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新品牌該如何進行品牌推廣呢
一、選擇正確的路進入市場
1.一點集中進入法
2.藉助外力進入法
3.採用創新的回方式
二、告訴顧客答「我是誰」
三、告訴顧客「我有什麼特長」
1.保證產品質量
2.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檔次形成自己的風格,進行細分消費群體。
四、告訴顧客「我代表著一種精神」
五、實施有針對性的廣告促銷策略
六、樹立感恩客戶,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
2. 舒膚佳廣告詞
舒膚佳,愛心媽媽,呵護全家。
舒膚佳是寶潔公司日用品品牌之一。舒膚佳作為全球著名的個人清潔護理品牌之一,一直引導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中國其旗下產品包括沐浴露、香皂、洗手液及活力運動系列。
3. 如何做好一個新產品的市場營銷
新產品營銷是企業快速成長的動力
如果我們的記憶力夠好的話,我們可以發現在過去的1994-2004這十年,幾乎是 新產品改變中國市場的十年。
1990年代初的 長虹靠全新的「紅太陽一族」 彩電奠定了後來十年的 彩電龍頭地位;同樣是在1994年左右, 聯想開始憑借新提出的「 聯想1 1」家用電腦攻城掠地。而在另一個剛剛開始覺醒的 日化市場,重慶奧妮甚至以「植物一派」的豐年潤發系列產品,創造了僅次於 寶潔的年 銷售額紀錄。
進入21世紀後,企業的 新產品戰略仍然是最鋒利的武器。還是在 彩電市場,這次是 創維靠「健康電視」挺進三甲;在果汁飲料市場, 養生堂推出農夫果園, 娃哈哈推出果汁加鈣, 健力寶推出界於果汁與汽水之間的爆果汽,托起了一個紅紅火火的果汁飲料大市場。在食品、在醫葯、在汽車等領域,我們都可以發現這些相似的案例。
毫不誇張地說,在每個行業的轉折關頭,都曾經有一個或數個企業以推出更有競爭力、更具創新性、更高科技含量的 新產品的方式,實現改寫市場格局、創造或者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的目的。
通過 新產品營銷,一大批以前名不見經傳的企業浮出水面,成長為中國市場上的著名企業。1999年,當 史玉柱開始在江蘇重新賣他的新 保健品時,沒有人會想像兩年後「 腦白金」能成為第一 保健品品牌;當牛根生與 伊利分手出來 創業時,也沒有人想到他能成為乳業的一匹黑馬;這樣的名單我們還可以列出2001年的哈六葯,2002年的的東南汽車,2003年的統一石化、2004年的雅客食品等等。正是 新產品營銷的成功,讓他們一炮走紅。
更多大型企業也正是通過每年的 新產品營銷計劃,來保證自己的持續成功和 競爭優勢。全球軟體巨人MICOSOFT是最典型的案例,從Windows98到WindowsXP,正是靠不斷升級企業終端使用軟體,形成牢固的壟斷地位。即使是 可口可樂、 肯德基和 寶潔這樣的 世界500強企業,人們也對他們的 新產品耳熟能詳:酷兒果汁飲料、老北京早餐和玉蘭油,早已經成為中國人至愛的 新產品。
為什麼要特別重視 新產品?
我們名單中的這些企業選擇推出 新產品真的是自發自願的選擇嗎?按常理,他們應該更樂意享受已經成功的「老」產品帶來的穩定收益,而不必冒風險去選擇一條前景肯定不是最明朗的 新產品之路。研究表明,成熟產品的推廣費用可能只佔產品售價的1%-5%,而 新產品則可能佔到15%-30%,而這些費用還必須從企業的成熟產品的「積蓄」或者是 企業家本人的「口袋」中支出。為什麼還要重視 新產品?
我們發現,企業推出 新產品往往是基於以下理由:
1、不斷培育企業新的 利潤增長點。當原有產品出現停滯甚至衰退跡象,不能再為企業創造更多、更高的 利潤率時,企業往往會積極進行 新產品營銷。如「農夫樂園」的推廣,就是 養生堂企業發現,礦泉水已經成為微利產品時,企業必須靠 新產品來創造 利潤。
2、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以確保領先地位。 中國移動曾經長期自滿於自己的「 全球通」業務,可當聯通也開始進入市場搶食時, 中國移動開始以一連串的動作相繼推出「神州行」、「 動感地帶」和更細分的「校園卡」業務。
3、不斷豐富自己的品牌魅力以創造更高績效的回報。品牌其實需要不斷更新才能永葆青春。沒有 新產品,品牌就會趨於老化。前面提到的 寶潔就是世界級的「 新產品營銷高手」,在「P&G」之下,飄柔、潘婷、海飛絲、玉蘭油等都是基於這種目的。
4、改變行業競爭格局,擺脫 競爭對手。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往往已經形成對市場的割據,攫取了最豐厚的 利潤。新加入者或行業落後者要塑造自己的強勢競爭地位,往往通過 新產品的成功來實現。當 TCL進入 手機行業後,它發現自己在 摩托羅拉、 諾基亞前面幾乎沒有話語權,於是它創造了「寶石手機」這一獨到的 新產品來完成自己的進入,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企業 發展戰略改變時,選擇推出 新產品。 中國企業也許是世界上最喜歡 多元化戰略的企業。戰略決定產品路線,當華龍要立志成為中國方便食品領頭羊時,它改變了以往偏重 農村市場的方針,全新推出「今麥郎」彈面,完成市場布局,並形成對 康師傅和統一的致命威脅。
與企業自己選擇改變更重要的理由,是 消費者發生的更重要的變化。早已成為買方主導的中國市場,人們的各種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豐富,更加的「喜新厭舊」,而資訊的發達讓人們有更多的方便去滿足自己個性化的消費。企業如果不能敏銳地洞察每一消費群體這些細微的變化,就會被 消費者所摒棄,而且很快就會被遺忘。
即使是 可口可樂這樣,上百年不曾更改自己主體產品的企業,也不敢對 消費者的這種變化掉以輕心,而是通過改變更新包裝、更新LOGO、更新精神內涵的方式來達到吸引消費新生代、不斷推廣 新產品的目的。那些在今天仍然希望以「以不應萬變」、抱著自己發家產品一成不變的企業,在今天已經象恐龍一樣罕見。
所以,從一定意義上看, 新產品的成功與否已經成為衡量企業能否良性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指標,反映了一個現代企業具備面對激烈的 市場競爭,能否快速整合企業內外資源的應變能力,企業對 新產品營銷思考的廣度與深度決定了企業構築未來競爭力的能力。
新產品成功的秘訣
即使是企業意識到 新產品推廣的重要性,也未必能保證它的成功。以往的數據表明,其實 新產品的失敗率高達95%!尤其在不成熟的市場,其失敗的比例可能更高。
我們可以想像 新產品成功的艱難。在一個不發達的或者是高度發達的消費市場,林林總總的同類產品數以萬計,遍布各個區域和各個市場「階梯」,而 新產品猶如一個新生的嬰兒,如果不能發出宏亮的哭聲,甚至連生存的機會也不會有。在長大過程中,他還需要打敗眾多有實力的 競爭對手,抵抗各種環境的威脅,拒絕各種貌似誠懇的誘惑,歷經若干年後,才能長大成人。
新產品可能有很光明的前景,但至少在起步階段它仍然處於弱勢。比如成本的壓力,由於還不能象成熟產品那樣實現規模銷售,其生產成本、推廣成本和費用分攤會居高不下;比如後發的劣勢,由於市場話語權掌握在強勢企業手裡,企業想要趕超恐怕要面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窘境。當 大眾汽車在中國推出「高爾」時,當 奧迪在中國推出「A4」時都曾經歷這種情況。
因此,企業在 新產品營銷中,常常面臨「想做、可做和能做」這三者的悖論。主觀的願望、客觀環境的許可以及自身條件的成熟與否,會讓 企業家和營銷人左右為難。
但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成功的企業,就象我們身處的時代從來不會缺少偉人一樣。有一些企業一出手,就顯出他們深厚的功底,雖然不可能百戰百勝,但屢戰屢勝的成績仍足可以成為明證。
在 新產品營銷領域,我們其實可以例舉更多的案例來佐證我們這個觀點,而下面兩個案例,盡管反差甚大,甚至不能相提並論,但正因為這種強烈的差距反而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找出它們身上的特質。
一個是美國的 寶潔公司,它的成功我們已經不用多說了;一個是中國海南的 養生堂企業,「有點甜」的 農夫山泉、「以內養外」的朵爾,「喝前搖一搖」的農夫果園,「想知道親嘴的味道?」的清嘴含片、「專為中國兒童設計」的成長快樂等等都是它的傑作。留給業界深刻的印象是,這個企業總能在身處「戰亂紛爭」的品類之中成功,而且後來居上。
剝離市場、環境、競品、 消費者、成本、價格、實力和營銷手法等所有企業內外部的要素,我們認為 寶潔和 養生堂成功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常常快速致勝,常常以快致勝,三個初見聲勢,六個月決定成敗,一年之內奠定勝局,正是掌握了這樣的「勝律」,他們在 新產品營銷上是得心應手。「 佳潔士」、「玉蘭油」、「護舒寶」、「舒膚佳」等產品的推廣與 養生堂的眾多產品一樣,都是這一勝律的體現。
對於推廣 新產品的企業來說,速度決定一切。不能快人一步,就無法洞察市場的先機;不能快人一步,就無法建立自己的競爭防火牆;不能快人一步,就不能獲得最豐厚的 利潤;不能快人一步就不有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成功企業如 戴爾電腦、GE、 海爾、 沃爾瑪、 蒙牛等等均是以快致勝,而失敗的企業如中國的「萬燕VCD」、「旭日升冰茶」也都是因為慢而失敗。
對於推廣 新產品的企業來說,只能以速度勝規模。如果 TCL不快,就無法在短短的5年內成為中國手機業的佼佼者,如果 聯想不快,就無法在國外電腦大舉入侵之前成為中國第一、亞洲第一的PC王者。在 新產品營銷上,盲目拼實力、拼資源、拼消耗,搞「陣地戰」、「防禦戰」是最大忌諱,因為 新產品需要現金流、需要較高 利潤率才能養活自己。
在競爭中,速度就是一切,所以真正的 企業家從來不敢鬆懈。深諳「快速之道」的企業,正是通過對市場流行趨勢的及時分析、 市場競爭態勢的准確研判和對 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把握,從而作出精準的市場細分,進而完成對 新產品營銷體系的全新定義,保證企業完成 新產品招商、 新產品上市、 新產品旺銷三大營銷使命。
4. 產品策略包括什麼
所謂產品營銷策略,即指企業制定經營戰略時,首先要明確企業能提供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去滿足消費者的要求,也就是要解決產品策略問題。它是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的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講,企業成功與發展的關鍵在於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程度以及產品策略正確與否。
企業在其產品營銷戰略確定後,在實施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有關產品本身的具體營銷策略。主要包括商標、品牌、包裝、產品定位、產品組合、產品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具體實施策略。企業的產品策略是其市場營銷組合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品策略是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在生產、銷售產品時所運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包括產品定位、產品組合策略、產品差異化策略、新產品開發策略、品牌策略以及產品的生命周期運用策略。
拓展資料:
產品策略分析
1.產品概念在市場上能夠引起消費者注意並取得的一切因素總和。
①產品形態、品種、質地、用途、樣式、商標、包裝。
②產品實質、精度、交通、效能、方便。有時間消費,少消費時間。
③產品服務:有服務的產品與沒有服務產品是兩種不同產品,顧客買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的用途。
2.產品生命周期產品研製成功投入市場到退出市場所經歷的全部時間。
①介紹期:初銷階段。顧客,拒絕性;經營者,風險性;重點宣傳產品性能、開發用途、尋找機會、控制產量。
②成長期:暢銷階段。競爭、宣傳廠牌商標、市場佔有率、創名牌。
③成熟期:穩銷階段。回收資金、延長此階段。
④衰退期:淘汰階段。撤退。
5. 為什麼好名字是讓品牌贏在起跑線上
當一個生命還孕育在娘胎里時,做父母的就已經在為孩子的名字絞盡腦汁了。為了打理好孩子一生的「品牌」,許多人發動親朋好友查詞典、翻辭海,以求獲得一個最佳名字,既寓意深遠又琅琅上口,真可謂用心良苦。同樣,商場上,廠家的當家人在為自己的產品確定品牌名稱時,為了提高產品的傳播力,也需要在產品的名稱上下一番工夫。
一個成功的品牌之所以區別於普通的品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功的品牌擁有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知名度,消費者在消費時能夠第一時間回憶起品牌的名稱。因此,對於品牌的命名來說,首要的是要解決一個品牌名的傳播力的問題。也就是說:不管你給產品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最重要的還是要能最大限度的讓品牌傳播出去!要能夠使消費者、尤其是目標消費者記得住、想得起來是什麼品牌!只有這樣,品牌的命名才算得上是成功的。否則,就算你給產品取一個再好聽的名字,但傳播力不強,不能在目標消費者的頭腦中占據一席之地,消費者記不住、想不起來,這也只能算是白費心機。 品牌的傳播力強不強取決於品牌名詞語的組成和含義兩個因素,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保健品裡面,腦白金就是一個傳播力非常強的品牌名。腦白金這三個字琅琅上口、通俗易記,而且這三個字在傳播的同時將產品的信息傳遞給了消費者,使人們在聽到或者看到腦白金這個品牌名時,就自然而然聯想到品牌的兩個屬性:一個是產品作用的部位,一個是產品的價值。正因為如此,有了這個傳播力極強的品牌名的廣泛傳播,腦白金能在一個月里賣掉2個億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腦白金的成功還有很多因素,但假如把腦白金命名為「××牌復方褪黑素」,又或者叫「腦×健」、「×××青春口服液」諸如此類的名字,那情況又會怎樣?結果當然是不言而喻了。所以說,給品牌命名,傳播力是一個核心要素。只有傳播力強的品牌名才能為品牌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但是,「品牌命名」是一種高難度的思考過程,是品牌定位的深入過程的開始。我們之所以說「品牌命名」,而不用「產品命名」,就是因為「命名的過程」是一個將市場、定位、形象、情感、價值等轉化為營銷力量並啟動市場定位與競爭的過程。品牌名稱,不是一個簡單的記號,它能強化定位,參與競爭,而且還以其可能隱含的形象價值,「使某一品牌獲得持久的市場優勢」。 在對品牌命名時,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以下兩個因素:
1.品牌名的親和力要濃
那麼是不是只要品牌名有了較好的傳播力,品牌就能很好的傳播出去呢?同樣是國際知名香皂品牌,同樣有傳播力很強的品牌名,舒膚佳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與力士就顯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差異;同樣是治療更年期綜合症,太太靜心口服液卻異軍突起、後來者居上,贏得了更多的市場分額。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除了品牌名的傳播力因素之外,這裡面還有一個品牌名親和力的問題。品牌名的親和力取決於品牌名稱用詞的風格、特徵、傾向等因素。力士這個品牌名雖然傳播力強,但在親和力上卻遠不如舒膚佳來得直接。力士給人的感覺生硬、男性化,但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在家庭中采購香皂的大多數是家庭主婦,因此力士這一名稱和目標消費者的喜好顯然是格格不入的。而舒膚佳則不同,這一名詞首先給人的感覺是傾向於中性化的用語,它不但更廣泛的貼合了目標消費者的偏好,而且,通過強調「舒」和「佳」兩大焦點,給人以使用後會全身舒爽的聯想,因此其親和力更強。所以,在給品牌命名時,不但要注意品牌名的傳播力因素,而且同時也要注意把握品牌名的親和力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使品牌的傳播達到最佳效果。 2.品牌名的保護性要好
一直以來,我們的市場中都不乏處心積慮的市場追隨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是所謂追隨者的競爭策略。他們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時時都在打探著鑽營的機會,而企業不注意保護自己的品牌名恰恰就給他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因此,在給品牌命名時,企業有必要考慮品牌名的保護性,最好採用注冊商品名來給產品命名。腦白金、泰諾、曲美這些成功的品牌都是以注冊商品名來給產品命名的,而消炎葯利君沙不但用注冊商品名給產品命名,而且為了防止相似品牌的出現,還進行了與注冊商品名的近似注冊,以全面保護品牌不受侵犯。所以,給品牌命名不能只講傳播力、親和力,能否不被仿效、侵犯也是品牌命名重中之重的問題。
品牌命名的目的是讓品牌名稱盡可能直接地服務於營銷,有以下這些基本的策略需要考慮:目標市場策略、產品定位策略、描述性與隨意性的命名策略等。
1.目標市場策略
一個品牌走向市場、參與競爭,首先要弄清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是誰,以此目標消費者為對象,通過品牌名稱將這一目標對象形象化,並將其形象內涵轉化為一種形象價值,從而使這一品牌名稱清晰地告訴市場:該產品的目標消費者是誰。同時,又因此品牌名稱所轉化出來的形象價值而具備一種特殊的營銷力。 如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太太口服液」,「太太」這一名稱就直接表明了這種口服液的消費者是那些「太太」們,使「太太」品牌無形中具備了一種文化分量,並因此能與目標消費者產生親和。以「太太」作為目標消費者,並以「太太」作為品牌名稱,這樣這個品牌名稱即啟動了這一品牌的傳播過程,同時又具有一種定位及營銷的力量,這是一種直接命名的比較成功方式。 但太太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過於狹窄的目標定位令企業不得不重新更改企業的名字,如太太更名為「健康元」公司,使企業品牌可以承載更多的不同目標消費群的使命,這就是品牌命名的戰略意義。如果當時僅僅考慮女性,那麼其他市場就難以進入。同樣,養生堂的企業命名可以讓她進入任何一個健康事業領域,這就是企業命名的深遠戰略價值所在! 2.產品消費感受定位與品牌命名
每一種產品都有其特殊的功能特性,一個消費者在消費這一產品時總能產生和期待產生某種切身的心理、生理感受,許多產品就是以這種產品能帶給消費者的消費感覺來進行市場競爭定位的。品牌的命名也可以以此目標為基礎來進行。 如「可口可樂」作為一種飲料,就把消費者消費時能夠或期待獲得的一種可口的愉快的生理、心理感受作為一種訴求定位點。因而當該飲料進入中國市場時就直接用「可口可樂」這一能夠直接表示和誘惑消費者心理和生理感受的名稱進行命名。這一命名,一方面向人們顯示了其品牌屬性,啟動了一個定位的過程;同時,也能給消費者一種誘惑、期待或承諾,因而具備一種很大的營銷力量。 聞名全國的「舒膚佳」香皂也是如此,它把消費者在消費這種產品功能特質時能夠期待產生的心理和生理感受作為品牌命名的起點,從而使得「舒膚佳」這一命名本身就具備明確而有力的定位營銷力量。 產品的形式、狀態表現是現代市場定位的一種重要手段。在產品的內在特性越來越相同的今天,產品的形式本身就可能成為一種產品優勢。 3.產品情感形象定位與品牌命名
作為一種定位方式和訴求渠道,「情感形象與價值」被許多品牌作為市場定位及訴求的重要支點,配合此一訴求內容和定位基點命名的品牌,也能啟動定位過程,並由於它直接或間接地沖擊消費者的情感體驗而具備明顯的營銷力量。 「田田珍珠口服液」是一個正在迅速崛起的「女性美容保健品牌」。它以「田田珍珠,溫柔女性」這一廣告主題來展開訴求與承諾,由於「田田」這一品牌名稱所隱含的「自然清晰、純潔、健康、迷人、溫柔」的感受形象,因而其情感形象的價值迅速通過「溫柔女性」轉化為對「女性心理」的深層沖擊。因而,「田田」這一女性化特質的品牌名稱,就明確將一種情感形象的價值傾向作為其品牌定位的出發點,並以此展示出訴求承諾。 「娃哈哈」可以說是中國當代市場上最成功的一個品牌命名了。這一命名之所以成功,除了其通俗、准確地反映了一個產品的消費對象外,最關鍵的一點是其將一種祝願、一種希望、一種消費的情感效應結合兒童的天性作為品牌命名的核心,而「娃哈哈」這一名稱又天衣無縫地傳達了上述形象及價值。而這種對兒童天性的開發及祝願又剛好是該品牌形象定位的出發點,也是該品牌市場競爭的出發點。 4.產品形式定位與品牌命名
如「白加黑」感冒葯將「感冒葯的色彩分為白、黑兩種形式」,並以此外在形式為基礎改革了傳統感冒葯的服用方式。這兩種全新的形式本身就是該產品的一種定位策略,同時將其名稱命名為「白加黑」也使這一名稱本身就能表述品牌的形式特性及訴求點。即是一種定位,也是一種訴求。 另外像「大大」泡泡糖也是以這種產品本身表現出來的形式特徵作為其定位點,並以此來進行命名,並通過這一命名,開啟了其市場競爭的過程。 5.觀念定位與品牌命名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種觀念所主宰的社會,「消費觀念」也成為人類日常消費的一種模式和傾向。許多品牌要帶給消費者的就是一種觀念,這種觀念本身就成了其市場定位及命名的出發點。 如「孔府家酒」,就是把「孔府」這一特定空間、時間概念所包含的政治歷史、人文觀念,作為一種定位的訴求方式,並以此進行命名,直接簡練地說明了該品牌的特殊性競爭立足點及態度。 6.描述性與獨立隨意性的選擇策略
品牌名稱有兩種最基礎的作用:識別產品或服務以及傳播信息。一個品牌名稱越是一個獨立的字片語合,越是不與其他名稱接近或可以比較,那麼它發揮的識別作用就越強。相反,一個品牌名稱越是採用了有明確含義的詞彙,越可能與其他名稱的關系接近,那麼它發揮的傳遞信息的作用就越強。它們代表了品牌命名的兩種極端的策略導向:獨立隨意策略和描述性策略。前者的優點是名稱充滿個性,商標的保護力強,缺點是需要大筆的傳播投資;後者的優點是名稱本身可能就是一個活廣告,可以節省傳播開支,但缺點很明顯,即商標的保護力很弱,有時可能演變為產品的通用名稱,而得不到商標注冊和保護。一般來說,大公司宜採用獨立隨意性導向的策略,小公司宜採用描述性導向的策略。作為一種折衷,聯想策略介於兩者之中,它既有特色、保護力(識別和顯著性),又能暗示消費者適當的信息。因此,這種策略的風險較小,因而也為絕大多數的營銷人士採用。我國的一些知名品牌如白貓、旺旺、金嗓子、潔銀、健力寶、養生堂、白麗都屬於這種策略的運用。
命名是創立品牌的第一步,一個好的名字可以讓一個品牌或者產品「一名驚人」,口語相傳之間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一個不理想的名字可能需要經過大量的媒體組合傳播都難以使其深入人心。企業在品牌或者產品序列命名的時候,一定要深入調查研究之後三思而後行,以免在百米跑的起跑時就慢了別人,追趕別人的感覺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樹立品牌,請先走好命名的第一步。
1958年,日本一家名叫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的小公司不惜一切代價,決定拋棄自己的公司名稱。當時與公司往來密切的銀行極力反對這一想法,他們認為這樣做風險太大,很可能使公司這10年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他們甚至質問公司當時的決策者:「你們打算做這種毫無意義的改變,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公司創始人卻如此平靜地回答他們說:「這樣能夠使公司擴展到世界各地,因為舊的名字Tortsuko(東京通訊),外國人不好念又不好記,我們希望改變日本產品(在世界各地)品質低劣的形象。」這個人就是盛田昭夫,公司的品牌後來改為響亮的「Sony(索尼)」。「Sony」是由拉丁文「Sonvs(音)」與英語「Sonny(可愛的孩子)」演變而來的。索尼,已經成為今天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品牌之一。
而另一家公司,在1924年同樣做了一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公司當時的名字是計算製表記錄公司,是一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企業,在行業中根本默默無聞。而在三年前,他們曾面臨破產的窘困,靠著借貸才勉強挺過1921年的經濟衰退。公司主要依靠銷售打卡機和大街小巷肉攤上用的磅秤勉強維持生計。
但是,公司的領導人不希望看到公司繼續這樣平庸下去,他希望公司可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公司。他決定先從公司的名稱改起。於是,這家公司從「計算製表記錄公司」改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它就是我們熟悉的IBM,一個後來響徹全球的品牌。
國外有人進行過這樣一個試驗:將兩位女士的照片分別展示給一群男士看,讓他們評出誰更漂亮。首次投票的結果是兩位女士平分秋色。第二輪,工作人員給第一位女士起名叫伊麗莎白,給第二位女士起名為格特魯特,然後進行相同的測試。這次投票的結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選擇伊麗莎白更美的男士佔了80%。
對於品牌而言,好的名稱能夠准確地向消費者傳達品牌的內涵,使品牌更加精緻、有親和力,更能有效傳達品牌的主張和承諾。這也就是世界名牌進入中國的第一步,就是找一位熟諳中華文化的飽學之士,取一個美輪美奐的中文名字的原因所在。 ?
6. 產品策略有哪些
所謂產品營銷策略,即指企業制定經營戰略時,首先要明確企業能提供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去滿足消費者的要求,也就是要解決產品策略問題。它是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的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講,企業成功與發展的關鍵在於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程度以及產品策略正確與否。
企業在其產品營銷戰略確定後,在實施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有關產品本身的具體營銷策略。主要包括商標、品牌、包裝、產品定位、產品組合、產品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具體實施策略。企業的產品策略是其市場營銷組合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品策略是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在生產、銷售產品時所運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包括產品定位、產品組合策略、產品差異化策略、新產品開發策略、品牌策略以及產品的生命周期運用策略。
拓展資料:
產品策略分析
1.產品概念在市場上能夠引起消費者注意並取得的一切因素總和。
①產品形態、品種、質地、用途、樣式、商標、包裝。
②產品實質、精度、交通、效能、方便。有時間消費,少消費時間。
③產品服務:有服務的產品與沒有服務產品是兩種不同產品,顧客買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的用途。
2.產品生命周期產品研製成功投入市場到退出市場所經歷的全部時間。
①介紹期:初銷階段。顧客,拒絕性;經營者,風險性;重點宣傳產品性能、開發用途、尋找機會、控制產量。
②成長期:暢銷階段。競爭、宣傳廠牌商標、市場佔有率、創名牌。
③成熟期:穩銷階段。回收資金、延長此階段。
④衰退期:淘汰階段。撤退。
7.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
一些經典的營銷案例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下面是十個比較經典的成功營銷案例,這些經典案例能讓我們學習一些什麼東西呢?跟著我一起去看看吧!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1
【移位營銷】
上海工業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傳統產品縫紉機針,因成本高難以維持。決定把公司在上海難以生產的縫紉機轉移到生產成本低的內地去建立生產基地。這樣,一包針的生產成本降到0.3元,大大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從而奪回了失去的市場。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2
【限量營銷】
日本汽車公司推出一款式樣古典、風格獨特的“費加路”新車,非常搶手。該公司沒有因此拚命上產量、擴規模,而是公開宣布每年只生產2萬輛,進行限量銷售,結果訂單激增到30多萬輛。為公正起見,公司對所有訂購者實行搖獎抽簽,中獎者才能成購得此車的幸運兒。其結果造成產品供不應求的市場緊俏氣氛,使企業始終保持優勢。
山東濟寧新華毛皮總廠在困境中不隨波逐流。有一年,我國毛皮生產出口壓縮,內銷不暢。許多廠家停止收購,競相壓價拋售。該廠經過調查分析,審時度勢,逆向營銷,貸款400萬元以低廉價格在量收購。數月以後,市場需求回升,毛皮價格上漲,該廠賺了一筆可觀的利潤。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3
【文化營銷】
格蘭仕集團生產的微波爐是新興產品,為了挖掘潛在市場,該集團在全國各地開展大規模的微波爐知識推廣活動,全方位介紹微波爐知識。此外,還編出目前世界上微波食譜最多最全的《微波爐使用大全及菜譜900例》,連同《如何選購微波爐》一書免費贈送幾十萬冊,使格蘭仕這個深入人心。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4
【啟動營銷】
海信集團經過深入調查,了解到彩電在農村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該集團制定全面啟動農村市場的營銷戰略,並迅速付諸實施。針對農村的特殊狀況,他們開發生產靈敏度高、電源適應范圍寬、可靠性好、耗電量少、價格適宜的彩電,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農民對產品價格、可靠性能的特殊需求,從而開拓了廣闊的農村市場,取得顯著經濟效益。麥當勞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市場營銷定位明確――主要面向青少年,特別是兒童。他們針對青少年、兒童的特點開展各種促銷活動,如開心生日會、贈麥當勞玩具等,因此在市場競爭中獨占鰲頭。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5
【遠效營銷】
日本有家巧克力公司,意欲培養日本青年過“情人節”的習慣,然而效果不理想,但是,該公司認定一戰略方向,堅持不懈地宣傳“情人節”,最後終於達到目的。現在,日本青年人在“情人節”互贈巧克力已成風氣,該公司巧克力銷量驟增,生意越做越紅火。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6
【特色營銷】
美國有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店,在許多服裝店看好高檔服裝經營時,卻反其道而行之,專門經營服裝大廠生產多餘、規格不配套而其它商店又不願問津的零頭單件服裝。該店採取“一口價”的營銷策略,即所有服裝不論其式樣、規格、顏色如何,全部以6美元一件出售,滿足了大多數消費者需求,生產從此興旺發達。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7
【限價營銷】
南京三星級的江蘇美食場城,規定216種各派美味佳餚由名廚主理,顧客可隨意選用,數量不限。
收費結賬時,實行“最高消費者限額”,每人50元,超額消費部分不收費。如果每人消費不足50元,則按實際消費額收費。此舉深受消費者歡迎,美食城每天顧客盈門,座無虛席。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8
【借名營銷】
約翰遜研製出“粉質化妝膏”時採用“借名生輝”的辦法進行推銷。他擬出一則廣告:“當你用過佛雷公司的之後,再擦上約翰遜的粉質化妝膏,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則廣告貌似宣傳佛雷,實質上卻在宣揚自己。不到半年,約翰遜名聲鵲起,迅速佔領美國黑人化妝品市場。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9
白加黑——治療感冒,黑白分明
1995年,"白加黑"上市僅180天銷售額就突破1.6億元,在擁擠的感冒葯市場上分割了15%的份額,登上了行業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國大陸營銷傳播史上,堪稱奇跡,這一現象被稱為"白加黑"震撼,在營銷界產生了強烈的沖擊。
一般而言,在同質化市場中,很難發掘出"獨特的銷售主張"(USP)。感冒葯市場同類葯品甚多,層出不窮,市場已呈高度同質化狀態,而且無論中、西成葯,都難於做出實質性的突破。康泰克、麗珠、三九等"大腕"憑借著強大的廣告攻勢,才各自佔領一塊地盤,而蓋天力這家實力並不十分雄厚的葯廠,竟在短短半年裡就後來居上,關鍵在於其嶄新的產品概念。
"白加黑"是個了不起的創意。它看似簡單,只是把感冒葯分成白片和黑片,並把感冒葯中的鎮靜劑"撲爾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麼也沒做;實則不簡單,它不僅在品牌的外觀上與競爭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別,更重要的是它與消費者的生活形態相符合,達到了引發聯想的強烈傳播效果。
在廣告公司的協助下,"白加黑"確定了乾脆簡練的廣告口號:"治療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廣告傳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產品名稱和廣告信息都在清晰的傳達產品概念。
史上最經典的十大成功營銷案例10
舒膚佳——後來居上稱雄香皂市場
1992年3月,"舒膚佳"進入中國市場,而早在1986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力士"已經牢牢佔住香皂市場,後生"舒膚佳"卻在短短幾年時間里,硬生生地把"力士"從香皂霸主的寶座上拉了下來,根據2001年的數據,舒膚佳市場佔有率達41.95%,比位居第二的力士高出14個百分點。
舒膚佳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因素,但關鍵的一點在於它找到了一個新穎而准確的"除菌"概念。
在中國人剛開始用香皂洗手的時候,舒膚佳就開始了它長達十幾年的"教育工作",要中國人把手真正洗干凈——看得見的污漬洗釣了,看不見的細菌你洗掉了嗎?
在舒膚佳的營銷傳播中,以"除菌"為軸心概念,訴求"有效除菌護全家",並在廣告中通過踢球、擠車、扛煤氣等場景告訴大家生活中會感染很多細菌,然後用放大鏡下的細菌"嚇你一跳".然後,舒膚佳再通過"內含抗菌成分'迪保膚'"之理性訴求和實驗來證明舒膚佳可以讓你把手洗"干凈",另外,還通過"中華醫學會驗證"增強了品牌信任度。
8. 怎樣做好一個新產品的銷售
一、 認抄清產品的適用襲范圍及優缺點、仔細分析在安裝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客戶可能的疑問;
二、 在目標市場所在的區域中尋找適合此產品的目標客戶,建立資料庫;
三、 傳播推廣:
1、打電話到電台及報社等當地媒體中的讀者問答欄目中尋找本產品,借媒體造勢;
2、多印名片,名片上一定要有清晰的產品介紹,另外最好是有產品手冊到當地的建材部門咨詢及到建材市場分發,尋找分銷商;
3、找媒體記者就此新產品發軟新聞,最好能搞一個新聞公關炒作;
4、給稍高檔的小區住戶郵送產品手冊以及按照建立的資料庫發送;
5、在當地的網路論壇中發布產品消息,當然在發布的時候要有點創意;
6、藉助當地的郵政黃頁和政府網站,給單位和部門郵寄產品手冊;
7、在宣傳單張等廣告訴求的創意上下點功夫。
9. 舒膚佳在中國的營銷包含哪些文化因素
摘要 親您好!舒膚佳是寶潔旗下的產品品牌。1963年舒膚佳除菌香皂首次在美國上市。1992年舒膚佳進入中國市場,在短短幾年內,憑借其高質量和准確的市場定位,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中國個人清潔產品市場的主導品牌。回首品牌走過的歷程,舒膚佳始終堅持與中國的衛生和健康事業同行,為中國人提供有效的衛生保障。同時,舒膚佳還大力推進個人衛生普及教育,與國家衛生部、教育部、紅十字會、中國兒童基金會和中華醫學會等權威機構緊密合作,舉辦各種衛生科普教育活動,致力於為中國建設一道健康長城。希望幫到了您親!祝您生活愉快幸福!給個贊對我來說很重要哦親!感謝支持!
10. 市場營銷經典案例
有一位學員,他以前是做醫療器械銷售的,做得很累,後來學習了營銷之後就迷上了資源操控,他就做了這樣一件事情,叫做植入式公益廣告,賺的不多,但是從去年年底開始,空手賺了幾十萬,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案例跟其它案例有什麼異曲同工之處。
第一步,搞定廣告公司
他沒有公司,他是怎麼做的呢?首先他找到了當地的一家廣告公司,這個廣告公司就是做一些招牌、鐵架廣告欄這些東西的,找到這家廣告公司之後呢,他說我有一個親戚是防震抗災局的,他們現在准備在每個小區做防震抗災宣傳欄,他可以把這個業務給我做,因為我不能以個人的名義去接單位上的活,所以說我必須掛靠一個公司,如果說可以的話,到時候掛靠到你的公司,到時我跟這個親戚說一下,把這些業務都給你做。
其實這個人根本就不認識什麼防震抗災局的渠道,也沒有什麼親戚在防震抗災局,這是一個虛擬的籌碼,不過就這樣他一下子就整合到了廣告公司。
第二步,搞定防震抗災局
他找到防震抗災局,拿了一份報告說,現在中國災難頻頻,我們防震抗災局應該也有這種義務,把這些知識宣傳給市民,你看現在由我們廣告公司出資在每個小區每個社區門口做公益廣告位,其中1/3給你們防震抗災局做公益宣傳,2/3我們推薦一些好的品牌商家的廣告收回一些成本,那麼其實這里就是它的盈利點。
因為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這些政府組織是有義務來做的,但是沒有途徑,你有這么好的方式來做,並且不違背原則,而且還做出了政績。當然這里是要打個小的鋪墊,就是他不止談了一家,他談了很多家,談了交通局,談了房管局,談了食品安檢局等等,談判方式跟與防震抗災局一樣的話術,但是只有這一家答應的比較敞亮,一下子就簽了。
第三步,搞定商家投放廣告
做廣告鐵架是需要成本的,他拿了委託書找到本地的商家來做廣告,出示了一個欄目的樣本,他說我們現在有3000個小區需要做這個宣傳欄,我們以每100個小區為一個單位,每個社區都有幾千戶人家,你這個廣告覆蓋幾千幾萬人,每個單位就可以達到近百萬的瀏覽量,基本上一年進進出出就給你形成了品牌印象,他把廣告位分成了二十幾塊,每一塊是1萬多塊錢,最終商家討價還價,以1萬塊錢成交,每個單位總成交20多萬,3000個小區劃分成了30個盈利單位。
第四步,搞定物業小區
如何讓物業小區願意投放廣告,其實你只要給錢就行了,這是一個典型的空手套,除一些成本收益還是不菲的。
如何盈利?
前面跟防震抗災局提到的2/3投放廣告收回成本,我們說是這樣說,實際上我們是有利潤的,我們把每個環節的成本控制好,利潤自然就出來了。
回到本質,為了讓你進一步加深理解,我們再次對植入式公益廣告詳細解析,其實與搞定比爾蓋茨案例一樣的原理,南昌學員當時發現公益是植入廣告的商機,把廣告植入到物業小區,這樣能小賺一筆,但物業小區的狀況一般非常難進,而且廣告價格也非常高,並且物業小區不願意配合,一個個都牛逼哄哄的,所以就開始思考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做,能讓物業服服帖帖的配合我們呢,並且能拿到最低的物業廣告價格甚至免費整合,最終就想運用公益的形式來做。
首先公益的形式一般都會有政府相關機構參與或者非常有影響力的企業參與,比如交通局、房管局、食品安全局等,無論物業的負責人是多大的官,一般都會服服帖帖的配合,影響力也很容易做到事情也好辦,但是自己沒名沒分,這個事情就不好做。
接下來就會思考最終決定談判交通局、房管局、食品局、防震抗災局等,只要有了他們的加入,哪怕是付費也比正常低很多,而且配合度都非常高,因為這些監管局影響力都是公認的,無論你是多大的官很容易鎮住他,而且借著公益的形式,這個事情就更容易辦妥。
雖然有了清晰的思路,但這些監管局的領導也不會見你,更不會相信你能把事情辦成,況且你還想空手套白狼,所以就必須有一個可信的身份。這個身份本身我們是沒有的,所以也必須要整合,那到底用什麼身份這成了一個難題,因為以什麼身份都可以,只要能讓防震抗災局相信,並且對當前的這個項目有著幫助,最好能連環使用,最後就想到了廣告公司。
這個學員並不是想幫廣告公司帶來生意,而最終整合廣告公司的目的是借力廣告公司的名義方便談判,當時發現與商機相關的市場有這幾個痛點。
其次,當時廣告公司給商家的印象超級不好,商家花錢做廣告沒效果,正好有防震抗災局的身份,所以跟商家談的時候可以用防震抗災局的身份來談,威力比廣告公司身份還大,綜合考慮就不能用廣告聲公司的身份了,用了反而會壞事,因為商家對廣告公司的印象特別不好。
但是談防震抗災局的時候,必須有一個大的身份,而且也發現防震抗災局也有義務來宣傳防震抗災的相關內容,我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做就比較合理,一個是我本身就是做廣告的,第二個也可以以擴展業務為由低成本製作,並通過收取商家廣告費平攤成本,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談判,這樣就非常合情合理了。
防震抗災局宣傳途徑解決了,成本問題也解決了,政績還是自己的,廣告公司也拓展了業務,說實話當時也沒想到其他身份,最終通過以上判定以廣告公司的名義來談判,所以一定要選擇最適合的身份,只要能把這個事情干成參與的人越少越好,因為涉及到風險與管理的問題,但每個點都要相互制約,本書的每個案例都已經表現出來了,請大家反復學習,發現他們之間的關系。
歡迎關注「營銷策略」公眾號
回復「案例」,99套經典實戰案例免費領……
接著就去談廣告公司,你不能以商家的身份、不能以物業的身份、也不能以自己的身份去談,最終對比後,很自然的就以防震抗災局的身份來談。
廣告公司搞定後,這樣我就有了廣告公司的身份,然後再以廣告公司的身份去搞定防震抗災局拿到委託書,再以防震抗災局的身份去談商家談小區,最終我們這五個關鍵點,南昌學員,廣告公司,物業小區,商家,防震抗災局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就是通過弱小的我,把本來和我沒有關系的、不可能幹成的事情用了牽線搭橋,建立了強大的資源庫。
防震抗災局之所以參與,首先是公益活動,做出政績對他們是有益的,其次確實有義務宣傳,最後還不需要花費防震抗災局的任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