不出什麼口碑,知名度也提不起來,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此很少有知道有這么一個好看的地方也是正常的,加上國內有很多小島也十分美麗,這些地方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有一定的宣傳手段,他們在吸引遊客,這方面更有力度,因此這個地方也就更加有很少人知道了。
Ⅳ 張書田將軍簡介
張書田(1918.3-1984.5),又名蘇田,山西省晉城縣岱陽鄉人。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在晉城縣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犧牲救國同盟會,擔任游擊隊副營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太行四分區武器工廠監委。1949年參加長江支隊南下福建。中共東山縣工委在泉州成立時,他被任命為中共東山縣工委委員。1949年,中共東山縣工委搬到雲霄縣展開工作。他主持舉辦青年幹部培訓班,籌措軍糧、船隻,徵集民工向導,准備解放東山。他與中共東山縣工委書記郭丹一道,積極策動東山和詔安的國民黨警大隊起義。
1950年5月11日,解放軍兵分四路挺進東山。張書田帶領東路軍從古港登陸,直撲東山縣城,。東山解放後,迅速組織進島幹部接管舊政府機關。
張書田任東山縣長時,狠抓安定社會秩序,對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向國民黨舊軍政人員宣布「約法八章」,舉辦這些人的思想改造學習班。
張書田認真貫徹黨的統戰政策。在召開東山縣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前夕,多次提出代表會議要有適當的民主人士代表參加。多次登門禮請原國民黨軍醫王濟民出來主持縣醫院工作。他深入發動群眾,完成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鎮壓反革命及民主建政等任務。
張書田生活儉朴,從不特殊。他對群眾關懷備至,城關(現銅陵鎮)有個自行車工人,於東山解放前夕向國民黨縣政府購買一架自行車,按管工作中有人提出要把車子追回給縣領導使用。張書田說:「他是靠這架車子生活的,還是讓他使用吧,何況這車還是他用錢買的」。
1952年,張書田調任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地技局副局長,1983年離休,翌年5月因病逝世,享年67歲。
Ⅵ 王願堅簡介
王願堅(1929年—1991年),山東省諸城市相州鎮七村人,當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在部隊里當過宣傳員,文工團員,報社編輯和記者。1952年任《解放軍文藝》編輯。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等短篇小說。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說。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1945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報社編輯,記者。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斗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
王願堅自1952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其中《黨費》《糧食的故事》《支隊政委》等描寫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的斗爭;《七根火柴》《三人行》《趕隊》等歌頌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事跡;《普通勞動者》、《媽媽》、《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形象。其它還有《早晨》《征途》和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等。近幾年的新作有《足跡》《標准》《草》《歌》等短篇小說,其中《足跡》獲人民文學雜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王願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黨費》,多次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影響深遠。
王願堅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解放軍藝術學院藝術系(作家班)主任。
Ⅶ 谷文昌先進事跡材料
谷文昌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勛。解放軍南下時,隨大軍南下,加入到解放福建的戰斗中。解放後,谷文昌服從組織安排,留在福建東山工作。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谷文昌 事跡 ,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谷文昌人物經歷
谷文昌,1915年10月生,原名程栓。小時曾逃荒求乞,稍長當長工,學打石。
194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過區長和區委書記。
1949年1月,隨軍南下。
1950年5月12日,東山解放,谷文昌任中共東山縣第一區工委書記,後歷任中共東山縣工委(以下簡稱縣委)組織部長、縣長、縣委書記及福建省林業廳副廳長、龍溪地區革委會副主任、龍溪行政公署副專員。
1958年春,縣委向全縣發出號召:「上戰禿頭山,下戰飛沙灘,綠化全海島,建設新東山!」全縣黨政軍民、男女老少齊上陣,掀起轟轟烈烈的造林運動,數天時間栽上20萬株木麻黃樹。谷文昌組織一個由領導幹部、林業技術員和老農民組成的造林實驗小組,親自擔任組長。
1960年夏天,全縣掀起轟轟烈烈而又扎扎實實的全民造林運動。至1964年造林8.2萬畝,全縣400多座小山丘和3多畝荒沙灘基本綠化,141公里的海岸線築起「綠色長城」。谷文昌還發動群眾挖塘打井、修築水庫、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使東山緩解了旱情。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在漳州病逝。
1987年7月15,谷文昌骨灰安葬在東山縣赤山林場。
1991年,根據谷文昌一生的表現,省、市委發出「向谷文昌同志學習」的號召。
谷文昌人物事跡
1958年一度被調為二把手,他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工作。 「「」」期間,他遭受殘酷批鬥,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區寧化縣禾口公社紅旗大隊(今石壁鎮 紅旗村)當社員。谷文昌把自己的厄運置之度外,千方百計幫助生產隊發展生產,手不閑、腿不閑、口不閑,使紅旗大隊畝產躍上千斤。群眾看著黃澄澄金燦燦的稻穀滿囤滿倉,把谷文昌親切地稱為「谷滿倉」。
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為隆陂水庫總指揮,他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經過一年奮戰,水庫建成了,禾口人民結束了缺水缺電的時代。30多年來,水庫在防洪、抗旱、發電、改變生態環境、群眾飲水等方面,發揮了重大效益,至今人們對他念念不忘。
1972年,谷文昌在龍溪地區任林業局長。他回到東山,走進造林模範蔡海福的家。從50年代到60年代,蔡海福親手種下的樹不計其數。為護林,他不管刮風下雨或天寒地凍,整夜打著手電筒在樹林里巡邏。因為護林還得罪了一些人,「「」」中他受到批鬥,貧病交加,家人想為他准備一口棺材,卻沒有木板。谷文昌看到多病的蔡海福,心情沉重,帶他到龍溪醫院治病。1978年蔡海福去世,谷文昌特地關照民政部門為他批了木板,讓這位種了一輩子樹的老模範在壽板中安眠。
1964年當谷文昌調離東山時,有關部門提出給哲惠轉成正式職工,一起調到福州。谷文昌說:「省里調的是我,沒有調女兒,給她轉什麼正?」就這樣把一個孩子留在東山,直到1979年才轉為正式工。小女兒哲英,1974年高中剛 畢業 ,谷文昌就讓她到農村插隊鍛煉。谷文昌的二女兒結婚,想讓他批點木材做傢具,他嚴詞拒絕:「我管林業,如果我做一張桌子,下面就會做幾十張、幾百 張,我犯小錯誤,下面就會犯大錯誤。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
谷文昌大半輩子與林業打交道,從不沾公家一寸木材。從福州回到漳州,妻子提出是不是去買點傢具?谷文昌買了竹凳、藤椅、石飯桌。「為什麼不買點木製的?」妻子問他。谷文昌說:「林業局長家一下子添了木製傢具,外人會產生誤會,我們也不能寫個聲明貼出去:這是買的。」他經常 教育 家屬子女:「要看看老百姓穿的是什麼,吃的是什麼,不能一飽忘百飢啊!」
1980年他的兒媳楊小雲從師范畢業了,想讓公公出面安排個工作單位。谷文昌說:「還是聽從組織分配吧!」後來小雲被分配在市區一所小學校,又想讓他幫助調一調。他說: 「不論單位大小,只要努力,在哪裡都可以做出成績。」這樣,小雲在那裡一干就是13年。
谷文昌一貫嚴格要求自己和家屬子女,不搞特殊,不以權謀私。許多人稱贊他是一位「時刻想著群眾,忘記自己的人」,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地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地有益於青年,一貫地有益於革命,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非常高尚的人。
精神永存
在福建省,凡是知道谷文昌的人,無不對他肅然起敬,大加贊揚。1963年,時任省委書記的葉飛考察東山後,對那裡的變化感到吃驚,當即提出讓谷文昌在即將召開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介紹 經驗 ,並向省委建議重用谷文昌。
1981年,時任省委書記的項南看了東山後,非常激動地說:「搞四化建設就需要這樣的好乾部。」當聽說谷文昌病危時,他連夜冒雨趕往漳州看望。谷文昌去世後,他建議《福建日報》在頭版發表消息,並親自將標題改為《為東山人民造福的谷文昌同志去世》。
1986年,縣委為了弘揚谷文昌精神,滿足廣大群眾的心願,決定將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當年他親手建起的赤山林場。村民們聽到這一消息,紛紛趕來,為他的墳墓添加一抔熱土。山口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陳加福說:「谷書記,你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現在我要天天打掃陵園,為你守墓一輩子!」許多兩鬢斑白的老人說:「過去刮一陣風,谷書記就一臉沙、一身汗地趕來看我們,現在就永遠和我們在一起吧!」
1987年7月,在茫茫林海中樹起一座「谷文昌同志萬古長青」的豐碑。五六十年代和他一起在縣委工作過的同志相約來到碑前,栽下8棵青松。面對豐碑,他們重復著谷文昌經常說過的話:一個人活著要有偉大的理想,要為人民做好事,為人民奮斗終生。回鄉探親的海外同胞,親眼目 睹了故鄉的滄桑巨變,恭恭敬敬地前來瞻仰:「共產黨真了不起,把人間荒島變成了人間樂園。豐功偉績,足以雄視百代。」每逢 清明 、 春節 等尊老敬宗的傳統節日,當地群眾「 先祭谷公,後祭祖宗」,許多人帶著樸素的感情到碑前緬懷:「谷書記,你領導我們戰勝貧困,送走窮神,我們不會忘記!」
1990年,全縣黨員、幹部、職工、學生三四萬人捐資,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時任省委書記的陳光毅題寫了「綠色豐碑」四個大字。12月10日,參加雕像揭幕儀式的有上萬人。昔日的「乞丐村」———山口村全村老幼來到雕像前表達他們的思念:「谷書記,您生前種樹,死後還回東山看護著樹林。」
多年以來,中共東山縣委、漳州市委、福建省委先後發出向谷文昌同志學習的通知。特別是在開展「三講」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中,廣大黨員幹部以谷文昌為榜樣,找差距,定 措施 ,抓落實。省、市教育部門把谷文昌的事跡編入當地中小學鄉土教材,用谷文昌精神教育下一代。《福建日報》等媒體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谷文昌事跡。
1999年,全縣各界捐資修建了谷文昌事跡展覽館及谷文昌公園。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學生懷著崇敬的心情經常到這里參觀、瞻仰,少先隊員到這里過隊日,黨員、團員到這里舉行入黨(團)儀式,過組織生活。許多人動情地說:「如今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丟!」「全面奔小康,必須學習谷文昌!」
谷文昌南下後把中原的先進生產技術、工具介紹到東山, 又把南方的經驗傳播到林縣。兩縣人民為了紀念這位黨的好乾部,共同在他家鄉建立了「谷文昌紀念碑」和「文昌閣」。
豐碑是由事業和民心鑄成的。一個熱愛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熱愛。谷文昌的精神和業績,鮮明生動地回答了一個共產黨員「入黨為什麼,當了幹部做什麼,身後留點什麼」的歷史課題。也向我們說明,共產黨人只有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 文化 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愛戴。
看了「谷文昌事跡 」的人還看了:
1. 2016三嚴三實個人黨性分析材料
2. 優秀縣委書記事跡3篇
3. 講政治有信念發言材料3篇
4. 黨員黨性剖析
Ⅷ 福建漳州東山縣銅陵鎮中醫院有沒有可視人流
不要墮胎,墮胎的危害很大,不僅對你的身體健康,還有你未來的家庭和諧,事業發展,運勢走向等等都是很非常大的影響的。在你作出是否墮胎的決定前,請你多了解下墮胎手術的風險,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對以後生活的影響,對孩子的傷害,醫院的口碑,墮胎的過程是什麼樣的;思考思考自己為什麼不能生下這個孩子,有什麼困難需要孩子用生命來做代價。你奪去的是孩子這條活生生的生命,不可以草率做決定。
是在近些年,醫療市場管理極端混亂,翻開報紙,打開電視,甚至在公交車上、馬路邊,到處都是宣傳各種人流高新技術的廣告:
「流產沒痛苦,睡一覺便解除意外懷孕煩惱」;
「新一代人流技術宮腔鏡取胚術——人流的最高保障」;
「超導可視人流,安全無痛苦」……
真是好一派人流醫學發展的繁榮景象,這琳琅滿目的廣告讓很多年輕女性以為人流是件容易的事情,讓邪淫者有恃無恐。那麼,這些人流技術是否真那麼神奇,可使女性睡一覺便可解除意外懷孕的煩惱,甚至可以放心地一做再做嗎?
社會風氣的普遍墮落,醫療市場的極端混亂,這兩種合力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產業鏈。由於利益的驅使,這個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置社會良知與職業道德與不顧,共同編造出了一個美麗的謊言,織造出一個「夢里3分鍾,煩惱去無蹤」的絢麗泡影。
他們通過各種傳播媒介告訴人們,普通人工流產常令人過度緊張,甚至引起心動過緩、血壓下降、抽搐、暈厥等反應,疼痛帶來的掙扎躁動也影響到醫生操作的准確性;無痛人流則不然,手術者感覺不到痛苦,全身放鬆,醫生操作起來更加准確,從而減少引起的傷害。
無論是「超導可視」、「微管無痛」,還是「宮腔鏡取胚」,其實都是無痛技術的發展和延伸。有一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所謂的無痛人流只是在靜脈麻醉的應用下進行的人工流產手術,包括負壓吸術和鉗刮術。進行人工流產的禁忌症和術前准備,注意事項是很多的。而引起的並發症則有出血、子宮穿孔、人工流產綜合症、漏吸或空吸、吸宮不全、感染、羊水栓塞甚至繼發性不孕症等等。凡是有過墮胎史的女性婦科病,都是相當難治的。按照現代醫學統計,女人墮一次胎就會降低百分之二十五的生育能力。也就是說,墮四次胎,流四次產,她生育能力的概率可能降得很低甚至是零。現在很多女孩子,懷著孕就流產、滑胎,然後胎死腹中,這是什麼原因?這實際上就是她自己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以前有過墮胎的歷史,就非常容易產生這種情況。這也就是大多數不孕不育症的最根本原因。由於墮胎,導致氣血損傷,即使以後結婚懷孕了,也會因腎氣不納或不固,而導致小產,如滑胎等。
另外,墮胎會導致氣血虧虛,而女子以血為先天之本,所以有墮胎史的女孩往往有色斑或色素沉著,臉上無華,面色萎黃,頭發容易脫落,甚至一撮一撮的掉,出現斑禿,臉上長痤瘡。
在現代流行的無痛人流宣傳謊言中,下面幾點是經常被提及的:
謊言:一覺醒來毫無感覺。
真相:術中不痛,術後很痛。
無痛人流其實就是在靜脈全身麻醉狀態下開展的人工流產,術前患者的恐懼心理極大減輕,術中處於睡眠狀態,感覺舒適。整個手術過程僅需5~7分鍾,包括葯物引導,30分鍾後可以離院。但是,無痛流產中的睡眠狀態也並非完全「太平無事」。由於使用麻醉劑,約有50%的患者用葯後出現呼吸抑制,也有的產生呼吸暫停。因此,術中要求麻醉師全程監護。醒來後,由於葯物在短時間內仍有少量殘留,子宮收縮還沒有完全消失,受術者常有頭暈、腹痛感覺。
謊言:不用請假不用人陪。
真相:身體受損的程度與普通人流是完全一樣。
無痛人流要求在妊娠5~8周時,孕囊直徑為10~31毫米,過大或過小都會提高手術難度和危險度,需住院手術。由於術後常有頭暈症狀,建議受術者必須由家屬陪同、簽字並術後護送。術後24小時內不可自行開車、騎車,以防不測。術前術後請好假以保證休息,因為無痛人流的實質與普通的人工流產完全一樣,區別僅在於手術前施行了麻醉,故當時無疼痛感覺,但身體受損的程度與普通人流是完全一樣的。那些在術後還呼朋引伴、逛街玩樂的女性,實在讓人為她們的無知感到可悲。
謊言:無痛人流沒有並發症。
真相:並發症幾率並不少於其他方式的人工流產。
「無痛人流」只是減輕受術者的痛苦,由它引發的並發症(諸如子宮穿孔、不完全流產、細菌感染等)幾率並不少於其他方式的人流。實際上,無痛人流的操作方法與普通人流一模一樣。因為都需要擴宮和刮宮,所以同樣會對宮頸和子宮內膜造成影響。有的年輕女性誤以為「無痛人流」就不會帶來人工流產手術的並發症,只要懷孕就做無痛人流,其實風險很大。因為人流總要吸宮或刮宮,術中子宮內膜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術後要有一個慢慢恢復的過程。無論多好的設備,醫生的技術多高明,都不能減少短時間內多次人流的危害,一樣可能導致繼發閉經、月經量減少、盆腔炎症,甚至終身不孕。
傳統人工流產手術中,一旦醫生的手法過重,病人會在第一時間感覺到痛苦並出聲示意,醫生可以據此調整操作手法和力度。無痛人流則不然,由於接受了靜脈麻醉,手術者處於深度睡眠狀態,對疼痛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醫生的操作便少了一種監督和提示,即使有過度的操作,手術者和醫生都毫無知覺。於是就發生過這樣的狀況:女性的子宮壁已被刮穿,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手術床上的人還渾然不覺。從「無痛「的手術中醒來,等待她的將是一輩子的「痛」。並且,在全麻狀態下,子宮會變得非常柔軟,穿孔的可能性比正常情況大得多。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婦產科醫生透露,無痛人流所採用的靜脈麻醉技術,不僅讓人在術中感受不到痛苦,並且由於麻醉劑的作用,還會產生一種類似毒品麻醉的「欣快感」。許多無知的女性就是在這種麻醉效果的蒙蔽下,一次一次地通過無痛人流手術造作著殺業,不僅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造成了極大的損傷,還將由此承擔邪淫與殺人雙重惡業的慘烈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