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試論農產品開發營銷論文

試論農產品開發營銷論文

發布時間:2022-09-14 11:36:50

❶ 論我國農產品的綠色生產與營銷管理

我國農產品面對綠色壁壘開展綠色營銷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逐步發展,傳統的非關稅壁壘被逐步削減,綠色貿易壁壘以鮮明的時代特徵正日益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關卡。從設計、製造、包裝到消費處置都要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不得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這種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可有效地阻止外國,特別是環保技術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產品進口,為本國市場形成巨大的保護網,是國際貿易中最隱蔽、最棘手和最難對付的貿易障礙之一。而農產品出口就深受其害,不斷受到"綠色貿易壁壘"的困擾:福建的茶葉在歐盟受阻、浙江舟山凍蝦仁遭歐洲退貨、山東省大宗農產品出口大幅度下降,我國傳統種養方式下生產的農產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對高高築起的"綠色壁壘",如何使我國農產品沖破這道防線已經成為當今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現在環境戰略已經成為各國貿易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強化綠色產品的生產和國際化營銷是企業的一項戰略性任務,因此順應潮流樹立正確營銷理念,實施綠色營銷戰略是我國企業的必然選擇。 綠色營銷概念 所謂綠色營銷,就是指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充分體現環境意識和社會意識,從產品的設計、生產、製造、廢棄物的處理方式,直至產品消費過程中制定的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企業的出發點不僅僅是市場的消費需求,同時也將滿足這種需求可能造成的環境後果作為企業營銷的出發點,營銷的重點是企業、市場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以達到企業利益、社會利益與環境利益的一致。綠色營銷的3條宗旨是:節約材料耗費、保護資源;確保產品安全、衛生和方便,以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提升;引導綠色消費,培養人們的綠色意識,優化人們的生存環境。 綠色營銷特點 1.系統性特徵。綠色營銷要求企業在進行市場營銷活動時,應以經濟效益的增長和人類環境保護的協調、和諧為其追求目標,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一味追求經濟增長。其具體活動的開展,無論是開發新產品採用的技術,還是產品包裝、使用等,都必須考慮其與環境的適應性。 2.創新性特徵。所有有利於保護人類生態環境的創造性活動,如新型無污染替代能源的開發利用;可再生包裝材料的開發和利用等都是綠色營銷值得引起注重的問題,它鼓勵人們以更新、更好的創新活動來開展企業營銷活動。 3.全球性特徵。保護生態環境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課題,企業開展綠色營銷,有助於企業進入國際市場,跨越世界市場綠色貿易壁壘。 4.戰略性特徵。一個企業或一個國家綠色營銷活動開展得如何,可能促進或制約著其未來的發展。實施綠色營銷戰略 在當今社會中,經濟的全球化是世界發展的趨勢,遵守國際貿易准則,參與世界經濟活動是我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應牢牢抓住"綠色"這一主題,利用"綠色文化"來推銷產品或服務、樹立形象,並積極採取"綠色營銷"手段和措施,重新打開我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大門。具體的綠色營銷戰略如下: 1.樹立綠色營銷觀念。 當今世界,環境與生態保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人們不僅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裕,還要講究生存環境的質量,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與可持續發展。而我國商品生產者與銷售者以及廣大消費者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缺乏綠色營銷觀念。致使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連連受阻。為了適應現代國際貿易的發展要求,我們要加強綠色觀念,尤其是廣大農村,我國有9億農民,整體知識水平較低,對綠色觀念知之甚少,這必將影響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因此,我們應加強綠色觀念,提高環保意識,在廣大農產品生產者中樹立綠色營銷觀念。 2.提高我國環境標准。 環境標準是有關控制污染、保護環境的各種標準的總稱。我國的環境標准與國際標准相比過低,缺乏跨越綠色貿易壁壘的實力。在我國19278項已有的國家標准中,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不足50%,高新技術標准嚴重缺乏。此外,國外標准在產品研發階段就已開始制定,而我國的標准制定卻相對落後,周期也長。由於我國的食品標准落後於國際標准,造成國內的合格產品,在出口時因抗生素、農葯殘留超標而被進口國退回或銷毀的結局。因此提高我國環境標准,與國際接軌勢在必行。 3.搜集綠色信息。 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大多數信息閉塞,對外界變化反映較遲緩。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面對大量的綠色商機,企業要從市場需求出發,搜集相關的綠色信息,並結合自身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實性和可行性,為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提供依據。綠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綠色消費信息、綠色科技信息、綠色資源和產品開發信息、綠色法規信息、綠色組織信息、綠色競爭信息、綠色市場規模信息等等。 4.培育農業龍頭企業。 我國農業整體而言,存在著組織化程度低、過分分散、標准化生產差、信息反應遲鈍、規模小和應對能力弱的特點。如在全國1600萬畝茶園中,有70%是分散農戶經營的,難以實施統一的茶葉生產標准。水產養殖業生產過於分散,使得質量控制、標準的實施難以落實。綠色食品的技術研發、生產、市場推廣與促銷,均不可能通過分散經營的小農戶獨立完成,而只能通過農業龍頭企業承擔參與市場競爭的重任。農業龍頭企業上連市場,下連基地,實行產供銷一體化,農工貿一條龍的經營方式,具有較大的輻射作用和帶動作用,能夠把分散的小農戶生產帶入現代市場。政府應在資金、稅收方面支持龍頭企業實施綠色營銷戰略,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對外貿易,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與科研機構、農業院校的合作,提高綠色科技創新能力。此外,應積極引進外資、合資進入農業領域,以提高農產品市場組織化程度和綠色營銷運作能力。 5.開發研製綠色食品。開發綠色技術,這是開發合格綠色食品的關鍵。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技術水平較低,沒有專業的技術開發人員。企業應利用周邊優勢,積極與科研單位、農業院校合作開發,提高其信息收集能力與技術開發能力。同時,加強對綠色食品基地農民的綠色技術的培訓是生產質量的保證。 6.實施綠色價格策略。 我國綠色產品在價格上的優勢不明顯,與普通產品價格差距較小,不能有效反映綠色產品的生產成本,因此應對一些綠色食品實行新產品定價策略,另外,按照滿意定價策略實施綠色食品價格,實行隨行就市定價。根據企業預期的利潤收益,結合市場對本身綠色食品的需求量和綠色食品的成本費用來給產品價格定位。綠色食品的價格允許比一般食品高,是因為企業在生產中承擔了一部分改善環境的成本。因此,在綠色食品定價上可以實行一定的加價率,提供企業在生產中嚴把質量關的相關成本。 7.實行綠色包裝。 包裝相當於食品的門面,它是產品呈現給消費者的第一形象。實行綠色營銷策略,應對產品實行綠色包裝,世界上發達國家確定了包裝要符合"4R+1D"的原則,即低消耗、開發新綠色材料、再利用、再循環和可降解。目前,國內食品的綠色包裝還處於起步階段,"4R+1D"原則沒有得到很好體現,包裝的主要材料還是塑料,這和綠色產品所宣揚的環保觀念是相悖的。在新型的環保材料沒有出現之前,紙是最好的包裝材料。堅持合理制定營銷戰略計劃的原則,實行綠色營銷戰略管理計劃是關繫到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性措施,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只有制定合理的綠色營銷戰略,才能正確實現綠色食品市場營銷的戰略任務。首先,根據綠色食品標准,確定綠色食品的任務組合計劃,對綠色食品市場進行市場細分後再選擇目標市場,並進行產品開發和研製,選擇恰當的發展戰略,制定包括清潔生產在內的戰略規則。其次,根據綠色消費的要求制定綠色營銷策略計劃。 8.開展綠色促銷與管理。 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人才缺乏,管理落後,很難適應現在激烈的競爭環境。因此,企業應積極引進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新產品開發能力,積極開展綠色促銷與管理。首先,綠色營銷是一種觀念。因此,企業要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綠色形象,同時,要與有關環保部門保持和諧關系,尋求其支持,並積極參加各種與環保有關的事務,以擴大企業的綠色影響。其次,綠色營銷又是一種行動。企業可利用各種傳媒宣傳自己在綠色領域的所作所為,如何遵守有關的綠色法規等,以實際行動強化綠色產品在公眾心目中的印象。最後,農產品生產企業要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以監督和管理企業綠色營銷的實施和發展。 9.充分發揮農業行業協會的作用。這些協會應通過各種途徑(國外使館,貿易機構,媒體等)廣泛收集國外,尤其是貿易對象國和地區的行業標准、產品質量標准、檢驗檢疫標准和環保要求,及時提供給相關企業,以便他們研究對策,盡快適應,提高跨越能力。同時幫助企業解決因綠色貿易壁壘引起的貿易爭端,維護企業的正當權益.

❷ 求 我國農產品國際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相關 論文 大綱

我國農產品物流現狀及對策研究
Relate to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ct Log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摘要:文章通過對農產品物流內涵、意義、特點及現
狀的分析,指出了目前農產品物流存在的物流設施和物流技
術落後、管理水平低下、重復建設現象嚴重、缺乏具有專業
技術知識的人才、農產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顯不適應等問
題。並借鑒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的發展經驗,提出改善基礎
條件、優化整合資源、培育和發展農產品物流組織、加大政
府的支持力度、加強教育與培訓等對策,為加快我國農產品
物流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決策參考。1農產品物流的概念和意義
1.1農產品物流概念。1.2農產品物流的意義2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特點和現狀
2.1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特點2.2我國農產品發展的現狀3農產品物流面臨的問題
3.1物流設施和物流技術落後導致物流過程損耗嚴重。3.2管理水平低下以及重復建設現象嚴重。3.3缺乏具有專業技術知識的人才3.4農產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明顯不適應4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經驗的借鑒
5發展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對策6結論
由於農產品物流的特點和農產品物流研究的復雜性,農
產品物流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比較貧乏。本文鑒於我國農產
品物流的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農產品物流載體建設、
優化整合資源、培育和發展農產品物流組織、加大政府的支
持力度、加強教育與培訓等對策,為加快我國農產品物流發
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決策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大勝,羅必良.關於農產品流通的若干理論問題[J].南
方農村,2002(1):30-32.
[2]陳阿興,岳中剛.試論農產品流通與農民組織化問題[J].
農業經濟問題,2003(2):11-13.
[3]謝培秀.試論發展中國的農產品物流業[J].中國流通經
濟,2003(11):26-29.
[4]丁華.供應鏈管理理論及其在農產品物流企業中的應用
[J].中國流通經濟,2004(1):17-21.
[5]陳珊珊.農業物流現狀SWOT分析及發展戰略[J].農村經
濟與科技,2006(7):29-30.參考文獻:
[1]張倩.淺議農產品物流[J].農村經濟.2003,2(19):
48-50.
[2]宋留栓,朱福良.SCM在農產品物流開展中的應用[J].
工業工程,2005,(9):29-33.
[3]吳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4]韓美貴,張兆同.改善和發展我國農產品物流的思考[J].
農村經濟,2005,(2):21-23.
[5]賈會棉,路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中的問題及建議
[J].中國經貿導刊,2006(,2):40.
[6]梁小民.西方經濟學教程(修訂版)[M].北京:中國統計
出版社,1996.
國際農產品物流發展特徵及經驗借鑒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現代物流在
推動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明顯,很多
國家開始關注物流業帶來的巨大經濟
效益以及在成本上的節約。我國正在加
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為保障農產品
貨暢其流和物盡其值,應充分借鑒國外
先進的農產品物流發展經驗,推進國內
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和創新。
一、國際農產品物流發展類
型及其特徵
(一)北美類型
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其農產品
物流集中體現其農產品生產和貿易的
數量之巨大。美國農業生產的長期穩定
性、品種多樣性以及農產品貿易活躍
度,使其擁有龐大、協調、通暢、復合、高
效的農產品物流體系。
1、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發達、信
息化程度高。美國交通運輸設施十分完
備,農產品裝卸輸送設備主要有各式輸
送機、可移式膠帶輸送機及低運載量斗
式提升機。美國有發達的信息流基礎,
成立於1848年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就
是農產品各市場主體了解市場行情、獲
取價格變化信息的直接窗口。眾多農業
網站、信息咨詢公司也為農民了解信息
提供了方便途徑。
2、農產品物流專業化、社會化。美
國農產品物流業擁有一批專業的從業
人員。就物流通道而言,有完善的社會
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大多由農場主經產
地市場或中央市場的批發商銷售給工
廠,零售商銷售量次之,直接銷售的很
少。連接農產品供需的物流主體有農場
主參加的銷售合作社、政府的農產品信
貸公司、農商聯合體、批發商、零售商、
代理商、加工商、儲運商和期貨投機商
等。全美合作社有6000個左右,實行民
3、農產品物流組織化程度、供應
鏈管理水平、物流標准化層次均比較
高。美國農產品物流組織建設主要包括
產銷一體化組織和農業協會。產銷一體
化組織是把農產品生產同其生產資料
的製造與供應(產前部門),以及農產
品的儲運、加工和銷售(產後部門)等
有關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經濟聯
合體。美國有許多專業性的農業協會,
這些協會是自發性組織,相互獨立,資
金自籌。這兩類組織構成了美國農產品
物流的主體,對農產品物流高效運行起
到關鍵作用。美國絕大部分包裝食品和
大宗物品(袋裝橘子、蘋果)使用條形
碼(barcode),這些條形碼的設計使
企業及時了解食品供應鏈的物流狀況,
藉此來對供應鏈上游物流的流入進行
有效管理。
4、政府宏觀調控,依託市場運行。
美國政府幹預農產品物流,主要以法律
和財政經濟政策方式從宏觀上創造供
求均衡和價格穩定條件。美國政府重視
對農業、公共農業研究開發和農村教育
項目的投資,1998年推行了旨在提高
農民素質的「新農民計劃」。美國建立了
完善的農場主批發市場和終點批發市
場,批發業務實現了規模化。農村中的
銷售合作社以及大量從事農產品貿易
的人員,活躍了農產品物流活動。農產
品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同步運行,以實
現物盡其值。
(二)西歐類型
歐洲農產品物流業發展以荷蘭、法
國和德國為主要代表。
1、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發達。由
於農產品保鮮期短,便利快捷的運輸、
合理的流通網點分布對於降低農產品
損耗、提高農產品流通交易效率至關重
要。荷蘭的蔬菜、水果的損耗率僅為
5%,而中國卻高達20%以上。在促進農
產品流通過程中,歐洲各國十分注重發
揮公共設施服務功能的作用,不斷完善
基礎設施的改造,優化網點布局。歐盟
每年也從財政中撥款,對改善農產品運
輸、儲存、加工和銷售的項目進行補貼,
包括修建碼頭、倉庫(包括冷庫)和市
場等基礎設施,此項補貼占歐盟農業基
金的25%,在某些基礎設施較差的區域
甚至可達30%~50%。目前,除發達便利
的海運、鐵路、公路運輸外,歐盟各國大
規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也非常合
理。如荷蘭擁有包括歐洲第三大航空港
斯希波爾機場在內的6個航空港和鹿
特丹港,其中鹿特丹港靠近重要的蔬菜
和水果的種植地區,港區四周高速公路
和水路運輸網路非常發達,而且靠近歐
盟國家水果進出口中心所在地巴倫德
雷赫,可迅速便捷地將荷蘭58%以上的
蔬菜與切花等鮮活植物運往巴黎、倫
敦、香港等世界各大城市。通過充分利
用其交通設施便利的優勢,荷蘭的花卉
產業目前已佔領了全球60%的花卉市
場。
2、農產品物流鏈縮短,實現物流
增值。通過收集分類、鮮儲、拍賣、包裝
等程序,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花卉集
散到世界各國,花卉品種達幾千種,幾
乎全部是標准化生產。成交的花卉迅速
由集裝箱運往機場或港口,分銷世界各
地,有的當天就可運到銷地市場。
3、發展電子物流,冷凍行業發達。
荷蘭花卉和園藝中心擁有最先進的拍
賣系統、新式電子交換式信息和訂貨系
統,通過電子化農業產品物流園區和配
送中心向全球許多國家的廣大客戶和
消費者提供服務。配送保鮮、冷凍和易
腐貨物的公司在儲存和運輸的過程均
具備先進的冷凍技術設備。(三)東亞類型
亞洲農產品物流業的先進代表是
韓國、日本和中國台灣省,這些國家和
地區幾乎都是「以小搏大」的農產品物
流發展模式。
1、政府主導,推動物流基礎設施
建設。韓國和日本是這種模式的主要代
表,均以批發市場為主渠道,以拍賣為
手段。日本近年來在大中城市、港口、主
要公路樞紐都對物流設施用地進行了
合理規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包括高
速公路網、新干線鐵路運輸網、沿海港
灣設施、航空樞紐港、流通聚集地在內
的各種基礎設施建設。
2、注重農產品物流硬體設施和信
息系統建設。批發市場早已改變僅有廣
場、倉庫和停車場的局面,配備有完善
的保管設施、冷風冷藏設施、配送設施、
加工設施等。日本的食品配送中心大都
建有低溫和常溫倉庫、包裝加工設施
等,開展加工、小包裝分解、分等分級、
電子商務配送等業務。頻繁而小批量的
配送是日本物流業的主要特色。目前日
本的大規模零售店都已安裝了自動定
貨系統,與交易對方聯機,並有VAN(附
加值通訊網)將食品業和批發業聯結
起來,提高了流通效率。同時日本的批
發市場也已裝備完善的信息設施,實現
全國乃至世界主要批發市場的聯網。韓
國市場管理部門依託市場這一載體,建
立起全方位的信息網路,在保障農產品
的供應品種、數量和價格形成上,起到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內容包括農產
品交易品種、拍賣定價、交易時間和提
貨地點以及該類產品主產地相關信息、
市場流通費用、市場內出入車輛和入市
人員情況等。
3、農產品物流組織化、專業化程
度高。為提高農產品交易水平和交易效
率,從事農產品物流都有專門的組織協
助,其組織化、專業化、規模化程度較
高。日本農協作為組織農產品進入流通
的關鍵性組織,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
來,增強了農民作為賣方的討價還價能
力,保護了農民利益。基層農協在產地
一般都建有農產品集貿所,負責本農協
成員產品的集中、挑選、包裝或冷藏和
組織上市。農協不僅為其成員解決產品
銷售、運輸等問題,還將批發市場的購
銷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戶,引導生產。農
業合作組織以綜合性為主,批發市場最
主要的產地供貨團體是農協,各大中小
城市都有由農協直接參加或組織的農
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生產總量的80%
~90%經由批發市場後與消費者見面。
4、完備的法律法規及市場條例指
導。日本1921年就頒布了《中央批發市
場法》,將中央批發市場的開設、管理、交
易等納入法治軌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
批發市場地位的日益提高,於1971年將
《中央批發市場法》改為《批發市場法》,
將地方批發市場也納入法制軌道,以後
每隔5年修訂一次。各地方政府和有關部
門也依據該法制定了系列的地方法規。
二、國際農產品物流發展經
驗對我國的啟示
(一)培育物流主體,溝通產銷對接
應通過體制創新,改造、培育與壯
大農產品物流主體,降低流通成本,探
索將農產品從農戶或產品生產企業直
接投放到零售商貨架,甚至是消費者手
中的途徑。重點培育規模化經營的批發
商,使其在農產品物流發展中發揮重要
作用。美國的批發市場,每個市場的批
發商雖不多,但他們的經營活動都是大
規模的,幾乎壟斷了美國的果蔬流通,
這使其能承擔市場競爭中的風險。因
此,我國應有意識地培育農產品物流主
體,重點壯大一批具有承受市場變化壓
力的大型批發商,有效地組織產銷銜
接,促進農產品流通順暢。
(二)完善基礎設施,增加資金投入
為實現農產品供應鏈的高效有序,
我國需要良好的包括農產品批發市場、
倉儲、交通運輸條件上等基礎設施支持,
其中重點應完善批發市場的功能,提高
批發市場的檔次,在全國大中城市和主
要產區建設一批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
進、功能齊全、安全衛生的骨幹批發市
場;積極發展連鎖超市、直銷配送等新型
流通組織,建立多層次、多業態、多種經
營方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快農產品
的儲藏、加工、運輸、配送等物流設施建
設,建立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服務體系;
在資金來源上,應學習日本經驗,採取多
種形式,鼓勵個人、集體、政府等多渠道
資金投資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
(三)注重信息建設,實施標准物流
在原有農村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建
立農產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市場
信息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對物流各環節
進行實時跟蹤與全程管理,實現生產
者、銷售者信息共享。要加強農產品物
流標准化建設,在包裝、運輸和裝卸等
環節,推行與國際接軌的物流設施、物
流工具標准,如托盤、貨架、裝卸機具、
條形碼等,實現物流活動規范化。制定
全國統一的相關農產品質量標准,包
括:理化指標、感官指標、安全食用指
標、鮮度指標等,並對農產品原產地進
行大氣環境測試、土壤成分測試、水資
源測試等。
(四)優化組織結構,加快立法進程
歐美、日本等國家經過多年的發展
已形成從農產品生產到流通一整套的
理論和體制,基本實現經營規模化,功
能綜合化,資本股份化,市場開設和經
營管理分離化。發達市場經濟的國家都
將農產品的生產管理、產後加工、安全
衛生、上市運銷、零售消費等生產和流
通諸環節的行政管理職能,歸口於農業
行政管理部門。如日本由農林水產省流
通局和地方農林部門流通室負責農產
品的流通行政管理。美國和法國農產品
流通行政管理職能也由農業行政部門
負責。這種管理體制符合市場經濟條件
下的農產品生產與流通一元化的運行
原理,也符合農產品商品化生產經營的
規律,可減少政出多門,提高行政管理
效率,值得我國借鑒。同時,要加快立法
進程,完善相關法規。應制訂《農副產品
批發市場法》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標
准》等相關法規,對我國農副產品批發
市場的市場規則、市場准入制度等問題
做出清晰界定。
(作者單位為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
院)

❸ 【農產品綠色營銷的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

農產品綠色營銷的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

摘要:

農產品綠色營銷是國際性發展的大回趨勢,主要表現答在理論研究日趨深入,生產和消費日益普及,法規建設不斷完善等.順應這一趨勢,我們應在綠色農產品的生產開發、品牌化經營、市場體系建設、保障措施等方面採取相應對策.

全文網址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9177197

❹ 分析江西農產品品牌怎麼樣塑造(畢業論文)

如何打造江西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 理論采擷 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內涵 人們常常將農產品區域品牌與農產品原產地效應、農產品地理標志等同,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農產品區域品牌與農產品原產地效應、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內涵是不同的。 (一)農產品原產地效應是指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原產地的內在印象,是消費者對某國或地區生產的產品的總體性認知,這源於消費者長期形成的對該地區生產和營銷的印象或感受。原產地效應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一項重要因素,由於農產品具有明顯的地理區域特徵,其特質、產品質量特徵與特定生產加工區域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條件更加密切相關,所以,農產品的原產地效應比工業品原產地效應還要明顯。 (二)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該農產品來源於某地區,該農產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形成因素很多,但重要的是產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人文因素表現在農民特有的生產方式、傳統的生產技術和工藝,人文因素貫穿於整個農業的生產實踐過程。從本質上看,農產品地理標志是該地域內的農民長期生產實踐智慧的結晶。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講,農產品地理標志是經相關部門核准注冊後形成的,是一種不同於商標的知識產權,這種知識產權形式具有不可轉. 讓性。 (三)農產品區域品牌是某個區域內一群生產經營者所用的一種以地理標志為主的品牌標志,包括無公害產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和有機食品標志等,其基礎是有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或特色農產品大量聚集於某一特定的行政或經濟區域,經過區域地方政府、行業組織或農產品龍頭企業等其他營銷主體有組織的營銷與管理而形成的,是消費者對農產品區域形象的認知,代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區域關系的總和。為此,農產品區域品牌是農產品原產地效應、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一種提升,只有通過經營管理才能形成。 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特性 (一)具有區域公共物品屬性。區域品牌不同於企業品牌,企業品牌是一種私人物品,具有排斥性和競爭性。而區域品牌在該區域則是一種公共物品,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競爭性。區域品牌可以被該區域的眾多經濟主體同時使用,任何使用者都不能阻止他人使用該品牌;同時,該區域范圍內的經濟主體,使用區域品牌並不影響他人的使用,新增使用者也不會增加社會成本。 (二)具有外部性。在經濟學理論中,外部性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另一經濟主體的福利所產生的果。這種影響可以是正外部性(外部收益),也可以是負外部性(外部成本)。當某些經濟主體通過大量的經濟為,如向市場提供優質產品,對區域品牌進行大量的宣傳,使區域品牌形象得以提升,該區域內所有經營同一產品的經濟主體都可受益。也就是說,經營成功的區域品牌,具有良好的美譽度、知名度,該區域品牌會形成「暈輪效應」,會使所有使用該品牌的經濟主體無形中戴上一個神秘美麗的光環,從而促進該類農產品售,這就是區域品牌的正外部性。相反,如果使用該區域品牌的經濟主體出現了某些不良的經濟行為,如制假販假,進行虛假宣傳,將會嚴重損害該區域品牌形象,這時就會產生負外部性,會使該區域內所有共享該區域品牌的經濟主體無辜地或多或少地受到牽連,產生「多米諾骨牌」式的品牌株連危機。 (三)具有「檸檬市場」效應。在所有共享區域品牌的生產經營者中,在缺乏有效管制措施的情況下,往往會有一些經營者向市場提供劣質產品,由於消費者難以在高質量產品與低質量產品之間做出判別,於是消費者就傾向以較低價格去購買低質量產品,而使用同一區域品牌的高質量產品就難以出售,從而產生「劣品驅逐優品」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將使優質農產品的市場難以擴大,農產品質量難以提高,從而導致區域品牌形象提升成為一個難題。 以上三個特性也正是農產品區域品牌在構建和運行中的三大難點,因此,我們在構建農產品區域品牌時,對外要加大品牌的營銷宣傳,對內要有相應的配套管制措施,形成「組合拳」,從而避免農產品區域品牌的負外部性,避免區域品牌的「檸檬市場」效應,不斷提升區域品牌的競爭力。 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必要性 (一)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更好地引導城市居民消費農產品。隨著我國人均GDP 超過2000 美元之後,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將由溫飽向追求營養、安全、便捷、多樣轉變,由此推動農產品迅速升級。因此,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化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二)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使農業生產的資源優勢和特定區域優勢轉化為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農產品的某些質量特徵具有隱蔽性的特點,購買者很難真實完整地了解有關農產品的質量信息。通過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讓農產品質量優勢信息直接地展現在購買者面前。 (三)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克服農業經營的高度分散性。目前,我國農業的突出特徵是非企業化的小規模,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在我國從事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主要是農戶和進行農產品批發與零售的個體戶,而農業企業非常少。這種非企業化小規模經營,難以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化經營,而且在經濟上也不合算,因為實行品牌化要付出成本,如品牌的設計製作和注冊、產品包裝的設計與製作、品牌形象的塑造及其推廣、品牌的管理與維護等,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如果經營規模過小,農產品生產與銷售量過低,就會導致單位農產品成本大幅度提高。這種小規模經營,建立單個品牌是不現實的。而同一區域范圍生產經營同一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共同使用的共有品牌——區域品牌則是可行的。 (四)創建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可以提高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水平。農業生產、加工、銷售與流通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市場機制來進行,要圍繞某種商品生產,形成種養加、產供銷、服務網路為一體的專業化生產經營系列,做到每個環節的專業化與產業化相結合,使每一種產品都將原料、初級產品、中間產品製成最終產品,以區域品牌的形式進入市場,從而有利於提高產業鏈的整體經濟效益。 江西農產品區域品牌現狀與問題 (一)江西農產品區域品牌現狀 江西是個農業大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生態優勢十分突出。江西以佔全國2.5%的耕地,生產了全國4%的農產品,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江西糧食生產,連續四年增產總量達91 億斤,這在江西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又是中國南方唯一連續不間斷向國家提供商品糧的省份。江西充分利用區位和產業優勢,集中主要力量,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豬、水產、水禽、茶葉、柑桔、油茶、毛竹、中葯材、商品蔬菜等十個主導產業,重點建設了一批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培植了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扶持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省共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504個,被認證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363 個,綠色食品達到711 個,在全國排名第六,其中有機食品321 個,位居全國首位。江西農產品共獲 得「馳名商標」或「中國名牌」產品稱號6 個,省名牌產品54 個,江西著名商標84 個。如南豐蜜桔、贛南臍橙、廣昌白蓮、余干黑烏雞、婺源「大鄣山」牌和「天佑」牌有機茶、奉新「碧雲」大米等等,已成為享譽省內外甚至國內外的名牌產品。 (二)江西農產品區域品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經營規模過於分散和細小。在江西省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中,企業規模過於分散和細小。全省農業方面的龍頭企業2096 家,其中銷售收入500 萬元以上的只有580 家,億元以上的只有31 家。目前,江西省有9 家國家級龍頭企業, 100 家省級龍頭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有25 家, 10 億元以上的有3 家,這些龍頭企業平均固定資產3092 萬元,平均銷售收入1.3 億元。和國內市場的農業產業化組織相比,不論在規模還是在銷售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目前實行的「一縣一業」、「一鄉(或一村)一品」,也有可能造成土地、資金、技術的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益。而要在全國的農產品市場上取得成功,必須有一定的規模,否則,該農產品難以走出該營銷區域。 (2)沒有形成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由於農產品區域品牌自身存在著區域公共物品屬性、外部性和檸檬效應,成為了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難點。目前,我省雖然形成了南豐蜜桔、贛南臍橙區域品牌的雛形,但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運作主體的行業協會,還不能在區域品牌運作中發揮有效的主導作用,其職能僅限於「上聯政府、下聯農戶、內聯商家、外聯市場」,還沒有形成「組織農戶、行業自律、內管質量、外找市場、市場調控、品牌維權」的職能,還沒有建立行業協會、經營企業與農戶利益分享的長效機制,沒項基本原則有形成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3)沒有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應鏈。農產品區域品牌的創建必須依賴農產品供應鏈,農產品供應鏈是指農產品沿著農戶、合作組織、加工企業、物流中心、零售商以及消費者運動的一個網狀鏈條。農產品區域品牌與完善的農產品供應鏈關系密切。這是因為在農產品供應鏈中出於整體利益的考慮,它要求整個鏈條中各節點的農戶、加工企業、零售商必須遵守統一的質量標准,以及根據統一標准制定的各環節標准。此外,供應鏈上下游也依靠統一的標准相互約束。比如,農產品加工企業出於本環節的質量與利益考慮,它就會嚴格要求供應鏈的上游——農戶必須遵循供應鏈統一標准,農戶為了能夠存在於本供應鏈中並依靠供應鏈獲得利益,它就不得不根據統一的標准組織生產。由於供應鏈整體利益的要求,就會使得位於該供應鏈所有節點上的個人、企業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從而保證了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 (4)品牌觀念落後。江西是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農民的市場經濟觀念還比較落後,品牌意識更是淡薄,導致農戶和企業創品牌的積極性不高。 國內外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經驗借鑒 (一)法國香檳區域品牌 作為農產品區域品牌重要標志之一的地理標志制度起源於法國,已有100 多年的歷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農產品當推法國葡萄酒——香檳。法國建立了完善的保護地理標志的法律法規體系。具體包括:第一、主管部門發布法規,具體規定原產地域范圍、傳統工藝方法、產品質量特性要求以及市場監督等。第二、由政府授權的行業或協會發布經國家認可的、強制性的《實施細則》和《操作規范》。如種植要求、加工日期、使用工具、採摘方法、窖藏要求等。具體來說,法國對香檳酒生產過程是十分嚴格的,不僅規定了葡萄的生產區域,還對用作葡萄酒的葡萄,每公頃種植多少棵,每棵結多少果穗,每穗結多少顆粒,每公頃產量的上限都有嚴格的規定,超過的產量不能用於製造原產地名稱的葡萄酒。甚至要求釀酒工藝過程中的翻動橡木桶,仍 然沿用傳統的人工方法,而不使用機械。法國政府在保護地理標志方面有先進的理念。法國政府認為,地 理標志屬於國家的無形資產和文化遺產,屬於公權范疇,要受到國家保護和監督的。國家授予私營個體組成的集體、協會以使用權,地理標志是私營者使用的公有財產。政府的主要職責是保證原產地域產品來源的真實性,保證產品質量、信譽,防止侵權,維護農戶和酒商的共同利益。 (二)美國新奇士區域品牌 新奇士區域品牌屬於美國新奇士桔農協會。美國新奇士桔農協會是美國10 個最大的非營利性購銷合作社之一。新奇士桔農協會的前身是南加利福尼亞水果銷售協會(Southern California Fruit Exchange),是於1893 年8 月29 日,由洛杉磯100 多名桔農代表發起而成立的。協會對柑桔制定分級標准,控制產品質量,為本地區60 戶柑桔生產者提供運銷服務。後來,隨著協會規模的擴大,協會更名為新奇士桔農協會(Sunkist Grower ),確定商標為Sunkist,在其交易水果的包裝上都有「Sunkist Orange」商標。新奇士桔農協會是一個非盈利性的合作社組織,財產由成員共同擁有,在市場運作上採取公司管理模式,實行職業化和專業化經營管理,聘用專職總經理。協會組織結構由社員大會、董事會、總經理和員工4 個層次組成。協會運作資金主要來自政府對果農的退稅和對農業的預算補貼,以及會員繳納的會費。新奇士桔農協會的運作模式之一是「合同制」。果農、果園管理公司、包裝廠等自願加入成為股東之一,將產前、產中和產後各環節形成合同制的利益分配機制。協會使用統一的商標,全球統一價格,避免成員之間的價格競爭。總部接到訂單後,將訂單分散到60 多個包裝廠,包裝廠根據情況向果農收購果實。新奇士桔農協會特別重視區域品牌營銷,協會向全世界各地派出營銷代表,並已建立起區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銷售網路信息體系及客戶管理系統,利用先進的營銷理念及手段,宣傳推廣新奇士區域品牌,新奇士桔農協會已建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協會使用統一的種植標准,嚴格控制產品質量。果實採用全套流水線全自動選果及包裝,使果品大小、色澤保持一致,每箱按72、88、100 只果實3 種規格包裝,每箱果實都打上包裝廠及責任人標記,一旦發現問題,可迅速追溯到經辦責任人。協會還建立起果樹信息檔案管理系統,對每一株果樹的品種、品質特性及成熟期都有記錄,其中成熟期能夠精確到周,大大提高了果實收購速度,從接到訂單到裝箱運輸只需2—3 天時間。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通過新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品種改良等手段,調節果實成熟期,使果實分期上市,形成了4—10 月成熟的夏橙和10月至翌年4 月成熟的臍橙等品種系列,全年在不同時期均有果實上市。 (三)西湖龍井與大佛龍井 浙江省農產品品牌化走在全國的前列。西湖龍井區域品牌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鄉及其相鄰幾個鄉鎮共168 平方公里范圍內所產的龍井茶,稱「西湖龍井」,已獲得「原產地」認證;除此以外的浙江省其他茶產區所產龍井茶,叫「浙江龍井」。「浙江龍井」茶葉年產量約為5000 噸,而「西湖龍井」茶葉年產量僅為300 噸左右,「西湖龍井」的價格每公斤單價高達數千元,大大高於「浙江龍井」。浙江省新昌縣有好茶,但由於企業、茶農的實力不夠,一直沒有打造出一個好的茶葉品牌,又不甘於做「浙江龍井」的一分子。於是, 浙江省新昌縣政府提出了創建「大佛龍井」區域公共品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新昌縣政府統一新昌幾十個綠茶牌子,申請了原產地保護,命名了新品牌「大佛龍井」。縣名茶協會根據自願和鼓勵使用的原則,依法管理,實施標准,實行統一名稱、行規、包裝、管理。目前已獲商標使用許可證的經營戶140 多戶,對「大佛龍井」名茶進行了有效的監督管理。同時,縣政府積極扶持標准化名茶加工廠和良種茶園的發展。新昌縣政府每年撥出巨款支持在全國對「大佛龍井」區域公共品牌的營銷宣傳和用於大佛龍井專賣店的建設。該縣還通過舉辦茶文化節、茶攝影活動、茶葉詩會、茶葉筆會、茶藝茶道表演等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動,不斷挖掘茶文化內涵。「大佛龍井」通過新昌縣政府、行業協會、企業、茶農多方努力,使「大佛龍井」成為全國較為著名的綠茶區域品牌。 對策研究 江西創建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策略選擇 (一)政府應搞好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 不同區域地理環境、土質、溫濕度、日照等自然條件的差異,直接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形成。各級政府應根據本地的農業資源狀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農產品區域布局,避免特色農產品生產的無序性和盲目性,真正做到特色農產品有特色。針對目前農產品發展的「塊狀經濟」,即所謂的「一村一品」的現狀,政府應積極主導,在全省構建3~5 個地級市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布 局,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為將來在全國推出3~5 個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區域品牌做好准備。 (二)做好證明商標注冊和地理標志申報工作 增強行業協會、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紀人、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的商標意識,鼓勵支持農產品商標注冊。同時,對區域內現有的農業品牌要進行整合,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加強協作,支持和鼓勵傳統農產品、歷史品牌產品的集中產區,積極申報原產地保護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提升農業特色產業,打造農業區域品牌。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加強與工商部門、質檢部門的協作,推進農產品商標和證明商標的國際注冊,實現國際知識產權保護。 (三)積極探索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組織模式 由於農產品區域品牌的三大特性,導致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組織職能要做到「組織農戶、行業自律、內管質量、外找市場、市場調控、品牌維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監督機構(行業協會)+企業+原料基地(農戶)」 的組織模式正在蓬勃興起,該模式不僅優化了農業組織結構,還增強了農戶的市場經濟適應能力,尤其是調動了地方政府、原產地企業、農戶的積極性,已成為當前農產品區域品牌組織創新的新模式。但是,在農產品區域品牌約束條件下,如何構建「政府監督機構(行業協會)+企業+原料基地(農戶)」的組織模式成為產業一體化組織,如何構建其利益分配機制?仍然需要我們不斷研究的課題。 (四)建立農產品區域品牌的供應鏈體系 目前,農產品進入超市銷售為農產品供應鏈的建立提供了基礎,現代物流要求農產品在配送和銷售過程中,符合現代物流的技術標准,並要對流通過程中的包裝、搬運、庫存等質量進行控制。因此,建立農產品區域品牌供應鏈體系,並整合供應鏈中各部門、各單位的資源,按照相關的統一標准,實施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才能切實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標准體系的完善。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大力實施農業標准化。要廣泛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內先進標准,制定和實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開展全程質量控制。2、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結合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以特色主導產業為重點,建成布局合理、職能明確、專業齊全、運行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優化整合檢測資源,配備現代化監測儀器設備,加強檢測機構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3、增加科研投入,積極開發新品種。 (五)實施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營銷創新 政府要積極主動,通過各類展示、展銷活動,充分運用各種媒體,推介農產品區域品牌,宣傳農產品區域品牌,形成政府重視、企業主動、消費者認知、多方合力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的良好氛圍。積極幫助行業協會、農業企業做好農產品區域品牌營銷宣傳,實施農產品區域品牌口碑傳播,擴大農產品區域品牌知名度,積極推進專銷櫃、放心店建設,發展對外貿易,提高農產品區域品牌價值。同時,要加強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增強市場服務功能。 (六)鼓勵農產品區域品牌中的龍頭企業上市 政府要積極爭取發改、財政、科技、工商、稅務、質檢等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創造條件,從人才、資金、稅收等方面予以支持,盡快形成「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市場拉動」的良性互動格局,共同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政府重點要鼓勵農產品區域品牌中的龍頭企業上市。資本市場對農業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首先,資本市場可以給龍頭企業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多元化資本運作平台。其次,龍頭企業上市能夠提高農產品區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形象,對業務拓展和區域品牌建設也有正面的幫助。 作者:許基南 江西財經大學產業集群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 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 附註: 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東南三角地區的腹地。全省有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總人口4300多萬,土地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江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適合發展農業。 江西是一個綠色的家園,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全省森林覆蓋率高達60.07%,位居全國第二位;礦產資源豐富,銅、鎢、鈾、鉭、稀土和金、銀被譽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旅遊資源豐富,有革命聖地井岡山、風景秀麗的廬山、鍾毓靈秀的三清山、道教發源地龍虎山等四大名山,以及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水資源豐富,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贛江、撫河、信江、修河和饒河為江西五大河流。鄱陽湖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鳥棲息地。 江西是一個農業比重較大的省份。江西以佔全國2.5%的耕地,生產了全國4%的農產品,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和商品棉基地。糧、豬、油、菜、果、茶、葯、桑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在總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江西農產品品種日趨豐富,品質日益改善,質量安全水平迅速提高,均衡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多年來,江西堅定不移地實施大開放主戰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江西建成融入國際國內分工體系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優質安全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高素質勞動力培養輸送基地和面向海內外的旅遊休閑後花園等「三個基地,一個後花園」的發展思路,明確了「希望在山、潛力在水、重點在田、後勁在畜、出路在工」二十字的農業發展方針,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省已初步形成了贛南柑橘主產區、贛北早熟梨主產區、贛中生豬主產區、贛中北綠色大米主產區、鄱陽湖蝦蟹主產區、泛鄱陽湖水禽主產區等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六大優勢農產品產區。其中鄱陽湖水產品、贛南臍橙、贛中北「雙低」油菜、贛中北棉花等還被列入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 江西充分利用區位和產業優勢,集中主要力量,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豬、水產、水禽、茶葉、油茶、毛竹、中葯材、商品蔬菜等十個主導產業,重點建設了一批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培植了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扶持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安遠和南豐縣的水果基地、永豐和高安縣的蔬菜基地、修水和婺源縣的茶葉基地躋身全國首批100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縣行列。全省現有14個國家級和259個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共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504個,被認證為全國無公害農產品363個,綠色食品達到711個,在全國排名第六,其中有機食品321個,位居全國首位。江西大米、生豬、油茶、贛南臍橙、南豐蜜桔、獼猴桃、大鄣山有機茶、廣昌白蓮、南安板鴨、泰和烏雞等特色農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江西更是投資者的樂園。江西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農業資源吸引了國內外投資商,到江西投資農業的客商逐年增加。「十五」期間,全省農業實際利用國內外資金近300億元。2004年建立泛珠三角和中部地區區域合作機制以來,江西與區域內各省區的農業經貿往來加強,特別是與廣東、福建、廣西、香港、澳門等泛珠三角地區的農業合作項目增多,合作層次不斷加深,合作領域更加廣泛。招商引資也帶動了農產品出口貿易,江西供港生豬、供港蔬菜、供港水產品已在香港打出了品牌;大鄣山有機茶占據歐盟綠茶市場的七成以上;江西的河蟹、青蝦、鰻魚、鱖魚等特種水產品,年出口穩定在6000萬美元以上,連續多年居全國內陸省市水產品創匯第一名。 2008年江西重點招商領域: 一是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和高新技術項目。根據我省農業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規劃,以引進具有集聚效應的產業化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為重點,以優質高產農作物和養殖業新品種選育及其產業化為核心,引進糧、棉、油、水果、蔬菜、花卉、中葯材、特種水產、畜禽等優質種畜種苗和高新生產技術,建設繁育基地。 二是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物流建設項目。重點引進濃縮果汁、天然果肉原汁、果汁果肉飲料、果蔬混合飲料、有機蔬菜、保健茶、小包裝鮮熟肉、斑點叉尾魚回、烏魚、龍蝦(青蝦)加工項目,引進一批糧食、生豬、肉牛、地方良禽、水產品、水果、茶葉、花卉、蔬菜、葯材等產地批發市場和銷地批發市場建設項目。建設農產品物流中心、農資配送和連鎖店,在武漢、鄭州等大中城市創辦優質農產品銷售窗口。 三是農用生產資料高新技術生產項目。建設生物肥料和生物農葯生產基地,促進高效生物肥料和高效、低毒、安全生物農葯的推廣和應用;促進肉牛、奶牛、特種畜禽、特種水產專用飼料的開發與產業化;開展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等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 四是以合作、租賃等形式,推進農業企事業單位改制。我省農業廳下屬企事業單位土地、人才資源雄厚,鼓勵採取技術合作、收購、兼並、租賃等多種形式進行嫁接和改造,把農場、企業建設成各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利用農業科研所、學校人才和技術優勢,加強與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與交流,建成農業高技術推廣和科研示範基地。 如今,江西人民正以開放的理念,創新機制,積極營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環境、誠實守信的人文環境、開明開放的政策環境、高效快捷的辦事環境和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江西有最美的生態環境、有最純朴的鄉風民情,江西有市場、有發展後勁。熱忱歡迎各位朋友前來江西參觀考察、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❺ 農產品開發的意義

開發新產品,無論對於社會還是對於企業本 身,都具有重要意義。具體如下:

1、有利於及時適應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變化,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人們的社會需要又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當今時代,消費需求的變化周期越來越短。

很多產品原來幾年、十幾年一貫制,現在一兩年、甚至幾個月就發生變化。因此,企業只有不斷創造新產品,才能不斷適應這種需求變動的趨勢。

2、有利於企業在激烈的市場中增強競爭實力開發新產品可增加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在顧客心中維護企業的聲譽和形象,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不管一個企業的市場地位多麼穩固,如果不注意改進產品,肯定要被淘汰。

在目前的市場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表現在價格、促銷手段方面,還大量地表現在產品的設計、包裝上,並且,消費者對產品的評估更注重的是產品的質量、功效、外觀及服務,只有引起消費者興趣的新產品,才會更受到他們的歡迎。

3、有利於企業減少風險,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大多數企業雖然經營多種產品,但企業的大部分盈利往往集中在少數幾個新產品上。在現代市場中,產品市場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一旦企業的主要盈利產品進入衰退期,企業的利潤就會大受影響。

因此,企業只有不斷開發新產品,使自己擁有更多的拳頭產品,才可能減少當原有產品一旦出現市場疲軟而引起 的風險。同時,企業通過開發新產品,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增加收人和提高經濟效益。



依據

農產品開發首先要考慮到目標顧客群及其購買行為特徵不同顧客群對農產品有不同的要求。以鮮奶製品為例,城市消費者重視營養、方便、口味和新鮮,農村消費者則重視價格,而中間商則強調經營鮮奶製品的贏利率。

農產品開發必須能夠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功能的要求如鮮奶製品有補充營養、增強體力、方便小食等功能,新產品開發時應充分考慮消費者所追求的產品主要功能是什麼。

農產品開發必須考慮到目標市場環境因素。如必須符合政府頒布的產品質量標准、動植物檢疫標准,不違背目標市場的社會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等。

農產品開發必須從產品的整體概念出發,搞好核心產品、有形產品和附加產品等層次的開發。

❻ 淺談種子市場營銷的論文

種子市場的開放,使我國種子永遠告別了短缺經濟,種子市場已進入了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營銷領域的競爭將日趨激烈。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淺談種子市場營銷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淺談種子市場營銷的論文篇一

《玉米種子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作者:李文明,蘇桂華,張紅艷,徐艷榮

摘要:闡述了公主嶺市玉米雜交種子的供銷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對策,以維持玉米種子市場的秩序。

關鍵詞:玉米;種子質量;存在問題;對策

種子是農業生產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產資料,其中種子的純度和質量是衡量種子好壞的主要指標,兩者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近年來,玉米生產中種子質量事故時有發生,影響了農業生產,損害了農民利益。因此,經營者和種植者正確掌握玉米種子的鑒別方法,對確保玉米高產具有重要意義。

1玉米雜交種子市場現狀

公主嶺市是產糧大市,全市共24個鄉(鎮),玉米常年播種19萬hm2,玉米雜交種子年銷售1.8萬t左右。隨著種子體制改革的進行,國有種子部門已徹底退出種子生產經營市場,種子的供給工作基本由種子公司和個體代銷戶來完成[1]。全市現有1個種子公司、個體代銷戶110個,銷售的玉米品種有97個。

2玉米種子市場存在的問題

2.1經營主體較復雜,市場監管難度大

國有種子部門退出種子生產經營市場後,玉米雜交種的經營主渠道雖仍為種子公司和鄉鎮農科站,但個體種子經營戶的數量迅速增加,經營主體由高素質的單一體變為復雜的混合體。個體經營者素質不一,一些不合理、違規的經營行為如個體經營戶間換種或再次批發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擾亂了種子市場秩序。

2.2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經營活動不規范

玉米雜交種子是季節性強的特殊商品,經營時間相對較短,購買時間較為集中,在經營種子時,種子銷售者不具備相應的素質條件;在銷售種子時無法出具銷售憑證,使得其所售種子無可追溯性,無經營檔案可查,有的經營者甚至在到自己經營場所所在地之外的鄉(鎮)去擺攤設點,銷售種子。

2.3假冒偽劣種子在市場上時有出現

有些陳種在第2年甚至第3年仍進行銷售,由於個體戶倉儲條件有限,種子保存不規范,很難保證種子的發芽率達到國家標准,對農戶造成過多成本投入或直接經濟損失。一些個體戶或不法商販,為牟取私利,甚至冒用別人品牌,盜用他人成果,直接欺騙農戶,損害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2]。

2.4農戶缺少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不少農戶在購種時,為圖方便和省錢,或盲目求新,不到正規的種子經營場所購種,不索要銷售憑證。有的經營者以促銷為由,發放一些紀念品,使很多農戶為貪圖小便宜而上當受騙。這些問題一旦出現,很難索取賠償,使得農民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3對策

3.1強化玉米種子選擇與鑒別

3.1.1選種原則。明確當地自然條件是否適於玉米生長,如土質、地力、積溫、降水、光照、無霜期等,預先了解市場,根據當地自然條件,正確選擇適宜品種,特別要明確所選品種的特性能夠適應於當地環境條件,明確所選品種栽培技術,最好選擇有信譽的大型售種企業的良種,同時要注意種子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有效,是否符合規定標准,品種說明是否滿足需求。選購專用玉米品種一定要到誠實守信的正規商家或育種科研單位購買[3]。此外,在玉米生產上,最好不要使用陳種,尤其不能使用貯存3年以上的陳種。另外,種子的生育期對玉米產量也有很大影響,過早收獲使植株不能合理利用當地的有效積溫,達到高產的目的,過晚則玉米不能正常成熟,致使收獲時水分過大,不易貯藏而發霉。

3.1.2鑒別種子。一般陳種經過較長時間的貯存和乾燥,顏色變得深暗,胚部較硬;易受蟲蝕,將手伸進種子堆內拔出時,手上有粉末。新收獲的種子色澤鮮亮,隔年陳種色澤較暗,自交籽粒有淺色粒存在。此外,如果自交系或雜交種中混入異品種種子,則可根據籽粒類型鑒別。雜交種的形狀、大小一般都與母本種子相同。一般一個制種區的玉米雜交種形狀大小比較均勻一致,購種時應注意[4]。

3.2加強種子管理隊伍素質建設

一是建立健全種子管理機構,完善檢驗、行業管理、品種管理、綜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使之相互協調,規范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範推廣體系,完善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加大試驗示範力度,提高玉米種子試驗、示範、推廣的水平,為新品種審定工作提供科學、准確的數據,同時也為玉米種子的市場准入提供依據。

3.3相關部門加強合作

加大玉米種子市場監管力度,加強與工商管理、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等部門或單位的合作,在玉米種子銷售的旺季,大力開展種子市場清查工作,嚴厲打擊制假販假、以次充好的行為[5]。特別要加強對在鄉村市場擺攤設點及走村串巷的游商小販的清查力度,對證照不全和種子經營檔案不全的經營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處,對銷售假冒偽劣種子的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3.4規范種子市場秩序

對於新引進的品種,特別是省外品種,由於不同區域,其氣候差異較大,所以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實行種子市場准入制度,對於不適宜在公主嶺市進行種植的種子,一律不準進入市場,並禁止其銷售。此外,還需定期或不定期對經營者的種子經營檔案進行檢查、核對,從而保證其所銷售的種子具有可追溯性,嚴格把好玉米種子市場准入關和種子源頭關。

3.5加強宣傳教育

各級政府部門要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和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在全市各鄉鎮的集市宣傳相關法律法規,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對經營者和廣大農民群眾講授識假辨假的相關知識,讓制假販假者無利可圖。同時,教育種子經營者自覺遵守市場秩序,自覺接受監督檢查,自覺建立健全的種子經營檔案,共同維護種子的市場秩序[6]。

4參考文獻

[1]徐玉峰,蔣先林.玉米種子市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雲南農業,2009(8):49.

[2]李娜.玉米種子選購原則與播前種子處理[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08(10):8.

[3]張曉華.快速鑒定玉米雜交種純度的兩種方法[J].中國種業,2009(3):30-31.

[4]郭潤蓮.雜交玉米種子田間檢驗技術[J].種子科技,2009(9):36-37.

[5]蔣先林.玉米種子市場存在的問題與管理對策徐玉峰[J].種子科技,2009(8):16-17.

[6]董瑞春.談如何鑒別玉米種子質量[J].現代農業2009(4):52-53.

淺談種子市場營銷的論文篇二

《淺論種子企業的服務營銷》

摘要:種子市場的開放,使我國種子永遠告別了短缺經濟,種子市場已進入了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營銷領域的競爭將日趨激烈。闡述了服務和種子服務營銷的涵義,論述了種子企業實施服務營銷的必要性,探討了種子服務營銷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種子企業;服務營銷;必要性;體系構建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頒布實施,我國種子市場已進入了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面對種子的同質化、營銷的戰國化、品牌的近似化,一方面多數種子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種子用戶滿意度越來越低。如何突破這個“瓶頸”,筆者認為實施服務營銷已成為種子企業營銷重中之重。

1服務和種子服務營銷的涵義

迄今為止,對服務的定義,眾說紛紜。菲利普·科特勒認為:“服務是一方能夠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無形的任何行為或績效,並且不導致任何所有權的產生。它的生產可能與某種物質產品相聯系,也可能毫無聯系。”[1]也有學者認為:“為滿足購買者某些需要而暫時提供的產品或從事的活動。”[2]A·佩恩認為:“服務是一種涉及某些無形性因素的活動,它包括與顧客或他們擁有財產的相互活動,它不會造成所有權的變更。條件可能發生變化,服務產出可能或不可能與物質產品緊密相聯”[3]。AMA(美國市場營銷協會)認為服務主要為不可感知,卻使慾望獲得滿足的活動,而這種活動並不一定需要與其他的產品或服務的出售聯系在一起[4]。

上述定義說明:①服務提供的基本上是無形的活動,可以是純粹服務,也可以與有形產品聯系在一起,是整體產品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②服務提供的是產品的使用權,並不涉及所有權的轉移。③服務對購買者的重要性足以與物質產品相提並論。

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服務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服務產品,服務產品為顧客創造和提供的核心利益主要來自無形服務;二是功能服務,產品的核心利益主要來自有形的成份,無形的服務只是滿足顧客的非主要需要。與服務的這種區分相一致,服務營銷的研究形成兩大領域,即服務產品營銷和顧客服務營銷。服務產品營銷的本質是研究如何促進作為產品的服務的交換;顧客服務營銷的本質則是研究如何利用服務作為一種營銷工具促進有形產品的交換。

通過對服務的含義、特徵和分類的理解,筆者認為:種子服務營銷就是種子生產經營者站在顧客角度為種子用戶提供專業咨詢、心理滿足、購買方便、使用指導、使用價值跟蹤等營銷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活動,目的就是增加種子的使用價值和用戶的滿意度。種子服務營銷屬於顧客服務營銷,它的核心理念是提高種子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通過取得種子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來促進種子的交換,最終實現種子營銷業績的改進和種子企業的長期成長。

2種子企業實施服務營銷的必要性

2.1種子的自然屬性呼喚服務營銷

種子具有生命性、技術密集性、使用時效性和生態區域性等自然屬性,種子這些自然屬性說明種子是繁衍後代的載體,是物化了的科技成果,具有較大的潛在價值。隨著現代生物技術與農業科學的結合,種子的品質、產量、抗性等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為農業的增產、增效提供了更大的價值空間。但種子價值的最終實現除了種子自身品質外,還必須與外部的自然條件(溫度、濕度、水分、土壤等)、栽培技術、管理技術、加工工藝等相匹配。正如農民常說:“三分種,七分管”。要使農民所購種子獲得最大效用和滿足,種子經營者必須重視良種與良法的配套,必須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向農民傳授與良種相配套的種、管知識和技術,包括農作物的良種選擇、栽培技術、病蟲草防治、配方施肥等技術要領,否則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種子的復雜自然屬性決定著農民對各種服務的依賴性。因此,種子企業必須向農民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服務。

2.2種子行業的競爭環境需要服務營銷

隨著種子進入市場,參與競爭,打破了計劃經濟時代國有企業種子公司一統天下的局面,呈現出國有、民營、合資、集體等多元化公平競爭的種子新格局,特別是杜邦先鋒、孟山都、先正達等跨國公司的強勢介入,種子競爭強度更趨白熱化,種子競爭手段更趨日新月異,如強行鋪貨、賒銷、高額返利、廣告促銷、贈出國名額、獲旅遊大獎等等。雖然花樣不斷翻新,效果卻未見明顯,營銷費用不斷增加,企業效益日漸下滑。企業無計可施,只能被動應付;同時農民對種子的需求日益多樣化,不僅要求種子企業提供高產、優質、廉價的種子,而且更需要各種各樣的附加服務,從而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要。正如美國市場學家西奧多·萊維特所說:“新的競爭不是發生在各個公司的工廠生產什麼產品,而是發生在其產品能提供何種附加利益”[5]。而這種附加利益的核心就是贏得消費者芳心的服務,產品的誕生就意味著服務的開始。種子企業不但出售產品,亦是經營至誠至堅的服務。現在越來越多的種子企業認識到,搞好銷售是第一次競爭,搞好服務是第二次競爭,第二次競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帶來的結果是聯絡客商情感,培養種子用戶忠誠度,提高企業聲譽和種子競爭力。可以斷言:21世紀將是服務經濟的世紀,種子行業已經到了服務制勝的時代。

2.3種子的營銷狀況要求服務營銷

隨著種子的開放,我國種子市場已告別短缺經濟,將持續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買方市場已經形成,種子營銷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隨著農業生物技術日益發達,主要企業種子差異性逐漸縮小(質量、價格、品牌、促銷都已相差無幾),農民對種子的服務越來越苛求,種子服務在競爭中的地位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服務已上升為競爭的重要環節。加之種子使用者單個購買量小,分散度高,而且科技文化素質低,客觀上要求種子經營者向用戶提供更多的有效服務。種子服務營銷正是基於種子營銷狀況出發,在提供有形種子同時,向農民提供一系列的服務,使市場營銷的本質內涵得以全面實現。正如雙S專家(銷售專家-Sales、服務專家-Services)理論認為:通過銷售來提供服務,通過服務來促進銷售[6]。

3種子服務營銷的構建

3.1樹立全員服務營銷意識

種子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而種子服務是企業生命的靈魂。在激烈的種子市場競爭中,樹立全員服務營銷意識顯得尤為重要。種子服務具有復雜性、季節性和時效滯後性,種子服務的全過程不是由一個人的簡單勞動就能完成的,他涉及到多個部門(采購、銷售、技術、氣象等)、多個環節(銷售、栽培、植保、加工等),種子使用價值的最終發揮是由多個部門和多個環節共同提供服務作用的結果。種子服務好似一根完整的“鏈條”,如果某一環節出了問題(服務不好或出差錯),就可能影響種子使用價值的發揮,還可能影響到種子用戶的“滿意度”,甚至“鏈條”斷裂。因此,企業每個部門、每個環節、每個人都要圍繞種子市場運轉,為種子服務使勁出力。每一位員工在工作時將自己轉換為種子消費者角色,“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供應部門把好原料采購關;生產部門生產最優質的產品;質檢部門控制生產全過程,把好產品出廠前的最後一道關,為種子用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財務部門要有好臉子,特別是營銷政策兌現時,財務部門要有耐心按程序及時辦理,確保商家利益和資金周轉;企業高級領導應經常深入市場了解農民的需求,拜訪客戶解決問題,根據市場狀況制定下一步更符合市場實際的營銷策略。只有全員重視服務營銷,那麼這個企業才在有希望。如美國先鋒種業公司“第一想的是農民”,許多人考察先鋒種業公司後感慨地說:“比較而言,我們賣的是種子,先鋒種業公司賣的是服務”[7]。

3.2建立一套完善的種子服務營銷體系

服務營銷體系是現代市場營銷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構建一個行之有效的種子營銷服務體系,將大大提升種子品牌和種子形象,促進種子企業與種子用戶的相互溝通,提高種子用戶的滿意度和企業競爭力。

3.2.1建立一個完善的種子服務營銷網路。一個完善的種子服務營銷網路是服務營銷的前提。具體來講,一定規模和實力的種子企業必須建立一套靈活多變形式多樣的服務網路。如專家咨詢網路、服務熱線網路、技物連鎖網路、營銷人員服務網路,還要不定期地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及招貼畫等隨時為廣大農民答疑解惑,指導種植技術及病蟲草害防治等實用技術,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如,安徽宇順種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宇順種業公司)建立了多種形式和多種層次的種子服務網路:一是核心層次——公司的客戶服務部。客戶服務部長年聘請3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農業專家,負責編寫各區域農技服務總體方案及相關技術資料,排解重大技術難題,主持大型技術講座並通過專家咨詢和服務熱線開展咨詢活動。二是關鍵層次——該公司與各鄉鎮農技站組建技物連鎖服務網。鄉、鎮農技站負責對宇順種業公司擬定的技術服務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使技術方案更加符合當地生產實際和適應農民需要;負責種植技術的宣傳、培訓、指導及病蟲害的測報和防治。三是基層層次——各區域專職農技人員及營銷員。他們直接服務於經營網點和各區域農戶,負責配合公司和農技站做好試驗、示範工作,組織區域級農民培訓和技術咨詢,並以此為突破口帶動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8]。此外,該公司還與“安慶市農村經濟信息中心”聯合舉辦《安慶農網信息報》;開通了1600121農業專家咨詢熱線和投訴電話,免費發放各種資料和農業科普書籍,積極開展“萬村千鄉”培訓工作。宇順種業公司通過形式多樣的服務,大大提升了該公司在皖西南及周邊地區(江西、湖北)品牌形象,拓展了市場,促進了銷售。

3.2.2建立全程服務體系。服務是商品組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營銷為王”的年代裡,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服務營銷在整體營銷中的作用,市場營銷理論中的產品整體概念也包含了服務。種子行業是一個技術性強、生產周期長、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很大的弱質行業,種子企業應敢於捍衛“種子出門,負責到底”的企業全程服務理念,對用戶負責,讓用戶滿意,不斷改進和完善服務態度和服務方式,搞好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從而塑造企業形象,樹立企業信譽,創建企業名牌,使企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①售前服務。售前服務就是把種子信息迅速、准確地傳遞給潛在農戶,消除農戶對種子的顧慮,刺激其購買慾望,促使其盡快購買。種子企業要以真誠的態度廣泛宣傳種子營銷信息,及時准確發現潛在與目標客戶的需求特點,然後結合所售種子的實用屬性,站在用戶的角度做有針對性的服務解說與適合的推介;做好新技術、新品種的示範推廣及傳授工作,使農戶在購種前就了解各種子的特徵特性,以便因地制宜地選擇種子,真正做到“先服務後行銷,服務現在,行銷未來”。除此之外,種子企業還要實行種子質量承諾制度,保證種子出門,負責到底,消除農戶後顧之憂。②售中服務。售中服務就是一方面要使農戶進一步了解種子的優點、種性和使用方法;另一方面要通過禮貌、周到、熱情的服務,使農戶在精神上感到滿足,從而迅速購買。在種子銷售季節,種子企業應詳細介紹品種的栽培技術,經常詢問經銷商和農戶,了解品種在當地的適應情況及種子質量情況,使各種信息得到及時反饋,從而更好地為農民服務。企業營銷人員還要深入經銷商店內幫助經銷商配貨銷售種子,保證銷售渠道的順利暢通。要簡化營銷過程和手續,想方設法滿足用戶要求,如提供精美的手提袋或小包裝,配貨上門等貼心服務。企業銷出去的種子不僅要開發票,而且要發放信用卡,填寫購種戶村名、姓名、電話,以便售後跟蹤服務。③售後服務。售後服務就是解決種子使用中的問題,降低農戶使用成本和風險,增加使用效益,使農戶成為回頭客或種子的宣傳員。在種子售出後,做好售後服務工作。結合農事季節,注意跟蹤種子在種植中的表現,多印製技術資料,深入田間地頭,開技術短會,結合農民遇到的問題,給農民傳經送寶,手把手地給農戶傳授配套栽培技術,指導農戶種植和管理,做農民的貼心人。要履行各種承諾,對於出現種子糾紛,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本著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及時處理,採取補救措施,降低損失,合理補償,不但能留住老客戶,還有助於發展新客戶,提高全程服務的信譽度,為營造和諧的種子市場做出應有的貢獻。

3.3建立一個轉運規范的服務營銷模式

❼ 如何突破農產品營銷問題畢業論文

可從農產品質量提升與管理,農產品品牌塑造,農產品線上線下營銷推廣,農產品售後服務與反饋四個方面來談。如您有更多問題,歡迎繼續追問哈

❽ 求論文一篇,題目是《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狀況及發展對策》。

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現狀與發展策略
摘要】本文總結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狀況及特點,分析了農產品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問題,並
提出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產品國際貿易綠色貿易壁壘
農產品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加入
%&』以後,農產品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
農產品出口國和第四大農產品進口國。但我國農產品國際貿
易仍然面臨著農產品質量不高、綠色貿易壁壘和農產品反傾
銷等問題。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大力發展農產品國際貿
易具有戰略意義。
一、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特點
!"從農產品進出口額來看。())(#())$年,農產品進出口
額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創歷史最高水
平,農產品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農產品國際貿易由順差
變為逆差。())*年我國農產品進出口總額突破了$))億美元
大關,已跨入世界農產品貿易大國的行列。
盡管我國農產品貿易增長較快,但貿易額在我國對外貿
易總額中的比重卻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相比較而言,在許多
國家的貿易結構中,農產品貿易居於重要地位。這反映出我國
產業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正在不斷優化升級,同時也說明我
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仍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從農產品出口市場結構來看。亞洲仍是我國農產品第
一大出口市場,市場份額略有減少,但對歐洲、北美洲出口市
場份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國農產品尤其是穀物、肉類、蔬
菜、水產品等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國家和地區;歐洲是
我國農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北美洲為第三大出口市場。
$"從農產品出口格局來看。以蔬菜、水果、畜產品、水產品
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這主要是因為我國農產品的質量不斷提高且價格具有比較
優勢。!""#年,我國蔬菜進出口貿易順差達$%億多美元;水
果進出口貿易保持&"億多美元的順差。!""』年我國水果出
口量為$(#)(萬噸,同比增長&()(*,出口額為!")$億美元,
同比增長!$)』*;進口量為&&#)』萬噸,同比增長%)+*,進口
額為()(億美元,同比增長&!)%*。
!"土地密集型農產品呈現出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的趨
勢。其中,穀物出口大幅增長、進口大幅下降,呈凈出口格局,
這主要得益於近兩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恢復性增產,供求
關系得以改善。從品種來看,小麥進口顯著下降,玉米出口大
幅度增長。同時,食用油籽進出口雙增長,貿易逆差擴大;食
用植物油出口增長,進口有所下降,貿易逆差縮小;食糖進出
口雙增長,貿易逆差有所擴大。
基於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過去有優勢的大宗
農產品出口價格競爭力下降;過去出口量較大的部分農產品
出口幅度縮小;出口產品結構由以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為主轉
向以勞動和資本密集型農產品為主;當前具有出口潛力的農
產品的市場開拓能力不強。
二、現階段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存在的問題
#"農產品出口多為初級產品,質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
技術創新不足、缺乏品牌產品。我國的農業生產以家庭為單
位,分散經營,導致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現代化和標准化程度
很低。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水平還相當落後,很多環節尚未
與國際接軌,產品質量無法滿足國際市場的要求。我國人多
地少,農戶均耕地不足")』公頃,導致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很
高。由於產品質量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我國目前農產品出口
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實質上依賴於低價競銷,農產品附加值較
低,這既不利於農產品出口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又限制了
我國勞動力資源優勢的發揮。與此同時,我國農產品的技術
含量低、傳統產品多、創新產品少、新品種研發和技術創新的
能力不強,不能適應國際市場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並且農產
品生產企業缺乏品牌意識,基本沒有在國際市場上馳名的
品牌。
$"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大門雖已打開,但這並不意味
著國際貿易門檻的降低。非關稅貿易壁壘特別是綠色貿易壁
壘的強化,對我國農產品的出口構成了嚴重威脅。綠色貿易
壁壘是指為了保護有限資源、環境和人民身體健康,通過制
定一系列嚴格的環保標准,對來自國外的產品或服務加以限
制。一些發達國家出於特定目的,已將其演變為一種技術壁
壘,以此來限制外國農產品的進入。目前,綠色貿易壁壘已成
為制約我國農產品出口的最大障礙,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業結
構的戰略調整,幾乎所有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均面臨著綠色貿易壁壘的限制。
%"農產品出口管理體制不完善,國內企業盲目競爭。當前,
我國政府對農產品出口實行多頭分割的管理體制,各部門分
段管理,這使得監控脫節,既沒有形成從生產到出口的全程
監管機制,也難以建立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分散的小
農生產與開放的大市場之間,缺少能夠把農戶組織起來的合
作組織,也缺乏具有經營實力的農業企業參與國內外市場的
競爭。這種生產與貿易相分離的狀況,不僅使農民利益受損,
而且不利於農民了解國際市場的信息,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生
產出滿足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另外,國內企業之間的盲目競
爭也為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了諸多問題,對外貿易中的「傾
銷」與「反傾銷」事件時有發生。
三、發展策略
#"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首
先,要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及科技含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
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的發展,盡快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
升級,大力引進先進的加工工藝和技術,提高我國農產品生產
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變國內農產品的生產優勢為市場競爭
優勢。其次,農產品的對外貿易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要依據
國際市場的需要,加強對國外市場的調研和銷售渠道的開拓,
調整農產品出口品種及其比重,加快發展有機農產品和加工
品。從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戰略儲備的角度來看,應控制資源
耗費較多的農產品的出口,適度增加互補性農產品的進口,減
少競爭性農產品的進口。再次,建立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扶
持一批產業化經營的出口企業。
$"積極應對農產品綠色貿易壁壘。正當的綠色貿易壁壘
有助於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要從農產
品質量標准、認證、監管等方面引導農產品的生產,大力發展
綠色農產品,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從產品設計、包裝、質量到
技術、安全、衛生、環境等多方面均應增加環保因素,順應綠色
消費的要求,同時開發環保成本低、質量高、符合國際環境標
準的綠色農產品,實現真正的綠色經濟。同時,國家應盡快完
善有害有毒物質的殘留限量標准及檢測方法,滿足農產品質
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推行農產品等級標
准,鼓勵生產優質優價的農產品,促進農產品市場的良性發
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國國情,又同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
安全標准體系和檢測體系。
%"進一步改革外貿體制,加強國內流通市場的建設。國家
職能部門要加強對農產品出口戰略的研究及對國際市場、國
際貿易政策、相關農產品信息的研究,並及時傳輸給農民,為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智力支持。國家要採取
切實的措施,充分利用農業協議中的「綠箱政策」,加強對農業
的支持和保護,規范國內農產品出口企業的競爭行為,遏制無
序競爭,確保國家和農民的利益。同時,要打破條塊分割、地方
保護和部門壟斷的局面,減少農產品流通的中間環節和手續,
降低市場交易費用。此外,還應建設好農產品配送、儲運、拍賣
及營銷信息系統,為農產品的市場營銷決策提供可靠依據。農
業行業協會在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專業化經營過程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我們應借鑒國外行業協會的成功經驗,逐步形成「專
業農戶!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的農業產業
化發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藉助農業行業協會的作用
發展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
主要參考文獻
①徐元明)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狀況及發展對策)世界經
濟與政治論壇,!""』;(
②張兵)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狀況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經
濟問題探索,!""(;$
③庄惠蘭)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綠色壁壘)發展研究,!""』;$

❾ 高分!急求一片《食品市場營銷策略》的論文 3000字 參考文獻大於5篇

綠色食品營銷策略
一、綠色食品營銷環境分析

(一)綠色食品營銷的國際環境

隨著世界綠色浪潮的興起,綠色食品(國外為有機食品)營銷的國際市場環境已經形成,初步具備了營銷的組織基礎及法規、市場觀念和社會需求環境條件。

1.組織基礎。綠色組織的建立最初始於美國。70年代,美國成立了數百個青少年環保組織,發起了保護地球生態平衡的「地球日」活動。此後,各國綠色組織紛紛成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還成立了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宗皆的社團組織---綠黨。1991年日本成立了「再生運動市民工會」,1992年在法國成立了「有機農業運動國際聯盟」,現已有近100個圍家參加,遍及世界各大洲,成為國際性的綠色組織。國際性綠色組織的出現,對綠色食品的國際營銷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法規環境。在國際性綠色組織建立的同時,西方發達國家已從行政、立法、經濟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環保規范。目前,世界上已簽署的與環保有關的法律、國際性公約、協定或協議多達180多項。同時,國際標准化組織的IS09000、IS014000(即國際貿易商品在技術、安全、衛生、環保等方面的質量保證體系)系列標淮和1995年4月起實施的IS01800 (即國際環境標准制度)等協約,協議上限制甚至明文禁止了許多產品的國際貿房。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簽署的最後文件中,不僅包括製成品,也包括農產品等納人了世界貿易組織體制,呈現出明顯的「綠色印記」。西方發達國家都已建立了環境標志制度,環境標志已成為出口產品進入這些國家市場的通行證。至此,有別於傳統非關稅的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綠色壁壘」已形成。

3.社會實踐基礎。近年來,以農產品生產過剩和農業補貼負擔過重為契機,歐美國家紛紛進行農業轉型。美國從1985年開始實施「低投人持續型」農業政策。在農業生產中減少農葯、化肥的使用;歐共體從80年代後期開始推行新農業政策,改變以往大量投人化肥、農葯的粗放型農業經營政策;日本也正積極推動「環境安全型」新農業政策。其宗旨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對有機食品的需求。新農業政策的實施無疑為綠色食品營銷奠定了社會實踐基礎。

4.市場觀念環境:隨著國際上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乃至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都發生了變化,人們對不污染環境的產業及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甚至有些團體提出了「綠色消費主義」, 為國際市場帶來了綠色消費熱。在國際消費市場上,綠色產品標志是取得消費者信任有競爭優勢的主要條件。據美國的調查顯示,有79%的美國人表示一個公司的環境信譽會影響其購買決定;歐共體進行的調查表明,76%的荷蘭人和82%的德國人在超市購物時會考慮環境污染的因素,英國的購物者大約有半數會根據對環境和健康是否有利來選擇商品;在日本對家庭主婦的調查時,91.6%的消費者對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感興趣,覺得有安全性的佔88.3%。綠色、有機食品市場消費觀念已基本形成。

5.社會需求環境。近年來發達國家對有機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長,並以20%的年遞增率增加。預計再過十年,其消費量將是現在的5倍,這種需求大有超過其本國生產和供應能力的趨勢。目前,西歐是最大的有機食品需求市場,消費量最多的是奧地利、瑞士、英國和德國等,其供求矛盾已日趨明顯,而其國內生產能力有限,在相當程度上只有依靠進口。由此可見,有機食品供求矛盾的出現,逐漸成為企業一項主動的生產和營銷策略。生產者、經營者更明確地意識到開發有機食品可增加其利潤和競爭力,將成為農產品國際商戰中攻守皆宜的利器,成為影響農產品國際市場供求關系的重要因素,成為21世紀國際市場上一項更重要的促銷手段,而獲得了綠色標志的有機食品也就掌握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二)綠色食品營銷的國內環境。隨著國際有機食品營銷環境的變化,國內人均生活水平從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1990年國家提出發展綠色食品,並在十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國內組織、法規、技術、社會實踐及市場需求基礎,使綠色食品營銷的國內市揚環境基本具備。

1.組織基礎。農業部成立了「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和「中國綠色食品總公司」,並由該中心注冊綠色食品標志,負責推行和管理此標志,同時制定了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及申請使用綠標的審核程序,並在30個省(市)建立了相應機構負責綠色食品的監督管理等,為國內綠色食品營銷奠定了組織法律基礎;

2.法規、技術基礎。我們已經制定並頒布了有關綠色食品方面的法規及其規章制度,制定了綠色食品的產品或產品原料的生態環境標准,綠色食品種植業、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及加工的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以及最終產品的質量衛生標准等,形成了綠色食品營銷的技術基礎;

3.社會實踐及市場需求基礎。截止目前,我國已開發了包括糧油、蔬菜、果品、飲料、畜禽蛋奶、水產酒類等14大類2400多種的綠色食品,建成了千餘家綠色食品企業和100多個綠色食品生產示範基地,以及百餘個生態農業示範縣的建設,形成了綠色食品營銷的社會實踐。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國東部沿海等發達的大中城市,人們對自然、無污染的食品的渴望程度相當高,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消費群體,這也就是綠色食品的市場需求基礎。

二、綠色食品營銷戰略

綠色營銷是指企業在整個營銷過程中充分體現環保意識和社會意識,向消費者提供科學的、無污染的生產和銷售方式,引導並滿足消費者的有利於環境保護及身心健康的消費需求。企業選擇並實施綠色營銷戰略,在其經營活動中採用現代營銷模式,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因此,綠色營銷作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無疑成為現代企業,尤其是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市場開拓的必然選擇。針對綠色食品營銷存在的主要問題,即:綠色食品市場開發相對滯後、綠色食品營銷網路尚未形成,綠色食品企業廣告宜傳力度不夠,假冒偽劣綠色食品擾亂市場,綠色食品的科研和技術推廣體系較為薄弱,我國環境污染形勢嚴峻與綠色食品產品對環境要求的嚴格性之間存在矛盾等,應採取如下4P策略。

(一)制定綠色營銷戰略計劃,實行大市場營銷策略。(PLAN)

實行綠色營銷戰略管理計劃是關繫到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性措施。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只有制定明確的綠色營銷戰略,才能正確實現綠色食品的市場營銷管理。大市場營銷是針對企業進入具有貿易障礙的市場而設計的,企業實行大市場營銷時,在策略上要協調地運用經濟心理、社會、政治等手段,特別是權利和公共關系,以取得國際目標市場的各有關方面的合作與支持。

首先要根據綠色消費趨勢,發現市場機會,確定綠色食品營銷的戰略任務;其次,根據綠色食品標准,確定綠色食品的業務組合計劃,對綠色食品市場進行市場細分後再選擇目標市場,並進行產品開發和研製,選擇恰當的發展戰略,制定包括清潔生產在內的戰略規劃;第三,根據綠色消費的要求制定綠色營銷策略計劃。

(二)運用綠色廣告戰略,宣傳綠色消費(PROMOTE)

綠色消費的需求和慾望已進入中國消費市場,運用綠色營銷觀念,指導企業的市場營銷實踐,已成為必然趨勢,其中重要的一環是要推行綠色廣告。綠色廣告是宣傳綠色消費的銳利武器,是站在維護人類生存利益的基點上推銷產品的廣告,它的功能在於強化和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使消費者將消費和個人生存危機及人類生存危機聯系起來,使消費者認識到錯誤的消費影響到人類的生存,並最終落實到個體身上,這樣消費者就會選擇有利於個人健康和人類生態平衡的包括綠色食品在內的綠色產品。運用綠色廣告就可以迎合現代消費者的綠色消費心理,對綠色食品工程宣傳,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從而達到促銷的目的。目前在中國,綠色廣告作為一種市場營銷戰略還未引起廣大綠色食品生產者、經營者的普遍重視,因此,綠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該利用各種廣告媒體,推行和運用綠色廣告,引發綠色食品消費。

(三)選擇恰當的綠色銷售渠道,努力拓展綠色食品銷售市場(PLACE)

這是拓展市場,提高綠色食品市場佔有率,擴大綠色食品銷售量,成功實施綠色營銷的關鍵。綠色食品和一般的農產品不同,應建立自己的專業流通體系和流通渠道,這一流通體系由生產基地、供貨中心、銷售渠道三部分組成。只有發揮這三部分相輔相成作用,才能使綠色食品流通體系得以完善。實行綠色渠道和綠色促銷策略,採用無污染的運輸工具,合理設置供應配送中心和配送環節,選擇環保信譽好的中間商,並逐漸培養自己的供銷商,以維護產品的綠色形象。對推銷人員實行綠色培訓,在廣告、公共關系等促銷手段中,強調綠色環保特徵,把產品、企業與環保有機聯系起來。加大各零售商的競爭力度,完善綠色食品企業分銷系統合理運行市場營銷的真實結果是把產品推向市場,爭得消費者的認可。目前,綠色食品的消費群在大中城市,它的直銷窗口就是各綠色食品專櫃、專賣店。綠色食品企業為了爭得市場佔有份額,不但要在產品質量、包裝上下功夫,更重要地是要充分考察各零售商店的地理位置,管理水平,經濟實力和效益。只有具備有關規定的條件,才能建立銷售網點或投放自己生產的產品,這樣就為各零售商增強了市場競爭意識;同時,通過運行,企業才能檢驗自己的產品定位、分銷系統定位是否合理。因此,各綠色食品企業只有運用良好的營銷手段,才能使自己的產品走向千家萬戶。同時,各零售商店、配送中心的合理運行又為各綠色食品企業增強了產品上櫃的競爭意識。所以市場營銷、各大城市零售商的設置及分銷系統合理布局為綠色食品企業提供了很好的運作形式。

1.在大中城市建立綠色食品物流中心

大中城市一般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建立綠色食品物流中心,既可以作為一個銷售窗口,用於展示本公司的綠色食品:又可以作為一個信息窗口,溝通生產企業與市場的聯系,架起聯產促銷的橋梁。

2.建立綠色食品連鎖商店

綠色食品銷售網點可以借鑒國內外連鎖商業的成功經驗,結合各地具體情況,實現嚴格的「八個統一管理」,即要統一裝修格式、統一服務規范、統一進貨、統一庫存調配、統一商號、統一價格、統一核算、統一管理。這樣可以對企業員工強化「綠色服務」意識的訓練,樹立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服務的企業精神,形成與「綠色消費」相適應的企業文化。在建立連鎖商店的同時,還要成立連鎖總店的配送中心,組織聯購分銷,既可以因為大批量直接送貨享受價格優惠,增強與其他同類產品的競爭力,又能夠縮短銷售渠道,減少和降低銷售成本。

3.藉助社會渠道,建立一批綠色食品專櫃或專營店

選擇經銷尚時要把重點放在與本企業有相同的環境保護意識,有良好的綠色形象並能真正合作的中間商上。商店一般要選擇繁華地段,居民文化層次比較高及客流量比較大的地區。

4.直銷

對於一些易腐爛變質或喪失鮮活性的綠色食品,如蔬菜、水果等要盡置縮短流通渠道,可以採取直銷方式,這樣,既可以避免產品腐爛變質,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現在有些大中城市出現配送包月菜的形式,可以借鑒。通過直銷綠色食品蔬菜,既減少了流通環節,避免了污染,又降低價格,擴大市場銷售量。

5、靈活運用其他綠色營銷策略

一是靈活運用促銷策略,要把環境支出計入成本。利用人們回歸自然、崇尚自然的心理採用高價促銷策略;二是運用產品包裝策略,包裝相當於食品的門面,它是產品呈現給消費者的第一形象。實行綠色營銷策略,應對產品實行綠色包裝,世界上發達國家確定了包裝要符合「4R+1D」的原則,則低消耗、開發新綠色材料、再利用、再循環和可降解。目前,國內食品的綠色包裝還處於薄弱環節,「4R+1D」原則沒有得到很好體現,包裝的主要材料還是塑料,這和綠色產品所宣揚的環保觀念是相悖的。在新型的環保材料沒有出現之前,紙是最好的包裝材料。可選擇紙料等可降解材料、無毒性材料進行包裝或採用包裝材料簡單化、方便化策略;三是實施名牌戰略,經營綠色食品的企業要努力提高和保持綠色食品質量和特性,創造名牌,並按整體產品概念,除實現產品的功能外,要注重產品的附加功能和延伸功能,以加速名牌的形成。四是靈活利用公共關系宣傳,如舉辦綠色食品論壇、舉辦以「環境保護」、「綠色健康生活」為主題的促銷宣傳活動,塑造企業形象,打造企業品牌。

(四)、實施綠色價格策略 (PRICE)

綠色食品的價格允許比一般食品高,是因為企業在生產中承擔了一部分改善環境的成本。因此,在綠色食品定價上可以實行一定的加價率,企業在生產中要嚴格把好質量關。

1.對一些綠色食品實行新產品定價策略

許多綠色食品可以作為新產品看待,而有的綠色食品本身就是新產品,為此這些產品可以採用新產品定價策略。

2.滿意定價策略

根據市場出現的相同或相似的綠色食品的價格水平定價,所謂隨行就市定價策略。

3.目標價格策略

根據企業預期的利潤收益,結合市揚對本綠色食品的需求量和綠色食品的成本費用,來確定產品的價格策略。

4.心理定價策略

很多情況下,綠色食品可以滿足消費者的某種心理需求,如自然、安全或趕時尚等,這就為綠色食品進行心理定價提供了依據。

品牌戰略(Brand Stratagem)

用品牌戰略開發市場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品牌就是價值,品牌是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一個關鍵因素,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手段。實踐證明,只有企業走聯營聯合之路,打造一批能在國內、國外市場參與競爭的航空母艦,形成拳頭產品,才能盡快的走進國際市場,才能有一定的競爭能力,才能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但在構造綠色食品品牌時,應注意把握以下三條原則:一是要堅持按市場競爭構造品牌的原則;二是要堅持用質量標准體系構造品牌的原則;三要堅持用產業化經營的方式構造品牌的原則。

品牌不僅僅是企業創造出來的,而是通過消費者不斷認知並長久忠誠形成的。品牌戰略的重要在於創新市場機制,關注消費者的反應。著眼消費者,不斷地培養消費者的品牌價值觀,並依據企業的經營戰略來進行各項策略的擬訂,並有效地組合成一個整體,透過品牌傳達齊一的品牌個性,不斷的創新市場機制,來實現品牌持久的競爭優勢,從而鞏固市場的地位。

1. 緊緊盯住消費者來制訂品牌戰略。
2. 為好的產品制訂科學系統的品牌發展戰略。
3. 目標不僅是銷售好的產品,而且創造好的品牌。
4. 給品牌注入生命和靈魂,不斷地演繹品牌策略。
5. 建立信賴比獲取市場佔有率更重要。
6. 建立長期的關系比短期內增加利潤更重要。
7. 建立整齊一致的品牌個性,並統一傳播。
8. 現代企業的行銷活動,必須透過品牌,保持統一形象。

新經濟時代是一個創新時代。無形資產決定企業價值,新經濟在向企業展示其無窮魅力的同時,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你的競爭對手、你的用戶不再局限於地區性的市場、商場,而是同在相互不謀面的全球性網路。用戶對你認可還是否定都在瞬間完成,而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品牌的美譽度。這些無形資產的經濟價值要遠大於其有形資產,其巨大的產權份量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後勁,也是公司經濟實力的體現。豐力公司目前的拳頭產品是冷凍淡水產品和綠色果蔬,需要發揮產品特色,盡快打出品牌。

整合食品銷售網路

食品企業的市場營銷環境在不斷變化,食品企業的銷售網路也必須不斷改變,才能把握新銷售機會,提高銷售網路的有效性。根據每個經銷商的具體表現以及不同地區市場變化狀況,食品企業要定期地分析現有的渠道是否能滿足需求,是否需要開發新的渠道,或增加渠道中的個別經銷商,乃至調整整個銷售渠道等。

食品企業在整合銷售網路時,應按以下四個步驟循序而進:

步驟一:明確銷售渠道的目標

1

閱讀全文

與試論農產品開發營銷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於雲計算的電子商務安全問題研究的摘要 瀏覽:774
電子商務交易額包括 瀏覽:177
oppo手機推廣方案 瀏覽:819
醫院團隊培訓方案 瀏覽:105
同道品牌營銷 瀏覽:58
市場營銷畢業論文的摘要 瀏覽:873
變電站工程創優策劃方案 瀏覽:933
淘寶推廣代運營方案 瀏覽:403
白酒市場營銷策劃書 瀏覽:933
生日派對策劃方案思維導圖 瀏覽:814
市場營銷類培訓 瀏覽:671
陝西志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1
教育機構市場營銷實習心的體會 瀏覽:820
市場營銷模擬比賽總結 瀏覽:290
10人繞八字比賽策劃方案 瀏覽:171
且康電子商務業務助理 瀏覽:320
運用市場營銷理論設計店鋪 瀏覽:625
無人酒店的網路營銷 瀏覽:495
4s店市場營銷策劃案 瀏覽:750
影響銀行市場營銷活動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