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湘政發2013年18號文件
湖南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綠色建築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湘政發〔2013〕18號
HNPR—2013—00022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綠色建築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13年3月31日
綠色建築行動實施方案
為推進建築節能,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3〕1號)精神,特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切實增強開展綠色建築行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綠色建築是指符合《綠色建築評價標准》及《湖南省綠色建築評價標准》,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推進建築節能向縱深發展,有利於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緩解資源能源供需緊張矛盾;有利於降低社會總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有利於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空間;有利於帶動建築技術革新,拉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節能咨詢、節能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建築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促進建築產業優化升級;有利於在全社會推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綠色建築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盡快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快推進我省綠色建築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省「四化兩型」發展戰略,把生態文明融入城鄉建設的全過程,樹立建築全壽命周期理念,以節約能源資源、大幅提高建築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合理改善舒適性為目標,以法規政策為保障,以科學技術為支撐,堅持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轉變城鄉建設模式,加強監督管理,強化宣傳教育,培育和規范市場,從政策法規、體制機制、規劃設計、標准規范、技術推廣、建設運營和產業支撐等方面全面推進綠色建築發展。
(二)基本原則。
1搶抓機遇,加快轉型。緊扣「四化兩型」發展戰略,圍繞建設「綠色湖南」發展目標,抓住國家全面推進綠色建築行動、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建設綠色生態城區的有利時機,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和配套能力建設,促進節能建築向綠色建築轉型升級。
2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以長株潭城市群和兩型社會示範區為重點,逐步向其他地區延伸。重點推動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建設,重點推進政府投資公益性公共建築、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築率先執行綠色建築標准,重點抓好新建建築節能、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及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重點推廣綠色建築材料、綠色照明、高效能建築耗能設備,普及綠色施工,推進住宅產業化,嚴格建築拆除管理,推廣節水與建築一體化。
3政府引導,市場推動。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引導綠色建築發展由政府主導向市場推動轉變。加強宣傳教育,培育市場需求;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新技術研發、轉化和推廣應用;培育咨詢服務機構,引導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型產業發展;加強監管和工作指導,促進市場有序發展。
4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我省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條件、氣候特徵、建築特點及人民生活習慣,合理制定技術路線,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5質量第一,集約高效。堅持把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在確保建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廣各種適宜高效的綠色建築技術和產品。樹立建築全生命周期理念,綜合考慮投入產出效益,合理選擇規劃、建設方案和技術措施。
(三)總體目標。在進一步抓好建築節能的基礎上,促進建築節能向綠色、低碳轉型,提高綠色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比重。到2015年底,全省20%以上城鎮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各縣創建1個以上獲得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的居住小區,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城區25%以上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全省創建5個以上示範作用明顯的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
其中長沙、株洲、湘潭三市應分別創建1個以上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到2015年底,全省城鎮新(改、擴)建築嚴格執行節能強制性標准,設計階段標准執行率達到100%,施工階段標准執行率全省設區城市達到99%以上,縣市和建制鎮達到95%以上;到2020年,全省30%以上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長沙、株洲、湘潭三市50%以上新建建築達到綠色建築標准要求。建立並完善綠色建築建設與評價的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監管體系、技術標准體系和咨詢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綠色建築發展模式,綠色建築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
三、工作重點
(一)積極推進綠色建築區域化、規模化發展。
1科學編制城鄉建設規劃。各地城市規劃編制應以綠色、節能、環保理念為指導,建立包括綠色建築比例、生態環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約利用、再生水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內容的指標體系。以綠色指標體系為指引,制定土地綜合利用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能源利用規劃、固體廢棄物利用規劃、綠色交通規劃、綠色建築布局規劃等綠色生態專項規劃。
2建立綠色建築區域推廣制度。建立規劃管理中落實綠色建築有關要求的制度,將綠色指標體系納入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並在下達地塊的規劃設計條件時落實到具體項目。建立土地招拍掛、項目立項過程中將綠色建築有關要求落實到地塊的制度。
3開展綠色建築區域示範。有條件的地區應結合城市規劃新區、兩型社會示範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態工業園區、舊城改造區建設,積極開展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創建工作。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應符合以下條件:建立綠色指標體系、制定綠色生態規劃;起步區面積原則上不小於3平方公里,起步區內新建民用建築綠色建築評價標准執行率(按建築面積)達90%以上,2年內綠色建築開工建設規模不少於100萬平方米;在制度創新、示範宣傳及市場機制改革方面有突出的示範作用。鼓勵有條件的示範區按國家綠色生態城區要求進行建設。
(二)大力推進新建建築執行綠色建築標准。
4推進公共建築率先執行綠色建築標准。以公共建築為突破口,切實提高綠色建築標准執行率。從2014年起,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公共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准。推動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築率先執行綠色建築標准。積極引導其他類型的公共建築按綠色建築標准進行建設。
5促進保障性住房按綠色建築標准進行建設。促進保障性住房在科學控制增量成本的基礎上執行綠色建築標准。推進保障性住房的施工工廠化、部件產業化、裝修一體化,因地制宜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築一體化應用技術。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內的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部執行綠色建築評價標准。從2014年起,長沙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准。
6引導房地產項目執行綠色建築標准。加大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的工作力度,制定與綠色建築標識制度配套的激勵政策,引導房地產企業執行綠色建築評價標准。因地制宜推廣建築物外遮陽、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住房全裝修、屋頂綠化及牆體綠化、雨水收集及中水回用等綠色適宜技術。
(三)加快推進綠色建築有關具體工作。
7進一步加強新建建築節能監管。加強以執行建築節能強制性標准為主要內容的監督和執法,提高設計、施工階段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的執行率,在全省范圍內嚴格落實新建建築節能相關法律法規。在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和有條件的城市組織開展更高能效標準的試點、示範工作。積極推進綠色農房建設,科學引導農房執行建築節能標准。
8積極開展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重點開展門窗節能改造、建築物遮陽改造,因地制宜開展屋面和外牆節能改造、用能設備節能改造,探索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的技術路線和推廣機制。有條件的地區應結合舊城更新、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平改坡、房屋修繕維護、抗震加固等工作,實施整體綜合節能改造。
9抓好公共建築節能監管及節能改造。重點推進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築的節能監管及節能改造。建立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監測平台。新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必須實施建築用能分項計量,並應與能耗監測平台數據聯網。研究制定各類公共建築的能耗限額標准,積極開展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耗公示、超定額加價、能效測評工作。開展高等學校節能監管體系建設,擴大節約型校園建設規模。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辦公樓節能改造試點,推廣合同能源管理。
10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規模化發展。因地制宜的推廣太陽能、淺層地能、生物質能在建築中的應用。加強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工程的全過程監管,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施工、運行、維護標准,探索可再生能源運行管理、系統維護的有效模式。加快已獲批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項目的實施進度,確保按時完成示範任務。
11推廣綠色建材和高能效建築耗能設備。因地制宜發展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牆體、輕骨料混凝土多孔磚牆體、陶粒混凝土磚與陶粒混凝土砌塊牆體等自保溫牆體材料及外牆自保溫體系。大力推廣高強度鋼筋、高強度混凝土及商品混凝土。推廣節能燈具、節能電梯、節電設備、節氣設備、節油設備。積極建設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規模化生產能力。
12普及綠色施工。積極開展綠色施工示範,推廣綠色施工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加強對綠色施工組織設計及綠色施工方案的審查,加強對綠色施工全過程監管。到「十二五」期末,設區城市全面普及綠色施工。
13推進建築工業化。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新型建築體系。提高建築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加快建築設計、施工、部品部件生產等環節的標准體系建設。積極推廣住宅全裝修和菜單式裝修。
14嚴格建築拆除管理。符合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標准且在正常使用壽命內的建築,除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隨意拆除。研究制定建築拆除管理辦法,推行建築垃圾分類處理和分級利用,加快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的研發推廣。
15推廣節水設施與建築一體化。推廣雨水收集和綜合利用技術,景觀用水應優先採用雨水收集回用方式。新建建築項目應制定節水方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節水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嚴格執行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標准,積極推廣微灌、滴灌、滲灌等節水型灌溉技術。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建立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改革、教育、科技、經濟和信息化、財政、國土資源、城市規劃、水利、商務、物價、稅務、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機構)參加的推進綠色建築行動的協調機制。各市州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綠色建築行動實施方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各市州簽訂發展綠色建築責任書,明確「十二五」工作目標和年度目標。目標完成情況納入省人民政府對市州政府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
(二)加大財政投入。省財政對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給予資金補助,具體額度和補助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研究確定。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申請綠色生態城區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財政及科技部門在科技支撐計劃中要加大對綠色建築及綠色低碳宜居社區領域的支持力度。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發展綠色建築的資金投入,重點支持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綠色建築工程、綠色建築科技創新以及新建建築節能、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及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等綠色建築相關重點工作。
(三)落實扶持政策。對取得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的項目,各地可在徵收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安排一部分獎勵開發商或消費者;對其中符合相關條件的項目優先納入省重點工程項目;對其中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另給予容積率獎勵。對採用地源熱泵系統的項目,在水資源費徵收時給予政策優惠。以上具體辦法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財政、水利、物價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建築項目的信貸支持。對列入省綠色建築創建計劃的項目,納入綠色審批通道。對因綠色建築技術而增加的建築面積,不納入建築容積率核算。在「魯班獎」、「廣廈獎」、「華夏獎」、「湖南省優秀勘察設計獎」、「芙蓉獎」等評優活動及各類示範工程評選中,將獲得綠色建築標識作為民用房屋建築項目入選的必備條件。對實施綠色建築的相關企業,在企業資質年檢、企業資質升級中給予優先考慮或加分。
(四)加強過程監管。加強規劃管理、項目立項、土地出讓、勘察設計、竣工驗收、報廢拆除等環節的過程管理。各級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綠色指標體系,在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逐層次明確綠色建築有關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研究制定在規劃審批、設計審查、竣工驗收、運營管理、報廢拆除過程中落實綠色建築有關要求的具體辦法;發展改革部門要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審中執行綠色建築有關要求;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城市規劃部門建立土地綠色出讓制度,在土地劃撥及土地出讓、轉讓過程中明確綠色建築有關要求;物價部門要制定綠色建築有關的收費政策,規范收費行為,促進綠色建築收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
(五)強化技術保障。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築評價制度;發布並及時更新綠色建築及建築節能相關技術、工藝、材料、設備的推廣使用、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目錄;制定並完善綠色建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物業管理等環節和綠色建築各專業領域的技術標准;建立建築能耗統計、能效審計長效機制,組織開展建築能效測評;積極培育市場,引導建立綠色建築綜合性技術服務平台,實現設計、建造、能效測評和診斷改造一條龍技術服務支撐。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工作部門要大力扶持綠色建築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鼓勵大中專院校開設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專業課程,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各地要加強建築節能檢測中心、能效測評機構能力建設,引導勘察設計單位建立綠色建築設計專設機構。
(六)開展宣傳培訓。充分利用網路、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普及綠色建築常識,提高社會公眾對發展綠色建築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發展綠色建築營造良好氛圍。積極開展標准宣貫、技術培訓等活動,將綠色建築相關知識作為注冊建築師、結構師、建造師等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提高設計、施工、安裝、評估和物業管理等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加強綠色建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全省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技術管理水平提高。
B. 建設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促進建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推動產業技術升級,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在建設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技術的活動,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的新技術,是指經過鑒定、評估的先進、成熟、適用的技術、材料、工藝、產品。
本規定所稱限制、禁止使用的落後技術,是指已無法滿足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等領域的使用要求,阻礙技術進步與行業發展,且已有替代技術,需要對其應用范圍加以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的技術、材料、工藝和產品。第四條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技術應當遵循有利於可持續發展、有利於行業科技進步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有利於產業技術升級以及有利於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原則。
推廣應用新技術應當遵循自願、互利、公平、誠實信用原則,依法或者依照合同的約定,享受利益,承擔風險。第五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全國建設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技術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建設領域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技術工作。第六條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技術的發布採取以下方式:
(一)《建設部重點實施技術》(以下簡稱《重點實施技術》)。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產業優化升級的要求,選擇技術成熟可靠,使用范圍廣,對建設行業技術進步有顯著促進作用,需重點組織技術推廣的技術領域,定期發布。
《重點實施技術》主要發布需重點組織技術推廣的技術領域名稱。
(二)《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技術公告》(以下簡稱《技術公告》)。根據《重點實施技術》確定的技術領域和行業發展的需要,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組織編制,定期發布。
《技術公告》主要發布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的技術類別、主要技術指標和適用范圍。
限制和禁止使用落後技術的內容,涉及國家發布的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應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
(三)《科技成果推廣項目》(以下簡稱《推廣項目》)。根據《技術公告》推廣應用新技術的要求,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組織專家評選具有良好推廣應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定期發布。
《推廣項目》主要發布科技成果名稱、適用范圍和技術依託單位。其中,產品類科技成果發布其生產技術或者應用技術。第七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重點實施技術》、《技術公告》和《推廣項目》適用於全國或者規定的范圍;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技術公告》和《推廣項目》適用於本行政區域或者本行政區域內規定的范圍。第八條發布《技術公告》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於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的落後技術,應當及時修訂有關的標准、定額,組織修編相應的標准圖和相關計算機軟體等,對該類技術及相關工作實施規范化管理。第九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推廣應用新技術的政策措施和規劃,組織重點實施技術示範工程,制定相應的標准規范,建立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建設技術市場,促進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第十條國家鼓勵使用《推廣項目》中的新技術,保護和支持各種合法形式的新技術推廣應用活動。第十一條市、縣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選擇適宜的工程項目,協助或者組織實施建設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重點實施技術示範工程。
重點實施技術示範工程選用的新技術應當是《推廣項目》發布的推廣技術。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積極鼓勵和扶持建設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從事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的作用,開展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第十三條城市規劃、公用事業、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建築施工、工程監理和房地產開發等單位,應當積極採用和支持應用發布的新技術,其應用新技術的業績應當作為衡量企業技術進步的重要內容。
C. 南通市建設局關於限制使用無機保溫砂漿的通知
揚建科〔2013〕5號
各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各有關單位:
由於外牆保溫砂漿材料的導熱系數偏大,用於內保溫受熱橋影響很大,同時大多數保溫砂漿材料質量不穩定,現場工程質量難以保證;在工程上可接受的保溫層厚度范圍內,單獨使用很難符合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中對外牆平均傳熱系數限值的規定。根據《江蘇省建設領域「十二五」推廣應用新技術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後技術目錄》(第一批)(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第204號公告)文件要求,現對外牆保溫砂漿材料使用范圍做如下規定:
1、無機礦物輕集料保溫砂漿作為外牆外保溫系統的補充,只適用於建築內保溫,不得用於牆體外保溫。
2、聚苯顆粒復合保溫砂漿僅限應用於陽台、空調隔板、門窗洞口等局部位置的保溫處理,不得用於牆體內、外保溫。
3、揚州市建築節能材料和產品備案證書仍在有效期內的外牆保溫砂漿材料生產企業的產品,使用范圍應符合以上規定。
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七日
D. 建設部關於印發《推廣應用化學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後技術與產品管理辦法》的通知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推廣應用化學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後技術與產品,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和技術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和《關於加強技術創新推進化學建材產業化的若干意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化學建材,主要包括塑料門窗、塑料管道、新型防水材料、建築塗料以及建築密封材料、隔熱保溫材料、建築膠粘劑、混凝土外加劑等。第三條推廣應用化學建材,是指在工程建設中組織化學建材技術與產品應用的活動。
限制、淘汰落後技術與產品,是指在化學建材推廣應用領域中對危害人身健康和安全、能耗高、不符合環保要求、技術落後的建材產品限制使用或予以淘汰的活動。第四條全國化學建材協調組負責協調指導和監督全國推廣應用化學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後技術與產品的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學建材協調組負責協調指導和監督本行政區域內推廣應用化學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後技術與產品的工作。第五條化學建材的推廣應用和限制、淘汰,實行定期發布《化學建材技術與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和《化學建材技術與產品推廣應用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制度。建設部會同國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並發布《公告》,一般每三年編制發布一次。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另行編制《公告》。
《目錄》分為部級《目錄》和省級《目錄》。部級《目錄》由建設部會同國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每年編制發布一次。省級《目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每年編制發布一次。第六條凡列入部、省兩級《目錄》的化學建材技術與產品,即為當年建設部、省建設科技推廣項目,有效期為三年。第二章《公告》的編制與管理第七條編制原則:
1.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政策和產業政策;
2.符合化學建材產業技術發展方向;
3.促進化學建材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技術升級;
4.提高化學建材生產應用技術水平,符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協調發展的原則;
5.編制工作要堅持嚴謹務實、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第八條編制內容:
依據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編制《公告》,分為優先選用、推薦使用、限制使用及淘汰的技術與產品四類。
技術與產品的《公告》內容:
1.技術(產品)類別
2.推薦技術(產品)名稱
3.技術(產品)性能指標第九條編製程序
1.組織專家按照編制原則和編制內容要求,編制《公告》,擬定《公告》(徵求意見稿)。
2.《公告》(徵求意見稿)送有關部門和單位徵求意見,經修改形成《公告》(報批稿)。
3.《公告》(報批稿)由建設部會同國家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4.批准後的《公告》由全國化學建材協調組和建設部聯合公布。第十條管理與實施
《公告》發布後,各級化學建材協調組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要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公告》的實施與管理。
1.及時將《公告》內容通告有關部門和單位;
2.制訂政策措施,確保《公告》貫徹執行。切實按《公告》內容的要求指導化學建材技術與產品的開發、生產、應用,禁止淘汰類技術與產品的生產應用;
3.凡在工程中使用《公告》淘汰的技術與產品,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應責令糾正,否則不予驗收;
4.各地要加強對《公告》實施過程的跟蹤管理,及時反饋情況。第三章《目錄》的編制第十一條編制依據
按照《公告》確定的優先選用和推薦使用技術與產品的性能指標要求,部、省兩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別組織編制《目錄》。第十二條《目錄》內容
1.技術(產品)類別;
2.推薦技術(產品);
3.型號;
4.注冊商標;
5.主要技術內容(含主要技術指標);
6.適用范圍和典型應用實例;
7.推廣方式;
8.開發生產單位名稱。第十三條凡申請列入《目錄》的技術與產品項目的申報、評審按照《建設科技推廣項目管理辦法》執行。第四章《目錄》的管理第十四條凡列入部級《目錄》的技術與產品,均具備在全國推廣應用的資格;凡列入省級《目錄》的技術與產品,即具備在省內推廣應用的資格。
E. 建設部對施工企業推廣計算機應用和管理技術有哪四個方面要求
按照建設部的總體要求,在山東省建設廳、建管局的指導下,青島市建委從2005年3月份開始,借鑒現代工業管理的成熟理念和經驗,以「人本化、秩序化、程序化、數字化」管理為目標,決定利用三年的時間,使全市建築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全部實現標准化管理。經過近一年的實踐,我市的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有了初步成效。
一、以安全教育為先導,實現安全管理人本化
(一)實現職工夜校制度化。建築工人中農民工佔了絕大部分。為保護弱勢群體,將工地變成工人之家,我們把開辦職工夜校作為標准化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團市委、安監局、衛生局、公安局等8部門聯合創辦了建築工地職工夜校。各部門利用業余時間,免費對工人進行安全生產、勞動技能及職業道德、法制觀念等方面的綜合培訓。目前,我市職工夜校的舉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凡建築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都按照標准化安全管理的要求,開辦了職工夜校。農民工在我市務工期間,不但得到了一定經濟報酬,也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綜合素質。
(二)安全教育通俗化。建築工人整體文化程度偏低,安全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差,是當前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建築工人的安全教育,採用單純的理論說教,往往難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通過一些新穎、活潑、生動的教育形式,會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為提高培訓的直觀性,市建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自行製作《安全就是生命》VCD教育片3000餘盤,免費發給各施工現場,作為對工人安全教育的必學內容。教育片全部選用現場的真實鏡頭,採用通俗、活潑、詼諧的語言,突出局部、細部的具體標准,通過工人正反兩方面的實際操作演示,直觀地講授施工中應注意的安全知識,講解哪些是正確的做法,哪些是錯誤的做法,使工人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收效良好。
(三)安全警示人性化。以往到施工現場,看到的大都是「進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嚴禁違章操作」等硬性安全警示標語。實施標准化安全管理後,施工現場全部是「工地是個大家庭,工友合力保太平」、「一人把關一處安,眾人把關處處安」等既有哲理,又有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用語。人性化的安全警示用語使工人更加容易接受,更容易從心靈上引起觸動,起到更好的安全警示作用。同時,為確保防護用品佩戴標准化、自我警示教育標准化,在施工現場工作區設置了安全警示鏡和安全防護用品配備、佩戴示意圖,並有安全管理人員現場檢查、糾正。
從2005年開始,我市為全市建築施工安全管理人員配發了統一標準的桔黃色工作服和安全帽,此舉既起到督促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到位履行職責的作用,又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員工作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在安全巡查時,還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二、以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為重點,實現場容場貌秩序化
(一)強化文明施工標准化體系建設。長期以來,關於文明施工方面的標准、要求和處罰等,一直沒有系統、完善的、細致的法律依據和具體規范。我市制定的《建築施工現場管理標准》對現場的施工圍擋、場容場貌、臨建設施、衛生管理和環境管理等,都做出了明確的標准、規定,並強化了細節、局部的要求。為配合標准化工地的推進工作,我市今年出台了《青島市建築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若干規定》,為標准化工地的全面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強化臨建設施的標准化體系建設。針對施工現場實際,我們聯合科研部門,主持開發了具有標准模數、可裝配的臨建設施系列產品,和12類工具化的安全防護設施,並制定了施工現場臨建房屋技術規程和標准圖集。從2005年開始,在全市施工現場全面推廣,凡是新開工工程的臨建設施,一律採用具有保溫、安全、美觀性能的裝配式彩鋼活動房,圍擋牆一律採用彩鋼板圍擋。通過設施的標准化,一方面使施工現場達到整齊劃一、規范有序,改善了工人的生產、生活環境,保證了安全,同時大大提高了臨建設施安裝使用的周轉次數,降低了臨建設施的成本,尤其是避免了使用磚砌臨建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材料浪費,使建築施工向循環經濟跨越。通過以上措施,建築工地外觀形象有了極大改觀,標准化管理成為青島創建文明城市的一個亮點。
三、以制度化、規范化為手段,實行管理程序化
(一)全面實行安全管理「從零工作法」。為確保安全生產始終處於全過程、全方位的受控,我們實行了建築安全「從零工作法」,對管理人員、各類操作人員每天的安全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建立起各級完善的安全責任體系,以及安全管理質量的評價體系,要求相關人員對相關事項每天按照";布置、檢查、整改、驗收、總結";的封閉鏈式程序進行工作。項目經理、安全員及監理工程師等有關人員必須每天記錄「從零工作法」日誌,堅持安全生產每天從零開始,及時消除隱患,改進工作,確保安全管理「零」缺陷、安全防護「零」隱患、安全生產「零」事故。
(二)全面實行計分考核制度。在推行標准化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對企業的行為管理,對需要重點監管的環節、工作標准和各方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為確保落實,在前幾年對項目經理計分考核的基礎上,從今年開始對施工監理企業及項目經理和工程總監進行全面計分考核。凡是年度內累計扣分達到相應分數的,分別予以強化教育培訓、全市通報批評、限期承接工程、降低資質等級、取消職業資格等處理,並通過建管信息網進行曝光。通過這一制度,落實了施工、監理兩類企業的責任,調動了項目經理和項目總監兩個現場管理關鍵人物的積極性,從而使各項工作責任得到切實落實。
四、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實現監控手段數字化
(一)推廣使用施工現場信息管理系統。我們規定,施工、監理單位必須在施工現場配備計算機,使用「施工現場信息管理系統」,將現場的安全生產、工程監理、隊伍管理等情況,及時、完整、真實地記錄在案,並與政府主管部門聯接。通過這一系統,一方面促進了企業管理的不斷規范化、科學化,另一方面,主管部門可以及時掌握現場管理信息,實行差異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監管效能。
(二)實施視頻遠程管理。我們要求,單位工程在1萬平方米以上的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視頻監控系統,並通過互聯網與市監控中心聯網。通過這一系統主管部門、施工企業、施工現場可對現場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進行不間斷、全方位監控,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了施工全過程始終處於受控狀態。我們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將全市所有工程納入監控范圍,以從根本上解決主管部門監管人員不足的矛盾。
(三)整合信息管理平台。為整合管理資源,提高監管效能,實現從單一管理向綜合管理的跨越,我們於2005年下半年開發了GIS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將施工現場的信息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塔吊管理系統、企業考核系統等全部整合到一起,將所有在建工程以動態圖像方式形象、直觀、精確地定位在電子地圖上,可以及時掌握工程的分布、進度以及企業的管理動態等信息,為主管部門管理、決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我市的建築施工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已在全市全面推開,安全形勢持續改觀。2005年全市杜絕了2人以上的安全事故,百億元產值死亡人數控制在2.5以內。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剛剛起步,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按照部、省的統一部署,不斷查找缺陷,堅持創新改進,將我市的建築施工安全生產工作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F. 《建設部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限制以下哪一種防水材料
《建設部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中,限制使用的防水材料有
1、石油瀝青紙胎油氈
2、瀝青復合胎柔性防水卷材
3、聚乙烯膜厚度在0.5mm以下的聚乙烯丙綸等復合防水卷材
禁止使用的防水材料有
1、採用二次加熱復合成型的聚乙烯丙綸等復合防水卷材
2、S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3、焦油型聚氨酯防水塗料
4、水性聚氯乙烯焦油防水塗料
5、焦油型聚氯乙烯建築防水接縫材料
G. 國家對裝配式建築有什麼最新政策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系列政策舉措,傳遞出建築業發展的新信號,代表委員們關於建築業發展的建議也屢屢「刷屏」,其中減稅、審批、新型城鎮化、綠色發展等一系列與建築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內容,給行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築
會議中,多位人大代表建議,出台針對智能建造、新型建築工業化的金融、財政、稅費、土地、環保等扶持措施,加快推進以BIM數字化技術為基礎的產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大力推行預制裝配式建築,不斷提升裝配式建築的標准化水平與技術水平,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數字經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其中,中國建築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顯示,2020年,建築業從業人數5366.9萬人,連續兩年減少。但同時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再創新高,達到42.3萬元/人,比上年增長5.8%。
建築業從業人數減少但勞動生產率再創新高的根本原因在於,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5G和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臻成熟,成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一年來和疫情的對抗,見證了數字經濟抵禦突發風險的蝶變能力。疫情期間,越是數字化基礎好的企業,復工復產速度越快,抗風險的能力越強,有的甚至實現業務逆勢增長。
國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而建築節能將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減排目標的關鍵領域。建築節能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材料與構件生產、規劃與設計、建造與運輸、運行與維護直到拆除處理,需要提高各專業、各領域、各環節相互支持、協同配合的綠色發展水平。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100億元。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實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由此可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將繼續加大,「兩新一重」尤其是新基建仍是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6100億元的預算投資以及3.65萬億元優先支持在建工程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都將給建築業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因此,「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簡化投資審批程序」等一系列措施,是急企業之需、幫企業之困、解企業之難,也將實實在在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