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培訓心得體會總結怎麼寫
當然是要看你的所學所想啊!這個只能是你自己寫就是對培訓的感想!
㈡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後的收獲與體會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收獲和體會:
2009年的秋天,我們懷著滿心的憧憬來到安徽大學。在安徽大學的兩年來,我們學習了各門文化課並接受了國家對於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其中《思想道的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讓我印象深刻。
課下學校也出於為我們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的考慮開展了很多「素質教育」提高方面的講座、報告會,並給予我們社會實踐機會。在種種的鍛煉和學習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肩上擔負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工作中還是學習上,我們都要以此鞭策自己,不斷上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中最為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的課程,它是涉及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和心理等多方面內容的綜合教育實踐。
首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通過明確的政治立場、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准確的政治觀點,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其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涉及法律常識的課程,我們在課堂上通過法律專業知識的學習,對我國當代法律體系的建立完善有了初步了解,並對常見的法律問題有了清晰的認識,幫助我們懂法、守法、用法保護自己的權益。
最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與大學生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最為貼近的課程,老師嚴謹而生動的教學使我們具備了觀察和思考社會現象和處理生活事務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們的整體素質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學習完這門課程我認為,我們應該:
第一,我們要建立正確科學的理想信念,認清實現理想的長時間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為實現理想而奮斗。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再大一對於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很好的規劃,並朝著這個目標一步一步前進。
第二,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良好傳統,作為一位當代大學生,「以酷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這是我們的職責。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盡自己所能,為國家和人民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努力學習,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報效國家。
第三,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觀,而人生觀主要通過人生目標,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體現的。要以認真的態度對待人生,嚴厲思考人的生命應有的意義,明確我們的生活目標和肩負責任。大要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自覺承當應盡的義務,投身於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第四,道德影響著我們的意志,行為和品格,也深入影響著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它是一種更高的精神境地,為此應當以「八榮八恥」為座右銘,時時處處對比檢查自己的言談舉止 ,不做有為道德的事。公共生活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是我們的義務。
第五,職業活動是我們人生必須實踐的一項活動,而職業道德是我們工作中必須遵守的,愛崗敬業,老實取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要建立正確戀愛婚姻觀,這當中要尊重人格同等,做到相親相愛,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等家庭美德,塑造一個完善幸福家庭生活。
第六,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也應具有相應的法律素質,建立「以遵紀遵法為榮,以作姦犯科為恥」的觀念。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線,雖然我們不是學習法律的,但是如果我們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一般也不會犯法。
㈢ 關於學習網路教育的心得體會
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 , 而知識則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 , 我相信我們這些參加網路學習的同學們對這一觀點 , 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 , 這也是我們參加網路教育的學習目的 . 如何在網路教育這種模式下來學好知識 , 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 . 在這兒 , 我談一下我是如何學習的 , 供大家參考 . 只想以此拋磚引玉 , 讓大家對學習方法多發表自己的意見 , 以利於學習。
作為教師,師德是必備的。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在網路學習中我與同行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在互動中我學到了一些粗淺的網路知識,老師們的答疑解惑讓我在學習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學習進步很快,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動力和努力的方向。
語文課堂上,課前我們可以到網路上搜索資料(包括文本、圖片等),課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資料與夥伴交流共享。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教師可以積極主動去探求知識,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慾望,對資料的搜集、整理與分析為學生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搭建平台,有利於建構新型的教學模式。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且有了日後工作的指南針。
通過網路學習,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學會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系,那麼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並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這次培訓,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有了明確的定位、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良好的心態、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學生的行動、進取的意識並且不斷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我將以本次網路培訓精神作為指導,盡快適應教師工作環境,擺正自己的位置,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為教育做貢獻,同時實現自身價值。
㈣ 第三期全國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網路培訓示範班學習心得體會怎麼寫
寫作方法
1、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明確的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評論,重點的是(著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2、將自己閱讀過的文字,以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意義內涵,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3、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後發表見解。
4、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5、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觸、最重要的部分做為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採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心得體會如下
一、學習感悟
作為基層學校黨支部書記,非常高興能參加本次中小學書記網路培訓學習,自己非常重視難得的學習機會,能夠做到認真收看視頻,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黨章黨規和黨的基本知識及黨務知識與工作方法。
觀看先進典型工作案例,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反思自己工作,感覺自己在學校黨內政治生活工作抓得不夠扎實。對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刻。組織生活形式還較為單一,主要局限在傳達上級的文件精神、完成上級黨組織要求開展的工作。
創造性開展工作做的不夠。理論學習還較為枯燥,學習的深度不夠,個別黨員對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自覺性不夠,被動學習現象時有發生。學校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存在薄弱地方,學校黨建品牌特色不夠突出。
通過本次的培訓,豐富自己知識,學到了很多好的經驗做法,增強自己做好工作的信心,今後在工作中,學校支部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要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的新內容和新方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創新組織生活的方式方法。
加強支部規范化建設黨建品牌建設,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抓黨建,通過抓好班子建設,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重點解決個別黨員身上存在的問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二、學以致用
今後工作的思路:
一是開展承諾在心中、 育人我先行學校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在學校黨員中開展「講黨性、比奉獻、樹形象、促發展」活動,向黨員、教師提出「三要」、「三向」、「三比」要求,「三要」即學校領導的工作要為一線教師樹樣板,教師黨員的工作要為非黨員教師做典範。
學校優秀教師的工作要為普通教師做標桿。「三向」 即一線教師向學校領導看齊,非黨員教師向學校黨員教師看齊,普通教師向身邊的先進典型看齊。「三比」 即不比學歷比能力,不比名利比奉獻,不比資歷比實績。
進行公開承諾,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通過設立黨員示範崗,既約束了廣大黨員和教師的言行,又極大地發揮了黨員示範引領的作用。
二是開展師德建設系列活動,努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引導廣大黨員和教職工堅定信仰信念,嚴格職業操守,築牢師德師魂。
三是開展爭做「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好教師系列主題活動,開設黨員名師大講堂、黨員教師結對幫扶、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愛心教室活動,主題黨日活動等,引導黨員教師當先鋒、樹標桿、做表率,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四是深入開展「講政治、知敬畏、守規矩」專項治理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從嚴從細、入腦入心和立查立改,瞄準提升政治素質、提升業務素質「雙提升的目標」,推動我校黨員幹部在思想政治、紀律作風、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等方面邁上一個新台階。
五是圍繞中心工作抓黨建,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深入推課堂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開展「帶好一個班、上好一堂課、樹起一面旗」系列活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上新台階。
㈤ 培訓心得體會
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㈥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心得體會
參考下 下面幾個範文。
善待他人 完善自我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財經系07級會計學3班的葉浩濤。我很榮幸能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的學習體會。在這里請允許我代表同學們對授課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你們生動有力、富有激情的教學讓我學會了如何提高個人的思想修養,學會了許多基礎法律知識。現在就讓我與大家分享我在個人思想修養方面的體會。
我還記得,剛進入大學時很迷茫,我不知我的去向在哪,但在吳曉斐老師的課中,有這么一句話,深深地震撼了我,它使我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及責任。
那句話是:「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夠去善待他人。」
以前的我總是怨天尤人,並沒有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意,所以我迷茫,但現在,我問我自己:「來到大學,我是為了什麼?學習?亦或工作?」這都是,這是我肯定的答復。我不可再逃避,我要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
只有自己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也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夠去善待他人,去善待自己。
對我來說,它是我大學生活中的開始,也是我在這門課程中的一大收獲。
我們知道:一個人在成長成材的道路上並非只有鮮花,為此我們要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完善自己的人格,把個人理想和社會現實結合起來,遵循客觀規律。從自我坐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
當然,在提高個人修養的同時,我們還要不斷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的能力,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它讓我明確了學習目標;但我覺得我仍然存在許多不足,我還需要更多的學習。
希望在這次交流會中和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請各位老師、同學對我多多指正,幫助我提高!
謝謝大家!
(財經系07會計3班 葉浩濤)
興趣結合實踐 理論升華思想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以及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高職部06級會計電算化2班的羅蘭嬌,很榮幸,我有此機會站在這里發言,下面我個人就自己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的一點認識,以及學習這門課程的心得體會和方法與大家分享和交流一下。不當之處,還請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以及同學們指正。
懷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我於2006年踏入了我們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這個美麗的校園。然而理想中的大學與現實中的大學生活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使我們感到有點失落和彷徨無助。正在這個時候,我遇上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個「導航標」,正是它從不同的角度引導我正確地認識大學以及大學生活,使我迅速地調整方位,給自己正確定位,盡早適應了大學生活,正是它指引我走出困惑,讓我重燃信心,迎接新的挑戰。
首先,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我堅持做到人到、心到、手動和腦動,堅持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聯系,提高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因為這門課程理論性比較強,如果不與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外面世界聯系在一起,學起來就會感到很枯燥。大家都知道:學習興趣是學好一門課程的前提和基礎。所以,要學好《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這門課程,首先我覺得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習這門課程的熱情和興趣,力求做到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其次,在學習過程中,要多思考,靈活運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來解決老師給我們的案例中提出的問題,在觀看教育短片和參加其他的課外實踐活動後,比如說參觀科技館,及時寫觀後感,把書本上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再次,在學習過程中,要堅持「不恥下問」的學習方法,及時吸收和消化老師給我們上的每一堂課,而不能「不懂裝懂」,日積月累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學習債務」,到那個時候已經「為時晚矣」。
大學生活的確是豐富人生的一段難忘歷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與發展平台,關鍵在於我們要善於抓住眼前的機會去展現自己、鍛煉自己、充實自己。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高職部06會計電算化2班 羅蘭嬌)
弘揚民族精神 領悟人生真諦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管理系06物流管理本科一班的葉振芳,今天,我很高興也很榮幸站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下我對《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的學習體會,更好地把握人生的青春,實現人生價值。
青春時期——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的黃金時期,在人的一生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沒錯,我們都清楚,但青春時光在人的一生中不長甚至可說是短暫的,又有幾個青年人認認真真地去對待呢?包括我,也是如此,所以,今天我的演說同時也是給我自己的一支強針。
告別緊張的高中生活,心裡壓根的輕鬆快活,對大學充滿了好奇、憧憬和嚮往,想必大家在開學前也有對自己的大學作了一翻計劃,大學的生活是多麼的美好,似乎可以做一切曾經想做的事情,可當邁進大學校門不久,我就走偏了計劃的道路,甚至出軌無法前進。於是,腦海便頻頻出現迷茫。就在那時《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開課了,真是「好雨知時節」。
《思想道德修養》她道出了高中和大學的區別,使我們認識和了解了大學生活特點,大學學習的不僅是理論還有更重要的是能力,領會到提高獨立生活能力的必要性,我們要珍惜大學生活,開拓新的境界。她指出了我們乘風破浪、搏擊滄海的燈塔和動力之源?——?科學的理想信念。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在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是自身成才的現實需要,是國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餞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要求。
《思想道德修養》強調了人的社會價值取向,把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等內容定為重點,結合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有針對性地把當前時代需要的道德要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我們青年學生的道德修養同國家、社會、集體和民族的興衰聯系起來,強調做堅定的愛國者和堅持共產主義的理想,突出了道德修養的主旋律,更好地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青年學生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養》強調了道德實踐的重要,分析了道德規范轉化為道德品質的途徑,突出了道德自覺、道德養成、道德實踐在道德品質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勸導和感召大學生身體力行國家對公民的各種道德要求,把道德教育落實到青年的道德行為和習慣養成上。
《思想道德修養》闡明了繼承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是我們大學生應盡的義務。我們是一個禮儀之邦,是一個文化大國,我們的民族精神更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創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人都懂得,我們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講文明、講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現代文明社會中,遵守公共秩序、講究文明禮貌、救死扶傷、尊老愛幼、孝敬父母、保護環境等,都是社會對每個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要求我們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講求虔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倡導道德主體要在完善自身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
然而,在弘揚民族精神的同時,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又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價值觀集中發映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代表人們對生活現實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正確對待人生價值,不僅要正確認識人生價值的內涵和特徵,還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評價人生價值的客觀標准。
《思想道德修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道德品質和形成理想人格,通過道德教育而培育自覺的道德鍛煉和道德修養,把道德規范轉化為道德行為。
從我們自身發展狀況看,還存在多方面的欠缺,因此,我們更應好好學。
(管理系06物流管理1班 葉振芳)
加強道德修養 創建美好未來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敬愛的領導、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
登上昆侖,才知道什麼叫做高峻;來到東莞才懂得什麼叫做雄偉;目覽黃河,才知道什麼叫做壯闊;游覽長城,才體會什麼叫做巍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偉大的祖國母親給予我們如此豐厚的物產,同時以她博大的胸懷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 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我們不難忘記: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憂患國難而投泊羅江;童稚時的孔融將最大最好的梨讓給長輩的動人故事;三國時的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孟獲;老子在《道德經》中囑咐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一切的一切,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彈指一瞬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戰勝分裂走向統一;掙脫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但是關於公民道德修養的任務勢在必行。因為沒有倫理道德的社會,將何其混亂不堪! 同學們!朋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這樣一篇報道: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為了一個愚蠢的想法,殘忍的將一瓶高濃度的硫酸潑向黑熊的事件。聽過這篇報道後,我的心在顫抖,在滴血!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撕心裂肺的慘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殘存的一隻眼睛無助的、黯然地望著一切。不!是仇恨地望著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聲聲稱自己是朋友的人類,為什要如此兇殘的傷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的「滋滋」聲,它憤怒了,它竭盡全力的站起身來,重重地捶打著上鎖的鐵門,以垂死的掙扎向人類示威。慢慢的,殷紅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帶著滿腔悲恨昏厥過去。那一幕幕,一聲聲,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想過了嗎?我不斷的問自己,這都是為什麼?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竟然會有如此不道德的行為,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社會在發展,知識在爆炸,而人類的道德觀念卻越發淡薄了。人們置身於高質量的生活中,陶醉於燈紅酒綠之下,卻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則:那便是德。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的。如果人們的道德修養落後於時代,那麼這個社會必將停滯不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面對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和競爭異常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做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掌握科學文化的同時,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尤為重要。 那麼我要問,對於一個中學生,道德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道德就是寬容、創造、誠信、勤勞、創新、奮斗! 眾所周知,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寬容就是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說得好:「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但要真正做到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不僅能補先天不足,還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一個人要自立,一個民族要振興,一個國家要富強都離不開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壯大起來的。無論是在革命、建設、還是在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成就偉業,在困苦中創造輝煌,靠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無一不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無數經驗者表明:艱苦奮斗,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 這是一個充滿了創造的世界,這是一個呼喚創造的時代。中學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話:「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勇敢、主動的去開拓、去創造,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成為托起我們民族未來、祖國希望的脊樑吧!
(機電系06機械2班 黃義申)
獨善其身 兼善天下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的李冉。我非常榮幸的被選為代表來和大家在此交流。
對於思想道德的問題我們從小就有接觸。我國的教育也時刻關注這個問題。我們當代大學生對其並不陌生,經過十多年來的學習生活,我們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個行為道德體系,「不過蘇格拉底說過:『人不可能兩次同時踏進一條河流。』」我們的觀念也一直在不斷地變化.這種不斷變化的思想體系,一直指導著我們的日常行為。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它對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啟迪是巨大而又深遠的。我們從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對於生活的經歷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我們對項羽這個人並不陌生,許多上古的文人墨客眷戀於他,但他雖有力拔山河的氣力,爭奪天下的才能,可是他有時在攻下城池後會燒殺掠搶。這個人雖有才但無德!在當代,我們每一個人對網路可以說再熟悉不過了,如果我們要上網,其軟體方面必須要有防火牆,,因為網路上有太多的病毒。而電腦病毒的製造者黑客,也正是有才無德之人。
所以我們當代大學生應當在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兼顧道德修養的培養,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要忘記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獨善其身,兼顧天下」之時莫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學業有成」謝謝大家。
(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07電信1班 李冉)
立志樹人 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開始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1.通過一學期的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習,我逐步地樹立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心為重點和以「五愛」為基本要求的社會主義道德觀,提高了對「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極力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基本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了解憲法和有關法律的基本內容,增強了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首先教我們如何去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給我們的大學生活指明了道路,讓我們能在較短的時間里適應中學到大學的過渡,讓我們學會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系,培養自己的健康心理。讓我們樹立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觀念,勤儉節約。讓我們了解到集體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對社會、民族、國家應有的態度,始終做到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並確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並為之奮斗。
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環節包括講授基本理論和適當的課堂討論,引發了我們的內在潛能,課堂活躍,更易於接受及消化;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看相關音像,社會實踐等,使我們通過影片學習和聯系課程,使我們提前接觸社會,鍛煉了我們在社會上面對突發事件等其他事情的能力。這是一種新型的啟發式討論教學,在教學目的上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有助於當代大學生認識立志、樹德和做人的道理,選擇正確的成才之路。我們都應當認真地對待這門課程,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金融與貿易系06國貿1班 丁燕君)
把握點滴細節 加強道德修養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的開創者,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們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擁有健康的體魄,還應該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如何加強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難題,到目前為止關於道德修養教育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科學教育體系。請允許我藉此機會,淺談一下個人一點膚淺的觀點。
當今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很多,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然而大多數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們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狹獈、唯我獨尊的習慣。作為大學承擔著培養四化建設所需人才的搖籃,在人才質量把關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人才質量關上起著重要意義。高尚的道德品質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形成的。我們在大學期間學英模、趕先進,加強道德修養是十分必要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細節決定命運,一件小情,往往能折射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
人們說,當今世界,物慾橫流。曾幾何時,即便是被稱為一方凈土的校園,也會經常出現一些發人深省的事情。
我們時常會發現老師正在講台上繪聲繪色地講課,一個不經意的詞語,卻能使同學們的心思飛出教室,甚至有的還捂著嘴偷偷發笑。教學秩序,老師的情緒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我們在課室里也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謂的「課桌文化」,在桌面上刻有各種各樣的話語,課桌幾乎成為大家練字的刻板,或者說成為大家吐訴心聲的對象.可是有誰想到課桌的實際用途呢?又有誰會想到課桌也會「痛」呢?
對此我不禁沉思:今天的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態,去面對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去面對難以把握的是是非非?
「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講道德,必須從小事做起。不隨地亂扔垃圾,就是道德;不故意損壞公物,也是道德;維護公共秩序,尊重老師的勞動,同樣是道德!其實,道德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間。
法國著名雕塑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經過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如今的校園,道德之花正處處開放。
一個微笑,一聲禮貌的問候,一句簡單的謝謝、對不起,給人留下一串串和諧美妙的音符.
劉備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我們平時能夠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加強道德修養,持之以恆,永不懈怠,那麼,我們打開的將是善良、和諧、愛的大門!
我的演說完畢,謝謝大家!
( 社科系06行管2班 翟小琴)
中國和平發展 我們嶄新做人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和方法
在座的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在這里首先為大家道一聲遲到的新年祝福,祝大家2008年新年快樂。說到新年,我便先到,在2007年年末的時候,全國的各大媒體都在爭相報道國內外的十大新聞事件,其中,我們不僅看到新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後,中國市場的變化,也不幸的看到了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為2007年劃上的血色句號。
我們在這些新聞事件中看到什麼,或者說,我們通過學習《思想。。。》之後,再來看這些事物,我們從中發現什麼,相信大家的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作為我,我自己也有一個答案,我為2007年總結了兩個名詞,既「和平」與「發展」。新法的頒布,我們在座的也許都看到他對市場的影響,難道他不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嗎,再說和平,2007年末,震驚全世界的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遇刺事件,國際上不是再次拉響了和平的鏡中嗎!
這兩起事件中,離我們最近的是新法的頒布了,作為即將面對就業的我們,或者,正在工作的您們,要怎麼面對這種新的變化呢。
還是說說我們大學生自己的事情吧,作為一名大學生,怎麼面對這種變化,以及延伸出的新型科技的發展,多元文化的交融呢?我覺得很有必要的一點是,我們要調整心態,以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來指導我們的實踐。
學習《思想。。。》,它首先教我們怎麼做人,其次教我們怎麼做一個「有理想,有紀律」的人,最後,它教會我們怎麼做一個「知行統一」的人,這是一個起點,一個奠基,一個新的開始。
我記得在上課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問我們這樣一個問題,他說:「大學是什麼?」
我現在可以回答他,大學之大,大在胸懷,大在氣度,有大愛,講大德,是一個大思想,大文化萌發的花園。我感謝各位老師授予我課程學習先進分子的稱號,我將以此為動力,努力學習,回報大家。
(文學與藝術系06漢語言文學1班 張澤勤)
㈦ 求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論文500字!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的心得體會 時間無情的在我們年輕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不知不覺間,來到石家莊計算機職業學院將近一個學期了。在這段時間裡面,伴隨著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的變化,使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滿了迷茫,顯現出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 就在我們處在迷茫的時候,它走進了我們的身旁,更走進了我們的心間。它就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它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的疼愛我們;像老師一樣的關心我們;像朋友一樣的幫助我們。在它那盞明燈的指引下,我們走出了人生的迷茫期,大步的邁向幸福的陽光大道。 通過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使我們形成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為逐漸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合格者和接班人,打下了扎實的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意義重大而深遠。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連接社會的橋梁。我們應該追求遠大的理想,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意識具有能動性,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而理想屬於意識范疇,科學的理想信念是當代大學生乘風破浪,搏擊滄海的燈塔和動力之源。是健康成長,成功就業和開創未來的精神支柱。科學的理想信念引導大學生做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人,指引大學生什麼樣的道路,激發大學生為什麼而學。大學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為實現社會理想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是自身成才的需要,是國家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要求。 我們生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應該感到慶幸,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繼續繼承愛國主義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做生生不息,自立於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愛國主義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是對當代大學生的基本要求。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問題,它就是價值觀問題。價值觀是指關於價值的特殊觀念系統。進一步說,它是人們在處理價值問題,特別是那些普遍性價值問題所持的立場、觀點、態度的總和。價值觀特有的形式,是人們頭腦中有關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統。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社會的經濟、政治、道德和文化領域,還是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著價值問題。人們如何理解和對待這些問題,內心深處究竟相信什麼、需要什麼、堅持和追求什麼,都是價值觀所特有的思想內容。
㈧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之心得體會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和諧社會的提出,是對人類追求和諧美德美好傳統的揚棄與超越,是對現實中國與世界經驗教訓的批判與反思,是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再認識與再總結。中國正面臨著新的戰略機遇期,各種矛盾日益凸現;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正在給我們的應對能力提出挑戰;黨執政的社會基礎需要繼續鞏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此種社會的建設,從社會的層面看,就是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精神文明建設及其制度等的建設;從大學生的層面看,就是對大學生和諧美德的呼喚。「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是構建和諧校園的主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後繼力量。
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大學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
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創新活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方面的創新活力,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作為先進知識的掌握者,民族創新精神的養成有賴於大學生的拉動。從大學生群體中流溢出的科學文化精神,從大學生群體中走出的富有創造能力的人群,其自身所帶有創新的活力,播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
大學生要以提高民族創新能力為己任,全面發展,學習科學精神和勇於創新精神,形成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科研團隊,在我國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各個領域中,全方位尋找自身所屬的位置,加強基礎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學研究,努力解決帶有全局性、基礎性的重大經濟社會問題,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不斷增強國家整體實力。
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文化基礎
大學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其自身所蘊涵的文化力量,在與社會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起著引領和整合的作用,大學的文化輻射,在不斷地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
作為大學文化的引領者,大學生應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大學生要有較好的人文和社會科學修養。除了自己所需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具有適應自己將來工作需要的外語水平,「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片面口號早已過時。列寧說的好,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武裝自己,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所以只有全面科學文化素質的人,才能大有作為,畸形片面的知識結構,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大學生應以一種守望的精神,入世的態度,勇敢地承擔起社會教化的責任。當前,在社會思想、文化、價值多樣的形勢下,大學生群體要以其獨特的價值體系對人類社會長期積累的文化進行嚴格的選擇、認可、加工和整合,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要發揚大學生群體創新的品格,提煉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新的大學精神,並使之成為大學乃至社會的一種文化意識,塑造出適合全社會的人文和科學精神,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文化品位,進一步發揚光大中國大學文化所蘊涵的人文、科學、創新等精神,讓它服務社會,引導社會文化潮流。要發揮各種文化溝通和融合的橋梁作用,用大學文化整合社會文化,將大學的責任、大學所崇尚的精神以及大學「潤物細無聲」的教化功能,滲透到當代中國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中去,豐富和提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和品質,進一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抵制和消除腐朽、沒落文化,提高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水平。
總而言之,在這除舊迎新的時刻,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大學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和諧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能量。
[內容摘要] 在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階段,為實現經濟活動和經濟倫理之間的積極互動,經濟倫理基本觀念必須與時俱進:在堅持效率與公正相輔相成基礎地位的同時,要深刻認識權利與公正關系突出的客觀趨勢和重要意義,自覺地達到效率、權利和公正之間的平衡,以充分保障公民的經濟自由和得到平等對待。
[關鍵詞] 效率 權利 公正 經濟倫理
經濟倫理指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的倫理精神或倫理氣質,或者說是人們從道德上對經濟活動的根本性看法;而經濟倫理學則是這種精神、氣質和看法的理論化形態,或者說是從道德上對經濟活動的理論化理解、評價和規范。同人類的經濟活動一樣,人們的經濟倫理及其理論形態也具有變動不居、不斷發展的特點。它作為關於經濟活動的一種特殊觀念態度、道德意識,既受制於經濟活動,又反作用於經濟活動,即促進或者阻礙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階段之後,更是如此。那麼,在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經濟活動和經濟倫理之間的積極互動呢?以下,本文擬從「效率、權利和公正之間」的角度,對這一問題談一些看法。
一. 效益與公正的相輔相成
自 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進入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時期。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中,無論是初期告別「以階級斗爭為綱」走向改革開放,或者中期確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還是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都貫徹著一條基本線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由於經濟建設總是在經濟倫理觀念指導下進行的,並要求經濟倫理觀念對其進行適當的辯護、規范和反思;因此,從哲學價值論和經濟倫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提出了確立與我國當代經濟建設相適應的思想觀念,特別是確立與其相適應的經濟倫理觀念,以及如何在實踐中實現雙方的積極互動和螺旋式發展的問題。
從我國理論界、包括經濟倫理學界的情況來看,自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自90年代中期以來,許多理論工作者對與當代經濟建設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包括經濟倫理觀念,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探討,取得了值得重視的理論成果。⑴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筆者也開始從經濟倫理的角度提出了關於我國當代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設想:以功利倫理為基礎,以奉獻倫理為主導,以生態倫理為擴展,以文化倫理為升華;構思了當代經濟倫理的基本原則:注重生產力發展、肯定公民經濟行為物質利益動機的經濟效益原則,達到共同富裕、倡導服務奉獻的社會公正原則,建立與自然夥伴關系、實現與自然協同進化的生態平衡原則,重建勞動者個人所有制、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理想的個性發展原則。⑵
在對這一經濟倫理基本原則框架的構思中,筆者論證的基礎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目標和心理動力、社會目標、生態目標、理想目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首要目標是發展生產力的經濟目標,對經濟主體而言,則是追求交換價值增殖的活動,由此要求注重社會生產力發展,肯定公民經濟行為物質利益動機的經濟效益原則。在實現發展生產力目標的基礎上和過程中,它還要實現其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社會目標,從而要求達到共同富裕、倡導服務奉獻的社會公正原則。在為實現經濟和社會目標而努力的過程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努力做到與自然休戚與共,保護環境和實現生態平衡,由此要求倡導與自然的夥伴關系,實現與自然協同進化的生態平衡原則。而它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目標的實現及其統一,就為其理想目標——「自由人聯合體」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創造著現實基礎。從而要求重建勞動者個人所有制,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理想的個性發展原則。
進一步說,在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生活中,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是最基本的目標,其中經濟目標是基礎,社會目標是主導。而在一定意義上,生態目標是對經濟目標的限制,對社會目標的擴展;個性目標則是經濟和社會目標的綜合和升華。因此,在由上述四項原則組成的相反相濟、相輔相成的規范系統中,經濟效益原則和社會公正原則也就成為我國經濟倫理的最基本原則。其中,經濟效益原則和功利倫理不僅作為發展生產力的首要目標的集中體現,使其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而且通過作為當代社會道德建設的起點,發揮著公民發展生產力的普遍、持久、強有力的心理動力的功能;社會公正原則和奉獻倫理則在經濟效益原則和功利倫理的基礎上,成為制定社會政策的指導倫理、社會先進成員的自覺倫理、提高公民道德境界的典範倫理。
至於這一經濟倫理基本原則框架的適宜與否的問題,筆者認為,從當前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來看,可以說至今還是有其參考價值的。因為,不僅它的論證基礎是社會主義發展生產力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而且它的論證過程也是緊扣我國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當然,由於這一構想提出的時間較早(自20世紀80 年代中期起就開始構思,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之後明確),論證的時間較長(直至1998年才定型),特別是由於近年來我國社會生活發生的極為廣泛和深刻的變化(以四個多樣化等為典型等等),因此有必要對這一經濟倫理原則觀念框架的內涵進行「再論證」,即主要從制度倫理的角度對其內涵進行「再論證」,以使其適應21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奮斗目標。
具體說來,筆者擬對上述經濟倫理基本原則構想再論證的重點在於,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經濟效益原則和功利倫理方面,除了新發揮的體制改革、科技創新、誠信交易之外,還要著重論證公民的經濟自由和經濟權利問題;在達到共同富裕的社會公正原則和奉獻倫理方面,除了新發揮的經濟民主、分配公正、社會和諧之外,還要強調階層合作問題,特別是要強調強勢社會階層的責任和積極扶助社會弱勢階層,即對所有公民的平等對待問題;此外,在建立與自然夥伴關系、實現與自然協同進化的生態原則即生態倫理方面,在重建勞動者個人所有制、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理想的個性原則即文化倫理方面,在肯定近年來發展和進步的同時,也有必要根據時代要求做出新的論證。而產生這一「再論證」的願望和必要性的原因在於,除了以上已經提到過的由於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而導致當代社會及其經濟生活的深刻變化之外,還有我國理論界、包括經濟倫理學界中一種重要發展趨勢的激發:對「權利與公正關系」問題的日益關注。
二.權利與公正關系的突出
所謂對「權利與公正關系」問題的日益關注,即「權利與公正關系」的突出,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近年來,我國經濟倫理學者在研究通常的「效率與公正」關系問題的同時,日益關注對「權利與公正」關系問題的研究。例如,任重道在《公平與權利之間能否和諧》的論文中指出:「對公平問題的研究,大致存在兩種基本的模式:一是著眼於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二是著眼於公平與權利的關系。相比之下,後者顯得更為基本。有兩點理由:⑴效率的提高最終不能離開一個有效的產權制度的建立,這是近年來經濟研究和實踐的一個中心議題;⑵從理論上看,公平與權利之間似乎存在著更加難以調和甚至『不可通約』(incommensurable) 的矛盾」。⑶關於以上的引證,有兩點先要在此加以說明。第一,盡管由此並不表示筆者完全同意任重道的觀點,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效率與公正」和「權利與公正」之間,已有不少學者更重視對後者的研究。第二,「效益」與「效率」、「公平」和「公正」是有差別的,但在本文中,為了論述的方便,在相同的意義上使用。
這樣,就把「權利與公正關系的突出」問題提了出來。而為了進一步把握在當前的經濟倫理學研究中,這種更重視「權利與公正」問題的趨勢,不妨考察一下徐大建的相關觀點。在《企業倫理學》一書中,徐大建對「社會主義時期的經濟效率和經濟公平原則」的研究,是從區別「作為目的的善和作為手段的善」兩者著手的。他認為,「關於目的善的問題,最簡潔的答案就是,人生的目的應當是幸福。」⑷幸福包括人的身心健康、友愛情誼和創造活動這三種終極價值,其綜合就是「個人的全面發展」。而「生命、人格平等和自由這三大人權由於是上述三種人生終極價值的前提和要素,因而也是終極的人生價值。」⑸在由此明確了作為目的的善,即人生的目的或終極價值以及它們所蘊涵的基本權利之後,徐大建接著論證作為手段的善,即達到這些目的的倫理原則和規范。相應於手段行為的兩大類型:生產和分配,他提出了功利原則和公平原則,並在此基礎上論證了經濟效率原則與經濟公平原則,以及「社會主義時期的經濟效率和經濟公平原則」。
從徐大建在此對經濟倫理原則和規范的論證來看,雖然後來還是落實到了「功利原則與公平原則」,以及相應的「經濟效率原則與經濟公平原則」;但是,由於他明確地把它們作為手段的善(價值),即實現目的的善(「個人的全面發展」及其所蘊涵的「基本權利」)的手段,這樣就使他關於「社會主義時期的經濟效率和經濟公平原則」的論證,獲得了新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明顯地強化了其中的「權利」因素。例如,徐大建強調:「自由作為功利原則的前提對於道德行為來說就具有重大的意義。」⑹「公平的分配原則應當是平等原則或機會均等原則,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應得到人之為人的平等待遇,都應平等地享有自我發展或自我實現所必須的基本條件或基本權利」。⑺要「改變人的基本權利或機會不平等的狀況,而要改變機會不平等的狀況,唯一現實的辦法就是要堅持經濟效率的原則,發展生產力,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⑻
應該說,上述徐大建的論證表明,對「權利與公正」關系的關注,確實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倫理學研究的一個重大趨勢。對於這一點,不該再有疑問。近來一些研究者發揮阿馬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的觀點探討經濟倫理問題,更是這一趨勢不斷發展的明證。⑼因此,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這一趨勢?對此,筆者認為,這一趨勢的出現,決不是個別研究者的突發奇想,而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社會發展、全球化交往和公民權利問題突出的綜合產物和必然要求。第一,20 多年GDP9%的年增長率,使我國在新世紀之初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從而,不僅經濟效率,而且社會公正、政治民主、先進文化和生態平衡等等也成為緊迫的社會發展目標。第二,20多年來我國經歷了一個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過程,不僅全球化經濟交往日趨普遍,而且文化和政治觀念的相互激盪也不斷深化,我國面對著國際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的全面挑戰。第三,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深刻變化,新的社會階層的出現,出現了在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基礎上實現新的社會整合的需要,保障每一個公民基本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利的任務日益迫切。
總之,正是由於這一國際國內發展的基本趨勢,要求經濟倫理學研究者在關注「效率與公正」問題的同時,更多地研究「權利與公正」的問題。據此,再來看筆者本人先前對經濟倫理基本原則的論證,雖然當時已經探討了我國道德生活現代化的根本特點:「從臣民義務本位到公民權利本位」,⑽不能說只考慮了「效率與公正」,而完全忽視了「權利與公正」;但是,必須承認的是,相對於上述實踐和理論上的發展趨勢,筆者從「公民權利本位」角度對經濟倫理基本原則的論證,還是不夠充分的。例如,對於「功利倫理」和「經濟效益原則」的論證主要限於「肯定公民個體經濟行為的物質利益動機」,即雖然肯定了公民享有物質資源這一最基本的權利,但沒有涉及公民全面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利的問題。這就是說,在探討我國經濟倫理基本原則方面,當時的論證主要是基於國家發展戰略的論證,還不是基於公民個體自由和權利的論證。因此,現在有必要在新的實踐的基礎上,把國家發展戰略和公民自由權利的論證更好地結合起來。
三.效率、權利和公正的平衡
在確認了我國理論界、特別是經濟倫理學界對「權利與公正」問題的日益關注,肯定有必要對筆者原先關於經濟倫理基本原則的構想進行「再論證」之後,現在可以考察經濟倫理觀念與經濟建設積極互動的問題了。毫無疑問,由於我國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總體上還沒有改變,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新世紀仍然是我們的中心任務。鑒於這一現實,就經濟倫理對當代經濟建設的辯護、規范和反思而言,「效率與公正的相輔相成」仍然是其論證的基礎范疇,這一點也是明確的。當然,在把「 效率與公正」作為考察當代經濟生活的基本經濟倫理范疇時,要充分發揮這對范疇的豐富內涵,不能把它只局限於狹義的分配領域,而是至少也要在生產領域中綜合地考慮「效率與公正」的關系。這就涉及對當代經濟建設論證基礎的堅持、深化和發展問題,這實際上也就是當前經濟倫理觀念對經濟建設發揮積極反作用的主要領域。
這里,首先要回答的是,基於我國近年來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以及相應思想觀念的變化,有沒有必要這么去做?對此,筆者認為這是完全必要和十分緊迫的。因為,從我國理論界當前從「效率與公正」關系的角度對「經濟建設」的論證來看,主要仍然是一種基於國家發展戰略的論證。這種論證的基本思路是:在分配中強調公平,犧牲效率,就沒有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長,因此要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則。當然,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社會主義在收入分配上也不應懸殊過大,更不能搞兩極分化,因此還必須堅持「兼顧公平」的原則。⑾由於我國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長期性,因此這種著重在分配領域論證「效率與公平」關系的思路毫無疑問是必要和正確的。但是,即使是必要和正確的論證思路也不應凝固不變,而是應該與時俱進。從而,作為「與時俱進」的體現之一,在對「效率與公正」關系的理論論證中,應該考慮把國家發展戰略和公民自由權利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把它的論證領域從分配經生產並逐步擴展到整個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
為了說明把國家發展戰略和公民自由權利這兩種論證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這里先考察一下德國《基本法》對德國經濟制度的論證:「1.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基本法沒有明確規定經濟制度的種類和形式。但是,這種經濟制度是同若干基本自由聯系在一起的,首先是同個性的自由發展、結社自由、自由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以及私有財產受到保護聯系在一起的。……在基本法中,與經濟自由的這些原則相對立的有社會國家性原則以及私人財產的明確的社會義務。私人財產必須為 『公眾的福利』服務。2.基本法的這些法律規定確立了秩序政策的混合形式:既有經濟自由,又有為公眾利益而對這種自由的限制。」⑿這是一種從人的尊嚴、權利和自由出發論證經濟生活的範式。對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制定的《基本法》、社會市場經濟制度及其成就,我們應該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當然,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尊重和肯定德國的成就,不等於我們必須照抄照辦人家的做法。事實上,由於基本制度、文化傳統、發展程度等國情的不同,在做出事關經濟生活的選擇時,最重要的是要從實際出發,從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出發。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善於吸取其他國家的相關經驗和成就,在當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歷史條件下,尤其是如此。從而,即使在對當代經濟建設的基本問題做出論證時,吸取德國範式中的積極成就也是可能和必要的。即在當前和今後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建設」做出論證時,把國家發展戰略和公民自由權利兩種範式結合起來,是可能和必要的。具體說來,對於「經濟建設」的論證,我們在堅持仍然以國家發展戰略的論證為基礎的同時,也要充分發展公民自由權利的論證,使這兩個方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有機地結合起來,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地上升到新的高度,以真正實現我國經濟活動和經濟倫理的積極互動。
從發展中國經濟倫理和完善經濟倫理原則構想的角度來看,通過這樣的論證,「效率與公正」的關系也就在相當程度上轉化為「權利與公正」的關系。因為,這種論證的實質在於,它主要從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的角度考察「效率與公正」的關系。必須指出,這是一種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轉化。從而,為進行這一新的論證就不僅要善於處理好「效率與公正」和「權利與公正」兩對矛盾自身內部的關系,而且還要處理好這兩對矛盾之間的關系,實現效率、權利和公正之間的平衡。具體說來,鑒於我國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的長期性,鑒於「權利決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⒀無論是「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⒁的分配方針,還是倡導「在全社會形成注重效率、維護公平的價值觀念」,⒂我們仍然要堅持把處理好「效率與公正」關系放在基礎的地位,並在這一基礎上自覺地、主動地處理好「權利與公正」的關系。對於這一點,堅決不能動搖。
當然,由於我國發展生產力的目的是為了最終達到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由於如果公民的經濟自由和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的話,發展生產力的經濟效率目標也就成了一句空話,更由於我們的理想目標是實現「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並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⒃因此,在堅持「效率與公正」關系的基礎地位的同時,我們還要日益關注「權利與公正」關系對其的反作用,真正實現這兩種關系之間的積極互動。從而,就實踐的發展趨勢來看,「效率與公正」和「權利與公正」這兩對矛盾將逐漸演變成一種「效率、權利和公正」之間的三角關系。及時地從理論上把握這一趨勢,正是當代經濟倫理學實現自身發展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實現經濟倫理觀念和經濟建設積極互動的一項必要條件。
四.經濟自由和平等對待
那麼,如何在當代經濟建設的實踐中實現「效率、權利和公正的平衡」呢?從筆者原先對「注重生產力發展,肯定公民經濟行為物質利益動機的經濟效益原則」的規定來看:以效益為追求目標,以勤儉為行為核心,以自尊為心理基礎,以競爭為實現手段,以互利為社會前提,以法律為行為基準,應該說是自覺地把發展生產力放在了首要和基礎的地位,並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把公民個體作為發展生產力的活動主體,這些觀點至今仍然應該堅持。但是,在對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和公民自由自主活動統一的「發展生產力」這一事業的理解上,總的說來還是把它主要理解為前者,而不是後者。這在當時是可以理解的,但鑒於近年來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就有必要在對「發展生產力」作為兩者統一理解的同時,更注重其作為公民自由自主活動的性質,並自覺地創設相應的體制和政策,使這兩個方面在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中有機地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